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认识线段》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二年级教科书第48-49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会数图形里的线段条数,并会画线段。

2、培养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线段1、感受线段的"直"。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桌面上的一条线(弯曲状)。

提问:这根线是什么形状的?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头,向两边一拉,这条线会变得怎样?(教师演示后让学生猜)学生自己动手拉直曲线。

提问: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的那根线有什么不同?(板书:直的)谈话: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

线段都是直的。

(板书:线段)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谈话:两手捏住的地方,也就是线的两头就是线段的两端。

同桌互指对方手中线段的两端。

教师把线松开,提问:这还是线段吗?为什么?教师重新捏紧线的两端,竖着放,斜着放,都问一问:这是线段吗?请同桌每人捏住一条线段,以后我们还要学习量线段的长度。

3、认识线段的图形。

谈话:线段可以用图形来表示。

(教师先画一条直的线)线段的两端我们该如何表示出来呢?我们可以在它的两端各点上一个点或各画一条短短的线,这两个点就是线段的端点。

(板书:)提问:谁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4、小结线段的特征。

谈话:同桌看着图形,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小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二、巩固线段的特征1、根据线段的特征进行判断。

谈话: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的样子。

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线段,你能根据线段的特征来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线段吗?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中的图形,指名作判断,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认识线段的教学反思范文(2篇)

认识线段的教学反思范文(2篇)

认识线段的教学反思范文线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

教材注重学生的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表象的支持,从而获得对线段特征的直观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初步实践能力和想象力,充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1、重视探索实践。

课始,我让学生动手实践:想办法让桌上弯曲的毛线变直,再变换方向拉一拉,让学生充分感知线段的本质特征。

在折线段时,我向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条线段,并比较其长短。

让学生比较中初步感知线段是有长短的。

在画线段时,我也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画线段的工具、方法和注意点。

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很重视学生的探索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

2、注重联系生活。

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亲近数学,对数学感兴趣。

首先,我直接让同学们观察毛线在桌子上的自然状态,再让他们想办法怎么样能让它变直,让学生感知直。

其次,在认识了线段的基本特征后,我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学生找的热情很高,找出了许多。

最后,我又展示了一些学生熟悉的用线段围成的图案,如:五角星、松树、房子等等。

整节课,我尽量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来理解、认识线段。

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1、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练、明确。

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有些问题我提的不够明白,造成了小学生的思路不够完整、清晰。

从而导致课堂上学生多处出错。

2、在总结线段的特征时,绝大部分的同学能够回答出来“直”的特点,“两个端点”不能很顺利的说出来。

可能是我在教学“两个端点”的过程中没有引入好强调的还不够!由于课前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当时有点措手不及。

3、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导致在处理给出四个点问能画出几条线段时,没有讲解到位!没有能及时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4、重点没有突出到位!还需努力!认识线段的教学反思范文(2)一、引言(100字)线段作为几何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认识线段的教学反思(2篇)

认识线段的教学反思(2篇)

认识线段的教学反思一、注重操作体验,感知认识。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操作体验,能直观形象地感受到知识产生的全过程,进而将这种知识掌握得最牢固。

在认识线段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时,教师放手让学生多次操作,深切体验。

先让学生在“拉直曲线”的操作中,感受线段的特征,后又让学生“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生活中的线段,最后是让学生利用一些工具尝试着画线段,进一步形成对线段的表象。

学生们也在这“再创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树立了自主学习的信心。

二、注重练习开放,拓展思维。

练习形式多样有趣,富于开放性,是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识的有效途径。

教师精心设计了“数线段──折线段──连线段”等练习来加深学生对线段特征的认识,拓展学生对线段的认识,使学生在练习中充分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之所在,但在本节课的实际教学中,拓展的深度还不够。

三、注重知识学习,数学思想渗透不足。

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学习效果明显,但对于学生在点与点之间画线段的数学思想渗透不够,比如:五点的画法,可以从一点出发,逐一画出,也可以用从外到内的方法进行画线段。

认识线段的教学反思(2)线段是数学几何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在初中数学课程中会有系统地学习线段的定义、性质和相关的计算方法。

作为数学教师,我每年都会教授线段的知识,并且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以下是我对线段教学的一些反思。

首先,我认为线段的定义是教学线段的第一步。

我通常会首先给学生介绍线段是由两个端点组成的,它是一个有限长度的部分直线。

这个定义比较简单明了,学生容易理解。

然后,我会用一些实际例子展示线段的概念,比如测量书桌的长度、计算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线段的概念。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理解线段的定义,还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线段的概念。

其次,线段的性质是教学线段的重点。

线段有许多重要的性质,比如长度、中点、垂直平分线等。

我通常会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性质。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通用5篇)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通用5篇)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通用5篇)《认识线段》教学反思(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线段》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初步认识线段,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先由学生实际操作拉毛线团,得知线段的表象,再通过指一指(同桌)、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这几个环节,抽象概括出线段。

整个过程由具体直观到抽象,并由易到难逐层进行,创设开放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这节课,我觉得自己在以下方面做得比较好的:(1)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2)体现学生是发现者和研究者;(3)关注学生的差异面;(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

当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准备的毛线团太新,不够形象,学生没开始拉就已经是一条线段了;老师说的话太多,容易使内容琐碎造成学生思路不完整;在画线段时还不够规范,特别是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最好利用多媒体手段,这样学生才能看得清楚。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2《认识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较抽象,学生不太好理解。

对此我将教学过程大体分四个层次来进行。

第一个层次,想办法将一根毛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段就是一条线段。

引入线段,使学生感知“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这两个特征;进而呈现线段的图形,使学生初步建立线段的直观表象。

第二个层次,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让学生明白直尺、黑板、课本的边以及纸的折痕等都可以看成线段,在此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折出不同长短的折痕,引导学生体会“线段是有长短的”,从而既使学生丰富了对线段的感知,又使学生进一步完善了对线段的认识。

第三个层次,教学用直尺或其它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第四个层次,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完成课后“想想做做”,进一步巩固对线段的认识。

这节课讲完,我感觉比较成功,学生掌握的较好,并且每个在课堂上表现非常踊跃,思维不止一次达到升华。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1.“嘿,教孩子们认识线段可不容易呢。

这就像给小迷糊们指一条明路。

比如说,得让他们明白线段有两个端点吧。

像那个小家伙,一开始老搞不清,急得抓耳挠腮。

” 小李笑着说。

“可不是嘛,得想办法让他们记住。

” 小王点头道。

2.“得让他们知道线段是直的呀。

这就跟走路得走直道似的。

要是弯弯曲曲的,那可不行。

‘你说他们咋就不明白线段是直的呢?’小赵疑惑地问。

‘那就多举例子呗。

’小钱回答道。

3.“让他们学会测量线段也挺难。

这就像让小不点们完成一个大任务。

像那个小朋友,拿着尺子不知道咋用,可爱极了。

” 小孙调侃道。

4.“得用好玩的方法教他们。

这就像给他们准备一场游戏。

要是太枯燥,他们可没兴趣。

‘咱得想点好玩的招儿,不然他们不买账。

’小周说道。

5.“得让他们自己动手画线段。

这就像让他们盖一座小房子。

画得歪歪扭扭的,也挺有趣。

像那个小家伙画得可认真了。

” 小吴夸赞道。

6.“得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这就像给小树苗修剪枝叶。

要是错了不管,可不行。

‘他们犯错的时候得赶紧说,不然下次还错。

’小郑严肃地说。

7.“让他们在生活中找线段也不错。

这就像让他们寻宝。

像那个小朋友,找到好多线段,兴奋得不行。

” 小冯开心地说。

8.“得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这就像给他们加油打气。

要是不敢说,咋知道他们懂不懂。

‘咱得鼓励他们多说,别怕错。

’小朱说道。

9.“教他们认识线段得有耐心。

这就像牵着蜗牛散步。

不能急,得慢慢来。

像那个慢热的小朋友,最后也学会了。

” 小何欣慰地说。

10.“总之,教孩子们认识线段有挑战也有乐趣。

就像一场冒险,充满惊喜。

像那些认真学习的小朋友,都很棒。

”观点结论:认识线段教学需方法多样、耐心引导,让孩子们在乐趣中学习。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学反思(二套)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学反思(二套)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学反思(二套)目录: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学反思一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试卷及答案二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学反思一线段对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既抽象有实际,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观察、比较.让学生通过拉一拉、比一比,体验线段“直”的特点和线段有两个端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线段对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既抽象有实际,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观察、比较.让学生通过拉一拉、比一比,体验线段“直”的特点和线段有两个端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引导学生观察直尺、课本、黑板等物体的边,找一找、摸一摸,加深对线段的感受.鼓励学生寻找、利用身边的工具画线段,让学生经历画线段的过程,通过交流,探索画线段的方法.但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这节课存在很多缺陷:1、语言表述不够严密.在表述线段的最主要特点时,我就用了“一段直的并且有两个端点的线就是线段”,显然这样的描述还不够严密.2、我的教学设计还不够丰富,容量不够大,变式不够多,在发展开拓学生思维方面还要做出努力.3、可以更紧密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如找出教室内、生活中的线段等等,从而更好地让数学为生活服务.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试卷及答案二(卷面满分:100分;答卷时间:60分钟)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1、看图填空.(共21分)(1)①12朵,每( )朵一份,分成了( )份.=□②12朵,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 )朵.□=□(2)看图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并写出口诀.□=□□=□口诀:(3)上图中铅笔长( )厘米. 右图中铁钉长约( )厘米.(4)4个5相加,可以写作( )×( ),也可以写作( )×( ). (5)把口诀补充完整.二四( ) 三五( ) 四六( ) 二( )一十 ( )三得六 ( )十二(6)1只有( )只脚,4只共有( )只脚.2、请在正确答案后的.(共9分)(1)我家的高度约是()米.(2)可以用4×2表示的算式是().4++4+4++2+2+(3)里填().+-÷3、在、“<”或“=”.(6分)5+×5 3×厘米米24÷×5 30米厘米4、动手画画:根据要求分别在图形里画一条线段.(共8分)(1)把六边形分成两个四边形. (2)把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边形.5、我比电脑算得快!(16分)1×6= 12÷4= 4×5= 30÷5=18÷3= 4×2= 15÷5= 4×4=2×2= 20÷4= 6×4= 9÷3=5×2+9= 3×4-5= 5×5+3= 6×5-6= 6、列式计算.(共6分)(1)两个加数都是6,和是多少? (2)被除数是24,除数是6,商是多少?7、看图写算式.(每题4分,共8分) (1)□○□=□( ) (2)气球共有?个8、解决问题.(第3小题8分,第5小题3分,其余每小题5分,共26分) (1)学校食堂买来4筐大白菜,每筐6棵,一共买来多少棵?□○□=□( )(2)□○□=□()(3)①小兔3分钟跳成功了多少个? ②小猪4分钟跳成功了多少个?□○□=□( ) □○□=□( )(4)每块小方砖高5厘米,要想堆30厘米高.□○□=□( )(5)把一根木料锯成6段,每锯一次要3分钟,一共要锯多少分钟?6-□=□()□○□=□()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1、看图填空.(1)①4,3;②3,4;(2)3×3=9,9÷3=3,三三得九;(3)8,5;(4)4,5;5,4;(5)得八,十五,二十四,五,二,三四(或二六)(6)4,16;评分标准:算式整体记作一空,每空1分,共21分.2、请在正确答案后的里画“√”.(1)200;(2)2+2+2+2 (3)÷评分标准:每题3分,共9分.3、在里填上“>”、“<”或“=”.<,>,<,=,>,>;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6分.4、动手画画:根据要求分别在图形里画一条线段.(1)(2)说明:此题方法多样,符合题目要求即可.评分标准:每题4分,共8分.。

《线段的认识》教学反思

《线段的认识》教学反思

《线段的认识》教学反思《线段的认识》教学反思《线段的认识》教学反思1 二年级的两节课都是有预习单,孩子们在课前对所学内容由一定认识,课堂教学时和我们没有预习单的教学方式有所改变。

实小的教学校长对他们的数学组所做的前置性学习进展了介绍,前置性学习也不是简单的预习,让我觉得他们研究的是比拟踏实的。

虽然之前也听过几次南师附小的生本课堂,感觉和他们的前置性学习还是有区别的。

下面我就《认识线段》这节课来谈谈我的感受。

本节课中焦老师用想想做做第一题引入,由于孩子已经回家做个此题,学生用自己的符号通过观察把这些图形分为直的、弯的两类。

观察直的图形中找到线段的两个端点,这是它的一个特征。

另外一项前置性作业是让学生摸一摸卡纸的边,正方形、长方形的边,学生填写有什么感觉。

从而提醒线段是直的特征,再让学生举例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做线段,从而发现线段是有方向的。

在创造一条线段时,有的孩子是拉、有的是折、有的是画,通过折线段感受线段是有长短的。

焦老师整节课设计是比拟有想法的,把前置性学习中对线段的特征就有所考虑、浸透我个人的小建议是,线段是直的这个特征,最好让学生感受完所有的实物后,再来提醒,不要一开场就提醒,这样太快了。

另外在画2个点、三个点、四个点连线段时,4个点连接的方法很多孩子是先画外面的,再画里面的,老师可以再适当指导方法:通过找点一一连接,从一个点和其他三个点相连,再找第2个点和其他两个点两联。

这样,以此类推,就算再增加几个点,学生也不会重复、遗漏。

本次参加的教研活动让我对前置性学习的方式有所理解,我想今后有时机,我也尝试一下这样的课堂。

《线段的认识》教学反思2 认识线段国师街二校殷婕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6~47页。

教学目的:1、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考虑、探究的意识和才能,并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认识线段》学案分析及课后反思

《认识线段》学案分析及课后反思

认识线段学案分析及课后反思一、学案分析1. 教学目标•了解并定义线段的概念•能够正确表示线段•掌握线段的长度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线段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2. 教学重点•线段的定义与表示•线段的长度计算方法3. 教学难点•运用线段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4.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直尺和量角器•预先准备好的练习题5.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利用课件中的动态图像,呈现一些有趣的线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例如,两个长度不同的线段之间有什么关系?什么是等长线段?步骤二:概念讲解•通过课件展示线段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线段的含义和特征。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线段的两个端点,线段的长度等概念。

步骤三:实例演示•通过几个实际问题的演示,让学生运用线段的概念解决问题。

例如,两个线段的长度比较,线段的延长与缩短等。

步骤四: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对线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运用线段的概念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步骤五:拓展活动•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一些与线段相关的实际活动,如测量教室中凳子的长度、绘制家具布置平面图等。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线段的认识和理解。

6. 学案评价•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对线段的理解程度•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二、课后反思线段是几何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对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几何观念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本节课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在导入环节利用动态图像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通过概念讲解和实例演示,提供了线段的定义和应用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线段的认知。

在练习环节设置了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应用线段的知识。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课堂时间没有充分利用,导致一些题目没有及时讲解和讨论。

其次,有些学生在练习中出现了一些错误,说明他们对线段的概念和性质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会调整教学策略,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强对线段的理解。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a)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认识线段的基本概念和属性,理解线段的度量方式,掌握线段的表示方法和读法。

b)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c)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探索的积极性。

2.教学重点和难点:a)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线段的基本概念和属性,掌握线段的度量方式。

b)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线段的长度掌握线段的表示方法和读法。

3.教学准备:a)教学素材:线段的图示和实际测量的线段。

b)教学工具:直尺、量规等测量工具,黑板和粉笔。

4.教学过程:a)导入新课:通过出示线段的图示,引导学生观察线段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线段。

b)提出问题: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度量线段的长度,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测量等方法找出线段的度量方式。

c)线段的度量:老师向学生介绍使用直尺或量规来测量线段的长度,并举例演示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

d)线段的表示:老师向学生介绍线段的表示方法,即用两个端点的字母表示线段,并举例说明如何读写线段的表示形式。

e)练习巩固:老师出示一些线段图示和线段的表示形式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刚才学习的内容。

f)拓展应用:老师出示一些线段的实际测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测量和比较。

g)总结归纳:老师引导学生总结线段的基本概念和属性,以及线段的度量方式、表示方法和读法。

h)结束课堂: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肯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二、反思本节课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线段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线段,启发了学生对线段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等方法找出线段的度量方式,提高了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在线段的表示和读法上,我通过举例演示和练习巩固,使学生掌握了线段的表示方法和读写形式。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范文(集锦6篇)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范文(集锦6篇)

认得线段教学反思范文(集锦6篇)作为人民老师,我们的职责就是要进行教学反思,而教学反思又是我们的课堂经过的最好记录,怎样才略使教学反思更有针对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认得线段教学反思范文,多篇可选,欢迎阅读、借鉴并下载。

认得线段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在整节课的设计上,首先让同学察看弯曲的线,而且创设了比较两根线长短的情境,引导到将曲线拉直的操作,让同学在“曲”的背景下认得“直”,从一根线由弯到直的过程,揭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同学在这个过程中认得到线有直、有弯,同时也体验了线由弯到直的过程,感受了“直”。

对于“有两个端点”这一特征,我选择了“告知”的方式来教学的,直接出示了线段示意图,让同学从手中线段上找出线段两端的点,接着指出表示两个端点。

让同学直接快速地进行初步感知,认得线段有两个端点。

在揭示完线段两个特点后紧接着让同学判定哪些是线段。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既能感受到线段端点的真实存在,也认得到线段是直的。

不但和方向无关而且是有长有短的,也为以后认得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打下基础。

由于线段是几何图形,生活中的线要通过抽象才略上升为数学概念。

所以我选择在判定过程后总结线段特点,同学对线段的理解会更直观深刻。

随后依据同学的爱好,通过在物体中找线段、在图形中找线段、折线段、画线段、连线段等活动操作,将生活中的线抽象为几何图形,培育同学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本领。

使同学对线段的认得更加深刻和全面。

这节课,我觉得自身在以下方面做得比较好的:(1)环节紧凑,环环相扣。

通过拉线段—找线段—折线段—画线段—连线段等环节,层层递进,教学内容清楚不拖沓,时间掌控较好。

(2)体现同学是发觉者、讨论者和探究者,体现同学的主人翁地位。

让同学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中认得线段、理解线段。

(3)课堂气氛活跃,同学参加面广。

由于内容较为简单,所以同学参加度高,而且活动设计地使他们爱好深厚,有较强的学习欲。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15篇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15篇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15篇认识线段教学反思15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线段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1二年级的两节课都是有预习单,孩子们在课前对所学内容由一定认识,课堂教学时和我们没有预习单的教学方式有所改变。

实小的教学校长对他们的数学组所做的前置性学习进行了介绍,前置性学习也不是简单的预习,让我觉得他们研究的是比较踏实的。

虽然之前也听过几次南师附小的生本课堂,感觉和他们的前置性学习还是有区别的。

下面我就《认识线段》这节课来谈谈我的感受。

本节课中焦老师用想想做做第一题引入,由于孩子已经回家做个此题,学生用自己的符号通过观察把这些图形分为直的、弯的两类。

观察直的图形中找到线段的两个端点,这是它的一个特征。

另外一项前置性作业是让学生摸一摸卡纸的边,正方形、长方形的边,学生填写有什么感觉。

从而揭示线段是直的特征,再让学生举例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做线段,从而发现线段是有方向的。

在创造一条线段时,有的孩子是拉、有的是折、有的是画,通过折线段感受线段是有长短的。

焦老师整节课设计是比较有想法的,把前置性学习中对线段的特征就有所思考、渗透我个人的小建议是,线段是直的这个特征,最好让学生感受完所有的实物后,再来揭示,不要一开始就揭示,这样太快了。

另外在画2个点、三个点、四个点连线段时,4个点连接的方法很多孩子是先画外面的,再画里面的,老师可以再适当指导方法:通过找点一一连接,从一个点和其他三个点相连,再找第2个点和其他两个点两联。

这样,以此类推,就算再增加几个点,学生也不会重复、遗漏。

本次参加的教研活动让我对前置性学习的方式有所了解,我想今后有机会,我也尝试一下这样的课堂。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亲身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的本质特征“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2.能在一些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线段,会数出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

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3.学生在注重体验、感悟知识的探究活动中,逐步建立表象,在深化认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4.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通过亲身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的本质特征“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2.能在一些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线段,会数出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

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教学难点】学生在注重体验、感悟知识的探究活动中,逐步建立表象,在深化认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学具准备】学具:每人一根毛线、一张正方形纸、作业纸、学习框(水彩笔、巧克力、小棒、药盒...)教具:毛线一根、剪刀、学生尺、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识线段。

(一)从实物中抽象。

1、谈话:瞧,这是什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根毛线,这根毛线是什么样的?2、提问:谁能把这根弯弯的毛线拉直呢?边指边说哪一段是直的?3、小结: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4、指一指说一说。

把线段请到黑板上(贴毛线)。

【设计意图:“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让学生在“拉线”的操作中,感受线段的特征。

这一环节注重学生的直观操作与概括交流,引导学生感知线段的特征,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体验到了新知识,这种体验是在活动中产生的,是无比深刻的。

】(二)丰富感知线段1、提问:哪一段可以看成线段?你能拉出不同的线段吗?2、强调:只要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可以看成线段。

3、追问:怎么拉不直呢?(学生操作)4、提问:哪一段可以看成一条线段?5、追问:这是线段吗?继续剪呢?和刚才比有什么不一样?再继续剪呢?6、讲述:看来这根毛线可以变出很多线段。

这些都是——(线段)。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_1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_1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认识线段》教学反思1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很抽象,难以理解,对此我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观察、比较。

学生通过拉一拉、比一比,体验线段“直”的特点和线段有两个端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

引导学生观察直尺、课本、黑板等物体的边,找一找、摸一摸,加深对线段的感受。

鼓励学生寻找、利用身边的工具画线段,让学生经历画线段的过程,通过交流,探索画线段的方法。

线段的两个重要特征是:(1)直直的;(2)有2个端点。

教学时主要围绕线段的这两个特点开展教学,形象地把一根弯曲的线拉紧,体现出线变直了,为引出线段是直的打基础;接着引导学生看这根线有两个头,为后面揭示端点做准备。

然后教师有线引到线段,在画线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线段是直的,而且又有两个端点。

除了画线段让学生体会线段的基本特征外,我还接着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那些物体的边是线段,使他们体会生活中线段无处不在,同时,我还让学生通过折一折、连一连来进一步体会线段的特点,学生通过折纸,体会到了我们自己也可以来制造线段。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2《认识线段》教学反思线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

教材注重学生的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表象的支持,从而获得对线段特征的直观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初步实践能力和想象力,充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1、重视探索实践课始,我让学生动手实践:想办法让桌上弯曲的毛线变直,再变换方向拉一拉,让学生充分感知线段的本质特征。

在折线段时,我向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条线段,并比较其长短。

让学生比较中初步感知线段是有长短的。

在画线段时,我也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画线段的工具、方法和注意点。

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很重视学生的探索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

2、注重联系生活。

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亲近数学,对数学感兴趣。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学反思(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学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学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学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知道它的特征。

(二)使学生能辨认线段,初步学会画线段。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准备:人手一根毛线、一张长方形纸、一把直尺、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就叫“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二)新授(1)初步感知1、你觉得线段是怎样的?(生:直直的;一段一段的;弯曲的)2、能不能想办法变出一条线段?生尝试。

师(出示准备好的毛线):把毛线拉得直就出现一条线段。

请一生上来摸一摸。

演示:这直的一段叫线段。

3、同桌合作:一个拉,另一个指出这条线段在哪里。

请两生演示。

一生想办法拉出线段,另一生指出: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

演示,问:垂下来的这一段是不是线段?为什么?4、小结:线段是直直的。

(板书:直直的)(2)认识端点1、两头粘上去的叫做线段的什么?(端点)(师把毛线拉直粘在黑板上)2、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板书:有两个端点)(3)总结概念现在,小朋友认识线段了吗?线段是怎样的?让生记线段: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把线段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4)找线段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的边都是线段。

小朋友找找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生:课桌边、黑板边(让生用手感知)(5)折线段1、指出白纸中哪些边是线段?2、在白纸中折出一条线段。

(折痕)3、再折比刚才短一点的线段。

4、在这张纸中折出最长的线段。

(摆擂台,让擂主说出理由和折的方法)(6)小结通过刚才的拉、折、指,你认识线段了吗?(7)画线段1、生自由画在白纸上,然后反馈评价。

2、指定条件画。

A、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师演示方法:用0刻度尺示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B、画一条比3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认识线段》教学反思范文教参里说,让学生感受到直的,可测量出长度的,以此来初步感知线段。

看起来不难,直接感知,学生也能很好的记忆。

可是,“感知”却不那么容易。

这节课设计了以下空间,反思如下:空间一:感知。

以一根绳子和一段视频导入新课。

拉直的一根绳子,可以看作什么呢?请你在视频中找到答案!看了视频,孩子们找到了答案“线段”。

但这时,我感觉学生对线段并没有感知。

于是,我问,你能说说你认为哪儿也是线段呢?比如桌子的高这条线,是一条线段。

于是,学生模仿着找出线段。

反思这一环节的设计,孩子们在找线段的过程中,虽然并不知道这节课要学习的线段的两个特点,但是,他们感觉到了,首先应该是直的。

这种模糊的认知,我认为就是最初的感知。

追问,你们找的都对,那到底什么样的线才是线段呢?“直的”毫不犹豫的抢答。

追问,还有没有其他特点呢?“有的长有的短”“她说有的长有的短,就是说线段都是有长度的。

”这地方我的话,跟的有点急。

可能因为对可测量的感知不太容易,所以我仍然没有沉住气。

为了学生能够感知可测量,我又追问了手电筒的光线,太阳光线等,感觉问的有点深了。

这地方应该怎么处理,期待和大家的交流。

反思这个空间,看似随意的聊天,却真真切切的让学生把线段的概念从实物中抽离出来。

虽然这个空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完成了预设的目标。

在跟进练习里,反馈效果不错。

只是对于细节和过渡语处理得有些随意。

这是平时上课的通病。

以后要多加注意。

给自己录音,看看说了哪些多余的话。

空间二:线段的测量。

测量线段,本不该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大可以一带而过,因为前两课时,都已经学过了测量的方法。

但是,为了更好的巩固知识,应用知识,还是单独进行了教学。

但是这部分是由学生来说测量的方法。

个人感觉有点失败。

虽然大致的意思能表达清楚,但是浪费时间,而且同学的倾听不是特别好。

需要维持纪律。

课下忽然想起了于姐说的“一个行动代替一车语言”如果改成让他来前面量一量,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又直观又高效。

(精品模板)认识线段教学反思

(精品模板)认识线段教学反思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认识线段教学反思1教参里说,让学生感受到直的,可测量出长度的,以此来初步感知线段。

看起来不难,直接感知,学生也能很好的记忆。

可是,“感知”却不那么容易。

这节课设计了以下空间,反思如下:空间一:感知。

以一根绳子和一段视频导入新课。

拉直的一根绳子,可以看作什么呢?请你在视频中找到答案!看了视频,孩子们找到了答案“线段”。

但这时,我感觉学生对线段并没有感知。

于是,我问,你能说说你认为哪儿也是线段呢?比如桌子的高这条线,是一条线段。

于是,学生模仿着找出线段。

反思这一环节的设计,孩子们在找线段的过程中,虽然并不知道这节课要学习的线段的两个特点,但是,他们感觉到了,首先应该是直的。

这种模糊的认知,我认为就是最初的感知。

追问,你们找的都对,那到底什么样的线才是线段呢?“直的”毫不犹豫的抢答。

追问,还有没有其他特点呢?“有的长有的短”“她说有的长有的短,就是说线段都是有长度的。

”这地方我的话,跟的有点急。

可能因为对可测量的感知不太容易,所以我仍然没有沉住气。

为了学生能够感知可测量,我又追问了手电筒的光线,太阳光线等,感觉问的有点深了。

这地方应该怎么处理,期待和大家的交流。

反思这个空间,看似随意的聊天,却真真切切的让学生把线段的概念从实物中抽离出来。

虽然这个空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完成了预设的目标。

在跟进练习里,反馈效果不错。

只是对于细节和过渡语处理得有些随意。

这是平时上课的通病。

以后要多加注意。

给自己录音,看看说了哪些多余的话。

空间二:线段的测量。

测量线段,本不该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大可以一带而过,因为前两课时,都已经学过了测量的方法。

但是,为了更好的巩固知识,应用知识,还是单独进行了教学。

但是这部分是由学生来说测量的方法。

个人感觉有点失败。

虽然大致的意思能表达清楚,但是浪费时间,而且同学的倾听不是特别好。

需要维持纪律。

课下忽然想起了于姐说的“一个行动代替一车语言”如果改成让他来前面量一量,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又直观又高效。

认识线段数学教学反思7篇

认识线段数学教学反思7篇

认识线段数学教学反思认识线段数学教学反思7篇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线段数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认识线段数学教学反思1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可以说它是一节概念性的课,概念对学生来说往往抽象难懂,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

1、对教材的处理、设计衔接比较自然,学生学习不感到吃力,让学生先通过进一步认识线段,过渡到学习射线进而总结射线的特点,再到认识直线和直线的特点,最后分析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从射线自然过渡到角的知识,符合对问题研究的线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培养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去主动思维。

学生先从线段、直线、射线去分类思考,感悟到了端点在其中的重要性。

在角的形成教学中,没有一味的按教材上呈现概念知识教学,而是通过学生动手去画,来感悟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形成的图形就是角。

把书本上原本凝固的概念激活了,使数学知识恢复到那种鲜活的状态。

实现了书本知识与学生发现知识的一种沟通,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性,这也是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中所一直倡导的。

3、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细微变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只注重教师的教,却忽视了学生的学,认为我只要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一定能接受,从而忽视了一些弱势群体,课堂的主旋律始终围绕着一些活跃分子。

4、对学生提问的语言还不够精练。

比如:让学生在一分钟内从一点出发画射线。

时间到了有的学生只画了十五条,这时老师应该问:如果我还给你时间,你还能继续画吗?能画多少条?对学生提问后,教师还应该用归纳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
首先,教学概念课,必须要反复地让学生体会并且尝试着去说什么才是线段。

所以教材上“把先拉直,两手之间的部分就是线段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这句话一定要有所呈现,可以设计在课题以下。

其次,在画线段的过程中,对于“连接两点”“每两点之间”这几个字应该有所强调。

现归结不成功之处:
1、语言表述不够严密。

在表述线段的最主要特点时,我就用了“一段直的并且有两个端点的线就是线段”,显然这样的描述还不够严密。

2、我的教学设计还不够丰富,容量不够大,变式不够多,在发展开拓学生思维方面还要做出努力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3、可以更紧密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如找出教室内、生活中的线段等等,从而更好地让数学为生活服务。

4、分层教学还显得不够,虽然我在这节课让学生全体参与但根据学生的智力程度分层教学还不明显。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