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解读

2006 年下半年国家教育部在满洲里召开了专门会议,讨论通过了经多次修订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汉语课程标准》)。它的出台标志着新课程背景下,对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具有统一规范作用的新的课程标准的诞生,也意味着 1982 年我国针对少数民族汉语课程建设制订的第一部法定文件《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汉语教学大纲》)的结束。

《汉语课程标准》适用于以民族语言文字授课为主,单课加授汉语(含采用其他双语教学模式)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它不仅是各民族中小学必须要遵守和达到的最低标准,也是各民族中小学学业评价的主要依据,又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编写教课书的主要尺度。

把《汉语教学大纲》改为《汉语课程标准》,这不单是一个名称上的变化,它给民族中小学的汉语教学赋予了很多新的内涵,指明了在新世纪我国全面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汉语课程改革的方向。

新制定的《汉语课程标准》,总结了《汉语教学大纲》实施 20 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借鉴了相关课程改革的经验,和原来的《汉语教学大纲》相比,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汉语课程标准》从教育宗旨上,更加明确了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确立了以提高汉语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终极目标的教学定位。

二是从教学目标上强调了三维目标,即要求我们在汉语教学中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和谐统一;

三是从教学形式上强调了整合,即从过去的强调教师、教材,到现在的强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要求我们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的环境,是四个因素相互之间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

四是教学理念上强调了树立五个观,既要树立新的教学观(教学实质上是交往或对话……)、教师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学生观(“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 ……)、教材观(教材是载体;创造性地使用课程资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和评价观(确立具有诊断、指导、激励和导向功能评价体系……);

五是从实施策略上,突出了第二语言学科特点,强调了汉语言文字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汉语课程标准》明确了汉语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时代特点以及阶段性培养目标,强调了把握和实施有别于普通中小学语文教学,适应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教学形式和学习策略。

六是从教学管理上,富有弹性,为教科书编写、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汉语课程标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所提出的内容和要求是基本的,是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最低标准,它不限制上线,提倡多元评价,鼓励师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富有人文性和灵活性。

《汉语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上有如下的特点:

①《汉语课程标准》从小学至高中十二年一贯整体设计,在“ 总目标” 之下按照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分别提出“ 阶段目标” ,旨在体现国家汉语课程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贯性。这有利于明确民族学校的责任和要求;有利于中小学教学的衔接。

②根据三维目标的达成角度,设计了各阶段的具体实施目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③阶段分明,大体有序。阶段目标根据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安排,每项目标之间保持一定的剃度,循序渐进,有些目标剃度不太明显,则大体有序即可。比如,朗读的目标是这样安排的:小学阶段 ----“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中阶段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高中阶段 ----“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一般性文章” 。又比如,写作按“ 写话 --- 习作 --- 作文” 序列安排。再比如,识字先于阅读,阅读先于作文。

④目标设计数字化、板块化。如《汉语课程标准》把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识字、识词、背诵、阅读、写作等目标以数字形式明确下来,以此提醒民族中小学学生阶段性汉语学习方面的最低目标。《汉语课程标准》为了更加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把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分为听力、口语表达、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或习作、应用学习板块(综合性学习);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分为口语表达、识字与写字、阅读、作文、应用学习板块;把高中阶段分为口语交际、阅读、作文和应用学习板块。

⑤课程目标,富有时代性。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和现代化的要求,统一协调各板块目标要求。比如,在不同的板块提出以下方面的目标:略读和浏览;搜集处理信息;电脑输入汉字;提出阅读、书写、作文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鼓励有自己的体验、有独到的见解等。

⑥注重了汉语素养的整体提高,协调发展。比如,不同板块之间互相影响、互相牵制的目标,具有条件或因果关系的目标,保持协调一致。普通话在汉语拼音、阅读、口语交际中都有所涉及,在同一学段,要求都是一致的。还比如,板块之间相互渗透。复述、讨论、交流等目标集中在口语交际板块,又散见在阅读、作文、应用学习之中。

为了确保《汉语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标准还对教科书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教学评价、实施标准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策略、创造空间活用等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我们把《汉语课程标准》与原来的《汉语教学大纲》比较,可以发现如下的变化:一是《汉语课程标准》在“ 拼音” 、“ 识字、识词” 、“ 语法知识” 方面的要求与过去没有大的变化;二是《汉语课程标准》的课外阅读量要求比过去稍微减少;三是《汉语课程标准》增设了“ 听力” 板块和应用学习板块,明显强化了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四是《汉语课程标准》加大了写话或习作的次数( 10 次→ 20 次);五是《汉语课程标准》更强调了语言应用的重要性。

2001 年《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之后, 2002 年末,受全国朝鲜族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委托,由延边教育出版社牵头出台了《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汉语课程标准》,并对《民族教学大纲》进行了调整和补充(简称《延边补充规定》)。我们把《延边补充规定》与《汉语课程标准》比较,可以发现如下的不同:一是《延边补充规定》的识字量、阅读量和背诵量明显地多,略低于《语文课程标准》;二是《延边补充规定》的每学年的写话或习作量比《汉语课程标准》少;三是《延边补充规定》的各种要求比《汉语课程标准》高,比《语文课程标准》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