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课外活动数学教案
三上数学课外活动计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为了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我们特制定本课外活动计划方案。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4.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数学趣味知识竞赛(1)活动形式:分组竞赛,每组由5名学生组成。
(2)比赛内容:数学基础知识、应用题、趣味数学等。
(3)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
2. 数学益智游戏(1)活动形式:个人或团队参与。
(2)游戏内容:数独、24点、火柴棒等。
(3)活动时间:每周二下午。
3. 数学实验探究(1)活动形式:分组实验,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实验内容:几何图形制作、数学原理验证等。
(3)活动时间:每周三下午。
4. 数学主题讲座(1)活动形式:邀请数学专家或教师进行讲座。
(2)讲座内容:数学发展史、数学家的故事、数学与生活等。
(3)活动时间:每月最后一个周六下午。
5. 数学手抄报比赛(1)活动形式:个人或团队参赛。
(2)比赛内容:以数学为主题,设计手抄报。
(3)活动时间:每学期末。
四、活动组织与实施1. 成立课外活动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 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等。
3. 加强宣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5. 定期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活动方案。
五、活动评价1.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学生的参与度、活动成果、团队合作精神等。
3. 评价结果:对优秀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通过本次数学课外活动,我们期望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上趣味数学教案4篇
三年级上趣味数学教案4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自主、熟练的计算含有乘除混合的三步计算式题.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口算引入1、计算:140×3+280 400—400÷8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和运算。
板书:不带括号的混和运算。
二、教学新课1、学习例题。
媒体出示例题:一副中国象棋12元。
一副围棋15元。
购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
一共要付多少元?(1)请学生读题,教师提问:你看出了哪些已知条件?你认为要想求出一共要付的钱数,应该先求出什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学生列式:12×3+15×4或15×4+12×3那这样列式应该先算什么?应该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才能先求出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用去的钱?(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
(3)师: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学生在书上完成。
2、试一试:150+120÷6×5、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明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120÷6×5,为什么应该先算120÷6,而不先算6×5呢?你们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通过刚才两道混合运算的解答,你能总结一下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 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作业。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1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1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1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1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学生25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2人。
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习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
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
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023年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2023年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023年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掌握分与秒的运行关系,1分=60秒。
2、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具体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观察实践能力。
3、借助生活实例和多种实践活动,渗透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培养他们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秒的具体概念,通过观察、合作交流归纳出秒针与分针的运行关系即1分=60秒教学难点:在活动中体验1分1秒的长短。
从而对分秒的具体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教学课件,钟表实物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钟表一个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1、课件呈现春节联欢挽回的一个场景,人们用倒计时的方式,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导入新课——计量很短的时间,常常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2、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时间单位秒?3、关于秒,你知道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二、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探究新知1、独立观察钟面————-和同桌交流你的发现从而引出又细又长走的最快的是秒针2、在合作学习中探究分与秒的运行关系①四人小组合作,两人看分针的变化,两人看秒针的运动。
②汇报分针与秒针的运行结果。
③小结:秒针走一圈,即60小格,分针走一小格。
板书:1分=60秒三、在活动中体验时间,感知时间的价值1、听一听(1秒的滴答声)2、拍一拍(感受一秒的长短)3、做一做(让学生自由发挥1秒能做什么,即用动作表示1秒)4、读一读(1秒给社会带来的巨大财富)进行珍惜时间的品德教育。
5、估算一分的活动活动一:当老师说开始时,闭上你的眼睛,每个同学都在自己的心里估计,一分钟到了,自己睁开眼睛,看看大屏上的时间,然后坐下。
活动二:拍一拍数一数全班同学看着课件中的钟表,伴随着滴答声,边拍手边数数,在各种感官中具体感受一分的长短。
活动三:估算一段动画片的播放时间长度6、玩一玩(1分能做什么)一分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完成。
三年级上册课外活动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外活动数学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4和5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数字4和5的含义。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1. 数字4和5的写法。
2. 数字4和5的组成。
3. 数字4和5的性质。
教学活动:1. 数数游戏:让学生从1数到10,找出数字4和5,并说出它们的顺序。
2. 数字拼图:让学生用数字卡片拼出数字4和5,并观察它们的形状。
3. 数字连线:让学生将数字4和5与相应的图片进行连线,理解它们的组成。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用数字笔写数字4和5,并组成不同的数。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出现的数字4和5,并记录下来。
第二章:认识数字6和7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1. 数字6和7的写法。
2. 数字6和7的组成。
3. 数字6和7的性质。
教学活动:1. 数数游戏:让学生从1数到10,找出数字6和7,并说出它们的顺序。
2. 数字拼图:让学生用数字卡片拼出数字6和7,并观察它们的形状。
3. 数字连线:让学生将数字6和7与相应的图片进行连线,理解它们的组成。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用数字笔写数字6和7,并组成不同的数。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出现的数字6和7,并记录下来。
第三章:认识数字8和9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数字8和9的含义。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1. 数字8和9的写法。
2. 数字8和9的组成。
3. 数字8和9的性质。
教学活动:1. 数数游戏:让学生从1数到10,找出数字8和9,并说出它们的顺序。
2. 数字拼图:让学生用数字卡片拼出数字8和9,并观察它们的形状。
3. 数字连线:让学生将数字8和9与相应的图片进行连线,理解它们的组成。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用数字笔写数字8和9,并组成不同的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实践活动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实践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万以内的加法(1)教学例题:234 + 56(2)引导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如数位对齐、进位等。
(3)进行巩固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第二课时:万以内的减法(1)教学例题:454 - 128(2)引导学生掌握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如数位对齐、退位等。
(3)进行巩固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第三课时:加减混合运算(1)教学例题:321 + 145 - 89(2)引导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如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等。
(3)进行巩固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知识,如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引入新课,讲解万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新课:(1)讲解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2)进行示范,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计算。
(3)学生独立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3. 巩固练习:(1)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老师讲解答案,纠正学生的错误。
(3)再次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应用拓展:(1)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知识点。
(2)强调注意事项,如计算方法的掌握、错误的认识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一、教学目的1.在回忆和整理本单元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纯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的进展乘法口算、笔算、估算。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计算方法,灵敏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
3.在复习过程中,浸透学习方法,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正确的进展乘法口算、笔算、估算三、教学难点浸透学习方法四、教学具准备练习小篇子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我们要一起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内容。
这个单元包括哪些内容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口算:用乘法口决计算再添0,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估算:注意四舍五入。
笔算:从个位算起,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探究新知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口算方法4×60=〔说算法〕80×5=〔注意0的个数〕103×4=〔十位要加进位数〕2.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订正〔3〕全班交流3.选择适宜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第1个问题你选择什么方法?〔2〕第2个问题你怎么选择笔算呢?〔3〕第3个问题可以估算吧吗?〔4〕小结:我们要根据问题和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考虑清楚什么时候可以用近似值,什么时候必须用准确值。
〔三〕拓展延伸1.快速抢答争第一〔1〕出示题目:〔2〕学生抢答2.认真观察填表格〔1〕出示题目:〔2〕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从第一行的数怎样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
〔3〕根据规律填数: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通过观察、计算,大家发现了第一行的数乘4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把表格填写完全。
3.兴趣数学找规律〔1〕观察:认真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发现规律: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很有趣的数学算式,你能在方块里填上适宜的数吗?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 教案:秒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三年级上册课外活动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外活动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数的认识教学内容:学习整数的概念,了解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掌握数的比较大小,认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
2. 第二章:数的运算教学内容: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熟悉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简便运算的方法。
3. 第三章:几何图形教学内容: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了解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学习图形的变换和组合。
4. 第四章:量的计量教学内容:学习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计量单位,掌握常用的计量工具,了解名数的换算。
5. 第五章:数学应用教学内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4. 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答案的准确性、书写的规范性等。
3.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课堂实验、动手操作等环节,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学生小组合作情况: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分享成果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几何图形等。
3.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圆规、三角板等。
4. 教学素材:数学故事、数学游戏、实际问题案例等。
5. 参考资料:相关数学教学书籍、网络资源等。
六、教学安排1. 数的认识:4课时2. 数的运算:6课时3. 几何图形:4课时4. 量的计量:3课时5. 数学应用:5课时七、教学建议1. 数的认识: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广角《有趣的搭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有趣的搭配》年级:三年级教材:《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搭配的方法,能够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进行问题解决。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搭配的方法。
2. 能够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进行问题解决。
教学难点:1. 掌握排列组合的基本原理。
2. 能够将排列组合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具,如图片、卡片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三个不同的动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三个动物的名字。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要给这三个动物搭配帽子,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搭配。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搭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搭配的方法和规律。
3. 教师出示更多的搭配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搭配方法进行解决。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答案的分享和讨论,纠正错误并解释正确答案。
四、拓展(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更复杂的搭配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更高级的搭配方法。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搭配的方法和规律。
2. 教师强调排列组合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搭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搭配的方法和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数学素养。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搭配方法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核心环节。
三年级上册课外活动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外活动数学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2. 巩固和拓展学生在校内学习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活动内容1. 活动主题:有趣的数学游戏2. 活动内容:a. 数独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思维,提高计算能力。
b. 接龙游戏: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c. 数学谜语:让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数独游戏卡片2. 接龙游戏道具(如小卡片)3. 数学谜语打印纸4. 学生分组标签四、活动过程1. 开场:教师介绍本次课外活动的主题和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 数独游戏:教师发放数独游戏卡片,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3. 接龙游戏:学生分组进行接龙游戏,教师监督比赛进程,确保游戏公平、顺利进行。
4. 数学谜语:教师发放数学谜语打印纸,学生独立思考,猜出谜底。
5. 总结: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五、活动延伸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道数学难题,分享解题过程。
2. 学生自选一种数学游戏,进行深入研究,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3. 教师收集学生的数学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游戏道具和卡片数量充足,避免学生因缺少道具而影响游戏体验。
2.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适时调整游戏难度,保证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注意游戏安全,避免学生因操作不当而发生意外。
七、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积极性,以及是否能主动参与团队合作。
2.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如思维敏捷度、计算准确性等。
3. 学生创造力:鼓励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如自创游戏规则、设计新型游戏等。
三年级上册课外活动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外活动数学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内容1. 第一章:数的认识1.1 学习整数的加减法运算1.2 学习小数的认识和简单运算2. 第二章:几何图形2.1 学习基本的几何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2.2 学习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等)3. 第三章:计量单位3.1 学习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及换算3.2 学习质量、时间的计量单位及换算4. 第四章:统计与概率4.1 学习统计图的种类及特点(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4.2 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随机事件、必然事件等)5. 第五章:数学应用5.1 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行程、时间等5.2 学习数学故事和数学谜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活动过程1. 数的认识1.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学习整数的加减法运算1.2 学生自主探究小数的认识和简单运算,教师进行讲解和辅导2. 几何图形2.1 教师展示各种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2.2 学生动手操作,学习图形的变换,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3. 计量单位3.1 教师讲解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及换算方法3.2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计量单位的知识,教师进行辅导4. 统计与概率4.1 教师介绍统计图的种类及特点,引导学生制作统计图4.2 学生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进行简单的概率实验,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5. 数学应用5.1 教师提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5.2 学生学习数学故事和数学谜语,教师进行讲解和辅导四、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2. 学生掌握程度: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活动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创新程度:鼓励学生在活动中提出新的解题方法或创意,评价其创新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5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5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5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的: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络,浸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络。
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展倒计时〕谈话:刚刚,我们进展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认识时间单位“秒”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究,共同探究。
3、学生反应: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
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假如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刚,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
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必备9篇)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必备9篇)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能熟练应用乘法口算。
2、能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结合亚运浪潮激趣导入:刚过去的广州亚运会,一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吧!(师生交流)除了国球外,本届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初涉赛场的比赛项目就最引人注目了。
老师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其中三个项目。
(课件出示:乒乓球、马术、赛龙舟)二、教授新课:1、结合学生兴趣,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自主发掘问题。
师:在这三个项目中,有你喜欢的吗?(教师统计人数并板书)(课件出示:上面项目的门票价格)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票价和各项目喜好的人数来编一道跟乘法有关的数学问题。
(指问,板书列式)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结合反馈情况再引出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让学生认识到以前的加法计算跟今天学习的乘法口算的内在联系。
给学生空间去思考,去探索。
三、巩固练习。
创设亚运主题“祥和如意乐园”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1、“铺桥过河”即课本71页第一题,点名口述,其余学生评价;2、“射击比赛”利用课件呈现题目,学生两两竞赛口算乘法;3、“火车对开”男女生对抗赛,比谁先正确口算出车厢上的题目;4、“智慧商场”凭口算乘法自由挑选各自心仪的商品。
四、拓展延伸。
创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争论”让学生来当裁判“评理”。
使学生从探讨中弄懂“20×4=40×2”的算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江苏教育版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上册58-60页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年级上趣味数学教案5篇
三年级上趣味数学教案5篇三年级上趣味数学教案篇1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一、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1.说一半是多少:(1)全班同学的一半(2)一组同学的一半(3)一个圆的一半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
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
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二、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3.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
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
(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4.故事: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
于是派孙悟空去找。
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
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
三年级上册课外活动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外活动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有趣的图形学习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进行图形拼组和变换练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第二章:数的奥秘学习整数、小数的认识和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等。
探索数的性质,如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
3. 第三章:测量与计算学习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掌握简单的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
4. 第四章:几何图形与应用学习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
进行几何图形的拼组和应用练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 第五章:数学游戏学习各种数学游戏,如数独、24点、速算等。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速度。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4.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创新能力。
3. 学生课外活动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教具:黑板、投影仪、尺子、卷尺等。
3.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4. 课外活动材料:图形拼图、测量工具、数学游戏等。
六、第六章:分数与小数学习分数和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算方法。
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比较大小、加减乘除等运算技巧。
七、第七章:概率与统计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如随机事件、必然事件等。
运用统计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八、第八章:解决问题与策略学习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外活动教案第一`二周加减巧算
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放了不18盆
这条走廊长多少米?
例2:在一条长32米长的公路一侧插彩旗
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5面
相邻两面旗之间距离相等
相邻两面旗之间的距离多少米?
32÷(5-1)=4(米)
练习:在公园一条长25米路两侧放椅子
从起点到终点共放了12把椅子
相邻两把椅子之间距离相等
少为失败找理由,多为成功找方法,大多数人想要改革这个世界,却不晓得即时从小事做起。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外活动教案
第一、二周 加减巧算
教学要求: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
为了又快又好
除了要熟练的确掌握计算法则外
还需要掌握一些计算方法
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运用于"凑整"的方法
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作所接近的数进行简算
425-172-28
第三、四周 年龄问题
教学要求 :首先要弄清两个不同年龄的人
年龄之差始终不变
但两个人年龄的倍数关系却在不断的确变化
例1:三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女儿的倍
爸爸今年43岁
女儿今年几岁?
(43-3)÷4+3
练习1、四年前小林的年龄是小力的2倍
小林今年12岁
小力今年几岁?
2、五年前爷爷的年龄是孙子的7倍
孙子今年年14岁
爷爷今年几岁?
例2:明明4岁时
妈妈年龄是明明的8倍
今年明明12岁
妈妈今年几岁?
12+(4×8-4)
练习:1、小小7岁时
爸爸年龄是小小的5倍
今年爸爸40岁
小小今年几岁?
2、爷爷63岁时
数学课外活动教案
数学课外活动教案
标题:数学课外活动教案
引言概述: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课外活动教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数学课外活动的教案设计,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组织数学课外活动。
一、数学游戏
1.1 创意数学游戏设计
1.2 游戏规则简单明了
1.3 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参与
二、数学实践活动
2.1 数学实践活动的意义
2.2 实践活动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3 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习效果
三、数学竞赛
3.1 参与数学竞赛的益处
3.2 竞赛题目设计要有挑战性
3.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四、数学探究项目
4.1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4.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4.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数学文化体验活动
5.1 数学文化体验的重要性
5.2 参观数学博物馆和展览
5.3 体验数学文化传统活动
结论:
数学课外活动教案的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希望本文介绍的数学课外活动教案设计能够给广大教师们带来一些启发,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课外活动数学教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课外活动教案科任:黄保群2016年9月3.播放展示动画。
我们将去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一起去看看吧。
4.可是美丽的岛屿却在海中央,我们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呢?【进行新课】1.组织活动1——乘车买票。
(1)认真观看,回答问题。
二年级一班有39人,二年级二班有44人,三年级一班有33人,三年级二班有36人。
(2)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我们在乘车时将碰到哪些问题?学习不断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肯定,引导。
鼓励学生拓展思路,尽可能多提出数学问题。
同时板书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3)选择书上例1的问题,加以解决。
先看第一个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让学生们说说各自的看法。
35+34=(4)互相交流算法。
30+4=34 35+30=65 65+4=6930+5=35 30+4=34 30+30=605+4=9 60+9=69(5)同学们相到了那么多种方法,真能干!算一算:39+44=?怎么算的?说一说!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6)对比两个算式,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提醒:注意进位!(7)引导完成。
【课堂作业】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评议。
1.教材P页做一做。
102.练习二第1题。
3.练习二第2题。
【课堂小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结:今天主要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部分知识,在口算中要注意不进位与进位的区别。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二第3、4题。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1.不进位2.进位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教材第11页例题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减法。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减法。
知道计算时不退位及退位的区别。
【教师准备】多媒体。
【情境导入】1.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引导学生采用较简捷的方法计算。
完成上节课的复习。
13+46= 27+9= 46+17=34+18= 15+78= 24+12=巡视、辅导。
帮助计算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评价,表扬计算有进步的学生。
【进行新课】1.组织活动——票价。
出示例2主题图。
(1)观察例2主题图。
汇报看见的有什么区别?(2)列式计算:65-54=(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4)指定一名同学说说口算过程。
50+4=54 65-50=15 15-4=11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11页例2(2)。
引导读题、理解题意。
列出算式,正确计算。
【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以及不退位及退位的区别。
【课堂作业】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1)独立计算。
(2)集体订正。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二第5至第8题。
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1.不退位计算2.退位计算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内容】课本14页例3和“做一做”,练习三第1~4题。
【教学目标】1.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2.掌握竖式计算的规范书写。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绿化环境的教育。
【重点难点】1.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
【情境导入】教师出示两位数加减的算式卡片,让学生抢答。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
)40+16= 19-11= 34+42=45-18= 39+14= 40-12=【进行新课】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的内容。
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2.现在卖“海宝”的小朋友们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3.出示问题:他们一共卖出了多少个“海宝”?(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请一个同学板演,其余同学自己在练习上写出算式。
5.订正算式。
6.看看这两个加数都是什么数?7.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几百几十的加法。
(板书课题)(1)现在我们再动动脑,想一想应该怎样计算。
(2)提出要求:①先独立计算。
②计算完成后同桌交流。
(3)组织学生汇报。
用口算。
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用竖式计算。
百位、十位和个位分别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算起。
(4)同学们能想到两种那么好的方法来计算,而且还提醒我们数式应该怎样计算。
我们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每个数位上的数对齐,如果满了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5)但是老师还是有个疑问: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呢?让学生回答:因为十位上的8+5=13,向百位进了1,百位上就是应该是3+5+1=9 竖式计算时进的1要写上,算的时候不要漏掉了。
口算380+550,算了38+55后要记得在末尾再写上0。
……同学们很棒,那么你能提醒一下小伙伴们,我们在计算中哪些地方要特别小心吗?(6)组织同学们算算课本第14页例3(2),然后小组讨论,集体订正。
老师板书。
【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课堂小结】大家今天有什么收获?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计算时要注意每个数位上的数对齐。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三第9至12题。
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内容。
【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会正确的计算不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
3.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1.会正确的计算不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
2.会用竖式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教具准备】课件。
【情景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生:喜欢。
师:那谁来说一说你们都看过哪些动物?生:生随便说。
师:看动物的时候你们感觉怎么样?生:非常高兴、非常开心……【进行新课】师:是的,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动物,动物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
今天,我们书中的一个小学也要组织三年级同学去看看我国动物的种类,参观博物馆。
我们打开课本第36页一起来看一看。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图画,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鸟类271种爬行类122种哺乳类31种1.师: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动物一共有多少种?271+122=()列竖式计算应该是怎样计算呢?(1)请同学们自己试试看,算一算(2)学生展示答案(3)师生共同评议(4)教师总结总结:三位数的加法应该从哪一位开始加起呢?如果满十应该怎样计算呢?2.第一个问题完成的非常好。
那么我们现在完成第二个问题: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呢?(1)怎样列式?271+31=()(2)列竖式怎样计算呢?(师生共同完成)(3)上面的题目同学们完成的很好,那么老师再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271+903=()总结:百位上满十加一在千位上。
【课堂作业】完成教材上第37页“做一做”。
【课堂总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做万以内加法是应该:一、数位对齐;二、从个位加起。
三、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加一。
【课后作业】完成第39页练习八第1、2、3题第1课时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内容】教材4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会验算,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情景导入】1.口算:(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列竖式板演,同时其他同学接龙报口算)谈话:一起来口算,先看一遍,把答案放在心里,算好了点个头告诉老师。
(接龙报口算)评价:同学们口算算得真不错,我们再看看某某同学的笔算算得怎么样。
2.笔算:35-23 35-27提问:某某同学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算的吗?(板演、同学说过程)提问:在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揭题:今天我们就在两位数减法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的减法。
(板书课题:三位数的减法)【进行新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学校的图书馆里的书可多啦,瞧(出示图书馆场景)图书管理员汇报了今天的借书情况。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问题吗?2.提问:求还剩多少本?你会列式吗?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3.师:(指着算式)原有的本数减去借出的本数,就应该等于剩下的本数?那应该怎样计算呢?你可以直接算一算,也可以在纸上写写,还可以请计算器来帮帮忙。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国产电视的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2)算一算。
提问: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435-322=()(3)组织对列竖式进行交流,重点讨论:提问:在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不要忘记写横式得数,画线要用尺子画)提问:谁会说计算过程?请你跟你的同桌一起说说看,看谁说得好。
(4)同学们算的很好,我们再算下一个题目。
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总结算法:435减86,先算个位,5-6不够,向3借1,在个位写9,再算十位,3退一是2,2减8不够减,向百位退一作十,与十位上的2相加得12,12-8=4,在十位写4,再算百位,4退1是3,在百位写3,所以435-86=349。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连续退位笔算减法,还学会了连续退位减法。
【课堂作业】完成教材41页“做一做” 。
【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课后作业】练习九第1~4题。
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连续退位减法1.口算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56、57页中的主题图。
【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法。
2.使学生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
【重点难点】1.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情景导入】1.口算6×48×59×77×56×89×72.列式计算。
① 6个十是多少?② 8个百是多少?③40是几个十?④10个十是多少?⑤10个百是多少?⑥1200是几个十?⑦12个十是多少?⑧12个百是多少?⑨800是几个百?【进行新课】1.教学P56的主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