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复习笔记(埃米尔·涂尔千)【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复习笔记
第三章埃米尔·涂尔千
埃米尔·涂尔干是现代(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一、涂尔干的生平与基本理论关怀
1.涂尔干理论的社会背景
和理解其他思想家一样,理解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所针对或所欲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是我们理解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
涂尔干在其社会学研究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如何来恰当地理解和有效地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在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或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危机。以涂尔干自己的著作所涉及的内容和材料来讲,这些危机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经济危机
具体表现为19世纪频繁发生的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这是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等著作当中最关注的现代社会问题之一。
(2)社会危机
具体表现为进入19世纪以来同样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和越来越激烈的劳资冲突。
(3)精神危机
人们普遍对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悲观思潮已经达到了不正常的强度。
2.涂尔干解决社会危机的的观点
在如何理解和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社会所面临的上述危机这个问题上,作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传人,涂尔干的观点总体上说属于孔德那一路。
(1)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是一个“工业社会”的理论家,也是将工业化而不是资本主义或自由主义理解为现代社会最核心的特征;
(2)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将工业社会看成是劳动分工不断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结果);
(3)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是将社会团结的削弱或社会失序当成是工业社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也是将重建工业社会中的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当作自己最基本的理论关怀——并且,可以说,涂尔干比孔德更加关注这个问题;
(4)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主要是将共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他称之为集体意识)看作是包括工业社会在内的各类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真实基础,将“集体意识”的衰退看成是导致工业社会各种危机的根本原因,将重建集体意识看成是在工业社会中重建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本途径;
(5)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既反对试图通过以阶级斗争改变财产制度的方式来解决现存各种社会危机的共产主义学说,也反对主张放任自流的各种自由主义学说,而主张将自由和秩序结合起来。
(6)涂尔干与孔德之间的差异也还是存在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的叙述中将会随时指出。以下我们就以涂尔干几本最主要的著作为线索,围绕着“现代性的危机与处方”这个主题,来梳理一下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二、现代性危机的根源:社会转型与失范
涂尔干的理论关怀在他第一本重要的理论著作《社会分工论》中就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1.劳动分工产生的原因和引发的社会后果
(1)产生的原因
①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的发展或工业社会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社会容量”(即人口的数量及关系)和“社会密度”(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
②随着一定区域范围内人口数量及关系(社会容量)的继续增加以及人们之间交往频率和程度(社会密度)的继续提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原有的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相对来说可能就会变得日益匮乏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们依然是采用相同的职业方式或生产技术来维持自己的生存,那么由于人们需要使用类似的资源,人们之间为争夺有限生存资源和空间的竞争就会变得日益激烈和残酷。
③竞争总有胜负。
为了生存,竞争中的失利者就不得不重新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当竞争的失利者成功地开辟了一个新的职业领域,他们也就是开辟了一个新的生存空间,人们之间的生存竞争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得到了缓和。但随着人口数量和交往程度的进一步增加,人们之间的竞争又会加剧因而又会有新的职业领域开辟出来。这样,劳动分工也就一步一步地扩大和发展起来,最后导致了以高度劳动分工为特征的工业社会的形成。
(2)引发的社会后果
涂尔干指出,劳动分工的发展有着许多的社会后果,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后果就是改变了社会团结的基础,为社会团结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纽带。为了说明这一点,涂尔干提出了著名的两种社会团结类型,即“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概念。
所谓的机械团结指的是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所有群体成员的共同感情和共同信仰)
而把个体联结起来的那样一种社会结合类型;
有机团结则指的是通过职能上的相互依赖而将个体联结起来的那样一种社会结合类型。
①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机械团结的优势和地位不断衰微、有机团结的优势和地位不断递增的过程。而造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原因就是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
②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的发展不仅促成了社会团结的主导类型从机械团结转向有机团结,而且总体上看也是一种值得欢迎的进步现象。因为:
a.它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条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们之间或群体之间生存竞争的残酷程度,使人们可以在社会容量和密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继续共同生存下去。
b.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使人们不断得以在一种比以往更广泛的程度和范围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c.削弱了集体意识对个人的控制力,拓展了个人意识发展的自由空间,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③涂尔干也指出,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过程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2.劳动分工的三种“最普通和最重要的”反常形式
(1)失范的分工
第一种反常的劳动分工就是由于缺乏充分而有效的社会规范,因而使得分工过程中各个机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得不到正常规定和调节的那样一种劳动分工。涂尔干把这种状态下的劳动分工叫做“失范的分工”。
(2)强制的分工
第二种反常的劳动分工是“强制的分工”。所谓强制的分工,指的是在违背某些当事人本性和意愿的情况下通过某些外部的强制手段来实行的分工。强制的分工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社会通过某些强制手段迫使人们接受某种与其嗜好和能力不相符合的工作岗位。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