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流换算网络流量

合集下载

码流换算

码流换算

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4000MB≈320GB各种分辨率下采用什么样的码流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一般的硬盘录像机都支持多种分辨率,我们一般使用CIF、DCIF、D1三种。

在不同的视频分辨率下,我们建议用户采用如下码流设置方式CIF:512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CIF:768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1:2M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如何进行硬盘容量的计算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计算公式:码流大小×3600÷8÷1024= MB/小时硬盘录像机硬盘容量计算遵循以下公式: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4000MB≈320GB音频码流为固定16kbps,每小时所占容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注:为什么除以8,其实很简单,我们计算的是硬盘容量,硬盘容量是以多少兆字节为单位的,而“码流大小×3600”计算出来的是多少比特,一字节(byte)等于8比特(bits),换算成兆字节就要÷8÷1024了。

目前国内主流的硬盘录像机采用两种分辨率:CIF和D1。

硬盘录像机常见的路数有1路、2路、4路、8路、9路、12路和16路。

mbps和流量的换算关系

mbps和流量的换算关系

mbps和流量的换算关系
Mbps和流量的换算关系是:1Mbps等于125MB/小时。

解释如下:
1兆比特每秒(Mbps)等于1/8千比特每秒(kbps),也等于大约125千字节每秒(kBps)。

其中,字节是数据的基本单位,而流量是一个更广泛的单位,它可以应用于网络数据的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流量和速度之间需要有一个转换系数,这个转换系数取决于网络提供商如何定义其服务。

对于大多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来说,这个转换系数大约是每秒传输一个字节(Byte)所需的数据量。

在正常情况下,下载文件或使用流媒体时,如果标注的速度是1Mbps,则理论上相当于每秒传输一个字节的速度。

换算成具体流量,也就是1Mbps 等于大约125MB流量/小时或者65MB/分钟,因为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换算关系,实际数值会受到网络使用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有所偏差。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换算关系是基于理想情况下的理论值,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和限制。

此外,不同的网络提供商和服务可能会有不同的换算标准,因此在具体使用中需要参考相关服务的说明和规定。

流量换算的规则(一)

流量换算的规则(一)

流量换算的规则(一)流量换算的规则1. 流量的定义流量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比特(bit)或字节(byte)为单位进行衡量,用来表示网络传输速度以及用户使用网络的数据量。

2. 流量的基本单位流量的基本单位是比特(bit)和字节(byte),其中1字节等于8比特。

3. 常用的流量计量方式比特/秒(bps)比特/秒(bits per second)表示每秒传输的比特数,常用于衡量网络带宽。

字节/秒(Bps)字节/秒(bytes per second)表示每秒传输的字节数,常用于衡量文件下载速度。

千字节/秒(KBps)千字节/秒(kilobytes per second)表示每秒传输的千字节数,常用于衡量程序或文件传输速度。

兆字节/秒(MBps)兆字节/秒(megabytes per second)表示每秒传输的兆字节数,常用于衡量高速数据传输,如硬盘传输速度或网络速度。

4. 流量换算示例1比特(bit)= 字节(byte)示例1已知下载速度为10 Mbps(兆比特/秒),求其对应的下载速度为多少MBps(兆字节/秒)。

解:首先将Mbps转换为KBps,然后再将KBps转换为MBps。

10 Mbps = 10 * 1024 Kbps = 10 * 1024 * 8 Bps = 10 * 1024 * 8 / 1024 KBps = 80 KBps80 KBps = 80 / 1024 MBps ≈ MBps所以,下载速度为10 Mbps对应的下载速度为约 MBps。

示例2某电信公司宣传其提供的网络带宽为100 Mbps,求其对应的下载速度为多少MBps(兆字节/秒)。

解:同样先将Mbps转换为MBps。

100 Mbps = 100 * 1024 / 8 MBps ≈ 1280 MBps所以,100 Mbps的网络带宽对应的下载速度为约1280 MBps。

5. 结论流量换算是在计算网络传输速度或数据量时的常见操作,根据传输单位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换算规则。

流量的计算方法及单位

流量的计算方法及单位

流量的计算方法及单位
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点或某一区域的流体或电信号
的数量。

在各行各业中,流量都是一种重要的指标。

在计算机网络中,流量通常用来衡量网络传输的速率。

以下是一些关于流量的计算方法和单位:
1. 流量的计算方法:
流量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流量(Q)= 速度(V)×横截面积(A)。

在计算机网络中,流量可以通过测量传输速率和数据包大小来计算。

2. 流量的单位:
在计算机网络中,流量通常以位/秒(bps)、千位/秒(Kbps)、兆位/秒(Mbps)或千兆位/秒(Gbps)为单位。

这些单位表示在一秒钟内传输的位数或字节数。

例如,1Mbps的流量表示在一秒钟内可以传输1兆位的数据。

在其他领域中,流量的单位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液体流量中,流量通常以升/秒或立方米/小时为单位。

在电力中,流量通常以安培/秒或瓦特为单位。

总之,流量是各行各业中都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衡量某一系统或设备的效率和性能。

了解流量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 1 -。

视频带宽计算公式(码流_分辨率_帧率)

视频带宽计算公式(码流_分辨率_帧率)

视频带宽计算公式(码流_分辨率_帧率) (自己整理过的.)码流码流(Data 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或码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s或者Mb/s。

一般来说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码流越大,说明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数据流,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图像质量越好,画质越清晰,要求播放设备的解码能力也越高。

帧率一帧就是一副静止的画面,连续的帧就形成动画,如电视图象等。

我们通常说帧数,简单地说,就是在1秒钟时间里传输的图片的帧数,也可以理解为图形处理器每秒钟能够刷新几次,通常用fps(Frames Per Second)表示。

每一帧都是静止的图象,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形成了运动的假象。

高的帧率可以得到更流畅、更逼真的动画。

每秒钟帧数(fps) 愈多,所显示的动作就会愈流畅。

分辨率视频分辨率是指视频成像产品所成图像的大小或尺寸。

常见的视像分辨率有352×288,176×144,640×480,1024×768。

在成像的两组数字中,前者为图片长度,后者为图片的宽度,两者相乘得出的是图片的像素,长宽比一般为4:3. 目前监控行业中主要使用Qcif(176×144)、CIF(352×288)、HALF D1(704×288)、D1(704×576)等几种分辨率。

D1是数字电视系统显示格式的标准,共分为以下5种规格:D1:480i格式(525i):720×480(水平480线,隔行扫描),和NTSC模拟电视清晰度相同,行频为15.25kHz,相当于我们所说的4CIF(720×576)D2:480P格式(525p):720×480(水平480线,逐行扫描),较D1隔行扫描要清晰不少,和逐行扫描DVD规格相同,行频为31.5kHzD3:1080i格式(1125i):1920×1080(水平1080线,隔行扫描),高清方式采用最多的一种分辨率,分辨率为1920×1080i/60Hz,行频为33.75kHzD4:720p格式(750p):1280×720(水平720线,逐行扫描),虽然分辨率较D3要低,但是因为逐行扫描,市面上更多人感觉相对于1080I(实际逐次540线)视觉效果更加清晰。

摄像头码流计算公式

摄像头码流计算公式

摄像头码流计算公式
在摄像头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往,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具体计算公式:
1、码流=音频码流+视频码流
也就是不只表现画面的质量,还有声音质量。

2、码流不一定恒定
也就是说拍多个文件,不同视频文件计算出的码流其实大小并不相同。

3、需要用概率法算下平均值。

用拍摄的几段5D2的素材来举例:
最小的码流为40.8Mbps,最大的码流为45.6Mbps
当然由于主体固定,这几个数值并不能算出5D2的平均码流。

如果想算的话,需要拍蓝天白云、水流、楼宇等多个不同主体再进行概率计算。

视频传输带宽及码流换算

视频传输带宽及码流换算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计算方法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

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介绍。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

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地方监控点: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 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20Mbps; 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4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40Mbps 监控中心:CIF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5600Kbps=2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5MbpsD1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7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7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1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100Mbps 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00Mbps存储空间计算:码流大小(单位:kb/s;即:比特率÷8)×3600(单位:秒;1小时的秒数)×24(单位:小时;一天的时间长)×30(保存的天数)×50(监控点要保存摄像机录像的总数)÷0.9(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所需存储空间的大小(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50路存储30天的CIF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64×3600×24×30×50÷0.9=8789.1GB≈9TB50路存储30天的D1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192×3600×24×30×50÷0.9=26367.2GB≈26TB50路存储30天的720P(1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256×3600×24×30×50÷0.9=35156.3GB≈35TB50路存储30天的1080P(2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512×3600×24×30×50÷0.9=70312.5GB≈69TB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4000MB≈320GB各种分辨率下采用什么样的码流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一般的硬盘录像机都支持多种分辨率,我们一般使用CIF、DCIF、D1三种。

无线视频监控带宽及流量计算

无线视频监控带宽及流量计算

无线视频监控带宽及流量计算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已经成为了许多场所的必备设备。

通过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监控和掌握自己所关心的场所和设备的安全情况。

然而,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带宽和流量计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进行计算。

首先,带宽的计算需要考虑视频的分辨率和帧率。

视频的分辨率越高,图像的细节就越清晰,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带宽来传输。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场所的需求来选择适当的分辨率,比如普通家庭使用720P即可,而一些高要求的场所可以选择1080P或者更高的分辨率。

帧率则表示了视频的流畅度,一般情况下30帧每秒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场景的需求。

其次,流量的计算需要考虑视频的码率和时间长度。

视频的码率表示了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一般以Mbps为单位。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视频的分辨率和帧率来选择适当的码率。

例如,对于720P的视频,通常选择2-4Mbps的码率;而对于1080P的视频,则选择4-8Mbps的码率。

时间长度则表示了视频的持续时间,一般以小时为单位。

通过将视频的码率和时间长度相乘,就可以计算出视频的流量。

除了分辨率、帧率、码率和时间长度外,还需要考虑视频传输的压缩方式和传输协议。

常见的视频压缩方式有H.264、H.265等,而传输协议则有RTMP、RTSP、HLS等。

不同的压缩方式和传输协议会对带宽和流量产生影响,因此在计算带宽和流量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另外,还需要考虑多个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同时工作时的带宽和流量。

对于多个系统同时工作的情况,需要将每个系统的带宽和流量相加来计算总的带宽和流量。

此外,还需要考虑网络的带宽和负载能力,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总之,无线视频监控带宽和流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视频的分辨率、帧率、码率和时间长度,以及视频传输的压缩方式和传输协议。

同时,还需要考虑多个系统同时工作时的带宽和流量,并确保网络的带宽和负载能力。

视频传输带宽及码流换算

视频传输带宽及码流换算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计算方法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

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介绍。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

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地方监控点: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2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4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40Mbps监控中心:CIF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5600Kbps=2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5MbpsD1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7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7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1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100Mbps 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00Mbps 存储空间计算:码流大小(单位:kb/s;即:比特率÷8)×3600(单位:秒;1小时的秒数)×24(单位:小时;一天的时间长)×30(保存的天数)×50(监控点要保存摄像机录像的总数)÷0.9(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所需存储空间的大小(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50路存储30天的CIF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64×3600×24×30×50÷0.9=8789.1GB≈9TB50路存储30天的D1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192×3600×24×30×50÷0.9=26367.2GB≈26TB50路存储30天的720P(1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256×3600×24×30×50÷0.9=35156.3GB≈35TB50路存储30天的1080P(2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512×3600×24×30×50÷0.9=70312.5GB≈69TB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 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4000MB≈320GB各种分辨率下采用什么样的码流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 一般的硬盘录像机都支持多种分辨率,我们一般使用CIF、DCIF、D1三种。

码流计算

码流计算

各种分辨率下采用什么样的码流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DS-8000HC嵌入式网络硬盘录像机NVR支持多种分辨率,我们一般使用CIF、DCIF、D1三种。

在不同的视频分辨率下,我们建议用户采用如下码流设置方式CIF:512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CIF:768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1:2M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如何进行硬盘容量的计算bps是bits per second的缩写,一般是指传输速度,表示为: 比特/秒。

bps=bits/s=bytes/8s (1Bps每8秒传送1Byte数据)bytes是字节的意思,是个大小单位,简写B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B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计算公式:码流大小×3600÷8÷1024= MB/小时硬盘录像机硬盘容量计算遵循以下公式: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4000MB≈320GB音频码流为固定16kbps,每小时所占容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目前国内主流的硬盘录像机采用两种分辨率:CIF和D1。

硬盘录像机常见的路数有1路、2路、4路、8路、9路、12路和16路。

最大可以连接8块2000GB的硬盘,总容量可高达1.6T(目前市面上最大的硬盘在1000GB左右),如果采用CIF分辨率,通常每1路的硬盘容量为180MB~250MB/小时,通常情况下取值200MB/小时;如果是D1的分辨率每小时录像需要的硬盘容量为720MB~1000MB/小时,通常情况下为了减少硬盘的容量可以按照500MB/小时计算,帧率智能设置比25fps少一些,码流也要少一些!相信大家可以计算出一台装满8块500GB的16路硬盘录像机可以录像多长时间了?计算举例:8路CIF格式24小时不间断录像30天所需硬盘容量?8路×200M×24小时×30天÷1024M = 1125G (注:1G = 1024M)硬盘占用时间计算:以正常画面质量计算,每路每小时200M。

视频监控行业常用标准带宽计算

视频监控行业常用标准带宽计算

每像素用24比特表示,则:720P图像照片的原始数据量= 1280×720×24/8/1024=2700 KByte1、计算视频会议活动图像的数据量国内PAL活动图像是每秒传输25帧。

数字动态图像是由I帧/B帧/P帧构成。

其中I帧是参考帧:可以认为是一副真实的图像照片。

B帧和P帧可简单理解为预测帧,主要是图像的增量变化数据,数据量一般较小。

极限情况下,25帧均为I帧,即每帧传输的图像完全不同。

则:720P活动图像的每秒传输的极限数据量= 2700 KByte×25 = 67500 KByte/s转换成网络传输Bit流= 67500×8 = 540000 Kbit/s,即528M的带宽。

在实际视频会议应用中,由于有固定场景,因此以传输增量数据为主(传输以B帧和P帧为主),一般在10%-40% 之间,40%为变化较多的会议场景。

计算如下:增量数据在10%的情况下,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10%×24 + 2700 KByte =9180 KByte/s = 72 Mbit/s增量数据在20%的情况下,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20%×24+ 2700 KByte =15660 KByte/s = 123 Mbit/s增量数据在40%的情况下,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40%×24+ 2700 KByte =28620 KByte/s = 224 Mbit/s2、压缩比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的压缩比是MPEG-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2倍。

举个例子,原始文件为88GB,采用MPEG-2压缩后为,压缩比为25∶1,而采用压缩后为,从88GB到,的压缩比达到惊人的80∶1。

3、采用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视频会议中都对原始码流进行编解码压缩。

视频监控中常用码流计算

视频监控中常用码流计算

视频监控中常用码流计算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就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

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简单介绍。

比特率就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就是0,要么就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假如比特率越少则情况恰好相反。

码流(DataRate)就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就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就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往,影响上传速度的就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就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与码流的大小定义表: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就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就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50米红外摄像机理论上其上行带宽就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就是2Mbps=256kb/。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瞧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

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监控点: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2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4Mbps,浙江监控批发网络编码板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40Mbps;监控中心:CIF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与)=Kbps=2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5MbpsD1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与)=7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7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与)=1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10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与)=2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00Mbps存储空间计算:码流大小(单位:kb/s;即:比特率÷8)×3600(单位:秒;1小时的秒数)×24(单位:小时;一天的时间长)×30(保存的天数)×50(监控点要保存摄像机录像的总数)÷0、9(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所需存储空间的大小(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50路存储30天的CIF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64×3600×24×30×50÷0、9=8789、1GB≈9TB50路存储30天的D1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192×3600×24×30×50÷0、9=、2GB≈26TB50路存储30天的720P(1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256×3600×24×30×50÷0、9=、3GB≈35TB50路存储30天的1080P(2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512×3600×24×30×50÷0、9=、5GB≈69TB。

如何设置理想的编码参数及消耗流量计算方式

如何设置理想的编码参数及消耗流量计算方式

直播清晰度,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包括视频源清晰度、编码方式、编码码率、编码后尺寸等。

同时,不同的观看设备,对视频清晰度要求也稍有区别,以下是目睹直播给大家的一点小小建议,仅供参考:
注:
1、视频比特率设置应参考当前网络的上传带宽,如上传带宽为4M,则码率不能超过2000kbps。

2、分辨率就是编码器中的编码后尺寸。

3、直播过程消耗的流量计算方式为:
流量= (视频比特率+音频比特率)/ 8 * 直播时长
例如:一场2个小时的直播,直播过程中平均视频比特率1200kbps,音频平均比特率96kbps,则直播过程中消耗的流量为
(1200+96)/ 8 * 3600 * 2 = 1166400K = 1139M = 1G 135M(或1.11G)。

网络流量计算

网络流量计算

1.网络流量计算由于采用3G/4G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而流量与运营成本息息相关。

以下主要针对视频图像、定位信息和心跳报文3大块进行初略计算。

1.1.A.视频流量计算设公交车每路图像占用x Kb码流,每天有t小时上传图像计算。

则每个月需要3G/4G流量(上行)Y的计算公式为:Y=xKb/s×3600秒×t小时×30天1024×8=13.2∗x∗t MB。

根据公式,得出每路视频每个月上传需要的3G/4G流量对应表:1.2.B、定位数据流量计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将车辆实时定位信息(GPS/北斗信息)通过3G/4G 无线网络传输给平台,按中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794-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车辆发送定位数据的时间间隔应在5秒和60秒之间。

每个定位数据报文占约用600个字节(0.6KB),设车辆每隔t秒向平台发送一条定位信息数据,公交车每天工作T个小时,则每辆车每月发送到平台的定位信息数据N的计算公式为:N=(60÷t)条×60分钟×T小时×30天=(108000∗T)/t条从而得出每辆车每月发送定位信息需要流量Y(上行)的计算公式为:Y=0.6∗KB×N=(63∗T)t⁄MB;1024常用的定位信息发送间隔为5秒、10秒、15秒、30秒、60秒,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每辆车每月定位信息发送数量(条)如下表所示:进一步得到每辆车每月定位数据发送流量(MB)如下表所示:1.3.C、心跳流量计算设车辆在运营过程中,每隔t秒会发送1条心跳报文到平台,平台接到心跳后也会给予回复,确认设备运行状态。

每条报文含上下行各1条信息,每条信息大约 300字节(0.3KB)。

公交车每天工作T小时,则每辆车每月发送(接收)心跳报文需要上行(下行)流量:Y=0.3KB×(60/t)条×60分钟×T小时×30天1024=(32∗T)/t MB;常用的心跳报文发送间隔为5秒、10秒、15秒、30秒,可由下表快速查出每辆车每月发送(接收)心跳报文所需的上(下)行流量:1.4.中心存储空间计算1.4.1.视频存储计算中心视频存储来自于网传视频,因此占用的存储空间与视频网传流量一致,可参照附录1.A视频流量计算。

带宽、网速和流量之间的关系

带宽、网速和流量之间的关系

带宽、网速和流量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我们说的带宽10M 20M ;现在网速网速:200KB/s ;使用了8M的流量等,那么带宽、网速、流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分别代表什么呢?
一、带宽的统计单位是:比特/秒(bps):10M=10Mbps;
二、网速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单位是:字节/秒(B/s KB/s MB/s):1MB/s=1024KB/s ;1KB/s=1024B/s
三、流量是用户上网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总和,单位是:字节(Byte);
比特是信息的最小单位:1字节=8比特(1B=8bit或者1B=8b);1字节/秒=8比特/秒(1B/s=8bps)
1比特(1b or 1位)是信息技术中的最小存储单位,1位代表一个“1”或者“0”;
1B(1字节)是比较小的存储单位:1个英文字母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
他们之间的换算:
10M带宽=1.25MB/s;
1M带宽=0.125MB/s=128KB/s;
10Mbps=10/8 MB/s=1.25 MB/s。

视频传输带宽及码流换算

视频传输带宽及码流换算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计算方法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

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介绍。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

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地方监控点: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 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20Mbps; 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4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40Mbps 监控中心:CIF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5600Kbps=2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5MbpsD1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7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7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1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100Mbps 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00Mbps存储空间计算:码流大小(单位:kb/s;即:比特率÷8)×3600(单位:秒;1小时的秒数)×24(单位:小时;一天的时间长)×30(保存的天数)×50(监控点要保存摄像机录像的总数)÷0.9(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所需存储空间的大小(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50路存储30天的CIF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64×3600×24×30×50÷0.9=8789.1GB≈9TB50路存储30天的D1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192×3600×24×30×50÷0.9=26367.2GB≈26TB50路存储30天的720P(1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256×3600×24×30×50÷0.9=35156.3GB≈35TB50路存储30天的1080P(2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512×3600×24×30×50÷0.9=70312.5GB≈69TB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4000MB≈320GB各种分辨率下采用什么样的码流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一般的硬盘录像机都支持多种分辨率,我们一般使用CIF、DCIF、D1三种。

视频监控中常用码流计算

视频监控中常用码流计算

视频监控中常用码流计算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与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

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简单介绍。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假如比特率越少则情况恰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往,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50米红外摄像机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与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

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与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监控点: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2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4Mbps,浙江监控批发网络编码板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40Mbps;监控中心:CIF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Kbps=2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5MbpsD1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7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7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1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100Mbps 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00Mbps 存储空间计算:码流大小(单位:kb/s;即:比特率÷8)×3600(单位:秒;1小时的秒数)×24(单位:小时;一天的时间长)×30(保存的天数)×50(监控点要保存摄像机录像的总数)÷0.9(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所需存储空间的大小(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50路存储30天的CIF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64×3600×24×30×50÷0.9=8789.1GB≈9TB50路存储30天的D1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192×3600×24×30×50÷0.9=.2GB≈26TB50路存储30天的720P(1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256×3600×24×30×50÷0.9=.3GB≈35TB50路存储30天的1080P(2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512×3600×24×30×50÷0.9=.5GB≈69T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多人一直都不了解电影码流和网络流量的换算,经常会碰到一个用户观看700码流(Kbps)的电影(随意写的数字,实际没有这个数字),能产程多少的流量。

对于对流量非常依赖的服务商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直接关系的经营利益。

那么我今天就是要说说怎么把电影码流换算成网络流量,实现你想要的大致数值:
流量的常见单位是字节(Byte,简写为“B”),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B、1B=8bit(比特)。

我们常说的上网速率是1Mb/s,b表示bit(比特)。

假设一部电影的总时间长尾90分钟,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700Kb/S(影片的码流)*1.2(网络开销最大为20% )*60秒*90分钟/8/1024 =554M(大约)的实际总流量
700Kb/S(影片的码流)*1.2(网络开销最大为20% )/8=105KB/s的即时流量
影片的码流×网络开销÷8 = 实际流量KB/s
(影片的码流)×网络开销×60秒×电影总时间长(分) ÷8 =看一部电影的总流量
如果需要大小B的换算,可以选择是否要去除于8。

好了
有了这两个公式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了,祝你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