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摘要:一、引言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1.知识传授者向知识引导者转变2.课堂管理者向教育促进者转变3.教材执行者向课程开发者转变4.教书匠向教育研究者转变三、如何实现教师角色转变1.提升自身教育理念2.加强教育教学技能培训3.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和实践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四、结论正文: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教师角色主要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教材的执行者以及教书匠,而现代教师则需要向知识引导者、教育促进者、课程开发者以及教育研究者等角色转变。
首先,教师需要从知识传授者向知识引导者转变。
这意味着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实现从“教”到“导”的转变。
其次,教师需要从课堂管理者向教育促进者转变。
在这一角色转变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再次,教师需要从教材执行者向课程开发者转变。
这意味着教师要突破教材的限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教师需要从教书匠向教育研究者转变。
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动态,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要实现这些角色转变,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提升自身教育理念:教师应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加强教育教学技能培训: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需求。
3.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和实践:教师应主动参与课程改革和实践,探索教育教学的创新途径,提高教学质量。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角色定位
农村教师职业定位与专业发展在这里,我想讲讲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的五种角色:一、由课程知识体系的传授者转换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目前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
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原来单纯接受式转变为注重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这样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虽然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不可能被淘汰,但它已不再是教师唯一或常规的角色。
现在,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认识。
这里,语文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
第一是民主意识。
即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第二是人本意识。
既然学生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教师就理当以全面发展其情意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努力做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
其次,教师作为学生惟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
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浅谈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
浅谈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革命,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师生双边互动、合作交流,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甚至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发展。
为实现以上目标,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构建新型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平台。
以下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该如何定位。
一、做开放的组织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开放的组织者,大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做开放的组织者,就是要求教师依据学生“学的需要,参照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时发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赏识学生,去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从学生的角度来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即将学习的内容,多考虑学生对学习这个内容,可能有哪些好奇或疑问。
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赏识其思维,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而不是被动接受。
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赏识学生,教师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不是静态的,而是互动的、创新的。
教师不能按部就班地走既定“路线”,应确定灵活多变的开放意识,把既定方案(即课前教学设计)看作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用心收集、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
二、做开明的引导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开明的引导者,全心为学生塑造多维的学习空间。
教师做开明的引导者,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时,不能生搬硬套,过于直露,更不能越俎代庖,要含而不露,引而不发,使引导成为一种启迪,成为一串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做开明的引导者,关键是要启发学生自己感悟。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不断明了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过程,而对自己充满自信,体味到成功的喜悦。
当学生在数学问题的探究中迷路时,教师不要直指目的地,而是引导他们去辨明方向,使引导成为一种激励,由于受已有知识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小学生看问题往往一叶障目,只看到表面现象。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
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
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
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定位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过去,教师被视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引导者,而今天,教师的角色已经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合作伙伴和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并分享对这一变化的观点和理解。
首先,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定位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他们应该创建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教师应该提供丰富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度思考和独立学习。
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其次,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和学习的促进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权威性,而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与学生共同学习和合作,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此外,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定位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评估者。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帮助他们理解学习目标,并制定有效的学习策略。
教师还应该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估,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并指导他们进一步提高。
教师的评估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不仅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综上所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定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伙伴和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的角色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
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首先,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
毋庸置疑,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最主要的职责.新课程的目标须要通过课堂教学逐一落实和实现,新课程的成果最终也须要由课堂教学来检验和反映出来.因此,教师的责任是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具体途径来和实现课程的目标。
作为课堂教学的促进者,教师要善于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积极性,促进教学中的师生、生生交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达成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目标。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教学促进者的形象。
ﻭ其次,教师应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证明,教师在学生中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又是全方位的。
教师的言行举止、提问题的方法,乃至衣饰、姿态、表情,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
因此,教师不仅要积极主动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而且应在这个过程中千方百计地通过示范作用来有效地引导学生按预定目标。
引导学生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观念和做人.第三,教师应是学生的评价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成长与做出有效的评价。
不仅要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而且要考虑到知识获得和技能掌握的情境状态,如空间、时间、情感、交往等动态因素,以全面、具体、综合地记录学生成长的过程。
这可以通过**种评价手段和技术来完成,例如通行的多元智能评价法和档案袋评价法,真正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学生个性的目的。
ﻭ第四,教师应是终身学习者。
优秀的教师要经过良好的职前训练、妥善规划的实习以及持续不断的在职进修,才能日趋成熟。
因此,教师的学习是一个伴随终身的过程。
教师要经常性地充电,这种活动有助于教师产生新的想法,防止教师产生燃尽和作茧自缚的感觉,重新唤醒教师对教学和学生的,真正达到脱胎换骨的境界.许多专家建议,中小学教师的成长除了自我学习外,更多可采用合作学习或者伙伴学习的方式,并且以的心态去虚心接纳别人,去探寻真知,不断提高终身学习的素养。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变化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变化一是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
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教师即促进者,要求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在以促进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和健康发展,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教育本质上应该是民主的,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个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惟有自我意识的觉醒,才能有个性潜能的释放。
所以,教师要重视营造民主的氛围,做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
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是由实践者转化为研究者。
把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更是教师创新的源泉。
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把教育科研作为自己的"加油站"不断给自己充电,通过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具有高效性和创造性。
教师要较少地致力知识的灌输,花更多地时间去研究学习者的特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是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引导者以及具有各种能力和富有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放弃严格控制,让学生舒展天性,生动活泼地成长发展。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因为,创新的意念和行为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新的角色包括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新的角色包括篇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扮演着许多新的角色。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成长伴侣。
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育,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教师还需要扮演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角色。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家校合作关系。
教师还需要扮演教育专家的角色。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和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还需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成为教育专家。
教师还需要扮演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角色。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机会,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扮演多个新的角色,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和支持。
篇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扮演以下新的角色:1. 课程设计者: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成为课程的设计者,不仅仅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授知识,还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阶段和学习兴趣的课程。
2.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需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不仅仅要教授知识,还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研究和反思,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 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成为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不仅仅是在学校内教授知识,还需要走出校门,与社区和家庭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新课标教师的角色
新课标教师的角色一、新课标的背景和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应运而生。
新课标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作为教育的重要一环,在新课标下必须进行角色转变,以适应新的教育要求。
二、新课标下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传统的教师角色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这种角色已经不能满足新的教育要求。
新课标下,教师需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和评价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素质。
这种角色转变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的角色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他们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组织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
在新课标下,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案和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的角色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是课程开发者。
他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内容和资源。
同时,教师还需要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为课程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教师作为学生指导者的角色教师作为学生指导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
在学习方面,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解决学习困难等。
在生活方面,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品质和健康状况,给予关心和支持。
在心理方面,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六、教师作为研究者、反思者的角色教师作为研究者、反思者,需要不断研究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教师需要研究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传授者到引导者2.从管理者到服务者3.从独奏者到伴奏者4.从知识者到学习者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定位1.教学设计者2.课堂组织者3.知识传授者4.学生发展指导者四、结论正文【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本文旨在分析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及其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传授者到引导者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从管理者到服务者教师要从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与帮助。
3.从独奏者到伴奏者教师要放弃“独奏者”的角色,不再将课堂视为自己的舞台,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伴奏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4.从知识者到学习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而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学习者。
教师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知识,与学生共同成长。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定位】1.教学设计者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设计具有挑战性、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2.课堂组织者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知识传授者教师要准确、生动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4.学生发展指导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结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定位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定位新课程下或者说新型教育下的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下面是对前面论述的一个总结,新的教师角色应该定位在以下几个角色:1.设计者。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为设计者,教师要考虑三个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测验手段来检验教学效果?2.指导者。
指导者有两种,一种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这一过程类似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职能;另一种是学生在对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这时候学生主动向教师寻求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更为主动。
3.促进者。
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动机、为学生提供支架,提供必要的辅导、支持和示范等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更深入。
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支持逐渐减少。
4.组织者和管理者。
教师要进行教学环境的控制和管理,组织课堂教学,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5.伙伴。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有好融洽的关系,了解学生的需要、学习特点、兴趣、个性爱好等,以保证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6.反思者和研究者。
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另外,教师还要从事一些与自己的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我国教育的一件大事,将对各级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课改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可能会有些不适应,甚至会有抵触情绪;或者是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在教学中仍然使用旧的方法和课程。
教师处在教学第一线,课程标准的实行最终要靠教师的工作来体现;他们是与学生最接近的人,虽然他们不能替学生学习,但是他们可以把最新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角色,那种老师高高在上,张口金科玉律,学生正襟危坐,仰脸洗耳恭听,惟师是道,惟师是尊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新时代了。
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中的核心特征。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重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这要求教师不仅仅向学生传播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不断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康品德形成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
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
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和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
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游离于教学。
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提供,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随着社会发展,学校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
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充实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那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如何定位呢概括起来为:1、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即促进者,是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第一,老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及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另一方面教师要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那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怎样去做呢1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助他们找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3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5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6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尔泰在第三次浪潮中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而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我们教师就必须变课堂上的传授者为学习上的引路人;2、教师将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是教师教得如何,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就会有很多教师为学生成绩提高不上去而苦恼;在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就不再单单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著名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去获取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教的本质在于引导;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参与所教内容的探索过程,教师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变单一主体为双主体,在当好导演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引导的价值是无穷的,因为“给”只是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很可能,经过教师的努力引导,学生仍然不能知道,但是经过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是一分钟,都是有效的; 教师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作为引导者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1以催化者代替领导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以学习者代替无所不能者;“教学相长”,学生也可能是教师成长的一面明镜;3鼓励学生培养自我思考与自我决定的能力;4以情绪教育代替惟智教育;重视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不能把学生训练成一部应付考试的工具;5以个别创造性代替团体一致性;重视个人的学习历程与创造才能,激发个人多元智能的真实展现;3、教师将由学生的管理者变为学生进步的协助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是被动的、学习的奴隶;课程改革中,就要实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的教师:1建立起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师生伦理关系;要建立起新型的民主和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教师首先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自由充分发展自己,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尊严感和幸福感;并且还要不断地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更要努力加强本身的师德修养,纯化师生关系;2创造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师生情感关系要建立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师生情感关系,首先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品味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4、教师将由教材的忠实遵从者变为教材的开发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被排斥在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教师一旦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就不知道怎么出考卷;而在这次课程改革中,由于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并且确立了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政策,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要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基于这种现状教师要成为教材的开发者需要怎样去做呢1教师要了解和掌握不同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只有对教材烂熟于心的时候,你才有可能具备教材开发能力;2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不同层次的课程不断丰富,不断完善,采取有效的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我们的学生得到最快的发展;3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能力;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哪一个学科,如果仅仅是教那么几本教材,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让学生有更快发展的,那些优秀教师都要自己去开发一部分教材,以此来弥补教材本身的不足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我们锻炼和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 4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能力,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领;教材的开发,是需要教师的知识、能力、水平作基础的,所以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是非常重要的.5、教师将由墨守成规的执行者变为教学创新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无法摆脱一些固定教学模式的束缚,结果是教师成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陈腐观念和制度的忠实执行者,所以有的时候尽管付出了很大努力,结果还是教师教得痛苦,学生学得痛苦,难以出现师生都很愉悦的教学情境;而课程改革以后,不管是在教学方式上还是教学理念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我们的教学模式如果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桎梏中,不能根据学生的变化与教学观念的变化而创新我们的教学,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所以教师要富有创新精神就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了;教师的创新要从哪几方面着手呢1体现在教材的处理上——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体现在编制和优化教法上——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会学习,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3体现在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上——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要有突破和创新;6、教师将由知识的保管者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作为一名想开创出教育教学新领域的教师,应该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要想成为科研型教师,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以研究者的思维方式,努力去探讨教育教学的规律,研究如何才可以使学生尽快成长的规律,寻找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会学的规律;2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而寻找到解决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经常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澳大利亚有一个曾经教了30年物理的中学教师说过:“在我教学生涯的第一个10年,我认为自己是在教物理;在第二个10年,我认识到,自己不是在教物理,而是在教探索,教学生如何进行物理方面的探索;在第三个10年,我认识到我不是在教学生如何探索,而是在对自己进行探索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是在‘提供支持’”;这位物理教师的话是他实践经验的升华,这种升华就是他不断地用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各种问题的智慧结晶;3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按教学进程进程可以把反思划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如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仔细斟酌一个问题如何提才能完整地清晰地表达老师的意思,这种对提问方法和策略的思考就是教学前反思;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地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反思是指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从教育的角度讲,反思性教学能够改进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反思性教学可以全面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使教师成长为研究型的教育者;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才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教师;树立反思意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一种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永不满足的意识,不断唤醒自己的内驱力,这样才会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进步;4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出现问题后努力去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努力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把问题作为自己不断进步的前进动力,这样问题就会成为你一笔宝贵的财富,就会促使你在教育教学领域内拥有更多的研究硕果;5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仅仅做到以上几方面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做一名善于总结经验的“有心人”;其实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你的教学生涯中都会积累下若干非常宝贵的经验教训,关键是你会是否把它们整理了出来,你是否把它作为自己资源库里的宝贵资源了,如果还没有,请你马上行动;教师角色的定位要求我们必须有新的教学行为方式:做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促进者,做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做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引导者,做与学生平等相处、和谐发展的知心朋友;总之,新课程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定位有助于我们尽快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同时有助于我们努力地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
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标准也在逐步实施。
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
本文通过对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分析,探讨了教师在新课标下的新责任和新使命,并提出了教师们应如何适应这些变化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教师角色、责任、使命、适应引言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随之展开。
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本文将从责任和使命两个方面分析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并提出适应这些变化的建议。
新课标下教师的责任在新课标下,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
一方面,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目标,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差异化地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教师还需要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研究和教师团队的合作,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
新课标下教师的使命新课标下,教师的使命也发生了变化。
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的角色,他们更需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引导者。
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品德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何适应新课标下的变化适应新课标下的变化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首先,教师应该不断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掌握教学要求和目标,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其次,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探索适合新课标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同时,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专业发展活动,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结论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不仅需要承担更重的责任,还需要肩负更重的使命。
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挥自己的引路人和引导者的作用。
适应新课标下的变化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摘要:1.背景介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2.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到现代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4.具体角色分析: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与创生者、社区型的开放教师5.总结: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重要性和挑战正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已在全国各地实施。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需要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以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到现代,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递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新课程的实施,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角色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转变。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能够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与创生者。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开发和创生适合的课程资源,以满足教学的需求。
再次,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新课程的实施,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教师需要打开学校的围墙,把教育延伸到社区,成为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总的来说,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
同时,新课程的实施,也给教师带来了挑战。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对于教师角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
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教育时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开放、与时俱进的教师角色。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转变一:知识传授者到知识引导者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已经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和建构知识。
转变二:教学者到学习者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新课程中的教师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学习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转变三:课堂中心到学生中心新课程要求教师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动力。
转变四:单一教师到合作教师新课程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教师不再独自承担教学任务,而是与其他教师形成合作学习的团队,共同探讨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转变五:评价者到引导者在新课程中,评价不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帮助。
教师需要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方法,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提高。
转变六:专家到学习者传统的教师角色往往强调专家身份和专业知识,而在新课程中,教师需要以学习者的姿态面对知识和教学。
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主动学习和探索,与学生一起寻求问题的答案,共同成长。
转变七:规划者到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仅仅关注教学的过程,更要注重教学的目标和结果。
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规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朝着预定目标不断努力和提高。
转变八:教育者到启发者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表现,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新课程中教师的新角色
新课程中教师的新角色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他们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成为了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以及教育教学的创新者。
首先,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新课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他们需要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发现和创新。
其次,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在新课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设计出具有特色的课程。
他们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组织课程,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践。
最后,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创新者。
在新课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他们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同时,教师还需要与其他教师、家长、社区等合作,共同推进教育教学创新。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地位下降了。
相反,教师在新课程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他们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才能更好地履行新的角色。
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修,以适应教育教学的新变化和新挑战。
总之,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地位下降了。
相反,教师在新课程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他们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才能更好地履行新的角色。
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修,以适应教育教学的新变化和新挑战。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定位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它的定位与大的教育环境、社会的教育观念、教育系统对教学的评价标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密切相关。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有时代感,跟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
因此,教师要用科学发展观找准自己的位置,适时点播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深刻、多维。
下面笔者从六个方面阐述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一、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常常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
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再也不能固守原有的“教师中心”的做法,必须走到学生中间,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教师作为组织者,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名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各种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心智同步提高发展。
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这就必须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引导和发现的教学。
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必然发生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尤其是学习新教材的过程。
因为有些课程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探究,这种探究活动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包括研究题目的选择、研究活动开展的计划、具体研究活动的进行、对研究成果的处理,等等。
教师要清醒认识到,引导学生学习是自己的职责,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
三、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催化剂,促进学生完成质疑、分析、解决问题的活动,要求他们进行不断的反思,在反思中获得内涵更丰富的东西。
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教育学生按学校要求约束自己,与人为善,要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
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
作者:吴德华收录时间:2019-11-04 阅读次数:
1
关键词: 摘要: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我们必须把
为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
在传统教育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我们必须把“为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
在传统教育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是对
传统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
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教师的角色很单一。
新时期教师的基本职能没有改变,但教师的角色却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不再是以往
具有权威身份的单纯的传递者,而应该同时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
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成为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等等。
只有教师角色的
全方位更新,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好创新教育,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
那么,在全面变革的教育环境中,新课程下的教师必须走进新的角色。
一、教师应当充满爱心、富于平等和民主。
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爱心。
只有在此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全部的精力,无怨
无悔地献给教育事业。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的、真切的。
这种爱
又是理智的,具有父母对子女的爱心,但又不存在偏爱和溺爱,不存在迁就和姑息。
只有
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和无穷的乐趣。
在新课
程改革中,教师已经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
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传统师者总要塑造“什么都在学生之上,扮演了一个居高临下的圣
者角色,这样就导致了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上尊下卑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
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的欲望,给思维
以动力。
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过程,在
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优势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成为教学的促进者是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
色转变的一个飞跃和突变。
但教师成为促进者不可能一次性完成,而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更何况“受之以鱼,不如让其创鱼”,从“授”到“创”,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也
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
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
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掼、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
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松的课堂气氛;与学
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采用发现式来进行教学,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
为主导的作用,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已有的知识为
基础,以个体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依托,以适度探究学习为目标,以对话
或对话情境不断产生心理上的需求为基本途径,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
敢于超于自我,结合学习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亲自操作,乐于实践,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思路、新方法,达到不是习得方法,而是创造方法这一动态学习过程
三、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
教师的任务
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
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即
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辅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
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
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
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
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
这
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
问题,都需要教师自己成为一个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置身于教学
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
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的认识。
教师
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
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
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
性的认识。
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它是为行动而进行的
研究,即不是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是在行动中的
研究,即这种研究不是在书斋里进行而是在教学的活动中进行的研究;是对行动的研究,
即这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是行动本身。
可以说,“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
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
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2)
作者:吴德华收录时间:2019-11-04 阅读次数:
2
关键词:
摘要:四、教师应成为学生认识社会的引导者随着社会发展,学校渐渐地不再只
是社会中的一座象牙塔与社会生活毫无联系,而是越来越广泛地同社会发生各种
四、教师应成为学生认识社会的引导者
随着社会发展,学校渐渐地不再只是社会中的一座“象牙塔”与社会生活毫无联系,
而是越来越广泛地同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
一方面,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引导和参与社会的一些社会活动,尤其是教育活动。
另一方面,社会也向学校开放自己的
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
的“一体化”,学校教育社会化,社会生活教育化。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会的互动,
重视挖掘社会的教育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也要求变革。
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
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
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也是社会中的一员,是整个社会
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
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
型教师拓展为“社会型”教师。
教师角色是开放型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会资源来丰
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五、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
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
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
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
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
有专家经过调查研究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了
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集,就
不知道怎么出考卷。
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丧失了课程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
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
体性作用。
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
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
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
本化的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
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综上所述,本文所阐述的以上教师角色也非教师角色的全部。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
今天,新世纪的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
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的理解和不断深
入,教师应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真正从课堂上单一的文化知识传授者的角色,逐步向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向学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换,使教和学始终朝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