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简答题(数据库)

合集下载

数据库总结(简答题)

数据库总结(简答题)

数据的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DBMS的定义: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系统软件)。

DBMS的用途:(1)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2)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的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2)数据操纵功能: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 ,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

(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并在多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时进行并发控制,且在数据库系统发生故障后对系统进行恢复。

(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数据库数据批量装载、数据库转储、恢复、数据库的重组织、性能监视等(5)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数据库系统的构成(1)数据库(2)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组织、分类、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人工管理阶段特点:(1) 数据不保存(2) 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3) 数据不共享(4) 数据不具有独立性文件系统阶段特点:(1)数据以文件形式长期保存(2)数据由文件系统统一管理(3)应用程序直接访问数据文件(4)数据的存取基本上以记录为单位缺点:(1)数据冗余度大(2) 数据独立性低(2)数据一致性差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1)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2)数据结构化(3)数据独立性高(4)由DBMS进行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A)数据的安全性(security)控制B) 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控制C) 并发(concurrency)控制D) 数据恢复(recovery)数据模型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1)概念模型(概念层数据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数据库简答题

数据库简答题

数据库简答题数据库是一种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

它可以提供有效的数据组织和快速的数据访问。

下面是一些与数据库相关的简答题:1.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软件,用于管理数据库的创建、使用和维护。

它提供了一种访问数据库的接口,并允许用户进行数据的插入、修改、删除和查询操作。

常见的DBMS包括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2. 请解释什么是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是以表格形式组织数据的数据库。

它利用关系模型来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表格中的每一行表示一个实体,每一列表示一个属性。

关系型数据库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数据的管理和操作。

3. 什么是主键?它的作用是什么?主键是一种唯一标识表格中每一行数据的列。

它的作用是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和完整性,能够快速找到和区分每一条记录。

主键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列组成,在表格中不能重复。

4. 请解释什么是外键?它的作用是什么?外键是一种用于建立表格之间关联关系的列。

它是另一张表格的主键,用来引用其他表格中的数据。

外键的作用是维护数据的完整性,确保相关表格之间的关系一致。

5. 什么是索引?它的作用是什么?索引是一种用于提高数据库查询效率的数据结构。

它类似于书的目录,可以快速定位和访问数据。

数据库查询时会先根据索引找到相关的数据位置,然后再进行数据的读取。

索引可以加快数据的查询速度,但同时也会增加数据的存储和维护成本。

6. 数据库的三范式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三范式?数据库的三范式是一种设计数据库的规范。

它包括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

遵循三范式可以提高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效率,降低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风险。

- 第一范式(1NF)要求数据表格中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再分的基本数据单元,每一行数据应为唯一。

- 第二范式(2NF)要求每个非主键列完全依赖于主键。

- 第三范式(3NF)要求非主键列之间不能存在传递依赖。

知识点_简答题(数据库)

知识点_简答题(数据库)

SQL Server基本知识点_简答第1章数据库技术基础一、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P2-41、人工管理阶段:应用程序完全依赖数据,并且数据大量重复存放。

但是数据不独立、不共享、不保存。

2、文件系统管理阶段:数据与应用程序分离,数据独立存放在数据文件中,数据可以反复使用和保存。

应用程序通过文件系统与数据文件发生联系,但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无集中管理。

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对所有数据实行统一规划管理,数据按一定的结构组织在一起,数据和应用程序独立。

数据库中数据能够满足所有用户的不同要求,减少了数据存储冗余、实现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及高效检索和处理数据。

二、数据库系统的组成P7-9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安装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用来组织、存储和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

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硬件和基本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系统、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的用户(数据库管理员、应用设计人员、最终用户等)。

三、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体系结构P10-1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由外模式、概念模式(简称模式)和内模式以及2个映射(内模式——模式映射和模式——子模式映射)组成。

1、外模式:又称子模式,是某个或某几个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的数据视图(外部视图),由对用户数据文件的逻辑结构描述以及和全局视图中文件对应关系的描述组成。

外模式是从模式导出的一个子集,包含模式中允许特定用户使用的那部分数据。

一个子模式可以由多个用户共享,而一个用户只能使用一个子模式。

2、模式:又称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是综合所有用户的数据,按照统一的观点构造的全局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总体描述以及存储视图中文件对应关系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全局视图)。

3、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由对存储视图中全体数据文件的存储结构的描述和对存储介质参数的描述组成,它描述了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存储方式和物理结构,对应着实际存储在外存介质上的数据库。

数据库简答题整理

数据库简答题整理

一.1.试述关系模型的参照完整性规则?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F 是基本关系R 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 的主码Ks 相对应(基本关系 R 和S 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 R 中每个元组在 F 上的值必须为:取空值(F 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或者等于 S 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评分标准:指明 F 是 R 的外码,与 S 的主码对应 1 分;参照完整性两条规则各 1分。

2.试述视图的作用?(1)视图能够简化用户的操作。

(1 分)(2)视图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

(1 分)(3)视图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1 分)(4)视图能够对机密数据提供安全保护。

(1 分)评分标准:意思表达正确即可给分。

3.登记日志文件时必须遵循什么原则?两条原则:(1)登记的次序严格按并发事务执行的时间次序。

(1 分)(2)必须先写日志文件,后写数据库。

(2 分)评分标准:意思表达正确即可给分二.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1 分)数据库: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1 分)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具有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1 分)数据库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1 分)评分标准:四个基本概念各 1 分,意思表达正确即可给分。

2.说明视图与基本表的区别和联系。

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它与基本表不同,是一个虚表,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存放在原来的基本表中,当基本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从视图中查询出的数据也就随之改变(2 分)。

视图一经定义就可以像基本表一样被查询、删除,也可以在一个视图之上再定义新的视图,但是对视图的更新操作有限制(1 分)。

数据库简答题

数据库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的安全性?答: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2.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答: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3.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有什么关系?答: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一定的联系。

前者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防止错误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即所谓垃圾进垃圾出所造成的无效操作和错误结果。

后者是保护数据库防止恶意的破坏和非法的存取。

也就是说,安全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完整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不合语义的数据。

4.试述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答: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有:(1)用户标识和鉴别:该方法由系统提供一定的方式让用户标识自己的名字或身份。

每次用户要求进入系统时,由系统进行核对,通过鉴定后才提供系统的使用权。

(2)存取控制:通过用户权限定义和合法权检查确保只有合法权限的用户访问数据库,所有未被授权的人员无法存取数据。

例如C2 级中的自主存取控制(DAC),B1级中的强制存取控制(MAC)。

(3)视图机制:为不同的用户定义视图,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存取的用户隐藏起来,从而自动地对数据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

(4)审计:建立审计日志,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自动记录下来放入审计日志中,DBA可以利用审计跟踪的信息,重现导致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 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等。

(5)数据加密:对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使得不知道解密算法的人无法获知数据的内容。

5.什么是数据库的审计功能,为什么要提供审计功能?答:审计功能是指DBMS 的审计模块在用户对数据库执行操作的同时把所有操作自动记录到系统的审计日志中。

因为任何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蓄意盗窃破坏数据的人总可能存在。

利用数据库的审计功能,DBA 可以根据审计跟踪的信息,重现导致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等。

数据库简答答题er图

数据库简答答题er图

一、简答题1、数据库系统主要由哪四部分内容组成?答:(1)数据库(2)数据库管理系统(3)应用系统(4)数据库管理员2、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有哪几种?答: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3、数据库领域有哪几种常用的逻辑数据模型?答: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对象关系模型。

*4、什么是事务?事务的四个特性是什么?答: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的四个特性是: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5.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答:数据库设计基本可以分为以下6步: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6.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主要有哪些?答:主要有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脏数据。

*7、数据库系统中的故障主要有哪几类?答:事务内部的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和计算机病毒。

*8、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独立性的内容及如何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独立性包括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其中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而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时,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数据独立性是通过DBMS的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像来保证的。

9、如何进行系统故障的恢复?答:(1)正向扫描日志文件(即从头扫描日志文件)在故障发生前已经提交的事务放入Redo队列在故障发生时尚未完成的事务放入Undo队列(2)对Undo队列事务进行UNDO处理(3)对Redo队列事务进行REDO处理10、解释数据库的安全性及数据库安全的常用技术。

答: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和破坏。

常用技术有用户标识和鉴别、存取控制、视图和密码存储等。

二、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E-R图)1、假设某公司的业务规则如下:公司下设几个部门,每个部门承担多个工程项目,每个工程项目属于一个部门。

mysql数据库简答题

mysql数据库简答题

MySQL是一个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它使用SQL (结构化查询语言)作为主要的交互式数据库语言。

以下是一些关于MySQL数据库的简答题:1. 什么是MySQL?MySQL是一个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和管理。

它被广泛用于Web应用程序和其他各种软件开发项目中。

MySQL具有高性能、可扩展性、易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支持大量的并发用户连接。

2. MySQL是由谁开发的?MySQL是由瑞典MySQL AB公司开发的,该公司于2008年被Sun Microsystems收购。

随后,MySQL被作为开源项目进行维护和开发。

现在,MySQL由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oration)负责维护和开发。

3. MySQL的主要特点是什么?MySQL的主要特点包括:* 开源:MySQL是一个开源项目,可以免费使用和修改。

* 高性能:MySQL具有高性能和可扩展性,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并发连接。

* 易用性:MySQL易于安装和配置,提供了丰富的文档和社区支持。

* 灵活性:MySQL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可以轻松地与各种编程语言和应用程序集成。

* 事务支持:MySQL支持事务处理,可以进行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操作。

* 复制和集群:MySQL提供了复制和集群功能,可以实现数据的高可用性和扩展性。

4. MySQL中的主要数据类型有哪些?MySQL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数值型、日期和时间型、字符串型等。

其中,数值型包括整数型(如INT、MEDIUMINT、BIGINT等)、浮点数型(如FLOAT、DOUBLE等)和定点数型(如DECIMAL)。

日期和时间型包括DATE、TIME、DATETIME和TIMESTAMP等。

字符串型包括CHAR、VARCHAR、BINARY、VARBINARY、TEXT和BLOB等。

此外,MySQL还支持复合数据类型(如SET和ENUM)和枚举类型。

数据库简答题

数据库简答题

四、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试述关系的含义和性质。

(7分)2.什么是事务?(6分)3. 事务控制语句的使用方法是什么?(7分)四、简述题1.关系是笛卡尔积的有意义的子集,用二维表格表示;关系的性质如下:关系表中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再分的基本属性;表中的各属性不能重名;表中的行、列次序不分前后;表中的任意两行不能完全相同。

2.事务(Transaction)可以看成是由对数据库若干操作组成的一个单元,这些操作要么都完成,要么都取消(如果在操作执行过程中不能完成其中任一操作)。

在SQL Server 2005中,事务是由一条或者多条Transact-SQL语句组成的一个工作单元,这些语句要么都正常执行,要么如果有其中任意一条语句执行失败被取消的话,这些语句的执行都被取消。

SQL利用事务机制保证数据修改的一致性,并且在系统出错时确保数据的可恢复性。

3.事务控制语句的使用方法begin transaction……-- A组语句序列save transaction 保存点1……-- B组语句序列if @@error <> 0rollback transaction 保存点1 --回滚到:保存点1elsecommit transaction --提交A组语句,同时如果未回滚B组语句则提交B组语句。

四、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数据库设计过程中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各个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

2.存储过程与触发器有什么不同?3.什么是游标?4.什么是事务?四、简述题1.①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调查,了解原系统的工作概况,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收集支持系统目标的基础数据及其处理方法,②概念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归纳,从而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数据模型。

③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概念结构设计的结果转换为某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结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数据库原理简答题

数据库原理简答题

.相对于数据库系统,文件系统阶段数据管理有哪些缺陷?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数据联系弱。

.以学生选课关系SC(学号,课程号,成绩)为例,说明实体完整性规则的含义。

实体完整性规则是指关系中的元组在组成主键的属性上不能有空值。

关系SC 的主键为(学号,课程号),因此SC 中的每个元组在学号、课程号两个属性上的取值均不能为空。

如果关系模式R的候选键由全部属性组成,那么R是否属于3NF?说明理由。

R 属于3NF。

根据题意可知,R 中无非主属性,满足3NF 的条件,即不存在非主属性对键的部分和传递函数依赖。

设有关系模式SC(SNO,CNO,SCORE),试写出与关系代数表达式(SC))∏σ(B2SNO,'='CNOSCORE等价的元组表达式。

.嵌入式SQL语句何时不必涉及到游标?何时必须涉及到游标?(1)INSERT、DELETE、UPDA TE 语句,以及查询结果肯定是单元组时的SELECT 语句,都可以直接嵌入到主程序中使用,不必涉及到游标。

(2)当SELECT 语句查询结果是多个元组时,必须使用游标。

试说明事务的ACID特性分别由DBMS的哪个子系统实现。

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分别由DBMS 的事务管理、完整性、并发控制、恢复管理子系统实现。

设有两个关系模式:职工(职工号,姓名,性别,部门号),部门(部门号,部门名),如果规定当删除某个部门信息时,必须同时删除职工关系中该部门的员工信息。

试写出符合上述规则的外键子句。

用户访问数据库的权限有哪几种?读(Read)权限、插入(Insert)权限、修改(Update)权限、删除(Delete)权限。

.在SQL/CLI中,宿主程序与数据库交互过程中有哪几个重要记录?环境记录、连接记录、语句记录、描述记录。

简述DB驱动程序的主要任务。

(1)建立应用程序与数据源的连接;(2)向数据源提交用户请求执行的SQL 语句;(3)完成数据源发送,接收数据格式和类型转换;(4)把处理结果返回应用程序;(5)将执行过程中DBS 返回的错误转换成ODBC 定义的标准错误代码,并返回给应用程序;(6)根据需要定义和使用光标。

数据库简答题整理

数据库简答题整理

数据库简答题整理数据库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存储、管理和提取数据。

在使用和设计数据库的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与数据库相关的概念、术语和技术。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数据库相关问题的简洁解答整理:1. 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是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

它可以对数据进行高效的存取、操作和管理,并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方式来存储和组织数据。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什么?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 外模式是用户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的局部观点,它描述了用户所关心的数据的逻辑结构和访问方式。

-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的全局观点,它描述了整个数据库中的数据逻辑结构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 内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层面上的观点,它描述了数据在磁盘或其他存储介质上的存储方式和访问方法。

3. 数据库范式有哪些?数据库范式是用于规范数据库中关系模式的设计原则。

常见的数据库范式有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等。

这些范式分别定义了不同的依赖和函数依赖关系约束,目的是优化数据的存储和消除冗余。

4. 什么是主键和外键?主键是用于唯一标识表中每一条记录的字段,它具有唯一性和非空性。

主键可以是单个字段或多个字段的组合。

外键是表中的一个字段,它与其他表的主键建立关联关系。

外键用于实现表与表之间的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

5. 数据库事务是什么?有哪些特性?数据库事务是一组被视为单个逻辑单位的操作,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不执行。

数据库事务具有四个特性,即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 原子性: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不会出现部分操作成功、部分操作失败的情况。

- 一致性:事务执行前后,数据应满足约束和规定的完整性条件。

- 隔离性:正在执行的事务对其他事务是隔离的,不会相互干扰。

数据库简答题

数据库简答题

第一章3、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像的含义.答: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看,数据库系统的结构通常分为三级模式的总体结构,在这种模式下,形成了二级映像,实现了数据的独立性。

其中三级模式结构指的是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二级映像指的是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和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及其性质与联系,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用以描述用户看到或使用的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和特性的,用户根据外模式用数据操作语句或应用程序去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是整个数据库的最底层表示,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对于外模式/模式映像,当模式改变时,相应的外模式/模式映像作相应的改变,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而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来编写的,外模式不变,应用程序就没必要修改,这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对于模式/内模式映像,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变了,模式/内模式映像会作相应的改变,以使模式保持不变,而模式不变,与模式没有直接联系的应用程序也不会改变,这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5、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⑴、数据定义功能;⑵、数据操纵功能;⑶、数据组织、存取功能;⑷、数据库运行管理功能;⑸、数据库建立与维护功能第五章1、解释下列术语的含义:函数依赖、平凡函数依赖、非平凡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1NF、2NF、3NF、BCNF、多值依赖、4NF、最小函数依赖、函数依赖保持性、无损连接性。

①、函数依赖:设R(U)是属性集U上的一个关系模式,X、Y是U的子集。

若对于R(U)上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如果r中不存在两个元组,它们在X上的属性值相同,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同,则称“X函数决定Y"或“Y函数依赖X",记作X→Y。

数据库简答题整理版

数据库简答题整理版

数据库原理简答题1.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的特点?(P3)典型特征包括:数据结构化,描述数据时不仅要描述数据本身还有描述数据和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数据的共享性高;数据独立性高,不会因为系统存储结构与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即保持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2.简述关系的完整性。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

关系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规定关系中的所有主属性不能为空,而不仅是整体不能为空NULL的含义(不知道或者无意义的值)。

参照完整性——外码、参照关系、被参照关系外码取值规则:要么为空,要么等于对应参照关系的某个主码值用户定义完整性——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3.RDBMS在实现参照完整性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以及可以采取的策略?(1)外码能否接受空值(2)删除被参照关系中的元组。

这时可有三种不同的策略:级联删除:同时删除参照关系中相关元组;受限删除:仅当参照关系中没有任何元组的外码值与被参照关系中要删除元组的主码值相同时,系统才执行删除操作,否则拒绝此删除操作。

置空值删除:删除被参照关系的元组,并将参照关系中相应元组的外码值置空值。

( 3 ) 在参照关系中插入元组当参照关系插入某个元组,而被参照关系不存在相应的元组,其主码值与参照关系插入元组的外码值相同,这时可有以下策略:.受限插入:不允许在参照关系中插入;.递归插入:同时在被参照关系中插入一个元组,其主码值为插入元组的外码值。

4.试述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答: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①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是对系统的静态特性的描述。

②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进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③数据的约束条件:是完整性规则的集合,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

(完整word版)数据库简答题完整版

(完整word版)数据库简答题完整版

1.说出数据库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数据, 软件, 硬件, 人员2.试述SQL语言的功能。

SQL语言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 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

3.SQL提供的基本数据类型有哪些?每种举两个例子。

1.数值型(int bit)2.字符串型(char vachar)3.日期时间类型(datetime small datetime)4.货币类型(money small money)5.简述Where子句与Having子句的区别。

Having是筛选组, 而where是筛选记录, 分组筛选的时候应having;其它情况用where, 视图定义以及基本表区别。

试图是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试图)导出的表。

他与基本表不同, 是一个虚表, 可以和基本表一样能被查询, 被删除, 但对试图的增、删、改操作则有一定限制。

6.简述视图的定义以及与基本表的区别。

视图是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试图)导出的表。

他与基本表不同, 是一个虚表, 可以和基本表一样能被查询, 被删除, 但对试图的增、删、改操作则有一定限制。

7.试叙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及二级映象功能。

三级模式结构: 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二级映像是为了在内部实现三个模式所对应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

8.简述数据库系统如何实现应用程序与数据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将由内模式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与概念模式隔离开来外模式/模式的映像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将由概念模式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与外模式隔离开来9.试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1.需求分析阶段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5.数据库实施阶段6.数据库运行与维护阶段10.解释E-R图并说明其三要素。

实体、联系、属性。

实体: 现实世界可以区别于其他是对象的“事件”或“物件”联系: 实体各属性之间所具有的关系。

属性: 一个实体集所具有的共同性质。

数据库复习资料含简答题答案

数据库复习资料含简答题答案

数据库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信息的三个领域是。

A.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机器世界B.事物.对象和性质C.实体.对象和属性D.数据.记录和字段2. 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部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A.数据库管理系统B.数据库系统C.数据库D.文件组织3.在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是。

A.有结构的B.无结构的C.整体无结构,记录内有结构D.整体结构化4. 是属于信息世界的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A.数据模型B.概念模型C.物理模型D.关系模型5.SQL语言属于。

A.关系代数语言B.元组关系演算语言C.域关系演算语言D.具有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双重特点的语言6.实体完整性要求主属性不能取空值,这一点可以通过来完成。

A.定义外码B.定义主码C.用户定义的完整性D.由关系系统自动7.集合R和S的差表示成。

A.{t|t∈R∨t∈S}B.{ t|t∈R∧t¬∈S }C.{ t|t∈R∧t∈S }D.{ t∈R∨t¬∈S }8.SQL语言具有功能。

A.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数据控制B.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C.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控制D.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9.规范化理论是为了解决关系数据库中的问题而引入的。

A.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数据冗余B.减少数据库操作的复杂性C.提高查询速度D.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10.如果A→B,那么属性A和属性B的联系是。

A.一对多B.多对一C.多对多D.以上都不是11.数据库系统设计中,用E-R图来描述信息结构但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这是数据库设计的阶段。

A.需求分析B.概念设计C.逻辑设计D.物理设计12.在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时,1:N的联系转换成关系模式时,其关键字是。

A.1端实体的主码B.n端实体的主码C.1,n端实体主码的组合D.重新选取其他属性13.局部E-R图转换成整体E-R图时可能会出现冲突,以下不属于冲突的是。

数据库简答答题er图

数据库简答答题er图

一、简答题1、数据库系统主要由哪四部分内容组成?答:(1)数据库(2)数据库管理系统(3)应用系统(4)数据库管理员2、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有哪几种?答: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3、数据库领域有哪几种常用的逻辑数据模型?答: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对象关系模型。

*4、什么是事务?事务的四个特性是什么?答: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的四个特性是: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5.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答:数据库设计基本可以分为以下6步: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6.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主要有哪些?答:主要有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脏数据。

*7、数据库系统中的故障主要有哪几类?答:事务内部的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和计算机病毒。

*8、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独立性的内容及如何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独立性包括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其中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而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时,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数据独立性是通过DBMS的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像来保证的。

9、如何进行系统故障的恢复?答:(1)正向扫描日志文件(即从头扫描日志文件)在故障发生前已经提交的事务放入Redo 队列在故障发生时尚未完成的事务放入Undo 队列(2)对Undo队列事务进行UNDO处理(3)对Redo队列事务进行REDO处理10、解释数据库的安全性及数据库安全的常用技术。

答: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和破坏。

常用技术有用户标识和鉴别、存取控制、视图和密码存储等。

二、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E-R图)1、假设某公司的业务规则如下:公司下设几个部门,每个部门承担多个工程项目,每个工程项目属于一个部门。

数据库简答题 数据库简述题

数据库简答题 数据库简述题

数据库简答题数据库简述题数据库简述题 1.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分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2)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联系:均为数据组织的管理技术:均由数据管理软件管理数据,程序与数据之间用存取方法进行转换;数据库系统是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什么是数据库? 答: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是按某种数据模型进行组织的、存放在外存储器上,且可被多个用户同时使用。

因此,数据库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

3.什么是数据冗余?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相比怎样减少冗余? 答:数据冗余是指各个数据文件中存在重复的数据。

在文件管理系统中,数据被组织在一个个独立的数据文件中,每个文件都有完整的体系结构,对数据的操作是按文件名访问的。

数据文件之间没有联系,数据文件是面向应用程序的。

每个应用都拥有并使用自己的数据文件,各数据文件中难免有许多数据相互重复,数据的冗余度比较大。

数据库系统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的数据。

数据库系统由许多单独文件组成,文件内部具有完整的结构,但它更注重文件之间的联系。

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具有共享性。

数据库系统是面向整个系统的数据共享而建立的,各个应用的数据集中存储,共同使用,数据库文件之间联系密切,因而尽可能地避免了数据的重复存储,减少和控制了数据的冗余。

4.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答: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好处是:·查询迅速、准确,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纸面文件;·数据结构化,并由DBMS统一管理;·数据冗余度小;·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的共享性好;·DBMS还提供了数据的控制功能。

5.什么是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 答:数据独立性表示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不存在依赖关系,包括逻辑数据独立性和物理数据独立性。

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指局部逻辑数据结构(外视图即用户的逻辑文件)与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概念视图)之间的独立性。

Oracle数据库简答题-考试重点

Oracle数据库简答题-考试重点

1.简单描述Oracle数据库体系结构的组成及其关系?答:Oracle数据库体系结构由物理存储结构、逻辑存储结构和实例组成。

其中物理存储结构描述了操作系统层次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包括数据文件、日志文件、重做日志文件等组成.逻辑结构描述了数据库内部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由表空间、段、区、块组成.实例是数据库运行的软件结构,由内存结构和后台进程组成。

数据库运行过程中,用户的操作在内存区中进行,最终通过后台进行转化为对数据库的操作。

2、说明Oracle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的组成?Oracle数据库物理结构包括数据文件、控制文件、重做日志文件、初始化参数文件、归档文件、口令文件等。

在控制文件中记录了当前数据库所有的数据文件的名称与位置、重做日志文件的名称与位置,以及数据文件、重做日志文件的状态等。

3、说明Oracle数据库数据文件的作用?数据文件中保存了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包括数据字典以及用户数据。

4、说明Oracle数据库控制文件的作用?控制文件保存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信息,包括数据库名称、数据文件的名称与状态、重做日志文件的名称与状态等。

在数据库启动时,数据库实例依赖初始化参数定位控制文件,然后根据控制文件的信息加载数据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最后打开数据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5、说明Oracle数据库重做日志文件的作用?重做日志文件是以重做记录的形式记录、保存用户对数据库所进行的修改操作,包括用户执行DDL、DML语句的操作。

如果用户只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那么查询信息是不会记录到重做日志文件中的。

6、说明数据库逻辑存储结构的组成和相互关系.Oracle9i数据库的逻辑存储结构分为数据块、区、段和表空间四种。

其中,数据块是数据库中的最小I/O单元,由若干个连续的数据块组成的区是数据库中最小的存储分配单元,由若干个区形成的段是相同类型数据的存储分配区域,由若干个段形成的表空间是最大的逻辑存储单元,所有的表空间构成一个数据库.7、说明数据库表空间的种类,以及不同类型表空间的作用.数据库表空间分为系统表空间和非系统表空间两类,其中非系统表空间包括撤销表空间、临时表空间和用户表空间等。

数据库原理简答题总结

数据库原理简答题总结

第1章绪论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l)数据(Data )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

(2)数据库(DataBase ,简称DB )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3)数据库系统(DataBas 。

Sytem ,简称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解析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是两个概念。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4)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DBMS 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5 .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答: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有:(l)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库的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因此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以多种不同的语言共享使用。

(3)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模式结构和二级映像功能保证了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很高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4)数据由DBMS 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的共享是并发的共享,即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同一个数据。

6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l)数据库定义功能;(2)数据存取功能;(3)数据库运行管理;(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数据库简答题

数据库简答题

1、解释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三个概念。

数据库是指长期存储于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1分)DBMS是指位于用户与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位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

(1分)DBS是实现有组织的、动态的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2分)2、试述视图和基本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1)视图和基本表在概念上等同,他们都是关系。

(1分)(2)基本表是本身独立存在的表。

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视图)中导出的表,它与基本表不同,是一个虚表。

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仍然放在原来的基本表中。

(3分)3、数据库的完整性概念与数据库的安全性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一定的联系。

前者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防止错误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即所谓垃圾进垃圾出所造成的无效操作和错误结果。

(2分)后者是保护数据库防止恶意的破坏和非法的存取。

也就是说,安全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完整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不合语义的数据。

(2分)4、什么是封锁?基本的封锁类型有几种,简要说明它们的含义。

封锁就是事务T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

加锁后事务T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务T释放它的锁之前,其它的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

(2分)基本封锁类型:排它锁和共享锁。

排它锁又称为写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则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它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1分)共享锁又称为读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则其它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而不能加X锁,直到T释放A上的S锁。

(1分)1、(3分)简述二段锁协议和可串行化调度的含义。

两段锁协议是指所有事务必须分两个阶段对数据项加锁和解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QL Server基本知识点_简答第1章数据库技术基础一、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P2-41、人工管理阶段:应用程序完全依赖数据,并且数据大量重复存放。

但是数据不独立、不共享、不保存。

2、文件系统管理阶段:数据与应用程序分离,数据独立存放在数据文件中,数据可以反复使用和保存。

应用程序通过文件系统与数据文件发生联系,但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无集中管理。

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对所有数据实行统一规划管理,数据按一定的结构组织在一起,数据和应用程序独立。

数据库中数据能够满足所有用户的不同要求,减少了数据存储冗余、实现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及高效检索和处理数据。

二、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P7-9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安装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用来组织、存储和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

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硬件和基本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系统、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的用户(数据库管理员、应用设计人员、最终用户等)。

三、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体系结构 P10-1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由外模式、概念模式(简称模式)和内模式以及2个映射(内模式——模式映射和模式——子模式映射)组成。

1、外模式:又称子模式,是某个或某几个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的数据视图(外部视图),由对用户数据文件的逻辑结构描述以及和全局视图中文件对应关系的描述组成。

外模式是从模式导出的一个子集,包含模式中允许特定用户使用的那部分数据。

一个子模式可以由多个用户共享,而一个用户只能使用一个子模式。

2、模式:又称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是综合所有用户的数据,按照统一的观点构造的全局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总体描述以及存储视图中文件对应关系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全局视图)。

3、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由对存储视图中全体数据文件的存储结构的描述和对存储介质参数的描述组成,它描述了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存储方式和物理结构,对应着实际存储在外存介质上的数据库。

三级模式所描述的仅仅是数据的组织框架,而不是数据本身。

在内模式这个框架填上具体数据就构成物理数据库,它是外部存储器上真实存在的数据集合。

模式框架下的数据集合是概念数据库,它仅是物理数据库的逻辑映像。

子模式框架下的数据集合是用户数据库,它是概念数据库的逻辑子集。

在一个数据库系统中,只有唯一的数据库,因而内模式和模式必须是唯一的,而建立在数据库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和多样,对应的外模式也不可能是唯一的。

四、三级模式之间的映射 P11-12对于同一个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

1、用户应用根据外模式进行数据操作,通过“外模式—模式映射”,定义和建立了某个外模式与模式间的对应关系,将外模式与模式联系起来;2、另一方面,通过“模式—内模式映射”,定义建立和建立了数据的逻辑结构(模式)与存储结构(内模式)间的对应关系。

这两种映射的转换由DBMS实现。

五、概念模型(实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实体、属性和域、实体型与实体集、码、联系(实体集之间的三种联系) P13-15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或联系。

属性:实体(客观事物)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属性的值域:每个属性都有特定的取值范围,称为属性的值域。

实体型: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表示同类实体的结构组成,称为实体型。

实体个体:在实体型描述的结构下,由若干属性的具体取值(属性值)所组成的集合表征了一个具体的实体,称为实体个体。

实体集:同型实体个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码:实体集中的实体个体彼此不相同。

如果实体集中的一个属性或若干属性的最小组合的取值能唯一标识其对应的实体个体,则把该属性或属性组合称为码。

对于每一个实体集,可指定一个码为主码。

联系: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联系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联系。

概念模型(实体模型):把客观世界中所涉及的客观事物及其联系抽象出来,它作为从现实世界到其数据世界转换的中间模型,不考虑数据的操作,而只是用比较有效的、自然的方式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数据及其联系。

概念模型通常用E-R 图描述。

六、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元组、属性与域、关键字 P15-20关系模型是以关系代数理论为基础构造的数据模型,在关系模型中,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都使用关系表示。

一个关系就是一张由行/列构成的二维表,但在关系代数上有严格的定义。

关系模型有很强的数据表示能力和坚实的数学理论,且结构单一,数据操作方便。

关系:关系的概念可以简单地看成是由行和列构成的二维表,通常将一个没有重复行、重复列的二维表看成一个关系,每一个关系都有一个关系名。

元组:二维表中除去表头行的每一行在关系中称为元组,表示一个实体个体。

属性:二维表的每一列在关系中称为属性,包含属性名和属性值。

每个属性都有一个属性名,属性值则是各个元组属性的取值,相当于记录中的一个字段。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域。

关键字:在关系中,用于唯一标识不同元组的单个属性或属性组合称为关键字或码。

关键字值具有唯一性。

单个属性组成的关键字称为单关键字,多个属性组合的关键字称为组合关键字;关键字的属性值不能取“空值”。

关键字类型:候选关键字:关系中能够成为关键字的属性或属性组合可能不是唯一的,凡在关系中能够唯一区分、确定不同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合,都称为候选关键字。

主关键字:在候选关键字中选定一个作为关键字,称为该关系的主关键字(主码)。

关系中主关键字是唯一的。

外部关键字:关系中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并非关键字,但却是另一个关系的主关键字,称此属性或属性组合为本关系的外部关键字(外码)。

七、关系的基本性质 P20(1)关系必须规范化,属性不可再分割。

(2)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

(3)在同一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属性名。

(4)在同一关系中元组的顺序可以是任意的,即任意交换两个元组的位置,不会改变关系模式。

(5)在同一关系中属性的顺序可以使任意的,即任意交换两个属性(含属性名)的位置,不会改变关系模式。

(6)同一属性名下的各个属性值必须来自同一个域,是同一类型的数据。

八、关系数据库的数据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P21-22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或相容性),用来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合法的数据,防止错误的数据进入数据库中。

数据完整性一般分为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是指数据库表(关系)的每一行(元组)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即指表的主关键字(主码)不能有空值或重复值,否则就不能起到唯一标识行的作用。

实体完整性由实体完整性规则来定义,规定基本关系的所有主码都不能取空值或重复。

域完整性是指数据库数据取值的正确性。

它包括数据类型、精度、取值范围以及是否允许空值等。

取值范围又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

参照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存在主关键字(主码)与外部关键字(外码)的约束关系,利用这些约束关系可以维护数据的一致性或相容性,即在数据库的多个表之间存在某种参照关系。

参照完整性属于表与表之间(关系之间)规则。

第2章 SQL基础一、全局变量、局部变量、二者的区别 P54-55变量是在程序运行或操作过程中可以改变其值的量。

确定变量的三要素是变量名、数据类型和变量值。

变量为分为两种: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全局变量是由SQL Server系统提供并赋值的变量,其作用范围是任何程序均可随时调用。

通常存储一些SQL Server的配置设定值和统计数据,用户可以在程序中用全局变量来测试系统的设定值或者是T-SQL命令执行后的状态值。

引用全局变量时,必须以标记符“@@”开头。

局部变量是用户定义的变量,可以保存单个特定类型数据值的对象,它的作用范围仅限制在程序内部。

局部变量名(标识符)必须是以一个“@”符号开头的,而且必须先用DECLARE语句定义后才可以使用。

变量作用域就是可以引用该变量的 T-SQL 语句的范围,从声明变量的地方开始到声明变量的批处理或存储过程的结束。

局部变量的引用若超出其作用域,则将会出错。

二、批处理的概念 P69批处理是指同时从应用程序发送到SQL Server 2005服务器并得以执行的一组单条或多条Transact-SQL语句。

批处理使用GO作为结束标志。

第3章 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一、数据完整性(结合第一章) P104-105数据完整性又称数据库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目的是防止错误数据进入数据库。

其中:正确性是指数据的合法性;有效性是指数据是否属于所定义的有效范围;相容性是指表示同一事实的两个数据必须相同,不一致就是不相容。

在评价数据库的设计时,数据完整性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

实体完整性,也称为行完整性,要求表中的所有行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这种标识符一般称为主键值。

在SQL Server中,利用PRIMARY KEY约束、UNIQUE约束实现实体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是保证参照表(外键所在的表)与被参照表(主键所在的表)中数据的一致性。

如果被参照表中的一行被一个外键所参考,那么这一行数据便不能直接被删除,用户也不能直接修改主键值。

在SQL Server中,利用FOREIGN KEY 约束实现参照完整性。

域完整性,也称为列完整性,指定一个数据集对某一个列是否有效和确定是否允许空值。

域完整性通常使用有效性检查来实现,还可以通过限制数据类型、格式或者可能的取值范围来实现。

在SQL Server中,利用NULL | NOT NULL约束、CHECK约束、默认、规则来实现。

SQL Server提供的实现数据库完整性的方法可归纳为约束、默认和规则(三种数据库对象):约束是通过限制列中数据、行中数据和表之间数据来保证数据完整性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确保把有效的数据输入到列中,并维护表和表之间的特定关系。

SQL Server提供以下几种约束来实现数据完整性:PRIMARY KEY约束(实体完整性)FOREIGN KEY约束(参照完整性)NULL | NOT NULL约束(域完整性)UNIQUE约束(实体完整性)CHECK约束(域完整性)默认是指向数据表插入数据时,如果没有明确给出某列的值,SQL Server自动为该列输入的值。

规则用来验证某列数据是否处于一个指定的值域范围内,是否与特定的格式相匹配。

二、索引的概念 P116索引是以数据表的列为基础建立的数据库对象,它保存着表中排序的索引列,并且记录了索引列在数据表中的物理存储位置,实现了表中数据的逻辑排序。

索引由一行行的记录组成,每一行记录都包含数据表中一列或若干列值的组合和相应指向表中数据页的逻辑指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