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 第4课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课件
合集下载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8.4《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课件(共26张PPT)
一、反映时代主题的文学——后现代主义
流 派 时间 国家 代表
严重脱离 社会现实 蔑视传统,追求 无拘无束生活
特 点
“愤怒 50年代 英国 的青年”
“跨掉 50年代 美国 的一代” 黑色 幽默 魔幻现 实主义 解冻 文学 文学影 响社会
60年代
彻底的 反传统、 反理性,
抛弃一切 “终极价 值”;
约瑟夫 喜剧形式 美国 《第二十二条 表现悲剧效果 军规》 马尔克斯 传统文学与西方 拉美 《百年孤独》 文学结合
通过夸张荒诞手法,讲述了二战 时期美国一个空军中队的故事, 小说情节荒唐滑稽,人物性格反 常无理,对战争和美国官僚制度 进行了强烈的讽刺。
《百年孤独》
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 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 合了现实与虚幻,描写了布恩迪 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展现 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
彻底的 反传统、 反理性,
@客梦baby:后会无期真是太 后了,它居然让我想起淡忘 多年的后现代主义、荒谬、 怪诞、存在与虚无、宿命论、 终极意义、果壳中的宇宙、 生命、时间与空间、唐诘诃 德、罗生门、卡夫卡、法的 门、轮回等等这些冷词眼。
云南省
玉溪师院附中
周荣
文学 与 时 俱 进 的 文 学 艺 术
反映时代主题 的文学 形形色色的 当代美术 风靡全球的 摇滚乐 年轻的影视艺术
1.法国人塞列克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电视”概念的人 2.1926年,英国(贝尔德)发明机械扫描电视:电视之父 3.1923年,美国弗拉基米尔·兹沃尔金发明电子摄像管
1931年,研制出电子显像管 4.1928年,在伦敦和纽约之间电视收发实验成功
电 视 的 发 展
5.1954年,美国发明彩色电视机 6.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多路传播和卫星传播
高中历史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课件1人民版必修3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 等,这些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 语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流派 地区 代表人物
代表作
特点
愤怒的 青年
垮掉的 一代 黑色 幽默
魔幻现实 主义 解冻 文学
英国 美国 美国 拉美 苏联
约瑟夫. 《第二十二条
海勒
军规》
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帕斯捷尔 纳克
《日瓦戈医生》
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蔑视传统观念,追求无拘无束 的生活
用喜剧的形式表现 悲剧的结果
拉美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 相结合的产物
将爱情和追求个人幸福 作为小说的主旋律
9
类别 行动绘画
欧普艺术 波普艺术
中国画
地区
代表
特点
美国 杰克逊.波洛克 把自身的行动与绘画创作相结合
欧洲 中国
徐悲鸿
利用光学的感觉加强绘画效果, 色彩极富动感,具有较好的装饰
性
比较接近大众生活, 充满活力
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
行动绘画的作品
欧普艺术
波普艺术(Pop Art)
20世纪以来的中国画: 积极吸纳西方绘画的优点,将西方绘画艺术手法融入到 中国画中,同时也在素描和油画中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 韵味,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代表人物 :徐悲鸿
1.兴起:20世纪后半期,由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 布鲁斯”和美国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融合而成的现 代流行音乐。 2.代表:“猫王” 艾维斯∙普莱斯利(美国)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 语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流派 地区 代表人物
代表作
特点
愤怒的 青年
垮掉的 一代 黑色 幽默
魔幻现实 主义 解冻 文学
英国 美国 美国 拉美 苏联
约瑟夫. 《第二十二条
海勒
军规》
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帕斯捷尔 纳克
《日瓦戈医生》
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蔑视传统观念,追求无拘无束 的生活
用喜剧的形式表现 悲剧的结果
拉美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 相结合的产物
将爱情和追求个人幸福 作为小说的主旋律
9
类别 行动绘画
欧普艺术 波普艺术
中国画
地区
代表
特点
美国 杰克逊.波洛克 把自身的行动与绘画创作相结合
欧洲 中国
徐悲鸿
利用光学的感觉加强绘画效果, 色彩极富动感,具有较好的装饰
性
比较接近大众生活, 充满活力
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
行动绘画的作品
欧普艺术
波普艺术(Pop Art)
20世纪以来的中国画: 积极吸纳西方绘画的优点,将西方绘画艺术手法融入到 中国画中,同时也在素描和油画中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 韵味,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代表人物 :徐悲鸿
1.兴起:20世纪后半期,由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 布鲁斯”和美国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融合而成的现 代流行音乐。 2.代表:“猫王” 艾维斯∙普莱斯利(美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4《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精品课件
中国共 产党庆 祝建党
芦山县 发生7. 0级强
90周年
烈地震
09 01
10 02
上海举 办第四 十一 届上海 世博会
11 03
12 04
召开第
十八次 全国代 表大会
13 05
14 05
马航客 机失联
2008年5月12 日14时28分
一个时间 被定格
一、爱的表达
一.摇滚乐艺术
20世纪后半期
(1) 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 斯”
《大独裁者》剧照 《淘金记》剧照
卓 别 林 的 作 品
《摩登时代》拍摄于 1936年,是卓别林主演 的最后一部无声影片
《摩登时代》剧照
2.有声电影 考考你
请根据电 影海报说 出电影名 称。
《泰坦尼克号》共获:最佳 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 编辑奖、最佳插曲奖、最佳 音乐奖、最佳艺术指导奖、 最佳摄影奖、最佳视觉效果 奖、最佳音响奖、最佳音响 编辑奖和最佳服装奖11项奥 斯卡金像奖。
卫星电视转播站 高清晰数字电视
手机电视
便携电视
二、爱的内涵
1985年“We are the world”的录制场景:
1月18日—22日 莱昂诺和迈克尔连续奋斗了4个晚上,完成了歌曲的创作。 1月24日 天才盲人音乐家昆西把磁带用快信方式寄给了当时美国最有声望 的40多名歌星,并随磁带寄去通知。但寄出后他仍有强烈的担忧:这 么多的歌星能否都来(要知道他们是艺术上的劲敌),在这么短的时 间内这么多歌星能否顺利完成录制。 1月28日 这是美国流行音乐史上永远值得记忆的夜晚。晚上10点30分,45 名歌星齐集录音棚,开始适应练习。 1月29日清晨 “We are the world”诞生了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课件PPT
《日出·印象》
**强调“光”与 “色”的明快效果
**重自然景物
《罗 思丹 想 者 》
同时期的中国……
(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时期)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历史步初以来)
1、二工推动主要资义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殖民扩张加剧,客观密切世界各地联系 3、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及三科的影响
四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课标 点击
1.了解20世纪中期以后主要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时 代背景、主要内容及其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通 过后现代主义文学了解这一时期世界总体的时代背 景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2.通过音乐、形形色色的当代美术以及中国绘画
栏 目
艺术的新发展认识世界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链
接
3.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里程,认识其对社
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20世纪50年代以来
与时俱进
会生活的影响。
课堂 导 学 导学一 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材料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的发明与兴起为人们
的生活开辟了一个新天地。电视的出现与普及则使人们坐
在家中环视全球。艺术不再为少数人独享,他们开始走进
千家万户,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各种新气息。
栏 目
链
材料二 1989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在实况转播超 接
级杯美式足球决赛时,每插播30秒广告便收费67.5万美元,
平均每秒钟2.25万美元。在各电视台的广告收入中,体育
节目都占有重要位置。
问题:材料反映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提示:材料一反映现代科技的发展是影视艺术产生的
栏
重要条件。
目
链
材料二反映商业利益的驱动促进电视艺术的发展。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8.4《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教学课件(共21张PPT)
以嘲讽的态度展示对社会的不满 《第二十二条军规》: 《百年孤独》: 形象展示了哥伦比亚和整个拉美地区一百 多年的殖民史和社会史 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态, 《日瓦戈医生》: 是对历史的真实写照 体现出科技与人类发展的紧密结合 《寂静的春天》:
(二)美术:交流与融合
1、特点: 突出表现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问题三:当时美术领域主要有哪些艺术流派?各艺术流派 的特点是什么? 2、派别: 出现时间:20世纪50年代 行动绘画
《We
Are
The
World》 《四海一家》
“艺术使我们从熙攘纷扰中超拔 出来,开拓生命、回归本真。”
——(余秋雨)
(三)影视:沟通世界的桥梁
西方大片——全球的视觉盛宴
(三)影视:沟通世界的桥梁 问题四:分别归纳当今世界年轻的艺术——电 影和电视的发展历程?
电影的发展历程: 1895年产生 默片时代 有声电影黑白时代 有声电影彩色时代
(三)影视:沟通世界的桥梁
问题四:分别归纳当今世界年轻的艺术——电影和电视 的发展历程?
跨掉的一代
“黑色幽默” 魔幻现实主义
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结合 突破斯大林固定模式,将追求爱情 作为主旋律。
“解冻文学”
文学:对多元社会的关注
问题二:二战后,西方国家出现怎样的文学形式, 这种文学主要流派有哪些?各文学流派的特点是 什么?
请说出下面图片所代表的作品名称
讨论:以上四部文学作品各自是怎样反映文学对社会的 关注的?
LOGO
一、20世纪中期以后文艺发展的背景
问题一:20世纪中后期,以影视、文学等为代表的世界 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 是什么?
1、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世界的平衡,世界朝着 多元化方向发展 2、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着人类经济、文化生活等 各个方面
(二)美术:交流与融合
1、特点: 突出表现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问题三:当时美术领域主要有哪些艺术流派?各艺术流派 的特点是什么? 2、派别: 出现时间:20世纪50年代 行动绘画
《We
Are
The
World》 《四海一家》
“艺术使我们从熙攘纷扰中超拔 出来,开拓生命、回归本真。”
——(余秋雨)
(三)影视:沟通世界的桥梁
西方大片——全球的视觉盛宴
(三)影视:沟通世界的桥梁 问题四:分别归纳当今世界年轻的艺术——电 影和电视的发展历程?
电影的发展历程: 1895年产生 默片时代 有声电影黑白时代 有声电影彩色时代
(三)影视:沟通世界的桥梁
问题四:分别归纳当今世界年轻的艺术——电影和电视 的发展历程?
跨掉的一代
“黑色幽默” 魔幻现实主义
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结合 突破斯大林固定模式,将追求爱情 作为主旋律。
“解冻文学”
文学:对多元社会的关注
问题二:二战后,西方国家出现怎样的文学形式, 这种文学主要流派有哪些?各文学流派的特点是 什么?
请说出下面图片所代表的作品名称
讨论:以上四部文学作品各自是怎样反映文学对社会的 关注的?
LOGO
一、20世纪中期以后文艺发展的背景
问题一:20世纪中后期,以影视、文学等为代表的世界 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 是什么?
1、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世界的平衡,世界朝着 多元化方向发展 2、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着人类经济、文化生活等 各个方面
人民版必修三高二历史课件: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人民版必修三高二历史课件: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导读:本文人民版必修三高二历史课件: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民版必修三8.4《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ppt右图是我们常见的电影胶卷。
电影中看起来连续的画面,是由一帧帧单独的照片构成的,但是由于这些照片接替得很快,人的肉眼无法察觉出来它们是彼此独立的图像。
这是由视觉暂留造成的。
视觉暂留使得图像离开后,仍能在眼睛保留“视像”约十分之一秒。
因此我们的大脑感觉到图像是“运动”的。
早期电影是用能把影像记录到胶卷上的摄像机来拍摄的。
胶卷经过冲洗之后,再用放映机来运行胶卷。
放映机可以发出光线,透过胶卷,这样影像就显示在银幕上了。
最近许多电影都用数码摄像机来拍摄,放映的时候,可以用数码放映机,也可以把数码影像转置到传统的胶片上。
尝试探究:人类第一部电影是何时何地放映的?
本站课件均从网络收集或是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大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并积极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普通下载。
高中历史PPT课件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人民版]
(1)历史地位:
“乐圣”式的人物, 音乐史上的一代宗师 (承前启后)将古典 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开 创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1、贝多芬
(2)贝多芬代表作品及特色:
早期 作品: 《第三(英雄)交响曲》
《第五(命运)交响曲》 艺术特色: 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
后期
作品: 《第六(田园)交响曲》 《第九(合唱)交响曲》
一、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
1、含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 宣扬人的情感至上,追求个性的张扬。
2、背景
⑴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 ⑵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延伸 ⑶思想: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王 国”感到失望
3、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及代表作
丑在美的旁边, 畸形靠近优美, 丑怪藏在崇高背后, 美与丑并存, 光明与黑暗相共。
---雨果: 《巴黎圣母院》
你读过《巴黎圣母院》吗?结合小说的内容 谈谈你对美与丑的看法。
海涅是德国十九世纪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诗人。恩
格斯称赞他是“德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最著名的 代表作是《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关于《唐璜》
《唐璜》(1818-1823)是拜伦 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的代表作品。全诗共计一万六千行。 通过描述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游 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事,揭露 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 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 的战歌。长诗代表了19世纪英国诗 歌的最高成就。因其深刻的思想内 容、广阔的生活容量和独特的艺术 风格,被歌德称为“绝顶天才之 作”。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 的百科全书。
把你的脸贴住我的脸, 让泪眼留在一起! 把你的心贴住我的心, 让爱火烧在一起! 等我们盈盈的泪珠, 滴入这熊熊的火里, 等我双臂抱紧了你-- 我情愿殉情而死!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ppt(人民版必修三)PPT课件
突破依据:本考点是本课难以理解的内容
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产生 和繁
盛时 间
兴起于文艺复兴时 期,19世纪30年代 起成为文学的主流
兴起于19世纪晚期, 20世纪30年代取代 现实主义文学成为
文学的主流
社会 根源
工业革命后,资本 主义社会的矛盾开 始大量暴露出来, 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经济危机、世界大 战等社会问题使人 们产生了危机感、
Hale Waihona Puke 2020年10月2日6
形形色色的当代美术
2020年10月2日
7
2.行动绘画的代表及作品:《第五号》是杰克逊·波洛克的 行动绘画(抽象表现主义)中的精品,画布被钉在纤维板上, 画布上的颜色有黄色、白色、栗色以及黑色,看起来有些 杂乱无章。 请回答:行动绘画又被称为什么?其特点如何? 提示 又称“滴画”。这种绘画艺术与绘画中的一切传统形 式相背离,有很大的随意性。
2020年10月2日
17
角度 从影视艺术的特点角度突破
【示范2】► 2010年广州亚运会吸引了几十亿电视观众。这最
主要体现了电视的哪一项功能
( )。
A.以最快的速度传播资讯
B.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娱乐要求
C.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展示给世人
D.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解析 主要体现了其传播资讯功能。
答案 A
2020年10月2日
8
风靡全球的摇滚乐
2020年10月2日
9
3.1985年,摇滚明星们为埃塞俄比亚饥民举行名叫《四海一 家》的义演,读教材P162图片。 请回答: 《四海一家》是为什么而创作的?它表达了创作者和表演 者怎样的美好愿望? 提示 为救济非洲灾民而创作。 创作者和表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爱心和奉献,能使挨饿受 冻的灾民获得生活上的改善,表达了希望全世界人民能够 团结起来战胜困难的美好愿望。
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产生 和繁
盛时 间
兴起于文艺复兴时 期,19世纪30年代 起成为文学的主流
兴起于19世纪晚期, 20世纪30年代取代 现实主义文学成为
文学的主流
社会 根源
工业革命后,资本 主义社会的矛盾开 始大量暴露出来, 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经济危机、世界大 战等社会问题使人 们产生了危机感、
Hale Waihona Puke 2020年10月2日6
形形色色的当代美术
2020年10月2日
7
2.行动绘画的代表及作品:《第五号》是杰克逊·波洛克的 行动绘画(抽象表现主义)中的精品,画布被钉在纤维板上, 画布上的颜色有黄色、白色、栗色以及黑色,看起来有些 杂乱无章。 请回答:行动绘画又被称为什么?其特点如何? 提示 又称“滴画”。这种绘画艺术与绘画中的一切传统形 式相背离,有很大的随意性。
2020年10月2日
17
角度 从影视艺术的特点角度突破
【示范2】► 2010年广州亚运会吸引了几十亿电视观众。这最
主要体现了电视的哪一项功能
( )。
A.以最快的速度传播资讯
B.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娱乐要求
C.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展示给世人
D.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解析 主要体现了其传播资讯功能。
答案 A
2020年10月2日
8
风靡全球的摇滚乐
2020年10月2日
9
3.1985年,摇滚明星们为埃塞俄比亚饥民举行名叫《四海一 家》的义演,读教材P162图片。 请回答: 《四海一家》是为什么而创作的?它表达了创作者和表演 者怎样的美好愿望? 提示 为救济非洲灾民而创作。 创作者和表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爱心和奉献,能使挨饿受 冻的灾民获得生活上的改善,表达了希望全世界人民能够 团结起来战胜困难的美好愿望。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 8.4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15张PPT) [ 高考]
3.代表: “猫王” 艾维斯· 普莱斯利 “披头士乐队”(即甲壳虫乐队)
“猫王”
甲壳虫乐队
音乐对于社会政治的促进作用
“良知复兴”运动
为灾民、难民、受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迫害的人 以及艾滋病、癌症等绝症患者举行大规模的义演义卖
《四海一家》
全球性的社会政治活动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机器猫
米老鼠和唐老鸭
圣斗士星矢
聪明的一休
一、电视艺术
(一)电视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法国人塞列克: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电视”名称的人。
英国人贝尔德 :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机械扫描电视
美国人 弗拉基米尔· 兹沃尔金:发明电子摄像管和电 子显像管
世界最早电视机
20世纪30年代的电视机
20世纪40年代的电视机
好莱坞拍摄的经典 电影的宣传海报
《星球大战》
《泰坦尼克号》
《辛德勒名单》
《卡萨布兰卡》
《教父》
《克莱默夫妇》
奥斯卡奖是最具权威、最有影响、 设奖范围最广的世界级电影奖。
三.摇滚乐艺术
1.时间:20世纪后半期
2.内容: (1) 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
(2) 美国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
《大独裁者》剧照 《淘金记》剧照
《摩登时代》剧照
2.有声电影
好莱坞,位于美国加 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 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 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 习惯上,我们把“好 莱坞”作为“美国电 影业”的同义语。好 莱坞电影为世界电影 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 大的贡献。
好莱坞大剧场
奥斯卡奖
奥斯卡奖是最具权威、最有影 响、设奖范围最广的世界级电影奖。 它象征着美国电影艺术的最高成就。 1927年,在米高梅影业公司老板路易 斯· B· 梅耶的指导下,美国电影艺术 与科学学院正式成立。不久,梅耶建 议设立学院奖来鼓励并表彰那些对电 影事业做出突出成就的电影人。于是, 1928年,在好莱坞的罗斯福大酒店举 行了第一届学院奖。学院奖的奖品是 一尊身高13.5英寸的锡铜合金的镀金 裸体人像。从第七届起,学院奖正式 更名为奥斯卡奖。
“猫王”
甲壳虫乐队
音乐对于社会政治的促进作用
“良知复兴”运动
为灾民、难民、受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迫害的人 以及艾滋病、癌症等绝症患者举行大规模的义演义卖
《四海一家》
全球性的社会政治活动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机器猫
米老鼠和唐老鸭
圣斗士星矢
聪明的一休
一、电视艺术
(一)电视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法国人塞列克: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电视”名称的人。
英国人贝尔德 :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机械扫描电视
美国人 弗拉基米尔· 兹沃尔金:发明电子摄像管和电 子显像管
世界最早电视机
20世纪30年代的电视机
20世纪40年代的电视机
好莱坞拍摄的经典 电影的宣传海报
《星球大战》
《泰坦尼克号》
《辛德勒名单》
《卡萨布兰卡》
《教父》
《克莱默夫妇》
奥斯卡奖是最具权威、最有影响、 设奖范围最广的世界级电影奖。
三.摇滚乐艺术
1.时间:20世纪后半期
2.内容: (1) 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
(2) 美国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
《大独裁者》剧照 《淘金记》剧照
《摩登时代》剧照
2.有声电影
好莱坞,位于美国加 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 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 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 习惯上,我们把“好 莱坞”作为“美国电 影业”的同义语。好 莱坞电影为世界电影 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 大的贡献。
好莱坞大剧场
奥斯卡奖
奥斯卡奖是最具权威、最有影 响、设奖范围最广的世界级电影奖。 它象征着美国电影艺术的最高成就。 1927年,在米高梅影业公司老板路易 斯· B· 梅耶的指导下,美国电影艺术 与科学学院正式成立。不久,梅耶建 议设立学院奖来鼓励并表彰那些对电 影事业做出突出成就的电影人。于是, 1928年,在好莱坞的罗斯福大酒店举 行了第一届学院奖。学院奖的奖品是 一尊身高13.5英寸的锡铜合金的镀金 裸体人像。从第七届起,学院奖正式 更名为奥斯卡奖。
历史必修Ⅲ人民版8-4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课件(39张)
1.背景 (1)_第__二__次__世__界__大__战__后,世界朝着多__元__化__的方向发展。 (2)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第__三__次__科技革命迅速影响着人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 个方面。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特征 (1)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交流和_与__时__俱__进_,使世界文化更积极地朝着多元 化的方向发展。 (2)二战后兴起了一系列反__传__统__的文学流派。 (3)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文学创作体现出与科___技_及人类发展紧密结合。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教材整理 3 风靡全球的摇滚乐
1.形成 摇滚乐是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与美国白人的“_乡__村_和西部 音乐”两类音乐的融合。 2.代表 (1)美国:被称为“猫王”的艾维斯·普莱斯利彻底改变了当时流行音乐的形 式,使世界各地都充满了摇滚的情调。 (2)英国:“披__头__士___乐__队_”(即甲壳虫乐队)不仅代表了摇滚乐在英国的成就, 还掀起震惊美国的“披头士”浪潮。
【提示】 介绍时注意从派别、人物、作品等方面概括,但要做到语言精
炼。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教材整理 2 形形色色的当代美术
1.行动绘画(滴画) (1)兴起:20 世纪 50 年代,从美___国_开始流行。 (2)特点 ①把自身的行动与绘画创作相结合,有着极大的_随__意__性_。 ②与绘画的传统形式相背离,追求一种_画__面_和色彩的偶然效果。 (3)代表作:杰克逊·波洛克的《3》和《第__十__号__》等。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成就
项目
时间
区域(国家)
特点
“愤怒青年” 20 世纪 50 年代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特征 (1)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交流和_与__时__俱__进_,使世界文化更积极地朝着多元 化的方向发展。 (2)二战后兴起了一系列反__传__统__的文学流派。 (3)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文学创作体现出与科___技_及人类发展紧密结合。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教材整理 3 风靡全球的摇滚乐
1.形成 摇滚乐是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与美国白人的“_乡__村_和西部 音乐”两类音乐的融合。 2.代表 (1)美国:被称为“猫王”的艾维斯·普莱斯利彻底改变了当时流行音乐的形 式,使世界各地都充满了摇滚的情调。 (2)英国:“披__头__士___乐__队_”(即甲壳虫乐队)不仅代表了摇滚乐在英国的成就, 还掀起震惊美国的“披头士”浪潮。
【提示】 介绍时注意从派别、人物、作品等方面概括,但要做到语言精
炼。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教材整理 2 形形色色的当代美术
1.行动绘画(滴画) (1)兴起:20 世纪 50 年代,从美___国_开始流行。 (2)特点 ①把自身的行动与绘画创作相结合,有着极大的_随__意__性_。 ②与绘画的传统形式相背离,追求一种_画__面_和色彩的偶然效果。 (3)代表作:杰克逊·波洛克的《3》和《第__十__号__》等。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成就
项目
时间
区域(国家)
特点
“愤怒青年” 20 世纪 50 年代
高中历史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课件1人民版必修3
1.电影的诞生: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放映了 人类第一部电影。
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诞生日”
卢米埃尔兄弟
2.电影的发展:20世纪的美国 (1) 无声电影 (卓别林)
(2)有声电影的产生 (1927年)
(3)好莱坞的发展(二战后)
奥斯卡金像奖与好莱坞星光大道
他曾是流行音乐不朽的象征艾维斯·普莱斯利(猫王)
他们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摇滚乐队披头士乐队(甲壳虫乐队)
他被誉为“流行音乐之王”(King of Pop)迈克尔杰克逊
3.良知复兴运动 20世纪80年代的非洲大饥荒 这是一项由摇滚乐队和歌手掀起的为灾民、难民、受种 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迫害的人以及艾滋病、癌症等绝 症患者举行大规模义演义卖的社会政治活动。
垮掉的一代 1.兴起:20世纪50年代 美国 2.背景:“冷战”和麦卡锡主义的泛滥
3.表现:
身着奇装异服,蔑视传统观念,追求无拘无束的生活,
反映了当时年青一代成长的心路历程。
“黑色幽默” 1.兴起:20世纪60年代 美国 2.表现: 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结果,将当时 社会中一些令人不满的现象极度的夸张、扭曲、渲染, 以嘲讽的态度展示对社会的批判和不满。 3.代表作:约瑟夫.海勒 《第二十二条军规》
1934年
电视的发展
1953年
1961年
手机电视
电视发展简史 1926年,英国的贝尔德机械扫描电视:电视之父 1928年,在伦敦和纽约之间电视收发实验成功 便携电视 1954年,美国发明彩色电视机 卫星电视转播站 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多路传播和卫星传播 高清晰度电视 现代化的电视及设备
魔幻现实主义 1.兴起:20世纪60年代 拉丁美洲
高中历史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第4课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课件人民版必修3
第4课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课程标准:1.了解 20 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 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 20 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 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 20 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 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0 年代危机最深重的时候,美国著名电影明星秀 兰·邓波儿,在多部影片中的表演给沮丧、绝望的美国人带来了希望、 勇气和乐观。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公开宣称:“只要我们有秀兰·邓波 儿,我们的国家就没事。”材料主要说明了( ) A.电影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B.电影诞生在危机中的美国 C.罗斯福借助电影实施新政 D.电影艺术影响着社会生活
3.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果,它 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应辩证地看待它所带来的影响, 趋利避害,使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4.电视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产物,不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 物。电视艺术产生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此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尚 未开始,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二战中处于 停滞状态的电视事业的发展。
主题
影视艺术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关于电影的诞生,我们所熟悉的是路易·卢米埃尔和梅 里爱,而对于爱迪生或雷诺,则尚有待我们去了解。电影的伟大就 在于它是很多其他艺术的综合。
——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 材料二 贝尔德在沿袭电影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上百次试 验……说服富有的公司老板塞尔费里奇为他提供赞助。很快,贝尔 德就向英国政府,申请了专利,赞助商也很快意识到这项发明市场 前景广阔,于是纷纷投资,成立了几家公司。
2.电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二战前:1926 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机械扫描电视;1931 年,美国人兹沃尔金研制出电子显像管。 (2)二战后:1954 年美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彩色电视机;20 世 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电视实现了多路传播和 卫星传播 。 3.影响 影视艺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 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国家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 影响。
课程标准:1.了解 20 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 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 20 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 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 20 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 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0 年代危机最深重的时候,美国著名电影明星秀 兰·邓波儿,在多部影片中的表演给沮丧、绝望的美国人带来了希望、 勇气和乐观。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公开宣称:“只要我们有秀兰·邓波 儿,我们的国家就没事。”材料主要说明了( ) A.电影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B.电影诞生在危机中的美国 C.罗斯福借助电影实施新政 D.电影艺术影响着社会生活
3.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果,它 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应辩证地看待它所带来的影响, 趋利避害,使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4.电视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产物,不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 物。电视艺术产生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此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尚 未开始,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二战中处于 停滞状态的电视事业的发展。
主题
影视艺术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关于电影的诞生,我们所熟悉的是路易·卢米埃尔和梅 里爱,而对于爱迪生或雷诺,则尚有待我们去了解。电影的伟大就 在于它是很多其他艺术的综合。
——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 材料二 贝尔德在沿袭电影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上百次试 验……说服富有的公司老板塞尔费里奇为他提供赞助。很快,贝尔 德就向英国政府,申请了专利,赞助商也很快意识到这项发明市场 前景广阔,于是纷纷投资,成立了几家公司。
2.电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二战前:1926 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机械扫描电视;1931 年,美国人兹沃尔金研制出电子显像管。 (2)二战后:1954 年美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彩色电视机;20 世 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电视实现了多路传播和 卫星传播 。 3.影响 影视艺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 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国家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 影响。
专题八第四课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课件(共94张ppt)---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后现代主义文学 阅读教材159页注释
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①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 ②集中表现自我,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 ;③采取反传统形式,故事往往是荒诞的,很难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 。 现代主义文学公认的开山鼻祖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荒诞派戏剧: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1950年法 国剧作家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问世,1953年贝克特又以剧作《等 待多戈》轰动法国舞台,1961年英国批评家艾思林发表《荒诞戏剧》 一书,将这类作品作了理论上的概括,并予正式命名。此后,荒诞派 戏剧达到了成熟和全盛的阶段。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 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 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 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 果。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
2、特征:①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民族性);②呈现出与时 俱进的时代特色(时代性);③科技对文化交流的影响越来 越深刻(多样性)。
或教材①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交流和与时俱进(最主要)。但 在融合的同时,各个国家、民族、地区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②世界文化更积极地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兴起许多文学流派 ③科学技术对现代世界文学艺术交流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本课结构:
一、反映时代主题的文学 二、形形色色的当代美术 三、风靡全球的摇滚乐(音乐) 四、年轻的艺术(电影与电视)
一、反映时代主题的文学——二战后的世界文学
1、背景: (1)二战后,各种力量重新组合,世界朝着多元化的方 向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社会和世界; (2)第三次科技革命缩短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 迅速影响着人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带动了社会 文化的互动与渗透。(两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一个相 对和平的环境中,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地区之间的文化 加速了交流和融合,并在融合中寻求新的发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4《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课件 (共32张PPT)
推进新课
摇滚乐:
自 主 学 习 摇滚乐产生的原因:二战后音乐中电子技术的发展; 新时代大众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对 突破传统的渴望。 代表人物:“猫王”普莱斯利;英国“甲壳虫”摇滚 乐队。
推进新课
当代音乐的发展趋势和走向繁荣的原因: 自 发展趋势:经典精华与大众化、多元化并存;民族特 主 色与跨国交流、共同繁荣。 学 习 走向繁荣的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全球化趋 势的加强;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这一时期,世界其他地区不断接受西方的先进文化,
化之间的融合交流和与时俱进。世界文化更积极地朝
而西方则从其他地区的传统文化中寻求新的灵感。
推进新课
流派 愤怒青年 兴起时间 国家 50年代 英国 美国 背景或代表 英国青年对现实的不满 特点 脱离现实很快销声匿迹
垮 掉 的 一 50年代 代
“冷战”和麦卡锡主义 奇装异服,追求无拘无束的 的泛滥 生活
专题
课堂导入
卓别林是世界电影史上最杰出的喜剧大师,并享有 “保卫和平的战士”的盛誉。他一生拍摄了80多部影片, 课 一人身兼制片、编剧、导演、演员、作曲、摄影等,被 堂 导 萧伯纳称为“电影艺术中绝无仅有的天才”。他的影片 入 有深刻的社会思想性和战斗力,有力地抨击了资本主义
1962年
美国
雷切尔·卡尔森《寂静 的春天》
推进新课
影响:
文学不但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
自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文学创作越来越体现出与科技及人类发展的 主 紧密结合; 学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尔森出版了《寂静的春天》, 习
她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生态破坏造成春天死寂的恐怖情景,使人
代》《大独裁者》等是其经典之作。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8.4《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课件(共55张PPT)
情景思考导入
基础知识梳理
重点难点突破
典型例题剖析
随堂练习巩固
1.了解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 影响。 2.欣赏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 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和音乐流派,理解这些影视 作品和音乐流派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约翰是美国空军轰炸机上的一名领航员兼投弹手。司令部规 定,完成25次战斗飞行的人有权申请回国,必须得到长官批 准。当尤萨林完成32次任务时,联队长卡思卡特上校已经把 指标提高到40次了。等他飞完44次,上校又改成50次。当他 飞完51次,定额又提高到60次。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军人 必须服从命令,否则就犯下违抗命令的罪行。所以无论他飞 满多少次,上校总可以继续增加定额。于是他逃进医院装病, 根据条例,精神失常的人是不准上天飞行的,但只能由他本 人提出申请。于是就产生了如下逻辑:如果你疯了,只要你 申请就允许你停飞。可你一旦提出申请,就证明你不是疯子, 还得接着飞。最后,尤萨林终于明白:“这里面只有一个圈 套……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 小说结尾时上级来人通报该军规几年前早已废除。
鲍里斯
帕斯捷尔纳克
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远赴战场担任 军医的日瓦戈认识了裁缝漂亮的女儿拉拉,两人 坠入爱河时却碰上十月革命发生而被逼分离。日 瓦戈回到故乡与妻子团聚时,却意外与拉拉重逢, 压抑多时的热情遂一发不可收拾。当日瓦戈被红 军俘虏押往前线,他为了见拉拉而冒险逃出,但 结果还是不免分手的故事。
1.了解 20 世纪世界文化的特征及成因、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派别和成就。 2.了解当代美术发展的主要派别、特征和主要代表成就。 3.了解掌握摇滚乐的出现、主要代表人物以及成就。 4.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及影响。通过以上的内容学习,增强学 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
基础知识梳理
重点难点突破
典型例题剖析
随堂练习巩固
1.了解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 影响。 2.欣赏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 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和音乐流派,理解这些影视 作品和音乐流派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约翰是美国空军轰炸机上的一名领航员兼投弹手。司令部规 定,完成25次战斗飞行的人有权申请回国,必须得到长官批 准。当尤萨林完成32次任务时,联队长卡思卡特上校已经把 指标提高到40次了。等他飞完44次,上校又改成50次。当他 飞完51次,定额又提高到60次。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军人 必须服从命令,否则就犯下违抗命令的罪行。所以无论他飞 满多少次,上校总可以继续增加定额。于是他逃进医院装病, 根据条例,精神失常的人是不准上天飞行的,但只能由他本 人提出申请。于是就产生了如下逻辑:如果你疯了,只要你 申请就允许你停飞。可你一旦提出申请,就证明你不是疯子, 还得接着飞。最后,尤萨林终于明白:“这里面只有一个圈 套……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 小说结尾时上级来人通报该军规几年前早已废除。
鲍里斯
帕斯捷尔纳克
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远赴战场担任 军医的日瓦戈认识了裁缝漂亮的女儿拉拉,两人 坠入爱河时却碰上十月革命发生而被逼分离。日 瓦戈回到故乡与妻子团聚时,却意外与拉拉重逢, 压抑多时的热情遂一发不可收拾。当日瓦戈被红 军俘虏押往前线,他为了见拉拉而冒险逃出,但 结果还是不免分手的故事。
1.了解 20 世纪世界文化的特征及成因、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派别和成就。 2.了解当代美术发展的主要派别、特征和主要代表成就。 3.了解掌握摇滚乐的出现、主要代表人物以及成就。 4.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及影响。通过以上的内容学习,增强学 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4《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课件 (共32张PPT)
当堂达标
2.《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该片投资超过 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 球票房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D )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推进新课
电视对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
可以寓教于乐,丰富生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 需求,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自 主 是一种增进知识、拓宽视野的途径;电视还能起到服 学 务大众、引领潮流、带动消费的作用。 习 具有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影视艺术为现代社会的飞 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
推进新课
现代主义音乐的兴起和发展:
一战后至二战前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 自 二战后的流行音乐中有摇滚乐、蓝调和新的爵士乐 主 “比博普”,其中摇滚乐成为主流; 学 习 20世纪70年代以后,音乐风格更加多样,表现在具有 即兴性,强调借助和运用电子手段,注重话筒的操纵 技术,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
这一时期,世界其他地区不断接受西方的先进文化,
化之间的融合交流和与时俱进。世界文化更积极地朝
而西方则从其他地区的传统文化中寻求新的灵感。
推进新课
流派 愤怒青年 兴起时间 国家 50年代 英国 美国 背景或代表 英国青年对现实的不满 特点 脱离现实很快销声匿迹
垮 掉 的 一 50年代 代
“冷战”和麦卡锡主义 奇装异服,追求无拘无束的 的泛滥 生活
电视利用屏幕图像和语言、音乐等作为信息载体,
推进新课
电视的功能: 自 成为开展远程教育的重要手段; 主 学 娱乐; 习 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展示给世人。电视对艺术品的“真实”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教学PPT课件【高中历史必修3(人民版)】
的态度展示对社会的
批判和不满。
代表:约瑟夫.海勒 《第二十二条军规》
新课学习
黑色幽默与海勒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兴起的小说流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西 方文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什么是“黑色幽默”呢?美国作家尼克曾举了一个例子, 通俗地解释了这种幽默的性质。某个被判绞刑的人,在临上绞架前,指着绞刑架故 作轻松地询问烩子手:“你肯定这玩艺结实吗?”于是引起轰笑。因此黑色幽默又 被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也可意译为“大难临头的幽默”。此外,它还被称为 “病态幽默”、“黑色喜剧”、“绝望喜剧”等。“黑色”含有绝望、痛苦、恐怖 和残酷告的意思。“黑色幽默”与传统正常的幽默区别很大:传统幽默的思想基础 是乐观主义的,人们相信善最终能战胜恶,引发轻松、欢快、明朗的笑;黑色幽默 的思想基础却是悲观主义的,既然面对的是死亡、是荒诞,那只能痛极而笑,化痛 为笑,只能不以为然地拿痛苦开玩笑,以喜剧的方式去表现悲剧的内涵,从而酿就 了苦涩阴郁的笑。《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反映的是二战期间, 驻守在地中海“皮亚诺扎岛”(此遍为作家虚构)上的美国空军大队的生活。
新课学习
《日瓦格医生》反映的 是该书主人公日瓦格医生在 他40岁死前的一段生命历程, 同时也反映了俄罗斯20世纪 初期时的一段历史——包括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俄国 国内战争以及20世纪30年代 俄国国内的动荡。
新课学习
时间:20世纪后半期
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
风
内容
靡
全
美国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
新小说派:认为塑造人物不是小说创作的目标。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物被认为不过是表现某
种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的“临时道具”。他们小说中的人物不但往往面目模糊不清,有时连姓名也 没有。例如卡夫卡的小说里的人物,有时仅用第一人称的“我”或第二人称的“你”来代表。这一 派的小说情节相当简单,往往从通俗小说或侦探小说借用故事,因为新小说作家反对以引人入胜的 故事情节诱导读者进入一个“虚构的世界”。他们小说中的情节结构,往往不是有头有尾的,有时结 尾又回到开头,有时全书结束,故事仍在继续。新小说派认为传统现实小说中惯用的语言也必须彻底 改革。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 第4课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课件(共20张PPT)
问题:
3)你读过其中的一些作品吗?从这些文学作品中,
材学料生2对:中“国1的9世时纪代末背2景0世比纪较初熟,悉‘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理想日益暗淡无光,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和艺术家怀疑它不过是一个幻影,…罗
你能否感受到这些作家相同的生活态度?(设计意图: 曼像·是罗平兰稳像感一回位到站文在艺20复世兴纪以门前槛的上欧的洲堂一吉样可,德它,使战我斗感到到最,后一…个…寂”(静《的西感方觉文来学到史我》们)机械的轰鸣声中…… ”
跨度、地域分布(设计意图: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整体 把握;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根据材料,你认为这一时期各个地区的文学作品 是孤立发展的吗?结合教材158页“材料阅读与思考” 概括泰戈尔作品的特点?分析他的作品为什么具有这 样的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材料有效信息 进行判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一时期作品的世界 性的特点,简单了解工业革命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
6、板书设计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地域:欧美、亚非拉、前苏联 流派:现实主义、现代主义
时代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等
影响:对人的“精神救赎”
七、教学反思
1、教学疑问:本课教学平时基本未研究过,对西方文学 艺术史自身知识储备不足。有疑问?如:
海明威是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作家?
作品的影响如何深入挖掘?
材料3:“难道法国没有太阳了吗?” “……要是没有太阳,艺术家的使命不就是创造太阳 吗?” (《约翰·克利斯朵夫》) 材料4:“是的,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译注:
女先知)吊在一个笼子里。孩子们问她,‘西比尔 ,你要
什么’的时候,她回答说‘我要死。’”(艾略特《荒
原》)
问题2:这两则材料隐含的人生态度有何不同?简单对 比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利用第四课注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2:“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平等、博 爱’的人道主义理想日益暗淡无光,越来越多的 思想家和艺术家怀疑它不过是一个幻影,…罗 曼·罗兰像一位站在20世纪门槛上的堂吉可德,战 斗到最后……”(《西方文学史》)
问题1:欧洲的“物质主义”的泛滥与哪些历史事 件有关?罗曼·罗兰所认为的“新鲜空气”指的是 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联系所学,分析工业革命对西方 社会的消极影响(如阶级矛盾,环境问题,帝国 主义的贪婪与侵略、世界大战一触即发;重点分 析工业革命带来的精神危机:人的‘异化’,物 质主义的泛滥等),使学生对时代背景有更深入 的认识。
材料3:“难道法国没有太阳了吗?” “……要是没有太阳,艺术家的使命不就是创造太 阳吗?” (《约翰·克利斯朵夫》) 材料4:“是的,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 (译注:女先知)吊在一个笼子里。孩子们问她, ‘西比尔 ,你要什么’的时候,她回答说‘我要
问题: 3)你读过其中的一些作品吗?从这些文学作
品中,你能否感受到这些作家相同的生活态度?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展示风采的机会;同时 导入难点的突破)
难点突破
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 及影响。(范例教学)
设计一:西方的“精神救赎者”——“欧洲的良 心”:罗曼·罗兰 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 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 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第四课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说课课件
一、课标和教材内容分析 1、《课标》与《指导》解读 《课标》总论要求: 展现和继承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 认识这些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感受艺术大师的精神。 具体要求: 了解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作品 ; 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分析问题 ;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死。’”(艾略特《荒原》)
问题2:这两则材料隐含的人生态度有何不同?简 单对比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利用第四课注 解)
设计意图:突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学生产 生共鸣。使学生对文学流派有大概的了解。
四、教法、学法 教法:范例教学;列表法;材料阅读教学 学法:课堂探究、讨论法;比较法;阅读交流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文学艺术的主 要成就及特点。认识文学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 突破:列表方式
难点:认识这一时期文学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及 影响。
依据:教材只笼统罗列这一时期的主要事件,缺 乏对作品个体的深入剖析。学生很难加深认识, 只能记忆 突破:范例教学法;材料的深入解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代 表作品;理解这一时期文学的特点;认识这些文 学艺术成就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解读和问题探究,引导学 生探究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创设情境拉 近学生与作品的心灵距离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艺术家的人格魅力、体验 文学作品的魅力
六、教学流程 总体设计思路: 以两条主线贯穿:明线——该时期文学作品的基 本知识和作品欣赏 暗线——作家作品中所蕴涵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基本方法。
导入:人物图片与故事:孙中山的弃医从政和鲁 迅的弃医从文
设问:当时他们面临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中国? 鲁迅认为文学能改变什么?
2、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三思想文化史内容,思想是一定时 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因此与必修一、二内容存在 一定联系。
本专题人民版教材打破了文学、音乐、美术的形 式区别,分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 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四节。总体上突出了时代 背景在文学艺术形式变化中的作用。本课在专题 八中处于第三节。应注意与前后流派的联系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对比强调文学在改造人精神 方面的巨大价值和作用,与本课情感主题(精神 救赎)吻合,导出情感主线。 图片与故事可以调
动高一学生兴趣;中国作家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灵 共鸣。学生对中国的时代背景比较熟悉
重点落实了解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文学艺术的 主要成就及特点。
设计及其意图: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内容知识 点庞杂,列表有助于记忆和抓住知识重点,补充 的“成书时间”和“荣誉”两列为设问铺垫。
《格而尼卡》 1937
世界巡回展览
问题:1)根据表格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 时间跨度、地域分布(设计意图:有助于学生对 教材的整体把握;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根据材料,你认为这一时期各个地区的文学作 品是孤立发展的吗?结合教材158页“材料阅读与 思考”概括泰戈尔作品的特点?分析他的作品为 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 据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判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 这一时期作品的世界性的特点,简单了解工业革 命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
本课共四目,时空跨度较大,涉及人物和概念较 多,内容也比较繁杂,与中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 定距离。
二、学情分析 1、基础知识储备:
必修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等;
必修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等;其他如影视作品、 小说等
但是对文学流派、创作方法较陌生 2、基本能力储备: 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一定的文学赏析能力 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欠缺 3、情感储备:思维活跃,主动性、积极性高,但 是认识较为感性,
作家
代表作品
成 书 时 国别
间
《约翰·克利斯朵 1912 夫》
《老人与海》 1952
《吉檀迦利》 1910
《母亲》 《阿Q正传》
1906 1921
流派
荣誉
1913 年 获 诺 贝 尔 奖 文 学奖 1954 年 获 诺 贝 尔 奖 文 学奖 1913 年 获 诺 贝 尔 奖 文 学奖
1927 年 鲁 迅 出 于 民 族 自尊推掉诺贝尔文学 奖提名
材料1:在谈到创作《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初衷时, 他说:
“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沉闷的,古老的欧洲在重压
和腐烂的空气中麻木了,一种卑鄙的物质主义重 重地压在思想上面……世界在它的谨慎的和卑劣的 利己主义中窒息而死。世界就要窒息了,打开窗
子吧!让新鲜的空气吹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 气息!”(《贝多芬传》)
问题1:欧洲的“物质主义”的泛滥与哪些历史事 件有关?罗曼·罗兰所认为的“新鲜空气”指的是 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联系所学,分析工业革命对西方 社会的消极影响(如阶级矛盾,环境问题,帝国 主义的贪婪与侵略、世界大战一触即发;重点分 析工业革命带来的精神危机:人的‘异化’,物 质主义的泛滥等),使学生对时代背景有更深入 的认识。
材料3:“难道法国没有太阳了吗?” “……要是没有太阳,艺术家的使命不就是创造太 阳吗?” (《约翰·克利斯朵夫》) 材料4:“是的,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 (译注:女先知)吊在一个笼子里。孩子们问她, ‘西比尔 ,你要什么’的时候,她回答说‘我要
问题: 3)你读过其中的一些作品吗?从这些文学作
品中,你能否感受到这些作家相同的生活态度?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展示风采的机会;同时 导入难点的突破)
难点突破
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 及影响。(范例教学)
设计一:西方的“精神救赎者”——“欧洲的良 心”:罗曼·罗兰 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 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 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第四课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说课课件
一、课标和教材内容分析 1、《课标》与《指导》解读 《课标》总论要求: 展现和继承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 认识这些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感受艺术大师的精神。 具体要求: 了解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作品 ; 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分析问题 ;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死。’”(艾略特《荒原》)
问题2:这两则材料隐含的人生态度有何不同?简 单对比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利用第四课注 解)
设计意图:突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学生产 生共鸣。使学生对文学流派有大概的了解。
四、教法、学法 教法:范例教学;列表法;材料阅读教学 学法:课堂探究、讨论法;比较法;阅读交流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文学艺术的主 要成就及特点。认识文学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 突破:列表方式
难点:认识这一时期文学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及 影响。
依据:教材只笼统罗列这一时期的主要事件,缺 乏对作品个体的深入剖析。学生很难加深认识, 只能记忆 突破:范例教学法;材料的深入解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代 表作品;理解这一时期文学的特点;认识这些文 学艺术成就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解读和问题探究,引导学 生探究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创设情境拉 近学生与作品的心灵距离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艺术家的人格魅力、体验 文学作品的魅力
六、教学流程 总体设计思路: 以两条主线贯穿:明线——该时期文学作品的基 本知识和作品欣赏 暗线——作家作品中所蕴涵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基本方法。
导入:人物图片与故事:孙中山的弃医从政和鲁 迅的弃医从文
设问:当时他们面临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中国? 鲁迅认为文学能改变什么?
2、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三思想文化史内容,思想是一定时 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因此与必修一、二内容存在 一定联系。
本专题人民版教材打破了文学、音乐、美术的形 式区别,分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 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四节。总体上突出了时代 背景在文学艺术形式变化中的作用。本课在专题 八中处于第三节。应注意与前后流派的联系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对比强调文学在改造人精神 方面的巨大价值和作用,与本课情感主题(精神 救赎)吻合,导出情感主线。 图片与故事可以调
动高一学生兴趣;中国作家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灵 共鸣。学生对中国的时代背景比较熟悉
重点落实了解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文学艺术的 主要成就及特点。
设计及其意图: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内容知识 点庞杂,列表有助于记忆和抓住知识重点,补充 的“成书时间”和“荣誉”两列为设问铺垫。
《格而尼卡》 1937
世界巡回展览
问题:1)根据表格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 时间跨度、地域分布(设计意图:有助于学生对 教材的整体把握;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根据材料,你认为这一时期各个地区的文学作 品是孤立发展的吗?结合教材158页“材料阅读与 思考”概括泰戈尔作品的特点?分析他的作品为 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 据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判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 这一时期作品的世界性的特点,简单了解工业革 命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
本课共四目,时空跨度较大,涉及人物和概念较 多,内容也比较繁杂,与中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 定距离。
二、学情分析 1、基础知识储备:
必修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等;
必修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等;其他如影视作品、 小说等
但是对文学流派、创作方法较陌生 2、基本能力储备: 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一定的文学赏析能力 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欠缺 3、情感储备:思维活跃,主动性、积极性高,但 是认识较为感性,
作家
代表作品
成 书 时 国别
间
《约翰·克利斯朵 1912 夫》
《老人与海》 1952
《吉檀迦利》 1910
《母亲》 《阿Q正传》
1906 1921
流派
荣誉
1913 年 获 诺 贝 尔 奖 文 学奖 1954 年 获 诺 贝 尔 奖 文 学奖 1913 年 获 诺 贝 尔 奖 文 学奖
1927 年 鲁 迅 出 于 民 族 自尊推掉诺贝尔文学 奖提名
材料1:在谈到创作《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初衷时, 他说:
“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沉闷的,古老的欧洲在重压
和腐烂的空气中麻木了,一种卑鄙的物质主义重 重地压在思想上面……世界在它的谨慎的和卑劣的 利己主义中窒息而死。世界就要窒息了,打开窗
子吧!让新鲜的空气吹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 气息!”(《贝多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