《鱼游到了纸上》公开课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公开课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了解作者通过对金鱼游动画面的描绘,表达了对中国画艺术的热爱和对中国画家的敬佩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欣赏中国画艺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感受作者对中国画艺术的热爱和对中国画家的敬佩之情。
2. 学会欣赏中国画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中国画技法和画家黄永厚的艺术成就。
2. 如何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绘画技法与实际绘画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鱼游到了纸上》及相关资料。
2. 绘画工具和材料。
3. 投影仪或白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展示课文《鱼游到了纸上》的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b. 简要介绍作者黄永厚及其绘画艺术。
2. 朗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画面的描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b.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感受课文中金鱼游动的生动画面。
3. 讨论交流:a.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b.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中国画技法和画家黄永厚的艺术成就。
4. 欣赏与分析:a. 教师展示黄永厚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b. 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所提到的绘画技法进行简单创作。
5. 实践操作:a. 学生动手绘画,尝试运用课文中的绘画技法。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展示与评价:a.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b.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7. 总结与拓展: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中国画艺术的欣赏和热爱。
b. 学生课后收集其他中国画家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拓展学习。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创作水平。
教师也应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反思,看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公开课教案(鱼游到纸上)
公开课教案(鱼游到纸上)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鱼游到纸上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创新思维和绘画技巧的兴趣。
通过故事,学生将了解到一位画家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和技巧,将鱼游动的景象描绘在纸上。
1.2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画家创新思维的过程。
激发学生对绘画技巧和创意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3 教学内容讲述鱼游到纸上的故事背景。
介绍画家的创新思维和绘画技巧。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故事中的绘画元素。
第二章:画家创新思维的启示2.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通过分析故事中画家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学会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2.2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画家的创新思维过程。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获得创新思维的启示。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教学内容分析故事中画家的创新思维过程。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获得创新思维的启示。
设计实践任务,让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第三章:观察与想象3.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通过观察和分析故事中的绘画元素,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和想象创作自己的画作。
3.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和想象进行绘画创作。
3.3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故事中的绘画元素。
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
设计实践任务,让学生运用观察和想象进行绘画创作。
第四章:绘画技巧与实践4.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通过讲解绘画技巧,并结合实践任务,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画作。
4.2 教学目标教授学生基本的绘画技巧。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实践创作。
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4.3 教学内容讲解和演示绘画技巧。
设计实践任务,让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引导学生展示和评价自己的作品。
5.1 课程背景5.2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激发学生对下一节课的期待。
5.3 教学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鱼游到了纸上》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鱼游到了纸上》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思路: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初步感知“鱼游到了纸上”的深刻含义。
第二课时教学思路:1、抓住“我”告知年轻人旁观者说他画的“鱼游到了纸上”,年轻人却说:“先游到了我的心里”这一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抓人物刻画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进行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先游到我的心里”两者的关系,从而促使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最后引导学生学习领悟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未成曲调先有情)上课起立后,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然后,转身表面正儿八经地打开书本上课。
(这时,学生可能会说:“老师,你写错了题目啦。
”)2、师故作惊讶答:哎呀,老师那里写错了?(生此时会根据书本说:27课的题目应该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画到了纸上。
)3、师微笑着狡辩: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也太丰富了吧!(生此时可能会比较简单地答出“鱼游到了纸上”是因为“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也或许他们会从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解答。
)4、(此时,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探讨“鱼游到了纸上”与“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师:“对,我们的课文题目应该是鱼游到了纸上,而非鱼画到了纸上。
《鱼游到了纸上》市公开课教学设计鱼游到了纸上公开课
《鱼游到了纸上》市公开课教学设计鱼游到了纸上公开课27.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词,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习用人物串联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法的意思,体会青年高超的画技。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并能学以至用。
教学重点:学习生词字,概括课文内容,体会青年高超画技。
教学难点:能采用“看到、想到”的方法描写人物。
教学过程:一、解题,感受“游”之妙1、师生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
2、换字解题(1)关注课题中的哪个字?“游”可以换成哪个字?(2)课文中是鱼游到了纸上,还中画到了纸上?(3)预习了课文,你读懂了课题吗?(画技高超)3、例举其他画家作品并命题(1)虾()到了纸上(2)马()到了纸上(3)鸟()到了纸上(4)竹()到了纸上4、小结:题目就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上,我们就能把握文章的中心,一个“游”字,就让我们感受到青年高超的绘画技术。
(板书:高超画技)下面让我们像游鱼一样游进课文。
二、初读,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画出文中出现的人物。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什么事?2、检查交流(1)词语花港清澈见底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聋哑人绣花厂徽赏心悦目融为一体①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徽”的意思。
相机指导书写“徽”字。
②理解“聋哑”“壶”并指导书写。
③你是怎么理解“赏心悦目”的?指生说,(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是什么让“我”心情舒畅呢?读读它在文中的句子。
(生读)(文中指品茶赏鱼这种氛围令人心情舒畅)④小结:联系上下文就能让我们准确而全面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2)概括主要内容①已学过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②用人物串联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讲作者在玉泉游玩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看鱼看得非常专心,画鱼画得活灵活现,围观的人都赞叹不已)三、品“画鱼”感受“鱼游到了纸上”。
1、自由读,用笔画出文中直接描写青年高超的画技的句子2、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鱼游到了纸上优质课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介绍了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青年看鱼画鱼的情形,让读者由衷地产生一种敬佩之情,无不为之精神所感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一丝不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技能目标:通过关键句段读懂鱼为什么会游到了纸上。
以读促思,以读代讲。
情感目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画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画画有关的课文。
师板书:《鱼画到了纸上》预设:生:老师,你写错课题了!师故作惊讶:老师哪里写错了?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吧!生:27课的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游到了画上》师微笑着狡辩:鱼儿究竟能不能游到纸上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课文,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文中得出结论。
二、初读,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不添字、不漏字、把文章读正确,读通顺。
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花港罢了绣花挥笔厂徽一壶茶鱼缸聋哑人清澈见底赏心悦目一丝不苟融为一体(1)指名读。
(2)你认为哪个字最容易写错?教学“徽”字,注意跟“微”的区别;“港”与“卷”的区别(运用白板上的批注与绘画功能)(3)大家再齐读上面的词语。
3、刚才你们读课文的时候,老师发现虽然有的同学有些地方读错了,但他们个个都读得很认真,一点都不马虎。
他们这样的表现可以用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来形容?(一丝不苟)“苟”字什么意思?(马虎)一丝不苟就是?(办事很认真,一点都不马虎)课文中指谁干什么一丝不苟?(聋哑青年画金鱼一丝不苟)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生填空)(这篇课文主要讲作者在玉泉游玩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看鱼看得非常专心,画鱼画得活灵活现。
人教版《鱼游到了纸上》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优秀教案
人教版《鱼游到了纸上》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鱼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生字词。
课文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学生对课文观察和描写方法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鱼缸,让学生观察鱼缸里的鱼。
学生自由发言,描述鱼的特点。
2.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跟读、组内互读。
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课文理解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
5.观察与描写方法学习教师讲解课文中观察和描写鱼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方法观察鱼,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心得。
6.写作训练教师出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写作。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7.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8.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鱼或宠物,用所学方法进行描写,并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鱼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2.在生字词学习中,教师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效果。
3.写作训练环节,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4.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强调观察和描写方法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五、教学资源1.鱼缸、鱼2.生字词卡片3.写作题目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2.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学生运用观察和描写方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七、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
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公开课教案篇一【教材分析】《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热爱生活的品质。
作者对这位身残志坚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四大段:第一段(1、2自然段):概括地讲玉泉是观鱼的好地方,有许多爱鱼的人到这里观鱼。
先讲作者喜欢玉泉;然后写作者为什么喜欢玉泉:池水清澈,坐在池边的茶室,边品茶边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可以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最后写茶室的后院有十几缸金鱼,这里有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小孩,也有青年。
第二段(3、4自然段):讲“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第一句是过渡句,指出“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围绕这一句首先描写了青年的外貌,特别强调了:“他那一双大眼就像玉泉的水。
”接着具体描写了他的特别之处:“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举止的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第三段(5~8自然段):讲青年人画鱼画得非常逼真,把鱼画活了。
这段分三层:第一层(一个星期天……惊奇的叫起来)讲青年人画的鱼吸引了许多人。
“挤满”和一个小女孩惊奇的叫声:“金鱼游到纸上来啦!”可以使人充分地感觉出青年画的鱼是多么惟妙惟肖,多么逼真!这一层从侧面说明青年把鱼画活了。
第二层讲青年在认真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勾出鱼的动态。
”从正面写青年把鱼画“活”了。
第三层讲青年作画的专注。
第四段(“我仍旧喝茶”──完)讲“我”和青年的“交谈”。
天快黑了,青年仍在金鱼缸边画画。
作者从他胸前的厂徽上发现了他是个聋哑人。
于是他们用笔在纸上交谈。
作者从中了解到:这个青年学画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鱼”1、同学们喜欢金鱼吗?有谁养过金鱼?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爱鱼的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感知“爱鱼”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中的青年是怎么爱鱼的?2、学生交流后师小结。
(看鱼、画鱼)三、品析“画鱼”1、青年是怎么画鱼的呢?默读课文,把青年怎么画鱼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交流。
(1)“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屏幕出示)①理解“一丝不苟”。
a、“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青年画画那样认真,就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
b、去掉“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读读这个句子,感受一下青年的认真。
②理解“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a、我们知道“工笔细描”“挥笔速写”是中国画的两种画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种画法有什么不一样?b、我想请一个同学读这句话,老师来试试作画,其他同学边听边看,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c、说说老师刚才是怎么画金鱼的?理解“静静地”,青年静静地画什么?③指导读,齐读。
(2)“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①当青年画鱼的动态时,他还用得着去鱼缸边再看一看吗?为什么?②理解“融为一体”。
你怎么理解“融为一体”?与下文哪个句子相呼应?(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
3、那位青年静静地画画,这才让小女孩发出惊叹:金鱼游到了……①找出小女孩夸奖他的句子。
(屏幕出示)“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②学学小女孩的夸奖,看谁学得最像。
公开课教案(鱼游到纸上)
公开课教案(鱼游到纸上)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鱼儿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对鱼的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鱼的特点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展示不同种类的鱼,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鱼儿生活的环境以及它们如何在水中游动。
1.3 教学活动:展示各种鱼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鱼的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鱼儿生活的环境和游动方式。
第二章:鱼的形态特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鱼的形态特征,包括身体形状、鱼鳍等。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鱼形态特征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鱼的形态特征,包括身体形状、鱼鳍的种类和作用。
展示鱼的形态特征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3 教学活动:展示鱼的形态特征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或制作模型来表达对鱼形态特征的理解。
第三章:鱼的色彩与图案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鱼的色彩和图案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对色彩和图案的感知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鱼色彩和图案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鱼的色彩和图案的多样性,展示不同种类的鱼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鱼色彩和图案的特点。
3.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种类的鱼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鱼色彩和图案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或制作拼图来表达对鱼色彩和图案的理解。
第四章:鱼的生活习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鱼的生活习性,包括食性、繁殖方式等。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鱼生活习性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鱼的生活习性,包括食性、繁殖方式等。
展示鱼的生态环境和行为习性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4.3 教学活动:展示鱼的生态环境和行为习性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制作小视频来表达对鱼生活习性的理解。
第五章:总结与展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巩固对鱼的认识。
培养学生展示和交流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鱼的形态特征、色彩和图案、生活习性等内容。
公开课《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公开课《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鱼游到了纸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课文《鱼游到了纸上》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
2.3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
3.2 互动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3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道理。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4.2 讲解课文: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4.3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4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道理。
4.5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5.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5.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5.4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鱼游到了纸上》课文文本和相关辅导资料。
6.2 教具:准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6.3 课前预习: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内容,并思考相关问题。
第七章: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精选3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鱼游到了纸上教案(精选3篇),欢迎大家阅读。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1教材分析:本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
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我心里”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自己读书感悟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思考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加法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周围事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
突破重难点措施: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然后合作交流,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课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2.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3.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细细地品读课文。
二、检查初读情况。
1.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我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读后正音齐读。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预习课文时你有哪些不懂得问题?4.梳理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结合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1.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书中找到有关的段落,抓住重点的词、句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然后讲给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2.交流问题1:(1)我们理解“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先得知道“举止”指的是什么?(板书:青年)“举止特别”呢?从哪儿可以看出他“举止特别”?(结合交流板书:忘我境界)(2):“忘我境界”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板书:看鱼)导语:从你们抓住的这些重点词、句可以看出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写得多好啊!我们一齐读读,读时突出那些重点词、句,语速不要太快,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那忘我的境界吧!(3)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看看这幅图,说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注意观察青年人在做什么,他的动作、神态;再看看周围人的神态、动作,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海底世界》公开课教案
《海底世界》公开课教案《海底世界》公开课教案1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熟练的绘画技能,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简单的绘画方式已不能满足大班幼儿的创作形式,沙子对于孩子来说是熟悉的',而沙画这种创作方式对孩子来说是新颖的,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
因此我以"给鱼儿穿花衣"为主题,选择比较新颖的沙画,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创作欲望,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来进行美术创作,体验沙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1.在探索沙画的作画方法中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培养幼儿丰富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玩彩沙激发幼儿对创意艺术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耐心、细心的作业态度和良好习惯。
4.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能力。
5.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6.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师:"寒冷的冬天到了,我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可是河里的鱼宝宝还没有漂亮的衣服呢,你们说,该怎么办?那你们想送一件什么样的衣服送给鱼宝宝呢?(幼儿自由回答)二、引导幼儿用多种材料装饰。
师:"看,我给你们准备了哪些材料?(纽扣、回形针、毛线团)孩子们,赶快去挑选自己喜欢的材料给鱼宝宝做花衣。
幼儿自由操作。
师:"做好了吗?赶快把你的鱼宝宝送回家。
(幼儿送小鱼)教师小结:"哇,小朋友们真能干!鱼宝宝们都穿上了花衣,漂亮极了,你觉得哪条鱼最漂亮?三、示范沙画。
师:"鱼宝宝们都变漂亮了,鱼妈妈也想穿上花衣。
你们看,今天,我想用这个(沙子)来打扮鱼妈妈,猜猜它是什么,用手摸一摸?(沙子)你们觉得沙子能不能打扮鱼妈妈,为什么?用沙子装饰出的画,我们就叫它沙画。
我要为鱼妈妈穿花衣罗。
看,这儿有哪些材料?(盒盖、胶棒、沙子)师:"先把鱼妈妈放到盒子里,躺躺好。
公开课资料让鱼儿游到孩子们的纸上——读写结合理念观照下的新设计
公开课资料让鱼儿游到孩子们的纸上——读写联合理念观照下的新设计本案是人教版教材第八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记述了作者去杭州“泉白如玉”的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
他观鱼的时候认真专注,聚精会神,画的鱼也是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
作者赞叹了青年勤劳、刻苦,持之以恒,做事聚精会神的优秀品质。
【教课目标】1.经过自习,能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
2.能正确、流畅而且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述人物的方法,鼓舞运用到习作中。
4.学习聋哑青年忘我的学习态度,培育学生做事勤劳、刻苦、专注的质量。
【教课重难点】指引学生从语言文字中领会文中包含的道理,从而遇到启迪。
【教课过程】一、读课题,感觉文题之妙师:大家预习过今日要学些的新课文了吧。
【板书课题】请大家朗读课题。
试试借助自己不一样的理解,运用各种不一样的语气来朗读,而且谈谈这么读的原由。
生 1:我想宁静,缓和地读。
由于这是整件事的结果,课题是在表达这件事的结果。
生 2:我认为应当欣喜地读,毕竟这是作者的重要发现。
生 3:第一次读,可以用惊诧的语气来读。
这句话自己就给人惊讶感。
生 4、还可以用赞叹的语气来读,表示作者对青年的夸赞。
师:在不一样理解下的朗读就应当有不一样的语气。
真好。
回想一下,当你刚才看到题目时,你必定感觉惊讶,做了许多猜想。
文章以“鱼游到纸上”作为题目,终归写的是什么呢 ?还记合适初的猜想么?生 1:我还认为是童话故事。
生 2:我认为是写魔术表演。
生 3:我认为是写作者看到的一个奇异的情形。
师:是啊,不论是谁,一看到这样的题目就会产生阅读的兴趣,这就是好题,能起到吸引大家阅读的目的。
【分析:从文题下手,经过在不一样理解层面,不一样感情融入状态下的不一样语气朗读,让孩子亲密文章,认识文题之妙,这样的设计很合适四年级孩子的学习心理,课堂开始兴趣已生。
】二、切文脉,掌握全文粗心师:再看看这个题目,来自课文中第几自然段,它要传达的是什么样的信息呢 ?生:在课文第 6 和第 13 自然段,说的是青年画鱼很传神,鱼仿佛游在他的纸面上。
中班科学公开课多彩的鱼儿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公开课多彩的鱼儿教案反思1、中班科学公开课多彩的鱼儿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变化兴趣,初步了解两种颜色混合后的颜色变化。
2、鼓舞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究和觉察。
3、情愿与同伴合作玩耍,体验玩耍的愉悦。
4、通过观看、沟通与争论等活动,感知四周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预备:1、红、黄、蓝三种颜料、调色盘、纸、排笔、报纸团。
2、彩色鱼儿的图片和半成品图片、小鱼的画纸假设干。
活动过程一、观看课件,生疏三种颜色通过PPT中游动的小鱼,让幼儿观看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鱼,生疏三种颜色。
提问幼儿: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他们是什么颜色的?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鱼?接着出示三种颜色的图片,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红色、黄色、蓝色的?稳固对三原色的认知。
再出示实物教具红色、黄色、蓝色三种颜料,再次生疏三种颜色。
二、通过教师讲故事《小鱼亲亲》,引导幼儿观看红、黄颜色混合后的颜色变化师:一条秀丽的红色热带鱼游来了,游来游去孤孤独单没意思;一条黄鱼游来了,看到红鱼真欢快,快快游过去亲一亲,红鱼黄鱼抱在了一起,哎!奇异的事情发生了,你们猜,发生了什么事情?引起悬念,请幼儿猜一猜,小鱼亲亲的地方颜色变了,变成什么颜色?(橙色)三、幼儿动手操作,探究颜色的变化1、教师以没有颜色的图片,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师:看,教师还带来了什么?有热带鱼、泡泡、水草,他们秀丽吗?为什么不秀丽?你想为它们涂上什么颜色呢?可是热带鱼宠爱橙色、泡泡宠爱紫色、水草宠爱绿色,怎么办呢?谁来帮帮他们?怎样变出的颜色呢?我们用哪两种颜色来变呢?2、教师为每组预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请大家任凭选两种颜色混在一起调均,看看会有什么结果?(蓝和红两种颜色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黄和蓝两种颜色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帮助。
最终请幼儿说出橙色、紫色、绿色是用哪两种颜色混合后产生的。
重点引导:确定要能说出你用的是哪两种颜色?又变出了什么颜色?四、幼儿运用原色和变色为海底世界涂色1、观看大屏幕,秀丽的海底世界。
公开课《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公开课《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鱼游到了纸上》入选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的主题是执著的追求,讲的差不多上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
伽利略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甘于付出一切,甚至用生命去捍卫科学的真理;罗丹作为一名艺术家,他用全神贯注的态度去追求艺术的完美;而关于一个聋哑的青年人,他也能用对鱼如痴如醉的一颗心,最终实现了“鱼游到了纸上”。
文章按着情况进展的顺序,以青年人“专门”的举止为线索,通过动作、神态传神地刻画,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用心、画技精湛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佩服之情也越来越浓。
二、教学对象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二、三学段的衔接期,学生的求知欲强。
他们差不多有了近四年的学习体会,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但还应不断加强。
由于异地教学,且学生课前没有进行任何的预习,因此必须加强初读的环节。
三、教学目标(一)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用心的品质。
(四)学习作者观看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明白得“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内心”的关系。
五、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读写结合法六、课前预备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要紧目标要求】一、认识5个生字“罢、徽、聋、哑”,指导书写“徽”等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明白得“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内心”的含义,体会青年做事勤奋、用心的品质。
四、学习作者运用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预设】:一、初读,建构执著的主题(一)师生交流,揭题并质疑。
(二)学生初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字音读准确。
(三)检查学生初读情形。
相机指导难写的生字。
(四)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要紧内容。
【设计意图:1. 质疑是培养学生善于摸索的重要手段。
鱼游到了纸上优质课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介绍了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青年看鱼画鱼的情形,让读者由衷地产生一种敬佩之情,无不为之精神所感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青年的优秀品质。
技能目标:1、抓描写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感悟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从而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先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难点:理解“鱼游到纸上”和“鱼游到心里”的关系。
教学策略:情景教学法、读写结合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就像鸟儿离不开天空。
可有人却说鱼可以在纸上游动,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吗?那就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板书课题)读题2、声音真响亮,读题不光要用嘴巴、眼睛,还要用心。
再读。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鱼为什么游到了纸上?鱼是怎么游到纸上的?谁让鱼游到了纸上?)3、看来同学们的疑问真不少。
这说明大家初次看到这个课题心里都有一个感受,就是——(好奇、疑惑、奇怪。
)4、就带着这种奇怪、好奇的感觉再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1、要学好一篇课文,首先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课文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谁想来展示一下你读词语的风采?(出示词语)花港清澈见底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聋哑人绣花厂徽赏心悦目融为一体真好,个个举手,自信满满,请你读。
(每人一行。
发音真准确,你读的字正腔圆,真棒!)2、词语会读了,我们再来写个字。
出示“徽”①我们看这个字“徽”看看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②生写,注意写字姿势。
③评价。
(同桌互相评价,写的不合适的地方再改)3、同学们的字词预习的很扎实,那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填空。
鱼游到了纸上公开课 [《鱼游到了纸上》市公开课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公开课[《鱼游到了纸上》市公开课教学设计]《鱼游到了纸上》市公开课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专心致志,忘我学习的精神。
2、学会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赏心悦目”“唯一”“一丝不苟”等词。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多看、多听、多问、勤动笔积累材料的做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中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1、师生共同读课题。
启发激趣:鱼在什么地方游?鱼怎么会游到纸上?鱼游到纸上又究竟是怎么一个故事?2、学习本课学习要求。
3、明确自学程序与方法及本课时学习任务。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一、二学生用掌握的整体理解课文的方法并按自学程序与方法的第一、二条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三、知一1、学生分段读课文,引导其余学生评议。
2、学生汇报生字掌握情况3、学生汇报分段,归纳段意情况,教师点拔订正。
4、学生汇报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我”在西湖玉泉遇到一个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画鱼的故事。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方法三(学习第一段)1、学法提示:(1)课文写“我”喜欢花港更喜欢玉泉的原因是什么?(2)作者为什么要定这一自然段?(3)完成旁批中的问题。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教师个别辅导。
五、知二1、学生读第一段后述说。
这一段讲“我”常到西湖玉泉观鱼。
“我”更喜欢玉泉,是因为在玉泉观鱼“池清澈见底”、“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看了心情舒畅。
作者写这一段这下文起了铺垫作用。
2、理解旁批中的问题。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六、练知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学生自检、教师点拔订正。
七、结论学生质疑。
明确下节课的学习任务。
第二课时一、启上节刘课我们整体理解了课文,学了课文的第一段。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按自学程序与方法的三、四、五条完成学习目标中的一、三、四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游到了纸上》公开课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
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思路: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
要内容。
3、初步感知“鱼游到了纸上”的深刻含义。
第二课时
教学思路:
1、抓住“我”告知年轻人旁观者说他画的“鱼游到了
纸上”,年轻人却说:“先游到了我的心里”这一情景,引
导学生通过抓人物刻画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进行理解“鱼
游到了纸上,先游到我的心里”两者的关系,从而促使学生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最后引导学生学习领悟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未成曲调先有情)上课起立后,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然后,转身表面正儿八经地打开书本上课。
(这时,学生可能会说:“老师,你写错了题目啦。
”)
2、师故作惊讶答:哎呀,老师那里写错了?
(生此时会根据书本说:27课的题目应该是鱼游到了纸
上,不是画到了纸上。
)
3、师微笑着狡辩: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同学们,
你们的想象力也太丰富了吧!
(生此时可能会比较简单地答出“鱼游到了纸上”是因
为“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也或许他们会从课文的
主要内容进行解答。
)
4、(此时,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探讨“鱼游到了纸上”与“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
师:“对,我们的课文题目应该是鱼游到了纸上,而非
鱼画到了纸上。
那为什么作者会说鱼能游到了纸上了呢?下
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27课,通过学习课文看看这鱼是怎样
游到了纸上的。
二、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感悟“鱼游到纸上”与“先游到我的心里”的关系。
(一)小组合作研读,针对课文提出问题。
(7分钟)
1、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合作学
习中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小组议
论后将无法解决的最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
如,为什么说鱼
游到了纸上?为什么说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先游到我
的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2、教师在PPT上快速打出学生提出的最有价值的问题,
并把课堂教学确定为研读专题:“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
到了我的心里”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研读“鱼游到了纸上”。
(7分钟)
1、指导学生找到相关段落(主要是第7自然段),默读后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2、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
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A、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鼓励学生读出来)
B、细致的动作描写,(抓住“工笔细描”、“挥笔速写”两个关键词进行理解。
先提问学生,然后在PPT上显示两个
专业术语的意思及在文中的含义。
)
工笔细描,写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一样耐心细致,把每个部位画得形似;
挥笔速写,写他捕捉金鱼的动态,画得神似。
(鼓励学
生读出来)
C、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
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
技的高超,你想怎样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动作、
语言、神态等方面说一说)(鼓励学生说出来)
(三)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8分钟)
1、默读相关段落,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
(要对金鱼非常熟悉,掌握特点,做到胸有成“鱼”)
2、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第4、7、9、12段),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
(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入迷地观察,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著)
3、有感情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鼓励学生大胆地、有感情地读出来)
(四)研讨“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并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5分钟)
(五)总结写作方法
1、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
A、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B、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侧面
烘托
三、延伸课外(5分钟)
1、自己选择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
却可以同他进行笔谈。
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一课一练上面的练习;
2、把你想对年轻人说的话写在小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
27、鱼游到了纸上
/观鱼:老是、呆呆、静静\
忘我境界/工笔细描、一丝不苟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画鱼:融为一体
\忘记忘记/
因为只有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
所以然后才游到了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