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词汇:幸福、读书人、智慧、丰富、启迪等。
2. 学生了解读书的重要性及对人生的积极影响。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讨论和表达个人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对于读书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深入理解读书的重要性及带来的幸福感。
教学难点:1. 学生在表达个人观点和意见时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将学生引入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关键词汇及主要观点。
2.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了解学生对于读书的看法和观点。
3. 合作学习法: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讨论并分享读书的经验和体会。
教学准备:1. 整理课文材料:《读书人是幸福人》2. 准备课堂讨论问题:例如:- 阅读这篇文章后,你对于读书的看法有何变化?- 你觉得读书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什么好处?- 你喜欢读书吗?为什么?- 你平时喜欢读哪些类型的书籍?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和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这个主题,并提出个人观点和想法。
2. 阅读理解:教师布置学生阅读《读书人是幸福人》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对于读书的看法和体会,以及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4. 总结归纳: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观点,强调读书对于个人的积极影响,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多思考、多探索。
5.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阅读一本书,并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
教学资源:1. 《读书人是幸福人》课文材料2. 小组讨论问题评价与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达情况,进行个体或小组评价。
2. 针对学生表现较差的部分,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章节为《读书人是幸福人》一章,主要内容包括:理解文章主旨,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 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3. 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文章主旨,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
难点: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学具:笔记本、课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幸福的人?为什么?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内容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讲解如何分析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5. 随堂练习:学生可以通过做练习题的方式巩固所学的内容。
6. 板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主旨和重要概念设计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7.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根据文章的主旨和重要概念,写一篇关于“什么是幸福人”的短文。
答案:请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可以通过反思课堂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改进。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例如阅读其他相关的文章,进一步加深对幸福人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本节课的教材章节为《读书人是幸福人》一章,主要内容包括:理解文章主旨,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细节:重点:理解文章主旨,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
难点: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观点,理清文章思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幸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把握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的特点。
2、教学难点体会读书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学生自由发言)其实,幸福的定义有很多种,而在作者谢冕的眼中,读书人是幸福人。
那么,为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思考: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明确作者的观点:读书人是幸福人。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作者为什么说读书人是幸福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1)学生自主思考,圈画相关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归纳。
读书可以使人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感化与陶冶。
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2、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1)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教师总结:举例论证:文中列举了《论语》《史记》《正气歌》等书籍,以及笛卡儿、雨果、歌德等人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读书的好处。
道理论证: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如“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教案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读书人是幸福人》。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读书人的赞美之情,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读书的热爱和尊敬。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难点:理解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读书人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和尊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引起学生对读书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可以和同桌交流。
3.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解释一些生词和短语的意思,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和解释,其他组成员可以提问,讨论结束后各组向全班汇报。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书籍的短文,不少于200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读书人是幸福人爱读书幸福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书籍的短文,不少于2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哪个环节需要改进?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进行交流分享。
让学生参观图书馆或书店,感受读书的氛围,激发他们对读书的热爱。
组织一次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向同学们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并解释为什么喜欢。
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这一观点的内涵。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体会读书对个人成长和精神世界的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激发学生从书中获取幸福的渴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文中阐述的读书使人幸福的观点。
(2)学习文中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并能加以运用。
2、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读书与幸福的关系,形成自己的独特感悟。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通过读书提升自我、追求幸福的意识和行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法、引导启发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老师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学生自由回答)那么,你们认为什么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呢?有人说拥有财富是幸福,有人说拥有健康是幸福,还有人说拥有亲情、友情是幸福。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讨一种特殊的幸福——读书人的幸福。
(板书课题:读书人是幸福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2、学生阅读后,指名回答。
(作者认为读书人是幸福人)(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作者为什么说读书人是幸福人呢?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分析。
(1)学生阅读、思考、圈画。
(2)小组讨论,交流分享。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读书能使人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从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读书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感化与陶冶,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读书能使人具有崇高的追求和高尚的情趣。
2、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读书人是幸福人”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
(1)学生思考、回答。
(2)教师总结:举例论证,如文中列举了《论语》《史记》等经典著作对人的影响。
道理论证,引用了许多名人名言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对比论证,将读书人与不读书人的生活进行对比,突出读书的重要性。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读书给你带来了哪些幸福。
(完整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学习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字词句,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从而更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主旨。
理解体验“读书人是幸福人”。
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二、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方式
反思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进入作家谢冕的读书世界,通过运用整体通读、专心精读、勾画阅读去感知、领会文章的主旨,体会读书的快乐,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现实的世界;浩瀚、丰富的世界
第2自然段: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第3自然段:知识的增广,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第4自然段:与书本结缘,极大可能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第5自然段:读书人是幸福人。(全篇主旨)……所以
3.归纳通过整体通读,提炼主旨的方法。
通过整体通读,找每一段的中心句。中心句是一个概括性的句子,体现文段主要内容。一般出现再文段开头起统领作用,或者出现再中间起过渡作用,或者出现在结尾起总结作用。再由中心句提炼出文章的主旨。
(4)往哲先贤:历代贤明、智慧之士。哲,有智慧。贤,有德行和才能。
(5)睿(ruì)智:英明有远见。睿,看的深远.
(6)大抵(dǐ):大多,大都;基本上.
2.快速通读全文,从文章的每个自然段中找出中心句,并圈点勾画出来.(引导学生注意中心句的位置和作用,从中心句中提炼文章的主旨)
第1自然段: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科目:语文教师:第12周
一、教学准备
教学内容
读书人是幸福人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十三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2、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3、培养夹叙夹议综合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4、准确把握“读书”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修养的重要性,从而初步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学习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部分句子的含义;3、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围绕中心论点提出若干分论点的方法;2、培养学生勤于阅读、善于积累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1、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2、通过课堂交流讨论,感悟读书对人生幸福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据教学大纲应安排二个课时,现根据试讲要求进行一课时的教学)【教学过程】一、检查课前预习情况1、文通字顺(注音、释义)2、第一印象(领悟、疑惑)拓展:语文素养:1.语文综合知识 2. 情感意志 3.听说读写能力二、导入新课1.提问:读书于你是幸福的事吗?为什么?2.老师自身感悟:改变命运——痴迷执著——实现价值——终身受益。
1.这三段围绕哪些中心句而写?学习中心句于段首段尾总结的写法。
具体分述了阅读能给人带来“丰富的知识”,得到“精神的感化与陶冶”,强调了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的情趣相联系。
作者在第2段点明,读书“能识草木鱼虫之名”,能“上溯远古下及未来”,也能“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总之,正如作者所说,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第3段的中心句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作者强调,比“知识”更进一层的是“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第4段进一步论证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的情趣相联系。
2.体会本段夹叙夹议的手法、排比比喻和修辞手法的应用。
排比“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课题: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的结构,找出文中的中心观点和各个分论点。
2、体会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含义,了解好书对人的影响。
3、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选择书籍,培养他们读好书的习惯。
【重点难点】1、掌握本文的结构,找出文中的关键性语句。
2、体会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含义,了解好书对人的影响。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听过这样一句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什么意思呢?学习不能偷懒!读书学习是非常苦的一件事情。
我想做个调查,大家都认为读书是一件“苦差事”么?(多数同学说“是”) 那么,北京大学的谢冕教授却说“读书人是幸福人”又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110页,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读书人是幸福人》,来改变你们的这种陈旧的观点二、讲授新课(一)总体感知速览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本文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议论文2、中心论点是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3、本文的论证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完成课后练习四第一个分论点是从物质方面论述了读书对人的影响;而第二个分论点则是从精神方面论述读书对人的重要作用,层层深入,充分有力。
4、体现在段落中的中心句是哪些?①人们通过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②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③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了解的人。
(二)精读课文1、阅读第1、2段,说说为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明确:(1)读书人拥有两个世界:现实世界(人人都有)更丰富的世界(读书人独有)(2)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他人世界。
“不仅多识草木虫鱼, 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 饱览存在与不存在的奇风异俗。
”2、阅读第3段,思考:(1)在本段中,整理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来阐明分论点?【明确】:举例论证(2)整理具体以哪些事实为例?【明确】:《论语》、《史记》、《正气歌》、马克思、鲁迅、列夫·托尔斯泰、歌德、拜伦为了说明读书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化与陶冶,用八个事例加以说明。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并体会读书给人带来的幸福。
2. 培养学生热爱读书,自主学习的习惯。
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学会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读书的幸福。
2. 学会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从中得到启示。
2. 如何让学生在分享阅读体验时,能够做到有深度,有思考。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读书人是幸福人》2. 学生阅读材料:每人准备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
3.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上课之初,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是幸福?你们认为读书能带来幸福吗?”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引出本课主题。
2. 课文阅读与讨论:让学生阅读课文《读书人是幸福人》,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阅读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
3. 学生分享阅读体验:让学生依次分享自己准备的阅读材料,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评价。
在分享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以及读书给人带来的幸福。
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阅读材料,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5. 课后作业: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体验的分享是否达到了预期,以及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
2. 阅读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能否从中得到启示。
3. 分享质量:学生在分享阅读体验时,内容是否有深度,有思考。
4. 课后作业:作文的质量,是否能够体现学生对读书幸福感的体会。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教学目标认知:1.学会对文中内容做注释,养成翻阅工具书的习惯。
技能:2.掌握并学会运用整体通读、专心精读、比照联读、扩展阅读等阅读方法。
情感:3.能联系各自的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从而热爱读书、积极阅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让学生理解读书求知的重要性,从而初步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1.学习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字词句,边读边归纳大意,感知文章深刻内容。
2.引导学生去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体验“读书人是幸福人”。
2.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什么意思呢?学习不能偷懒!读书学习是非常苦的一件事情。
一、导入新课开展小调查(3-5分钟)1.你读书的感受:A.苦B.苦中有乐C.乐D.乐中有苦导:选择A或B的:你是个诚实的孩子选择C或D的:你是个幸福的孩子2.你读书的目的:A.考出好成绩B.让家长高兴C.获取知识D.不知道教师引导:选择A或B或D的:你是个诚实的孩子择C的:你是个幸福的孩子谢冕说:“读书是幸福,读书人是幸福人。
”让我们一起走进谢冕的幸福生活…….二、作者简介:(3分钟)(课件展示作者简介)谢冕:福建省福州市人。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
谢冕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
本文是他写的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
三、教学过程(一)、泛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生字词,并解决。
(课件展示应掌握的生字词)(3分钟)(1)加惠:施惠,给予好处。
(2)往哲先贤:历代贤明、智慧之士。
哲,有智慧。
贤,有德行和才能。
(3)睿(ruì)智:英明有远见。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及作品的背景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主题和结构。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珍惜学习的良好习惯。
(2)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3. 课文主题的探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 将对课文的理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主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例,理解课文观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及相关的辅助材料。
2.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讨论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重点、难点内容。
(2)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观点。
4.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主题。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七、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 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简要介绍原因。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第三课、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一、文本导入同学们喜欢读书吗?可能有的学生喜欢,有的学生不喜欢。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到底有何用?今天我们来学习读书人是幸福人,看看作者他是怎么认为读书的。
二、作者介绍谢勉,1932年1月6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现年85岁)。
他用化名谢玉良。
他于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就一直留校任教至今。
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谢勉于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也就是说,在16岁的时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年轻的天才。
他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文学理论研究者,尤其是当代文学研究者。
他还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他的代表作包括:学术著作:《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等。
《读者是幸福的人》是谢勉教授关于阅读的一篇文章。
它于1995年首次发表在北京的《中国阅读日报》上。
后来,它被收录在《永远的校园》一书中。
3、写作背景谢冕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他逗留时间最多,也最让他有感情的就是北大的图书馆和阅览室。
他非常喜欢看书,可以说他的青春就是一段美好的读书时光。
那么,在这里,作者就抒发了自己对于读书的热爱之情。
那么究竟是怎样一种热爱,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
四、朗读课文五、字词讲解(1)拼音注释因为尹维有很多知识,他喜欢(什ì)回去,而苏睿(如ì)精神低劣(b)ēi)(b)ǐ)(2)文字注释。
浩瀚:广大,繁多。
历代哲人:历代智者。
有智慧,有智慧。
有德,有德,有才能。
智慧:智慧和远见卓识。
芮,看得深远。
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结缘:结下缘分。
嗜好:特殊的爱好。
大抵:大概,大都。
六、课文分析第一自然段:1.中心句是什么?这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为什么作者认为学者是幸福的人?第二段:1、中心句是什么?也是全文的第一个分论点.2、阅读究竟给人带来了什么?第三自然段:1.中心句是什么?2、阅读除了能带给我们丰富的知识外,还能有什么作用呢?3.作者如何解释这一功能?举例说明,并分别找出这八个小例子补充知识:《论语》是引用孔子及其弟子的话(问题:回想《论语》几句话中的智慧)司马迁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完整word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有配套ppt(word文档良心出品)

读书人是幸福人通海县职业高级中学张丽荣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
3.准确把握“读书”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从而初步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学习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2.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看ppt上呈现的贫困山区的读书图片,再进行小调查:你读书的感受:A苦 B苦中有乐 C乐 D乐中有苦你读书的目的:A 考出好成绩B 让家长高兴 C获取知识 D不知道我们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到底有何用?让我们进入《读书人是幸福人》这篇课文来探探究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介绍谢冕: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名诗学理论家。
50年代后期,谢冕作为中文系学生,在北大逗留时间最多、最有感情的是北大图书馆和分散在全校大大小小的图书阅览室。
他是宿舍、饭厅、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竞走者,常在下课后到图书馆看书,就免不了用书包占座。
在他的印象中,这个图书馆“是动荡学海中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港湾”。
谢教授曾经动情的回忆这段青春的记忆“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成长有赖于名园的熏陶、名师的指点,也有赖于这座著名图书馆的灯火,它是我们青春的欢乐和痛苦的见证,如今它已成了点燃在心灵深处的恒久的光明。
”2.字词积累浩瀚:广大繁多上溯:往上推求或回想。
饱览:尽情观赏加惠:施惠,给与好处。
惠,好处。
陶冶: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往哲先贤:睿智:英明有远见。
睿,看得深远。
嗜好:特殊的爱好。
大抵:大概,大都。
3.快速阅读课文,试着找出文章每段的中心句,并划分段落层次,并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属于议论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总结:作者开门见山,在题目中直接表明了文章的观点:读书人是幸福人。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第13课《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第13课《读书人是
幸福人》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泛读课文,学会提炼文章主旨与把握文章结构。
2.理解课文中阐释的“读书”与“幸福”的深刻含义及关系。
3.联系各自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体悟读书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泛读课文,学会提炼文章主旨与把握文章结构。
2.理解体验“读书人是幸福人”,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惯。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通过展示贫苦地区儿童求学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他们仍然坚持研究。
然后与学生对比,指出我们今天能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学、读书、研究知识、陶冶情操,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引出本文的议论主题——《读书人是幸福人》,一起探究读书的意义。
二、作者简介
介绍作者XXX的背景和主要作品,指出本文是他写的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
三、整体感知
1.文体简介
解释议论文的三个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并介绍不同的论证方法。
2.疏通字音字义
解释生僻词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3.学生齐读、泛读整体感知全文,思考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注:删除了原文中的段落格式错误和重复内容)。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文章《读书人是幸福人》。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领会作者的观点。
(2)学会如何运用文章中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阐述对读书人是幸福人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和价值,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并朗读文章《读书人是幸福人》。
(2)分析并欣赏作者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文章中作者对读书人是幸福人的论证过程。
(2)如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阐述对读书人是幸福人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背景。
(2)学生齐读文章,猜测文章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文章,理解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补充。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作者对读书人是幸福人的论证过程。
5. 实践运用(2)学生在下一节课上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
2. 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能力。
3.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阐述对读书人是幸福人的理解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读书人是幸福人》。
2. 作者及相关作品的背景资料。
3. 课堂讨论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4. 课后作业的指导和反馈。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作者和反对者的角色,进行课堂辩论。
2. 邀请当地作家或者图书馆馆长来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和对读书人是幸福人的理解。
(完整word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说课.doc

《人是幸福人》教案教学目:1.知目:学会文中内容做注,养成翻工具的。
2.能力目:掌握并学会运用整体通、心精、比照、展等方法。
3.情感目:能系各自的和体会,理解“ 人是幸福人”的内涵,从而、极,做一个快的人。
教学重点1.学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字句,大意,感知文章深刻内容。
2.培养学生搜集并理料的能力。
教学点1.理解体“ 人是幸福人”。
2.培养学生勤于的良好。
教学方法:朗法、自主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 1教学程:一、入新(开展小)1.你的感受: A.苦 B .苦中有 C . D .中有苦教 A 或 B 的:你是个的孩子 C 或 D 的:你是个幸福的孩子2.你的目的: A.考好成 B .家高 C .取知 D .不知道A 或B 或 D 的:你是个的孩子C 的:你是个幸福的孩子冕:“ 是幸福,人是幸福人。
” 我一起走冕的幸福生活⋯⋯.二、授新:( 一) (泛)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1.什么人是幸福人?(引学生从找各段的中心句入手)第 1 自然段:我常想人是世幸福人,因他除了有的世界之外,有另一个更浩瀚也更丰富的世界。
第 2 自然段:能增广,入不同空的多他人的世界。
第 3 自然段:加惠于人的不是知的增广,而且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第 4 自然段:与好能使人“向善”、“避”。
最后一自然段是:人是幸福人。
(也是全篇主旨)2.理清文章的构(引学生注意文章的开尾)教引:全文各自然段之是——分——的构关系。
作者的思路是先“ 人是幸福人”的根本原因,再分述能增广知、陶冶精神,与好能“向善”、“避”,最后再重申主旨,与开篇呼,用“所以——”句完成因果。
即文最后一段:“所以,我,人是幸福人。
” 个句,是逐深入述的,是全文主旨,与开呼。
(二)(精)品文,合学生理解“ 人是幸福人”。
1.学第 1、2 自然段。
①学生朗文第 1、2 自然段。
②教提:作者什么人是幸福人?找出其中理由。
(引学生用自然段 1、2 文中句来明)世界(人人都有)自然段1:人有两个世界更丰富的世界(人独有)不多草木虫。
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教案标题: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读书对个人幸福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幸福的定义和特点。
2. 阅读对个人幸福的积极影响。
3. 阅读的方式和技巧。
4. 阅读的选择和规划。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幸福的思考和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阅读与幸福之间的关系。
知识讲解:1. 介绍幸福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心理、情感和社交层面。
2. 分析阅读对个人幸福的积极影响,如提升情商、拓宽视野和增强思考能力等。
实践活动: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阅读对个人幸福的具体影响,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2. 阅读体验分享:学生个别或小组分享自己读过的一本对个人幸福有积极影响的书籍,并讲述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技能训练:1. 阅读技巧讲解: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的技巧,如快速阅读、扫读和精读等。
2. 阅读实践:提供一段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或故事,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阅读,并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
总结反思: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幸福的定义和特点,阅读对个人幸福的积极影响以及阅读的技巧和实践。
2. 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并制定个人的阅读计划。
教学资源:1. 幸福的定义和特点的讲解材料。
2. 阅读对个人幸福的积极影响的案例材料。
3. 阅读技巧讲解的PPT或教材。
4. 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或故事。
5. 阅读理解题目和答案。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讨论和分享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的阅读技巧运用情况。
3. 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总结和个人阅读计划的制定。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多参与阅读活动,如读书俱乐部、阅读比赛等。
2.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并鼓励他们分享读书心得和体会。
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能够达到学生的需求。
2. 教学内容是否有足够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第一篇: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方法。
2.培养夹叙夹议综合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
3.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
4.准确把握“读书”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从而初步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学习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部分句子的含义。
3.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
2.引导学生把握围绕中心论点提出若干分论点的方法。
3.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1.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
2.通过课堂交流讨论,感悟读书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预习课文,给不熟悉及无把握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2.通过网络或课外书籍,查阅有关作者及文中涉及到的人物、作品的资料。
3.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设题意图:1.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
2.通过查阅资料,搜集名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籍对人生的意义。
一、导入新课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2.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多媒体展示有关读书的若干名言。
(见多媒体课件)3.在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可见,书籍对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名人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记得我国古代有这样一句话“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在古代人心目中,读书是跟今后的人生幸福密切相连的。
今天我们要学的《读书人是幸福人》,以通俗而有力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读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检查预习作业(课堂练习)词语解释。
(见多媒体课件)参考答案:(见多媒体课件)(学生答题后,多媒体出示正确答案。
)三、研读课文,整体把握1.作者简介。
(以学生活动为主。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十三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2、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3、培养夹叙夹议综合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4、准确把握“读书”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修养的重要性,从而初步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1、研究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部分句子的含义;3、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围绕中心论点提出若干分论点的方法;2、培养学生勤于阅读、善于积累的良好惯。
【教学方法】1、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归纳要点,掌握方法;2、通过课堂交流讨论,感悟读书对人生幸福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据教学大纲应安排二个课时,现根据试讲要求进行一课时的教学)【教学过程】一、检查课前预情况1、文通字顺(注音、释义)2、第一印象(领会、疑惑)拓展:语文素养:1.语文综合知识2.情感意志3.据说读写能力二、导入新课1.提问:读书于你是幸福的事吗?为什么?2.老师自身感悟:改动命运——痴迷固执——实现价值——终身受益。
假设当年不曾读书,眼界、思想、灵魂的禁锢即如故乡那个一辈子终老于山村的老妪!三、作者简介XXX,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
曾用笔名XXX—1949年在XXX就学。
1955年考入XXX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XXX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XXX所长。
1948年入手下手文学创作,曾在《中央日报》、《星闽日报》、《福建日报》等报刊发表诗和散文。
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反动》、《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合著)、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
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得XXX优良功效奖。
四、逐段分层赏析(发问与拓展)(一)第一部分(第1段):读书幸福1.本段中心句是哪句?请找出作者展开论述的枢纽词来。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互动式教学法;3.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内容1. 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1.读书可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2.读书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沟通能力;3.读书可以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创新意识;4.读书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 阅读技巧1.预读:先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大意;2.精读:仔细阅读,理解文章细节;3.总结:归纳文章主旨和要点。
3. 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1.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2.每天坚持阅读,养成习惯;3.与他人分享阅读体验,增强兴趣。
4. 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1.阅读过程中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2.与他人讨论,交流不同的观点;3.提出新的想法和创新点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讲述自己的阅读经历,引导学生了解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讲授(20分钟)教师讲解阅读技巧和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的方法,同时介绍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 互动式教学(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观点,同时提出问题和疑惑,与他人交流和讨论。
4. 合作学习(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一起阅读一篇文章,并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见解,共同探讨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阅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坚持阅读,培养阅读习惯和兴趣。
七、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了解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学生能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3.学生能够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4.学生能够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2、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3、培养夹叙夹议综合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4、准确把握“读书”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修养的重要性,从而初步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学习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部分句子的含义;3、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围绕中心论点提出若干分论点的方法;2、培养学生勤于阅读、善于积累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1、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2、通过课堂交流讨论,感悟读书对人生幸福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据教学大纲应安排二个课时,现根据试讲要求进行一课时的教学)【教学过程】一、检查课前预习情况1、文通字顺(注音、释义)2、第一印象(领悟、疑惑)拓展:语文素养:1.语文综合知识 2. 情感意志 3.听说读写能力二、导入新课1.提问:读书于你是幸福的事吗?为什么?2.老师自身感悟:改变命运——痴迷执著——实现价值——终身受益。
假设当年不曾读书,眼界、思想、灵魂的禁锢即如故乡那个一辈子终老于山村的老妪!三、作者简介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
曾用笔名谢鱼梁。
1945—1949年在福州中学就学。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
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中央日报》、《星闽日报》、《福建日报》等报刊发表诗和散文。
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合著)、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
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
四、逐段分层赏析(提问与拓展)(一)第一部分(第1段):读书幸福1.本段中心句是哪句?请找出作者展开论述的关键词来。
体会本段正反论证的手法。
中心句是:“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2.拓展:我们无法选择出生家庭的穷富、外貌的高矮美丑、遭遇的逆境顺境、别人目光的青睐白眼,但上苍赋予了每一个人的大脑积累都从零开始。
脑海里装下了什么,全由自己决定!所以说文字的发明,是世界文明的里程碑,书籍改变了个人和世界的命运!古有言:“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吸引一代一代读书人勤奋好学以成就博学多才、成为国家栋梁、民族的英雄。
著名成语有“凿壁借光”(匡衡)、“悬梁刺股”(苏秦)、汗牛充栋、学富五车等。
近当代有从湖南韶山村走出的酷爱读书的少年毛泽东择闹市取静读书,成为国家主席也是卧榻半边皆是书;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总理。
(二)第二部分(2-4段):读书受益1.这三段围绕哪些中心句而写?学习中心句于段首段尾总结的写法。
具体分述了阅读能给人带来“丰富的知识”,得到“精神的感化与陶冶”,强调了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的情趣相联系。
作者在第2段点明,读书“能识草木鱼虫之名”,能“上溯远古下及未来”,也能“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总之,正如作者所说,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第3段的中心句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作者强调,比“知识”更进一层的是“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第4段进一步论证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的情趣相联系。
2.体会本段夹叙夹议的手法、排比比喻和修辞手法的应用。
排比“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
”总结:这排比句,运用古今中外八个事例,充分而有力地论证了本段的中心句,也即分论点。
使论据显得全面而充分,论证显得有力且可信。
拓展:(1)孔子:首创私学,让教育普及,一生为仁爱学术奔走呼告,被尊为“圣人”、“万世师表”。
《论语》智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司马迁:汉武帝期挺身为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仗义执言,因言获罪受宫刑之辱,发愤著书、秉笔直书写中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他虽身在汉朝,仍能秉笔直书把刘邦的劲敌以英雄形象项羽写进本纪。
(3)《正气歌》:南宋末代右丞相文天祥所作的诗,创作于元大都的监狱中,受尽威逼利诱而写。
该诗慷慨激昂,充分表现了文天祥的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
名句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德国籍犹太人。
因终身为共产主义理想奔走呼告,在资本主义社会被许多国家驱逐,到处流亡的他曾自称是“世界公民”,与妻子燕妮一生充满困苦和自我牺牲,但为当世和后世共产国际理想作出伟大的贡献,在政治、经济、哲学方面颇有建树,毕生心血著就《资本论》。
(5)鲁迅:为拯救国民的“劣根性”(自欺欺人阿Q精神、麻木、喜围观等)弃医从文,以笔为匕首投枪,以杂文、小说与黑暗势力与拯救国民性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6)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劳动,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等(反映沙皇专制统治和资本主义兴起是的社会矛盾)。
列宁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托尔斯泰的创作是“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大步”。
鲁迅评价: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
(7)歌德(1749—1832):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
擅长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
1774年发表了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反唇相讥轶事:歌德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行的小路上和一位批评家相遇了。
“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批评家说。
“我恰好相反!”歌德说完,笑着退到了路边。
名言:“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世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白活等于早死。
”(8)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代表作品有《普罗米修斯》、《唐璜》等。
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名言:“逆境是通向真理的第一条道路。
”“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可共患难!”比喻(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总结:通俗明白地说明了读书能使人向善。
(2)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
总结:证明了读书使人避恶的功能,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拓展:(1)读书人中卑鄙和奸诈之人:若只以读书来求功名利禄,而未见圣贤书中的人性崇高和情趣高雅,则难免沦为庸俗,乃至人性之恶。
秦桧:宋高宗宰相,“十二金牌召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
民间为解秦桧之恨,用面团做成他的形像丢入油锅里炸,称之为油炸桧,后来演变成今日的油条。
今日之贪官奸商等投机取巧之辈,不少都是苦学多年但未从书中汲取得真正精华的枉读诗书之人。
岳飞墓前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孟子“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三)第三部分(第5段):独句成段,点明主题。
本段的中心句为“读书人是幸福人。
”五、写作特点归纳(一)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总结: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在文章开头,作者明确提出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他还拥有现实世界之外更为丰富也更为浩瀚的世界,接着,作者用三个分论点展开论述,最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再次重申:读书人是幸福人。
第一个分论点是从物质方面论述了读书对人的影响;而第二、三两个分论点则是从精神方面论述读书对人的重要作用,层层深入,充分有力。
(二)第三段段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分析说明。
总结:本段采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作者通过对一系列的事实铺叙,强有力地支撑着读书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化与陶冶”这一分论点。
叙议结合,以议带叙,主从分明。
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一个主要特点。
论述性散文——夹叙夹议——以议带叙六、小结:让我们都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月23日是确定的“世界读书日”,也是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纪念日;我们中国也在生活节奏日益紧张,时代逐利而烦嚣,刷微博、玩游戏填充了本已稀少的空余时间的当下,紧迫呼吁“涵养一个书香中国”。
大家虽然还没有读太多的书,但一定要记得“开卷有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可以让自己安身立命的书(专业知识、急救知识)、修身立德的书(古今中外人物传记)、增长见识的书(天文地理历史哲学)、陶冶情操的书(美文随笔)。
同学们一定要少壮多努力,学古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精神,让自己通过读书成为一个幸福自豪而高尚高雅的大写着的人!【板书】(详见幻灯片)一、总分总的文章结构二、夹叙夹议、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三、排比、比喻的修辞应用【作业】1、学生可参看老师书目或自己选择,养成每月读书一本以上并做摘录和写心得的习惯的好习惯。
2、读史铁生《命若琴弦》、《我与地坛》;读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观看美国女孩莉琦的女孩的《你如何定义你自己》等励志演讲视频。
她26岁身患异病(身高1.57米,天生“零脂肪”体重只有30公斤,她的一只眼睛看不见),从呱呱坠地起就被一生判了死刑,17岁起就被网友形容为“世界上最丑的女人”,但她在父母朋友的爱与鼓励以及自己超常的乐观和努力下,通过刻苦读书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大学学业,并用写了三本书,她还试图致力于推动美国反欺凌法案的通过,逐渐收到身边人和网友的尊敬和爱戴,而今大家称她为“最美的女人”。
她和上帝掰手腕,她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