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大学生各种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五篇材料)[修改版]
![大学生各种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五篇材料)[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e6b37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2.png)
大学生各种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五篇材料)[修改版]大学生各种好惯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五篇材料)1. 锻炼身体的好惯目标:增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锻炼身体的好惯。
方案:通过以下活动来实施锻炼身体的好惯教育活动:- 组织定期体育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每周参与一次体育活动。
- 开展健身俱乐部,提供健身指导和设备,并定期组织相关活动,如晨跑、瑜伽等。
- 邀请体育专家和教练来校内进行讲座和训练,帮助大学生了解锻炼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
评估:评估活动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和他们的身体状况改变。
- 收集学生参与活动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改进活动内容和方式。
2. 健康饮食的好惯目标: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饮食的好惯,提高他们的营养意识。
方案:以下是实施健康饮食的好惯教育活动的建议:- 开设营养讲座,邀请营养师介绍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和如何合理搭配食物。
- 提供营养知识宣传册或海报,放置在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让学生随时获取相关信息。
- 组织健康饮食比赛或挑战,鼓励学生尝试健康食谱并分享健康饮食心得。
评估:评估活动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检查食堂菜单的改变情况,查看是否增加了健康饮食选项。
- 进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健康饮食的认识和实践情况。
3. 研究计划的好惯目标:帮助大学生制定和执行有效的研究计划,提高他们的研究效率。
方案:以下是一些可行的研究计划好惯教育活动:- 开设研究方法讲座,教授学生如何制定研究计划、管理时间和提高研究效果。
- 提供研究计划模板,并鼓励学生制定个性化的研究计划。
- 组织研究小组,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研究心得,并给予互相监督和支持。
评估:评估活动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检查学生研究计划的完成情况,统计是否有明显的研究提升。
- 进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研究计划的使用感受和改善情况。
4. 社交技巧的好惯目标: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交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活动的实施方案
![大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活动的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370d4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1.png)
大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活动的实施方案
目的和意义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栋梁,他们的行为惯决定了未来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方向。
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研究惯、生活惯等问题,开展良好惯养成活动,旨在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健康、规范和积极的行为惯。
方案一:讲座
可以聘请专家学者或优秀校友进行讲座,宣传良好惯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同时,可以邀请成功人士、行业精英等校外人员进行分享,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方案二:比赛
可以组织惯养成比赛,比如看谁最早起床、谁每天坚持最长时间的锻炼、谁最少熬夜等。
比赛可以根据班级、学院等划分,增强参与者荣誉感和集体感。
方案三:签到
在大学生日常活动中,可以设定签到任务。
可以是运动打卡、
每日读书、三餐时刻、每日计划等。
签到任务可以在APP上进行,能够统计个人完成情况和班级、学院等单位的整体情况,方便管理
方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反馈。
方案四:志愿者活动
可以组织志愿者团队开展生活惯和社会公德的宣传活动,如宣
传垃圾分类、倡导文明出行、社区文化建设等。
同时,可以研究志
愿者精神,提升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让大学生真正成为推动社会
发展的生力军。
结语
良好习惯养成需要学生本人的积极意愿和不懈努力,也需要学
校及各方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以现代化治理和服务理念,发挥各方
协同作用,促进习惯养成活动的全面、深入开展。
相信通过这些方
案的实施和推广,可以有效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健康、规范和积极的行为习惯。
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cc0fa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c.png)
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1. 前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大学生行为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以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积极的行为惯,促进其个人发展和成长。
2. 教育目标-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研究惯,提高研究效果和成绩。
- 培养大学生积极的生活惯,促进身心健康。
- 培养大学生社交礼仪和合作惯,提高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实施方案本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研究惯- 定期组织研究方法和技巧的讲座,引导大学生研究科学、高效的方法。
- 开设研究小组,鼓励大学生相互研究、交流,共同提高研究能力。
- 提供目标设定和时间管理的指导,帮助大学生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
3.2 生活惯- 开展健康生活教育活动,包括讲座、宣传活动等,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饮食、定期锻炼等良好惯。
- 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健康。
- 开设生活技能培训课程,教授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烹饪、洗衣等,提高大学生的自理能力。
3.3 社交礼仪和合作惯- 进行社交礼仪培训,教授大学生社交场合的常规礼仪和沟通技巧。
- 组织团队合作活动,让大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加强合作意识和技能。
- 设立奖励制度,表彰积极参与社交和合作活动的大学生,激励其继续培养良好的行为惯。
4. 实施步骤- 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和时间表。
- 集中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以支持实施方案。
- 设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 不断完善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5. 结束语通过本实施方案的执行,相信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将会取得良好效果,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进而为社会作出贡献。
如何培养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如何培养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8f32c9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a.png)
培养积极的社交行为
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倡导尊重他人的 观点和感受,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促进健康的生 活行为
促健康的生活行为
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帮助大 学生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 证充足的睡眠。
鼓励健康的饮食习惯:提供健 康饮食的知识和指导,培养合 理的饮食习惯。
促进健康的生活行为
推动适度的体育锻炼:组织体育活动,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总结
总结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需要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提 供机会和引导实践。
这些养成教育措施将有助于提 升大学生个人素质,促进社会 和谐发展。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如何培养大学生行 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目录 引言 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 培养积极的社交行为 促进健康的生活行为 总结
引言
引言
目标: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 习惯,提升他们的素质与能力 。
重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大 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适应具有 重要影响。
引言
策略:采用简单直接的方法,注重实际 操作与引导。
养成良好的学 习行为
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
明确学习目标:设定明确可测 量的目标,帮助大学生有目标 地学习。
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大学生合 理规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 率。
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
培养积极的社 交行为
培养积极的社交行为
增加社交机会:提供多样化的 社交活动,帮助大学生拓展社 交圈子。
大学生守则 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大学生守则 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a211d2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4.png)
大学生守则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学生守则是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和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遵守这些规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学术方面1. 诚实守信:大学生应该诚实守信,不抄袭、不作弊,维护学术诚信。
诚实守信:大学生应该诚实守信,不抄袭、不作弊,维护学术诚信。
2. 勤奋研究:大学生要勤奋研究,按时完成课程作业,提高研究成绩。
勤奋学习:大学生要勤奋学习,按时完成课程作业,提高学习成绩。
3. 充实知识:大学生应该广泛涉猎各类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培养扎实的学问功底。
充实知识:大学生应该广泛涉猎各类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培养扎实的学问功底。
二、行为方面1. 尊重他人:大学生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不歧视、不侮辱他人。
尊重他人:大学生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不歧视、不侮辱他人。
2. 热爱集体:大学生要热爱集体,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热爱集体:大学生要热爱集体,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3. 文明礼貌:大学生要遵守公共秩序,礼貌待人,文明交往。
文明礼貌:大学生要遵守公共秩序,礼貌待人,文明交往。
三、健康方面1. 注重身体:大学生要注重身体健康,定期锻炼,保持良好的体魄。
注重身体:大学生要注重身体健康,定期锻炼,保持良好的体魄。
2. 作息规律:大学生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作息规律:大学生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3. 合理饮食:大学生要有合理的饮食惯,多吃蔬果,避免垃圾食品。
合理饮食:大学生要有合理的饮食习惯,多吃蔬果,避免垃圾食品。
四、社交方面1. 积极交流:大学生要积极交流,增加社交经验,培养广泛的人际关系。
积极交流:大学生要积极交流,增加社交经验,培养广泛的人际关系。
2. 团结友爱:大学生要团结友爱,与同学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团结友爱:大学生要团结友爱,与同学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论述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论述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bba1106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b.png)
论述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概述良好的行为惯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养成良好的行为惯不仅对个人发展有积极的影响,还对社会和职业生涯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惯的重要性。
1. 提供个人发展的基础良好的行为惯是个人发展的基础。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惯有助于塑造他们的人格、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例如,守时、遵守规则、尊重他人、诚实正直等行为惯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自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培养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行为惯是大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通过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并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例如,关心他人、尊重环境、参与公益活动等行为惯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增强职业竞争力良好的行为惯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行为表现。
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增加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
例如,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精益求精等行为惯可以让大学生在工作中更加出色,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认可。
结论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惯的重要性无可忽视。
良好的行为惯不仅有助于个人发展,还能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增强职业竞争力。
因此,大学生应当重视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努力塑造良好的品质和价值观念,为自己的未来铺就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提供与相关内容有关的可信信息。
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67ce55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7.png)
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行为惯和良好品德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他们应该重视道德和伦理价值观,尊重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 培养自律能力自律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大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规划每天的研究和活动,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此外,他们还应该掌握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受诱惑和消极影响。
3. 提高研究效率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因此他们应该注重提高研究效率。
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研究方法,如制定研究计划、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合理安排研究时间等。
同时,要培养良好的研究惯,如提前预、及时复、做好笔记等。
4. 健康生活方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学生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他们应该坚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此外,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5.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会面临许多团队合作的机会。
他们应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协调。
通过团队合作,大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团队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基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大学生应该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不参与违法违纪行为。
他们应该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大学生必须努力的方向。
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自律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大学生能够成为优秀的人才,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如何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如何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7cbb6f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18.png)
总结
总结
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 育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的建立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采取 有效的措施,培养大学生良好 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 展奠定坚实基础。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日常生活中的养成教育
学习习惯养成: 教授学习方法,鼓 励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 管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社交行为习惯 的养成
社交行为习惯的养成
合作与团队精神: 鼓励大学生 参与合作项目和团队活动,培 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社交礼仪: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 ,注重交往礼仪,培养良好的 人际关系。
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和奖惩机 制,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 为模式。
重视养成教育
提供积极的激励,如表扬、奖 学金和荣誉称号,以鼓励学生 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 养成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养成教育
晨间礼仪: 引导大学生养成良 好的起床、洗漱、穿戴等基本 礼仪习惯。 饮食习惯养成: 培养健康饮食 的意识,推广营养均衡的饮食 习惯。
如何加强大学生日常行 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目录 概述 重视养成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养成教育 社交行为习惯的养成 文明校园建设 总结
概述
概述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的行为 习惯和个人品德。 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对大学生 的人生发展和未来职业成功至关重 要。
பைடு நூலகம்
重视养成教育
重视养成教育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重视大学生 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社交行为习惯的养成
公共秩序和环境保护: 加强对 公共秩序的教育,培养大学生 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文明校园建设
文明校园建设
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倡 导学生尊重他人和守纪律。
大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大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ad1ddd13186bceb19e8bb19.png)
(三)文明礼仪习惯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结合,是一 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公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标 志。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辛勤的园丁,是人 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未来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 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因此, 大学生们应该倡导文明礼仪。
(二)安全意识习惯 请大家一定要注意随身财物的安全,身上尽量避免携带大 量现金,贵重物品如手机、MP3等一定要随身携带。 注意自身安全,不要轻易向他人透漏个人及家庭基本信息 ,如电话号码、银行卡号码及家庭详细住址等等。 对于上门推销的人员,不要轻易相信,谨防上当受骗。若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同辅导员老师及宿舍管理员联系。 不要盲目相信老乡或者学长以及其他陌生人员,经常同辅 导员老师保持联系。 如需外出,事先同辅导员老师取得联系,要结伴而行,注 意交通安全,注意防盗防骗。 宿舍内要遵守各项宿舍管理规定,特别是要注意用电安全 ,晚上睡觉关好门窗。
三、大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饮食起居习惯 一是要勤洗手,定期修剪指甲; 二是勤洗澡,勤换衣服; 三是不随地吐痰,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遮盖口鼻部; 四是坚持锻炼身体,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五是不用手指挖鼻孔,不用脏手擦眼睛,点钞时不用手指沾口 水; 六是均衡饮食,合理营养,不挑食,不暴饮暴食,不喝生水、 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过冷过热食物,隔餐的食物要加热后再 食用;不抽烟,不酗酒; 七是生活、学习、工作有规律,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 八是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时,不带病上班、上 学,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避免外出或到人群集聚场所 活动,非要外出时要带口罩。
总之,在握手礼中,握手的顺序是最重要的。(此外,还要注意握手的部位、 力度与时间)
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cdf417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9.png)
树立良好的社交习惯
学会沟通和合作 - 听取他人意见 - 善于表达自己 - 团队合作与协作能力
总结
总结
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发展积极学习习惯 和树立良好的社交习惯的方法
总结
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养成良好 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
发展积极的学习习惯
高效学习方法 - 集中注意力 - 合理安排任务优先级 - 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发展积极的学习习惯
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 多媒体学习 - 合作学习 - 实践活动与实习
树立良好的社 交习惯
树立良好的社交习惯
尊重他人 - 接纳不同观点 - 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利 - 互相尊重的言行举止
树立良好的社交习惯
大学生日常行为习 惯的养成教育
目录 引言 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发展积极的学习习惯 树立良好的社交习惯 总结
引言
引言
什么是日常行为习惯 日常行为习惯对大学生的重要 性
引言
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意义
培养健康生活 习惯
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饮食健康 - 合理饮食结构 - 避免暴饮暴食 - 保持正常的饮食时间
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锻炼身体 - 坚持定期运动 - 多种运动方式的选择 - 集中精力进行锻炼
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正确休息 - 保持足够睡眠时间 - 规律的作息时间表 - 科学的放松方式
发展积极的学 习习惯
发展积极的学习习惯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 确定学习目标 - 制定具体的计划 - 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大学生行为规范准则
![大学生行为规范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2214452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a.png)
大学生行为规范准则大学生行为规范准则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以充分展示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
以下是大学生行为规范准则:一、文明交往1.尊重他人,包括师长、同学和身边的每一个人,尊重别人的言论和想法。
2.礼貌待人,注重礼仪习惯,遵守社交规则,保持谦逊和亲切。
3.团结友爱,积极互助,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遵守法律法规1.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尊重社会秩序,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2.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参与作弊、欺骗等不诚信行为。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酗酒、吸烟和吸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学术诚信1.遵循学术道德,不抄袭、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2.尊重知识产权,不侵犯他人的学术成果和著作权。
3.正确引用他人的观点和资料,并标明出处,遵守论文写作规范。
四、文明用语1.用词得体,不使用粗俗和侮辱性的语言进行交流。
2.不传播谣言、不恶意诋毁他人的名誉和隐私。
3.学会妥善处理不同意见的争议,避免使用过激的言辞。
五、自我管理1.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不拖拉和推诿责任。
2.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学习、工作和娱乐的充分平衡。
3.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六、团队合作1.积极参与团队活动,与他人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务。
2.尊重他人的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保持团队协作的和谐氛围。
3.注重沟通和协商,解决困难和冲突,并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
七、社会责任感1.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2.关心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倡导低碳生活和可持续发展。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歧视、偏见和不平等现象,维护和谐社会的共同利益。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自觉地遵守以上行为准则,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
同时,我们要时刻保持学习和成长的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为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1332f5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19.png)
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日常生活规范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2. 尊重师长和同学,团结互助,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3.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
4. 爱护公共设施,节约用水用电,不损坏公物。
5. 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酗酒、不赌博、不参与非法活动。
6. 文明上网,不传播不良信息,不沉迷网络游戏。
7. 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二、学习规范1. 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2. 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勇于提问。
3. 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不作弊。
4. 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5.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6. 尊重学术道德,不剽窃他人成果。
7. 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三、人际交往规范1. 恪守诚信原则,言行一致,不说谎、不欺骗。
2. 尊重他人隐私,不擅自翻看他人物品。
3. 谦逊有礼,不盛气凌人,不恶语伤人。
4.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拓展人际关系,提高沟通能力。
5. 倾听他人意见,不固执己见,善于接受建议。
6. 关心同学,互相帮助,不背后议论他人。
7. 拒绝校园欺凌,维护和谐校园环境。
四、心理健康规范1.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气馁。
2. 学会自我调节,遇到问题寻求合适的方式解决。
3. 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主动与他人交流。
5. 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积极寻求改进。
6.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身体健康。
7. 遇到心理困扰,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以上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旨在引导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自觉遵守,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进步的校园环境。
最新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最新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b517c2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a.png)
最新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学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也是塑造个人品格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下是最新的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一、学习方面1、遵守课堂纪律准时上课,不迟到、早退或旷课。
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尊重教师的教学工作,不随意打断教师的授课。
关闭手机或将其调至静音状态,不玩手机、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2、认真完成学业任务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实验报告和课程论文等,不抄袭、不剽窃他人的成果。
积极参加课程考试,遵守考试纪律,不作弊。
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合理利用图书馆、实验室、电子资源等学习设施和资源,拓宽知识面。
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学术交流活动,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定期复习所学知识,总结学习经验,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生活方面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物的习惯,保持身体清洁。
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
保持宿舍整洁,定期打扫卫生,整理个人物品,共同营造一个舒适、干净的居住环境。
2、健康饮食注重饮食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和垃圾食品。
按时就餐,不暴饮暴食,不酗酒。
遵守学校食堂的就餐秩序,尊重食堂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
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不熬夜,不赖床,合理安排学习、娱乐和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4、节约资源节约用水、用电,随手关灯、关水龙头。
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爱护公共设施,不随意破坏校园环境和公共财物。
三、社交方面1、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信仰和生活习惯,不歧视、不侮辱他人。
与同学、教师和其他人员友好相处,互帮互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文明交流使用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粗话。
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a67c66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d.png)
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大学生是整个社会中非常特殊的群体,是一个人从学生时期向成人时期过渡的重要阶段,因此良好的行为惯养成非常重要。
在大学生活中,他们将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维持和谐的生活需要讲究各种规范,需要不断研究领悟。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养成教育:1. 教育学生要有诚信意识。
大学生涉及到课程研究、科研工作、论文写作等方方面面,诚信意识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学生需要明确红线,不得抄袭、抄作业、舞弊、散布不实言论等。
这方面的培养可以从学生入学第一天开始,建立一系列的信用体系,加强学生的信用意识和信用素质。
2. 教育学生要有良好的卫生惯。
在校园中,大量的学生活动和集中住宿,良好的卫生惯不仅是保证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更是为疫情防控工作打基础。
学生应自觉养成勤洗手、勤通风、勤锻炼、少吃零食、不吸烟酗酒等良好惯。
3. 教育学生要有节约意识。
大学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剁手党”,不少学生由于花钱过度而导致经济压力过大。
因此,我们需要对大学生进行节约意识的养成教育,让他们知晓理财的重要性。
因此,教育学生在购物时,遵守“理性消费、精打细算”的原则,不乱花钱,学会储蓄和投资。
4.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因此,他们应该有一个爱国情怀,并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培养爱国情怀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需要有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实践,需要研究国家的政策法规,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更要有坚定的信念。
总之,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应该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要把发展学生身心健康作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为基础。
应该细化落实,加强宣传教育推广,从而达到很好的效果,让身为大学生的人走得更远、做得更好。
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0b0a8d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0.png)
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活动背景本次大学生良好行为惯养成教育活动旨在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和道德品质,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活动内容活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1.讲座和讨论会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主题涵盖道德伦理、公民意识、职业道德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相关话题,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通过亲身参与帮助他人的经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宣传和展览通过校园宣传栏、展览以及学生手册等形式,传达良好行为惯和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班级文化建设鼓励班级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并注重培养班级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氛围,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行为惯。
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生对良好行为惯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逐渐形成自觉养成良好惯的意识。
- 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提升,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人数明显增加。
- 班级文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班级之间的友好竞争和互助合作氛围得到加强。
经验总结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得到了以下经验总结:- 活动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增强吸引力和传播力。
- 增加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行为惯和道德品质。
- 积极利用校园资源和社会资源,广泛邀请专家学者参与活动,提升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展望未来本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继续加强,为此我们要:- 进一步完善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确保活动的可持续性。
- 加强学生参与度,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 增加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进,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将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8d074b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3.png)
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1. 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2. 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3. 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4. 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
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
二、诚实守信,礼貌待人1. 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
谦恭礼让,敬老爱幼,尊重妇女,帮助残疾人。
2. 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
3. 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4. 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讲普通话。
接受或递送物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
5.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
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
三、遵规守纪,勤奋学习1. 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2. 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
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3. 遵守考场纪律,服从监考人员的安排,不违规违纪。
4.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遵守活动的要求和规定。
5. 爱护公共财物,不在课桌椅、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
损坏公物要赔偿。
四、勤劳俭朴,孝敬父母1. 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
2. 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齐。
3. 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经常把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告诉父母。
4. 外出和到家时,向父母打招呼,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
5. 体贴帮助父母长辈,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关心照顾兄弟姐妹。
五、严于律己,遵守公德1. 遵守国家法律,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2. 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跨越隔离栏。
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26714e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67.png)
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高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伦理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培养,这将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指导。
高校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求学校进行有效地组织和指导,通过系统的建设和教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和规章、社会公德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对高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
学校应该坚持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中心,采取多种方式灌输社会责任和学习公德意识,推动学生形成社会交往态度,形成良好的行为动机。
学校要帮助学生们掌握道德因素,提升道德情感和能力,激发他们的主动追求精神,强化他们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建立良好的行为记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头脑的熏陶。
此外,学校应利用现有资源如校园文化活动、教育讲座等,引导学生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正确认识未来社会,增强学生的自觉性与创新能力。
持之以恒,高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学校要建立科学的行为习惯培养评估机制,不断探索和完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方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做有礼貌有效率的行为角色模范。
总而言之,学校要强化学生革新思想的力量,培养职业素养、创新意识和奋进的精神,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塑造新时代的文明社会样本。
论述大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论述大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034ef9f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d.png)
论述大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良好的惯培养对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良好的惯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研究效率良好的惯培养对研究效率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大学研究的内容繁杂,而学业成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
良好的研究惯能够帮助大学生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提高研究效率,充分利用时间和资源。
例如,定时制定研究计划、保持专注、及时复和总结等惯都能够提高研究效率,使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培养自律和责任感良好的惯培养还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自律和责任感。
大学生生活的自由度相对较高,没有了高中阶段的严格约束,这就要求大学生自觉保持自律和责任感。
通过培养良好的惯,大学生能够养成按时完成任务、保持良好生活惯、遵纪守法等好惯,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未来的社会工作。
增强身心健康大学生阶段是一个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惯的培养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
例如,坚持定期锻炼身体、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睡眠等良好惯都能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研究和工作的效率。
此外,良好惯还包括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这些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减轻研究和生活压力,更好地享受大学生活。
塑造积极价值观良好惯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良好的惯的培养,大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勤奋、求知、创新、团结合作等良好的人生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将指导大学生的行为和决策,使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加乐观坚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良好惯的培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良好惯的养成将为大学生的研究、生活、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未来的社会工作。
因此,大学生应该重视惯的培养,努力养成良好的惯,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以上为800字的内容*。
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地养成
![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地养成](https://img.taocdn.com/s3/m/fbab6800852458fb770b56cb.png)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用不着思考,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一个人要成就学业、事业,要拥有美好人生,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习惯。
那些优秀学生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俗语说,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命运。
可见良好的习惯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起着巨大的作用。
因此,亟待在大学生中加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一、习惯的涵义及其特性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是通过外在的行动而表现的内在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的思想和意识。
换句话说,习惯是主体内心下意识活动的结果,是既不需要外部监督,也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和意志努力而自然流露出来的经常性行为。
习惯具有下列特性:一是稳定性。
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引导和控制一个人,就会附着在身体上而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不易改变,甚至一旦中断,就会产生别扭、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要进行反复的训练和强化才能形成,培养一种好习惯和矫正一种坏习惯同样都要付出巨大努力。
习惯一旦形成后,一般很难改变,并在长时期内发挥作用,影响到一个人的发展。
二是情境性。
从心理机制上看,习惯是由于反复练习而在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它是一种需要,具有自动化的作用,不需要别人监督和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
三是双重性。
即习惯有好坏之分,它对主体的作用也有双重性,好习惯有利于个体和社会,坏习惯不利于个体和社会。
二、当代大学生在校现状分析(一)生活习惯令人担忧1、日常饮食欠科学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睡得晚,起的迟,来不及吃早饭便去上课.在课间饿的时候随便买些饼干、方便面之类的零食充饥;有的大学生索性取消早饭,养成常年不吃早饭的习惯;还有的男生酗酒、暴饮暴食,这些都违反了饮食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用不着思考,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
一个人要成就学业、事业,要拥有美好人生,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习惯。
那些优秀学生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俗语说,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命运。
可见良好的习惯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起着巨大的作用。
因此,亟待在大学生中加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一、习惯的涵义及其特性
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是通过外在的行动而表现的内在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的思想和意识。
换句话说,习惯是主体内心下意识活动的结果,是既不需要外部监督,也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和意志努力而自然流露出来的经常性行为。
习惯具有下列特性:一是稳定性。
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引导和控制一个人,就会附着在身体上而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不易改变,甚至一旦中断,就会产生别扭、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要进行反复的训练和强化才能形成,培养一种好习惯和矫正一种坏习惯同样都要付出巨大努力。
习惯一
旦形成后,一般很难改变,并在长时期内发挥作用,影响到一个人的发展。
二是情境性。
从心理机制上看,习惯是由于反复练习而在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它是一种需要,具有自动化的作用,不需要别人监督和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
三是双重性。
即习惯有好坏之分,它对主体的作用也有双重性,好习惯有利于个体和社会,坏习惯不利于个体和社会。
二、当代大学生在校现状分析
(一)生活习惯令人担忧
1、日常饮食欠科学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睡得晚,起的迟,来不及吃早饭便去上课.在课间饿的时候随便买些饼干、方便面之类的零食充饥;有的大学生索性取消早饭,养成常年不吃早饭的习惯;还有的男生酗酒、暴饮暴食,这些都违反了饮食规律。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关键期,如此应付“吃饭”问题,实在令人担忧。
2、作息时间无规律
很多同学不严格要求自己,作息时间无规律,该休息的时候不休息,一些宿舍看电影、开卧谈会到深夜,第二天上午逃课睡觉。
长此以往,势必引起恶性循环,学业和健康均得不到保障。
3、自我关爱意识差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增添活力。
但是由于网络游戏等的兴起,参与文体活动学生总数明显下降。
学生的体能素质不断下降、肥胖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多、近视眼发病率居高不下、多数学生心理素质不高、抗挫折能力差,这些与缺乏体育锻炼不无关系。
有些同学不仅不注意自身卫生习惯,还经常在宿舍抽烟,使得其余同学被迫抽二手烟,影响了大家的身心健康。
4、娱乐休闲无节制
适当的休闲娱乐可以给大学生的生活增添生活情趣,缓解压力。
但是部分学生经常光顾网吧、KTv、录像室、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无节制地沉迷其中。
(二)学习习惯不科学
l、平时逃课,临考突击
走进大学校园,学生学习不再有老师和家长的叮咛和嘱咐,几乎完全靠自己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缺少了监督的学生好像逃出笼的老虎,逃课、上课睡觉、谈恋爱、泡酒吧等等,各种不良嗜好随之而来。
结果临考了才想起好多知识没有复习,不知道,才想起课本.演绎出一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闹剧。
2、少做笔记,读书较少
平时的课堂,老师要求不是很严格,学生做笔记较少,课后及时复习的时间也不多。
往往造成想了解相关知识时,却不知从何人手。
另外,
随着课余时间的增多,学生反而不知道如何利用时间了.特别是用在读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更有甚者一年度不了一部有价值的书籍,造成知识的匮乏。
(三)人际关系比较紧张
1、私心较重,不与人分享
现在校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在家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良习惯,也带动了大学里,在面对一个宿舍三人或四人的生活空间总是感觉不自在.而且自已’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很多东西也不愿与人分享。
如让人快乐的事情、少见的物品、零食等等也不与人分享:在争取荣誉或其他事情上总是与人斤斤计较,显得不够大度和平易近人。
2、性格孤僻,难于融入
种种原因,大学校园里存在一个特殊的群体——“抑郁者”。
这部分人因为缺乏自信、家庭原因、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或其他阴影给其性格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其很难融入其他同学中间。
三、良好习惯的培养与养成
(一)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l、科学饮食,爱惜身体
要保证合理的营养供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形成良好的作息制度。
有规律的生活能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和
抑制交替进行,天长日久。
能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动力定型,这对促进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2、讲究卫生,磨练意志
沽身自好,自尊、自强、自立和自爱,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这关系着自己将来的工作和事业;改正吸烟、酗酒、沉溺于电子游戏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锻炼身体,磨练意志,增强毅力为将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做铺垫。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l、耐心发动,逐渐加速,循序渐进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步就要说到做到,先对自己计划要做的一两件事情不打折扣的完成,下决心要改进的方面就力争付出行动.然后逐渐对更多的事情做到有始有终。
2、控制时空.约束自己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
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人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时间上.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寝.都安排满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内容,不让一日虚度,不让一时空耗。
空间上,严格控制自己的活动范围,歌厅、舞厅、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室等游乐场所,无论自己多么好奇。
无论别人怎么引诱。
也不要去。
3、及时调整,自由放飞
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坏习惯克服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
这就要求自己要严格监督自己,发现偶有偏离,立即作出调整。
在此基础上.坚持和巩固,并持之以恒。
(三)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
1、“从我做起”——主动大胆地参与社交活动
人际交往是交往双方积极主动的过程,一方主动而另一方被动势必造成交往难以正常进行。
主动大胆地与人交往有利于消除胆小、害羞所带来的交往障碍,因为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往,能够锻炼自己的胆量。
只有大胆地尝试,主动参与社交活动,慢慢地才不会害怕见陌生人,那种害羞的心理也会随之而慢慢被消除。
2、“修己而不责人”——优化自己的性格,宽以待人
性格内向孤僻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大障碍.要克服和消除它。
除了正确地认识自己外,优化自己的性格是关键。
大学生要通过多参加交往活动.在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地逐步培养自己开朗活泼的性格。
不轻视别人,做到与人平等相处。
在注重修身立己的同时,还要“宽以待人”。
人各有别,人各有志,世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与人之问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
因此,在与人交往时,不能过分苛求别人,责怪别人,要学会容忍,宽以待人。
当然.宽以待人也是有原则的.并不是等于无原则地迁就别人。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以诚相待,热情待人
与人交往,必须要以诚相待。
热情待人。
如果能做到以真诚去对待他人,他人亦必定会以真诚回报你,即“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人之相交贵在知心。
要做到知心,那就必须要求交往双方都能以真心诚意的交友态度来结交对方。
不能以怀疑的眼光来看待对方.“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
假如交往双方相互怀疑,不但彼此交往困难,而且还会导致彼此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冲突。
四、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
古语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就说明了习惯的重要性。
在一定意义上讲,素质就是习惯,“高”素质就是拥有良好习惯,“低”素质就是拥有不良习惯。
从这个含义上讲,素质教育也可称为习惯教育。
这就把素质定位在“良好习惯的养成”,即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礼貌习惯、学习习惯,甚至言谈举止习惯、待人处事习惯等等,总之,做人的一切良好习惯。
从个体情况来说,良好习惯不仅可以节省人在脑力或体力上的消耗而提高功效,并且还能引导人积极学习和工作,严谨地对待生活,各方面不断进步,让人从中获益匪浅;而坏习惯却与之相反,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制约人的进取精神,强化人的惰性,误导人生走向,使人碌碌无为,甚至走向堕落。
从群体情况看,群体的习惯就是风气,我们常说的校风、学风、班风、社会风气等,实际上就是不同群体的习惯。
在学校,我们会发现,同一寝室的学生,往往全体成员成绩都
好,甚至全部考取研究生;而有的寝室则是相反的典型,全体成员成绩都很差。
所以在学生工作中,既要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也要从群体的角度出发,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