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的构成要素和修辞功能

合集下载

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及表达效果

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及表达效果

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及表达效果一、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同类相比。

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表示猜度。

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表示举例的引词。

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词的比喻义不是比喻。

修辞中的比喻,只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其比喻的意义,是临时的运用。

比喻义是指通过词的基本义的比喻用法形成的已经固定下来的意义。

如“包袱”。

(例:你带着这么重的包袱上课,注意力能集中吗?)“机械”(例:这种想法太机械了。

)前者指思想上的负担,后者指拘泥死板的方式。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如下文明喻中例句本体、喻体相似点为“形状”,暗喻的为“形态”,借喻的为“性情”,博喻的为“步骤”。

4.比喻的种类(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

例如: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

例如: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这里“我的思想感情”是本体,“潮水”是喻体)又如:谎言打扮得再漂亮,也害怕事实的镜子。

1常用的修辞方法及答题技巧—比喻

1常用的修辞方法及答题技巧—比喻

一、比喻(一)比喻的特点及作用1、比喻就是“打比方”(说明文中的称呼)。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2、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3、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有的是形似,有的是神似<老汉向一只敏锐的鱼鹰>北京是祖国的心脏。

)4、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用在记叙、说明(打比方)、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二)比喻的种类1、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①: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例②: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简直就像那刚刚裂桃的大片棉花田。

(喻词“像”,本体是“雪浪”,喻体是“棉花田”)2、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从表面看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本体喻体都出现,喻词由“好像,仿佛”变成了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例②:十个被鲜血泡起的手指头肿的变成了大熊掌。

(喻词“变成”,本体是“手指头”,喻体是“大熊掌”。

)3、借喻。

典型形式是:乙代甲。

本体不出现,也不用喻词,而是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位置。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①:他的缺点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

(“树木”“芝麻”“绿豆”和“森林”“西瓜”比喻局部和整体)例②: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包袱”是思想压力,“机器”是自身努力工作。

)4、博喻(排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有时归到排比中。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修辞-比喻(教案)

修辞-比喻(教案)

修辞-比喻(教案)第一章:比喻的定义与作用1.1 比喻的定义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比喻通过使读者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联系,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形象性。

1.2 比喻的作用比喻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比喻能够增加语言的美感和生动性,使文本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比喻能够帮助读者建立情感共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比喻的类型2.1 直接比喻直接比喻是通过使用“像”、“如”、“似”等词语,直接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例如:“他的心情像阴沉的天气一样沉重。

”2.2 隐喻隐喻是通过暗示或隐含的方式,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不直接使用比较词语。

例如:“他是我们班的明灯。

”2.3 借代借代是通过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例如:“皇冠”可以代表“权力”。

第三章:比喻的构成要素3.1 喻体喻体是比喻中被比较的事物,是比喻的核心部分。

例如:“他是我们班的明灯。

”中的“他”是喻体。

3.2 本体本体是比喻中进行比较的事物,是比喻的参照物。

例如:“他是我们班的明灯。

”中的“我们班的”是本体。

3.3 比喻词比喻词是用来连接喻体和本体的词语,如“像”、“如”、“似”等。

例如:“他的心情像阴沉的天气一样沉重。

”中的“像”是比喻词。

第四章:比喻的创造与应用4.1 创造比喻创造比喻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通过观察、体验和联想,找到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并将其表达出来。

4.2 应用比喻在写作、演讲和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比喻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形象性。

第五章:比喻的练习与拓展5.1 比喻练习进行比喻练习,通过编写句子或短文,运用不同的比喻类型和构成要素。

练习创造比喻,并注意比喻的恰当和贴切。

5.2 比喻拓展阅读文学作品和文章,观察作者如何运用比喻来表达意义。

尝试分析和欣赏不同作者的比喻运用,并从中获取灵感和启示。

第六章:比喻的技巧与注意事项6.1 比喻的技巧运用比喻时,要注意寻找两个事物之间的合理联系,使比喻更加自然和贴切。

比喻的构成及其表达效果

比喻的构成及其表达效果

比喻【知识点讲解】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加表达效果是写作的需要。

修辞考查是重要考点,不仅语用题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鉴赏也会涉及。

答题时,先要找准修辞手法,然后再结合句子内容分析修辞手法的具体表达效果。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通感等。

(2)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暗喻又叫隐喻。

例如:生活是海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杨柳青木版年画更以其历史积淀厚重和文化连续性的特征而扬名海内外,是社会科学研究价值的一种综合的集精神与实用、历史和现世的物化成果,具有历史进程中“活化石”之作用,也是历史时代风貌的“百科全书”。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从事文学者如果入手就养成这样的低级趣味,愈向前走就离文学的坦途大道愈远。

而养成高尚纯正的趣味唯一的办法是,玩味出第一流文艺作品隐藏的妙蕴来,然后拿“通俗”的作品来比较,自然会见出优劣。

优劣都由比较得来,一生都在喝坏酒,不会觉得酒的坏,喝过一些好酒以后,坏酒一进口就不对味。

一切趣味,大抵如此。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常用修辞:比喻、比拟、通感与借代》

《常用修辞:比喻、比拟、通感与借代》

▲应该指出:
通感并不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方法,它 总是“依附”于另一种修辞格而存在。请看例 句: ①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依附于比喻
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 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 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 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④这时有一阵音乐不易觉察地浮现了。
——依附于拟物
(三)运用通感应注意:
通感是一种巧妙的“移花接木”, 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 不可随意为之,张冠李戴,以致“沟” 而不“通”,令人费解。

(一)什么叫借代?

——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而用与其有 密切关系的名称或属性来代替,从而突出表达对象 特点的一种修辞手法。
(2)程度不等的比喻——差喻:
⑤ 可是在中国,那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差喻往往带有夸张的色彩,在修辞上常认为是比喻 与夸张兼用。
(3)不出现比喻词:
⑥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AB同位式) ⑦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搬掉落后和贫穷 这两座大山。(AB同位式) ⑧希望的肥皂泡已经破灭。 (本体和喻体演化成 定中关系) ⑨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 延安就在这里。(本体和喻体倒置—— 倒喻)
3、借喻 : “乙代甲”(不出现本体和喻词)
①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 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②小猫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出了几朵小梅花。
(明喻:小猫踩在稿纸上的脚印像小梅花一样。)
▲三类比喻中,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
明喻 ↓ 暗喻 ↓ 借喻 ↓

教案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

教案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

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比喻的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比喻的构成要素: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3.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进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喻的概念和特点2. 比喻的构成要素:本体、喻体和比喻词3. 比喻的类型: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4. 比喻在写作中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喻的概念、特点和构成要素,以及比喻的类型。

2. 教学难点:比喻在写作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喻的概念、特点、构成要素和类型。

2. 示例法:分析比喻在写作中的应用实例。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比喻句的编写和修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句引起学生兴趣,如“时间就像一把利刃,能刻骨铭心”。

2. 讲解比喻的概念和特点: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3. 讲解比喻的构成要素: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比喻词是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4. 讲解比喻的类型: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

5. 分析比喻在写作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一些经典的比喻句,如“人生如梦”、“时间就像一把利刃”等。

6. 练习:让学生编写和修改比喻句,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授、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比喻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延伸:1. 比喻的创意运用: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运用比喻手法进行写作,如创作比喻句、比喻段落或比喻故事。

2. 比喻的审美价值:探讨比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价值,欣赏著名文学作品中的比喻表达。

七、教学互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比喻句的编写和修改,分享彼此的创意和心得。

2. 课堂展示:选取部分学生的比喻作品进行课堂展示,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八、教学反馈: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比喻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比喻运用上的优点和不足。

八大修辞方法的好处

八大修辞方法的好处

八大修辞方法的好处导读:常见的修辞方法为8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

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

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

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3.借代:用借体代本体。

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

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

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

4.夸张:包括对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

鲁迅《药》中写道:“……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后一句使用了“缩小”的夸张。

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5.对偶: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

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

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

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类型。

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其作用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7.设问:无疑而问,在自问自答中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8.反问:也是无疑而问,但答案就在问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有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八大修辞方法的好处】1.写作中常运用修辞方法2.英语作文写作的修辞方法3.语文作文写作的修辞方法4.中学作文指导:写作常见修辞方法及其作用5.拟人句修辞手法的好处6.关于拟人句修辞手法的好处7.初中生须知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方法的区别8.2016高考作文写作修辞方法集锦上文是关于八大修辞方法的好处,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比喻的构成和表达效果答题模板

比喻的构成和表达效果答题模板

比喻的构成和表达效果答题模板初中语文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好多种,比喻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咱们首先来讲一下比喻的定义:比喻就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比喻的结构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本体就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就是被拿来用做比喻的事物;比喻词是比喻句中标志性的词语。

构成比喻的关键有两点: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二者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这两点必须同时成立,否则就构不成比喻。

常见比喻的分类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

什么是明喻呢?明喻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有非常明显的比喻词,比如:像、是的、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像……似的、恰似等等。

常见的形式是:甲像乙。

举个例子,在朱自清的《春》中,有这样一句话: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这句话的本体是春天,喻体是小姑娘,比喻词是像,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是美丽的,漂亮的,欢快的。

什么是暗喻呢?暗喻的本体喻体也都出现,中间的比喻词是:成了、变成、是、就是、成为、等于等不太明显的词语,有时还会是破折号。

常见的形式是:甲是乙。

举个例子,老舍先生在《济南的冬天》中这样写道: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本体是城外的远山,喻体是小水墨画,比喻词是:是。

二者的相同之处是:淡雅秀美。

什么是借喻呢?借喻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的修辞。

常见的形式是:甲代乙。

再举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里的句子: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这件花衣其实指的是薄雪和厚雪相间覆盖下的山腰的景色,生动形象。

什么是博喻呢?博喻就是连用几个喻体共同来比方一个本体。

教案修辞手法 比喻

教案修辞手法 比喻

教案-修辞手法比喻教学目标:1. 了解比喻的定义和作用。

2. 学会使用比喻来丰富语言表达。

3. 能够辨别和分析比喻句。

教学重点:1. 比喻的定义和作用。

2. 比喻句的构成和运用。

教学难点:1. 比喻的创造性和恰当运用。

2. 分析比喻句的技巧。

教学准备:1. PPT展示比喻的定义和例子。

2. 练习题和小组讨论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比喻的概念。

2. 提问:学生们对比喻的理解。

二、讲解比喻(10分钟)1. 讲解比喻的定义: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此来突出其中一个事物的特点或形象。

2. 讲解比喻的作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表达的意思。

三、比喻句的构成(10分钟)1. 讲解比喻句的构成:比喻句由本体、喻词和喻体组成。

2. 示例:本体(天空),喻词(像),喻体(蓝宝石)。

四、练习比喻句(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创造一个比喻句。

2. 分享各组的比喻句,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总结和作业(5分钟)1. 总结比喻的重要性和运用技巧。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运用比喻来描述一个人或事物。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了解了比喻的定义和作用,并学会了如何构成和运用比喻句。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恰当运用比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业的布置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比喻的运用。

六、比喻的类型(10分钟)1. 讲解不同类型的比喻:明喻:直接指出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如“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暗喻:不直接指出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如“她是我的明灯”。

借喻:借用其他事物的名称或特点来进行比喻,如“他是一个典型的书呆子”。

2. 示例和练习:分析不同类型的比喻句,让学生辨别并练习创作。

七、比喻的修辞效果(10分钟)1. 讲解比喻的修辞效果:增强形象性:通过比喻,使抽象或难以理解的事物变得具体形象。

增强感染力:通过比喻,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以及答题方法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以及答题方法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以及答题方法常用修辞特点及作用一、比喻1、定义比喻,又叫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XXX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3)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申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4、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二、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例如:(1)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那蜜蜂XXX嗡嗡,忙得忘记日夕。

比喻,拟人作用:答题格式:把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对象的xx特性;表达了对xx事物的喜爱或赞美。

三、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

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美丽和宽广!排比作用: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使语言表达更有气势,加强语气。

修辞简介—比喻和拟人

修辞简介—比喻和拟人

比喻和拟人
一、比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深入理解。

(事物间有相似性)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
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例句: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出现是、成为。

例句: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无比喻词。

例句: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老舍《济南的冬天》
二、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朱自清《春》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朱自清《春》。

修辞(比喻、拟人等等)

修辞(比喻、拟人等等)

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一、比喻比喻是指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本质不同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1.比喻的构成无论哪一类比喻,都由三个部分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①这人的相貌不大好看,脸像个葫芦瓢子,……(赵树理)例①本体是“脸”,喻体是“葫芦瓢子”,比喻词是“像”。

本体、喻体可以是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某种性质、行为、动作、道理等等。

下面看几个用例:②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

③“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虎妞一把将他扯过去,好像老嫂子疼爱小叔那样。

例②的本体不能简单说成是“我”,喻体也不能简单说成是“牛”,应该把相关的修饰语考虑进去,否则“我”怎么会是“牛”了呢?例③的本体和喻体都是行为、动作。

构成比喻的核心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

2.比喻的分类按本体和比喻词的表现形式,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前面举的三个例都是明喻的用例。

明喻通过“像、仿佛、……似的、犹如”等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打比方。

暗喻的比喻词是“是、成了”之类:④然而在那短促的过去的回顾中却有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的黑暗,使我的生存有一点光彩,这明灯就是友谊。

(巴金)借喻的本体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本体,因而也不需要比喻词:⑤(韩老六的大老婆是一个中间粗两头尖的枣核样的胖女人。

)大枣核存心把剩下的钱往少数说。

以上是比喻的基本形式。

按本体、喻体的外部特征,有些比喻还可以有另外的一些名目:⑥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反喻)⑦远远近近全是电灯,比天上的星星都密。

(较喻)⑧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博喻)[宋]陈骙《文则》讲博喻:“取以为喻,不一而足。

”博喻展示本体多种形象特征。

3.比喻的修辞效果一般说明:可以把本体表述地更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从而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概念的东西形象化。

比兴的构成和表达效果答题模板

比兴的构成和表达效果答题模板

比兴的构成和表达效果答题模板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使得被比较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表达的意思更加深刻。

以下是比喻的构成和表达效果答题模板。

一、比喻的构成:
1. 比喻意象:被比较的事物。

2. 原喻和喻体:原喻是用来进行比较的事物,喻体是被比较的事物。

3. 联系词:将原喻和喻体进行联系的词语,如“像、如、似、仿佛”。

二、比喻的表达效果:
1. 描述形象:通过比喻,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得读者更加易于理解。

2. 增强感受:比喻可以带给读者一种强烈的感受,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所描述的事物。

3. 传递思想:通过比喻,可以传递作者的思想和观点,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义。

三、比喻的运用技巧:
1. 选择原喻:要选择生动形象的原喻,比较新颖或是与主题相关的原喻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2. 喻体的选择:要选择与原喻相类似或是相符的喻体,让比喻更加准确。

3. 语言的表达:使用恰当的联系词,使得比喻更加自然流畅。

四、常见的比喻形式:
1. 拟人比喻:将无生命的事物拟人化,使其具备生命的特征。

2. 比拟比喻:将两个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强调其相似之处。

3. 换喻比喻:在文章中多次使用同一个喻体,强化比喻的效果。

总之,比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辞手法,在写作中应该多加运用,但是在使用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影响文章的整体效果。

比喻的结构概念

比喻的结构概念

比喻的结构概念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不同但有相似特征的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从而达到强调、夸张、隐喻或直观等各种修辞效果的目的。

比喻的结构概念包括比喻的两个要素、比喻的构成方式以及比喻的功能与效果。

比喻的结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要素:原喻、照喻和比较对象。

原喻是指比喻所表达的主题或概念,即被比喻的内容;照喻是指用来比喻原喻的事物或概念,即比喻的对象;而比较对象则是指在比喻中进行相互比较的事物或概念之间所具有的相似性。

这三个要素的结合使得比喻得以产生,并且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比喻。

比喻的构成方式主要有直接比喻和暗示比喻两种形式。

直接比喻是指比喻的对象直接出现在表达中,通过明确的对比来强调某种特征。

例如,“他像一只孔雀般自负自满”,在这个句子中,直接表达了对“他”的外貌与态度的比较,突出了他的自负自满;而暗示比喻则是通过隐喻、象征或暗示等方式对比和强调,不直接揭示比较对象。

例如,“她是黑夜中的流星,一闪而过”。

在这个句子中,用黑夜中的流星比喻她的瞬间闪耀,通过暗示表达了她的突然出现和短暂性的特点。

比喻的功能与效果多种多样。

首先,比喻能够使抽象概念具象化,使其更加具体生动,更易于理解和感受。

比如,“时间如流水般匆匆而过”,通过将抽象的时间比喻为流水,使时间的流逝形象化,增强了表达的感染力。

其次,比喻可以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特定的特征或情感,使语言更富有表现力。

例如,“他的嗓音如雷贯耳”,通过夸张形容他的嗓音之大,来凸显他的声音特别响亮。

此外,比喻还可以起到隐藏意义、引发联想和引起共鸣的作用。

比如,“春天的花朵含苞待放”,这句诗通过比喻花朵成长的过程,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和祝愿。

总之,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事物或概念进行对比和类比,以此达到增加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的目的。

比喻的结构概念包括原喻、照喻和比较对象,而比喻的构成方式主要有直接比喻和暗示比喻两种形式。

【语文知识点】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语文知识点】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语文知识点】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就是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本体即为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即为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即为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1、能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2、能使人物形象鲜明。

3、能使景物形象化。

4、能带给人丰富的想象。

5、能使语言简练、明快、生动。

6、能使标题醒目、吸引人。

1、本体和喻体应当是不同的东西,有质的差异
2、本体和喻体之间又有某种相似之点。

3、通常情况下,本体比较抽象、深奥,是实际对象感到生疏的;而喻体则比较具体、浅显,是交际对象所熟悉的。

由于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的情况不同,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1、明喻:甲像乙。

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常用“像”、“像……一样“仿佛”“好
像”“犹如”等比喻词连接。

例句: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比喻词)舞女的裙子(喻体)。

2、暗喻:甲是乙。

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常用“是”、“变成“成了”等比喻词连接。

例句:太阳(本体)是(比喻词)个忠实的向导(喻体),它在天空给你指引方向。

3、借喻:乙代甲。

只有喻体,没有本体和比喻词。

例句: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喻体)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

比喻的构成要素探底

比喻的构成要素探底

比喻的构成要素探底比喻的构成要素探底摘要:比喻由四个要素构成,即本体、喻体、比喻词和相似点。

本体和喻体是比喻的物质要素;比喻词是比喻的结构要素;相似点是比喻的意义要素。

这四个要素只有隐与现的区别,而没有存与否的疑问。

在比喻句中,要素出现趆多,比喻的意思就趆容易理解,但想像空间也就趆小;要素出现趆少,理解难度趆大,但想像空间就趆大。

根据四要素的隐现情况,比喻可以分为直喻、明喻、暗喻、借喻、潜喻五种喻式。

人们丰富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比喻辞格有了千姿百态的变化和妙趣横生的魅力。

关键词:比喻四要素辩证作用隐与现五种喻式正文:比喻虽说是“研究得最多最为深入,成果最多”〔1〕的一种修辞方法,但是,比喻是由哪几个要素构成的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至今也还没有在学术界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

比喻的要素,恰如同蒙在美丽新娘头上的一层面纱,正等待着一只大手将其撩开。

本人不揣笔力,拟就此一探究竟,希望能为比喻的研究和修辞学的建设添砖加瓦。

一、比喻要素说种种比喻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呢?学术界历来争论不断,莫终一是。

就笔者所见,大致有如下几种观点:1.三要素说①。

修辞学界一般是认为,比喻是由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要素构成的,被称为传统的三要素。

2.三要素说②。

《辞海》“比喻”条:“比喻的成立,实际上共有思想的对象、另外的事物和类似点三个要素。

”即本体、喻体、相似点。

张万有《比喻的要素及其他》:“比喻的三要素应是‘本体’、‘喻体’和‘相似点’”。

〔2〕3.四要素说①。

苏恒《略论比喻的新颖性机制》:“比喻的深层结构有四个要素:本体、喻体、相同点、相异点。

”“比喻的表层结构也有四个要素:本体、喻体、喻词、相似点。

”〔3〕4.四要素说②。

聂焱《比喻四要素》:“比喻的构成必须具备四个要素,即本体,喻体,相似点和喻词。

”〔4〕5.五要素说。

滕吉海《比喻的延体及比喻的基本格式》:“我们认为构成比喻有五个要素,即本体、喻体、比喻词、相似点和延体。

比喻的构成

比喻的构成

比喻的构成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用A来比拟B。

它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的描述,使读者或听者更容易理解其中一个事物。

比喻通常用于形象地表达抽象概念、情感或思想,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比喻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点:比喻的基础是找到两个事物之间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部分。

这些相
似点可以是属性、状态、行为等。

例如:“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在这个例子中,“阳光”和“笑容”具有相似的性质——明亮、温暖和愉悦。

●类比关系:在比喻中,一个事物被用来类比另一个事物。

这种关系使得读者
或听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例如:“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在这个例子中,“眼睛”和“星星”之间存在类比关系,因为它们都具有明亮的特征。

●隐喻:虽然比喻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直接的比较,但实际上,它们可能包含一
定的暗示和隐喻。

这些暗示和隐喻可以通过对句子结构、语境和文化背景的理解来进行解读。

例如,在英语中,“猫捉老鼠”这个短语可以被用作隐喻,表示某人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如“猫”)。

比喻的构成包括找到具有相似点的两个事物、建立类比关系以及可能包含一定程度的暗示和隐喻。

通过运用比喻,作家和说话者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达观点和情感,增强表达的效果。

1/ 1。

比喻抓住小切口的成语

比喻抓住小切口的成语

比喻抓住小切口的成语
【最新版】
目录
1.比喻的定义和作用
2.比喻的构成要素
3.抓住小切口的比喻
4.成语的定义和作用
5.抓住小切口的成语的重要性
6.举例说明抓住小切口的成语
正文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生动、形象、深刻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比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抓住小切口的比喻,可以使表达更加精确、贴切,从而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成语是汉语中常用的固定短语,通常具有四个字,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故事背景。

成语的运用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简洁、精炼,同时也是体现文化素养的重要方式。

在成语的使用中,抓住小切口的成语往往更能体现一个人的语言功底和文化底蕴。

例如,“杯水车薪”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力量微薄,无济于事。

这个成语的来源是《左传》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君鲁昭公,他看到百姓生活困苦,便派人送来一车水,希望缓解百姓的痛苦。

然而,这一车水对于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这个成语抓住了故事中的关键细节,形象地表达了力量微薄的意思。

再如,“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或物。

这个成语的来源是《战国策》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狐狸借老虎的威势,
欺负其他动物。

故事中抓住了狐狸依仗老虎势力的关键细节,形成了这个形象生动的成语。

综上所述,比喻和成语都是语言表达中重要的修辞手法。

在运用这些手法时,抓住小切口的比喻和成语更能体现一个人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比喻的构成要素:本体喻体喻词相似性
传统的说法是三要素,即本体、喻体、喻词;此外还有四要素的说法:“比喻必须具备四个要素:本体、喻体、相似点和比喻词。

”①后来有的人又在四要素的基础上加了个“延体”,成为五要素。

②可见,比喻的要素大有与日俱增之势。

尽管各家对比喻要素的分析很不一致,但是对“喻词”是构成比喻不可缺少的要素,几乎是众口一词。

外附一篇论文:(可以当讲义哦)
五、比喻的修辞功能,概括地讲,有两个方面:一是描绘形象,一是说明道理。

比喻,它是用具体、熟知的事物或浅显的事理来比方,以描写、说明那些抽象、陌生的事物或深奥的道理。

从内容上看,比喻可以是描绘人、事物的形象的,可以是提示人、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可以是说明某个道理的,可以是描写景物情状的,也可以是表达某种深的意境或是某种复杂心情的。

比喻的内容不同,比喻的修辞功能也就有所区别。

认识比喻的修辞功能,对于我们提高语言艺术的修养,提高写作和阅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具体地讲,比喻的修辞功能是使事物描写形象化,深奥道理浅显化,事物本质鲜明化,爱憎感情强烈化,情境描绘生动化。

现在结合实例,说明如下。

一、事物描写形象化
用来描绘人物和事物,使得人物和事物形象鲜明,这是比喻最显著的修辞功能。

如:
①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②毛家的大儿子进来了,胖到像一个汤圆。

(鲁迅《高老夫子》)
二、深奥道理浅显化
作家秦牧曾经指出,比喻也像一种什么化学药剂,把它投进浊水里面,顷刻之间,一切杂质都沉淀了,水也澄清了。

是的,有些抽象、深奥的道理,通过打比方,可以立刻变得浅显、易懂。

如:
③因此,我们决不能一见成绩就自满自足起来。

我们应该抑制自满,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好像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

毛泽东《组织起来》)
三、事物本质鲜明化
甲乙两个事物可以在形体、状态方面相似,也可以在本质、特征方面相似。

利用两个事物在本质特征方面的相似点构成比喻,这种比喻可以使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更鲜明、突出地表现出来。

如:
④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鲁迅《祝福》)
这些比喻把祥林嫂多次遭受精神上的打击之后,其性格中的悲剧性的变化都鲜明地描述出来了。

四、爱憎感情强烈化
人们对人物或事物的褒贬、爱憎,虽然可以通过一般的直言陈述来表示,但如运用比喻,尤能表现得强烈、鲜明。

我们平时运用比喻,需要选取比喻材料,而比喻材料本身所表示的内容是褒是贬,是好是坏,往往是有一定倾向性的。

选用它们中的哪一个,当然就表现出作者或说话人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

正如诗人艾青曾经说过,比喻的作用,在于使一切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而且赋予思想感情。

比喻格外能表现人的爱憎感情。

当人们在爱其所爱时,总是设法选择一个美好的形象作比,以表达自己赞许、爱慕或颂扬的情感。

如:
⑤道静不能再说一句话。

她流着泪使劲点着头。

然后伸过双手紧握住林红雪白的手指,久久不动地凝视着那个大理石雕塑的绝美的面庞。

(杨沫《青春之歌》)
当人们憎其所憎时,也总爱选用含有贬斥意义的语言材料来构成比喻,以突出自己的憎恶之情。

⑥气死他,
气得螃蟹满地爬,
四面八方歌声响,
气死财主老王八。

《刘三姐》)
五、情境描绘生动化
比喻可以很好地表现复杂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有时候,一种较复杂的心情通过比喻描写可以生动地表现出来。

如:
⑦这是一次含泪的晚宴。

与其说他们喝的是酒,不如说他们咽下的是泪。

与其说他们吃的是美味的菜肴,不如说他们嚼的是人生的苦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