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合集下载

生物:新课标必修2知识点归纳(苏教版)

生物:新课标必修2知识点归纳(苏教版)

新课标必修2知识点归纳(苏教版)1、细胞的减数分裂及配子的形成过程(C)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的细胞的减少一半。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及特征:1、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2、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染色单体在第一次分裂间期已出现;请注意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的前期或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3、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概念: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每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的相同。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联会是指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体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每个精细胞都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

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做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做极体,次级卵母细胞进行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一个小的极体,因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二_遗传与进化知识点.doc

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二_遗传与进化知识点.doc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1.常见遗传学符号2.孟德尔的假说: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③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两大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基因分离规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二.课本知识点总结补充2、表现型和基因型之间的关系表现型=基因型+环境生物体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不仅要受到内在因素——基因的控制,还要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基因型相同,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因此,自由组合定律以分离定律为基础,因而可以用分离定律的知识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况且,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例比较简单,因而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简单易行。

有几对相对性状就拆分成几组分离定理,比如:AaBbCc × AaBbCC 可以拆分成 Aa× Aa\ Bb× Bb\ Cc× CC三个分离定律式子来分别独立计算a.配子类型的问题(配子种类,概率,结合方式) 规律: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1)举例:AaBbCCDd 、 AaBbCC 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AaBbCC 产生AbC 配子的概率? Aa Bb CC Dd Aa Bb CC Aa Bb CC ↓ ↓ ↓ ↓ ↓ ↓ ↓ ↓ ↓ ↓ 2× 2× 1× 2=8种 2 × 2× 1=4种配子21A ×21b ×1C=41AbC 配子 (2)举例:AaBbCc 与AaBbCC 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有多少种?①第一步:先求AaBbCc 、AaBbCC 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苏教版)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苏教版)

新课标必修2知识点归纳(苏教版)1、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2、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染色体2n;2n;2n;n;n;2n; 染色单体4n;4n;4n;2n;2n;0; DNA数目4n;4n;4n;2n;2n;2n(染色单体在第一次分裂间期已出现;请注意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的前期或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每个精细胞都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

肺炎双球菌: S型细菌菌落表面光滑菌体有荚膜有毒性; R型细菌相反。

结果分析:①→④过程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⑤过程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

结论:DNA 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性遗传变化的物质。

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有毒的S菌的遗传物质指导无毒的R菌转化成S菌。

且DNA纯度越高,转化越有效。

2、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亲代噬菌体32P标记DNA,寄主细胞有32P标记DNA ,子代噬菌体DNA有32P标记。

35S标记蛋白质无35S标记蛋白质外壳蛋白无35S标记。

结论:DNA分子是遗传物质。

4、DNA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特点:一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二是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接。

在DNA复制和转录时,碱基对中的氢键断裂。

组成核酸的化学元素为C、H、O、N、P,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

(若五碳糖是核糖时则合成的核苷酸为核糖核苷酸,若五碳糖是脱氧核酸时,则合成的核苷酸为脱氧核糖核苷酸。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测试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测试含答案

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在探索遗传奥秘的历程中,下列与科学家实验采用的方法及技术不相匹配的是()
2.DNA
下列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主要依据的是()
①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②富兰克林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
③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
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一条多肽链上有氨基酸100个,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信使RNA分子和转录信使RNA的基因片段至少要有碱基多少个?() A.100,200 B.300,600
C.300,300
D.200,300
4.某生物的某种核酸的碱基比例为A∶G∶U∶T∶C=25%∶22%∶0%∶38%∶25%,则这种核酸可能是() A.双链DNA分子 B.单链DNA
C.双链RNA分子
D.单链RNA
5.如图表示DNA分子结构中的一部分,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元素有C、H、O、N、P
B.连接碱基A与T的是氢键
C.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
D.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6.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B.解旋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子链
C.子链与模板链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
D.复制过程中只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7.下列关于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高中生物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3.中心法则细胞分化和表观遗传学案苏教版

高中生物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3.中心法则细胞分化和表观遗传学案苏教版

第二课时 中心法则、细胞分化和表观遗传新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目标3。

1。

4 概述DNA 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 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表现 3。

1.5 概述某些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但表型改变的表观遗传现象合格 考试 1.通过实例分析,归纳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

(科学思维)2。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细胞分化的实质.(科学思维)等级 考试1。

通过分类和比较,明确中心法则各生物过程的异同。

(科学思维)2.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构建基因控制性状的模型,理解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科学思维)3。

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理解表观遗传产生的原因.(生命观念)一、中心法则诠释了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1。

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 (1)提出者:克里克。

(2)中心法则内容:根据图示,完成下表:项目序号生理过程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最初提出①DNA复制DNA流向DNA②转录DNA流向RNA③翻译RNA流向蛋白质发展补充④RNA复制RNA流向RNA⑤逆转录RNA流向DNA2.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种途径:①基因酶的合成代谢过程生物性状。

②基因蛋白质的结构生物性状。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判一判:结合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①生物的大多数性状受核基因控制。

(√)②一个基因只能控制一种性状。

(×)提示: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

③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

(√)④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型一定相同。

(×)提示: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型不一定相同,生物性状也受环境影响。

⑤表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在人体细胞中,是否能发生上述中心法则的5个过程?举例说明.提示:不能。

人体中的RNA 不能进行复制。

二、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

生物体多种性状的形成,都是以细胞分化为基础的.2。

基因选择性表达的实例:选一选:下列基因中能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有:①②⑤,只在某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有:③④.①核糖体蛋白基因②ATP合成酶基因③卵清蛋白基因④胰岛素基因⑤呼吸酶基因3。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的分子基础》章末复习课件-新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的分子基础》章末复习课件-新版
中和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的过程(图2)。
【例3】图示为两种细胞中主要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据图分 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种表达过程均主要由线粒体提供能量,由细胞质提供原料 B.甲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所以转录、翻译同时发生在同一空 间内 C.乙细胞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需要通过核孔才能进入细胞质 D.若合成某条肽链时脱去了100个水分子,则该肽链中至少含有 102个氧原子
低,①错误;培育无子番茄的原理是利用生长素具有促 进果实发育的生理功能,②错误;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 白可用基因工程育种的方法,③错误;由单倍体育种直 接获得的二倍体良种为纯合子,④正确;培育无子西瓜 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⑤错误;培育八倍体小黑麦 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⑥正确;生产青霉素的菌种 的选育原理是基因突变,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二者不相同,⑦错误。
【答案】B
比较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遗传病类型
家族发病情况
男女患病比率
单基因 常染 显性 代代相传,含致病基因即患病 相等 遗传病 色体 隐性 隔代遗传,隐性纯合发病 相等 代代相传,男患者的母亲和女 女患者多于男 伴X 显性 儿一定患病 患者 单基因 染色 隔代遗传,女患者的父亲和儿 男患者多于女 隐性 遗传病 体 子一定患病 患者 伴Y遗传 父传子,子传孙 患者只有男性
为AUG、CCC、ACC、GGG、GUA;若①链中CCC碱基变为
CCT,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其决定的氨基酸并没有改变, 该多肽链的结构也未改变。 【答案】D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基因表达 过程的区别
1.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基因表达是边转录边翻译(图1)。
2.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产生的mRNA穿过核孔到细胞质
多倍体育种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章遗传因的发现1、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2、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假说-演绎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中。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6、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2、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3、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4、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5、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者间期时间很短。

6、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叫交叉遗传。

7、性别决定的类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XX)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1、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2.3遗传信息控制生物的性状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2.3遗传信息控制生物的性状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2.3遗传信息控制生物的性状第1课时DNA分子通过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 - 1 - 第2课时中心法则、细胞分化及表观遗传............................................................ - 12 -第1课时DNA分子通过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概述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 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生命观念:根据结构和功能观,理解RNA的结构和功能。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与综合,进行转录、翻译过程中的有关计算。

一、遗传信息的转录1.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上的功能片段,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基因)通过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2.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的,这一合成过程称为转录。

3.RNA的结构与种类(1)基本单位及组成①磷酸;②核糖;③碱基:A、U、G、C;④核糖核苷酸。

(2)种类:3种,即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

4.转录的过程示意图5.结果:通过转录,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传递到mRNA上,然后mRNA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二、遗传信息的翻译1.遗传密码(1)密码子:科学家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称为一个密码子(codon)。

(2)表示方法:通常以密码子中的碱基表示遗传密码。

(3)密码子总个数:64个。

(4)负责编码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个数:61个。

(5)起始密码子(翻译开始时的第一个密码子)①真核细胞唯一的起始密码子:碱基序列为AUG的密码子,编码甲硫氨酸。

②细菌体内:除了AUG外,碱基序列为GUG的密码子,也作为起始密码子,编码甲硫氨酸。

(6)终止密码子(翻译结束时的最后一个密码子)①个数:三个,碱基序列为UAA、UAG、UGA。

(教师用书)高中生物 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归纳课件 苏教版必修2

(教师用书)高中生物 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归纳课件 苏教版必修2

①染色体结构 变异(缺失、易 位、倒位、重 复) ②染色体数目 变异(个别增 减、成倍地变 化)
发生 时期
细胞分裂期
适用 范围 产生 结果
有性生殖的生物在 任何生物均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 可发生 时 产生新的基 因 生物变异的 根本来源, 提供生物进 化的原始材 料 产生新的基因型 形成生物多样性的 重要原因之一,对 于生物进化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真核生物核遗 传中发生 可引起基因 “数量”的变 化 对生物进化有 一定的意义
意义
( 多选 )(2011· 江苏高考 )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 )
A. DNA 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 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 构变异 D.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 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基因表达中的有关计算
1.转录形成的 RNA 分子中碱基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 的 1/2。 2.翻译时,形成的多肽链数=氨基酸个数-肽键数。 3.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tRNA 数目= 1/3 mRNA 碱基 数目= 1/6 DNA 碱基数目,即
4.翻译时, mRNA 上的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因 此准确地说,mRNA 上的碱基数目比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 3 倍还要多一些。 5.基因或 DNA 上的碱基数目比对应的蛋白质中氨基酸 数目的 6 倍还要多一些。
【解析】
此多肽含有 11 个肽键,所以含有氨基酸 12
个,所以 mRNA 上的密码子至少为 12 个,mRNA 上的碱基 数至少为 12× 3= 36 个;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 12 个,所以 需要的 tRNA 也是 12 个;因为 mRNA 中的碱基数至少有 36 个,所以转录它的基因中的碱基数至少为 36× 2= 72 个。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 - 1 - 第2课时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受精作用孕育新的生命............................ - 16 -第1课时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

1.生命观念:理解细胞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认知生命形成的规律。

2.科学思维:归纳总结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一、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1.减数分裂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可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主要阶段。

3.减数分裂的意义(1)子代既能有效地获得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确保遗传的稳定性,又能保持遗传的多样性,增强子代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2)减数分裂是生物有性生殖的基础,也是生物遗传、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证。

二、减数第一次分裂1.减数分裂前间期(1)主要变化:精原细胞经过生长发育,体积增大,细胞核中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后,发育成为初级精母细胞(primary spermatocyte)。

(2)结果:完成染色体复制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chromatid),它们呈染色质状,由一个着丝粒连接。

2.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图像主要变化前期Ⅰ(1)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2)联会时,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对等片段的交换,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交换后的交叉现象(如左图)。

(3)核仁逐渐消失,核膜逐渐解体,纺锤体出现中期Ⅰ(1)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面的位置上。

(2)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与纺锤丝相连后期Ⅰ(1)同源染色体分离,在纺锤丝的作用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2)每条染色体仍然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末期Ⅰ(1)染色体解螺旋,逐渐变为染色质。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2.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 1 - 2.2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 - 14 - 2.3遗传信息控制生物的性状.............................................................................................. - 35 -2.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

1.生命观念:认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与综合,理解转化实验和侵染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

3.科学探究:尝试设计实验,探索生物的遗传物质。

一、DNA是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1.肺炎链球菌(1)肺炎链球菌(又称为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图2-1-1),它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是生物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

(2)肺炎链球菌多数不致病,部分有致病力的菌株在菌体外一般具有由多糖构成的荚膜。

致病菌株可引起人患肺炎,鼠患败血症。

(3)1928年,格里菲斯发现,肺炎链球菌有多种类型,其中R型活细菌的菌体外无荚膜,在培养基上培养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S型活细菌的菌体外有荚膜,在培养基上培养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

S型活细菌是有毒性的肺炎链球菌,能使被感染的小鼠患败血症。

2.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实验分析格里菲斯的实验表明,被注射S型活细菌的小鼠因患败血症而死亡,被注射R 型活细菌的小鼠能正常生活。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细胞的外层结构,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控制物质进出。

- 细胞质:细胞内充满的胶状物质,包含各种细胞器。

- 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 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具特定功能。

2. 细胞的代谢- 光合作用:植物细胞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 呼吸作用:细胞通过氧化有机物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使用。

- 酶: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加速代谢过程。

3.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细胞分裂: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或无丝分裂增加数量。

- 细胞分化:细胞分裂后,子细胞根据功能不同而发生形态和功能上的变化。

4. 遗传的分子基础- DNA:遗传物质,双螺旋结构,携带遗传信息。

- 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包括信使RNA、转运RNA和核糖体RNA。

- 基因:DNA上的特定序列,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了遗传性状的传递方式。

- 连锁与交换:解释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和重组现象。

6. 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 基因克隆: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复制特定基因。

- 基因编辑:利用CRISPR-Cas9等工具对基因进行精确修改。

- 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改变其遗传特性。

7. 进化论与生物多样性- 进化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的结果。

- 物种形成:新物种的产生,通常涉及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 生物多样性: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8.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自然界中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输出过程。

-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如碳循环、氮循环等。

- 环境保护: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系统,防止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1.4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1.4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1.4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第1课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 1 - 第2课时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 11 -第1课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相关联。

1.生命观念:从基因和染色体层面解释新情景下的简单遗传现象。

2.科学思维:尝试用假说—演绎法分析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3.社会责任:认同摩尔根等科学家尊重科学事实,勇于否定自我的科学精神。

一、积极思维:果蝇有什么“过人之处”呢?1.黑腹果蝇易培养,繁殖快。

2.黑腹果蝇易于遗传操作。

3.黑腹果蝇体细胞中只有四对染色体,其中一对为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分别用X和Y表示。

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个体为雌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个体为雄性。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在探索基因与染色体之间关系的道路上,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为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实验过程(1)白眼雄蝇和野生型红眼雌蝇的杂交实验及分析实验分析①红眼为显性性状。

②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③F2中白眼果蝇只有雄果蝇(2)测交实验白眼雄蝇和F1中的红眼雌蝇交配→子代红眼雌蝇∶白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1∶1∶1∶1。

3.结果分析(1)摩尔根推测果蝇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遗传与性染色体有关。

(2)他作出假设: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是隐性的;控制红眼性状的基因W是显性的,与基因w是一对等位基因。

红眼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 W X W(或X W X w)和X W Y,白眼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 w X w和X w Y。

苏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精品课件 第二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二节 第二课时 DNA分子的复制 (2)

苏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精品课件 第二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二节 第二课时 DNA分子的复制 (2)

【归纳提升】 巧记DNA分子复制的“一、二、三、四”
【探究应用】 1.真核细胞中DNA分子的复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DNA分子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 B.每个子代DNA分子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 C.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和形成都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D.DNA分子的准确复制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 C
3.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复制时只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作为模板 B.DNA分子复制时以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C.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D.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答案 A
4.以DNA分子的一条链“—A—T—C—”为模板,经复制后产生的子链是 () A.—G—A—T— B.—U—A—G— C.—T—A—G— D.—T—U—G— 答案 C
3.(多选)DNA片段复制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 酸链的片段。如果没有发生变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和c的碱基序列可以互补 B.a和c的碱基序列可以互补 C.a中(A+T)/(G+C)的值与b中(A+T)/(G+C)的值相同 D.a中(A+G)/(T+C)的值与d中(A+G)/(T+C)的值一般不相同 答案 ACD 解析 a和d互补,b和c互补,如果不发生变异,a和c及b和d的碱基组成相同。 某条脱氧核苷酸链上(A+T)/(G+C)的值与其互补链上的值相同,而 (A+G)/(T+C)的值与其互补链上的值一般不相同,所以A、C、D三项均正 确。
【归纳提升】
被标记的DNA分子、单链所占比例
被标记的DNA分子或单链所占比例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2.2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2.2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2.2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第1课时DNA分子的结构 ......................................................................................... - 1 - 第2课时DNA分子的复制 ....................................................................................... - 11 -第1课时DNA分子的结构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概述DNA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遗传信息。

2.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遗传信息。

1.生命观念:说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2.科学思维:思考在DNA分子中碱基的比例和数量之间的规律,总结有关碱基计算的方法和规律。

3.科学探究:动手制作模型,培养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

一、沃森和克里克解开了DNA分子结构之谜1.20世纪30年代后期,瑞典科学家证明了DNA分子是不对称的。

2.20世纪40年代后期,科学家又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并通过计算得出DNA 分子的直径约为2 nm。

3.1951年,奥地利科学家查哥夫(E.Chargaff,1905—2002)在定量分析几种生物DNA分子的碱基组成后,发现DNA分子中腺嘌呤(A)的量总与胸腺嘧啶(T)的量相当,鸟嘌呤(G)的量总与胞嘧啶(C)的量相当。

4.1952年,英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获得了一张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片(图2-2-1)。

她通过解析,推断DNA分子可能由两条链组成。

5.1953年,两位年轻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二、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1.平面结构2.立体结构(1)DNA分子的立体结构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这两条链按照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双螺旋结构的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双螺旋结构的内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