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宇宙环境(一)

合集下载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19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19必修第一册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2. 掌握天文基础知识,如八大行星、太阳系、银河系等概念。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天文现象,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掌握天文基础知识,如八大行星、太阳系、银河系等概念。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

2. 准备天文望远镜等教学工具。

3. 搜集一些与地球宇宙环境相关的案例和故事,用于课堂讲解。

4. 设计一些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层层深入,螺旋上升,精心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宇航员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引出本课学习的内容,教师简单介绍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地球在宇宙中位置的思考。

2. 认识银河与太阳系:利用教具,师生共同演示模拟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利用多媒体课件认识太阳系以外的广大空间和天体。

通过讲解太阳系的主要成员使学生明确太阳系的主要成员。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太阳系有初步了解,同时形成宇宙广阔的概念。

3. 讲授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通过教师讲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学生了解宇宙组成、星系、恒星、行星等概念。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明确星系、恒星、行星的不同,并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理解宇宙的组成。

4. 认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通过观看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模拟实验视频,学生明确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概念及方向。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明确地球自转与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使学生对地球自转与公转有更直观的认识,并理解其产生的地理意义。

1--地球的宇宙环境(1)

1--地球的宇宙环境(1)

导学案第一章第1节(1)地球的宇宙环境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用约30分钟时间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掌握课本基本知识,并能够建构基本知识体系。

2.完成本节教材助读中的问题, 并用红笔标记出自己不会的问题。

3.预习中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归纳,并注意联系实际。

学习目标:1. 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和特点。

2. 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教材助读:完成下面问题:1.宇宙中、、、等各种物质通称为天体,他们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和的永恒运动维系着他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2.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做“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可见宇宙的半径约光年。

3.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

预习自测:1.在下列各种天体系统中,最小和最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A.太阳系、地月系B.地月系、总星系C.星系D.河外星系2.宇宙,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

古代人们把空间称为()A.宇宙 B.宇 C.宙 D.都不对3.太阳系在天体系统中的层次( )A.最低一级B.最高一级C.次于银河系D.和河外星系并列探究案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一:天体系统的层次是怎样的?探究活动二: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我们是如何对其进行分类的?当堂检测: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地球的字母是;与其相邻的两颗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字母)(2)图中字母表示的行星中,质量和体积都很大的是、(填字母),它们都属于行星。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其中心天体是,(4) 此天体成为该天体系统中心的原因是。

训练案1.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A.恒星、星云 B.恒星、行星 C.星云、行星 D.行星、卫星2.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A.金星 B.太阳 C.月球 D.土星3.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离地球最远的是()A.水星 B.金星 C.木星 D.海王星4.下列各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A.总星系 B.地月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5.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八大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A.金星、水星 B.火星、木星C.金星、火星 D.土星、水星6.下列行星按距离地球由近到远的正确排序是( )A.水星、地球、金星B.火星、小行星带、木星C.木星、土星、火星D.海王星、冥王星、天王星7.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8.在天体系统各层次中,最高一级的是()A. 太阳系B. 河外星系C. 总星系D. 地月系9.1986年,当时一个14岁的中学生曾观测到哈雷彗星的回归,如果它再次观测到这颗彗星时年龄该是()A.15岁 B.24岁 C.30岁 D.90岁10.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天体与地球都是等距离的B.除地球外,宇宙间的一切物体均属天体C.各种天体都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D.天体就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星星,气体和尘埃不能算作天体1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此图是天体系统示意图,总星系指图,河外星系的级别与图相同。

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1

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1

• (教材P11) • 1.(1)地球上拥有被科学家称为“金锁 链条件”的原因,根据它们的因果关 系,可“链接”为以下链条:
• 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上具有0℃~ 100℃的温度范围,这正是液态水存在 的温度范围。地球适中的质量所产生 的足够的引力,使地球周围形成了大 气层,正是因为有了大气层的保护, 才使地球上的水分不致于散逸到宇宙 空间。 • (2)太阳的稳定使地球上能够获得稳定 的光照条件,正因为如此,地球上的 生命演化链没有中断,从而孕育出高 级生命。 •
• 诱思探究 • “地外文明”是大家非常感兴趣的内 容,极具探索性。“UFO来到地球”, 给地球人带来无限畅想与期待。科学 幻想不是没有根据的“乱想”,地球 上出现生命的条件,应该作为一个参 照。 • 为什么地球上存在生命? • 【提示】 从地球的特殊性以及生命 生存所需的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
• 【解读】 地球的特殊性体现在:到 目前为止,它是人们所知的宇宙中唯 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 可从两大方面理解其有生命存在的条 件:第一,它处于一个安全和稳定的 宇宙环境之中,八颗行星和小行星都 是自西向东在各自轨道上运行,且生 命赖以生存的太阳给地球提供了稳定 的光照条件。第二,地球自身具备了 生物必需的温度、大气、水这几个条
• 跟踪探究 地球为什么会成为生命的 摇篮?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 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 系,并用直线相连。 • ①地球磁场 a.地球表面存 在大气层 • ②地球的体积与质量 b.削弱到达地 面的紫外线 •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c.水经常能处 于液体状态 • ④地球大气中的臭氧 d.削弱宇宙射
; / 首农礼品卡 首农礼品册 首农礼品卡册官网 首农集团礼品卡册 ; ; / 首农礼品卡 首农礼品册 首农礼品卡册官网 首农集团礼品卡册 ;

(一).1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1地球的宇宙环境

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四、地球——普通&特殊的行星
(一)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
1、从北极上空看,各行星都按逆时针绕日旋转 ——同向性 2、运行的轨道都近似圆形
3、各行星的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上
——近圆性
——共面性
(二)为什么说地球又是一颗特一的高级 智慧生命——人类。
天文学家把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半径 约140亿光年)。
光年:时间单位( × ) 距离单位( √ )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的概念: 宇宙间的星云、恒星、行星、卫星 等各种物质通称为天体。
天体:宇宙中的各种物质通称天体。
2、天体的分类: 自然天体:宇宙中自然存在的恒星、 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云 等。 人造天体:通过人工制造而进入宇 宙空间的宇宙飞船、太空实验室、 人造卫星、航天飞机 等。
(三)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外部原因:1、太阳光照一直很稳定。 2、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 不干扰,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内部原因: 1、适中的日地距离(15000万公里) -----适宜的温度。 2、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大气 3、生命生存所需的液态水。 (地球内部热能、地球体积收缩→水汽逸出→形成 降水→原始海洋)
9、在图中横线上,写出各天体系统的名称:
银河系
地月系
200亿光年
总星系
太阳系
10、按天体系统的层次,填写方框中的内容:
11.为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国际组织把我国 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北京大学星”。 “北京大学星”应位于( ) A.金星和地球之间 B.地球和火星之间 C C.火星和木星之间 D.木星和土星之间 12.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 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 是( )

1.1地球的宇宙环境(第1课时)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1地球的宇宙环境(第1课时)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 第一章
第一节
China Geography
地球
—地球的宇宙环境
人 教 版 七年级地理
学习目标
01.掌握常见天体; 02.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 03.掌握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03.了解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PART 01
地球在宇宙中
哲学所指宇宙,即所有的空间、时间、物质等及其所产生的一切事 物的统称,是物质的整体,是物理学和天文学的最大研究对象,哲 学上又叫世界
第一节
China Geography
谢谢观看
人 教 版 七年级地理
1.宇宙中的天体
天体:宇宙中的各种星体
1.宇宙中的天体
恒星
自己发光的球状体 如:太阳、星星
1.宇宙中的天体
行星
自身不发光,环绕恒星运动,靠反 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如:地球、火星、木星
1.宇宙中的天体
卫星
自身不发光,环绕行星运动。 如:月球
2.天体系统 地月系
• 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组成 •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月球围绕地球运动
行星
距日距离 (以日地距离为1计算)
表面平均温度/℃
金星
0.72
>400
过高
地球
1
15
火星
1.52
-63
过低
4.地球适宜生存的条件
体积和质量适中
大气 液态水
地球适中的体积 和质量,其引力 可以使大气聚集 在地球周围,形 成包围地球的大 气层
4.地球适宜生存的条件
安 全 的 宇 宙 环 境
适宜的温度 大气 液态水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 行星,根据人类目前所掌握的宇 宙信息,地球是八颗行星中唯一 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堂实录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堂实录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堂实录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堂实录》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作业内容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2021年4月22日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第1页(总6页)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第5页(总5页)
课时教学流程补充
第2页(总5页) 课时教学流程补充
第3页(总5页) 课时教学流程补充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4页(总5页)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堂实录这篇文章共10995字。

相关文章
《三年语文上册《4 古诗三首》生字拼音组词》:1、三年语文上册《4 古诗三首》生字拼音组词我会写寒há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 径jìng(径直、途径、大相径庭) 斜xié(斜线、斜坡、目不斜视) 霜shuāng(霜冻、风霜、霜期) 赠zèng(赠言、赠送、《《傅雷家书》知识要点》:1、《傅雷家书》知识要点简介:《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写给儿子的书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7000多字。

字里行间,
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新教材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是高中学生所接触的第一堂地理课,通过介绍天体,进而引导学生了解宇宙天体系统,使学生一进入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就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一初步认识,从而在宏观上把握地理环境的大背景。

教材采用图片、表格、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分析出地球的宇宙环境及自主探究分析得出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区域认知: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能运用图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人地协调观: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

综合思维:利用所学,探究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存在生命的星球,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地理实践力:通过探究活动月相观测活动,培养学生考察、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的能力。

1、重点:(1)了解天体、天体系统,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

(2)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特征,理解地球是一颗及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难点:理解地球是一颗及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多媒体自制教具(一)引入课题教师以千古疑惑为引,甄选几个宇宙现象,在引入本节授课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亿万星辰,交相辉映。

日出日落,月盈月亏……地球在宇宙中处于何等地位?地球的宇宙环境究竟如何?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星球?地球、月球和太阳,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力量操纵着地球上的潮涨和潮落?(二)了解天体、天体系统,认识各类天体系统间的关系,从而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首先,由教师为学生讲述人类在认识宇宙的历程,由最早的地心说,到日心说。

随着人类视野的发展,提出星系的概念,在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中,望远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人类天文观测的尺度已经扩展到了200亿光年的时空区域。

之后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地完善,教师讲述完人类认识宇宙的进程之后,可以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对宇宙的认识。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了解宇宙环境的观点。

2. 掌握地球的八大行星及其各自的主要特征。

3. 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其特殊性。

4. 培养学生对宇宙环境的认知能力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在宇宙环境中的位置,以及太阳系的主要特征。

2. 教学难点: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宇宙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各种图表和图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准备相关的视频和音频素材,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3. 准备一些简单的天文望遥镜,供学生观察星空。

4.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宇宙环境的理解和看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些太空探索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从而引出地球的宇宙环境。

(二)讲授新课1. 认识星空(1) 教师展示一些星空的图片,并介绍一些星座的故事传说。

(2) 学生根据图片描述自己所知道的星星和星座。

2. 地球的宇宙环境(1) 介绍地球所处的银河系和太阳系:介绍银河系、太阳系的基本知识以及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地球。

(2) 教师利用行星运动轨迹图片介绍各大行星的特点及规律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轨道位置特殊。

(三)实践活动模拟航天员在太空舱内看到地球是什么样的,并用图片记录下来。

可以尝试着应用画图工具或截图软件,对看到的地球景象进行描述。

这个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在太空中的位置,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3.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地球为什么能够成为九大行星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2)为什么我们能在地球上看到星空?(3)太空环境对地球上的生命有哪些影响?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与全班同砚分享讨论结果。

4. 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强调地球的宇宙环境对地球生命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珍爱地球的重要性。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课时)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课时)

太阳
地球
行星
奇特的天文现象-日食
日食是日面被月面遮掩而变暗甚至完全消失的现象。
奇特的天文现象--月食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 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 看到月球缺了一块。
【延伸】水星凌日
如右图,2003年5月 7日,水星出现了凌日 现象,即水星呈现为 一个小黑点从太阳表 面划过。这种被天文 学家称之为“水星凌 日”的奇观在21世纪 将仅出现14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火星也会出现凌日现象 B. 可以直接用裸眼观测凌日 C. 金星凌日现象最便于观察 D. 只有用望远镜才能观测到凌日现象
水、金、地、火、 木、土、天、海
3、矮行星——
冥王星
太阳系概况:
4、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彗星、流星体、 其他星际物质 5、小行星带的位置——
火星和木星之间
6、地球的左邻 右舍—— 金星和火星
【八大行星的分类】
类地行星 76年
巨行星
远日行星
地内行星
地外行星
人类认识的 宇宙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材料中所述地理事象属于天体的是:
B
A. 天龙座
C. 流星雨
B. 流星群
D. 陨星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 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 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 火,19时整成功升空。在飞行后的 29分53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 道。下图中四地为中国重要的航天 基地,读图回答1-2题。 1.从发射节省能源角度考虑,最合 适的地点是 D A.① B.② C.③ D.④ 2.此季节对发射最有利的气象条件是 A.昼短夜长,有利于观察 B.风力较大,有利于升空 C C.晴天多,对发射干扰少 D.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考验飞船适应外太空的 情况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11年
日珥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光热能源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为生物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提供能量 化石燃料:石油煤炭
提供光热资源, 为生物的繁衍 生长提供能量。
如:光合作用
为大气和水体运动提供能量,促进水循环
目前主要的能源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 时期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太 阳 能 电 站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太阳能汽车
太阳能路灯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磁暴
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通信
对地球大气层的影响:极光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与年降 水量
结论
存在相关性;
两者的变化周 期约为11年; 不同地区两者 相关性不同。
恒星
星云
流星体
流星雨
彗星
人 造 卫 星
宇 宙 飞 船
太 空 实 验 室
航 天 飞 机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总星系 河外星系
人 造 地 球 卫 星
人类首次登月
美国“阿波罗”登月飞船
我国“神舟”系列试验飞船
太阳系:识记八大行星的位置;小行星带的
17h15m 164.8y
海王星
30.10
17.22
57.10
17h48m 247.5y
-220
2、特殊性——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思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宇宙环境安全 外部条件 光照条件稳定 日地距离适中 体积质量适中 运动周期适中
内部条件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一)

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一)

第三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考纲要求](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关系。

太阳系概况。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太阳能量的来源。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宇宙探测。

宇宙探测的意义。

宇宙探测的现状。

[知识讲解]1.天球Array(1)概念:球心为观测者,半径无穷大。

(2)地平线:观测者所在位置在地球上的切线。

地平圈:地平面与天球所交的圆圈。

(3)地平线(圈)与北极星观测者在赤道时,北极星位于正北位置。

观测者在北半球某纬度,北极星与地平线(圈)的夹角为该纬度的数值。

观测者在南半球时,北极星在地平线(圈)以下,无法看到。

2.宇宙间的天体。

(1)天体类型。

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

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有很大的质量。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成分是氢。

密度地球最大、土星最小。

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形成流星现象。

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

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人们会看到某一区域某一时间流星数目显著增加,有时甚至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

大多数是以辐射点所在星座或附近的恒星命名,如狮子座流星雨。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著名的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

②人造天体:航天飞机、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垃圾等。

(2)天体系统。

宇宙间的各种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而形成各种天体系统。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河外星系九大行星比较:①距太阳的远近顺序、公转方向(逆时钟);②分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③小行星的位置(火、木星之间),哈雷彗星的回归周期、公转方向(顺时钟)以及慧尾的朝向。

地球的宇宙环境 (1)

地球的宇宙环境 (1)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课标分析:对于地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要认识宇宙,需要明确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宇宙的范围。

第二,从地球上看,其他天体都是“天上”,而相对于其他天体而言,地球也在“天上”,所以需要在宇宙这一大环境中对地球进行定位,这就需要区分出不同层级的天体系统,作为描述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

第三,在人类已经认识的宇宙范围内,尤其是相对太阳系其他行星而言,地球有生活着高级生命体这一特殊性,这与地球因其所处位置而拥有的环境条件息息相关。

“运用资料”是指学生会运用图文资料进行描述;“描述”的要求是指学生能用文字、图像等形象地说出“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个什么样的环境。

学习目标:1.根据图像资料,结合天文观测活动,描述各类天体的特点以及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2.运用示意图等指出地球在不同层级天体系统中的位置,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3.运用资料说出行星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体会保护地球太空环境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1.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1.1。

北京时间2017年2月20日13:15,中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为地球拍摄的“写真”,照片流出,众多网友直呼“年度最美图”。

正如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描述的:“她披着浅蓝色的纱裙和白色的飘带,如同天上的仙女缓缓飞行”。

那么从太空看到的地球,为什么是明亮的?这与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略。

【小结讲解】“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

宇宙包含了地理学研究的两大视角“空间”和“时间”。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她在茫茫宇宙中只是沧海一粟,我们保护好这个家园,就要了解她所处的宇宙环境。

【过渡】从宏观层面看,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首先要明确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页,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教案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教案
设计
教师
审定
教师
使用
教师
编号
必修(一)-01
课题
1.1地球的宇宙环境(一)
课型
新授课型
特征
目标分解&子目标
T
方法&策略
改进&反思
一、天体
1、概念
2、分类
3
3
2
2
请各位同学谈自己对宇宙的认识
打出各种天体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天体(K1)
思考: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K2)
区别流行体和流星现象
二、天体系统
1、天体系统的构成
2、天体系统的级别
3、太阳系各大行星
4、认识地月系
2
6
8
6
8
探究:
1、天体系统与天体的区别(K3)
2、宇宙中各层次天体系统的组成
3、太阳系各行星的特征(K4、K5)
4、认识地月系(K6)
巩固练习:
详见检测单




一、天体
1、概念
2、分类: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云、、、
二、天体系统
1、天体系统的构成
2、天体系统的级别
3、太阳系各大行星及特征
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4、地月系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掌握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资料,以便更好地诠释地球的宇宙环境。

2. 制作教学PPT,设计教室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探究。

3.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以便更好的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环境的基本观点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宇宙环境的整体认识。

教学过程如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在宇宙中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并提出问题:“地球在宇宙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宇宙环境对地球有哪些影响?”2. 讲授新课:(1) 地球的外部圈层:介绍地球的各个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

(2) 恒星世界:介绍太阳系的基本观点和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以及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

(3) 月球环境:介绍月球的基本特征和月相变化规律,并引导学生思考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4) 地球的内部结构: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外核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它们对地球的影响。

3. 教室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宇宙环境。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宇宙环境的知识。

4. 教室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宇宙环境对地球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如何更好地利用宇宙环境为人类效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什么叫宇宙?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 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这种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加深。
• 时间:上百亿年。 • 空间:上百亿光年。
以下图中所示都是天体,结合自己已有知识或 生活体验,参考课本和资料,思考回答:
1.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概括天体的概念和类型
自主完成当堂检测(5分钟)
当堂检测(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 B 3. C 二、综合题 (1)相互吸引 相互绕转 (2)总星系 (3)太阳 地球 (4)金星 火星 1.5亿
课堂小结
• 1、自我总结学习内容。 • 2、完成【我的知识网络图】。 • 3、评出课堂表现最佳小组和最佳个人。
时代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2世纪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
16世纪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18世纪
20世纪 60年代 以来
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一词
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 的发展,使天文观测尺度扩展到上百亿年 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总星系)
——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加深。
评 1.组长记录好本组成员的学习表现,做好评价。 价 2.自主学习效果好,表现较好的小组,可适当加分。
要求: 1.起立讨论,小组长先安排任务,再小组内集中讨论,解决好全部展示问题。 2.讨论时,手不离笔、随时记录,争取在讨论时就能将错题解决 3. 小组长总结归纳未决的疑难和新生成的问题,做好记录,准备质疑。 目标:全部参与,讨论高效,每个同学都能谈出符合自己目前水平的看法。
课前微语
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1930.8.5——2012.8.25) 1930年8月5日生于俄亥俄州瓦帕科内塔, 14岁接受飞行训练,16岁获得飞行员证 书,1969年7月20日,成为登月第一人。 尼尔・阿姆斯特朗于2012年8月25日逝 世,享年82岁。
探究3
展示小组
1、2 3、4 5、6 7、8
点评小组
9 9 9 9
点评要求:
1.点评者要对展示内容进行评价,给出展示组成绩。 2.未点评的同学(可拿好纸笔,离开座位,找到合适位置)注意倾听, 认真记录。对展示点评的内容可进行补充或拓展。
1、总星系就是整个宇宙吗?
宇宙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空间上是无边 无际的,而总星系只是我们探测到的可见宇 宙部分,其空间范围不过是140多亿光年。
我的课堂我做主——(展示5分钟)
展示内容
探究1 探究2第一问 探究2第二问
探究3
展示小组
1、2 3、4 5、6 7、8
位置
口头 口头 口头 口头
要求: 1.快速说出本组结论。2.注意语言规范。 3.其他同学关注展示,记录、修改完善自己的结论。
锦上添花我来评——(点评3分钟)
展示内容
探究1 探究2第一问 探究2第二问
含义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
.彗星.流 星体.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 物质性
运动性
流星体
空间站与伴飞卫星
多层级的天体系统
银河系
地月系
太阳系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总星系
地月系 地球
太阳系
月球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
恒星系统
河外星系
(合作探究 5分钟)
内 根据学案和教材,小组合作完成: 容 1.学始于疑。2.质疑探究。 要 1.全力投入,合作高效。 求 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尽力得出自己的结论。 目 1. 各组:组长调控高效学习状态。 标 2. 组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解决。
宇宙诞生之前,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也没有物质和能量。大约150亿年 前,在这四大皆空的“无”中,一个体积无限小的点爆炸了。时空从这一 刻开始,物质和能量也由此产生,这就是宇宙创生的大爆炸。刚刚诞生的 宇宙是炽热、致密的,随着宇宙的迅速膨胀,其温度迅速下降。最初的1 秒钟过后,宇宙的温度降到约100亿度,这时的宇宙是由质子、中子和电 子形成的一锅基本粒子汤。随着这锅汤继续变冷,核反应开始发生,生成 各种元素。这些物质的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来越大的团块,并逐 渐演化成星系、恒星和行星,在个别天体上还出现了生命现象。然后,能 够认识宇宙的人类终于诞生了。这幅大爆炸图景,是目前关于宇宙起源最 可能的一种解释,被称为“大爆炸模型”。大爆炸理论诞生于20年代,在 40年代由伽莫夫等人进行补充和发展,但一直寂寂无闻。直到50年代,人 们才开始广泛注意这个理论,不过也只是觉得它很好玩,并不信服。人们 更愿意认为,宇宙是稳定的、永恒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爆 炸模型在科学上有强大的说服力。我们不得不相信,宇宙有一个开始,也 将有一个终结。它产生于“无”,也终将回归于“无”。
2、太阳系由哪几大行星组成?它们有何共同特 征?
太阳系共有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行,按照距太 阳远近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水晶球,火烧木变土,天海边。)
它们的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小行星带位于太阳系的哪个位置? 小行星带基本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要求: 惜时高效,个人独立完成,保持安静。
重点讲析,难点点拨
• 什么叫宇宙?
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的《尸子》一书: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即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 态的物质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
宇宙起源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者,无也。 —老子《道德经》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
温馨提示
课前准备: 课本、导学案、双色笔、 笔记本、地图册等 课堂目标:激情高效
(自主学习 5分钟)
内 根据学案和教材,个人独立完成; 容 学案“自主学习” 要 1.全力投入,合作高效。 求 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尽力得出自己的结论。 目 梳理课本知识,勾画出重难点。 标 将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填写到“我的疑问”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