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奇迹 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
2022《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阅读报告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阅读报告林教授的这本书的书名高度概括了本书内容。
针对建国以来中国取得的经济奇迹,他从中国发展战略以及经济改革方面分析,主要探讨了中国经济体制的形成、如何改革以及改革遇到的问题等。
为了解释这几个问题,战略和经济体制的梳理成为作者叙述的重点。
在战略和体制的梳理之中,本书又对微观经营机制、资源的配置机制、宏观政策机制做了详细的解析。
在沿着时间线对改革做出纵向比较的同时,作者又将这些改革与同一时间点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政策或改革做出比较,总结出中国改革的道路和一些经验。
从中国依据现实情况,以重工业优先为发展目标,推行赶超战略以及建立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逐步地激活市场活力进行微调的改革,到最后全面地深入到每个领域和层面进行改革、推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作者都有详实的历史证据和理论佐证。
1传统经济体制之所以有改革,必然是有一个弊病诸多的体制作为前提。
而这个体制是怎么形成的,又有什么弊病呢?建国初期的体制,作者称之为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而形成该体制的起点是: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增长目标。
由于建国之初中国领导人迫于国际上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军事包围以及自身需要实现工业化的目标,选择了与前苏联类似的发展模式:即优先发展重工业。
重工业发展得靠生产要素(主要是资本要素)、重工业设备。
首先,对资本要素的要求有两个:一是量够大,二是够便宜。
而在那个时期,资本供给严重不足,而且市场形成的资本价格(也即利率)也高。
因此中央形成了金融垄断,保证了中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能够吸纳全国的存款。
并且中央调低了利率,使资本不再昂贵。
对于其他生产要素,如人力资源、能源、原材料等,也由中央压低成本(工资),保证了重工业生产的低成本。
其次,对重工业设备而言,我国由于缺少先进技术,必须从国外购买。
建国初期,国家创汇能力低,且市场调节的汇率过高(本国货币表示的外汇价格),不利于重工业部门发展。
应用文-中国腾飞之路和国家兴衰理论——兼评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中国腾飞之路和国家兴衰理论——兼评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一、一部有水平的理论著作经过五、六年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以及一年多埋头,林毅夫、蔡方、李周三位学者,把他们的新著《中国的奇迹:战略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1994;以下简称《奇迹》;凡引自该书的只注页码)献给读者。
笔者有幸先睹为快,获益匪浅。
这是一部颇有水平的理论著作。
\ue004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奇迹》提出和讨论的是有关经济发展、国家兴衰的重大论题。
特别是在目前情况下,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世界各国和很多大的跨国公司都看好中国,中国的改革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创造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所谓“中国模式”。
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东方文明大国再次走上兴盛和发展之途,其本身就带有很大的传奇色彩。
提出和讨论这样的问题,并且有所发现和有所创新,作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解释,其意义可想而知:不仅在学术理论上是一个前进,而且在政策上也有重要的价值;不仅对中国本身的改革和发展有明显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也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其次,《奇迹》从理论上再现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的历史和现实。
由于作者明确提出和紧紧抓住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是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而扭曲的宏观政策、资源的配置制度和毫无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三位一体的传统体制,是由于选择和实行这一战略的要求而内生地决定的,其已经进行和将要进行的改革也紧紧围绕着发展战略的转变,并在全书中把自己的理论逻辑贯彻到底,因而,不仅做到了历史和逻辑的有机统一,而且实现了改革和发展的巧妙结合。
充分显示了作者札实的理论功底和分析能力。
这一点是目前国内出版的同类著作不曾达到的。
与《奇迹》的分析比较起来,那些就事论事地描述改革和发展的进程,空泛地、一般地讨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ue004 再次,理论并不深奥,它是简明扼要,易于理解的,理论的简洁性、权威性和真理性是统一的,“只有既能解释许多不同种类的事实而又简明扼要的理论才是令人满意的理论”(奥尔森,1982),《奇迹》一书就具有这样的品格和特色。
中国新经济变革读后感
中国新经济变革读后感【最新版3篇】篇1 目录一、引言二、中国新经济变革的内容1.经济结构调整2.科技创新3.改革开放三、读后感想1.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识2.对新经济变革的思考四、结论篇1正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经济变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我阅读了关于中国新经济变革的一些书籍,如《经济大变革中国怎么办》、《变革中国》等,对这一领域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首先,新经济变革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
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淘汰过剩产能、发展新兴产业等,以优化经济结构。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国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以新技术、新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在改革开放方面,我国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吸引国内外投资,推动经济发展。
阅读这些书籍,让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力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新经济变革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充满了挑战和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应对,不断调整和完善发展策略。
对于新经济变革,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坚持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其次,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最后,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综上所述,阅读关于中国新经济变革的书籍,让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新经济变革的思考也更加清晰。
篇2 目录一、引言二、中国新经济变革的内容1.经济结构调整2.科技创新驱动3.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三、中国新经济变革的成就1.经济增长放缓但仍保持较高速度2.创新能力不断提升3.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果四、中国新经济变革的问题与挑战1.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调整2.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3.改革面临深水区五、结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doc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doc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举世瞩目,国际上有“中国模式”“中国奇迹”之说,对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经验的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林毅夫、蔡昉、李周三位教授所著《中国的奇迹》是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重要参考。
这本书解释的历史时期是1998年之前,主要的理论依据是林毅夫教授开创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即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要遵循比较优势,充分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潜力,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传统经济体制下的赶超战略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所以必将失败。
在书中,作者主要解答四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改革以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而改革之后得到迅速发展?二是,为什么中国改革的某些方面进展迟缓,甚至在过程中会出现反复的问题?三是,中国改革和发展势头能否得以持续?四是,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取得巨大的成功,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却步履维艰?林毅夫教授在书的结尾,以总结的方式分别给出了答案。
第一,改革以前中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改革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使中国所具有的的资源比较优势能够发挥出来。
第二,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活-乱”循环,根源在于经济改革进程中一部分环节的改革先行造成了经济体制内部的不配套,而走出“活-乱”循环和解决其他诸多转型过程中问题的关键在于尽快把改革深入到宏观政策环境的层次,使“三位一体的经济体制在比较优势战略下形成新的内部一致性。
第三,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坚持改革,就能克服前进过程中的困难,逾越各种障碍,不断取得成功。
第四,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是采取了一条代价低、风险小,又能及时带来收益的渐进道路。
林毅夫教授对新中国成立到1998年之间的经济改革进程做了很好的分析,但是可能存在几个问题,首先,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哪个是因、哪个是果?林毅夫教授在书中倾向于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作为原因,这个问题可能要进一步探讨。
中国奇迹调研报告心得体会
中国奇迹调研报告心得体会中国奇迹调研报告心得体会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被许多国家称为“中国奇迹”。
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对中国奇迹的调研,并撰写了一份报告。
通过这次调研和撰写报告的过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奇迹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并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首先,中国奇迹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政府的正确领导。
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
在调研中,我看到了中国政府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投入。
中国政府不仅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还加大了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理念,使得中国的社会稳定发展,并为人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其次,中国奇迹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的开放政策。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中国坚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中国的市场规模和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中国也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开放政策,中国为世界和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
第三,中国奇迹的成功也离不开中国人民的辛勤努力和智慧。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在中国的调研过程中,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优秀的企业和创业者,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些创业者不仅为自己创造了财富,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奇迹,也是中国奇迹的体现。
最后,中国奇迹的成功也离不开全球化的背景。
中国与全球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经济的发展受益于全球化的机遇。
通过国际贸易和多边合作,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的机遇和成果。
在调研中,我见识了许多外国资本和技术在中国取得成功的案例,这些案例说明了全球化为中国奇迹带来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经济改革进程》读后感
《中国经济改革进程》读后感-读后感大全在目前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下,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产生了很多疑虑,中国改革开放将走向何方?通读吴敬琏先生的《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回望4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巨变,历史可能不会直接给我们答案,但是却冥冥之中指引着日后前进的方向。
是历史,也是经济,是回顾,也是深思。
《中国经济改革进程》这本书,看似简单的内容中蕴含着“魔鬼”,不是经济现象的简单梳理,而是理论和实践结合不断对历史的叩问。
本书出版于2022年,书稿的初稿就花了将近三年的时间。
全书系统地回顾了从文革结束后到近年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经济发展历程,不止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改革整体进程,还着重分析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历程,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动能转换的必然性,也直接分析了改革进程中的腐败问题,指出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风险。
书中数据详实,论证严密,虽然提到很多经济学理论,但是语言平实,深入浅出。
读此书,如同坐在吴老对面,听一位智者娓娓讲述中国改革的波澜历史。
什么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迅速崛起的真正原因?在吴老看来,“推动中国经济崛起的最重要因素,是市场拓展使个人和企业选择权得到一定的发挥空间”,“这种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的自由选择权的扩大,为劳动、资本与技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有效组合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极大地释放了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书中指出,中国经济改革历程清楚地表明,每当市场经济取向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主导思想、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时,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速度就比较好,非国有经济部门的创新和创业就会蓬勃发展,也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
吴老总结了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增长动力的路径。
一是市场制度的建立为平民创业开拓了空间;二是改革开放使发展经济学所说的“库兹涅茨过程”(指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以及土地资源城乡转移后利用效率提升带来的效率提高)大大加速;三是开放对中国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学习心得-经济的发展历程心得
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学习心得-经济的发展历程心得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经济奇迹,也是一个持续不断学习的过程。
在学习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中,我深刻体会到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千变万化的过程。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中所得到的心得和体会。
1. 市场经济改革的关键性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市场经济改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市场经济改革以开放政策为基础,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放松管制以及推动私有化等步骤,使中国经济得以快速增长。
市场经济改革带来了相对自由和开放的经济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市场经济改革还激发了企业家精神,推动了创新和产业升级。
通过市场经济改革,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实现了快速的跨越式发展。
2. 开放政策的重要性中国的开放政策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贸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通过开放政策,中国吸引了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同时,开放政策还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可以说,开放政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 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创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大力支持和鼓励科技研发和创新创业,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和科技创新引导基金等政策手段,提供资金和支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未来,科技创新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4. 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人力资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人才是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
中国政府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提供教育资源和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和引进具备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
同时,中国政府还通过提供各种激励政策,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中国奇迹心得
中国奇迹心得
中国奇迹心得篇4
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中国奇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这些成就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瞩目。
首先,中国奇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才能够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
其次,中国奇迹是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理念。
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才能够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
最后,中国奇迹是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理念。
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才能够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
总之,中国奇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这些成就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瞩目。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林毅夫等著中国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由于重工业资本密集的特征与当时中国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状况相矛盾,不可能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来推动重工业发展,因此就需要政府出面,人为压低利率、汇率、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工资和生活必需品价格,以便降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
在这样扭曲要素和产品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下,资源就要通过高度集中地计划渠道进行配置,从而继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之后,在逻辑上便导致了高度集中地资源计划配置制度。
为了控制企业剩余的使用和在农村的人民公社化,形成与宏观政策环境和资源配置制度相配套的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
至此,这种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形成。
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一切一场从农村到城市的全面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
中国在整个80年代的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0%,在沿海省份,更是保持高达12%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人类经济增长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
70年代末,对高度集中和低效率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第一步,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国有企业实行以放权让利为主要的各种改革,并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合法存在。
在对高度集中地计划配置制度进行改革的同时,逐渐调整或部分放开了对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控制。
对外是实行开放政策,引进外资、扩大贸易,允许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
“活乱”循环:当体制约束过死时,经济缺乏活力,劳动不足,经营效率底下,增长受到抑制,形成“一统就死”的局面,而为提高激励和效率采取一些放权让利的改革手段后,往往会起到激活经济的效果,增长就会加快,即所谓的“一放就活”。
但随着经济活力的增强,传统经济体制内容各个组成部分的不适应性增强,经济运行总的无序化加剧,形成“一活就乱”。
为了治乱,只好采用加强计划统制的老办法,即所谓的“一乱就收”。
掌有资源配置权力的政府官员,靠各种不正当手段去追求这种价差(计划内取得的低价资源到市场高价卖出而获得的价差)的活动,就是所谓“寻租”(rent seeking)行为。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读《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日本经济从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维持了近40年的快速增长,亚洲“四小龙”的经济从60年代开始也维持了40年的快速增长,这些快速增长被认为是奇迹。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同样走上快速增长的道路,被称之为“中国的奇迹”。
读《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揭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神秘面纱。
一、赶超战略的“前因”与“后果”赶超战略是重工业优先增长和进口替代战略的形象概括,其本质是一种不顾资源比较优势而盲目赶超的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旨在以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满足国内需求,取代进口品并通过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推动国家工业化。
重工业优先发展则是这种战略的必然阶段即次级进口替代阶段。
因此,重工业优先增长和进口替代本质上是同一种发展战略。
中国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中南美洲为代表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推行进口替代型战略。
(一)赶超战略的“前因”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中国领导人选择以重工业优先增长为发展目标,带动整个工业化进程,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考虑。
重工业意味着现代化大工业,较高的重工业比重标志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
第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
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这种态势要求中国迅速提高国防实力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战争动员能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和制裁,迫使中国迫切需要迅速建立比较完备、自成体系的工业结构,而重工业是其中的关键。
第三,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
中国经济建设的领导人和专家,似乎从前苏联的建设经验或中国的现实中悟出了重工业具有自我服务、自我循环的产业特征,因而发展重工业可以克服当时农民占人口绝对优势比重,极度贫困使他们无法为工业发展提供有效需求这一条件的约束,从而超阶段实行工业化建设。
(二)赶超战略的“后果”1.三位一体的经济体制扭曲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
实施赶超战略的难题是怎样动员资源来支持没有自生能力的重工业的发展。
中国改革三部曲读后感
中国改革三部曲读后感在阅读《中国改革三部曲》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书中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的梳理和回顾,向读者展现了中国改革的前因后果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深远影响。
首先,这本书强调了中国改革的必要性。
作者指出,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着许多内外部压力和挑战,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已经无法应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因此,中国必须实施改革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这一点引发了我对中国改革的起源和动力的思考,同时也让我对中国政府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改革措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书中详细描述了中国改革的实践和成果。
作者以鲜活的案例和数据,展示了改革的各个领域的重大突破和进展,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城市化进程等。
这些改革的成果不仅使中国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有效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
这让我深感中国改革发展的不易,同时也对中国政府在推动改革中的决心和智慧表示钦佩。
最后,这本书还探讨了中国改革的未来方向和挑战。
作者指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任务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加复杂和艰巨的阶段。
中国需要在经济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和民主法治等方面继续深化改革。
这让我明白了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政府和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努力。
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通过阅读《中国改革三部曲》,我对中国改革的历程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改革是不断推进的过程,需要坚定的决心和智慧,同时也让我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改革中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钦佩。
我相信,在中国改革的道路上,中国将会继续实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第一篇: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ZQ学长给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就说你可以把它当中国近现代史来读,应该很有意思,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那天拿着写有书名、作者、检索号的小纸条,第一次穿梭在图书馆一楼找书,以往都只是看看三楼的书。
当这本小黄皮书印入眼帘那一刻,还是着实兴奋了一把。
就用这本书,开始我真正经济学的学习吧。
所以,这本可以当历史来读的经济学书籍至少让我这个在大四才开始想去真正了解我的专业的人来说,还是一个很符合我口味的开始。
读完了,就想写点读后感吧,还不能算作评论云云。
这本书是由林毅夫、蔡昉、李周合著的。
林毅夫是一个有着传奇经历的中国人,从台湾游到大陆的学者。
本书从发展战略选择与资源禀赋之间的矛盾出发,分析了中国传统经济体制模式内生地形成逻辑,并将这种分析方法及其结论扩展到所有其他国家和地区,指出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否和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一致,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进而决定经济发展绩效的根本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当时国际形势的考虑,从保家卫国自力更生的角度,我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读后感《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但是重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资金、设备且产业周期长,见效慢,这与当时中国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即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不相符。
为了达到优先发展的目的,便不得不采用扭曲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以及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体制。
然而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并未实现赶超战略,反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远。
平均主义、大锅饭导致企业效率低下,生产积极性不高。
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从微观的放利让权开始,在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民在“交满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余的便可以归于自己”的政策下大大提高了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同时,随着资本的慢慢累积,需要资金较少而应用劳动力较多的乡镇企业开始蓬勃发展。
在城市,国有企业开始大刀阔斧改革,企业也取得了部分资源的配置权。
中国奇迹是如何发生的读后感
《中国奇迹是如何发生的》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成就背后的原因和逻辑。
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作者分析了中国奇迹的发生背景、道路选择、制度优势、创新驱动等多个方面,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并非偶然,而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我看来,中国奇迹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
首先,中国选择了适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这种道路选择符合中国国情,能够充分发挥中国的人力、物力、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中国拥有独特的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这种制度优势体现在政府的高效运转、市场的有序竞争、人民的积极参与等方面,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此外,中国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
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这种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不仅提高了中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然,中国奇迹的发生也离不开其他因素的支持。
例如,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低廉且素质较高;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然而,尽管中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因此,中国需要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总的来说,《中国奇迹是如何发生的》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成就背后的原因和逻辑。
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作者分析了中国奇迹的发生背景、道路选择、制度优势、创新驱动等多个方面,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并非偶然,而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的奇迹》书评【精选】
《中国的奇迹》读后感1.书籍简介中国经济在20多年的改革中取得的高速增长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预测,21世纪中国将再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
本书以诱发性制度变迁理论为框架来分析中国的发展战略、经济体制、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认为,本书对渐进式改革如何在中国进行的描述令人信服。
2.作者简介林毅夫,1952年生于台湾宜兰县,1978年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获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197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系,198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6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
曾担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
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至今。
3.读后感每一个国家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妥善利用比较优势是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最佳途径。
本书的书名叫《中国的奇迹》。
想读懂这本书,我们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奇迹。
如果一个人会跑,这不算奇迹,但如果一个人会飞,这就是奇迹了。
也就是说成为“奇迹”的首要条件是异于“正常”。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后连续高速增长了三十多年,这确实很惊人,但在西方人眼中这是很不正常的,所以一直以来,西方学界才有不少人持有“中国崩溃论”。
要搞清楚中国经济不正常在哪,得先说一下“正常”版本的发展攻略——“华盛顿共识”了。
这个词是在1989年出现的,是当时美国学界针对东欧和拉美国家提出的十条政策建议,包括金融自由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取消外国直接投资的壁垒等。
相对于“华盛顿共识”,另一个词你肯定更熟悉,那就是“休克疗法”。
当时西方学界认为计划经济下的所有经济制度都不可取,应该用“华盛顿共识”进行颠覆式改革,用西方经济模式一次性的替代原有经济模式。
在西方学界看来,渐进式改革会保留计划经济时代的各种扭曲,导致经济发展最终崩溃。
可事实却很打脸,实践“休克疗法”的东欧和前苏联国家不仅没有绝地重生,反而经济普遍崩溃停滞,政治危机不断出现。
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的读后感
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的读后感本文旨在探讨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全球各国都在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发展战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发展战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针对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和挑战所制定的规划和措施。
一项有效的发展战略需要结合国内外环境因素,根据本国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
发展战略的目的在于提高经济增长率,改进社会环境,提高社会公民的生活水平。
发展战略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二、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的引导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国家需要发展战略来指导企业和市场的行为。
发展战略能够有效避免和化解市场波动和风险,以达到有序健康发展的目的。
更进一步地说,发展战略的成功实施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质量和范围。
三、发展战略是经济转型的保障发展战略不仅是当前经济的稳健发展,更是将来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发展战略建议企业和市场实现战略转型,以有效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在发展战略的引导下,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创新来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经济发展向更高水平的转型。
四、发展战略是经济增长的保障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增长。
有了稳定的发展战略,国家可以更好地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借用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发展、扩大内需、增加绿色生态方面的投资等增长因素,加快经济增长速度。
总的来说,发展战略是国家经济稳步上升的重要保障。
它不仅可以指导企业和市场行为,实现市场环境的有序发展,促进经济转型,还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可以说,没有一个好的发展战略,就得不到一个长久健康发展的经济。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更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更加重要。
只有建立完善的发展战略,才能实现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目标,更好地回报社会。
【精编版】《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书笔记PPT文档共18页
【精编版】《中国的奇迹: 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书
笔记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最近读了《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颇有感慨,此书由林毅夫、蔡昉、李周共同编写,1994年首次出版后,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十国文字,成为国内外学界了解中国经济改革成就的一个窗口。
本书共分10章,主要围绕四个问题进行编写:第一、为什么在改革以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而改革之后得到迅速发展;第二、为什么中国改革的某些方面进展缓慢,甚至在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第三、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势头能否得以持续;第四、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却步履维艰。
其中,第2至第6章内容主要解释第一个问题,而7、8、9章分别解释余下的三个问题。
第10章进行了总结。
第一章绪论对比1980-1991年中国与东欧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数据来肯定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成果,之后又通过讨论购买力平价法进一步证明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作者归纳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三大原因:1、具有很高的资本积累率;2、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伴随这个过程而发生的劳动力转移,能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持;3、来自所谓技术进步的“后发优势”。
作者对比亚洲四小龙及日本的经济,提出中国98年以后可能再维持30年左右快速增长。
支撑这个增长的除了以上三点外,作者认为改进制度效率的巨大潜力和大国优势是另外两个因素。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很多问题:1、改革以来经济增长过程中反复出现经济过热,受到瓶颈产业制约后便强制性抑制,以致形成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而且强度与频度在加大;2、改革开放以来出现周期性的高通货膨胀;3、改革以来经济生活中腐败现象不断滋生,企业存在着寻租行为。
第二章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中国领导人选择以重工业优先增长为发展目标,带动整个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的建设方针。
而选择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目标的原因是:1、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考虑,企图跨越经济发展阶段,直接进入较高的工业化阶段。
2、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
西方对中国进行政治与经济封锁,中国急需建立比较完备,自成体系的工业结构,而重工业是其中关键。
3、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
中国人口绝大部分为农村人口,若以轻工业为优先发展部门,无法短时期完成工业化所必须的资本积累。
但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部门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资源禀赋特点以及动员能力产生了直接的矛盾:1、重工业的建设周期远长于轻工业部门,而且重工业部门的资本密集度比较高,而且资本的回报期很长。
当时的中国资本稀缺。
2、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进口机械设备,中国的外汇奇缺,导致汇率水平很高,进一步提高了发展重工业的成本。
3、重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资本筹集和投入能力要求很高。
为了配合这种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而实行的政策:1、为保证重工业以较低的建设成本迅速增长而降低资本价格、维持一个稳定的低利率水平的低利率政策;2、为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进口必要的关键设备而高估本国币值的低汇率政策;3、通过压低劳动投入成本和能源、原材料成本实现重工业高积累的低工资和能源、原材料低价政策;4、为与低劳动报酬相适应而实行农产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服务的低价政策。
为了使资源能够配置到政府所要优先发展的产业,需要建立一套与以上政策环境相应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
1、建立金融管理体制。
压低银行利率使得民众储蓄意愿下降,为了不使资本流入其他渠道,而建立垄断的金融行业。
2、外贸外汇管理体制。
外汇都必须以统一价格卖给国家银行。
3、物资管理体制。
由于价格被人为压低,致使需求被刺激起来,而国家为保证重工业优先获得资源,物资被高度集中,按计划配给。
4、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纷纷建立。
农产品价格被压低,压抑了老百姓生产农产品的积极性,为了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和满足工业的需要必须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的政策。
在微观方面,全面剥夺国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自主权以防止国有企业剩余被侵蚀;为了便于执行低价收购并在低价下增加农产品收购数量的政策,农业集体化的速度便骤然加快。
第三章改革以前的中国经济发展接下来作者分析赶超战略的各种弊端。
中国在改革前虽然具有较高的增长率,但是这种增长率是低效的,同时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一直很缓慢,并始终未突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界限。
而且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受到两大因素的制约:第一、产业结构扭曲。
通过扭曲产品价格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以降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并建立相应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以保证资源优先流向重工业部门。
后果是,生产结构中制造业部门的比例特别高,服务部门的比例特别小,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未得到利用。
同时,在制造业中,粗加工的比例特别高,精加工的比例特别小。
这种过重的产业结构背离了中国的资源比较优势,给人民生活的改善带来了极大的弊端。
第二、微观经济效率低下。
企业的成本统一核算,利润全部上缴,劳动者收入与贡献无联系,严重束缚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产业结构背离资源比较优势有以下危害:1、压抑经济增长速度。
在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具有的资源禀赋,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有优势,但超越阶段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虽然重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却抑制了国民经济大发展。
2、降低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的降低。
重工业所能吸收的劳动力远不如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工业集中在大城市,既不需要周围地区的产业结构互补门也没有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导致城市结构小而全,大而全,阻碍了城市化的正常发展。
3、人民生活未能得到较大改善。
消费品工业发展不足和农产品供给不足,造成日用消费品和食品的长期短缺,大部分基本必需品长期凭票供应。
传统经济体制效率低下基于三个原因:1、计划配置造成效率低下。
2、生产缺乏竞争,为了独立自主的发展国家工业体系,要对国内工业进行保护,使得保护的部门缺乏创新动力。
3、劳动激励不足。
在价格扭曲和缺乏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盈亏不取决于经营好坏。
如果给企业自主权,必然会出现企业经理人员和工人侵蚀利润和资产的情况。
因此必会取消企业的自主权,但此时,就不能根据工人的努力程度决定工资标准,就必然造成劳动力激励不足。
第四章比较优势战略作者认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由于经济规模太小而没有走赶超战略,而是从自身的资源禀赋出发,并非一开始就发展重化工业,而是实行次级进口替代的作法,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拓展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以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资源比较优势。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结构或相对丰度,一方面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另一方面取决于其经济发展的阶段。
在较低的发展阶段上,资本通常是最为稀缺的要素,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土地和劳动相对密集的产品即农产品;伴随着资本的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到一定水平,土地的相对稀缺性有所提高,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进而,随着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资本成为相对丰富的要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应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无论经济发展处于何种阶段,每个经济皆有自身的比较优势。
一言以蔽之:一个国家发挥其目前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即可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比较优势会发生偏移,这时在自由竞争经济中企业会根据相对价格信号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
实行比较优势战略需要与赶超战略不同的宏观政策环境。
包括:1、灵活有效的金融市场。
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可以自由浮动。
当资本稀缺时,利率会保持在较高水平,在这一条件下,企业倾向于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替代价格高昂的机器。
当资本成为丰富的生产要素时,利率有下降趋势。
企业此时倾向于用资本密集型的技术和产品去替代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和产品。
2、灵活的外汇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汇率由国内对外汇的需求和供给状况决定,就一个发展水平低的经济体来说,高水平的外汇将是长期的均衡趋势,一方面,国内企业的用汇成本相应提高,可以抑制不适宜的进口需求,另一方面,提高了出口创汇的积极性和国内产品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力。
3、充分竞争的劳动市场。
劳动力可以在地区间和部门间自由流动,没有城乡的界限和歧视。
劳动力的价格由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决定。
4、国土统一规划下的土地市场。
土地应在所有者、试用者之间,以及不同生产性用土建自由流动,并在这一流动中形成土地的租金和价格。
一般情况下,土地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稀缺,土地的相对价格上升。
5、充分竞争和发育的产品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每一种投入品和消费品的价格都由其各自的供求状况所决定,并反过来影响市场上的供求。
第五章经济改革的历程1978年末以后的改革是从微观经营体制入手的,试图通过建立劳动激励机制,诱发出劳动者生产经营的积极性,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主要做法是:在农村,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以放权让利为中心,就经营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综合专项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大致分为包工,包产,和包干三个阶段。
包工到组的基本做法是:生产队将规定了时间、质量要求和应得报酬的作业量包给作业组,并根据承包者完成任务的好坏给与奖励和惩罚。
包产到户的基本做法是把规定了产出要求的土地发包给农户经营,包产部分全部交给生产队,超产部分全部留给承包户或由承包户与生产队分成。
包干到户的基本做法是国家按人口和劳动力将土地发包给农户经营;农户按承包合同完成国家税收,并向生产队上交一定数量的提用,余下的产品全部由农户支配。
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历经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围绕着以权力换效率的中心展开,给予企业对新增收益的部分所有权,激励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为获得更多的收益或收入而努力提高劳动积极性和资源利用效率,达到社会财富和劳动者收入双增的目的。
第二阶段的企业改革围绕着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展开,主要措施为简政放权,改革税制和实行厂长负责制。
作者认为非国有经济相比于国有经济有更高的经营效率,在利润的动几下,资源逐渐流向非国有经济,这也促使国有经济要进行增强企业活力的改革。
第三阶段的改革围绕重建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展开,基本举措是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包括大中型企业的承包制,小企业的租赁制和股份制的试点。
除此以外,为使企业的销售收入最大化,需要开拓计划外的销售渠道,因此,改革也自然深化到资源计划配置制度方面,包括物资管理体制改革和外贸管理体制改革、金融管理体制改革。
在宏观政策环境依然如故的条件下放松微观经营体制和资源配置制度,一方面改善了企业追求利润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混乱,其中主要是要素价格双轨制造成的不平等竞争和寻租行为。
为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合乎逻辑地深化到宏观政策环境方面。
包括:1、价格改革。
第一阶段采用比价调整,由政府和物价部门出面,提高供不应求的商品的价格,降低供过于求的商品的价格。
第二阶段引入市场机制,开放产品和物资的价格。
2、汇率改革。
改革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单一汇率,改革旨在建立单一的市场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