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特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判读方法及应用中学地理的等高线地形图,它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像以及分析计算能力,历年高考都非常重视对等高线地形图的考查,也是学生高考备考的难点所在,所以了解等高线的基本特点,把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非常必要。
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6、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7、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二、判读方法(一)判读等高线的数值。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为陡崖。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其中n为两地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3、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
4、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
(1)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2)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等高线的五个特点
等高线的五个特点等高线是地图上常见的一种表示地形高度的方法,它通过连接相同海拔高度的点来形成一条曲线。
等高线的特点有以下五个方面:1. 形状曲线:等高线一般呈现出曲线的形状,这是因为地球表面的地形起伏通常是不规则的。
等高线的曲线形状可以反映出地形的变化情况,比如山脉、河流、山谷等地貌特征。
曲线的陡峭程度也可以通过等高线的间距来表示,间距越窄,曲线越陡峭。
2. 等高距离:等高线上的每个点都具有相同的海拔高度,而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被称为等高距离。
等高距离可以根据地图的比例尺来确定,一般用米或者英尺来表示。
等高距离的大小反映了地形的陡峭程度,等高距离越小,表示地形的起伏变化越大,陡峭程度越高。
3. 密度变化:等高线的密度变化可以反映出地形的复杂程度。
在平坦的地区,等高线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大,密度较低;而在复杂的地形区域,等高线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小,密度较高。
通过等高线的密度变化,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地形的复杂性,有助于分析地形的特点。
4. 闭环性:等高线一般是由一系列闭合的曲线组成的。
这是因为等高线表示的是相同高度的点,所以一条等高线必然是闭合的,不会出现开口的情况。
在山脉、山谷等地形特殊的区域,等高线之间会形成多个闭环,每个闭环代表不同的高度。
5. 等高线交汇:当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交汇在一起时,可以反映出地形的特殊情况。
等高线的交汇形式可以有几种情况,比如封闭的环形交汇、Y字型交汇、V字型交汇等。
这些交汇形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地形信息,比如山顶、山谷、山脊等地形特征。
在中心扩展下,等高线的特点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1. 等高线的应用:等高线是地图制图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用来表示地形高度、地势起伏等地理信息。
它广泛应用于地理学、地质学、地形测量等领域,对于军事、工程建设、旅游规划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等高线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形,选择合适的行进路线,进行地质勘测等。
2. 等高线的绘制方法:等高线的绘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根据实地测量或者遥感数据进行高程数据的获取,然后通过插值方法将高程数据转换为等高线。
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等高线有哪些特性问题:答案:等高线的特性有:1。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2。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3。
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4。
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表示坡度缓;5。
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相关阅读】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高度。
等高线按其作用不一样,可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与助曲线四种。
除地形图之外,等高线也见于俯视图、阴影图等形式。
用于海、湖泊的等高线,称为等深线。
特征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高度。
等高线按其作用不一样,可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与助曲线四种。
除地形图之外,等高线也见于俯视图、阴影图等形式。
(1)位于同一等高线上的地面点,海拔高度相同。
(2)在同一幅图内,除了悬崖以外,不一样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
在图廓内相邻等高线的高差一般是相同的,因此地面坡度与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成反比,相邻等高线水平距离愈小,等高线排列越密,说明地面坡度越大;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愈大,等高线排列越稀,则说明地面坡度愈小。
因此等高线能反映地表起伏的势态和地表结构的特征。
起源以等高线法显示地貌,启迪于等深线。
1728年荷兰工程师克鲁基最先用等深线法来表示河流的深度和河床状况,之后又把它应用到表示海洋的深度。
1729年库尔格斯首次制作等深线海图,再之后才应用到陆地上表示地貌的高低起伏形态。
1791年法国都朋特里尔绘制了第一张等高线地形图,裘品-特里列姆用等高线表示了法兰西领域的地貌。
18世纪末叶至19世纪初,等高线逐渐开始用于测绘地形图中。
19世纪后半叶,等高线法冲破不易识别的阻碍,取得公认。
此后,等高线法才成为大比例尺地形测图显示地貌的基本方法。
然而,1986年在中国甘肃天水发现了7幅战国末期放马滩木板地图,在几乎没有有效信息的第五幅图中,出现了闭合曲线绘制山峰的方法。
等高线总结
4.判别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判别两点间可否通视, 判别两点间可否通视 某山区的一所学校, 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 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 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 判断在E、 、 三个 图判断在 、F、C三个 地点中, 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 上经过H处车辆的 是 。
友情提示:水库大坝一般选在河谷、山谷的狭窄地区。 友情提示:水库大坝一般选在河谷、山谷的狭窄地区。
坝址宜选在(不考虑 ⑷该地区欲建一水库,坝址宜选在 不考虑 该地区欲建一水库 坝址宜选在 地质条件)___,理由是 理由是___. 地质条件 D 理由是 D位于峡谷口处,在峡谷口 位于峡谷口处, 位于峡谷口处 处建坝,坝短,工程量小, 处建坝,坝短,工程量小, 节省投资。 节省投资。 ⑸计划从甲地往乙地修一条 公路,图中 图中③ 公路 图中③、④两条线 路中,比较合理的是 比较合理的是__,理 路中 比较合理的是 理 由是__. 由是 ③ ③线路沿50—60米等高线之间 线路沿 米等高线之间 修建,地形较平坦, 修建,地形较平坦,容易施工 ⑹计划在丙、丁两地选择一处 计划在丙、 建筑水平梯田,你认为应选择在 建筑水平梯田 你认为应选择在 丙地坡度较缓,易修梯田, __ 理由是___. 丙地 理由是 丙地坡度较缓,易修梯田, 不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工业区
宜建在地形坡度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 宜建在地形坡度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 水源充足、资源丰富。 水源充足、资源丰富。 原因: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原因: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
居民区应考虑: 居民区应考虑:
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交通便 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 远离污染源等。 利,远离污染源等。 原因: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 原因: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 远离污染源。 远离污染源。
简述等高线的特点
简述等高线的特点一、引言等高线是地图上常见的一种表示地形高度的方式,它通过连接同一高度点的曲线来描绘地形的高低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等高线的特点。
二、等高线的定义等高线是指连接同一高度点的曲线,也就是在地图上表示出各个点的海拔高度相同,这些点连成一条曲线。
三、等高线的特点1. 等高距离相等:在同一幅地图上,每两条相邻的等高线之间所代表的海拔差距都是相等的。
这个值被称为“等高距离”或“等高面间隔”。
通常情况下,不同类型地图所采用的等高距离不同。
2. 等高面闭合:每一个封闭区域所包围出来都是一个完整的区域,即每一个封闭区域都代表着一个山峰或山谷。
3. 等高面交叉:当两个山峰或山谷之间存在低洼处时,会出现两个以上的封闭区域。
这些封闭区域之间会有交叉现象。
4. 等值面密集程度:当地形起伏较大时,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较近,等值面密集程度较高;当地形起伏较小时,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较远,等值面密集程度较低。
5. 等高线细节:在地图上,等高线通常会标注出一些特殊地形的细节,如山顶、山谷、峡谷、河流、湖泊、道路等。
四、等高线的应用1. 导航:等高线是登山者、徒步旅行者和户外爱好者进行导航的重要工具。
通过观察地图上的等高线分布情况,可以确定自己所处位置和前进方向。
2. 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利用等高线来确定建筑物和道路的位置。
在农业规划中,可以利用等高线来确定灌溉渠道和排水系统的位置。
3. 地质勘探:通过对地图上不同区域的等高线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推断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五、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等高线的定义及其特点。
同时也介绍了它在导航、规划和地质勘探等方面的应用。
等高线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地图符号,对于掌握地形地貌和进行户外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地理 等高线基础知识点
高中地理等高线基础知识点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⑴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相邻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⑵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图上所有标注高度均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
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
⑶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闭合圈有大有小,小圈在本图内闭合,如盆地或山地。
大圈在本图中看不到闭合,而中断在图框边上(这是因为受测绘区范围的限制),但一定会在相邻的拼接起来的多张图幅中闭合。
⑷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是在陡崖处出现。
⑸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即等高线密表示山坡陡,等高线疏表示山坡缓。
⑹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⑺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谷,可能有小河分布;等高线向低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脊;相邻两个山顶的中间部分为鞍部,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的最低处;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⑻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 - - ”标记。
⑼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半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2.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类型与判读方法: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
高中地理重点: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高中地理重点: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6、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7、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二、判读方法(一)判读等高线的数值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为陡崖。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其中n为两地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3、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
4、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
(1)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2)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判读方法及应用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判读方法及应用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6、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7、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二、判读方法(一)判读等高线的数值。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C)。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为陡崖。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其中n为两地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3、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
4、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
(1)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2)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等高线的五个特点
等高线的五个特点等高线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形起伏和高度变化的曲线,也是地图制图中常用的一种图形符号。
等高线的特点有五个,分别是等间距、闭合性、等高差、等高线密度和等高线交叉点。
等高线具有等间距的特点。
等高线上的每个等高线点到下一个等高线点的距离是相等的。
这是因为等高线表示的是地形的高度变化,相邻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是固定的。
等间距的特点使得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间距来判断地形的陡峭程度和高度变化。
例如,等高线间距较短的地方表示地形起伏较大,而等高线间距较长的地方表示地形相对平缓。
等高线具有闭合性的特点。
等高线通常是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环路,表示同一高度的地区。
这是因为地球的表面是连续的,同一高度的地点在地图上形成的等高线应当是闭合的。
闭合性的特点使得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形状来判断地形的特征,例如山脉、山谷、平原等。
第三,等高线具有等高差的特点。
等高差指的是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等高差可以根据地图上的标注来确定,例如每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可以是10米、20米或者50米等。
等高差的特点使得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密度来判断地形的陡峭程度,密度越密表示地形的高度变化越大。
第四,等高线具有等高线密度的特点。
等高线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上等高线的数量。
在地图上,等高线的密度可以根据地形的复杂程度来调整,复杂的地形通常需要更密集的等高线来表示。
等高线密度的特点使得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密度来判断地形的复杂程度。
等高线具有等高线交叉点的特点。
等高线交叉点是指两条或多条等高线在地图上交叉的点。
等高线交叉点的特点使得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交叉的情况来判断地形的起伏程度和地貌特征,例如陡峭的山脉通常会形成大量的等高线交叉点。
等高线的五个特点分别是等间距、闭合性、等高差、等高线密度和等高线交叉点。
这些特点使得等高线成为地图制图中常用的一种图形符号,能够直观地表示地形的高度变化和地貌特征,对于地理学、地质学和地形测量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一、知识点1.等高线的特征①同线等高: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即等深线)。
②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局部地区闭合曲线:如果值小为盆地或洼地,值大为山地。
读值为“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见下表: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和等高线图地形特征山地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四周低中部高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四周高中间低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鞍部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开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陡崖平原等高线稀疏,值小海拔一般低于200米,平坦丘陵类似山地,值小海拔在500米以下,起伏小(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甲点海拔为1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
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对乙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
公式:乙甲相HHH-=(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m100/6.0℃)可以计算两地间气温差异:相差HT6.0=(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的取值范围是:(d 表示等高距,n 表示相交等高线的条数) (n -1)d ≤ΔH<(n +1)d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a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 大≤H 顶<H 大+d (大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大值) b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 小-d<H 底≤H 小(小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小值) (4)坡度的计算在能否修建梯田时,常用到坡度计算,如果坡度大于25°时就不能修建梯田。
公式L h =αtan ,h 为两点相对高度,可由两点图上距离算出。
高三地理等高线及其应用知识详解
高三地理等高线及其应用知识详解+练习一、等高线特点 1、同一等高线上高度相等2、同一幅图中,等高距相等3、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等高线疏密与高度无关)4、同一幅图中,除陡崖外,等高线不重合5、等高线数值越大,代表地势越高二、常见等高线地形图以及判读方法与应用1、山峰:等高线闭合(是闭合圆圈),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具体图形见下表)2、盆地:等高线闭合(是闭合圆圈),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实际应用:盆地处能够修建水库库区以及水库坝址下图阴影区域建立库区,A点出发的黑实线建立水库坝址盆地、洼地的出口峡谷处(即河流流出的洼地或小盆地的最窄处,“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水库坝址),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袋大”腹地宽阔,集水面积大,库容量大)另外: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3、山谷:等高线不闭合,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数值高处凸出实际应用:山谷处发育河流(即有河流的地形区一定是山谷)山谷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例如:上图阴影区域中G处河流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4、山脊:等高线不闭合,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数值低处凸出5、鞍部:两组表示山峰等高线之间的区域6、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实际应用:陡崖处可以攀崖、蹦极,而且往往容易形成瀑布7、平原:平原地形等高线稀疏,且等高线高度在200米及以下8、高原:等高线在500米左右,中间地形比较平坦,四周地形崎岖9、丘陵:等高线在500米左右,整体地形崎岖拓展:农业部门包括 1、种植业(在平原地形发展)2、畜牧业(在高原地形发展)3、林业(在山地、陡坡地形发展)4、渔业(在水边、海边发展)5、副业(二)、等高线具体应用1、确定码头的位置港口建设应选在陆上等高线稀疏、水下等深线密集且避风良好(即“港阔水深、风平浪静”)的地方。
2、机场:机场应选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面平坦开阔有利跑道建设及飞机起降时有净空保证;与城市有一定距离并有快速交通干道连接;地势较高的地方。
等高线的五个特点
等高线的五个特点等高线是地图上表示地形高度的一种方式,它通过连接相同高度的点形成的曲线来展示地形特征。
等高线在地图制作和地形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介绍等高线的五个特点,并对每个特点进行详细解释。
1. 等高线的间距相等:等高线上的每一条线与相邻的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是相等的。
这是因为等高线的目的是显示地形高度的变化,如果等高线之间的间距不等,就无法准确地表示地形的高低差异。
通过等高线间距的一致性,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地形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进行地形分析。
2.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等高线一般是由一组闭合的曲线组成的,这是因为等高线是连接相同高度的点形成的。
闭合曲线的特点使得等高线在地图上更容易识别和理解。
通过观察等高线的闭合曲线,我们可以判断地形的起伏情况以及地势的特点。
3. 等高线的密度表示地形的陡峭程度:等高线的密度越大,表示地形的陡峭程度越高。
这是因为在陡峭的地形中,高度的变化较大,需要更多的等高线来表示。
相反,在平坦的地形中,高度的变化较小,需要较少的等高线来表示。
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密度,我们可以了解地形的起伏情况,从而判断地势的陡峭程度。
4. 等高线的形状反映地形的特征:等高线的形状可以反映地形的特征,如山脉、河流、山谷等。
在地图上,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形状来识别这些地形特征。
例如,山脉的等高线呈现出一条条相互平行的曲线,而河流的等高线则呈现出弯曲的形状。
通过了解等高线的形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形的特征。
5. 等高线的间距可以表示高度的变化:等高线的间距越小,表示高度的变化越大;等高线的间距越大,表示高度的变化越小。
通过观察等高线的间距,我们可以了解地形的高低差异。
例如,等高线之间的间距越小,表示地形的起伏越大,而等高线之间的间距越大,表示地形的起伏越小。
通过了解等高线的间距,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地形的高度变化。
等高线具有间距相等、呈闭合曲线、密度表示陡峭程度、形状反映地形特征以及间距表示高度变化等五个特点。
高中地理:等高线知识点总结
1、等高线的特点等高线是地面同一高度相邻点之连线。
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黄海平均海平面为计算高程的起点,即高线的零点。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不能分叉,不能合并。
即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两条等高线不能合并成一条(悬崖,峭壁例外)。
①如图是一个陡崖,可能4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顶,而1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底,则陡崖的最小高度为300米,但可能陡崖的最高点高度为499.99……米,而崖底高度为0.0……01米。
则这个陡崖的最大高度为近500米,所以陡崖相对高度为300米≤H<500米。
归纳后不难发现,有一个由n条等高线重叠,等高距为h米的陡崖相对高度△H的计算公式:(n-1)h≤△H<(n+1)h②崖顶处海拔高度取值范围:A+h>H≥A,A为崖顶处闭合等高线中海拔的最大值;③崖底处海拔高度取值范围:B≥H>B-h,B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
3、不同地形的等高线①零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4、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1)看等高线数值①可读出任意点的海拔高度,还可以看其极值,表示该地区海拔最大与最小情况,进而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低处的短线)来判断。
②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如在相邻两条等高线的中间,又增加了一条闭合等高线,则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新增等高线的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内的高度特点是:“大于大的”和“小于小的”。
(2)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①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
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②在同一等高线图上,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
③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上,不能根据不同图上等高线的疏密来直接判断坡度的陡缓,而要看清楚不同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等高距的差别。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判读方法及应用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6、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7、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二、判读方法(一)判读等高线的数值。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为陡崖。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其中n为两地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3、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
4、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
(1)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2)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详解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详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是高考的必考点。
需要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点,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一、等高线的特点: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值相等。
2.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相等或者为零。
3.等高线一般不相交,只有在陡崖处,等高线才可以相交或者是重合在一起。
4.等高线曲线必定闭合。
等高线曲线无论如何迂回曲折,但必定环绕成圈。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1.通过等高线图判断地形:根据等高线弯曲闭合形状及等高线上数值大小,可判断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表示山峰或山顶:等高线呈封闭状,外面数值低里面数值高,则表示山峰或山顶。
(2)等高线表示盆地或洼地:等高线呈封闭状,外面数值高里面数值低,则表示盆地或洼地。
盆地面积大,洼地面积小。
(3)等高线表示平原:等高线数值很小,一般不超过200米。
而且等高线的数量极少,等高距数值很小,表示在这个地方海拔低,起伏极小为平原;(4)等高线表示高原:等高线的数值大,一般超过500米。
里面的等高线稀疏,边缘的等高线密集。
表示内部起伏小,边缘起伏大为高原。
(5)等高线表示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则表示山谷,中心海拔较两侧海拔低即凸高为谷。
山谷为集水区,容易发育成河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6)等高线表示峡谷:两侧是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狭窄而且低平的河谷,则表示峡谷。
(7)等高线表示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则表示山脊,中心海拔较两侧海拔高即凸低为脊,剖面呈倒V字型,成为分水岭,山脊两侧的水背向流。
(8)等高线表示鞍部:鞍部即两座山头之间的低凹部分,也叫山口。
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剖面像骆驼背。
(9)等高线表示陡崖:两组等高线相交于一条短横线即表示陡崖。
陡崖上往往有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两组等高线实际上是一组,只不过在这里相交而已。
(10)等高线表示大陆和海洋:由于规定0米表示海平面,海岸线即陆和海之间的分界线,故在等高线地形图,0米线就是海岸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高线特点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二、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三、2、等高距全图一致。
四、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五、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六、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七、6、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八、7、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九、二、判读方法十、(一)判读等高线的数值。
十一、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十二、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十三、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十四、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为陡崖。
十五、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 十六、其中n为两地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十七、3、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十八、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
十九、4、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
二十、(1)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二十一、(2)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二十二、二十三、(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二十四、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二十五、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二十六、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二十七、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二十八、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二十九、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三十、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三十一、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三十二、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三十三、三十四、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三十五、1、确定水库河坝址的位置。
三十六、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重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坝址应选在河流流出的洼地或小盆地的最窄处。
三十七、2、确定公路、铁路线路。
三十八、一般选择坡度较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上的线路为好。
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二条等高线;尽量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避免通过沼泽、断崖。
三十九、3、农业区位选择。
四十、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原则。
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四十一、4、工业区位选择。
四十二、工业区宜建在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
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
四十三、5、水系的水文特征。
四十四、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四十五、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方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四十六、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简介将地图上,将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高线。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叫等高距。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如山峰、丘顶等);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如盆地、洼地等)。
等高线是曲线状时,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
数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相交一处时,该处的地形部位为陡崖,并在图上绘有陡崖图例。
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为鞍部。
等高线密集处,表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缓坡。
[]等高线图的判读1、数值大小:平原:海拔200米以下;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3、形状特征: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
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
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
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地形剖面图1、画法:从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各点海拔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
2、注意点:①剖面线连续多次经过同一条等高线时,多取几点;②剖面线经过河流时,应画出河床。
三、实际运用:(1)选“点”设计: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地方。
(2)选“线”设计。
如公路、铁路线的设计、其基本要求是:①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考虑路线短、坡度平缓、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②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引水线路的选“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包括城市规划、居民区、农业、工业区、各种开发区等。
如工业区宜建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
居民区应考虑:①依山傍水,靠近水源;②地势平坦开阔地向阳地带;③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业[]附:如何看等高线地图面对地图看,上北下是南,左西右为东,地图方位已辨明。
地图符号颜色识别:绿为林地蓝为水,地貌、公路棕色绘,其它符号都用黑。
等高线显示地貌特点:等高闭合是规律,弯曲形状象现地;线多山高线少低,坡陡线密坡缓稀。
等高线显示地貌原理:由底到顶,高度相等;水平切开,垂直投影。
地貌识别:山顶凹地小环圈,区别要看示坡线;山顶短线向外指,凹地短线向里边;山背曲线向外凸,山谷曲线向里弯;山背凸棱分水线,山谷凹底合水线;两山相连叫鞍部,高低两组等高线;群山相连最高处,棱线称为山脊线。
地形起伏判定:总观地貌形态,辨明各处高低;区分上坡下坡,沿线编号注记。
四种地形地物分布规律:山成群,形似脉,小山多在大山内;先抓大山做骨干,记了这脉记那脉。
上游窄,下游宽,多条小河汇大川;河名顺着河边写,流向流速看注记;桥梁渡口有几处,深度底质要熟悉。
(三)道路平原地,多而宽,山丘地,窄而少;山区若是有大路,多沿河旁和山谷。
(四)居民地平原密,山区稀;要记村镇有规迹;桥、堡、店、镇靠公路,沟、涧、岭、峪在山区;泡、湾、河、洼顺水找,村、屯、庄、窑多散居。
地物符号定位点确定方法:两个图形下中央,方圆三角当中量;底部宽大底中间,下有直角角顶上。
换算距离的三个公式(1)1:2.5万地形图换算,1:2.5万图,用4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实例计算:在1比2.5万的地形图上,量得某线段长为8厘米,求相应实地医寓为多少公里根据口诀换算:8/4=2(公里)。
相应实地距离为2公里。
量得从张庄到李庄实际距离为16公里,求在1比2.5万地形图上为多少厘米?根据口诀换算:16×4=64(厘米)。
*在1:2.5万的地形图中,每4个厘米为实地1公里.(2)1:5万地形图换算1比5万图,用2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3)1:10万地形图换算1:10万图,用1去乘除;乘得固上长,除得公里数。
量读距离方法:地图比例先搞清,计算消去两个零;若要求出未知数,图上用除实地乘。
(二)比例尺量读图上量,尺上比;看分划,读距离。
(三)里程表量距:针归零,盘向已;起点推.终点起;按比例,读公里。
用坐标尺量读精确坐标纵边压纵线,横边通过点;公里看图廓,米效看图边。
用坐标尺量读图上目标纵边压纵线,米数对交点;横边米数处,就是目标点。
以目标清晰程度目测距离距离250米一300米墙可见续,瓦能数沟,人脸五官分不清,衣服颜色可辨明距离400米,人脸看不明,头肩可分清。
距离500米,门见开或关,窗见框子格,头肩分不清,男女可分明。
距离700米瓦面成丝,窗见衬,人行迈腿分左右,手肘分不清。
判定方位“磁针”、时表、北极星,依照地物看特征。
“磁针”避开铁磁用,摆干稳静指向定;时针折半朝太阳,一、“12”所指是北方,?先找“仙后“大小熊”,小熊尾端是北星,北星又居“仙后“大熊”中,找到北星北方定;独树南面叶茂盛,树桩年轮北面浓,突出地物北面潮,靠南积雪早消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