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基础知识部分复习资料
通用版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通用版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已知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其原子核内有74个中子,则碘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A.74B.53C.54D.72答案: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其原子核内有74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碘原子的质子数为127-74=53,则碘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53,故选B。
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铁粉和镁粉反应B.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C.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答案:BA、由于镁的活泼性大于铁,所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铁粉和镁粉反应,镁用的时间少,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不符合题意;B、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随着稀硫酸的加入,pH逐渐较小,至稀硫酸过量,pH小于7,符合题意;C、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单质,即若56g铁单质加入溶液中生成64g铜单质,溶液的质量减少,当反应停止时不再减少,不符合题意;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开始温度等达不到反应温度,不放出氧气,当反应停止时不再放出氧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B.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答案:DA、氢气具有可燃性,如果不纯点燃氢气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不符合题意;B、氢气燃烧生成水,干冷烧杯罩住火焰,内壁有水雾产生,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所以 b管气体是氢气,氢气能燃烧,氢气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不符合题意;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化合生成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也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符合题意。
综合基础知识题库2023
综合基础知识题库2023一、科学常识1.什么是科学?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请简要介绍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3.什么是假说(Hypothesis)?科学研究中的假说应具备哪些特点?4.描述“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的区别。
5.什么是科学实验?科学实验与观察的区别是什么?二、自然科学1.什么是化学元素?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化学元素及其符号。
2.描述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
3.什么是化学键?介绍主要的化学键类型。
4.请简要概述地球的内部结构。
5.解释太阳能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三、生物科学1.什么是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解释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3.什么是基因?基因是如何决定生物的遗传特征的?4.描述人类的进化史。
5.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四、社会科学1.社会科学的定义是什么?它包含哪些领域?2.什么是经济学?解释供需关系。
3.请解释社会学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4.描述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5.什么是文化?文化在社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五、人类学和历史1.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介绍人类学的主要分支。
2.请简要描述古代文明之间的文化交流。
3.什么是考古学?考古学在研究人类历史中的作用是什么?4.详细阐述近代史的主要事件。
5.描述不同文化之间的多样性对人类发展的贡献。
六、健康与医学知识1.解释健康的含义。
健康与生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介绍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其重要性。
3.什么是传染病?列举几种常见的传染病。
4.请简要描述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
5.解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以上是综合基础知识题库2023的部分题目,希望能够帮助您对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林业工程师综合复习资料-植物学基础知识
林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综合知识部分)第一章植物学基础知识第一章植物学基础知识第一节植物细胞和组织1. 所有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植物形态结构、功能及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原生质: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原生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2. 植物细胞虽然大小不一,形状多样,但其基本结构是一致的,均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构成。
(1)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位于细胞外层。
(2)原生质体:由原生质分化形成的,位于细胞的内层。
原生质是体细胞内有生命的部分,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3. 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种:(1)有丝分裂;(2)无丝分裂;(3)减数分裂。
4. 植物组织分为: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
第二节植物的器官1. 被子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2. 根的功能:(1)吸收(主要功能),即从土壤中吸收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无机盐等;(2)固着,将植物体固着在土壤中;(3)合成、分泌、贮藏物质,根能合成多种氨基酸、植物碱、植物激素,分泌有机酸,贮藏营养物质;(4)营养繁殖等。
3. 根的分类:按照根发生位置的不同划分:(1)主根(由胚根直接萌发);(2)侧根(主根上的各级分级);(3)不定根(生长位置不固定)。
4. 根系的分类:直根系、须根系。
(1)直根系:主根粗壮发达,侧根的长短明显次于主要的根系(如,大豆、黄麻等双子叶植物及用种子繁殖的果树)。
(2)须根系:主根生长缓慢或早期生长停止,主要由不定根及其分枝组成。
(如,小麦、玉米、葱、蒜等多数单子叶植物,用扦插、压条等营养繁殖长成的植株)。
5. 根发生形态变化的类型:(1)贮藏根(如萝卜、甜菜等的肉质直根和红薯、木薯的块根);(2)气生根(分为支持根、攀援根、呼吸根。
支持根:如玉米、榕树的一些不定根;攀援根:如常春藤、凌霄花茎上的不定根;呼吸根:如红树、水松等向上植物暴露于空气中进行呼吸的根);(3)寄生根(菟丝子、桑寄生等不定根发育为吸器,侵入寄主体内吸取水分和养分)。
《综合知识》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法律一、法律知识部分(一)法的概念、本质、特征与作用概念:法是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特征:1•法的国家意志性2 •法的特殊社会规范性 3.法的效力普遍性 4.法的国家强制性5 •法对权利义务的规定性。
作用:(一)法的规范作用: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二)法的社会作用:1.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2•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二)法与经济、政治、政策的关系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一、法与经济的关系:(一)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1)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法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法的发展水平。
法律离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无存在的可能,也无存在的必要。
(二)法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法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的作用表现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两个方面。
二、法与政治的关系:1.法受政治制约。
2•法服务于政治。
三、法与党的政策的关系:1.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异同:法与执政党政策在内容和实质方面存在联系,包括阶级本质、经济基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社会目标等根本方面具有共同性。
但二者的区别也很明显,具体表现为:(1 )意志属性不同(2)规范形式不同(3)实施方式不同(4)调整范围不尽相同(5)稳定性、程序化程度不同2 •法与执政党政策的相互作用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因为:(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产生的依据。
(2)社会主义民主决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和内容(3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源泉。
(三)法学上“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及与当代中国法的主要渊源一、法学上“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就是指法律规范的形式仁的来源和其外在表现形式。
综合知识复习资料
《综合知识》笔试复习大纲第一部分法律一、宪法(一)宪法的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宪法监督概念: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和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特征:宪法制定时往往要成立一个临时性的专门机构,如制宪委员会、制宪议会或宪法起草委员会等。
宪法修改:①修改宪法的提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和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②修改宪法的通过:全国人大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③普通法律的制定修改、通过程序: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宪法的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和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二)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会议),国家的标志和国家的结构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政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原则上属于集体所有,但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属国家所有。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基本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等公民的基本权利:①平等权②宗教信仰自由③政治权利和自由④监督权⑤人身自由⑥财产权⑦社会经济、教育、文化方面的权利⑧特定主体的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①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③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④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⑤依法纳税(此外还有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等)(五)我国的国家机关性质、地位、产生、任期、职权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和地位:最高权力机关,也是最高的国家立法机关。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答案(修改)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选题1—5、BBDAB 6—10、ACCBB 11—15、CDBDA 16、D二、多选题1、ABCD2、ABDE3、ABD4、ABC5、CD6、BC三、简答题1.简述传统教育学派与现代教育学派的师生观。
答:传统教育学派的基本观点是,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客体。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被教育者,认识和塑造的对象,即被认识、被控制的客体。
它忽视了受教育者是具有一定主动性的人,教育是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所组成的双边活动。
现代教育学派只承认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否认教育者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归根到底是使受教育者得到发展,而受教育者的发展只有通过其自身的活动才能实现,教育者相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只是外部条件,不能构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
2.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答:(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
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
(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可见学校教育的产生既有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原因,也有文化发展方面的原因。
3、简述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答:第一、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平凡性。
第二,问题域界的恒定性和解答的不确定性。
第三,学科基础的广泛性和跨学科性。
第四、理论类型的多元性、学科路径多样化。
4、简述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答:(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不断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扩展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学科的细密分化和高度综合同时进行。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一、单选题1—5、ACDAC 6—10、AAABD二、多选题1、ABD2、ABCDE3、BCD4、ABCDE5、ABCDE三、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基础医学综合知识复习题+答案
基础医学综合知识复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氮杂丝氨酸干扰核苷酸合成,它是下列哪类化合物的类似物A、天冬酰胺B、丝氨酸C、甘氨酸D、谷氨酰胺E、天冬氨酸正确答案:D2、下列哪项是属于原生环境问题A、地方病B、环境污染C、生态破坏D、社会生活问题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3、表示某地区某年各种死因的构成比,可绘制( )。
A、线图B、圆图C、统计地图D、直方图E、条图正确答案:B4、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A、BurnetB、BorderC、PorterD、JennerE、Pasteur正确答案:A5、正常人安静时通气/血流比值为A、3.0B、0.94C、1.0D、2.0E、0.84正确答案:E6、判断呼吸衰竭的一个重要标准是A、血气分析参数B、发绀的程度C、组织细胞受损程度D、呼吸节律异常E、呼吸困难程度正确答案:A7、fMet - tRNAi 结合到小亚基时需A、IF-2 及 ATPB、IF-2 及 GTPC、IF-2 及 CTPD、IF-2 及 UTPE、IF-3 及 TTP正确答案:B8、某医生用两种药物治疗甲乙两组相同疾病患者,其中甲组收治的患者是乙组的 10 倍。
若两组治愈率相等,比较两总体治愈率的 95%可信区间,则有A、甲组的较乙组的精密B、甲组的较乙组的准确C、乙组的较甲组的精密D、乙组的较甲组的准确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9、人畜共患的螺旋体病是A、钩端螺旋体病B、雅司病C、奋森咽喉炎D、梅毒E、回归热正确答案:A10、下列关于药物的影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批号.不同剂型.不同给药方式均可影响药物的作用B、老年人较新生儿.儿童用药量大C、体温也会影响药物的作用D、肝功能损伤会减慢药物的代谢E、急性右心衰患者的药物吸收降低正确答案:B11、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应选用A、去甲肾上腺素B、异丙肾上腺素C、间羟胺D、多巴酚丁胺E、多巴胺正确答案:B12、正常情况下,机体无菌的部位是:A、粘膜表面B、眼结膜C、血液内D、皮肤表面E、外耳道正确答案:C13、体积增大的肾萎缩见于A、原发性高血压晚期B、肾动脉粥样硬化C、慢性硬化性肾小球炎(慢性肾小球肾炎)D、慢性肾盂肾炎E、严重的肾盂积水正确答案:E14、PAMBA 的作用机理是A、促进凝血因子活性,使纤维蛋白生成增多B、促进凝血因子生成C、增加血小板的数量并促进其聚集D、对抗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作用E、收缩血管正确答案:D15、糖皮质激素对代谢的作用是A、抑制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肌肉蛋白质分解B、抑制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肝外蛋白质分解C、抑制葡萄糖的利用及肝外蛋白质分解D、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肌肉蛋白质分解E、促进肝糖原异生,使躯干脂肪合成减少正确答案:B16、补体.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共同参与的超敏反应类型是A、Ⅱ型和Ⅲ型B、I 型C、IV 型D、Ⅱ型E、Ⅲ型正确答案:E17、肺动脉栓塞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是由于A、通气功能障碍B、功能性分流C、肺内真性分流增加D、死腔样通气E、弥散障碍正确答案:D18、在人体内,维生素 D 的活性形式是A、1 - OH - D3B、25 - OH - D 3C、1,25-(OH)2-D3D、麦角固醇E、胆钙化醇正确答案:C19、阿司匹林、类固醇激素等抗炎药物的作用主要是能抑制A、花生四烯酸的代谢B、血管活性胺的代谢C、白细胞活性氧代谢产物D、补体的代谢E、缓激肽的代谢正确答案:A20、结核分枝杆菌化学组成最显著的特点是含有大量的A、蛋白质B、脂类C、多糖D、RNAE、磷壁酸正确答案:B21、研究细菌性状最好选用哪个生长期的细菌: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以上均可正确答案:B22、与抗酸药同时应用可减少其吸收的药物是A、甲氧苄啶B、红霉素类C、磺胺类D、喹诺酮类E、硝基呋喃类正确答案:D23、最常见的心瓣膜病是A、肺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B、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C、三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D、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E、主动脉瓣狭窄正确答案:D24、能促使大小亚基解离的因子是A、EF-TsB、EF-TuC、IF-2D、IF -1E、IF-3正确答案:E25、关于纤维蛋白性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合并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时应称为化脓性纤维蛋白性炎B、当出现机化后便引起纤维蛋白粘连C、其好发部位为黏膜,浆膜和肺D、假膜的成分包括纤维蛋白、白细胞、间皮细胞和细菌E、喉部假膜常与其下方的黏膜疏松粘连,易剥脱正确答案:C26、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的机制是A、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外毒素B、在补体参与下溶解破坏破伤风杆菌E.减轻临床症状C、中和游离的外毒素D、抑制破伤风杆菌生长正确答案:C27、肿瘤细胞 HLA-I 类分子的表达减弱或缺失时,不能有效地激活下列哪种细胞A、CD4+Th 细胞B、CD8+CTL 细胞C、B 细胞D、NK 细胞E、MΦ细胞正确答案:B28、原核生物 RNA 聚合酶核心酶的组成是A、α 2ββ’B、α 2ββ’σC、ααβD、ααβ’E、αββ’正确答案:A29、下列哪项是水杨酸盐类解热的作用环节A、阻断 cAMP 合成B、抑制磷酸二酯酶C、阻断 PGE 合成D、阻断 EP 合成E、抑制 EP 释放正确答案:C30、DIC 的本质是A、凝血物质大量消耗B、纤溶亢进C、凝血功能障碍D、大量微血栓形成E、凝血功能降低正确答案:C31、以下常作为降压药使用的药物是A、乙酰唑胺B、呋塞米C、氨苯蝶啶D、氢氯噻嗪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32、关于吗啡的叙述,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禁用于伴有头痛和颅内压增高的颅外伤病人B、对心源性哮喘有效C、用于癌性疼痛D、可用于分娩止痛E、急性中毒导致的呼吸抑制可以用纳洛酮或尼可刹米解救正确答案:D33、PRPP 酰胺转移酶催化A、PRPP 生成磷酸核糖酰胺B、IMP 合成 AMPC、IMP 生成 GMPD、R-5-P 生成 PRPPE、甘氨酸合成嘧啶环正确答案:A34、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是指A、密码子的第 3 位碱基决定编码氨基酸的特异性B、一个密码子可代表多个氨基酸C、多个密码子可代表同一氨基酸D、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之间不严格配对E、所有生物可使用同一套密码正确答案:C35、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是一种由A、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亚急性感染B、麻疹病毒引起的持续感染C、疱疹病毒引起的隐伏感染D、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E、狂犬病毒引起的慢性感染正确答案:B36、目前所知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是A、B 淋巴细胞B、NK 细胞C、树突状细胞(DC)D、巨噬细胞E、内皮细胞正确答案:C37、形成煤烟型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A、烟尘和 NOxB、汽车废气和 SOxC、烟尘和 PANsD、烟尘和 O 3E、烟尘和 SO 2正确答案:E38、下列关于 MAPK 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蛋白质酪氨酸激酶B、属于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C、可进入细胞核调控转录因子的活性D、包括 ERK.p38 和 JNK 家族E、上游衔接多个分子的磷酸化级联活化正确答案:A39、成人脊髓下端平A、第 2 骶椎下缘水平B、第 1 腰椎下缘水平C、第 3 腰椎下缘水平D、第 2 腰椎下缘水平E、第 1 骶椎下缘水平正确答案:B40、不同药物之所以具有不同的适应症,主要取决于A、药物作用的机理B、药物作用的选择性C、药物的给药途径D、药物作用的两重性E、药物剂量的大小正确答案:B41、测定血或尿中哪种激素有助于早孕诊断A、hCGB、雌二醇C、LHD、孕激素E、FSH正确答案:A42、决定肝摄取葡萄糖速率的是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蔑激酶B、磷酸甘油酸激酶C、葡糖激酶D、丙酮酸激酶E、磷酸果糖激酶- 1正确答案:C43、由食品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是A、发芽马铃薯中毒B、毒蕈中毒C、肉毒中毒D、河豚鱼中毒E、木薯中毒正确答案:C44、强心苷治疗心衰时,最好与哪一种利尿药联合应用:A、乙酰唑胺B、苄氟噻嗪C、氢氯噻嗪D、螺内酯(安体舒通)E、速尿正确答案:D45、患者,男,62 岁,干咳,痰中带少许血丝 1 年多。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性能效、)性久持称又(性定稳、性博广、)性向指称又( 性向倾�性特质品的趣兴、26 。向倾理心的动活事从、物事究探、识认极积体个指是趣兴、l6 。因诱激刺是件条在外�要需是件条在内�件条的生产机动、06 。要需现实我自、要需重尊、)要需的属归和爱称也(要需交 社、要需全安、要需理生�为分可展发级高向级低由�次层要需的洛斯马、95 。要需神精、要需 质物�分象对据根)2(�要需会社、要需理生�分源起据根)1(�类种的要需、85 。科学*交的间之科学会社和科学然自于介门一是学理心�质性的科学理心、75 。性同协的统系号信种两的主为统系号信二第以、性约制会社、性动能 观主、性的目的觉自�性特本基的识意。式形高最的映反理心的人是识意、65 。射反——式方动活本基的统系经神、55 。象映的中 脑人在实现观客�质实的理心的人。官器的理心是脑�能机的脑人是理心、45 。格性和质气、力能括包�征特理心性个)2(�等 观界世、念信、趣兴、机动、要需括包�)向倾(力动理心性个”(�理心性个、35 。程过志意)3(�程过感 情、绪情)2(�象想和维思、忆记、觉知、觉感括包�程过知认”(�程过理心、25 。理心性个、程过理心 �括包它�动活理心称又象现理心。学科的律规其及象现理心究研是学理心、15 学理心、二 。一之志标要重的成形否是体集班量衡是这�风班的 良优和论舆体集的确正养培。节环心中的作工任主班是体集班养培和织组、05 。法方解了的本基最种一是 法察观中其。础基和提前的作工任主班行进地效有是生学究研和解了面全、94 。生学好教、级班好带�是务任要主的作工任主班、84 。种三冶陶术艺、冶陶境环、化感格人括包育教冶陶、74 。径途本基 最、常经最是学教科各它其�径途要重的别特是课治政想思�径途的育德、64 。则原的合结相育教别个与育教体集�论理育教行平的柯连卡马、54
2012最新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总结一、政治理论知识 15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1)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具体三方面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
3、(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4、(多样性)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
引申概念:系统(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a、(整体性)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特性;b、(结构性)系统的性质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即(本质)是创新。
2、(永恒性、普遍性)过程论5要点:a、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b、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c、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d、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e、因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具体事物的集合体。
3a、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规定性。
质和事物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b、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与复习资料版
2017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单选题(最新版, 时政试题为最新事业单位考试真题)1.2016年7月1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_______是此次讲话的主题, 体现了我党一心为民, 一切为民的奉献精神A.“坚守信仰, 坚决志向”B.“坚决志向, 坚持自信”C.“不忘初心, 接着前进”D.“道路自信, 文化自信”【参考答案】C。
解析: 习近平同志强调: 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 但我们要恒久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 恒久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一切向前走, 都不能遗忘走过的路;走得再远, 走到再光辉的将来, 也不能遗忘走过的过去, 不能遗忘为什么动身。
面对将来, 面对挑战, 全党同志肯定要不忘初心, 接着前进。
故本题答案为C。
2.2016年8月21日, 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 全国上下为之激昂。
团结奋斗, 坚韧拼搏, 用不言弃, 为国争光的______再次成为国人的情感共鸣, 为我们实现中国梦和追求中华民族宏大复兴供应强大的精神动力。
A.奥运精神B.女排精神C.体育精神D.中国精神【参考答案】B。
解析: 中国女排始终弘扬“坚韧拼搏,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用拼搏精神激励自己, 战胜困难。
故本题选B。
3.打造绿色丝绸之路, 健康丝绸之路, 智力丝绸之路, 和平丝绸之路, 要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 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向前推动, 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钉钉子精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之间可以依据状况建立新的详细联系B.事物发生质变后才能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C.树立全局观念是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的条件D.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推动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参考答案】D。
解析: 题干所述是打造四种丝绸之路, 要用钉钉子精神去抓, 一步一步的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前进, 由此可见, 钉钉子精神意味着逐步推动事物的发展。
《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全
省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必备资料《综合基础知识》核心复习资料第一部分政治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考情分析:2005—2011年期间考马哲题目12道,主要分布在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划分和矛盾定律的基本了解。
知识点一: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一)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源,客观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典型命题:中国古代,王守仁:“心外无物”,西方贝克莱:“存在即是被感知”。
2、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时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派生的。
典型命题:中国古代朱熹:“理在事先”,西方黑格尔:“绝对精神”。
(二)唯物主义:(三种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某种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世界的本源,直观,无理论依据。
典型命题:中国古代:五行说;西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学派。
它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但它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否认事物内部因矛盾而引起的发展变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质上是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不过是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没有质变,也没有飞跃;离开人的社会性,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把认识看作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把抽象的理性、天性、情感等属于社会意识的现象当成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知识点二:对立统一规律注意:1、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定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2、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基础医学综合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
基础医学综合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1、参与构成 DNA 分子的单糖是A、 2'-脱氧核糖B、核糖C、葡萄糖D、磷酸核糖E、戊糖答案:A2、肾上腺素与局麻药配伍的目的是A、防止过敏性休克B、增强中枢镇静作用C、部血管收缩,促进止血D、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及防止药物吸收中毒E、防止出现低血压答案:D3、睾丸内产生雄激素的细胞是A、精原细胞B、支持细胞C、睾丸间质细胞D、精母细胞E、精子细胞答案:C4、不是易引起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原因A、与念珠菌病人接触B、菌群失调C、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D、内分泌功能失调E、机体屏障功能遭破坏答案:A5、相邻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称A、肺泡管B、肺泡囊C、肺泡隔D、肺泡孔E、气-血屏障6、能抑制脂肪动员及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 DB、维生素 KC、烟酸D、维生素 AE、维生素 E答案:C7、下述关于胆固醇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几乎全身组织均可合成B、需要 NADPH 供氧C、主要在胞液及内质网进行D、分子中所有碳均来自乙酰 CoAE、脑组织含量最高,是合成的主要场所答案:E8、分化为浆细胞的是A、 B 细胞B、 T 细胞C、 NK 细胞D、大淋巴细胞E、单核细胞答案:D9、吗啡不具有以下哪一项作用?A、镇痛B、镇吐C、镇咳D、抑制呼吸E、扩张血管答案:B10、下列凝血因子中最不稳定的是A、因子ⅴB、因子ⅦC、因子 XD、因子ⅫE、因子.Ⅷ11、脂肪酸β -氧化.酮体生成及胆固醇合成的共同中间产物是A、乙酰乙酰 CoAB、甲羟戊酸C、 HMG-CoAD、乙酰乙酸E、β-酮脂酰 CoA答案:A12、凝血过程中,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区别在于A、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始动因子不同B、凝血酶形成过程不同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不同D、因 Ca 2+是否起作用而不同E、以上都不对答案:A13、胆绞痛病人适宜的镇痛药物治疗是A、单用 atropineB、单用 aspirinC、合用 atropine 和 pethidineD、合用 atropine 和肌松药E、以上都不是答案:C14、病理生理学各论主要是A、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B、讨论典型病理过程C、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D、讨论系统器官的病理生理学E、研究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变化答案:D15、下列哪一项不是引起心室顺应性下降的因素A、心室壁增厚B、心肌炎C、心肌间质增生D、心肌纤维化E、心肌收缩性减弱16、血液中缓冲能力强,含量最多的缓冲系统是A、 HCO 3 -/H 2CO 3B、 HPO 4 2-/H 2PO 4 -C、 Pr -/HPrD、 Hb -/HHbE、 HbO-/HHbO答案:A17、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的简便指标是A、阈电位B、时值C、阈强度D、强度一时间变化率E、基强度答案:C18、能协助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补体裂解片段是A、 C3aB、 C3bC、 C5aD、 iC3bE、 C3d答案:B19、在长期用药的过程中,突然停药易引起严重高血压,这种药物最可能是:A、哌唑嗪B、肼屈嗪C、普萘洛尔D、甲基多巴E、利血平答案:C20、某市 250 名 8 岁男孩体重有 95%的人在 18~30kg 范围内,由此可推知此250 名男孩体重的标准差大约为A、 2 kgB、 2.326 kgC、 6.122 kgD、 3.061 kg答案:D21、细菌糖分解力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营养型不同B、酶系统不同C、糖的种类不同D、氧气存在与否不同E、酸碱度不同答案:B22、某一特定的筛检试验,当用于患病率较高的人群时,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升高B、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降低C、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升高D、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降低E、以上都不是答案:B23、与致病性相关的细菌结构是A、中介体B、细胞膜C、异染颗粒D、芽胞E、荚膜答案:E24、某孕妇胎检时发现其血、尿中 HCG 水平显著增高,该孕妇可能患有A、宫颈癌B、乳腺癌C、葡萄胎D、肝癌E、肺癌答案:C25、对青霉素不敏感的病原体是A、脑膜炎奈瑟菌B、螺旋体C、流感嗜血杆菌E、白喉棒状杆菌答案:C26、脑脊液离心后取沉淀物涂片染色,镜检发现中性粒细胞内外有革兰阴性双球菌,该病人可初步诊断为:A、结核性脑膜炎B、流行性乙型脑炎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D、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E、脱髓鞘脑脊髓膜炎答案:C27、下列关于糖皮质激素抗休克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增强心肌收缩力B、直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C、稳定溶酶体膜D、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E、降低血管对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答案:B28、浦肯野细胞 4 期自动去极化是由于A、主要是 Na +循 If 通道引起的舒张期去极B、主要是 Ca 2+内流C、主要是 K +内流D、主要是 K +外流E、主要是 Ca 2+外流答案:A29、骨膜对骨的生长和修复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A、含丰富的血管B、含成骨细胞C、含骨祖细胞D、含成骨细胞和丰富的血管E、含破骨细胞答案:C30、关于胰腺外分泌部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闰管细长B、浆液性复管泡状腺C、腺泡腔有泡心细胞D、腺泡无肌上皮细胞E、腺泡细胞分泌多种消化酶答案:A31、心室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的变化哪项是错误的A、有效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答案:D32、下列哪一项不是肝性脑病的分期A、前驱期B、昏睡前期C、昏睡期D、昏迷前期E、昏迷期答案:B33、下列有关神经一骨骼肌接头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神经一骨骼肌接头的结构类似于突触B、接头间隙中的液体是细胞内液C、接头前膜是轴突末梢的膜D、接头后膜是肌细胞膜E、接头后膜产生的电位称为终板电位答案:B34、心力衰竭防治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A、尽快输液B、改善心肌舒缩功能,减轻心脏前后负荷C、消除病因,纠正酸中毒D、使用血管扩张剂E、首先输氧答案:B35、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产生第二信使的激素是A、糖皮质激素B、雌二醇C、5β一氢睾酮D、醛固酮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答案:E36、若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39,P>0.05,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A、有伴随关系B、有数量关系C、有因果关系D、有相关关系E、无相关关系答案:E37、十二指肠的哪一段位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内?A、上部B、降部C、水平部D、升部E、十二指肠球答案:C38、L-dopa 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运动过多症B、牙龈增生C、体位性低血压D、精神障碍E、胃肠道反应答案:B39、下列哪种静脉麻醉药物主要用于诱导麻醉A、硫喷妥钠B、氯胺酮C、丙泊酚D、咪唑达伦E、依托咪酯答案:A40、射血分数等于A、每搏输出量/回心血量×100%B、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100%C、每搏输出量/心室收缩末期容积×100%D、每搏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00%E、每分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00%答案:D41、符合一期愈合特点的是A、坏死组织多B、伤口干净C、形成的瘢痕大D、炎反应明显E、愈合时间较长答案:B42、感染过程中不通过血流播散的细菌是A、结核杆菌B、普氏立克次体C、伤寒沙门菌D、志贺菌E、梅毒螺旋体答案:D43、关于淋巴结,哪项错误A、被膜中有输入淋巴管B、 T 细胞主要分布在皮质深层C、髓窦中有巨噬细胞D、能过滤淋巴E、主要参与细胞免疫答案:E44、泡沫细胞来源于A、淋巴细胞B、浆细胞C、中性粒细胞D、嗜酸细胞E、单核-吞噬细胞答案:E45、下列哪种受体的表达是 Th 细胞活化的标志A、 IL-1RB、 IL-2RC、 TNFRD、 IFN-γRE、 IL-3R答案:B46、对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时,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A、 Cl 2B、 HOClC、 Cl -D、 Ca OCl 2E、 OCl -答案:B47、霍乱毒素在体内的毒性作用机制是A、使磷酸二酯酶失活B、使腺昔酸环化酶失活C、磷酸化 Gs 蛋白的叫亚基D、使 G 蛋白不能作用于下游效应E、抑制 Gs 蛋白的 a 亚基的 GTp 酶答案:E48、Km 值是指A、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常数B、酶-底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C、酶促反应的底物常数D、酶促反应的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所需的底物浓度E、酶促反应达到最大反应速度时所需底物浓度的一半答案:D49、关于足细胞的描述,哪项错误A、分布于肾小囊脏层B、为多突起的细胞C、构成血管系膜D、包裹血管球E、构成滤过膜答案:C50、血源性感染肾盂肾炎的最常见病原菌是A、大肠杆菌B、链球菌D、真菌E、肠球菌答案:C51、PAMBA 的作用机理是A、促进凝血因子活性,使纤维蛋白生成增多B、促进凝血因子生成C、增加血小板的数量并促进其聚集D、对抗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作用E、收缩血管答案:D52、肾单位的组成包括A、肾小体.肾小管和集合管B、肾小体.近端小管和髓袢C、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D、肾小管和集合管E、一个肾小体和与其相连的肾小管答案:E53、肠道正常菌群中主要是A、需氧菌B、微需氧菌C、兼性厌氧菌D、厌氧菌E、真菌答案:D54、支气管哮喘引起呼吸衰竭的主要发病环节是A、解剖分流增加B、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C、阻塞性通气不足D、限制性通气不足E、弥散障碍答案:C55、在粘膜表面粘附时可产生分解 sIgA 的蛋白酶的是A、葡萄球菌B、链球菌D、大肠杆菌E、淋球菌答案:E56、B 淋巴细胞摄取抗原与下列哪一种膜分子有关A、 mIgB、 FcRC、 MHC I 类分子D、黏附分子E、以上均不是答案:A57、半数致死量( LD50)表示A、引起 50%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B、药物的治疗指数C、药物的毒性D、药物的安全性E、药物的效能答案:C58、引起肝性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A、皮质结构破坏B、下丘脑结构破坏C、大脑网状结构破坏D、上行激动系统结构破坏E、脑组织功能和代谢障碍答案:E59、对髋关节无旋外作用的肌是A、耻骨肌B、长收肌C、短收肌D、大收肌E、股薄肌答案:E60、下列关于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所需能量的 50%~70%由糖提供B、只有将能量转移至 ATP,才能被组织活动所利用C、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释放的能量 50%以上转化为热能D、人体在不做外功的情况下,所消耗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E、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时所产生的能量相等答案:E61、属于专性需氧菌的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肺炎球菌C、脑膜炎球菌D、大肠杆菌E、伤寒杆菌答案:C62、接种卡介苗所获得的免疫称为A、自然主动免疫B、人工主动免疫C、自然被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E、被动免疫答案:B63、不利于血栓形成的条件是A、血流缓慢B、心血管内膜的损伤C、凝血因子激活引起血液凝固性增加D、血液形成旋涡E、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激活答案:E64、关于干扰素的特性,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有种属特异性B、病毒感染后早期出现C、广谱抗病毒作用D、有直接杀病毒作用E、属非特异性免疫因素答案:D65、肉芽肿内的多核巨细胞可由下列何种细胞融合而来?A、上皮样细胞B、肥大细胞D、成纤维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答案:A66、隔日疗法宜选用A、可的松B、氢化可的松C、泼尼松龙D、地塞米松E、倍他米松答案:C67、有横突孔的椎骨是( )A、颈椎B、胸椎C、腰椎D、骶椎E、尾椎答案:A68、结核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 ,不可能的是A、呼吸道B、消化道C、破损的皮肤D、泌尿道E、节肢动物的叮咬答案:E69、发热时机体不会出现A、物质代谢率增高B、糖原分解代谢加强C、脂肪分解代谢加强D、蛋白质代谢正氮平衡E、心率加快答案:D70、内.中.外三个胚层均起源于A、胚外中胚层B、胚内中胚层D、下胚层E、滋养层答案:C71、不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破伤风杆菌C、肉毒梭菌D、产气荚膜杆菌E、肠炎沙门菌答案:B72、革囊胃是指A、胃溃疡广泛瘢痕形成B、胃癌细胞在胃壁内弥漫浸润,胃壁增厚,变硬C、胃分化型黏液腺癌D、范围较大的溃疡型胃癌E、胃癌伴扩张答案:B73、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最侵犯的部位为A、二尖瓣B、二尖瓣和主动脉瓣C、三尖瓣D、主动脉瓣E、肺动脉瓣答案:B74、对各部位各类型结核病均为首选的抗结核药是A、链霉素B、利福平C、异烟肼D、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答案:C75、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A、未分化癌B、胆管上皮癌C、肝细胞癌D、类癌E、混合性肝癌答案:C76、肾的固定装置不健全时,肾可向哪个方向游走?A、向内侧B、向外侧C、向上方D、向下方E、向后上方答案:D77、肿瘤均具有A、浸润性B、转移C、核分裂象D、异型性E、分化程度高答案:D78、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A、血液温度B、血氧分压C、血液二氧化碳分压D、红细胞内 2,3-DPG 的含量E、血液 pH 值答案:B79、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 0答案:D80、心肌细胞内 Ca 2+达到何种数值才达到心肌舒张的阈值A、 10 -8mol/LB、 10 -7mol/LC、 10 -6mol/LD、 10 -5mol/LE、 10 -4mol/L答案:B81、关于生物膜不正确的描述A、细胞内所有的膜厚度基本相同B、不同细胞中膜厚度不同C、同一细胞不同部位的膜厚度不同D、同一细胞不同细胞器的膜厚度不同E、同一细胞器不同膜层厚度不同答案:A82、肾中产生的氨主要的来源是A、氨基酸的联合脱氨基作用B、谷氨酰胺的水解C、尿素的水解D、氨基酸的非氧化脱氨基作用E、胺的氧化答案:B83、霍奇金病中预后最差的组织学类型是A、淋巴细胞为主型B、淋巴细胞减少型C、结节硬化型D、混合细胞型E、以上都不是答案:B84、女性,18 岁,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发热,意识模糊,PaO238mmHg,PaC0230mmHg,氧疗时应采用A、持续低流量给氧B、较高浓度给氧C、静脉内给氧D、鼻导低浓度给氧E、鼻塞低浓度间歇给氧答案:B85、某病人左侧舌前 2/3 味觉障碍,左舌下腺.左下颌下腺分泌障碍,左眼不能闭合,左额纹消失,左鼻唇沟消失,口角偏向右侧,该病人病变可能在 ( )A、右面神经的管内处B、左舌神经C、左面神经核D、右侧皮质核束E、右侧大脑皮质答案:C86、下列对电突触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突触间隙大约为 2nmB、突触前后膜拮抗较低C、突触前动作电位是突触传递的直接因素D、突触延搁短E、通常为单向传递答案:E87、以下关于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对激活或失活状态的钠通道均有阻滞作用B、对心房肌细胞钠通道的阻滞作用弱,因其 APD 短,钠通道处于失活状态的时间短C、对正常心肌组织的钠通道阻滞作用弱D、对除极化组织如缺血区的钠通道阻滞作用强E、使心肌缺血部位的传导速度加快答案:E88、关于 CD8 分子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能与 MHC-Ⅰ分子非多态区结合B、增强 Th 细胞与靶细胞的结合C、参与抗原刺激 TCR-CD3 信号转导D、参与 T 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E、与抗原识别无关答案:B89、副溶血性弧菌产生的毒素为A、CTB、α毒素C、TDH 毒素D、LTE、ST答案:C90、在中脑头端切断网状结构,则动物如猫处于下列何种状态A、脊休克B、去大脑僵直C、觉醒D、昏睡E、运动共济失调答案:D91、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活性片段是A、 C3b 和 C4bB、 C2b 和 C4bC、 C3b 和 C5bD、 C3a 和 C3bE、 C3a 和 C5a答案:A92、去大脑动物仰卧时,伸肌紧张性最高,俯卧时则伸肌紧张性最低,这一现象称为A、翻正反射B、探究反射C、迷路紧张反射D、腱反射E、颈紧张反射答案:C93、我国目前所见的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宋内氏菌和福氏菌B、鲍氏菌C、宋内氏菌D、志贺氏菌E、舒密次氏菌答案:A94、安慰剂是一种A、口服制剂B、阳性对照药C、不具有药理活性的剂型D、使病人得到安慰的药物E、能稳定病人情绪的药物答案:C95、下列哪个属于 NA 摄取抑制药A、氟西汀B、多塞平C、丙咪嗪D、马普替林E、舍曲林答案:D96、糖皮质激素诱发或加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A、病人对激素不敏感B、激素能直接促进病原微生物繁殖C、激素抑制免疫反应,降低机体抵抗力D、使用激素时未能应用有效抗菌药物E、激素剂量不足,不能控制感染答案:C97、动脉韧带位于 ( )A、主动脉和肺动脉的起始处B、右肺动脉起始部和上腔静脉之间C、左肺动脉起始部和主动脉弓下缘之间D、胸主动脉起始部和主动脉弓下缘之间E、主动脉升部和上腔静脉之间答案:C98、关于子宫的说法,何者错误? ( )A、成年女子的正常子宫呈前倾前屈位B、子宫颈伸入阴道上端,两者间形成阴道穹C、部分淋巴管沿子宫圆韧带注入腹股浅淋巴结D、子宫圆韧带起于子宫颈后外侧E、直肠子宫陷凹是答案:D99、功能性分流是指A、部分肺泡通气不足B、部分肺泡血流不足C、部分肺泡通气与血流均不足D、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正常E、 A-V 吻合支开放答案:A100、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耐热,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D、经甲醛处理可制备成类毒素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答案:C。
基础医学综合知识复习题(含答案)
基础医学综合知识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属于大腿前群的肌是A、半膜肌B、股二头肌C、半腱肌D、股薄肌E、股四头肌正确答案:E2、下列哪一项不是调节体液容量及渗透压的物质A、ADHB、ANPC、PTHD、AQPE、醛固酮正确答案:C3、两个小样本比较的假设检验,应首先考虑A、资料符合哪种假设检验的条件B、用χ 2 检验C、任选一种检验方法D、用 t 检验E、用秩和检验正确答案:A4、下述关于 NK 细胞的正确叙述是A、IL-3 能增强其杀菌活性B、表面具有 mIgC、来源于骨髓的髓样细胞系D、可通过 ADCC 效应杀伤靶细胞E、发挥作用具有特异性正确答案:D5、关于月经出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溶酶体释出蛋白水解酶,使组织溶解,内膜剥脱,形成出血B、出血期中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正反馈,FSH 和 LH 又开始加强分泌C、黄体期后期.FSH 和 LH 分泌减少D、前列腺素 PGF2a 释放,子宫内膜血管痉挛E、黄体退化,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进入低潮正确答案:B6、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容积最大的时期是A、减慢充盈期末B、快速充盈期C、快速充盈期末D、减慢射血期末E、房缩期末正确答案:E7、正确描述肠系膜的是:A、肠缘长达 2~3mB、肠系膜根长约 45cmC、其附着于肠管的部分称肠系膜根D、是将肠管与腹壁.盆壁的双层腹膜结构E、内含肠系膜上血管及其分支正确答案:E8、假膜性炎指的是A、黏膜的纤维蛋白炎B、浆膜的浆液性炎C、皮肤的纤维蛋白性炎D、浆膜的纤维蛋白性炎E、黏膜的浆液性炎正确答案:A9、下列哪组氨基酸容易发生磷酸化与脱磷酸A、Tyr、Val、GlyB、AlA 、liE、IeuC、Thr、Ser、TyrD、Gly、Ser、ValE、PhE 、Thr、Val正确答案:C10、下列哪项是左心衰的主要临床表现A、水肿B、静脉压升高C、颈静脉怒张D、呼吸困难E、肝肿大正确答案:D11、受体激动时,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的是A、β2 受体B、β1 受体C、α1 受体D、α2 受体E、M 受体正确答案:A12、胰腺外分泌部的腺泡是A、以浆液性为主,间有混合性腺泡B、混合性腺泡C、浆液性腺泡,并有半月D、浆液性腺泡,并有泡心细胞E、黏液性腺泡正确答案:D13、原卫生部统一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用疫苗,需除外A、麻疹活疫苗B、狂犬病疫苗C、脊髓灰质炎疫苗D、白百破三联疫苗E、卡介苗正确答案:B14、下列哪个药物是苯二氮卓类药物的竞争性拮抗剂A、纳曲酮B、氟马西尼C、以上都不对D、尼可刹米E、纳洛酮正确答案:B15、中枢神经系统谷氨酸受体主要有A、AMPA 受体B、KA 受体C、代谢型谷氨酸受体D、NMDA 受体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16、所谓优势半球的优势主要是指A、空间辨认能力B、语言功能C、音乐欣赏.分辨D、深度知觉E、触觉认识正确答案:B17、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A、淋巴结和胸腺B、淋巴结和骨髓C、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D、淋巴结和脾脏E、胸腺和骨髓正确答案:E18、Th0 细胞主要在下列哪种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向 Th1 细胞分化A、IL-12B、IL-4C、IL-10D、IL-5E、IL-6正确答案:A19、肾内可分泌肾素的细胞是A、足细胞B、球内系膜细胞C、球外系膜细胞D、球旁细胞E、间质细胞正确答案:D20、垂体腺瘤分泌生长激素过多,渉及的他胞信号转导异常的关键环节是A、Gi 蛋白的 a 亚基过度激活B、腺昔酸环化酶活性下降C、Gs 蚤白的 a 亚基过度激活D、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强E、生成过多 cGMP正确答案:C21、对青霉素 G 过敏的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可选用A、羧苄西林B、氨苄西林C、罗红霉素D、阿莫西林E、苯唑西林正确答案:C22、免疫抑制疗法不宜用于A、超敏反应病B、移植排斥反应C、感染D、自身免疫病E、炎症正确答案:C23、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A、半抗原B、细菌多糖C、补体D、抗体E、异嗜性抗原正确答案:A24、HIV 感染的确诊试验A、免疫印迹法B、RT-PCRC、免疫荧光D、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放射免疫测定法正确答案:A25、以下哪个是大隐静脉的属支A、闭孔静脉B、小隐静脉C、腹壁浅静脉D、股深静脉E、腹壁下静脉正确答案:C26、下列可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症的微生物是A、衣原体B、金黄色葡萄球菌C、产气荚膜梭菌D、肺炎球菌E、回归热螺旋体正确答案:B27、关于脊神经的说法中, 何者错误A、后根较粗, 属感觉性的B、两根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C、前根上有一个神经节D、前根较细, 属运动性的E、各脊神经都以两个根起自脊髓正确答案:C28、一侧肾脏体积缩小,且有疤痕形成,最可能的诊断是A、肾动脉粥样硬化B、慢性肾盂肾炎C、原发性肾固缩D、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E、肾压迫性萎缩正确答案:A29、某人,男,35 岁,持续高热,相对缓脉,检查发现脾肿大、白细胞减少、皮肤出现玫瑰疹。
重庆市《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含答案)
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重庆市}第一编政治一.单项选择题1.物质的根本特性是()A.同一性B.客观实在性C.主观性D.自觉能动性2.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A.相对运动B.静止C.运动D.有条件的运动3.发展的本质是()A.普遍联系B.事物发展过程中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C.运动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4.下列哪一个不是世界永恒发展的基本规律()A.质量互变规律B.价值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6.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规律性B.普遍联系性C.斗争性D.同一性和斗争性7.下列有关对认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认识是人的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的思维和外部世界的一种关系B.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认识的客体是指在实践中从事认识的人D.认识的主体是指在实践中从事认识的人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A.规律性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普遍联系的观点D.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观点9.认识的过程表现为()A.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飞跃和从感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B.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从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0.理性认识的形式包括()A.感觉、知觉和表象B.概念、判断和表象C.感觉、知觉和判断D.概念、判断和推理11.下列有关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认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真理具有客观性D.真理具有价值性12.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A.军队B.国家政权C.警察D.法庭13.下列有关经济基础的说法,错误的是()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互相依赖、互相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D.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14.下列有关价值的说法,错误的是()A.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的属性B.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15.商品之所以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决定于()A.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B.交换价值C.货币D.价值规律16.货币的本质是()A.价值B.使用价值C.固定地充当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D.流通手段17.下列有关价值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B.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C.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就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18.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A.价值B.商品C.货币D.剩余价值1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价值增值B.剩余价值资本化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D.劳动力成为商品20.剩余价值的来源是()A.资本B.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C.货币D.可变资本21.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A.剩余价值生产B.价值增值C.简单再生产D.扩大再生产22.剩余价值资本化就是()A.资本循环B.资本积累C.可变资本D.不变资本23.资本积累的源泉是()A.剩余价值B.价值C.资本家的节约D.扩大再生产24.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客观物质条件是()A.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形成C.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D.巴黎公社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25.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正式诞生的标志是()A.《资本论》的发表B.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表D.德国古典哲学的诞生26.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后,首先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的代表人物是()A.毛泽东B.列宁C.斯大林D.马克思27.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多时达到()A.16个B.17个C.15个D.18个28.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建立的时间是()A.1922年7月B.1920年7月C.1923年7月D.1921年7月29.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A.十三大B.六大C.七大D.八大30.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B.党的七大C.党的八大D.遵义会议31.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A.党的十六大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三大32.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确立了本世纪头20年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是党的()A.十六大B.十五大C.十六届三中全会D.十五届四中全会33.党的根本宗旨是()A.解放思想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实事求是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4.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A.在全世界建立社会主义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实现共产主义35.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36.党中央制定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是指()A.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学历化B.革命化、资历化、知识化、专业化C.革命化、年轻化、道德化、专业化D.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37.新文化运动兴起于()A.1915年B.1914年C.1916年D.1921年38.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时期是()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后期C.抗日战争时期D.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39.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A.保家卫国B.实事求是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服从于党的绝对领导40.毛泽东党的建设的理论,强调放在首位的是()A.组织建设B.思想建设C.作风建设D.制度建设4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四个字,即()A.解放思想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实事求是4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A.群众路线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D.独立自主43.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A.谦让群众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C.尊重群众D.理解群众44.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正式形成阶段是指()A.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C.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D.党的十四大到十五大45.正式明确“邓小平理论”的提法,并把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党的()A.十三大B.十六大C.十五大D.十四大46.党的十六大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完整表述为()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D.实事求是47.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是()A.1980年B.1981年C.1992年D.1987年4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C.按劳分配D.共同富裕49.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是()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B.按劳分配C.共同富裕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50.科学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是党的()A.十六大B.十五大C.十四大D.十三大51.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作了全面阐述,确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步骤的第二步是()A.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B.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C.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D.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52.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A.十四届三中全会B.十五大C.十四大D.十六大5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体分配方式是()A.按生产要素分配B.按劳分配C.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D.按需分配54.下列有关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说法错误的是()A.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C.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成果D.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5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针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D.吸收、借鉴和利用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5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B.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C.改革开发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57.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是()A.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B.2003年11月C.2002年10月D.2001年10月58.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进宪法是()A.2002年11月B.2003年3月C.2004年3月D.2002年10月5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A.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坚持为党的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60.下列有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联系,说法错误的是()A.它们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B.它们都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C.它们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D.它们都借鉴了西方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优秀成果61.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A.坚持发展这个主题B.坚持以人为本C.加强领导,完善机制D.坚持正确的政绩观62.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A.无产阶级B.英雄C.人民群众D.中国共产党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A.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B.培育“四有”公民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6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A.人民民主专政B.群众路线C.实事求是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65.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行改革运动,这场改革运动发端于()A.苏联B.南斯拉夫C.匈牙利D.古巴66.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是()A.中共三大B.中共二大C.中共四大D.中共五大67.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中共二大的胜利召开B.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C.中共三大的胜利召开D.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68.破天荒地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A.中共三大B.中共四大C.中共一大D.中共二大69.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A.1929年4月2日B.1928年4月12日C.1927年4月12日D.1926年4月12日70.红军开始进行长征的时间是()A.1934年11月B.1933年10月C.1935年10月D.1934年10月71.不变资本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A.转变为资本积累的那部分资本B.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C.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D.转变为剩余价值的那部分资本7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靠()A.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B.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C.绝对延长工作时间D.延长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73.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A.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C.价值D.剩余价值74.价值是()A.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B.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C.使用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商品的有用性75.下列有关意识的认识,错误的是()A.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B.没有外部世界,即没有被反映的对象,也就没有意识C.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D.意识依赖于物质76.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下列有关联系的认识,错误的是()A.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B.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C.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能独立地存在,都必然地处于与其他事物和现象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D.联系具有主观性77.下列有关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否定的实质是“扬弃”B.否定之否定的实质就是肯定C.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D.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78.以下不是感性认识的形式的是()A.感觉B.知觉C.表象D.判断79.下列有关人类社会的本质,认识正确的是()A.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B.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现实的C.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客观的D.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联系的80.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生产关系B.上层建筑C.生产力D.社会形态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A.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C.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2.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有()A.世界是物质的B.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C.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同物质是可分的3.实践的基本特征是()A.自觉能动性B.斗争性C.社会历史性D.客观实在性4.实践的基本形式是()A.运动B.生产实践C.科学实践D.社会变革5.意识的本质是()A.自觉能动性B.人脑的机能C.受物质制约D.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6.规律具有以下特点()A.客观性B.稳定性C.普遍性D.重复性7.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表现为()A.实践关系B.认知关系C.价值关系D.审美关系8.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实践是认识的源泉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9.感性认识的特点()A.直接性B.现实性C.具体性D.丰富性10.理性认识的特点()A.丰富性B.抽象性C.概括性D.全面性11.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A.实践是社会关系得以建立的基础B.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12.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重要因素有()A.地理环境B.公共关系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人口条件1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物质生活最基本、最主要的条件,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A.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B.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C.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4.生产力因素包括()A.劳动资料B.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劳动者C.劳动对象D.地理环境15.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表现在()A.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16.生产关系包括()A.劳动资料B.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D.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关系17.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A.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C.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18.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A.生产力必须适合生产关系性质的规律B.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C.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变化要求的规律D.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规律1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这主要体现在()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D.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20.货币的基本职能是()A.流通手段B.贮藏手段C.支付手段D.价值尺度21.货币和资本的主要区别是()A.价值增殖B.货币不能转化为资本C.流通形式的不同D.流通的内容和目的不同2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A.剩余价值资本化B.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有权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C.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从而丧失生活资料来源,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D.货币转化为资本23.剩余价值生产可分为()A.相对剩余价值生产B.不变资本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D.可变资本24.资本循环运动的三个阶段是()A.生产阶段B.购买阶段C.储藏阶段D.销售阶段25.产业资本循环保持连续性的条件是()A.剩余价值生产的连续性B.价值增殖C.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D.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转化26.空想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有()A.法国的圣西门B.英国的欧文C.法国的傅立叶D.德国的卡尔27.以下有关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说法正确的是()A.其思想客观上起了唤醒工人阶级革命觉悟的促进作用B.他们的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C.未能找到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建立理想社会的根本力量和有效途径D.不能为无产阶级指出摆脱雇佣地位,实现自身解放的真正出路28.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是()A.《共产党宣言》的诞生B.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学说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德国古典哲学29.1948年秋,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组织了三大战役,蒋介石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这三大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30.1999年,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胜利进行了三次重大政治斗争,这三次重大政治斗争是()A.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斗争B.对台成功实施军事演习C.对李登辉“两国论”的批判D.揭批“法轮功”的斗争31.中共十六大对党的性质的概括是()A.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B.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D.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2.党的指导思想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A.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34.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就是()A.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B.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子建设D.保持党的队伍的先进性,使党成为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35.下列有关党的团结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是全党团结的思想基础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纲领和路线是全党团结的政治基础C.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D.无产阶级政党的团结是全党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形成的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行动上的一致36.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是()A.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B.是毛泽东个人智慧的集中体现C.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D.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37.以下有关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B.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产物C.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人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38.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重点整理
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公考备考资料--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识练习题一、常识练习题一、常1.我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 A.《史记》 B.《春秋》 C.《论语》 D.《汉书》2.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B.《汉书》C.《诗歌总集》D.《尔雅》3.以下不是医学著作的是() A.《神农本草经》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 D.《黄帝内经》4.下列哪一样茶不是半发酵的茶?() A.包种茶 B.铁观音 C.冻顶茶 D.龙井茶5.依照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A.国家副主席B.中央军委副主席C.国务院副总理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6.在一行政诉讼案中,被告方某行政机关委托刘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
刘律师为使案件胜诉,诉讼期间调查收集了充分的证据材料。
下列关于刘律师做法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A.合适,因为刘律师有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B.合适,因为刘律师需要代为承担举证责任C.不合适,因为刘律师无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D.不合适,因为刘律师的调查未经人民法院同意7.下列哪一种菜描述的口味与实际不同?()A.四川菜、湖南菜重辛辣B.江苏菜、浙江菜重鲜嫩C.广东菜重甜味和变A.改革开放B.展才是硬道理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化 D.台湾菜重酸味8.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A.软玉B.寿山石C.钟乳石D.滑石9.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军队 B.政党 C.政权 D.思想10.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A.75年B.76年C.77年D.78年11.世界银行集团的机构组成不包括()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国际开发协会 D.国际金融公司12.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A.萌芽、酝酿阶段B.初步形成阶段C.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D.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阶段1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14.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A.本质 B.优越性C.目标 D.基本特征1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C.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改革开放C.实行家庭承包经营D.建立经济特区17.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A.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B.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C.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D.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8.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A.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B.切实减轻农民负担C.实行规模经营D.发展科技和教育19.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A.实行公司制B.实行股份制 C.抓大放小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C.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私有制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1.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A、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B.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C.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发展与稳定的关系22.健全市场机制,应逐步建立价格的形成机制是()A.市场形成价格为主B.国家制定价格为主C.计划和市场共同形成价格D.各方自由定价23.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化生产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24.某技术人员受雇于一私营企业,年薪3万元,他的收入属于()A.按劳分配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C.按资分配D.按技术这一要素进行分配25.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A.基本方针 B.基本政策 C.基本方略 D.指导思想26.我国的国宝是() A.金丝猴 B.白鳍豚 C.东北虎 D.大熊猫27.行政机关对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时,在证据可能灭失的情况下,下列选项哪个是正确的?()A.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封存证据B.经行政机关集体讨论决定,可以先行扣押证据C.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证据D.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提存证据28.下列有关公法与私法的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提出来的B.按照乌尔比安的解释,公法是以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的法律C.通常认为,宪法、刑法、行政法属于公法,而诉讼法、民法、商法属于私法D.“我们不承认任何‘私法’,在我们看来,经济领域中的一切都属于公法范围,而不属于私法范围。
基础医学综合知识复习题与答案
基础医学综合知识复习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肺通气的原动力是A、肺本身的舒缩活动B、呼吸肌的舒缩活动C、胸膜腔内压变化D、气体分压大小E、肺内压变化正确答案:B2、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A、异染颗粒B、脂多糖C、菌毛D、荚膜E、磷壁酸正确答案:A3、透明软骨的基质不包括A、硫酸角质素B、硫酸软骨素C、胶原蛋白D、毛细血管E、透明质酸正确答案:D4、某些物质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传递,并浓度逐级增高,超过原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叫做A、环境自净B、生物迁移C、富营养化D、生物转化E、生物富集正确答案:E5、关于肾血管球的描述,错误的是A、为动脉性毛细血管B、包在肾小囊腔内C、内皮外有基膜D、毛细血管腔内血压较高E、为有孔毛细血管正确答案:B6、有关肱骨,正确的描述是()A、内上髁的前方有尺神经沟B、头周围的浅沟称为外科颈C、肱骨小头位于下端外侧部D、肱骨头朝向上.前.内E、体后面中部有自外上斜向内下的桡神经沟正确答案:C7、下列酶催化的反应与 C0 2 无关的是A、丙酮酸羧化酶B、6-磷酸葡糖酸脱氢酶C、柠檬酸合酶D、异柠檬酸脱氢酶E、a-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正确答案:C8、若正常人尿铅值的分布为对数正态分布,现测定了 300 例正常人的尿铅值,以尿铅过高者为异常,则其 95%参考值范围为A、lg - 1( G±1.96 S )B、lg - 1( G±1.65 S )C、- 1( G+1.65 S )D、- 1( G+1.96 S )E、>lg - 1( G-1.65 S ) ( 注:G 为几何均数 )正确答案:C9、下列不属于对 DNA 复制的叙述的是A、延长是利用依赖 RNA 的 DNA 聚合酶B、以解开的单链 DNA 母链为模板C、属于半保留复制D、在新链 3' - 0H 末端加入 4 种 dNTPE、新链的合成方向 5'->3正确答案:A10、下列对艾滋病病毒(HIV)复制过程,不正确的描述是A、GP 与 T 淋巴细胞表面的 CD 受体结合B、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C、病毒直接进入宿主细胞D、形成双股 DNA,整合进宿主细胞染色体E、病毒复制,包装,释放并引起各种临床症状正确答案:C11、共同媒介传播引起的流行一般是:A、只有一个高峰,但后面拖尾很长B、, 没有高峰C、有二个高峰D、只有一个高峰E、可以是单峰.多峰或不规则的正确答案:E12、黄曲霉毒素毒性属于A、低毒B、基本无毒C、剧毒D、条件有毒E、中等毒正确答案:C13、新生儿结扎脐带时消毒不完全而导致脐带风,是感染了哪种细菌A、流感嗜血杆菌B、肉毒梭菌C、破伤风梭菌D、白喉杆菌E、炭疽杆菌正确答案:C14、不属于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的降脂药A、氯伐他汀B、美托洛尔C、洛伐他汀D、普伐他汀E、美伐他汀正确答案:B15、当溶液的 pH 与某氨基酸的 pl 一致时氨基酸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是A、疏水分子B、非兼性离子C、带单价负电荷D、兼性离子E、带单价正电荷正确答案:D16、PRPP 酰胺转移酶催化A、PRPP 生成磷酸核糖酰胺B、IMP 合成 AMPC、IMP 生成 GMPD、R-5-P 生成 PRPPE、甘氨酸合成嘧啶环正确答案:A17、下列哪种情况可以引起呼吸性碱中毒A、低氯血症B、低钙血症C、低钠血症D、低氧血症E、低钾血症正确答案:D18、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A、随机.配对.盲法.对照B、重复.随机.配对.均衡C、随机.盲法.配对.均衡D、齐同.均衡.盲法.随机E、随机.重复.均衡.对照正确答案:E19、人体微生物分布最多的部位是:A、口腔B、肠道C、皮肤D、呼吸道正确答案:B20、胸外中央型气道阻塞可发生A、呼气性呼吸困难B、吸气性呼吸困难C、呼气吸气同等困难D、呼气吸气均无困难E、阵发性呼吸困难正确答案:B21、主要用于治疗脑血管功能障碍的钙拮抗药物是A、硝苯地平B、粉防己碱C、尼莫地平D、地尔硫卓E、维拉帕米正确答案:C22、血道转移的确切根据是A、瘤细胞进入了静脉B、瘤细胞进入了动脉C、在远隔器官形成了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D、瘤细胞栓塞于远隔器官E、血液中发现了瘤细胞正确答案:C23、兼具抗胆碱和阻滞α受体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A、美西律B、利多卡因C、奎尼丁D、普萘洛尔E、胺碘酮正确答案:C24、成人脊髓下端平对腰椎的序数是()A、第 3B、第 5C、第 2E、第 4正确答案:D25、伤寒病常见的合并症有A、肾小球肾炎B、肠梗阻C、肠出血、肠穿孔D、肠扭转E、肠癌正确答案:C26、一段 mRNA 的顺序是5ˊAUG GCG GUG AAU GGC UAA3ˊ它的翻译产物是A、6 肽B、5 肽C、4 肽D、3 肽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27、抗毒素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C、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D、可中和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E、B+C正确答案:B28、关于巨噬细胞的正确叙述是A、来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B、具有特异性吞噬杀伤作用C、静止时表达高水平 MHC-Ⅱ类分子D、具有 ADCC 效应E、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正确答案:D29、哪一项不是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A、健存肾单位假说B、原发病的作用C、自身毒性物质蓄积D、肾小管-间质损伤E、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产生增多正确答案:C30、强心苷加强心肌收缩力是通过A、阻断心迷走神经B、兴奋β-受体C、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 Na+-K+-ATP 酶D、促进交感神经递质释放E、抑制心迷走神经递质释放正确答案:C31、BCG 属于A、活疫菌B、死疫菌C、类毒素D、抗毒素E、转移因子正确答案:A32、可兴奋细胞兴奋的共同标志是A、腺体分泌B、神经冲动C、肌肉收缩D、反射活动E、动作电位正确答案:E33、关于胸膜返折线,其下界在锁骨中线处约相交于:A、第 7 肋B、第 10 肋C、第 9 肋D、第 6 肋E、第 8 肋正确答案:E34、下列哪种受体与 G 蛋白偶联A、环状受体B、细胞浆内受体C、细胞核内受体D、蛇型受体E、催化性受体正确答案:D35、蛋白质变性后的表现是A、溶解度降低B、肽键断裂C、分子量变小D、不易被蛋白酶水解E、黏度降低正确答案:A36、水溶性维生素的共同特点为A、一般有前体物B、不易吸收C、会积蓄中毒D、宜每日供给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7、下列物质中,属于中枢抑制性递质的是A、谷氨酸.门冬氨酸B、乙酰胆碱C、多巴胺.酪氨酸D、γ一氨基丁酸.甘氨酸E、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正确答案:D38、下列哪组氨基酸容易发生磷酸化与脱磷酸A、Gly、Ser、ValB、Thr、Ser、TyrC、AlA 、liE、IeuD、PhE 、Thr、ValE、Tyr、Val、Gly正确答案:B39、含载脂蛋白 B48 的血浆脂蛋白是A、CMB、VLDLC、LDLD、HDLE、IDL正确答案:A40、应激影响机体情绪反应的主要结构基础是A、间脑B、大脑边缘系统C、大脑皮质D、中脑E、下丘脑正确答案:B41、下列细菌中有菌毛和鞭毛的细菌是A、脑膜炎球菌B、葡萄球菌C、霍乱弧菌D、痢疾杆菌E、肺炎球菌正确答案:C42、属于快反应非自律细胞的是A、房室交界B、结区细胞C、窦房结D、心房肌.心室肌E、浦肯野纤雏正确答案:D43、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细胞是A、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B、少突胶质细胞C、施万细胞D、小胶质细胞E、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正确答案:B44、胃溃疡病的肉眼病变特点,应除外A、溃疡边缘整齐,底部干净光滑B、直径一般大于 2.5cmC、溃疡通常只有一个D、深达肌层或浆膜层E、圆形或椭圆形正确答案:B45、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A、IgGB、IgAC、IgED、IgME、IgD正确答案:A46、肺气肿患者易产生呼气性呼吸困难,其机制为A、小气道管壁顺应性减低B、小气道管壁增厚C、小气道痉挛D、气道等压点移至膜性气道E、小气道阻塞正确答案:D47、钱某,男,34 岁,因患支气管炎,医生给予青霉素 G1200U 溶于 0.9%生理盐水 250ml 中快速静滴,在即将滴完时,病人出现头痛.呕吐.肌肉震颤,继而出现惊厥,这是因为A、制剂不纯,刺激中枢神经所致B、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C、该患者不适合用青霉素D、个体差异的原因E、剂量过大,滴速过快引起的青霉素脑病正确答案:E48、参与异物肉芽组织的主要细胞为A、T 淋巴细胞B、B 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正确答案:C49、既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又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成分有A、巨噬细胞B、B 细胞C、T 细胞D、中性粒细胞E、浆细胞正确答案:A50、液化性坏死最常发生于A、肺B、心C、肝D、肾E、脑正确答案:E51、通过 E 花结形成实验可分离 T.B 淋巴细胞是因为前者表达A、CD2B、CD3C、CD4D、CD8E、CD28正确答案:A52、下列关于诱导契合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底物和酶的结构相互诱导.变形,构象匹配B、底物构象改变,酶构象不变C、底物与酶如同锁和钥匙的关系D、使酶的结构与产物相互适应E、酶构象改变,底物构象不变正确答案:A53、膈的功能的是A、收缩时,膈穹窿下降,助呼气B、舒张时,膈穹窿下降,助呼气C、舒张时,膈穹窿上升,助吸气D、收缩时,膈穹窿上升,助吸气E、收缩时,膈穹窿下降,助吸气正确答案:E54、休克期(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的灌流特点是A、少灌多流,灌大于流B、多灌多流,灌大于流C、灌而少流,灌大于流D、少灌多流,灌少于流E、少灌少流,灌少于流正确答案:C55、白细胞介导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是A、阻塞毛细血管B、增加血管通透性C、产生氧自由基D、缩血管物质释放增多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56、氧中毒的发生主要取决于A、氧分压B、氧浓度C、氧流量D、给氧时间E、给氧方式正确答案:A57、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较早出现的症状是A、肾性骨营养不良B、少尿C、高钾血症D、夜尿E、严重贫血正确答案:D58、肉毒毒素的特点是A、中毒患者病死率较低B、不耐热,100℃,10min~20min 可破坏C、进入体内可被胰蛋白酶灭活D、中毒后可导致患者体温升高E、不耐酸,加醋可破坏正确答案:B59、下列哪个是氯氮平的严重不良反应A、静坐不能B、急性肌张力障碍C、粒细胞减少或缺乏D、肌强直及运动增加E、帕金森样综合征正确答案:C60、关于输精管与输尿管的关系,正确的是( )A、输精管自下而上越其前方B、输精管自外向内越其前方C、输精管自上而下越其后方D、输精管自外向内越其后方E、输精管自上而下越其前方正确答案:E61、第 11~12 胸椎受损伤可累及脊髓的节段是( )A、腰.骶段B、骶段C、骶.尾段D、胸段E、腰段正确答案:E62、在线粒体中,ADP-ATP 发生在A、内膜B、膜间腔C、嵴D、基质E、基粒正确答案:E63、窦房结的兴奋由心房到达心室,表现在心电图上的相应部分是A、ST 段B、PR 段C、PP 间期D、PR 间期E、QT 间期正确答案:D64、下列关于输尿管的描述,正确的是()A、分为盆.腹两段B、属于腹膜外位器官C、全程行于腰大肌前面D、起自肾门E、开口于膀胱体的两侧正确答案:B6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最常见累及部位是A、右冠状动脉旋支B、左冠状动脉主干C、左冠状动脉前降支D、左冠状动脉旋支E、右冠状动脉主干正确答案:C66、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主要发生机制是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67、甲基的直接供体是A、甲硫氨酸B、S-腺苷甲硫氨酸C、N 5 - CH - FHD、胆碱E、肾上腺素正确答案:B68、气球样变的细胞最常见于A、心B、脾C、肝D、脑E、肾正确答案:C69、下列不能检测可溶性抗原的方法是A、双向免疫扩散B、直接凝集试验C、单向免疫扩散D、ELISAE、免疫比浊正确答案:B70、第 2 胸椎骨折可伤及脊髓的A、第 5 胸节B、第 4 胸节C、第 3 胸节D、第 1 胸节E、第 2 胸节正确答案:C71、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A、rRNAB、tRNAC、mRNAD、DNAE、HnRNA正确答案:C72、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B、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C、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D、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E、存活时间长短正确答案:A73、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发生所涉及的成分是A、细胞固有抗原.IgG.血小板B、吸附在细胞上的半抗原.补体.嗜酸性粒细胞C、自身抗原.补体.吞噬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IgEE、血小板.补体.中性粒细胞正确答案:C74、出血性梗死发生的条件不包括A、双重血液供应或血管吻合支丰富B、组织疏松C、严重淤血D、动脉血液供给中断E、高度水肿正确答案:E75、关于非特异投射系统,下述错误的是A、其上行纤维需经脑干网状结构B、经丘脑非特异核群髓板内核群换神经元C、弥散性投射至整个大脑皮层D、损毁它并不影响具体感觉功能E、可维持大脑的清醒状态正确答案:E76、精子的主要运动装置是A、外周致密纤维B、轴丝C、纤维鞘D、顶体E、线粒体鞘正确答案:B77、乳腺的典型髓样癌,镜下病理变化为A、癌实质多,间质少B、癌实质和间质都很少C、癌实质和间质都很多D、癌实质少,间质多E、癌实质无变化,间质少正确答案:A78、大叶性肺炎主要由下列哪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A、肺炎链球菌B、肺炎支原体C、肺炎杆菌D、大肠杆菌E、腺病毒正确答案:A79、临床脑死亡的首要判定指标是A、瞳孔对光反射消失B、自主心跳停止C、自主呼吸停止D、脑电波消失E、不可逆性昏迷正确答案:C80、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上行主要与哪些部位有往返联系A、杏仁复合体B、海马结构C、边缘中脑D、边缘皮层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81、下列参与体内酰基转移的物质是A、TPPB、生物素C、泛酸D、维生素 PPE、NAD +正确答案:C82、关于头孢菌素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B、第一代头孢菌素有肾毒C、为抑菌剂D、耐酶,对耐药金葡萄菌有效E、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正确答案:C83、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中哪项不正确A、心肌收缩力减弱B、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下降C、低钾血症D、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E、室性心律失常正确答案:C84、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下列哪个指标为好。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两篇)
引言概述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二)是事业单位考试的一部分,通常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电影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多个部门的相关知识。
通过综合知识(二)的考察,考生需要了解相关事业单位的职能和工作,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行业动态,具备应对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正文内容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职能和任务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属的各个局和办事处的职责3.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4.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期的工作重点和行业发展趋势5.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的经典案例分析二、国家电影局1.国家电影局的职责和使命2.国家电影局对电影行业的管理和监管政策3.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4.电影审查制度和电影发行政策5.国家电影局对电影创作和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和权限2.证券交易市场的监管体系和制度安排3.证券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的主要内容4.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5.典型的证券违法案例分析和监管措施四、国家统计局1.国家统计局的职责和任务2.国家统计局的主要调查和统计指标3.经济统计、人口统计和社会统计的重要数据和指标4.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发布和数据质量监督机制5.经济统计数据分析和预测的方法和技巧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使命和目标2.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和评审流程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项目和范围4.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机制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研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总结综合知识(二)是事业单位考试中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涵盖了多个部门的相关知识。
在考试中,考生需要深入了解每个部门的职能和工作,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行业动态。
通过对各个部门的考察,考生能够全面了解事业单位的运作机制和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为考生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提供一定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1、宏观调控的两种方式:直接调控、间接调控。
二者的区分是看政府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否通过市场体系这一中介环节发挥作用。
2、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从直接调控为主转为间接调控为主,表现为:由直接管理为主转为间接管理为主;由微观管理为主转为宏观管理为主;由行政管理为主转为经济管理为主;由指令性计划为主转为指导性计划为主。
3、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舆论手段【人生格言共勉】如果你不想做,你可以找一万个理由;如果你想做,你可以找到唯一的方法!习近平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1、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
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2、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
李克强论改革1、李克强: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
2、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3、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把农民工转为市民。
4、改革要突破固有利益格局和行政区域限制。
5、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6、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7、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
8、用壮士断腕决心推进改革。
【三中全会决议要点】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闭幕,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3、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4、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5、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7、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会。
双十一淘宝系交易额突破300亿说明了什么?杜老师解读:1、电子商务和新经济模式的发展和突破;2、物流业和现代运输业的强大支撑;3、电商运营者的广告头发、人力物力投入、大幅优惠投放是重要原因;4、新形势下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对政府对经济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加大改革力度,重视新媒体在社会管理和经济服务中的zuo yong【近日面试热点-习近平论改革】1、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2、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3、改革已进深水区要敢啃硬骨头、涉险滩。
4、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
5、对重大改革要先行先试。
6、改革进入深水区,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不能闭门造车。
7、宁可增速降一些,也要坚定推动改革。
8、改革要啃硬骨头要一鼓作气,不能半途而废。
9、三中全会将对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提出综合改革方案。
汉子听写大赛1、举办汉字听写大赛,跟近来汉字“式微”的大背景不无关系。
现在许多人使用汉字不规范,越来越多的人“提笔忘字”,这些都让我们感到了振兴汉字的重要性。
举办这个比赛有利于提醒人们关注汉字,关注母语。
2、振兴汉字,从书法、考试、比赛等方面入手当然会有不错的效果,但要想从根本解决问题,制止汉字使用的乱象,须要让人们了解汉字的内涵,不仅要了解一个字怎么写,也要了解这个字为什么这么写。
3、我们可以在高中或者大学的语文教学中普及汉字起源这样的课程。
既可以加强青少年对汉字的理解、识记程度,也可以提高青少年对汉字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汉字是中国人的交流工具,也是中国人的语言文化,须要严肃对待。
汉字不仅承载着文字本身的文化,更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因此,要振兴汉字,根本在于振兴中华传统文化。
1.效率与公平首先,公平与效率是统一的。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根本途径,没有效率作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其次,公平与效率又是矛盾的。
两者是一种两难选择:要保证公平,就可能对效率构成损害;而要保证效率,又有可能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2、理顺分配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1)在初次分配领域,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机制,在增进效率的同时促进公平(2)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3)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让全体国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1、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大层次。
社会救助是最低目标,社会保险是基本目标,社会福利是最高目标。
(一)社会救助指国家和社会对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社会成员,以及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者,给予无偿帮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求助是国家和社会应当履行的起码社会保障职责,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举措,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社会救助的内容主要包括救济、救灾和扶贫等。
我国还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它是社会救助的基础和核心。
(二)社会保险制度指由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对社会全体劳动者强制征缴保险基金,用以对其中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劳动机会的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属于基本层次的社会保障举措,也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基本部分、核心部分。
社会保险具有普遍性、强制性、互济性、储蓄性、补偿性等基本特征。
(三)社会福利制度指国家或社会通过有关政策和立法,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旨在改善和不断提高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很高的水准时,社会福利制度往往会被作为社会保障的重心。
社会福利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社会补贴、职业福利、社会服务。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在于:(一)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要靠两大系统来支撑,即动力系统与稳定系统,前者是通过个人收人分配解决经济效率和增长问题,后者指通过社会保障体系解决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问题。
(二)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执政为民的宗旨体现。
(三)它是维持社会再生产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特征和功能1、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护、照顾或救助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障一般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大层次。
2、社会保障具有强制性、公平性、全民性、最低保障性特征。
3、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1)保障基本生活;2)维护社会稳定; 3)促进经济发展;4)保持社会公平;5)促进国民福利。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1.收入差距过大2.在初次分配领域,政府缺乏有效的限制垄断、鼓励平等竞争的政策3.缺乏完备的打击和遏制违法非法收入的政策4.在再分配领域,税收和社会保障政策不完备(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1、建立健全市场分配体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2、加强宏观调控,健全法制,对个人收人分配实施有效的宏观调节。
理顺分配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1.在初次分配领域,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机制,在增进效率的同时促进公平我国当前初次分配领域存在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1)由城乡分割体制导致的城乡劳动力就业的规则不公平和机会不均等(2)由传统体制形成的行政性行业垄断而导致的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3)由条块分割体制限制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而导致的不公平竞争(4)由企业对公共资源、如土地、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等占有的巨大差异而导致的不公平竞争(5)由贿赂和权钱交易而导致的不公平竞争等。
2.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3.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让全体国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1、宏观调控的两种方式:直接调控、间接调控。
二者的区分是看政府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否通过市场体系这一中介环节发挥作用。
2、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从直接调控为主转为间接调控为主,表现为:由直接管理为主转为间接管理为主;由微观管理为主转为宏观管理为主;由行政管理为主转为经济管理为主;由指令性计划为主转为指导性计划为主。
3、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舆论手段宏观调控政策及其运用1、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外贸政策、汇率政策、收入政策等。
2、财政政策的含义(1)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人和支出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总量和结构的手段、措施的总称,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财政政策包括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两方面基本内容。
(3)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政府购买、公共工程建设和转移支出。
(4)财政收入则主要来源于税收,其次是政府公债。
3、财政政策的手段(1)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是财政调控的主要手段。
(2)税收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特征。
(3)国债。
(4)财政补贴。
(5)财政投资。
3.财政政策的运用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1.含义:货币政策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而制定的各种管理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及其结构的原则和措施。
2.货币政策的手段(1)利率(2)法定准备金率(3)公开市场业务(4)再贴现率3. 货币政策按其在宏观调控中的不同作用,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4.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结合运用一般有四种形式:(1)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相结合("双松"政策);(2)紧缩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相结合("双紧"政策);(3)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相结合("松货币紧财政"政策);(4)紧缩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相结合("紧货币松财政"政策)。
政策和收入政策1、产业政策是政府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调整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结构,从而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并使供给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政策措施的总称。
2、收入政策是指政府根据既定目标而规定的个人收人总量及结构变动方向,以及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选择收入总量政策目标采取的具体措施有:法定最低工资标准、税收调节、实施工资和物价管制、增加转移支付和其它各种福利措施等。
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1、宏观调控体系,主要指以宏观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及工具、调控体制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所构成的宏观调控系统。
2、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要侧重于解决以下问题:(1)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首先是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
其次,要推动政府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率。
最后,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合理分工,加强协调。
(2)完善宏观调控基础制度,构建协调配套的调控体系完善宏观调控基础制度主要是深化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