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二11
栽蒜苗(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栽蒜苗(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ec58a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0.png)
教案标题:栽蒜苗(二)——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栽蒜苗的过程,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使学生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增强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栽蒜苗的方法和步骤2. 蒜苗的生长过程和特点3. 数学知识在栽蒜苗过程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栽蒜苗的方法和步骤,蒜苗的生长过程和特点2. 教学难点:数学知识在栽蒜苗过程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栽蒜苗的方法和步骤。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蒜苗的生长过程吗?它有哪些特点?二、栽蒜苗的方法和步骤(10分钟)1. 讲解栽蒜苗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2. 提问:栽蒜苗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三、蒜苗的生长过程和特点(15分钟)1. 讲解蒜苗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蒜苗的生长特点。
2. 提问:蒜苗的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四、数学知识在栽蒜苗过程中的应用(10分钟)1. 讲解数学知识在栽蒜苗过程中的应用,如计算蒜苗的种植密度、生长速度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哪些数学知识可以应用到栽蒜苗的过程中?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栽蒜苗的方法、步骤和蒜苗的生长过程。
2.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栽蒜苗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蒜苗,记录其生长过程和特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栽蒜苗的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栽蒜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了蒜苗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同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栽蒜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与生活相关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栽蒜苗(二)(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 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栽蒜苗(二)(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 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61210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d.png)
栽蒜苗(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栽种苗圃中的计算方法。
2.掌握对蒜苗进行测量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敏感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2.让学生从实践中体验劳动的快乐。
3.锻炼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根据实际情况计算苗圃所需苗数的方法。
2.掌握对苗圃进行面积和周长测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1.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如何栽种蒜苗,向学生简单介绍蒜苗的生长过程。
步骤二:学习计算苗圃所需苗数的方法1.教师与学生一起来计算苗圃所需苗数。
首先,将苗圃面积和一盒蒜苗的数量告诉学生,让学生计算出苗圃所需苗数。
2.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反复计算,找到正确答案,口头告诉老师。
步骤三:学习对苗圃进行面积和周长测量的方法1.教师宣读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要完成的任务。
2.将苗圃依次绕一圈,让学生用量尺测量苗圃的周长。
3.教师示范如何通过勾出几何图形来计算苗圃的面积,让学生跟着一起做。
4.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自行量尺,口头告诉老师所测量的苗圃面积和周长。
步骤四:总结和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和知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本节课的表现和能力。
四、教学资源1.苗圃场。
2.勾画用的工具(量尺、勾线笔)。
五、教学评价1.学生通过口头表述和实际操作,展示出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和引导,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a17d2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b.png)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栽蒜苗的正确方法。
2. 理解种植的基本原理。
3. 增强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师讲解栽蒜苗的正确方法:(1)居中排列,5厘米是间距。
(2)种深约5厘米。
(3)头朝上,根朝下。
2. 让学生们动手栽蒜苗(1)准备好蒜苗,土和工具。
(2)按照老师的步骤栽入蒜苗。
(3)尽量让栽入的深度一致。
3. 教师讲解种植的基本原理:(1)合理搭配,让植物相互配合。
(2)要适时浇水、施肥,注意通风。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们介绍栽蒜苗的实际方法,让学生们知道种植的基本原理。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栽蒜苗的正确方法,强调要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种植,并鼓励学生们多动手实践。
3. 实践:分别让学生们拿到蒜苗、土壤和工具,跟随教师的方法进行栽蒜苗。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们一起回顾这节课的内容,强调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注意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观察能力的增强。
四、教学评估:1. 检查学生们栽种的蒜苗看是否按照正确的方式操作。
2. 对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进行评估。
3.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们的错误。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分别进行讲解和实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来掌握栽蒜苗的方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实验和探究能力,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种植的基本原理。
六、拓展与应用: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们在本节课上学到的知识,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一些拓展探究。
比如,可以带领学生们实地观察不同植物的栽种方式,让学生们感受不同种植方式的区别和特点。
还可以通过实践,让学生们尝试不同的种植方式,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种植方法。
此外,在拓展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们关注生态环境,如何在种植的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让学生们深入了解生态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
七、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3《栽蒜苗(二)》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3《栽蒜苗(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226554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5.png)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3《栽蒜苗(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3《栽蒜苗(二)》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栽蒜苗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栽蒜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栽蒜苗经验,对于栽蒜苗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栽蒜苗的深度、间距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进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栽蒜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植物,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栽蒜苗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栽蒜苗的深度和间距的控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栽蒜苗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栽蒜苗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蒜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栽蒜苗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栽蒜苗的深度和间距的重要性。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栽蒜苗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讨论:学生讨论栽蒜苗过程中的问题和心得,分享栽蒜苗的成功经验。
5.总结:教师总结栽蒜苗的方法和技巧,强调栽蒜苗的深度和间距的控制。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栽蒜苗(二)1.挖坑:深度适中,不宜过深或过浅2.栽种:蒜瓣尖端朝上,间距均匀3.覆土:轻轻覆盖,不宜过厚或过薄4.浇水: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栽蒜苗的操作过程和成果。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1af2a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d.png)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栽蒜苗的过程,掌握栽蒜苗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数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栽蒜苗的过程和方法2. 观察和记录蒜苗生长的数据3. 分析蒜苗生长的影响因素4. 交流栽蒜苗的心得体会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栽蒜苗的过程和方法,观察和记录蒜苗生长的数据。
2. 教学难点:分析蒜苗生长的影响因素。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栽蒜苗的容器、蒜头、水、土壤、尺子等。
2. 学具:记录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栽蒜苗的知识,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栽蒜苗的相关内容。
1.2 提问:谁能来说一说栽蒜苗的过程和方法?2. 探究栽蒜苗的过程和方法2.1 讲解栽蒜苗的过程和方法2.2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3. 观察和记录蒜苗生长的数据3.1 讲解如何观察和记录蒜苗生长的数据3.2 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教师指导4. 分析蒜苗生长的影响因素4.1 讲解如何分析蒜苗生长的影响因素4.2 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指导5. 交流栽蒜苗的心得体会5.1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5.2 教师总结6. 课堂小结6.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6.2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7. 布置作业7.1 完成栽蒜苗的观察记录7.2 思考:如何改进栽蒜苗的方法,使蒜苗生长得更好?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操作、观察、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栽蒜苗的过程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录、分析数据的能力。
同时,通过交流心得体会,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栽蒜苗(二)》(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栽蒜苗(二)》(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3e3e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7.png)
栽蒜苗(二)(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轮作的概念,学会选择适合生长的蔬菜进行轮作,减少土壤营养的损失;
2.掌握栽植蒜苗的方法和时间,了解蒜苗的生长情况及其保护方法;
3.学会测量种植蒜苗的行距、株距以及数量;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资源
1.PPT讲解;
2.麦田上的蒜苗和种植工具。
教学步骤
一、引入
1.观察麦田上的蒜苗,引导学生了解蒜苗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及其重要性;
2.在黑板上展示轮作的概念,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轮作。
二、讲解栽植蒜苗的方法和时间
1.首先,让学生了解蒜苗的种类和用途,了解蒜苗的生长期是什么时候;
2.然后,讲解栽植蒜苗的方法和时间,提示学生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土地、施肥、松土等;
3.强调培土时,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松土方法,不能伤害蒜苗。
三、测量种植蒜苗的行距、株距以及数量
1.讲解行距、株距和数量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它们的关系;
2.让学生到田里进行实地测量,并让他们根据测量数据设计种植蒜苗的方案。
四、实操栽植蒜苗
1.根据前面制定的方案,学生们开始行动,将蒜苗栽入土中;
2.在栽植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和纠正他们可能犯的错误。
五、评价
1.让学生互相检查自己种植蒜苗的情况,进行正反馈和建议的交流;
2.提出总结性问题或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发散思维。
教学效果
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学生们深入学习了轮作的概念和栽植蒜苗的方法,在实地操作中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升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通过这次实验,学生们更加了解和尊重大自然,深刻体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栽蒜苗(二)(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 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栽蒜苗(二)(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 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2fd50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5.png)
栽蒜苗(二)(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会用三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法,解决具体问题;2.探究有目的地培养蒜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3.倡导节约粮食的观念,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农作物。
二、教学内容1.三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法;2.栽蒜苗的方法及如何进行有目的的培育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三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法;2.栽蒜苗的方法及如何进行有目的的培育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拉高学生的兴趣,向学生介绍本课内容。
2. 三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法(30分钟)1.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2.介绍三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3.配合练习题的讲解,让学生熟练掌握三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法则。
3. 栽蒜苗的方法及有目的培养(45分钟)1.简要介绍栽蒜苗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为什么要有目的地栽种;2.通过视频、实物等形式展示有目的培养蒜苗的方法并进行讲解;3.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实际体验有目的培育蒜苗的方法。
4. 总结(5分钟)对今天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和易错点,并进行讲解。
五、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和示范;2.学生亲自动手实践;3.视频、实物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六、教学资源1.教材及练习题;2.有关栽培蒜苗的视频、图片及实物。
七、教学评估1.通过练习题和实践操作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2.约谈个别学生,进行课后巩固。
八、教学安排时间:单课时设备:黑板、笔、教学PPT、实物、视频,培育蒜苗的工具和材料九、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三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有目的培养蒜苗的方法。
课上主要教师讲解和示范搭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深入了解知识点,达到了效果显著的教学目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需要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手段,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二)》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ba911b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2.png)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栽蒜苗(二)》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实践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交流能力。
但是在进行小数乘法运算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小数点的位置处理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小数点的位置,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小数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小数乘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正确处理小数点的位置,特别是在乘法运算中,如何保证小数点后的位数正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计算器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小数乘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小数乘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探索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3.讲解与示范:教师对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进行讲解,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小数乘法的运算过程。
4.练习与反馈:学生进行小数乘法的练习,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并进行相关的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栽蒜苗(二)-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栽蒜苗(二)-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229f4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6.png)
栽蒜苗(二)-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课时我们将掌握:
1.栽蒜苗的相关知识,包括时间、深度、间距、施肥等;
2.掌握计算栽植蒜苗所需要的数量、间距、深度等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栽植蒜苗所需要的数量、间距、深度等数学知识;
2.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动手实验;
2.通过实验感性理解数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用图片或图表展示不同深度、间距、施肥等条件下蒜苗的生长情况。
并引导学生思考:不规范的栽植方式对植株生长有什么影响?
2. 讲解知识点(25分钟)
1.讲解蒜苗栽植的五个关键点:时间、栽种深度、间距、施肥、浇水,以及根据这些条件计算所需蒜苗数量的方法。
2.通过样例演示,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包括蒜苗数量计算、间距计算、深度计算等。
3. 动手实验(30分钟)
1.安排学生分组,每组3-4人。
2.要求学生按照讲解的关键点,分别进行实验,即根据计算出来的数量、间距、深度等条件,进行标准化的栽植。
3.学生观察、记录生长情况,并在实验结束后进行讨论和总结。
4. 布置作业(5分钟)
要求学生在家里根据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地点进行蒜苗的栽种,并在一周后记录生长情况。
要求带回学校进行展示和讨论。
五、学习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和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栽植蒜苗的关键知识,还培养了动手实验和科学观察的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方式,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升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栽蒜苗(二)》(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栽蒜苗(二)》(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0a2c7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a.png)
《栽蒜苗(二)》(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的第二十五课,名为《栽蒜苗(二)》。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栽蒜苗的活动,学会如何进行测量,并且掌握用分米尺去度量长度的方法。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操作分米尺在图形中度量长度的方法,并且能够说出所使用的分米尺的长度。
2.培养学生具有观察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区分各种不同的植物。
3.激发学生对于植物生长的探究兴趣,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
教学步骤:1、热身通过提问的方式观察学生之前已经学习到的相关知识点,以此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本课的学习状态。
例如:如何用尺子测量长、宽和高呢?2、引入通过老师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昨天一位老农夫的活动,他在种植小蒜苗。
包括选土、挖坑、浇水、撒肥等等。
通过连续的活动,最终让小蒜苗长出了绿色的筷子。
3、学习本环节的讲解主要围绕每一个阶段进行。
首先,老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老农夫在种蒜苗的整个过程。
然后,让学生把所看到的过程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最后,让学生使用分米尺测量老农夫所使用的各种工具,例如挖掘土壤的铁镐、浇水的水桶以及撒肥的施肥器等等。
4、巩固通过巩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主要是使用老师提供的衡量各种小工具的长度的表格,让学生正确地完成每一个小表格,并且尝试自己制作一组长度表格。
5、课后作业对于本节课的作业,老师将会让学生继续学习生物的相关知识,并且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栽植蒜苗的过程,包括栽种和生长的各个阶段。
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室、黑板、分米尺、纸张、铅笔、画笔。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带着学生做法、课堂互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使用分米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2.通过观察学习生物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如何完美的利用分米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通过示范的方式,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分米尺测量长度。
学生们在课堂上非常积极,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比较好地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并且能够独自完成所提供的长度表格和自己的长度表格制作。
栽蒜苗(2)(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栽蒜苗(2)(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9f947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9.png)
栽蒜苗(2)(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蒜的生长习性和生长条件;2.知道蒜的生长周期;3.掌握蒜苗的种植方法;4.理解蒜苗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重点1.掌握蒜苗的种植方法;2.理解蒜苗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1.理解蒜苗的注意事项;2.掌握适宜的时间和环境条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蒜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了解蒜的基本情况。
2. 预习(10分钟)分享一段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的蒜苗成长情况,引出蒜苗的种植方法。
3. 讲解(10分钟)讲解蒜苗的种植方法:1.挑选健康的、无病虫害的蒜瓣,连同外层薄皮一起用中小型夹层袋盛放于冰箱里,保鲜3-5天,等到蒜瓣逐渐变绿后即可种植。
2.准备好土壤,或者选用无土栽培的方法。
3.将蒜瓣分离,每个蒜瓣朝上,插入土中,深度为约1.5-2倍蒜瓣的高度,蒜瓣与蒜瓣之间相隔3-5cm。
4.浇透水,盖上透明塑料膜,或用湿纱布覆盖。
4. 操练(25分钟)1.小组讨论讨论蒜苗的种植注意事项。
2.请家长配合,带领孩子一起品尝蒜苗,分享自己的种植心得。
5. 总结(5分钟)请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蒜苗的种植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作业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亲手种植一盆蒜苗,记录种植过程;2.给蒜苗浇水,并观察和记录生长情况;3.在家用蒜苗烹饪一道美食,并拍照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观摩、讲解、操练、总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蒜苗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在作业中通过实际操作和品尝食物,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蒜苗的生长和食用价值,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操练环节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操作指导,确保安全,避免误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猗县示范小学教学设计模板
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教师文红审核教师黄伟锋教学内容:栽蒜苗二
教材分析:
本节是利用学生栽蒜苗实践活动的实验数据,学习折线统计图。
教科书安排了4个问题,让学生继续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以及分析的过程:第一个问题是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是怎么画出来的;第二个问题是根据所画的折线统计图说明这几天蒜苗生长的情况;第三个问题是根据折线统计图说明哪段时间蒜苗长得最快;第四个问题是根据学生自己收集的蒜苗生长的数据画成折线统计图,并读出折线统计图蕴含的信息,与同伴交流。
设计理念:
一、以建立和谐课堂为宗旨,促进学生平等对话,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二、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促进学生在解疑、质疑的活动中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在作图的实践中感悟统计的方法。
三、以同伴评价为契机,促进学生读图能力的自我发展。
教学目标:
1、经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
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难点: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我们在的蒜苗。
(板书栽蒜苗)
和同学们一样,老师也栽了一株蒜苗,这是老师每隔3天观察一次,记录下来的蒜苗生长情况。
(出示表格)
天数/天 3 6 9 12 15
蒜苗高度/厘米 4 6 10 16 17
你能帮助老师把它制成条形统计图吗?
(小黑板出示格子图,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制作,其他学生在格子图制作。
然后纠正黑板上的问题)
说说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2、(移开小黑板露出折线统计图)大家请看,老师也做了一个统计图
这些线很曲折,所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
(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进行新课
1、学习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大家认真比较一下这两个统计图,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是都有标题,横线上的数都表示时间,竖线上的数都表示蒜苗高度;不同点是条形统计图使用长条表示蒜苗的高度,而折线统计图用点表示。
学生可能回答用线表示,教师要及时纠正,并板书“点——数量”)再仔细观察,这条线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可能回答:这条线是逐渐上升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坡度变化并说明这条线代表着蒜苗的生
长趋势,蒜苗从第6天到第12天生长速度很快,过了12天长得慢了。
并板书“线——趋势”)正因为折线统计图的这个优点,我们可以对这株蒜苗进行预测,分析它的生长情况:
⑴估计这株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
⑵预测这株蒜苗第2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
2、学习画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有这样的优点,你想不想学着画一画呢?下面来观察一下老师是怎样画折线统计图的。
(出示课件,讲解画图方法)
请同学们拿出你的蒜苗生长情况记录,谁能把你的蒜苗生长情况读给大家听听?
能不能把你的蒜苗生长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呢?在格子图中画出
来。
根据你画的统计图说说你的蒜苗生长情况好不好?(先向同桌说说,再全班交流)
三、课堂练习
看来有关蒜苗生长情况的折线统计图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老师很想知道除了反映蒜苗生长情况的折线统计图之外,其它折线统计图你会看吗?请同学们看屏幕
(1)从上图中你能说说“非典”新增病人的变化趋势吗?
(2)你能与同学说说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吗?
(1)小玲每隔()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1)请你看图说一说,小玲跳绳中哪一阶段成绩提高最快?哪一阶段成绩提高比较缓慢?
(2)估计小玲第八天成绩大约是多少?达到每分135个大约是在第几天?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栽的蒜苗在不断长高,我们的知识也在逐渐积累。
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知识呢?
(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会画折线统计图)
五、布置作业
看屏幕:调查庄河地区最近一周的最高气温,制成折线统计图。
并说明气温变化的趋势和原因。
板书设计:
栽蒜苗(二)——折线统计图
点——数量
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