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赵占良老师

合集下载

在教学中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1. 引言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研究生物学过程中所需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知识。

在教学中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合理设计课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合理设计生物学课程。

课程中应融入多种研究方式,如实验、观察、演示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能力。

3. 提供实践机会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去探索、观察和实验。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技能。

4. 培养思维能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的思维能力密切相关。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研究生物学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5. 融入跨学科知识生物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将跨学科知识融入生物学教学中。

通过引入数学、化学、物理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多学科思维能力。

6. 培养实践技能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包括实践技能的培养。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7. 总结在教学中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教师应合理设计课程、提供实践机会、培养思维能力、融入跨学科知识和培养实践技能等方面下功夫,共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的能力。

试论中学生物学的学科本质

试论中学生物学的学科本质

试论中学生物学的学科本质人民教育出版社赵占良中学生物学课程应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目的是强化学科育人功能。

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炼,必须基于对学科本质的深入理解,也就是要弄清楚这个学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学科,它具有哪些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关于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找到标准答案。

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不成熟的思考,供大家参考。

一、对生物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从生物的定义到生命本质观学科本质是由什么决定的?我以为首先是由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

众所周知,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通俗地说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生物。

什么是生物?这个看似基本而简单的问题,在生物学中却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教科书上往往说“有生命的物体就是生物”,但这一说法并不能提供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依据,因为它并未指出什么样的物体才是有生命的物体。

何况有生命的东西并不一定称得上是生物,比如多细胞生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实验室里培养了半个多世纪的海拉细胞,蜥蜴逃避敌害时自动断下来的尾巴,等等。

换言之,生命体和生物体之间不能划等号。

虽然用一句话给生物下定义有困难,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依据生物的基本特征来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比如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应激性等。

其实这些特征也都是以生物为前提来描述的,比如新陈代谢就定义为生物体内或活细胞内所有化学反应的总和,而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自然也谈不上有新陈代谢,但多数人仍将它看作生物。

再比如生殖,如果不以生物为前提来定义的话,那就只好说成是自我复制,但能自我复制的也不一定就是生物,如计算机病毒;不能生殖的也不一定不是生物,比如骡、工蜂,包括人类也有不具备生殖能力的个体。

定义生物存在的困难说明生物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即说明生物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什么是生物?这一问题必然涉及生命本质观。

不同思维模式下的生命本质观是有很大差别的。

科学思维与生物学概念教学(赵占良)

科学思维与生物学概念教学(赵占良)
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生物学案例,引导学生深 入思考生物学概念的应用和实践,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维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实践案例
DNA复制的探究
01
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DNA复制的过程、条件和意义,培养学
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技能。
生态平衡的案例分析
02
分析生态平衡的原理、影响因素和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跨学
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他们 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
解决方案
采用直观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等多 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概念。
挑战
学生缺乏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挑战
学生对于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存在误区。
解决方案
通过讨论、比较、归纳等手段,纠正学生的理 解误区,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生物学概念。
01
科学思维是现代社会必备的思维 方式,对于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 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02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概 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 要途径之一。
目的与任务
目的
通过生物学概念教学,培养学生 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其生物学 素养。
任务
分析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 题,探讨科学思维与生物学概念 教学的关系,提出相应的教学策 略。
科学思维与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结合有 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进一步探讨科学思维与生物学 概念教学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 制,为教学实践提供更有针对
性的指导。
加强跨学科的研究,将科学思 维与其他学科的概念教学相结 合,以提高学生在各个学科领
域的思维能力。
特点
生物学概念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系统性,是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起源、发展和变化的科学领域。

作为一门学科,生物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基本科学素养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基本科学素养。

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需要学生具备对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和运用能力。

科学方法是从观察和实验中得出结论的系统性方法。

学生们应该学会观察、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科学知识储备作为生物学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

这涉及到对生物学各个领域的了解,包括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学生们需要熟悉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掌握相关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

同时,学生们还要关注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了解前沿科学问题。

通过积累科学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发展趋势,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践能力培养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还包括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们需要通过实验室实践、田野观察等方式,掌握生物学实验技术和实践操作。

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加深对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们能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学会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跨学科综合素养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还包括跨学科综合素养。

生物学与其他科学领域密切相关,如化学、物理、数学等。

学生们需要具备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

例如,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就需要学生同时掌握化学和生物学的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和实践中。

因此,生物学学生需要培养自己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五、科学伦理和社会责任意识作为生物学领域的从业者,学生们需要具备科学伦理和社会责任意识。

对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对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对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以“内环境的稳态”同课异构教学为例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温青摘要:要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生物学知识,形成知识脉络和框架,从更高、更全局的角度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

以“素养”为目标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帮助学生达成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为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反思与研究。

关键词:渗透压;核心素养;教学情境正在修订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最引人关注的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

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虽然不易概括,或许每位生物学教师心中都会有自己的认识。

一、“内环境的稳态”同课异构教学前段时间在福建省生物学科会议上,有幸观摩了两节“内环境的稳态”同课异构教学。

这两堂课风格迥异,都很成功,与会代表普遍给予肯定。

但客观地说,两堂课存在一个共同的小遗憾,两位教师对渗透压的概念以及影响血浆渗透压的因素等相关内容的教学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叙述方式进行讲解的。

“简单地说,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溶液渗透压越低。

影响血浆渗透压大小的因素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等的含量有关。

”(请用楷体打印。

)咋听这样的讲解是较准确严谨。

教师还结合“血浆蛋白含量偏低导致组织水肿”以及“医院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两个例子来说明维持渗透压平衡的重要性。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似乎并不困难,掌握得很好。

但仔细分析可知,除蛋白质和无机盐外,血浆成分还有葡萄糖、氨基酸等。

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为什么偏偏只提蛋白质和无机盐?既然血浆的渗透压主要由蛋白质和无机盐决定,那么影响组织水肿的因素中为什么我们只谈蛋白质而不说无机盐?而输液时,为什么我们只关心生理盐水的浓度却不考虑蛋白质因素?到底在维持血浆渗透压平衡的过程中,蛋白质和无机盐分别起什么作用?谁更重要呢?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表面。

高中生物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生物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2023 年7 月27 日至7 月30 日,我参与了高中生物教材网络培训。

本次培训以中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着重分析了教材局部学问内容的修订,使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第一天上午,生物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曹保义教师,对课标“” 在哪里做了讲解;下午赵占良教师谈了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其次天上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编辑室谭永平教师对《一般高中教科书生物学》进展简介。

从其次天下午至第五天,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的吴成军,王颖,包春莹,刘丹等几位教师对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 《遗传与进化》,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整》,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教材做了系统全面分析。

这次培训为期4 天,紧急有序,现将自己的收获和今后工作中的打算简要总结如下:一、对课标所要求的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刻的生疏。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表达,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德和关键力气。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看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展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大事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

学生应当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根底上形成生命观念,如构造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能够用生命观念生疏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独特性和简洁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并以此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是指敬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生疏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力气。

学生应当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进展科学思维,如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制造性思维等方法,探讨、阐释现象及规律,打量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觉察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展观看、提问、试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沟通与争论的力气。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的内涵和意义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的内涵和意义

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生命观念的内涵和意义赵占良《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同实验版课标相比,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凝炼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并以此作为贯穿整个课程设计的主线,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再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都以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

理解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实施新课标的关键,而理解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不能仅靠阅读新课标内容去望文生义,而必须建立在深入理解生物学学科本质的基础上。

新课标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其中生命观念无疑是最具生物学学科特点的一点。

新课标指出:“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或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

”[1]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生命观念”不是具体的知识,更不是具体的生物学事实,而是指认识主体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形成概念后,再进一步提炼和升华,内化在头脑中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关乎如何看待生命世界的态度和价值取向。

在分析和解决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时,科学的生命观念虽不能提供现成的答案,但会指明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向。

生命观念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新课标列出了几个重要的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

”[1]新课标在这里使用了“如”和“等”二字,“如”就是举例子,“等”说明还有其他生命观念。

当然,只举出这4个例子,说明课标修订组认为这4个方面的生命观念是最重要的。

1结构与功能观关于结构与功能观,常见的理解是:“一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存在,且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2]“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即有什么样的结构,相应地就会有什么样的功能;另一方面,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特定的结构”[3]。

结合生物学的学科本质来看,这些说法大体正确,但不能绝对化。

例如,生物体的有些结构,只是进化过程的副产品,无害无益。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科学育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通过某学科研究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1.生命观念“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

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局部与整体观、物质与能量观等。

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独特性和复杂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理性思维“理性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惯和能力。

学生应该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发展理性思维,如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3.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天下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尝试设计、方案实施和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

学生应在探究中,逐步加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科学研究的根本思路和方法,培养理论能力。

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

4.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糊口问题的继承和能力。

学生应能够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代价观,积极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理论;主动向他人宣扬健康糊口和关爱生命等相干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理论,尝试解决现实糊口问题。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研究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所施展阐发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代价观,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代价观的综合施展阐发。

科学思维与生物学概念教学(赵占良)

科学思维与生物学概念教学(赵占良)
—— 高中生物教材《遗传与进化》P128 引自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以怀疑作审视的出发点 以实证为判别尺度 以逻辑作论辩的武器
合客观
理性
合逻辑
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论证
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 、抽象和概括、比较和分类等
理性思维的正例 达尔文 摩尔根
证据和推论之间是严密的逻辑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科学维(物理课标)
科学思维(专著解释)
张大松《科学思维的艺术 科学思维方法导论》 “科学思维方法是指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 的、人脑借助信息符号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 方式与途径。一般来说,科学思维方法比日常思维 方法更具有严谨性与科学性。”
科学思维(专著解释)
马林著《思维科学知识读本》: “科学思维是人们在科学认识和科学实验的活动中 所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是以探索真理为目的的思 维活动,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以‘理论’ 掌握世界的方式进行的思维活动。”
对“科学思维”的理解
从认知角度,是求真的思维。 从做事角度,是合规律的思维。 科学思维在科学探究中形成,用来解决自然科学 问题,也可用来解决自然科学以外的某些问题。 科学思维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 科学思维是人类理性精神在思维中的体现。 科学思维的核心是理性思维。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定稿)


学会学习

健康生活



责任担当 实践创新
参 与
全面发 展的人
人文底蕴 科学精神
文化基础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举例
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 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 点。

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赵占良)

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赵占良)

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赵占良在我国基础教育界,听评课是广大教研员的重要工作。

教研员通过听评课来指导教学,还通过组织一线教师开展听评课活动,相互观摩、切磋和交流,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可以说,听评课活动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发布和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核心素养成为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关键词,教材和教学都应当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纲。

听评课活动也需要围绕着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断改进。

下面主要结合中学生物学教学,谈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的一些思考。

1. 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5个“转变”当前的听课、评课,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首先要正视这些问题。

有学者提出,目前的听评课活动存在的问题有散漫化、表面化、作秀化、一刀切、无准备、少对话、欠精细、效率低等。

[1]崔允漷教授认为,听评课活动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有任务、没合作;有结论、没证据;有实践、没研究。

[2]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应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目标预设和达成在目标预设和达成方面,听评课要从关注三维目标转变到关注核心素养。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升级版,根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表述,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理性思维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今后的听评课应当更多地从这四个方面评价教师关于目标的预设和达成情况。

我认为关注核心素养,不仅要关注生物学核心素养(当然这是最主要的),还要关注更上位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两者有一致性,但不是等同的。

归根结底,要更加关注这门课程的育人价值。

听每一节课,都要想一想,这节课这么上有没有育人价值?有什么育人价值?还是只有“育分”价值?要从“育分”到育人,关注育人价值。

其实关注核心素养就是关注育人价值。

(2)教学内容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来达成目标,在这方面,我认为要实现从关注学科概念到关注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的转变。

浅谈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浅谈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浅谈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不仅仅包含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力、实验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方法论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浅谈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观念是学生认识和理解生物学的基础,也是形成科学思维方式的关键。

在生物学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点,避免盲从和迷信。

通过讲解科学原理和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科学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感受科学的乐趣和实验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方法论在生物学学习中,方法论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实验和推测。

可以通过设计实验、观察实物和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方法论能力。

同时,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可以开展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分享和交流。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实验课程、科研项目以及实地考察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同时,学校可以组织生物学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之,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从学生的科学观念、方法论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入手。

通过科学观念的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认识生物学;通过方法论的培养,学生能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动手实践,加深对生物学的认识。

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生物学家。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彰显教材育人价值--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修订的总体思路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彰显教材育人价值--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修订的总体思路

第40卷第1期 1系多?•表材•表法V〇1.40,No.1 2020 年 1 月CURRICULUM,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January,2020学科研究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彰显教材育人价值----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修订的总体思路起占良,谭永平(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教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意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建设 “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的要求。

教材全面落实课程标准要求,聚焦生物学重要概念,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材的组织方式和呈现形式都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因此易教利学。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教材;核心素养;学习心理中图分类号:G633. 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0186(2020)01-0082-08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的修订 自2016年春正式启动以来,历时三年有余,其 间几十人的编写团队反复研讨打磨,上百名专 家、教师参与审稿,上千名学生参与试教。

在修 订工作开展之前,还有数年基于课题研究的准 备,可谓十年磨一剑。

教材修订以《普通高中生 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依据,以发展 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在广泛调研、总结反思的 基础上,继承原实验教科书的优点,充分考虑教 学实际情况,同时借鉴国际科学教育发展的新成 果,全面提升教材育人价值。

一、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教材德育功能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1]。

本次教材修订,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有机融入,将这一要求贯穿于整套教材内容选择、组织、呈现的全过程,反映在教材的正文内 容叙述、学生活动、课外阅读材料和课后练习 之中。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必 备品格和正确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个人 三个层面的内容,既反映了我国人民在国家建设 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共同追求,又体现了对个人品 格的共同要求。

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三)

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三)

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三)——科学探究与实践•赵占良•收藏文章摘要:普通高中生物学、物理、化学课程标准都对科学探究素养的内涵做出明确表述。

科学探究素养包括科学探究能力、对科学探究的认知和相关情感意识三个方面的要素;科学探究本身就是一种科学实践活动,科学实践还包括工程学实践。

新课标提出的科学探究素养既包括提出和解决科学问题的素养,也包括完成工程学任务的素养。

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应基于这样的理解来进行。

关键词:科学探究素养;科学探究;科学实践;工程学实践《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称“新课标”)将“科学探究”列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无独有偶,同时颁布的高中物理和化学课程标准,也将“科学探究”纳入学科核心素养。

作为近20年来理科课程首屈一指的热词,“科学探究”似乎无须再做进一步解读。

然而,如何从核心素养的层面理解科学探究,譬如如何理解科学探究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语境下的“科学探究”较以往所说“科学探究”相比有哪些新要求?同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探究”变身“科学实践”相联系,我国高中理化生三科课程标准依然坚持倡导的“科学探究”与“科学实践”的关系是怎样的?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其答案就不是那么显而易见了。

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科学探究素养的内涵和要素高中生物学、物理和化学课程标准中都对科学探究素养的内涵作出明确的表述,如表1[1][2][3]。

表1 理化生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素养内涵的表述从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素养的界定来看,理化生三科课标的共同点是将科学探究素养都指向或包括科学探究能力,不同点是物理课标将科学探究素养仅定义为科学探究能力,生物学课标在将科学探究素养定义为科学探究能力之后,又提出了增强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并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情意品质要求,化学课标是将科学探究素养与创新意识合并表述的,内容包括对科学探究的认识、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相关的情意品质。

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二)——科学思维及其教学

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二)——科学思维及其教学

2019年第10期人教同行栏目主持人:王颖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二)——科学思维及其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100081)赵占良摘要科学思维是基于事实证据、运用科学概念、通过科学推理和论证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作出判断和解释、对事物客观发展变化作出预测的认识方式。

科学思维的核心是理性思维,理性思维具有批判质疑、重实证、重逻辑等特点。

直觉、想象、灵感和顿悟等非理性因素是理性思维的有效补充。

科学思维与技术思维、工程思维、伦理思维和审美思维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教师要根据科学思维的内涵和特点加强科学思维教学。

关键词科学思维;理性思维;证据;逻辑文章编号1005-2259(2019)10-0004-04高中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课程,将科学思维列入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凸显了本课程的科学属性和育人价值,也昭示了科学思维的培养是本课程的核心任务之一。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科学思维。

1科学思维的内涵《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科学思维首先是指一种思维习惯。

这种思维习惯具有什么特点呢?从思维的取向即态度和意识层面说,要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

尊重事实和证据概括地说就是重实证,这是科学思维的显著特点。

这里所说的事实,是指运用科学手段搜集、用科学话语表达出的科学事实。

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只是我们主观上的感觉,并不是科学事实。

有人质疑将“事实和证据”并列的说法,理由是事实就是证据,“事实和证据”是同义重复。

其实,新课标将事实和证据并列是有道理的。

所谓证据,是指可以用来作出判断的事实依据,它建立在事实基础上,但与事实之间不能完全画等号。

事实林林总总,只有与论题直接相关的才能作为证据。

浅谈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早在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就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基础教育的DNA、人才培养的指针。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是知识、技能、态度的综合表现,即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整个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潮流。

1、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意义生物学的实验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生物学的学习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通过实验能够详细的去研究生命的痕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能够帮助学生在立足于实践观察的基础上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培养学生应对困难的毅力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有利于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生物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生物学科的特点为生物学的教育而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时刻关注国内外有关生物学方面的进展,能做到及时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科研动态,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逐步让学生形成以科学方式思考问题的习惯。

2、培养生物核心素养的目标培养学生生物教学中的素养,首先是要学习生物知识素养,需要学会生物学知识及生物学方法论等知识,这些基本知识的学习是培养生物学素养的首要目标。

其次,是要培养生物能力素养。

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一)——生命观念的内涵和意义

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一)——生命观念的内涵和意义
生命系统内部存在着各种因素和过程的平衡,这种平衡是动态的。例如,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平衡、营养平衡(血糖平衡、水盐平衡等)、生态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数量的平衡等)。生物体内部各种过程的平衡受信息的调控(遗传信息、激素、神经冲动、细胞因子等),生态平衡也离不开生态系统内部信息的调控。这又与生命的信息观相联系。
生命观念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新课标列出了几个重要的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1]新课标在这里使用了“如”和“等”二字,“如”就是举例子,“等”说明还有其他生命观念。当然,只举出这4个例子,说明课标修订组认为这4个方面的生命观念是最重要的。
1 结构与功能观
稳态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稳态是指什么?稳态是生命系统维持自身相对稳定状态的特性和能力。对于这一点很多教师是有误解的,认为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其实不论在生理学还是在生态学中,稳态都是指生命系统或生态系统的一种能力和特性。(2)稳态有什么意义?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写道:“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生活的条件”。生命系统稳态的意义就是使系统的组分拥有一个相对稳定适宜的环境,如人体的稳态可使机体细胞拥有稳定、有序、适宜的环境。如果人体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等过高或过低,或者病原体在体内大量繁殖,都会危及细胞的生命活动。(3)稳态如何实现?稳态通过自我调节实现(自稳)。在不同类型的生物、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中,调节机制多种多样。例如,人体的稳态通过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和免疫调节来实现;生态系统的稳态通过种群数量的调节来实现。(4)稳态作为生命系统的显著特征,说明生命系统的内部状态不会被动地随环境的变化而同样程度地改变,这体现了生命的自主性。
2 进化与适应观
生物是怎么来的?生物是怎样进化的?进化的结果是怎样的?对这些问题的基本看法就是进化观。这些基本看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现在的生物都是进化来的,现存的所有生物之间都有亲缘关系,它们有着共同的祖先;进化的过程大体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进化的机制主要解释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包括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物种形成理论以及协同进化理论;进化的结果表现为分子的进化、物种的进化及生态系统的进化;进化的方向是多元的,进化的结果是不完美的,进化产生的新物种不一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而是占领更多的生态位,更加充分地利用地球上的资源和空间等等。

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赵占良老师

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赵占良老师

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赵占良老师
2020年07月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报告人:赵占良
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提纲2
学科核心素养的由来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建议
学科核心素养的由来
高中课标修订的首要工作:
凝炼学科核心素养,并一以贯之——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

3

教育部关于修订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
4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

要增强思想性,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科学性……增强时代性……增强适宜性……增强可操作性……增强整体性……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4月)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由来
5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为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教育部组织课题组研制育人目标体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解决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赵占良关于核心素养落地的几个问题

赵占良关于核心素养落地的几个问题

赵占良关于核心素养落地的几个问题关于核心素养落地的几个问题——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培训和经验交流会上的总结发言赵占良今天,各位专家围绕着“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这一问题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报告,有的侧重在教材,有的侧重在教学,有的侧重在学生活动,有的侧重在评价和考试命题。

这些报告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如何对这次会议的内容作总结呢?我想借鉴温青老师在报告中讲的教学要实现“从知识主线到问题主线”的转变,将大家的报告内容转化为问题来讲,也就是把“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这一中心问题分解为几个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各位专家也都涉及了),结合自己的体会,对会议内容做个小结。

一落实何种核心素养回答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这里的核心素养是指哪个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还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抑或兼而有之?我的理解是作为生物学科,首先要重点考虑如何将具有学科特色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教材编写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落实。

然后,我们还要把眼界放宽一些,要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他方面的要求,很多要求(如人文情怀、国家认同)也是我们生物教育应该承担的任务。

二如何理解课程标准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界定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维度,这是课标修订组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是我们落实核心素养的依据。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对学科核心素养甚至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在学术界还存在不同的见解,对核心素养的落实不同的专家也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并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

因此,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对课程标准给出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进行研究和落实;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和补充,不能局限于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表述。

以生命观念为例,课程标准中列出了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四个生命观念,有人提出生命观念还应该包括生命的信息观、系统观、生态观,我觉得这种看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07月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报告人:赵占良
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提纲2
学科核心素养的由来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建议
学科核心素养的由来
高中课标修订的首要工作:
凝炼学科核心素养,并一以贯之——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

3

教育部关于修订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
4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

要增强思想性,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科学性……增强时代性……增强适宜性……增强可操作性……增强整体性……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4月)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由来
5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为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教育部组织课题组研制育人目标体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解决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