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绿宝石介绍

合集下载

金绿宝石基础分析-PPT文档资料

金绿宝石基础分析-PPT文档资料

5
金绿宝石颜色
从绿色-绿黄-黄色-棕色不等,质地坚硬而耐久,特别适宜制作宝石。 变石和猫眼宝石这两个变种,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 珍贵稀有的变石在日光下,可从绿变成红色、紫红色,或在白炽灯下变成棕色。 合成的金绿宝石、刚玉和尖晶石都可仿制变石的色彩变化。 猫眼石被琢成凸面宝石时,会有白色的线条穿过黄灰色宝石,因为凹槽或羽毛状 的流体内含物,或金红石的针形内含物所致。最珍贵的淡金棕色,伴有明暗的“牛奶 和蜂蜜”效果的阴影。 十八、十九世纪受葡萄牙人喜爱的淡黄色金绿宝石被称为贵橄榄石。
6
金绿宝石产地
上等的金绿宝石包括变石,在俄国的乌拉尔,大多数已采掘殆尽, 该处最大的刻面宝石重达66克拉。
各种颜色的水蚀卵石则见于斯里兰卡的宝石矿砾中。还分布在缅甸、 巴西、辛巴威、坦尚尼 亚和马达加斯加。猫眼石产於斯里兰卡、巴西和 中国。 金绿宝石工艺上要求颜色像浅茶水一样明亮的褐黄色和绿黄色,透 明,少瑕,晶体直径大于3毫米。经过琢磨,常是收藏家的珍品。 珠宝领域的金绿宝石是指金黄色透明的用作宝石的绿柱石,是名贵 宝石。 产于铍伟晶岩中。
7、透明度:金绿宝石为透明-半透明;猫眼为半透明;变石为透明。
8、多色性:金绿宝石可见明显的三色性,三种颜色分别为绿色,橙黄色和浅紫 红色;猫眼不见多色性;变石的多色性很强,表现为绿色、橙黄色和深红色。 9、硬度:8 - 8· 5 10、密度:密度变化不大,通常为3· 73g/cm3
3
金绿宝石的种类
7
猫眼石
8
猫眼效应
猫眼本是一种光学效应,与宝石中的星光效应,月光效应等一样,是 宝石中特殊光学效应的一种,为自然界的又一杰作,具有猫眼效应而使宝 石的身价倍增。 在光线的照射下,以弧面型切磨的某些 宝石,表面出现一条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明亮 光带,当转动宝石时,光带随之移动或出现 光带张合现象,犹如猫眼瞳孔收缩成的一条 狭缝,这种现象称为猫眼效应,也有称之为

宝玉石鉴赏-金绿宝石简介

宝玉石鉴赏-金绿宝石简介
我们知道猫眼效应是宝石内定向 排列的纤维状矿物包体产生的。有时 这些包裹体会有缺陷,排列不均匀或 不 续连,造成猫眼的亮带不均匀或不完整。工匠在切磨时需要丰富的 经验,正确取舍原材料,避开缺陷;甚至不惜损失部分克拉重量 来保证成品的完美。
2.变石:又称“亚历山大石”(Alexandrite)。含微量氧化铬 Cr2O3, 透明,有强多色性, 在日光下与白炽灯 下的颜色不同。灯 光下是红色,而在 日光下不同产地有 区别:
2.形态:斜方晶系,常呈扁平板 状或厚板状。假六方三连晶,六边 形偏锥状。5.相对密度:3.72 6.折射率:1.74—1.75 7.双折射率:0.009 8.光泽:玻璃光泽 9.色散:低,0.014 10.多色性:明显,优质的变石为强多色性 11.荧光:除变石有弱荧光外,其他品种无荧光
第七章 金 绿 宝 石(Chrysoberyl)
顾名思义,是一种以金黄色和绿色为主的宝石,致色元素是 微量的铁,常见颜色为褐黄色和褐绿色。有三个品种:金绿猫眼 石(cat’s-eye)、变石(亚历山大石 Alexandrite )和透明金绿宝石。
一. 基本特征: 物)1,.化常学含成微分量:的BCerA和l2FOe4+(3铍离铝子氧。化
俄罗斯产的为
蓝绿色,斯里兰卡 的是深橄榄绿色, 巴西和津巴布韦产 的为翠绿色。
3.透明金绿宝石:颜色呈淡黄、 金黄或黄绿色,通常琢磨成刻面 型。销路一般,葵花黄色的较受 欢迎。
三.产地:主要是斯里兰卡,最 名贵的猫眼皆产于此处,有一颗 重147.7ct的极品现镶在伊朗王冠 上。
其次为俄罗斯的乌拉尔、巴 西和津巴布韦。
二.品种: 1.猫眼石: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大约20种,其中金绿猫眼属于高 档宝石,是公认的五大名贵宝石之一。其颜色有葵花黄、棕黄和 米黄色。一般琢磨成素面。

金绿宝石的历史文化与著名品种

金绿宝石的历史文化与著名品种

变石亦称为“亚历山大石”,古称紫翠玉。
变色效应:在阳光下呈绿色,在烛光和白炽灯下呈红
色。许多诗人赞誉变石为“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 宝石”。
六月的生辰石。象征健康、富贵和长寿,被誉为“健康
之石”。也是结婚55周年纪念石。
亚历山大石的历史
据说变石发现于1830 年。斯里兰卡除产金绿猫 眼外,也产变石和变石猫眼,想必变石发现的时 间不会仅仅只有一百多年,应该更久远。因为斯 里兰卡金绿猫眼在我国唐代时期就有传说了,变 石同猫眼生长在一起,所以发现时间至少有几百 年乃至上千年了,只是当时人们不知道而已。

《灵眸生花》,其上镶嵌的变石猫眼重达45.51克拉
THANKS FOR YOUR TIME
一种奇异的现象,当把猫眼放在两个聚光灯束下,随着宝 石转动,猫眼会出现张开闭合的绝妙现象。
白金镶嵌的斯里兰卡产金绿猫眼
产量稀少 升值潜力大!

颜色:蜜黄色和棕褐色最好,其次是淡黄绿
色,淡黄色和淡绿色。

亮带:好的猫眼石,猫眼的亮带应位于宝
石弧面的中央。亮带纤细、清晰,移动灵活 的猫眼石价值高。
最高的成员,俗称猫眼

只有金绿宝石猫眼,才能直接被称作“猫眼”,世界
上已发现多种矿物具有猫眼效应,而其价值却都远不及金 绿猫眼石,只能被称作“xx宝石猫眼”,如碧玺猫眼, 石英猫眼等等。

猫眼石是高贵的宝石,产量稀少,其价格可与优质的祖 母绿、红宝石相当。

斯里兰卡产的猫眼质量最名品种


金绿宝石(Chrysoberyl)
金绿宝石是西方传统的五大宝石之一,发现于1789年。

来源于希腊语的词汇“Chrysos”和“Berullos”,意思是 “金黄” 和“宝石晶体”。

金绿宝石

金绿宝石
24
欧泊的品种
2、白欧泊 体色为浅色为主,有浅灰、浅黄、浅蓝灰色
等,变彩不如黑欧泊醒目,半透明至亚半透明。
3、水欧泊 水欧泊是透明或近于透明的,
仅带淡色调并具有变彩的欧泊 晶体,如果变彩的效果好,水欧泊也非常漂亮。
25
欧泊的品种
4.火欧泊 橙黄至橙红色体色,
具有变彩或没有变彩的透 明至亚透明的欧泊。不带 变彩的透明火欧泊则切磨 成刻面宝石。火欧泊的体 色与微量的Fe3+ 有关。
巴西白欧泊产于砂岩中,质量优质,产量丰富。
30
• 欧泊根据其色斑的形态、结构、低RI等来 鉴别,色斑特点为主要鉴定特征。
• 欧泊的色斑:(1)色斑具丝绢外表,沿一

方向延长;

(2)色斑为不规则薄片;

(3)色斑与色斑之间呈渐变

关系,界限模糊;

(4)色斑沿一个方向具有纤

维状或条纹状结构。
31
12.色散:低0.015
4
5
1.猫眼石:猫眼石是金绿宝石中著名品种。
(1)颜色:以蒸粟黄或蜜蜡黄色最佳,次为浅 黄色、绿黄色、褐黄。
(2)猫眼效应:含大量平行排列的管状包体, 磨成凸面型宝石时,出现一条亮带,这条亮带随 着光线移动而移动,故称为“猫眼活光”。
(3)RI:点测1.74
(4)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444nm处有一条强 的吸收窄带,此吸收带具有诊断意义。
另一种类型是产于坦桑尼亚,外观似金绿宝石猫眼
猫眼由于含有定向排列的针状包裹体 (推测是针铁矿)所致体色为绿黄至褐 黄色、半透明,RI1.44-1.45,SG2.082.11,质地好,但相当稀少。 又据报道,斯里兰卡也产有欧泊猫眼。

金绿宝石

金绿宝石

麦秆堆样的针铁矿纤维,栖息于巴西 金绿宝石中,35×。
金绿宝石
一、金绿宝石的基本性质
二、金绿宝石的品种
三、金绿宝石与相似宝石的鉴别 四、金绿宝石的质量评价 五、金绿宝石的产地简介
二、金绿宝石的品种
1.金绿宝石
没有任何特殊光学效应的金绿宝石。
2.猫眼
具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猫眼可呈现多种颜色,按质地颜色 好坏依次为蜜黄、黄绿、褐绿、黄褐、褐色。
垂直光带的方向,使用放大镜即可观察
到蜂窝状显微结构,因此易于鉴别。
变石与相似宝石
变石
变色石榴石
变色蓝宝石
红柱石
变石与相似宝石
宝石名称 变色石榴石 变色蓝宝石 变色蓝晶石 变色尖晶石 变色萤石 红柱石 变色效应 日光 灯光 酒红色 蓝绿色 红紫色 灰(紫) 褐红色、 蓝色 浅紫红色 绿蓝色 紫蓝色 蓝色 红色 红紫色 淡紫色 光性 均质体 一轴负 二轴负 均质体 均质体 二轴负 n 1.74 1.810 1.761.77 1.721.73 1.718 1.434 其它特征 针状包体、波浪状、不规则和 浑圆状包体 特征的生长纹、双晶纹,指纹 状包体 多色性强无色—深蓝色—紫蓝 色;435、445nm吸收带 特征的八面体负晶 低硬度、完全解理
可见阶梯状滑动面或双晶纹。 猫眼:内部主要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丝状包体。
变石:内部主要含有指纹状包体及丝状物。
阶梯状滑移面或双晶纹
浅褐色册状黑云母与数个小型 针状晶体伴生,50×。
同生石英的自形晶体,50×。
细小流体内含物的精致排列,在一颗斯里兰卡的金绿宝石 中形成指纹状部分愈合裂隙,30 ×。
愈合裂隙的外观与图案,由流体残余 水滴的分布所造成,32×。
6.发光性

金绿宝石

金绿宝石

金绿宝石金绿宝石是赫赫有名的五大宝石之一。

因其独特的黄绿至金绿色的外观而得名,以其特殊的光学效应而闻名。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金绿宝石猫眼(真猫眼),而变石更是被誉为“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

一、金绿宝石的基本性质成分与结晶习性:金绿宝石在矿物学中属金绿宝石族,斜方晶系。

其化学成分为铍铝氧化物(BeAl2O4),常含有微量Fe、Cr 、Ti等。

矿物晶体常呈板状、短柱状晶形,常形成轮式三连晶(假六方三连晶)。

光学性质:●颜色:金绿宝石有绿色、金黄色、黄绿色、咖啡色(褐色)、蓝绿色等。

其中以绿色、金黄色、黄绿色最受欢迎。

●金绿宝石通常为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亚透明—透明。

(猫眼通常为亚透明—半透明)●金绿宝石为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折射率:1.74-1.75,密度3.75。

●金绿宝石具三色性,猫眼多色性较弱,变石的多色性很强。

在紫外灯下通常无荧光。

●吸收光谱:黄绿色金绿宝石及猫眼皆由 Fe3+ 致色,具相似吸收光谱,主要产生445nm为中心的强吸收带。

变石的变色效应因含微量Cr 元素,其吸收光谱具 Cr 吸收特征:具680nm、678nm吸收线,630nm-580nm部分吸收,紫区全吸收。

●金绿宝石中,通常出现猫眼效应及变色效应,又可出现更为珍贵的变色猫眼,星光效应极少。

力学性质:●硬度:8-8.5;密度3.73(±0.02)●金绿宝石具三组不完全解理,常出现不均匀贝壳状断口。

猫眼和变石一般无解理。

显微特征:猫眼内部主要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丝状金红石包体或管状包体。

变石内部主要含有指纹状包体及丝状物。

二、金绿宝石的品种1)金绿宝石:无任何特殊光学效应的金绿宝石2)猫眼:具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

在光线照射下,猫眼表面呈现一条明亮的光带,光带随着宝石或光线的转动而移动。

在两个光源下,随着宝石的转动,眼线会出现开闭现象。

在聚光光源下,宝石向光的一半呈现其体色,另一半呈现乳白色。

3)变石:具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又称为亚历山大石(1830年,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生日当天发现了变石,故命名为亚历山大石)。

第5章4金绿宝石

第5章4金绿宝石

3、其他金绿宝石
要求晶体透明、少瑕。
常切磨成钻石型、椭圆型 、祖母型。
以绿色、金绿色为佳。
变石戒指(灯光下)
四、金绿宝石的成因和产地简介
1、成因:气成热液型矿床和伟晶岩型矿床 2、产地:


猫眼石:斯里兰卡、巴西。
变石:俄罗斯(乌拉尔地区)、斯里兰
卡、巴西。

普通金绿宝石:斯里兰卡、巴西、马达
颜色变化不明显、色淡或带有明显灰色调者,价 值相对较低。
(2)净度:一般要求透明少瑕,净度越高越好。
(3)切工:除据切磨比例、对称性及抛光质量评定
外,还要考虑定向。因变石三色性很强,应使其中的红、绿二色能从台面可以看到, Nhomakorabea则会使用颜色
变化显得很弱,影响价值。 (4)重量:变石产出稀少、粒度较小,故重量对价 格影响很大。达到0.3~0.4ct/粒属中档品,﹥5ct/粒的 晶体罕见。
均质体
①石英猫眼(勒子石):最易与金绿猫眼混淆,
当颜色相近时,可据石英猫眼的折射率1.54、
比重2.65、无特征吸收光谱与金绿猫眼区别。
②人造猫眼(玻璃猫眼):
玻璃纤维制成,有各种颜色,光带明亮灵活,其中蜜黄及褐黄 色品种颇似金绿宝石。
颜色和光带往往过于艳亮,不自然。
10X放大观察两侧腰部,可见密集六边形蜂窝状结构。 N约1.54,比重约2.46,硬度5~5.5,均质体,无多色性。
一、金绿宝石的基本特性
1、化学成分 2、晶系和晶形 3、力学性质 4、光学性质 5、包裹体
1、化学成分
化学式:BeAl2O4
含BeO19.8% , Al2O380.2%。
杂质: 常含Fe( Fe2O3含量可达 6%) 还常含Ti、Cr等

金绿宝石及其识别

金绿宝石及其识别

金绿宝石及其识别胡经国一、金绿宝石及其矿物学特性金绿宝石的英文名称为Chrysoberyl,意思是“金色绿宝石”。

在珠宝界,亦称“金绿玉”、“金绿铍”。

在矿物学上,金绿宝石属于尖晶石族矿物中的一种矿物。

金绿宝石是一种氧化物矿物,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铝铍,化学分子式为BeAl2O4。

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板状。

由于含铁量不同,颜色可呈淡黄、葵花黄、金黄、棕黄、绿黄、黄绿、黄褐色。

摩氏硬度8.5;密度3.71~3.75克/立方厘米;贝壳状断口;韧性极好。

透明至不透明;具有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折光率 1.746~1.755,双折射率0.008~0.010,二色性明显,色散0.015。

绿黄色的金绿宝石在短波紫外光下,产生绿黄色荧光。

其变种具有奇异的光学效应——猫眼效应和变色效应。

遇酸不受侵蚀。

二、金绿宝石的主要变种金绿宝石的主要变种有:金绿宝石猫眼、变石和变石猫眼。

㈠、金绿宝石猫眼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称为金绿宝石猫眼,简称金绿猫眼、猫眼石或猫眼。

这是因为,在所有具有猫眼效应的猫眼宝石中,以金绿宝石猫眼最为著名和最为珍贵。

因此,习惯上将金绿宝石猫眼简称为金绿猫眼、猫眼石或猫眼。

一般所说的猫眼石或猫眼,指的就是金绿猫眼。

其它猫眼宝石是不可以像这样称呼的,必须在“猫眼”二字之前加上宝石的名称,如海蓝宝石猫眼、碧玺(电气石)猫眼等。

金绿猫眼是金绿宝石的著名变种之一。

当金绿宝石中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管状包裹体时,将其加工成弧面型,即可出现猫眼效应。

对其内部含有大量真空状内含物的金绿宝石,施以卡波逊切割之后,出现猫眼效应的便是猫眼石。

把猫眼石放在光线之下,可以显现出一条很清楚的亮带(眼线),这种光学效应就称为猫眼效应。

若转动它,亮带(眼线)则会产生左右摇动的现象,这就是猫眼石的变色现象。

㈡、变石——亚历山大石具有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称为变石。

它是一种含微量氧化铬(Cr2O3)的可以变色的金绿宝石。

呈深红、橙黄和绿色;透明至半透明;具有强多色性。

宝石学速成10-6金绿宝石

宝石学速成10-6金绿宝石
GIC
金绿宝石族宝石
一、金绿宝石的宝石学特征GIC
金绿宝石双晶
金绿宝石为铍铝氧化物, 分子式为BeAl2O4,主要含有 的 微 量 元 素 有 : Fe 、 Cr 、 Ti组分
金绿宝石属斜方晶系, 常呈板状,短柱状晶形。晶 面常见平行条纹,晶体常 形成假六方的三连晶穿插 双晶。
1. 颜 色
GIC
(2)猫眼 光泽:玻璃光泽, 透明度:亚透明—半透明。
3.光性和折射率
GIC
(1)光性 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2)折射率 折射率为1.746~1.755, 双折射率为0.008~0.010。
4.解理、硬度与密度 GIC
(1)解理 不完全解理,常现贝壳状断口。
(2)硬度 摩氏硬度一般为8~8.5。
的类型变化;物理参数与变石相差甚远。
(二)猫眼
GIC
1.猫眼效应: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弧面形宝石的 表面上出现一条线状光带的现象;
2.猫眼效应的成因:宝石含有平行密集的线状包裹 体,并且与弧面形宝石的底面平行时,包体对光线 的反射形成光带。
3.外观:猫眼有多种颜色,如密 黄、黄绿、黄褐、褐绿色等。 猫眼在聚光灯下,宝石的向光一 半呈现其体色,另一半呈乳白色。
(2)变色效应:越明显越好,可分为100分;
(3)净度:净度的作用小于变色效果的作用;
(4)大小:最大的变石74.4克拉。
(5)1克拉的变石约15000美元/克拉,大于1克拉 的变石售价可达50000美元到100万美元。
5.变石产地特征
GIC
(1)变石的产地很少,产量也很有限,在市场上 几乎没有宝石可以销售;
(2)最早的乌拉尔变石矿山只开采了二十年就关 闭了,现在市场很难找到乌拉尔的变石,具有乌 拉尔产地证书的变石价值更高;

金绿宝石

金绿宝石
金绿宝石
概述 金绿宝石又称金绿玉,其最著名的的品种有变石
和猫眼,之所以珍贵是由于具有特殊的变色和猫眼
效应。
金绿宝石猫眼为斯里兰卡国石,又称“锡兰”
或“东方”猫眼。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存有一块重
47.6克拉的优质猫眼,一粒重171克拉的灰绿色猫眼
和一粒重582克拉的猫眼,均产自斯里兰卡,伊朗王
冠上有一粒斯里兰卡产的金绿猫眼宝石,呈黄绿色,
金绿宝石晶体及各种颜色品种
光泽及透明度 金绿宝石通常为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透明度 通常为透明—半透明; 猫眼光泽多为玻璃光泽,亚透明—半透明。 变色抛光面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光泽,通常为 透明。 解理 三组不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 8-8.5 密度 3.73(±0.02)g/cm3 ,较稳定。
特殊光学效应
猫眼效应。 变色效应。 变石猫眼。
金绿宝石的品种 据特殊光学效应划分 1、金绿宝石 指无任何特殊光学
效应的金绿宝石。
2、猫眼 具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叫猫眼。 密集平行排列的金红石丝状物 (平行C轴)所致。 除金绿宝石猫眼可直接定名为猫眼,其它具猫 眼效应的宝石不能定名为猫眼,而应在猫眼前加宝 石名称,如海蓝猫眼、碧玺猫眼、矽线石猫眼、透 辉石猫眼、玻璃猫眼等。
玻璃仿猫眼与金绿宝石猫眼的对比
特征 颜色 玻璃仿猫眼石 金绿宝石猫眼石
颜色种类多,浓重、鲜艳、刺眼。 绿黄色,色调实在,硬度 因硬度小,用久后表面浑浊 8.5,表面不浑浊。
光带
光带分散,成组出现,在弧面形 光带集中,宽而灵活,合 顶端,同时出现 2-3 条细亮带, 开自如。 均匀明显。 有玻璃纤维融化形成的六边形蜂 无蜂窝状结构,见金绿宝 窝状结构 石丝绢状包裹体 均质体,在偏光镜下显示黑暗 非均质体,宝石转动 360 度有4次明亮变化。

金绿宝石基础分析介绍

金绿宝石基础分析介绍

16
人造猫眼(玻璃猫眼): 用玻璃光学纤维制成,有各种颜色品种,光带明亮灵活,其中蜜黄 及褐黄色品种颇似金绿宝石。
一般颜色和光带往往显得过于艳亮,不自然。 用10X镜观察宝石两侧腰部,可见到密集的六边形蜂窝状结构。
17
玻璃仿猫眼与金绿宝石猫眼的对比
特征 颜色 玻璃仿猫眼石 金绿宝石猫眼石 颜色种类多,浓重、鲜艳、刺眼。 绿黄色,色调实在,硬度 8· 5,用久还会退色,表面 因硬度小,用久后表面浑浊 不浑浊。 光带分散,成组出现,在弧面形顶 光带集中,宽而灵活,合 端,同时出现2-3条细亮带,均匀 开自如。 明显。 有玻璃纤维融化形成的六边形蜂窝 无蜂窝状结构,见金绿宝 状结构 石丝绢状包裹体 均质体,在偏光镜下显示黑暗 非均质体,宝石转动360度 有4次明亮变化。
22
变石
23
变石的化学性质
化学式:BeAl2O4。 杂质 常含Fe( Fe2O3含量可达 6%)。 还常含Ti、Cr等。 硬度:8.5 比重:3.73(±0.02)
24
变石的光学性质
光泽:玻璃—亚金刚光泽。
透明度:透明—不透明。 光性:非晶质体,二轴晶(+)。 折射率:1.746 ~ 1.755。 双折射率:0.008 ~ 0.010。 色散:0.015。 – 多色性: – 变石具强三色性:绿、橙黄、紫红。 – 其它品种三色性弱~中等,多色性颜色随体色变化。
7、透明度:金绿宝石为透明-半透明;猫眼为半透明;变石为透明。
8、多色性:金绿宝石可见明显的三色性,三种颜色分别为绿色,橙黄色和浅紫 红色;猫眼不见多色性;变石的多色性很强,表现为绿色、橙黄色和深红色。 9、硬度:8 - 8· 5 10、密度:密度变化不大,通常为3· 73g/cm3

【大田】--金绿宝石

【大田】--金绿宝石

大田山边宝石:金绿宝石金绿宝石因其独特的黄绿至金绿色外观而得名,以其特殊的光学效应而闻名。

金绿宝石根据其特殊光学效应的有无可分为金绿宝石、猫眼、变石和变石猫眼等品种,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金绿宝石猫眼。

猫眼以其丝绢状的光泽、锐利的眼线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亚洲,猫眼宝石常被当作好运气的象征,人们相信它会保护主人的健康,免于贫困。

变石更是被誉为“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

在西方金绿宝石是赫赫有名的五大宝石之一。

一、金绿宝石的基本性质(一) 矿物名称金绿宝石(Chrysoberyl),矿物学中属金绿宝石族。

(二) 化学成分金绿宝石矿物为铍铝氧化物,分子式为BeAl2O4,实际上金绿宝石矿物中常含有微量Fe、Cr,、Ti等组分。

不同的微量元素使金绿宝石矿物产生不同的颜色。

(三) 晶系与结晶习性金绿宝石矿物属斜方晶系,原生矿物晶体常呈板状、短柱状晶形。

晶面常见平行条纹,晶体常形成假六方的三连晶穿插双晶(四) 光学性质1.颜色金绿宝石通常为浅一中等的黄色至黄绿色、灰绿色、褐色至黄褐色以及很罕见的浅蓝色,猫眼主要为黄色一黄绿色、灰绿色、褐色一褐黄色;变石通常在日光下为带有黄色色调、褐色色调、灰色色调或蓝色色调的绿色(例如:黄绿、褐绿、灰绿、蓝绿),而在白炽灯光下则呈现橙色或褐红色一紫红色;变石猫眼呈现出蓝绿色和紫褐色。

2.光泽和透明度金绿宝石的光泽通常为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透明度通常为透明一不透明;猫眼的光泽多为玻璃光泽,呈亚透明一半透明;变石抛光面光泽为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断口呈现玻璃一油脂光泽,而透明度通常为透明。

3.光性金绿宝石矿物为光性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4.折射率和双折射率金绿宝石的折射率为1.746~1.755(+0.004,-0.006),双折射率为0.0080.010。

例外情况曾发现一个褐色金绿宝石晶体具有相当高的折射率值:ng=1.770、np=1.764、nm=1.759,而其密度为3.755g/cm3。

跻身五大宝石之一的金绿宝石(猫眼),是彩宝界的低调王族

跻身五大宝石之一的金绿宝石(猫眼),是彩宝界的低调王族

跻身五大宝石之一的金绿宝石(猫眼),是彩宝界的低调王族-随心戴· 共享珠宝 -15 min阅读介绍篇|金绿宝石在西方金绿宝石是赫赫有名的五大宝石之一,相信大家都有听过。

金绿宝石因其独特的黄绿至金绿色外观而得名,以其特殊的光学效应而闻名。

金绿宝石根据其特殊光学效应的有无可分为金绿宝石、猫眼、变石和变石猫眼等品种,其中最著名的为金绿宝石猫眼。

其中变石更是被誉为“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

想了解更多关于金绿宝石的宝宝,就跟着我往下看吧~01金绿宝石金绿宝石的英文名称为Chrysoberyl,源于希腊语的Chrysos (金)和Beryuos(绿宝石),意思是“金色绿宝石”。

在珠宝界亦称“金绿玉”、“金绿铍”。

金绿宝石矿物属斜方晶系,原生矿物晶体常呈板状、短柱状晶形。

晶面常见平行条纹,晶体常形成假六方的三连晶穿插双晶。

金绿宝石颜色通常为浅—中等的黄色至黄绿色、灰绿色、褐色至黄褐色以及罕见的浅蓝色。

金绿宝石的黄色和黄绿色起因于金绿宝石矿物中含有微量Fe3+元素,猫眼的颜色主要也是起因于宝石中含Fe3+元素。

金绿宝石的多色性为三色性,呈弱至中等的黄、绿和褐色。

浅绿黄色金绿宝石多色性较弱,而褐色金绿宝石多色性略强。

猫眼的多色性较弱,呈现黄一黄绿一橙色。

变石的多色性很强,表现为绿色,橙黄色和紫红色。

02金绿宝石产地金绿宝石主要产地有俄罗斯、斯里兰卡、缅甸、巴西、美国、马达加斯加、津巴布韦、坦桑尼亚等国。

主要产地--俄罗斯最好的变石,即变色效应最好的变石产于俄罗斯乌拉尔地区。

俄罗斯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自给程度高。

其中珍稀的金绿宝石则产于著名的乌拉尔矿区。

乌拉尔是世界上变石最著名的产地。

19世纪由芬兰矿物学家N.Nordenshild首先在祖母绿矿床中发现了变石,这种宝石矿床位于东乌拉尔北部隆起的一个构造结合地带。

产出的金绿宝石主要是变石,粒度较小。

质地透明,颜色在日光下呈蓝绿色。

主要产地--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砂矿中则产出黄绿色大颗粒变石及高品质的猫眼宝石。

郑州地大珠宝鉴定师培训金绿宝石

郑州地大珠宝鉴定师培训金绿宝石

• (3)使用分光镜来区分金绿宝石与蓝宝石不是最好的方法, 因为金绿宝石在蓝光区445nm的吸收线与蓝宝石450nm的 吸收线过于接近,不容易区分。
• (4)通过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宝石内部的包体也可以作为鉴 定特征.
• 金绿宝石最常见的包体为指纹状包体、丝状包体。虽然蓝 宝石也具有同样的包体,但蓝宝石常见六边形生长色
金绿宝石属斜方晶系,常呈板状, 短柱状晶形。晶面常见平行条纹,晶 体常形成假六方的三连晶穿插双晶。
颜色
(1)金绿宝石:黄色至黄绿色,灰绿色,褐-黄褐色; (2)猫眼:黄-黄绿色,灰绿色;褐色,褐黄色; (3)变石:在日光下:黄色,褐色,或蓝绿色
在白炽灯光下:橙色或褐红-紫红色 (4)变石猫眼:蓝绿色和紫褐色。
两个光源下,猫眼的闭合现象
猫眼可呈现多种颜色,如蜜黄、黄绿、 褐绿、黄褐、褐色等。 猫眼宝石在聚光光源下,宝石的向光一半呈 现其体色,而另一半则呈现乳白色
猫眼石与仿制品的区别 :
具猫眼效应的其他宝石很多,但一般都远不如金绿猫眼 石那样猫眼现象明显,颜色也有较大差别 .
石英猫眼(勒子石): 最易与金绿猫眼混淆,当颜色相近时,可据石英猫眼的
3、变石
1.变色效应:宝石在不同的白色光源(通常指日光和灯光)下 ,呈现不同颜色(通常是蓝绿色和红橙色)的现象。 2.名称:具有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称为“变石”,其他变色效 应的宝石不能成为变石
• 具有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称之为变石。变石在商业界称 为亚历山大石,变石在日光或日光灯下呈现为绿色色调为 主的颜色,而在白炽灯光下或烛光下则呈现出红色色调为 主的颜色,因此被誉为“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
郑州地大珠宝鉴定师培 训金绿宝石
2020/8/22
金绿宝石简介--郑州地大珠宝培训学校

金绿宝石的评价与鉴赏

金绿宝石的评价与鉴赏

金绿宝石的评价与鉴赏金绿宝石的评价与鉴赏一、金绿宝石的特征:金绿宝石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矿物,通常以黄色、黄绿色,甚至金黄色而著称。

由于其优美的颜色而令人向往,由于其坚硬无瑕的质地而持久不衰,由于其稀少难寻而珍贵。

1、化学成份:金绿宝石是铍和铝的氧化物,分子式为BeO、Al2O3,常会有Fe和C r元素,而使金绿宝石呈现不同的颜色。

2、晶体结构:金绿宝石属斜方晶系,单晶体呈假六方板状或柱状,晶面上常见有平行生长纹,接触双晶和穿插双晶十分发育,常见有六边轮式和膝式双晶的晶体和盾形晶体。

3、物理性质:①金绿宝石一般呈棕黄色,绿黄色,黄绿色,黄褐色,常具有三色性:黄绿色,橙黄色,浅紫红色。

②硬度为8.5,密度为3.71-3.75g/cm3,一般为3.73 g/cm3。

③断口为贝壳状断口。

④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光泽为玻璃光泽—亚金刚光泽。

⑤包裹体:金绿宝石常具有二相气液包体和少量固态包体。

猫眼石具有针状、管状金红石等包体。

4、光学性质:①金绿宝石属二轴晶正光性,折光率为1.746-1.755,双折射率为0.008-0.009。

②吸收谱线:在445nm有一条铁的吸收带。

变石在红色区有四条(680nm、678nm、665nm、655nm),兰色区有两条(476nm、473 nm)吸收带。

③查尔斯镜下变石呈红色。

二、金绿宝石的种类:金绿宝石英文“Chrysoberyl”,来自西腊语“shryso”,意思是金黄色之意,这个词概括了金绿宝石的颜色特征,一般情况下,金绿宝石呈浅茶水一样明亮的褐黄色和绿黄色。

金绿宝石常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叫“金绿宝石猫眼”或“猫眼”。

具有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叫“变石”。

同时具有猫眼和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叫“变石猫眼”。

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属于高档宝石品种。

1、猫眼(cat’s eyes):在宝石中,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很多,如石英猫眼,电气石猫眼,海蓝宝石猫眼,硅线石猫眼等,但比起金绿宝石猫眼来,其效果则不可同日而语。

金绿宝石的基本信息

金绿宝石的基本信息

金绿宝石的基本信息金绿宝石是铍和铝的氧化物,品质优良的是极为珍贵的猫眼石。

金绿宝石一般为厚板状,透明有玻璃光泽,呈深浅不同的绿色或黄至棕色,有些在不同的光源下会发出不同的颜色。

金绿宝石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细晶岩和云母片岩中,因为它非常坚硬耐磨,所以在溪流和砾石中也会存在。

人工的方法可以生成金绿宝石,但品质不如天然的。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金绿宝石的基本信息,希望能帮到你。

金绿宝石简介金绿宝石的英文名称为Chrysoberyl,源于希腊语的Chrysos(金)和Beryuos(绿宝石),意思是“金色绿宝石”。

在珠宝界亦称“金绿玉”、“金绿铍”。

金绿宝石本身就是较稀少的矿物,能形成猫眼和变色效应者就更少,因而十分珍贵。

金绿宝石中,最著名的就是金绿猫眼。

金绿宝石通常透明度较好,呈现黄或黄绿色,亦由此得名。

大部分被切割成刻面宝石以表现其优良的火彩。

产地有巴西、斯里兰卡和马达加斯加。

市场价格尚处于低位,由于它具备所有高档宝石的优点,且颜色特别,所以不排除假以时日,当人们对它有所了解后,该宝石价格上涨的可能。

金绿宝石是铍和铝的氧化物,品质优良的,是极为珍贵。

金绿宝石一般为厚板状,透明有玻璃光泽,呈深浅不同的绿色或黄至棕色,有些在不同的光源下会发出不同的颜色。

金绿宝石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细晶岩和云母片岩中,也作为碎屑矿物见于砂砾层中。

因为它非常坚硬耐磨,所以在溪流和砾石[1] 中也会存在。

人工的方法可以生成金绿宝石,但品质不如天然的。

金绿宝石是一种氧化物,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铝铍,化学分子式为BeAl2O4。

属斜方晶系。

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板状。

颜色为棕黄、绿黄、黄绿、黄褐色。

透明至不透明。

玻璃至油脂光泽。

折光率1.746-1.755,双折射率0.008-0.010,二色性明显,色散0.015。

硬度8.5,密度3.71-3.75克/立方厘米。

贝壳状断口。

韧性极好。

绿黄色的金绿宝石在短波紫外光下,产生绿黄色荧光。

遇酸不受侵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 色 合 3.20 成蓝宝 石
1.74~1.76 单折射 1.76~1.78 0.008
多色性 变色特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具 三 色 日光下呈绿色,而在烛光下呈

红色。

日光下呈蓝绿色,而在烛光下
呈酒红色或带红色调的紫色。
二色性
市场上常误称为“合成变石”, 在日光下呈带紫色色调的绿 色,而在烛光下呈紫红色
合成变石 仅少数合成金绿宝石用于激光工业,合成猫眼也很少。
主要合成品是合成变石。 助溶剂法为主,也有焰熔法。
与天然变石的区别:包裹体
评估
全绿猫眼(猫眼石)的评估 变石(亚历山大石)的评估
猫眼石的评估
颜色:
蜜黄色、黄绿色、褐绿色、黄褐鱼、褐色,深棕色、灰色 等
猫眼线:
光带居中、竖直,光带狭窄,界线清晰,并显出游动活光; 猫眼线有一、二、三条之分,具二条猫眼线的最佳 猫眼光带闪光要强,与宝石背景形成鲜明对照,十分明显
金绿宝石介绍
珍贵奇异之石—金绿宝石
概述 特征 鉴别 评估 产地 商贸
概述
概念及宝石品种
金绿宝石的化学组成为BeA12O4,常含有一定 数量的铁、钛和铬组分。属斜方晶系。
普通金绿宝石 猫眼石 变石(亚历山大石)
产生变色效应的原因
历史和传说
金绿宝石发现的确切年代不详,猫眼石的发现 相对早些。 金绿猫眼在我国古代称为“狮负”, 意思是狮子背负过。“狮负”一词源于“狮子国” (斯里兰卡旧称)的神话故事,亚洲国家最负盛 名的金绿猫眼深受人们喜爱。
主要识别特征
三色性:绿色—橙色—浅粉红色 折射率:1.74~1.75 双折射率:0.009 相对密度:3.72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猫眼石)和变色效应(变石)
金绿宝石与外观相似宝石的区别
通过观察金绿宝石的三色性为较有效的识别方法。
宝石名称 金绿宝石 蓝宝石 尖晶石 钙铝榴石
产地
主要产地:斯里兰卡和乌拉尔 其次还有巴西、缅甸、马达加斯加和美国等地。
斯里兰卡是著名的金绿宝石产地,也是唯一生产金绿猫眼 的国家。
该国金绿宝石矿床位于康提城东南60km,已有2000多年 的开采历史,是个大型的综合砂矿。该国的猫眼为世人珍 爱,且非常出名,斯里兰卡猫眼有专门的英文名, Cymophane。这种猫眼有一种奇异的现象,当把猫眼放在 两个聚光灯束下。随着宝石转动,猫眼会出现张开闭合的 情况。
猫眼石常被当作好运气的象征,人们相信它会 保护主人的健康,使其免于贫困,斯里兰卡当地 人认为猫眼石具有预兆妖邪的魔力。有个时期, 人们把金绿猫眼雕刻成某种动物头的形状,以突 出其猫眼闪光效果。
欧洲人也喜欢金绿宝石。早在19世纪初期,英 国自然博物馆获得一块名叫“希望”的金绿宝石, 重45克拉,琢磨得非常完美。这块金绿宝石原属 于英国一位名叫Hope(希望)的银行家所有。这 位HOpe先生还有一块著名的猫眼石,被雕成象征 祭坛的形状,顶上有一支火把,整个宝石呈球状, 直径约1—1.5英寸。
宝石名称 相对密度 猫眼石 3.72
石英猫眼 2.65
磷 灰 石 猫 3.20 眼 透 辉 石 猫 3.30 眼 玻璃猫眼 2.3~2.4
折射率(点测) 其他特征
1.74
猫眼灵活,用聚光电筒照射,向光的一侧呈体色,
而另一测呈乳白色。
1.54
猫眼质地较粗,线状反光一般不够明亮,边界多
不清晰
1.63
线状反光一般不够明亮,边界多不清晰
美国华盛顿斯密逊博物馆有三粒大的变石,一 粒重达65.7克拉,一粒重11克拉,均产自斯里兰卡, 原苏联有一块变石晶簇25 x 15cm大小,还有一个 变石晶体为6 X 3cm,均产自乌拉尔。
变石是六月份的诞生石,象征健康、富裕和长寿,被誉为 “康寿之石”。
鉴别
主要识别特征 与外观相似宝石的区别 天然与合成变石的区别
1.68 1.40~1.60
多为不透明的深绿色至黑色,光带常较清晰,光 带两侧颜色差别小。
往往表现为猫眼效应过于完美,给人予虚假的感 觉,侧面垂直光带的方向在放大镜下呈蜂窝状纤 维结构
变石与仿变石的区别
宝 石 名 相 对 密 折射率


双折射率
变石 3.72
1.74~1.75 0.009
变 色 石 2.65 榴石
相对密度 折射率
3.72
1.74~1.75
3.99
1.76~1.78
3.60~3.63 1.71~1.73
3.60~3.70 1.74~1.75
双折射率 多色性 0.009 三色性强 0.008 二色性强 单折射 无 单折射 无
猫眼石与相似宝石的区别
比较可靠的方法是测定其物理参数,猫眼石以较高的折射率和相 对密度,而且眼线灵活,聚光照射下特征的颜色(见下表)来识 别。
而干净的为上品 猫眼要能张得大,越大越好,合要合得拢
变石的评估
最重要因素是颜色及颜色变化的美丽程度。
白天颜色好坏依次为艳绿、绿、淡绿。夜晚灯光下颜色 好坏依次为红、紫红、粉红色。
变石只要颜色变化好,都属于高档之列。 变石稀少而珍贵。一般颗粒都比较小,0.3、0.4克拉的
粒度就属中档宝石,大于5克拉的晶体则十分罕见。 变石珍品:颜色变化明显,透明,没有裂纹,切磨适中。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存有一块重47.6克拉的优 质猫眼,一粒重171克拉的灰绿色猫眼和一粒重582 克拉的猫眼,均产自斯里兰卡。近年来,陆续又 发现了一些重达100克拉以上的大粒优质猫眼,据 说一位美国珠宝商还售出过一粒重达300克拉的猫 眼。
伊朗王冠上有一粒斯里兰卡产的金绿猫眼宝石, 呈黄绿色,重147.7克拉。
乌拉尔是世界上金绿宝石(变石)最著名的产地。这里的 金绿宝石主要是变石,即亚历山大石。质地透明,颜色在 日光下呈蓝绿色,不象斯里兰卡的宝石颜色,为黄绿色。 乌拉尔变石粒度较小,此外还产出没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 石,这种宝石粒度比较大。乌拉尔金绿宝石(变石)产量 可能是世界第一。
据记载世界上最大的金绿猫眼长3.56cm。
变石被赞誉为“白天的祖母绿,黑夜的红宝 石”。变石的发现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生 日有关。故而称为亚历山大石,据说变石发现于 1830年。
变石粒度都比较小,大粒的变石发现不多。英 国博物馆收藏有两粒大的变石,一粒重达27.5克拉, 一粒重达43克拉。据说有人存有50克拉以上的变 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