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中考复习重难点易错点讲练《巧析溶液的形成》含解析.docx

合集下载

近年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知识点归纳+例题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近年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知识点归纳+例题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知识点归纳+例题演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知识点归纳+例题演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知识点归纳+例题演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溶液的形成【学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掌握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2.掌握溶质溶于水时的放热或吸热现象.3.了解溶液的应用;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要点梳理】要点一、溶液1.溶液、溶质、溶剂:(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2)对溶液的认识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溶质在被分散前的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其颜色由溶质、溶剂的性质而决定.③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乙醇)、汽油等物质也可以作溶剂.多种液体形成溶液时,量最多的一种为溶剂,其余为溶质;但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1)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溶质浓度和性质都相同.但溶液中分散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达到均一状态之后,仍然处于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状态之中。

(2)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

3.溶液的用途:(1)许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2)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

九年级化学《溶液》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整理(K12教育文档)

九年级化学《溶液》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整理(K12教育文档)

九年级化学《溶液》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整理.(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溶液》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整理.(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溶液》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整理.(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溶液的形成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 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学习溶液的形成, 对于溶液的概念及特征我们要理解, 并且要能够正确判断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

考试中,溶液的概念出现频率较高,都属于容易题。

本节有配套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① 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 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如溶液各部分的密度、颜色、浓度完全一样。

② 稳定性的混合物, 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 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注意:a 、溶液不一定无色,如 CuSO 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 3为黄色b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 、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e、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且溶液时透明的。

透明但不一定无色。

f、均一、稳定、透明的未必是溶液,比如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

g、溶液不一定就是液体.注: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2020-2021中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化学溶液的形成含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化学溶液的形成含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培优易错难题(含解析)之化学溶液的形成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B.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C.甲属于易溶物质D.t2℃时,30g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答案】C【解析】A.溶质的质量由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决定,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关系不确定,因而溶质质量关系不确定;B.乙相对于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C.20℃时,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质为易溶,甲属于易溶物质;D.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50g水中只能溶解25g甲,形成75g溶液。

选C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答案】A【解析】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C、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解: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故A 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而不是白烟,故B错误;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 B.食盐 C.冰块 D.花生油【答案】B【解析】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B. 食盐。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汇集和难点剖析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汇集和难点剖析

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汇集和难点剖析一、溶液。

1、溶液的定义: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例如:食盐水、双氧水溶液、空气、钢等都是溶液(溶液不一定是液体)。

2、溶液的特征: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成分和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性是指在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不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物质。

3、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例如:NaCl溶于水中形成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是溶质,水是溶剂。

4、溶液的质量:由于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故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5、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1)固体或气体分散到液体里,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

(2)如果两种液体互溶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但若其中一种是水时,一般把水叫做溶剂。

(例如:50克酒精溶解在100克水中,酒精是溶质,水是溶剂)。

(3)如果物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反应,溶质为反应后生成的物质(例如:生石灰氧化钙溶于水后发生了化学反应:CaO +O H 2=2)(OH Ca ,2)(OH Ca 是溶质,水是溶剂。

又如2CO 溶于水中发生了化学反应:2CO +O H 2=32CO H ,32CO H 是溶质,水是溶剂)。

二、溶解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

溶解过程分为扩散过程和水合过程,其中扩散要吸收热量,水合要放出热量。

当扩散时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时放出的热量,则溶液的温度要降低;当扩散时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时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要升高。

三、悬浊液和乳浊液。

1、悬浊液: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悬浊液的特性:不均一,不稳定,静止后要上下分层。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乳浊液的特性:不均一,不稳定,静止后分层。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以下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C.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D.若100g水中溶解了10g氯化钠固体,则此时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答案】C【解析】【详解】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故A选项错误;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故B选项错误;C、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故C选项正确;D、若100g水中溶解10g氯化钠固体,则溶质的质量为10g,溶液的质量为110g,溶质的质量分数=10g/110g×100%=9.1%,故D选项错误;故选:C。

2.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溶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物质分离出来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D.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答案】C【解析】A. 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错误;B. 通过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的固体物质,错误;C. 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乳浊液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正确;D. 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错误。

故选C。

3.如图是固体A、B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 ℃~t2℃,A的溶解度始终大于B的溶解度B.t2℃时分别将100g 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A小于BC.t1℃时,A、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答案】D【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0 ℃~t2℃,B的溶解度始终大于A的溶解度,错误;B、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t2℃时分别将100g 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B小于A,错误;C、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错误;D、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即t2℃时,100g水中能溶解50gA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质的质量为50g,溶液的质量=50g+100g=150g,即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正确。

2020-2021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含答案

2020-2021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含答案

2020-2021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下列有关水、溶液、浊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任何物质溶于水都会放热C.过滤自然界水可得到纯净水D.洗涤剂清洗油污是洗涤剂溶解了油污【答案】A【解析】【分析】溶液是溶质溶解在溶剂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浊液是不溶性固体颗粒或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洗涤剂清洗油污是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详解】A、溶液是溶质溶解在溶剂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A正确;B、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要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故B不正确;C、水的净化过程中过滤只是除去不溶性杂质,蒸馏才得到纯净的水,故C不正确;D、洗涤剂清洗油污是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汽油清除油污是汽油的溶解作用。

2.下图是两种固体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B.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到t1℃时析出60g甲的溶质C.分离甲中混有少量的乙的方法是:t2℃配制申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D.甲、乙饱和溶液在t1℃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均为20%【答案】C【解析】A、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除了要指明溶液的状态以外还有指明温度,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到t1℃时有晶体析出,但由于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故不能确定析出的晶体的质量,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问题的变化变化较大,故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即t2℃配制甲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正确;D、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该温度时溶质的质量分数=20100%120gg⨯= 16.7%,错误。

故选C。

3.如图是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

人教版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巧析溶液的形成含解析

人教版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巧析溶液的形成含解析

巧析溶液的形成一、溶液1.观点一种或几种物质分别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固的混淆物,叫做溶液。

2.特点均一性:溶液形成此后,溶液各处完整同样(指密度、浓度、性质等)。

稳固性:溶液形成此后,条件不变,溶质、溶剂长久不分别。

混淆物:溶液必定是混淆物。

3. 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够溶解其余物质的物质。

4.溶液中的质量关系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比如: 10 g 食盐所有溶解在90g 水中,所获得的溶液质量为90g +10 g= 100 g。

注意:食盐、蔗糖等加到水中能够形成溶液,而花生油、泥土等物质,由于放入水中以后不可以形成均一、稳固的混淆物,故不可以叫做溶液。

花生油与水形成的混淆物叫做乳浊液,泥土与水的混淆物叫做悬浊液。

二、物质溶于水时的热现象物质溶于水经常陪伴着能量的变化,有些物质溶于水放热,比如氢氧化钠;有些物质溶于水吸热,比如硝酸铵;有些物质溶于水无显然变化,比如氯化钠。

三、乳化作用能促进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固乳浊液的物质叫乳化剂。

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叫乳化作用。

常用的乳化剂有各样日用清洗剂、化妆品等。

乳化作用的应用有:用清洗剂除掉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冲洗试管内的油污等。

注意:溶解和乳化是两种不一样原理的现象。

例题 1以下物质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单质的是()A. 盐酸C. 少许碘溶于酒精中B. 少许的粉笔灰加入水中D. 少许的锌粉溶于稀盐酸中分析: A. 盐酸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属于化合物而非单质,B.获得的是悬浊液,是混淆物C.获得的是碘酒溶液,此中的溶质是碘,而碘属于单质;D. 锌与稀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锌,溶质是氯化锌和过度的盐酸中的氯化氢气体,属于混淆物而非单质。

答案: C例题 2 小军同学在展开研究性学习时,做了一个相关物质溶解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响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研究实验,装置以以下图所示。

小试管 A 、B 中分别盛有两种不一样的无色液体,U形管内均为滴有红墨水的水。

( 1)若试管 A 中的无色液体是稀硫酸,向A试管中加入镁条,看到试管中产生大批无色气泡,且 U形管 a 、 b两端液面,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含答案解析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含答案解析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有w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要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掉溶剂的1/2 B.加入3w/20克的硝酸钾C.蒸发掉w/2克溶剂D.加入3w/14克的硝酸钾【答案】C【解析】【详解】A、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y,(Wg-y)×20%=Wg×10%,y= W2g,应将溶剂蒸发掉溶液质量的一半,而不是溶剂质量的一半,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B、设需要再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x,(Wg+x)×20%=Wg×10%+x,x= 2W25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C、由A选项的分析,应蒸发掉W2(g)溶剂,故选项采用的方法正确。

D、由B选项的分析,应加入2W25(g)的硝酸钾,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故选:C。

2.下图是两种固体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B.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到t1℃时析出60g甲的溶质C.分离甲中混有少量的乙的方法是:t2℃配制申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D.甲、乙饱和溶液在t1℃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均为20%【答案】C【解析】A、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除了要指明溶液的状态以外还有指明温度,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到t1℃时有晶体析出,但由于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故不能确定析出的晶体的质量,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问题的变化变化较大,故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即t2℃配制甲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正确;D、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该温度时溶质的质量分数=20100%120gg⨯= 16.7%,错误。

故选C 。

3.下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的溶解度比c 大B .a 中混有少量的c 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C .t 2℃时,a 、b 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D .将t 2℃时a 、b 、c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 > a = c 【答案】B【解析】A 、比较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B 、a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c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若a 中有少量的c 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正确;C 、不知溶液的质量,无法判断所含溶质的质量关系,故错误;D 、将t 2℃时a 、b 、c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ab 析出晶体,c 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据饱和溶液中质量分数=100g+溶解度溶解度 ×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而t 1℃b 的溶解度大于a 的溶解度大于降温前c 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 >a >c ,故错误;故选:B 。

中考化学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总结含答案(1)

中考化学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总结含答案(1)

中考化学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总结含答案(1)一、选择题1.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剂质量不变B.溶质质量增加C.溶液浓度不变D.Ca(OH)2的溶解度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A、因为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溶液因此减少了水,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故A错误;B、因为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溶液因此减少了水,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会造解析:C【解析】【详解】A、因为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溶液因此减少了水,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故A错误;B、因为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溶液因此减少了水,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会造成溶质析出;溶液的溶质、溶剂都在减少,故B错误;C、饱和溶液随溶剂水的减少,溶质相应析出,变化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且溶液温度没有改变,根据相同温度下的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因为溶液的温度不变,因此,溶质的溶解度也不变,故D 错误;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2.如图是固体A、B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 ℃~t2℃,A的溶解度始终大于B的溶解度B.t2℃时分别将100g 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A小于BC.t1℃时,A、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答案:D【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0 ℃~t2℃,B的溶解度始终大于A的溶解度,错误;B、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t2℃时分别将100g A、B的饱和溶液降温解析:D【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0 ℃~t2℃,B的溶解度始终大于A的溶解度,错误;B、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t2℃时分别将100g 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B小于A,错误;C、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错误;D、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即t2℃时,100g水中能溶解50gA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质的质量为50g,溶液的质量=50g+100g=150g,即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3,正确。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滑落.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A.浓硫酸B.生石灰C.硝酸铵D.氢氧化钠固体【答案】C【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B、氧化钙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C、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下降,所以石蜡仍为固态,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不会脱落;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故选C.2.下图是两种固体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B.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到t1℃时析出60g甲的溶质C.分离甲中混有少量的乙的方法是:t2℃配制申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D.甲、乙饱和溶液在t1℃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均为20%【答案】C【解析】A、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除了要指明溶液的状态以外还有指明温度,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到t1℃时有晶体析出,但由于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故不能确定析出的晶体的质量,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问题的变化变化较大,故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即t2℃配制甲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正确;D、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该温度时溶质的质量分数=20100%120gg⨯= 16.7%,错误。

故选C。

3.下图是A、B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温度下,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B.A中混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t2温度下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且A的溶解度为40克D.在t2温度下能分别配制25%的A,B两种溶液【答案】B【解析】A、t1温度下,A、B物质的溶液不知是否饱和,无法判断A、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A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溶解度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A中混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B正确;C、t2温度下A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A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0%,溶解度不一定为40克,故C错误;D、在t2温度下,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5%,所以不能配制25%B溶液,故D错误。

2020-2021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含详细答案

2020-2021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含详细答案

C 错误;
D 、配得的波尔多液中含有氢氧化铜沉淀,不属于溶液,故 故选 A 。
D 错误,
5.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B. 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 t1℃,甲析出晶体多
C. 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 2℃,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错误; D、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
t 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 1℃有乙
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正确。故选 D。
6. 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 【答案】 C
= × 100%。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 确; D、 t 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降低温度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 错误。故选 D。
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
9. 下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 A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 0℃时,磷酸氢二铵的溶解度是 40g,即 0℃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0g
水中加入 40g(NH 4)2HPO 4,充分溶解后到饱和状态,再增加 1g 该物质不能继续溶解,不能 认为溶质增加后溶解度降低,错误; 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 23℃时,物质溶解度关系
为①>② =③> ④ ,错误; 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 NH 4H2P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
【答案】 C
【解析】

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知识归纳总结及解析

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知识归纳总结及解析

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知识归纳总结及解析一、选择题1.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滑落.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A.浓硫酸B.生石灰C.硝酸铵D.氢氧化钠固体答案:C【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B、氧化钙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C、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解析:C【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B、氧化钙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C、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下降,所以石蜡仍为固态,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不会脱落;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故选C.2.下图是A、B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温度下,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B.A中混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t2温度下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且A的溶解度为40克D.在t2温度下能分别配制25%的A,B两种溶液答案:B【解析】A、t1温度下,A、B物质的溶液不知是否饱和,无法判断A、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A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解析:B【解析】A、t1温度下,A、B物质的溶液不知是否饱和,无法判断A、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A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溶解度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A中混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B正确;C、t2温度下A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A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0%,溶解度不一定为40克,故C错误;D、在t2温度下,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5%,所以不能配制25%B溶液,故D错误。

2020-2021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专项易错题含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专项易错题含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专项易错题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白酒C.豆浆D.咖啡【答案】B【解析】【详解】A、牛奶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B、白酒是乙醇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C、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D、咖啡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故选:B。

2.下图是两种固体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B.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到t1℃时析出60g甲的溶质C.分离甲中混有少量的乙的方法是:t2℃配制申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D.甲、乙饱和溶液在t1℃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均为20%【答案】C【解析】A、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除了要指明溶液的状态以外还有指明温度,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到t1℃时有晶体析出,但由于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故不能确定析出的晶体的质量,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问题的变化变化较大,故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即t2℃配制甲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正确;D、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该温度时溶质的质量分数=20100%120gg⨯= 16.7%,错误。

故选C。

3.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 B.食盐 C.冰块 D.花生油【答案】B【解析】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B. 食盐。

A. 面粉,D. 花生油,均形成浊液。

C. 冰块,只有一种物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溶液和浊液的概念。

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B.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多C.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D.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答案】D【解析】A、比较溶解度的大小要指明温度,错误;B、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多,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甲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错误;D、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有乙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正确。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溶液的形成及答案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溶液的形成及答案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难题训练∶化学溶液的形成及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剂质量不变B.溶质质量增加C.溶液浓度不变D.Ca(OH)2的溶解度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A、因为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溶液因此减少了水,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故A错误;B、因为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溶液因此减少了水,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会造成溶质析出;溶液的溶质、溶剂都在减少,故B错误;C、饱和溶液随溶剂水的减少,溶质相应析出,变化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且溶液温度没有改变,根据相同温度下的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因为溶液的温度不变,因此,溶质的溶解度也不变,故D 错误;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2.已知NH4NO3和KH2PO4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则混合物中KH2PO4的质量分数为A.80% B.60% C.40% D.20%【答案】B【解析】14%=﹙1-x﹚×35%,x=6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

3.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配制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取、量取、溶解和转移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C.10mL98%的硫酸溶液加入到10mL水中得到49%的硫酸溶液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答案】C【解析】A、配制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葡萄糖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葡萄糖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正确;C、10mL98%的硫酸溶液加入到10mL水中,由于微粒之间有间隔,总体积会小于20mL,故错误;D 、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凝固点降低,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故正确。

2020-2021中考化学培优易错难题(含解析)之化学溶液的形成及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培优易错难题(含解析)之化学溶液的形成及答案

A. t 1 ℃时, a、 b、 c 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 a> b>c
B. t 2 ℃时, a、 b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t 2 ℃时,将 40 g 的 c 加到 100 g 水中,制得的溶液不饱和
D.欲使 c 从溶液中结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或蒸发溶剂的方法
【答案】 B
【解析】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t 1 ℃时, a、 b、 c 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 c > b> a,错
C. t 1℃时, A、 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t 2℃时, 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1︰ 3
【答案】 D
【解析】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0 ℃~ t 2℃, B 的溶解度始终大于 A 的溶解度,错误; B、
t 2℃时 A 的溶解度大于 B 的溶解度, t 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 t 2℃时分别将 100g
14%,则混合物中 KH2PO4 的质量
6. 木糖醇是一种甜味剂,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木糖醇是易溶物质
C. 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
D. 50℃时, 100g 水中加入 80g 木糖醇,搅拌,可得到饱和溶液 【答案】 D
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2. 如图为 A、 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t 1℃三种物质中 B 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 t 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
C. t 2℃时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 C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t 1℃时, bgC 物质完全溶解在 100g 水中,溶液质量为( 100+a) g 【答案】 C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含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含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的是1.下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t2℃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t3℃的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D.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答案】C【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正确;B、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质量相同,正确;C、没有确定降温前溶液的状态,无法判断降温是否会析出晶体,若降温后仍然是不饱和溶液,则无晶体析出,错误;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正确。

故选C。

2.如右图为市售浓盐酸的部分标签内容,多次打开瓶盖倒出部分盐酸后,不能精确表示剩余盐酸信息的数字是( )A.500mL B.1.19g/cm3C.36.5D.37%【答案】A【解析】A、由于倒出一半盐酸,所以剩余盐酸的体积为250mL而不是500mL;故选;B、1.19g/cm3表示的是盐酸的密度,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仍是1.19g/cm3;故不选;C、36.5表示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故不选;D、虽然倒出一半盐酸,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仍是37%;故不选。

点睛: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中,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不分离)。

3.在《基础实验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和《基础实验6:粗盐的初步提纯》两个实验中都应使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量筒 B.烧杯、玻璃棒、量筒、试管C.托盘天平、量筒、烧杯、漏斗 D.蒸发皿、酒精灯、烧杯、铁架台【答案】A【解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粗盐的初步提纯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铁圈、蒸发皿、酒精灯。

2020-2021精选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附答案

2020-2021精选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附答案

2020-2021精选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形成附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c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B.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C.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D.将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答案】C【解析】A、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10g,所以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正确; B、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正确;C、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所以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错误;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c物质的溶解度会减小,析出晶体,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正确。

故选C。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2.如右图为市售浓盐酸的部分标签内容,多次打开瓶盖倒出部分盐酸后,不能精确表示剩余盐酸信息的数字是( )A.500mL B.1.19g/cm3C.36.5D.37%【答案】A【解析】A、由于倒出一半盐酸,所以剩余盐酸的体积为250mL而不是500mL;故选;B、1.19g/cm3表示的是盐酸的密度,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仍是1.19g/cm3;故不选;C、36.5表示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故不选;D、虽然倒出一半盐酸,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仍是37%;故不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巧析溶液的形成一、溶液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特征均一性: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处完全一样(指密度、浓度、性质等)。

稳定性:溶液形成以后,条件不变,溶质、溶剂长期不分离。

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3.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4.溶液中的质量关系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例如: 10 g 食盐全部溶解在 90g 水中,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90g +10 g = 100 g 。

注意:食盐、蔗糖等加到水中可以形成溶液,而花生油、泥土等物质,因为放入水中之后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不能叫做溶液。

花生油与水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泥土与水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二、物质溶于水时的热现象物质溶于水时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些物质溶于水放热,例如氢氧化钠;有些物质溶于水吸热,例如硝酸铵;有些物质溶于水无明显变化,例如氯化钠。

三、乳化作用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乳化剂。

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叫乳化作用。

常用的乳化剂有各种日用洗涤剂、化妆品等。

乳化作用的应用有:用洗涤剂除去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清洗试管内的油污等。

注意:溶解和乳化是两种不同原理的现象。

例题 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单质的是()A. 盐酸B. 少量的粉笔灰加入水中C. 少量碘溶于酒精中D. 少量的锌粉溶于稀盐酸中解析: A. 盐酸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属于化合物而非单质,B.得到的是悬浊液,是混合物C.得到的是碘酒溶液,其中的溶质是碘,而碘属于单质;D. 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质是氯化锌和过量的盐酸中的氯化氢气体,属于混合物而非单质。

答案: C例题 2 小军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做了一个有关物质溶解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小试管 A、B 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无色液体,U形管内均为滴有红墨水的水。

( 1)若试管 A 中的无色液体是稀硫酸,向 A 试管中加入镁条,看到试管中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且 U形管 a、b 两端液面,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2)若试管 B 中的无色液体是水,向试管 B 中加入一种固体,且U形管的a、b两端液面的变化与( 1)相反,则所加固体可能是(填下列序号)。

A. 氯化钠B. 氢氧化钠C. 硝酸铵解析:( 1)镁条和稀硫酸的反应除了生成气体,还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集气瓶中气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所以 a 端会下降, b 端会上升;(2)要与( 1)中相反,即 a 上升, b 下降,则瓶内温度会降低,硝酸铵溶于水时,温度会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放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

答案:( 1) a 下降, b 上升镁条和稀硫酸反应放热,且产生气体,集气瓶中气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 2)C【易错警示】溶液中的溶质、溶剂的判断要正确地判断溶质、溶剂,需明确以下几点:(1)只有溶液中才有溶质、溶剂。

悬浊液、乳浊液中不存在溶质、溶剂的说法。

(2)液体并非都是溶液,如蒸馏水,则属于纯净物。

(3)溶液并非都是无色的,可以有颜色。

(4)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多种。

(5)某些溶液发生反应后溶质会发生变化。

判断溶质、溶剂通常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1)如果是固体、气体溶解在液体里,通常把固体、气体作为溶质,液体为溶剂;( 2)如果是两种液体相互溶解,通常把量少的作为溶质;(3)如果有水,则水是溶剂,其他的为溶质;(4)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溶解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应为反应后的生成物。

如: CO2+H2O= H2CO3,SO2+H2O= H2SO3,CaO+H2O= Ca( OH)2。

溶质不是反应前的物质,而是反应后的 H2CO3、 H2SO3、 Ca( OH)2等。

例题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剂一定是水C.溶液一定是液体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解析: A. 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不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C.溶液不一定是液体,如空气,玻璃等也符合溶液的概念,也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溶液和混合物的概念,溶液一定都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 D【拓展提升】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1.是否搅拌。

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率。

2.固体颗粒物的大小。

固体颗粒物越小,物质的溶解速率越快。

3.温度的高低。

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速率越快。

(答题时间:30 分钟)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 水银B.蔗糖水C. 石灰浆D. 植物油、水、洗洁精混合振荡后的液体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C.溶液一定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D.冰和水混合在一起,冰是溶质,水是溶剂3.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

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其混合,饮料温度就会降低。

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A. 硝酸铵B.固体氢氧化钠C. 食盐D. 氧化钙4.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A. 用自来水洗手B.用汽油清洗油污C.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D. 用盐酸清除水垢*5. 如图所示,一木块漂浮于X 中,向 X 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 后,最终木块上浮,则X 与 Y 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序号X Y①水食盐②氢氧化钙溶液二氧化碳③稀硫酸镁粉④硫酸铜溶液铁粉A. ②④B.①③C. ①②③D. ②③④*6. 在一定温度下,将 a g 氯化钠溶于 b g 水中,向得到的食盐水中加入 c g 氯化钾,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A. a gB. ( a+b) gC. ( a+c) gD.(a+b+ c)g7.两种能溶于水且能起反应的块状固体A、 B,反应最快的情况是()A. 两种块状固体接触B.将两种固体碾细拌合C. 将两种固体溶于水并搅动D. 一种块状固体与另一种粉末混合*8.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化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

从而得到淡水。

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增加B.溶剂的质量减少C. 溶液的质量不变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9.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澄清石灰水;( 2)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3)食盐水;( 4) 80mL酒精与 20mL水组成的溶液。

10.某同学进行“物质溶解的吸热或放热”的探究实验。

他取三支试管,向试管中分别注入 5ml 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3gNaOH、 NaCl、NH4NO3固体,振荡。

(1)“振荡”试管的目的是。

( 2 )用温度计分别测三支试管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的是溶液,这是因为。

(3)装有NH4NO3溶液的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原因是。

( 4)由此探究实验可知溶于水后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11.如下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A. NaOH 固体B. 浓 H2SO4C. NH4NO3D. NaCl( 1)使 U 形管内右侧液面升高的物质是;( 2)使 U 形管内左侧液面升高的物质是;( 3)使 U 形管内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12 . 小玉同学在探究浓 H2SO4、 NH4NO3固体、 NaOH固体在水中溶解的热量变化情况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试管中的物质 A 是 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的物质 B 是,打开分液漏斗开关,向试管中滴加物质B,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2)若试管中的物质 A 是 NH4NO3固体,打开分液漏斗开关,向试管中滴加水,你能观察到的现象是:①;②。

( 3)若小玉探究的是浓硫酸在水中溶解时热量的变化情况,则试管中的物质A 是。

( 4)小芳同学认为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镁条与稀盐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情况,若物质 A 是镁条,加入稀盐酸后,你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①;②。

1. B解析:水银是纯净物,而溶液是混合物,石灰浆是悬浊液,不是溶液,植物油、水、洗洁精混合振荡后的液体是乳浊液,并非溶液,故选B。

2. C解析:水是均一、稳定的,但水不是混合物,所以不是溶液,泥水本身不是溶液,所以就没有溶质和溶剂之说,因为溶液中才分为溶质和溶剂,冰水混合物的实质并不是混合物,因为冰也是水,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而非溶液,故选C。

3. A 解析:罐内饮料温度降低,这一现象说明饮料罐夹层中的固体物质和水摇动,使它们混合时吸收热量,在所列的四种物质中,找出与水混合吸收热量的物质即可。

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氯化钠溶于水时无明显的吸热放热现象,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因此这三种物质不应该是在饮料罐夹层中的固体物质,故B、C、D均错误;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可以使罐内饮料温度明显降低,故 A 正确。

4. C 解析: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就是溶液;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是悬浊液;不溶性的液体小滴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是乳浊液。

A. 自来水能洗手,形成的是溶液,故 A 错误;B. 油污能溶于汽油,形成的是溶液,故 B 错误;C. 洗洁精使油以小液滴均匀悬浮在水中,属于乳化作用,故C正确;D. 盐酸能与水垢反应,生成了氯化钙的溶液,故D错误。

5. B解析:要使木块上浮,则溶液的密度应该增大。

①中食盐溶于水后,密度增大;②中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原来含有的溶质变成了沉淀,密度变小;③中镁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溶质硫酸被硫酸镁替代,密度增大;④硫酸铜和铁反应能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溶质硫酸铜被硫酸亚铁替代,溶液的密度变小。

*6. D解析:根据溶液的组成可知,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由题目中信息可知,溶液中的溶质有两部分:氯化钠和氯化钾,溶剂是水,所以溶液质量=(a+b+c) g。

7. C 解析:两种能溶于水且能起反应的块状固体A、B,反应最快的情况是将两者物质都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然后再进行反应,这样两种物质会充分地接触,反应速率变快,故选C。

8. B 解析:海水是一种溶液,水是溶剂,水会进入到左边,所以原溶液中溶剂减少,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溶液质量也是减少的,故选B。

9. ( 1) Ca( OH)2( 2) ZnSO ( 3) NaCl( 4) C H OH425解析:( 1)当固体和液体形成溶液时,固体作溶质,液体作溶剂,所以(1)中溶质为Ca( OH)2;(2)若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新生成的物质作溶质,生成的气体不属于溶液成分,所以(2)中的溶质为 ZnSO4;(3)当固体和液体形成溶液时,固体作溶质,液体作溶剂,所以( 3)中的溶质为 NaCl ;(4)液体和液体形成溶液时,不常见物体作溶质,同时,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无论水的含量多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所以(4)中溶质为 C2H5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