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论人生的读后感

合集下载

理想与现实之间——冯友兰人生境界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理想与现实之间——冯友兰人生境界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四 人 界 中 的 人 ,他 们 顺 其 自 然 之 性 而 生 活 .但 是 他 们 并 非 毫 无 觉 逻 辑 进 程 上 是 递进 的 , 种 境 界 不 是 单 独 孤 立 毫 无 联 系 的 。 们
解 , 是觉 解很 少或 程度 很低而 已 . 冯友兰 的话 说就 是 “ 只 用 浑 可 以从最低 的 自然境界 上升到天 地境界 ,在精神上 实现 自我 超
冯友兰 的境界说是建立在人对宇宙人生 的觉 解之上的 . 这种 亦应 有 贡 献 。 ” 对宇宙人生对于人 的意义 的自觉了解是构成 某种境界的关键 。 冯 友兰说 :“ 宇宙人 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 不同底意义 , 即构成人所 有底某种 境界 。 在此基础 上 , ” 为通天 人之际而 明内圣外 王之道 . 二、 冯友 兰人生境界理 论的特点 从横 向 关系上 看 ,自然境 界 、功利境 界 、道德境 界 、天 地 境界 是可 以并 存 的 他 们是 并列 的 . 少在 冯友 兰看 来世 界上 至
进 程 下 , 掘 冯友 兰人 生 哲 学 的 现 代 意 义 , 提 高人 的 境 界 是 一 种 深 重 的话 语 和 言 说 。 开 对 [ 词 】 想 与现 实 冯友 兰 关键 理
按冯友兰的说法 , 中国哲学的任务不在于增加人们积 极地 知
识 .而在 于提 高 人 的 境 界 。那 么 . 中 国 哲 学 的 传 统 , 界 是 心 德 境 界 要 高 于 功 利 境 界 。 照 境 灵 的存 在 状 态 . 人 的 安 身 立 命 之 地 。 史 上 , 国 的哲 学 家 总 是 历 中 会 把 实 现 一 种 境 界 作 为 自己 哲 学 的使 命 .这 就 是 所 谓 “ 内外 合
沌 或 ” 沌 ” 混 。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1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传世名作。

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哲学的了解大概就仅限于神秘、晦涩与深奥了——当时的我,甚至以为哲学是各门学科中最无用的一个。

直到我翻开了这本《中国哲学简史》。

有人说,好书就是会让你在看后反思很长一段时间;有人说,好书就是会让你在看到中途时便大彻大悟;但这本书不一样,我在翻开它第一页的目录时,便醍醐灌顶了。

“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的确!哲学,其实就是一个人过完一生后,想要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总结时发现的规律总合。

而由于一个人他不可能不活在生活中(或许有人会说庄子的“丧我丧耦”不活在生活中,但我认为其实那一种“人”已不再是人了,他只是大道的一种具象化的体现),因此,哲学离我们其实并不远,甚至无处不在。

第一页的醍醐灌顶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很快,我便开始研究起了目录——于是我便知道了为什么这本书被历史学家陈来先生赞誉为“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

盖因首先,它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将所有的哲学学派、理论、观点都收集、理解、展示出来的书了,光是这点,便可以胜过其之前的任何古代哲学书;其次,它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将东西方的哲学观念进行比较、讨论、融会贯通的书了,这一点也同样使它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一座巨大的里程碑。

翻开里页,我又一次震撼到了!如果说上面所述两点只能让冯友兰成为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的一代宗师的话,那么现在,他可以说是开山鼻祖了。

在这本书中,他不仅清楚阐述了各个哲学观念,还对其进行了延伸探讨以及比较讨论,例如:在第九章介绍《老子》思想时,他不仅将《老子》所谓道解释为了哲学家们为了进一步解释“名”而所假设带来的结果,还与西方“形而上学”进行了比较分析,看完不禁觉受益匪浅。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_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_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一作为现代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无从回避的重要人物,冯友兰先生一生于哲学上的研究不可不谓之一波三折。

且不论其晚年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而所留下的种种饱受争议乃至批判的篇章,单就先生作为“现代新儒家”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任何一位有志于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思想文化的发展的青年,都应当去拜读冯友兰先生的著作一二。

李慎之先生亦曾言:“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 冯友兰先生曾经书写一副对联以叙生平,联曰“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

“三史”即《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六书则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贞元之际”所著的六本书。

从时间上来看,《中国哲学简史》成书于“贞元六书”之后,冯友兰的“新理学”、“新儒学”体系已经完成,而又在冯先生经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动乱迫害之前,可以说是其一生哲学研究成就的巅峰时期。

因而《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也理所当然成为了冯友兰先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

《中国哲学简史》原译名《中国哲学小史》(A Short Hitory of Chinee Philoophy),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时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出版,先后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并且迅速成为各大学中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是西方人系统了解中国哲学的重要途径。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本书才由冯友兰先生的学生涂又光第一次根据英文本译成中文出版。

应该说,这本书既是了解中国哲学、进入中国文化的地图,也是触摸冯友兰先生哲学体系的一条捷径。

哲学观和哲学史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就已经指出:“哲学本一西洋名词。

” 也就是说,在中国的思想文化史册上,是没有“哲学”二字的。

既然要作“哲学史”,自然需要首先明确什么是“哲学”,然后才有“哲学史”。

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回答说:“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做官不是为了社会,而是赚取更多的钱 太子乐等婴儿奶粉,17种巨毒食品曝光
(三)道德境界
朗诵
1.什么叫道德境界?
析:明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除了行利之外,还行益之事。为社会的利益 做事,事事讲道德,事事都有道德意义。道德标准高的人,古今贤人、英 雄。现在更多的普通人也开始进入这境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各行各业的志愿者
“抱火哥”抱着喷火的煤气罐冲出火场
罗腊英和丈夫昔日旧照 大火面前 生死选择题
比尔盖茨退休捐出全部财产近五千亿 一分一毫也不留给自己子女
(四)天地境界
朗诵
1.什么叫天地境界?
析:心目中有宇宙的整体,他为宇宙的利益做事,他是自觉的天民,是圣人,他与 宇宙同一,达到忘我的境界。古今的大圣贤人,他们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
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 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 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 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庄子认为生未必乐,死未必苦,生与死只是 物理的过程。因此不乐生,不苦死,不以得 而荣,不以失而辱。
一、课文思路分析 总 : 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1) 分 : 谈论四种人生境界。(2-6)
①分段阐述四种人生境界。(2-5) ②综合评价四种人生境界。(6) 总 : 具体阐述中国哲学是如何帮助人提高人生境界的。(7-10)
一、课文具体分析 1.文中有一个“词”可以说贯穿了全文,它与人生境界有着 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它而决定了人生的境界。请问它是哪 个词?
同是一场人生,不同的人生境界决定了不同的人生痕迹,那么人生境 界有何不同,什么样的人生才是高尚的人生?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论及其现实价值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论及其现实价值
获取生活的意 义。 关键词 : 冯友 兰 ; 人 生; 境界 ; 理 性
中图分类号 : B 2 6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6 1 3 2 ( 2 0 1 4 ) O 1 —0 0 0 1— 0 6
冯 友 兰 的 人 生 境 界 理 论 在 中 国 现 代 哲 学 史 上 的 影 响 很 大 。人 们 研 探 冯 友 兰 的人 生境 界 理 论 也 已经 形 成 多种认识成果 , 但 仍 然 存 在 值 得 继 续 研 探 的 空 间 。 因 为, 我 们 在 不 同 的时 间段 内 , 探 讨 冯 友 兰 的 人 生 境 界 理 论, 会不 断地发 现新 的研究视 角 , 增 添新 的认识成 果 ; 使 自己 对 于 人 生 形 成 新 的 体 悟 , 在 现 实 中 达 到新 的 生 活意 境 。 同 时 , 不 断 探 讨 冯 友 兰 的人 生 境 界 理 论 , 也 有
需 要 对 生活 的“ 觉解” , 这是一个最基本 的观 念。这 个观 念不 论在 什 么样 的时代 条件 下 , 都 具有 现 实意义。 因为 , 人 们 的 生 活 确 实 需要 理 性 地 思 考 。 这 样 的 思 考 , 既 有 益 于人 们 编 织合 理 的 生 活 蓝 图 , 也 能 够 帮 助 人 们
定 的。
中, 居 于一 种 至上 的 思想 层 面 , 占据 一 种 核 心 的 理 论 地 位 。何 以如 此 理 解 , 这 得 简 单 地 从 哲 学 的性 质 与 功 用 说 起 。一 般 说 来 , 大凡讲哲学或讲人生哲学 的学者 , 要
冯 友 兰 的哲 学 理 论 , 有 一 个 庞 大 的 思 想 系 统 。这 个 思 想 系 统 的核 心 内 容 可 以 依 据 不 同 的视 角 进 行 总 结 与 概 括 。冯 友 兰 论 及 自 己 一 生 的 学 术 成 就 的 时 候 , 曾

在天人损益中寻人生之道,附天人损益论

在天人损益中寻人生之道,附天人损益论

哲人曾经讲过,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去活,尽管说得绝对而苛刻,但也透露出人类中一部分人对思考人生问题的紧迫感。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哲学》讲的就是人类有史以来,那些热衷于思考人生问题的哲人们的主要观点。

此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贯通和清晰。

人生问题古人有,今人也有;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这些古今中外人们的思考,有其个性,也有其共性,找到其共性,就可以将其贯通。

在这里,冯友兰先生以“天人损益”四个字打通了古今中外,让读者对人生问题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也是本书还有一个名字叫《天人损益论》的原因。

所谓“天人损益”,是说在人生理想上有两种基本状态:一种是“天”即自然状态;一种是“人”即人为状态。

通过对这两种状态的“损益”即增加或减少,人类有关人生问题的所有主要观点,就可以排成一个序列:损道、中道、益道。

损道即在做减法,老庄哲学认为人为的东西不好,顺其自然才好;柏拉图进一步,认为只有那个理念世界才是完善的,自然的世界也是有缺陷的;至佛教及近代叔本华哲学则更进一步,认为必待将一切都减至虚无,人生才达至境。

益道却在做加法,先是杨朱及古希腊的享乐主义哲学家们,他们认为自己当下的人生快乐才是最现实的,墨子及功利派哲学家再增加一些人为因素,认为人类应当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到近代一些持进步思想的哲学家则认为现在的、自然的状态都不是好的,人类经过努力则能在未来达到一个理想的世界,他们极度推崇人为的力量,以为人最终能在人间建一个天堂。

中道就是调和自然与人为,在中国有孔孟一派,在西方则由亚里士多德集大成。

将所有的人生哲学浏览过,便可以发现,没有一种人生哲学是正确的。

哲学家们有所见,就有所蔽,所见越坚决,其蔽便越明显,哲学家有其大智慧的同时,都有其大谬误,无不存在以偏概全的错误。

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并不见得非要信奉某种人生哲学,而是要在各种观点中,寻求出最适合自己的,这种人生哲学或许会有一些综合及变形,但却能让我们对人生多一些思考。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读后感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读后感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读后感《人生的境界冯友兰读后感》(一)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真的是感触良多呀!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人生的境界到底是啥呢?读着读着,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原来呀,人生可不是简简单单地过日子,而是有不同层次的境界。

就像我们平常做事情,有的时候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可能就是最低的境界啦。

但再往上走,有的人会考虑到周围人的利益,会为了家人、朋友去努力,这境界是不是就高了一点呢?还有更高的境界呢,那就是为了社会,为了全人类去付出。

这种人呀,真的太伟大啦!我就在想,自己能达到哪种境界呢?冯友兰先生说的这些,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

有时候我会很自私,只想着自己开心,现在想想,这样可不行。

我得努力往上走,多为别人着想。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长大了一点,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不再像以前那样糊里糊涂地过日子,而是想要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朋友们,你们要是还没读这本书,真的可以去读一读,说不定也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呢!《人生的境界冯友兰读后感》(二)亲人们,我来和你们聊聊我读完冯友兰先生《人生的境界》后的感受哈。

哇塞,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冲击!一开始,我就被冯先生对于人生境界的划分给吸引住了。

你说,咱们平常忙忙碌碌的,不就是为了生活嘛。

可这生活背后,原来还有这么多说道。

有时候我们做事情,可能就是凭着本能,没想太多,这就是自然境界。

然后呢,当我们有了一点目标,为了达成自己的愿望去努力,这就到了功利境界。

可这还不够呀,想想那些心怀大爱的人,他们为了别人,为了社会去奉献,那才叫高境界呢。

我就琢磨着自己,大多数时候可能就在功利境界里徘徊。

比如说,学习为了考个好成绩,工作为了多赚点钱。

可是这样的人生,总觉得缺了点啥。

读了这本书,我就想啊,得给自己定个更高的目标,不能光盯着眼前那点小利益。

要多关心关心身边的人,多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

感觉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人生的思考。

试释冯友兰的“觉解”

试释冯友兰的“觉解”

-语言文化-试释冯友兰的#觉解$□陆建华冯友兰哲学的精华在于其所提出的人生境界说。

在讨论人生境界时,冯友兰引入“觉解”这个概念,认为人生境界决定于“觉解”,人生境界的高低、不同决定于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

这说明冯友兰人生境界的关键点在“觉解”,不过,他没有给“觉解”下明确的定义,而是分别解读“觉”和“解”:“觉是自觉”,“解是了解”(《新原人》)。

这表明,“觉解”在冯友兰那里似乎不是一个复合词、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两个单纯词的简单组合、是两个概念。

也就是说,在冯友兰那里,“觉解”就是“觉”“解”,或者说“觉、解”。

不过,冯友兰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将其作为复合词、作为一个概念加以运用"不然的话,冯友兰首先就要处理“觉”和“解”的关系,论证“觉”和“解”的一致性,论证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觉”和“解”始终是处于同一水平。

要不然,如果出现“觉”“解”不一致,从“觉”来看,人处于某种人生境界;从“解”来看,人却处于另一种人生境界,那么,其人生境界理论就会变得支离破碎、无法自圆其说"虽然冯友兰说:“解是了解,我们于上文已有详说。

觉是自觉。

人作某事,了解某事是怎样一回事,此是了解,此是解;他于作某事时,自觉其是作某事,此是自觉,此是觉。

”“了解必依概念,自觉是否必依概念?于此我们说:了解是一种活动,自觉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只是一种心理状态,所以并不依概念。

”(《新原人》)这里试图区分“觉”和“解”,认为“解”是对事、对物的理性认知,在这种理性认知过程中“必依概念”作为其认知工具、手段,而“觉”是一种心理活动、一种对自28己外在行为的内心体悟,在这种心理活动、内心感悟过程中“不依概念”,也即不需要概念作为其感悟的工具、手段。

但是,冯友兰这种“觉”和“解”的分别只是单纯就“觉”和“解”这两个概念而言的,在论及对“事”、对“物”的“觉”“解”时似乎这种分别是有效的,在论及对宇宙人生的“觉”“解”时,这种分别又是没有意义的。

2023年人生的境界读后感(通用3篇)

2023年人生的境界读后感(通用3篇)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通用3篇)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

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生的境界读后感(通用3篇),供大家借鉴与收藏。

第一篇: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这是一篇哲学论文,它的精要之处就是作者所提的人生的四大境界,初读此文也会不禁沉思自己属于哪一境界,又为何只能停留至此?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如此这篇哲学论文已以达到任务了。

可最让我吸引的,并不历来被人歌之颂之的四大境界,而是他道出了中国圣人即入世又出世的特点。

因忧忧民,所以选择入世;因官场黑暗,世间污浊,所以无奈的出世。

我虽没有古时李白、陶渊明那些圣人般有才有德,也并没有存活在那时的乱世,古我也是有即入世而又出世的影子的。

其实生活,当班干亦是进官场,隐于教室的一角亦是古人的隐居之行。

实因不满官僚的无能,不忍目睹平民的无奈,更是气愤于一群无耻之徒搅乱人间,所以我怀着满腔热血,抱着远大志向,跨进了官场,选择了入世。

为何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为何陶渊明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为他累了,面对天下污浊,他这位清洁工也愈感无力,一个坚强的侠客,终究也是会摊软在战场上的,不是身体损伤,而是心死了。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究,他开始如屈原般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很是无奈。

众人皆醉,我独醒,这种孤立无援的处境,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微薄之力动不了冰山一角。

且那又是何等寂寞呢!心,终是累了。

他终究如同李白登高望四海,看清了荣华东流去,万物皆波澜,人间是是非非何尝有平静之时。

李白纵情适性,写下且乐生前一杯洒,何须身后千载名。

他亦有他的淡泊、平和和从容。

哎!都是看透了人间世事,都焉然选择了出世。

同是天崖沦落人,我又怎么会没有同等感受呢。

可我终究是不同于他们的世代的人,可我终究不甘埋没,终想一展才学,一显其能,可我终是虚荣之人,爱上了那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豪情和优越感。

2024年人生境界冯友兰读后感

2024年人生境界冯友兰读后感

2024年人生境界冯友兰读后感冯友兰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化学者,他的著作《人生境界》是他晚年的力作。

这本书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行为准则等重要主题。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首先,我被冯友兰深邃的思想所折服。

他通过对人生的深入思考,揭示了许多我们常常忽略的重要问题。

他指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而在于追求真理和道德。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道德价值观的追求,人才能够达到真正的人生境界。

这一思想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其次,我被冯友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所启发。

他认为人类和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而不是对其进行剥削和破坏。

他指出,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关系,而不是互相对立的关系。

这一观点让我深思,我开始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外,我也被冯友兰对人的行为准则的探讨所感动。

他认为,人的行为应该基于道德和良知,而不是出于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

他指出,只有通过追求道德和良知,人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一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行为准则,我开始思考自己是否在行为中遵循道德和良知,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一个有责任感和良知的人。

总的来说,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的方向。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行为准则有了新的认识。

我相信,只有通过对这些重要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我才能够达到真正的人生境界。

因此,我决心将冯友兰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为实现真理、道德和和谐共生而努力。

最新冯友兰+理想人生 读后感随笔

最新冯友兰+理想人生 读后感随笔

冯友兰+理想人生理想,我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

下面是随笔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冯友兰+理想人生”,希望你们喜欢!谢谢!冯友兰+理想人生【第一篇】:冯友兰是哲学大师、思想家,然而,他的哲学体系是以人为中心的,理想的人生,即好的人生是他最为关注的。

他的人生观一度风靡中国。

冯友兰的随笔,已被称为“冯氏哲理随笔”,质朴的文笔寓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尤其为大众读者所喜爱。

冯友兰一生坎坷,他的精神极其乐观,适应能力极强,活出了人生的“境界”,他的随笔正是这种“境界”的凝聚。

这本随笔集是第一部“冯氏哲理随笔”的结集,讲人生、讲哲理、讲精神、讲境界,讲的是大众关心的,形式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

名家评价《冯友兰随笔理想人生》冯先生是一个运用语言的大师,在以白话与哲理文章方面,其才能可以说是冠绝一时。

冯先生的书特别好读,已是学者的公论。

因此,读冯先生的书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哲学的精华,而且可以学会做文章。

有许多所谓“大哲学家”也谈命运,不过他们所谈的命运是指“先定”,既有“先定”,就有人要“先知”它,以便从中获利。

例如预先知道某种物品将要涨价,就大量买进,便可赚钱;知道某种物品将要跌价,就去卖出,便不亏本。

因此大发其财,无怪“大哲学家”们都生意兴隆了。

其实“先定”是没有的,即使有,也勿用先知。

如果有先定的命,命中注定你将来要发财,到时自然会发财;命定你要做官,将来自然做官;命定了将来要讨饭,自然要讨饭。

先知了也不能更改,不能转变,又何必要预先知道呢!我说的“命运”和他们所说的不同。

古人孔子、孟子等也谈命,如孔子说:“知天命。

”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孟子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

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荀子说:“节遇之谓命。

”我说的“命”就是他们所说的“命”。

“莫之致而至”是不想他来而来,“节遇”是无意中的遭遇。

这才是“命运”的真意。

所以“命运”的定义就可说是一个人无意中的遭遇,遭遇只有幸和不幸,没有理由可说。

譬如说现今的时代是伟大的,我“幸”而生在这时代;也有人说现今的时代是受罪的,我“不幸”而生在这时代。

中国哲学的精神冯友兰读后感3篇

中国哲学的精神冯友兰读后感3篇

中国哲学的精神冯友兰读后感篇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私人身份教了大量学生的人,他周游列国时有大批学生跟随着。

“三年之丧”这个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毫无道理,这不是耽误时间么?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

有个学生问他,若要您治理国家,先做什么呢?孔子说:“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天下熙熙攘攘名利来往。

有什么好提倡呢。

大多名不符实徒有虚名。

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

道家讲“无为”的学说。

而儒家讲“无所为而为”的学说。

依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

然而他做这些事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结果之内。

儒家就不像一个独立的人而是一个嗷嗷待哺婴儿,所以嗷嗷哭哭的哇哇大,让别人替他做事,他就逼逼赖赖还逼逼赖赖出优越感。

要做儒家所说的君子,知命是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

所以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尧曰》)分内之事和分外之事本身就有待商议,知命有没有强加的意志?又当又立。

在汉朝的中叶,儒家的确可以称做宗教。

多少有些宗教的影子。

虽然从历史上说,他当初不过是普通教师,但是后来有些时代认为他是“至圣先师”,也许是不无道理的-人类热衷于造神运动,借由神的存在完成某些不可告人的真是目的。

儒家尤如此,满口仁义道德实际道貌岸然。

中国哲学的精神冯友兰读后感篇2”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

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

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

哲学它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

许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人生的境界》读后感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生的境界》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1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一文里提出了人生境界的诸多问题,这种人生(即精神)境界,有高下(四级)之分,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他说,人的境界不同是由于人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之中的“觉解”不同而决定的。

这种提法应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俗话说:人分三六九等。

的确,人与人是不一样的。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不在于个人财富的多少,官位的高低,人的差别体现在对人生的感悟,对人生的把握,个人“觉解”的差别上。

正是这“觉解”的不同造就了人的不同,人生的不同。

冯友兰先生把它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这与传统思想中把人分为人、大人、贤人、圣人四种是一个道理。

该怎样选择人生境界呢?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他做的事对于他并没有意义或少有意义。

这种就是自然境界。

自然境界作为四种境界中最低一级,凡非原始人或幼童之正常人按常理来说不会停滞在该境界。

而处在功利境界的人做事往往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但其动机是利己的。

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为了自己固然没有错,但若终身停留在该境界则难免有俗气之嫌。

一个人若仅仅为利而活,那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种缺失。

真正让人不同于人的在于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前两者是人本来就是的人,后两者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是传统文化中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即神于天,圣于地,即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

人的意义应与天和地一样。

天地人并称“三才”。

天时、地利、人和才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我认为人生的境界当以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最为高尚。

贤人与圣人不同于市井之辈也就在于其人生“觉解”的不同。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读后感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读后感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读后感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分成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就像给人分了四个不同的“段位”。

先说这自然境界,就好比那些懵懵懂懂活着的人。

他们每天做事情,就像小动物一样,只是按照本能行事。

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没有太多思考为啥要这么做。

就像我有时候,上班下班,机械地重复,要是一直这样下去,可不就跟处在自然境界没啥两样嘛。

这境界里的人,对自己的生活缺乏一种自觉的认识,就这么浑浑噩噩地随着生活的大流漂着。

功利境界呢,那就很现实啦。

这境界里的人做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就像我认识的一些朋友,他们选择工作的唯一标准就是哪个工资高,哪个能让自己过得更舒服。

这没什么错,人活着肯定要考虑自己嘛。

但是整天满脑子都是自己的得失,算计着这个对自己有啥好处,那个会不会让自己吃亏,时间长了也挺累的。

感觉就像一直在一个小圈子里打转,眼睛里只看得见自己眼前的那点利益。

道德境界就不一样啦。

这境界里的人可高尚多了,他们做事情是为了尽自己的义务,考虑的是群体的利益。

比如说那些无私奉献的志愿者,还有那些为了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青春的老师们。

他们心里装着别人,不图啥回报,就是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

我就特别佩服这样的人,他们就像黑暗中的蜡烛,照亮了别人。

和功利境界比起来,他们的世界好像更宽广了,心里想的不再仅仅是自己那点小九九,而是整个社会、整个群体的幸福。

最后就是天地境界啦,这个境界可就高深莫测了。

冯友兰先生说这境界里的人,已经把自己和整个宇宙联系在一起了。

我一开始觉得这有点玄乎,怎么能和宇宙联系起来呢?后来我想,大概就是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之类的,他们探索世界的奥秘,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他们的思想境界已经超越了普通的社会层面,达到了一种和天地共生共荣的感觉。

这境界就像站在高山之巅,俯瞰着世间万物,胸怀变得无比宽广。

读完这篇文章,我就忍不住审视自己的生活。

我发现自己大部分时候还在功利境界里挣扎呢。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导语:《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这本书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在孔子孟子的仁和义;墨子的兼爱;道家的“无为”,这些高深的哲理中慢慢吸取中国文化的营养。

当看到《冯友兰追问人生》一书时,毫不犹豫的收入囊中,信手翻开书页,跟随冯友兰先生的目光探寻人生四部曲。

本书45篇文章,从人生真相起笔,到人生境界等,最后落笔于人生的漫谈,四部曲层层递进,演绎人生之旅。

人生是一个宏观的理论,冯友兰先生从微观的角度,阐述这个宏观概念,我喜欢听他娓娓道来,讲授一个个哲学命题,传授哲思,人生成功之因素,他讲解只有才力命三种因素结合,才可以成功,《伤仲永》中讲述的神童仲永,天姿聪颖,后来自己不要学习,沦落为一个普通人,就是没有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所以古人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只有努力才能在某个专业取得成功,但是要想有大的作为,就像诗人能成为大家,或名家,就要靠他的才来决定。

正如爱迪生所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这让我记起戴维。

申克《天才的基因》提出的新观点,“人人体内都藏着一个天才”,他指出天才不是靠天资,而是训练出来的,莫扎特、贝多芬都是小小年纪开始训练,坚持不懈,才获得成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恒心和毅力是制胜的法宝,戴维。

申克先生在书中强调后天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我不完全赞同戴维。

申克先生的观点,我赞同冯友兰先生和爱迪生的观点,没有天资,你即使再努力,也不一定能成为大家、名家。

冯友兰先生提出自然、功力、道德、天地的“人生四境界”说,从低到高,帮助人们在欲望和迷茫的世界中,构筑精神的理想境界。

静心想想,我们都只有一个人生,一定要活出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

读着这句话,我想起周国平先生所言,活得简单才活得自由。

只有一个人生,我们是浑浑噩噩还是清清楚楚,每人的基调不一,正如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如何去感受人生、体味人生,做真实的自己,活出真性情,活出自我,这也是我们该思考的内容。

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中学语文教学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札记冯友兰先生(—),字芝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对于中国文化的学习和研究而言,人们赞美冯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意思是,后人完全应该也完全可能胜过冯先生,但是却不能绕过冯先生,因为那样不但必然要多费力气,而且容易走弯路而难以深入堂奥。

人们还感叹,冯先生的观点你可以同意,也可以反对,但你不会不明白。

然而,饶有意味的是,相较于冯先生的博大精深,纵使他深入浅出,要真正“觉解”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

《人生的境界》一文就甚具言辞简约、意蕴遥深的特点,爰作读书札记,聊供参考并资谈助。

一北京西郊万安公墓,冯友兰先生长眠于斯。

后人在他的墓碑上刻有这样两行文字:“三史释今古,六书记贞元”。

“三史”即指《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六书”即指《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这六部书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写。

当时处于民族存亡绝续之际,所谓“贞元之际所著书”,《易经》上说:“乾,元、亨、利、贞”,元亨利贞代表春夏秋冬,贞下启元,意味着严冬即将过去,春天就会到来,而历史恰如冯先生所逆料。

他进而想到,《诗经》上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简言之,就是“旧邦新命”,而中国历史的发展足以当之。

“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

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

所谓“旧”,就是文化悠久;所谓“新”,就是重振复兴。

而作为一个哲学家,冯先生说他所能做的就是发扬古老的传统文化,因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虽然已经过去了,但也是中国新文化的一个来源,它不仅是过去的终点,也是未来的起点。

将来中国的现代化成功,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古也是最新的国家”。

这就是所谓“阐旧邦以辅新命”———把中国古典哲学中本身具有的永恒价值阐发出来,使之大放异彩,这就是冯先生毕生的使命。

二冯先生认为,“哲学的内容是人类精神的反思。

它的作用是锻炼、发展人的理论思维,丰富、发展人的精神境界”。

《论人生》读后感

《论人生》读后感

《论人生》读后感《论人生》读后感1一本书判断它好坏与否,在我看来,在于它留给你多深刻的韵味。

阅读之后,留给你些许值得回味的、可反复咀嚼仍韵味十足的东西。

韵味这东西虽然说不清道不明,但它化力于无形,潜移默化给人以财富,而且不压于物质财富。

它不随时间的远去而远去。

相反它如一坛陈年老酒,时间越久越让人回味,越让人难以忘怀。

不知不觉,踏进书店没多久,眼睛被一本由季羡林先生撰写的名为《论人生》的书吸引。

虽然我年纪尚轻,但仍对人生这个话题颇感兴趣。

说实话,此话题范围较广较深奥,资深学者由于知识阅历丰富才可道之一二。

就像季老先生,几乎一世纪的沧桑变化都被他尽收眼底,自然有资格解惑论道。

老人家话语浅显易懂,再难言表的事也能讲得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这正是我佩服他的原因。

该书取材广泛,多从一些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入手,以小见大来阐明作者观点。

我个人认为这样做可以拉近作者与读者距离。

同样是生活,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和剖析生活的全貌,告诉我们他眼中是什么样的世界。

老人退休后定居地点较优越,一出门便是一片荷塘,赐予老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有的像害羞的姑娘,有的像精力充沛的少年,好像所有花摇身一变都成了人一样。

荷花不再是荷花,而是精灵。

老人命途多舛,六岁时便离家求学。

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太痛苦了,俗话说得好,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区区几个字道出天下所有父母的心声。

也许正是它造就了季老先生,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愈加成熟,于是乎已到垂暮之年的季老才能带给我们这部人生精华。

命不济莫怕,这也许是锻炼的好时机。

莫过分抱怨命途之不公,只要你勇敢做自己,学会适应这个环境。

就像古代的钱币多铸成外圆内方的形状,只有边缘越圆才能更好的保存下去。

如果边缘尖尖的只会被磨平,最终成为一个圆。

人的一生会遭遇太多挫折,但它们总会成为往事。

过后再想想,你也许只有一个会心的微笑,而不再像从前那样或悲伤或后悔。

是啊!经历一次又一次的锻炼与磨砺会让我们意志更加坚定,心智更加成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冯友兰谈人生》有感
人生的真相就是具体的人生。

冯友兰先生认为,只有局外人才需要知道真相。

所以,当正视自己并非人生的局外人,人就不需要多问人生的真相。

他断言说,“问人生是人生,讲人生是人生,这即是人生之真相”。

冯友兰先生承认人生的形态百味,但是,在谈到人生是什么这一话题时,他的看法让人觉得有点“不求甚解”的意味,换言之,对于冯老先生来说,坦然地接受你的人生,不要过多追求和探究你人生的意义和来源,这比一切更为务实。

你懂不懂人生,这就是人生。

在冯先生的眼中,我们对于人生之真相的探讨,只须关注人生是具体的这一事实。

接着,他进一步断言说,如果你不满足于将人生视为具体地活着时,你也没有任何可能在真正意义上找到人生之真相。

很显然,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很大程度上来说,冯先生似乎并不信任外在的来源或资料,用以诠释人类的起源和目的,不论文化性的或是神学性的,更遑论视为上帝启示的基督教圣经。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关注到,冯先生对于生死问题所持有的消极或回避的态度。

应当承认,冯先生把人生框限于现今世界的确具有某种必然性,毕竟这比起信任那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性或文化性的意见(更不会相信启示的说法),会更减少出于人无知揣测的扭曲。

但是,他的回答并不令人满意,甚至有可能让人觉得他对此一无所知。

有必要注意到,虽然冯先生的确定意不在生死之外谈论人生,也拒绝诉诸于其他的来源,他还是需要就两个问题提供可能的看法,一是人生是什么?二是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前者为原因,后者为目的。

在他看来,探讨人的
来源几乎是不可能有成效的事。

所以,他设立了自己的起点,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引用他的话说,“人是天然界的一物,人生是天然界之一事”。

很明白的部分是,人的存在跟自然具有密切的关系,人的来源亦是如此。

至此,我们很难准确说明,他在多大程度会跟达尔文的进化论或者自然神论的思想靠近。

但是,他无疑将人的来源限定于这个奇妙的大自然,而且人类存在的方式也是在跟大自然的交互之中。

对于具有哲学思辨背景的冯先生来说,自然本身将是充分的,自我解释的。

但是,他也坦诚道,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了自然和人类的关系之后,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搞清楚人生真正的目的。

可是,他并没有给出适当的正面回复,仅仅是满足于承认,目前对自然的认识还不足够帮助我们彻底明白人类的存在的目的。

换言之,他目前认为“存而不论”的看法是适切的,尽管这并不是最好的。

有人认为,人生没有目的,生命就不可能有价值,也就毫无意义。

冯先生反驳道,个体之人的确没有什么目的或意义可言,就好比单独的山或雨一样。

接着补充道,由个体之人所参与的历史是真实的,且是有意义的。

这样一来,他将个人存在的意义置于了更广阔的背景,而且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个体之人无意义的看法。

正如他断言所说,“天然的世界以及其中的事物,我们只能说他是什么,不能说他为什么”。

同时,他并不信任目的论哲学家们的看法,认为天然事物都有目的,对此他的看法是保留的。

另有人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自我实现或创化。

他反倒认为,这至终回到一个点上,即人生就是生,就是活着。

询问人生的目的是多余的,你只需要好好的活着。

很显然,他并没有说明该怎样地活着才是好的,活着本身大过了其他。

当活着的意义被否定之后,活着这一动作是不是没有意义的么?又或者说,悲观厌世地生活是否更为可取呢?冯先生的回复有点含糊不清,但是大概的意思是说,这固然值得同情与敬意,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这并不是大多数人生活的风貌。

因此,他在间接上肯定了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胜于佛教对人生消极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