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初探

[摘要]立足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和实际,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和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现代高职院校制度是指建立与高职院校所处的特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服务面向相适应,切合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成长的规律、特点,着眼于处理政府、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以及高职院校内部各种关系的规则体系,其基本特征是体现中国特色、职教特色,突出行业、企业参与,具有系统性。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是高职院校现代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应着重加强学校章程建设,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创新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机制,改革人事分配和绩效管理制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国特色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把“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纳入其重要的战略目标,把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加强章程建设,扩大社会合作,推进专业评价作为重要任务提了出来,并部署开展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工作①。政府、社会和大学已经就大学治理模式需要现代化转型、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路径形成了基本一致的看法。

然而,目前对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似乎更多地关注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乃至重点高校,作为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这一问题上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事实上,无论是从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现状,还是从推进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趋势来看,如何立足高职办学定位和实际,探索既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又体现高校育人功能的中国特色的现代高职院校制度,无疑是很有必要而又十分迫切的。本文中,笔者着重从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角度,对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现状、内涵与特征、主要措施等方面进行粗浅分析。

一、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现状

建设现代高职院校制度,首先要立足现实,基于当前发展阶段。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高职院校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与国内本科院校相比相对滞后,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方面的东西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观念认识层面。无论社会还是学校内部,对于高职院校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都还比较模糊。一方面,一些人往往认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主要是那些重点高校的事情。高职院校当前主要抓的是硬件建设、教学质量、招生就业、专业课程建设等立竿见影的工作,抓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既缺乏现实基础,又缺乏内生动力和现实的迫切性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依法治校”的思想尚未深入人心,对制度的敬畏和遵从不够,制度制定与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盲目性相对

较大,建立起来的制度往往在执行的时候落不到实处。特别是在中国现阶段的改革还未彻底触及高等教育之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痕迹在高职院校还比较明显。

2.在办学定位层面。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高职院校行政归口管理为高等教育所属的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而又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这往往使高职院校的处境较为尴尬。外部管理上,地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职院校似乎两头都管,又两头不着落;内部管理上,由于近几年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快速扩张,许多学校疲于应付硬件建设,无暇深入、系统地研究和建立符合自身办学特点的制度,许多制度建设更多地仿效本科院校,与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和功能要求不相匹配。相对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与产业、企业联系也更为直接、更为紧密,更加需要建立灵活开放的办学机制,促进企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而体现政府集权的高等职业教育行政,使得高职院校的自主空间相对狭小,也限制了高职院校的手脚。

3.在制度文化层面。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制度文化建设相对缺失,制度的结构内容比较陈旧、封闭,不成体系,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相匹配。从法律上来讲,我国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只有《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两部,而且这两部法律对高职教育的针对性不强,高职院校制定章程的还很少。除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外,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其他方面还缺乏明晰的规定,权力过于在学校行政层面集中,学术权力的发挥没有相应的运行机制;真正实施两级管理的学校还很少,院系一级基层组织多处于执行层,缺乏活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③。

二、建设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的内涵和特征

现代大学制度本身是一个多维角度和不断发展的概念,专家、学者对此有着不同角度的解读,难以找到一个公认的、确切的定义。综合各方面的观点,一般认为,大学制度应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大学的外部制度安排,包括大学的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等;二是指大学自身层面的内部制度设计,主要表现为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包括大学的组织结构、权力体系和运行机制等④。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相对于我国现有的大学制度而言,它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与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大学外部关系、内部组织结构及大学组成人员行为规范所构成的体系。其基本特征是:政府宏观调控、大学自主办学、校长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学术、社会评估监督;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教育者、学习者职、责、权、利分明⑤。

高职院校与其他类型普通高校同属高等教育的范畴,其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内涵上理应与普通高校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由于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师资、科研要求等方面具有本质的区别和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又应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制度。否则,容易模糊了高职院校和其他类型高校的界限,导致人们照搬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规律,未能明确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乃至最终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建设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其内涵应是指建立与高职院校所处的特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服务面向相适应,切合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成长的规律、特点,着眼于处理政府、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以及高职院校内部各种关系的规则体系。其基本特征是:

1.具有中国特色。高职院校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要充分考虑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传统文化等背景因素,要和中国国情相适应,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各类层次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共性特征。

2.体现“职教特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基本功能。这几大职能在高职院校不可能面面俱到,均衡得到体现。高职院校的根本使命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最大程度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企业提供科研、培训服务,切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是以追求学术创新、学术自由为根本目标。因此,“学术自由”“学者(教授)治学”等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制度特征也就不能简单地套用于现代高职院校。构建高职院校现代制度要切合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成长的规律、特点,真正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特色,这既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也应成为高职院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的基本特征⑥。

3.突出行业、企业参与。扩大学校发展的社会参与度,吸引社会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高职院校是一种具有政府及其他出资人、教师、用人单位(尤其是行业企业)、学生及其家长以及社会大众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的组织。在高职院校现代制度设计中,要基于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并为其更好、更快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来理顺高职院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以及推动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相比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更为紧密,吸收社会多元利益主体,尤其是如何推动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参与高职院校建设,更是重中之重。这是高职院校现代大学制度体现在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上的突出特征。

4.体现系统性。高职院校现代制度应该具备系统性的特点,是一套体现整体性、协调性特点的规则体系。整个学校制度体系应该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专业建设等一切活动包括进来,学校的一切活动和行为都要做到有据可依和有章可循。

三、当前建设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的主要任务

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立足实际,在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逐步完善。就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而言,笔者认为当前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研究和建立高职院校章程。现代大学制度体现在学校内部主要就是治理结构和治理关系问题,其目的是为了使学校在一定的制度原则指引下,排除各种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