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知识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完整版) PPT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完整版)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GB/T19000-2008基础和术语 第三章 GB/T19001-2008标准理解要点(重点) 第四章 理解和记忆标准条款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章 概述
章节说明
此章节主要对ISO、ISO9000、认证及认证流程等 作大致介绍。让大家有概念性认识。
咨询流程:初访---->签约---->咨询师进驻---->制定计划---->体系建 设(质量手册编定、程序文件编定)---->文件审定---->运行辅导----> 自查及纠正---->评审辅导---->咨询总结
认证流程:提交申请---->签定合同---->审核文件---->现场审核----> 纠正措施---->批准---->注册颁证 .
第二章 GB/T19000-2008基础和术语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八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相互依存,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创造价值的能力。 理解要点:
第二章 GB/T19000-2008基础和术语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对应体现的标准条款
第二章 GB/T19000-2008基础和术语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术语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概述
ISO9000认证常识
第一章 概述
什么是ISO
第一章 概述
什么ISO9000
第一章 概述
2008版ISO9000族标准构成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概述
推行ISO9000的作用
第一章 概述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产生
第一章 概述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GB/T19000-2008基础和术语 第三章 GB/T19001-2008标准理解要点(重点) 第四章 理解和记忆标准条款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章 概述
章节说明
此章节主要对ISO、ISO9000、认证及认证流程等 作大致介绍。让大家有概念性认识。
咨询流程:初访---->签约---->咨询师进驻---->制定计划---->体系建 设(质量手册编定、程序文件编定)---->文件审定---->运行辅导----> 自查及纠正---->评审辅导---->咨询总结
认证流程:提交申请---->签定合同---->审核文件---->现场审核----> 纠正措施---->批准---->注册颁证 .
第二章 GB/T19000-2008基础和术语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八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相互依存,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创造价值的能力。 理解要点:
第二章 GB/T19000-2008基础和术语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对应体现的标准条款
第二章 GB/T19000-2008基础和术语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术语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概述
ISO9000认证常识
第一章 概述
什么是ISO
第一章 概述
什么ISO9000
第一章 概述
2008版ISO9000族标准构成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概述
推行ISO9000的作用
第一章 概述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产生
第一章 概述
2024质量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对调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 客户需求和期望的变化趋势。
将分析结果转化为具体的改进措 施,为提升客户满意度提供有力
支持。
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具体措施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 水平,确保提供专业、热情的服务。
定期推出优惠活动和增值服务,增强 客户粘性和忠诚度。
优化产品设计,注重细节和用户体验, 提升产品品质和竞争力。
认证流程和要求
企业需按照ISO9001标准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审核,获得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认证过程中,企业需要满足一系列要求,包括制定质量方 针和目标、明确组织架构和职责、实施过程控制等。
其他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除了ISO9001,还有其他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如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 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这些认证标准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企业提高管理 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和改进。
02
CATALOGUE
过程质量控制与改进
过程识别与流程图绘制
01
02
03
过程识别
明确产品或服务的关键过 程,包括输入、输出、活 动、资源、方法和测量等 要素。
流程图绘制
采用流程图工具,将过程 以图形化方式展现出来, 便于理解和分析。
关键过程标识
在流程图中标注出关键过 程和重要环节,为后续的 过程能力分析和改进提供 依据。
2024质量培训 ppt课件完整版
目 录
• 质量概念与基础知识 • 过程质量控制与改进 • 产品检验与试验技术 • 供应商管理与物料质量控制 • 客户服务与满意度提升策略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持续改进
01
CATALOGUE
质量管理学课件PPT课件
六西格玛的定义
六西格玛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和工具,通过减少过程变异、 提高过程能力,实现质量、效率、效益的突破性提升。
六西格玛的核心原则
包括关注顾客需求、数据驱动决策、重视过程改进、追求卓越等原 则。
六西格玛的核心理念
包括预防为主、关注流程、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等理念。
六西格玛的实施流程
六西格玛的组织与文化
应用范围
ISO 9000系列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包括制造业、 服务业、政府机构等,是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参考依 据。
ISO 9000系列标准
定义
ISO 9000系列标准是一套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旨在 帮助组织建立、实施、维护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组织的 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主要内容
TQM的成功案例
总结词
海尔集团、华为技术、丰田汽车
详细描述
海尔集团通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 象。华为技术通过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实现了产品的高品质和客户的高满意度,赢得了 全球市场的认可。丰田汽车运用全面质量管理,实现了精益生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
产效率,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佼佼者。
不断寻求改进机会,通过改进过程、优化流 程、提高效率来提升整体业绩。
基于事实的决策
基于数据和信息分析进行决策,确保决策的 科学性和有效性。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建立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02
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
02
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
统计过程控制(SPC)
总结词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监控和改进制造过程中的性能。
TQM的成功案例
总结词
海尔集团、华为技术、丰田汽车
质量管理培训ppt课件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和效率。
持续改进:不 断监测质量标 准的变化,持 续改进产品和 服务质量,满 足客户需求。
实施质量改进
识别问题:通过 数据分析和反馈, 发现并确定需要 改进的方面。
分析原因:对问 题进行深入分析, 找出根本原因。
制定措施:根据 分析结果,制定 相应的改进措施。
实施改进:落实 改进措施,确保 改进的有效性和 可操作性。
全员参与
原则定义:所有员工都被要求参与质量改进活动 目的:提高员工对质量的重视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方式:通过培训、激励等方式鼓励员工参与 意义: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增强企业形象和信誉
领导作用
制定质量方 针和目标
提供必要的 资源和支持
分配质量职 责和任务
监督和评估 质量绩效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
方法:采用统计过程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等手段,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或超过预期要求。
意义:帮助组织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增强竞争力。
六西格玛管理
定义:是一种追 求卓越的质量管 理方法
目标:提高客户 满意度,降低缺 陷率
实施步骤:定义 、测量、分析、 改进、控制
应用范围:适用 于任何行业和领 域
精益质量管理
绘制方法:收集 数据、计算统计 量、确定组距和 组界、作图
应用场景:质量 分析、过程控制 等
质量管理的发展趋
07
势
全面质量管理
添加标题
定义: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旨在通过持续改进 产品、过程和服务,实现质量目标的管理模式。
添加标题
特点: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全过程的控制、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注重预防为主和事 前控制。
《质量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的质量状况。
抽样检验的优点是可以减少检验 工作量,提高检验效率,降低检
验成本。
抽样检验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 抽样方案和确定合理的质量标准 ,以确保推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测量系统分析
测量系统分析是对测量设备或测量过程进行评估和改进的质量控制方法。
它通过对测量设备或测量过程进行精度、可靠性、重复性等方面的评估,确保测量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基础。
质量的重要性
提高客户满意度
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能够 满足客户的期望,提高客 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竞争优势
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能够 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市场 竞争力。
降低成本
减少缺陷和错误,降低售 后维修和退货等成本。
质量管理的历史和发展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
质量管理的新趋势
从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到全面质 量管理。
测量系统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量具有效性分析等。
过程能力分析
过程能力分析是对生产过程稳定性和产 品一致性的评估和改进的质量控制方法
。
它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分析,评 估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的一致性, 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从而采 取措施优化和改进生产过程,提高产品
质量和生产效率。
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
认证机构
选择有权威性和信誉良好的认 证机构。
认证申请
向认证机构提交申请,并提供 相关资料和证据。
现场审核
认证机构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 系进行现场审核。
认证决定
认证机构根据审核结果,决定 是否给予认证并颁发证书。
03 质量控制方法
统计过程控制
统计过程控制是一种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质量 控制方法。
抽样检验的优点是可以减少检验 工作量,提高检验效率,降低检
验成本。
抽样检验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 抽样方案和确定合理的质量标准 ,以确保推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测量系统分析
测量系统分析是对测量设备或测量过程进行评估和改进的质量控制方法。
它通过对测量设备或测量过程进行精度、可靠性、重复性等方面的评估,确保测量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基础。
质量的重要性
提高客户满意度
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能够 满足客户的期望,提高客 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竞争优势
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能够 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市场 竞争力。
降低成本
减少缺陷和错误,降低售 后维修和退货等成本。
质量管理的历史和发展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
质量管理的新趋势
从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到全面质 量管理。
测量系统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量具有效性分析等。
过程能力分析
过程能力分析是对生产过程稳定性和产 品一致性的评估和改进的质量控制方法
。
它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分析,评 估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的一致性, 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从而采 取措施优化和改进生产过程,提高产品
质量和生产效率。
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
认证机构
选择有权威性和信誉良好的认 证机构。
认证申请
向认证机构提交申请,并提供 相关资料和证据。
现场审核
认证机构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 系进行现场审核。
认证决定
认证机构根据审核结果,决定 是否给予认证并颁发证书。
03 质量控制方法
统计过程控制
统计过程控制是一种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质量 控制方法。
《质量管理知识培训》PPT课件
质量。 4. 组织质量攻关,发展群众,开展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
活动。 5. 及时处理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坚持“三不放过”原则
(即原因责任未查清不放过,改进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不吸取教训不放过),并对事故进行妥善处 理。
质量记录重要性
质量记录:为已完成的品质作业活动和结 果提供客观的证据。
• 工序质量 ,就是产品制造过程中,人,机器,材料, 方法和环境这五个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形成影响程度。
三者之间的关系
• 产品质量指标可以用质量特性值来表示,如,优等品率,一等品率等。 • 工作质量指标则以产品合格率,废品率,返修率等指标来表示。 • 工作质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可靠基础,而产品质量则是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标准化,防止重蹈覆辙。本轮未解决问题在下一轮继续解决。
6)PDCA循环
不能作标准化 分析现状
处理的,转入下一找出问题
找出造成
轮循环,或作
问题的
标准化动态
原因
更新处理
找出主要
对检查结果
原因
按标准处理
AP
针对主要原 因制订措施计划
CD
检查执行情况
按措施计划执行
PDCA循环示意图
AP CD
原有水平
AP CD
在生产现场,产品质量,工序质量,工作质量三者关系是工作质量决定工序 质量,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见下图:
• 见下图:
产品质量
保证 反映
工序质量
保证 反映
工作质量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项目
时间 性质
产品质量检验 20世纪初 检验
阶段
统计质量控制 20世纪40年代
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 1968年以来
活动。 5. 及时处理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坚持“三不放过”原则
(即原因责任未查清不放过,改进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不吸取教训不放过),并对事故进行妥善处 理。
质量记录重要性
质量记录:为已完成的品质作业活动和结 果提供客观的证据。
• 工序质量 ,就是产品制造过程中,人,机器,材料, 方法和环境这五个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形成影响程度。
三者之间的关系
• 产品质量指标可以用质量特性值来表示,如,优等品率,一等品率等。 • 工作质量指标则以产品合格率,废品率,返修率等指标来表示。 • 工作质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可靠基础,而产品质量则是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标准化,防止重蹈覆辙。本轮未解决问题在下一轮继续解决。
6)PDCA循环
不能作标准化 分析现状
处理的,转入下一找出问题
找出造成
轮循环,或作
问题的
标准化动态
原因
更新处理
找出主要
对检查结果
原因
按标准处理
AP
针对主要原 因制订措施计划
CD
检查执行情况
按措施计划执行
PDCA循环示意图
AP CD
原有水平
AP CD
在生产现场,产品质量,工序质量,工作质量三者关系是工作质量决定工序 质量,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见下图:
• 见下图:
产品质量
保证 反映
工序质量
保证 反映
工作质量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项目
时间 性质
产品质量检验 20世纪初 检验
阶段
统计质量控制 20世纪40年代
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 1968年以来
质量管理专题培训课程(ppt 80页
全面质量 提供的产品及所有与产品有关的事物(附加服务 本组织及所有相关方受益 内部和外部顾客 所有过程 组织内所有人员 组织内所有职能或部门 组织内所有人员
ISO9000:2000质量定义
---产品 ---过程 ---人 ---体系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事物本身就有的,尤 其是永久特性
由于采用了统计质量控制方法,给这些军工企业 带来了巨额利润。战后,其它企业也竞相仿效。 质量的统计控制方法成为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统计质量控制
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在生产流程的工序之间进行质 量控制,从而预防不合格品的大量产生。对产品 检验和验收检查采用了科学的统计抽样方案。在 管理方式上,质量责任者也由专职的检验人员向 专门的质量控制工程师、质量保证工程师以及有 关技术人员转移。
过程/工作质量 过程合格率/周期时间/成本/环保/安全
体系质量 ISO9000/TQM/经营质量
狭义质量和全面质量的比较
要素 对象 目的 相关者 包含过程 涉及人员 相关工作 培训
狭义质量 提供产品(包括服务) 本组织受益 外部顾客 与产品提供直接相关的过程 组织内部与质量直接有关的人员 组织内部有关职能和部门 以质量部门的人员为主
零缺陷理论
1961年
TQC/CWQC
1930~1950年代
统计质量控制(SQC)
1900~1930年代
质量检验
质量管理发展示意图
质量管理发展的四重境界
质量管理的境界:检验-控制、预防和保
证-改进和创新-卓越
卓越
追
改进和创新
求
卓
控制、预防和保证
越
检验
合格评定:ISO9001(约束30%) ---提供质量保证,消除贸易壁垒 ---强制持续改进和满足客户要求
质量管理培训ppt(45张)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至今,全员 、全过程、全企业的质量 管理。
5
全面质量管理思想
全员参与
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层 次人员都要参与质量管
理。
2024/1/28
全过程控制
对产品从设计、制造、 销售到使用的全过程进
行质量控制。
预防为主
持续改进
通过预防措施,减少或 消除质量问题的发生。
6
不断寻求改进机会,提 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识别关键过程
分析产品或服务的关 键过程,确定对质量 影响最大的环节。
设定质量控制点
在关键过程中设定质 量控制点,制定检验 标准和验收规范。
编制质量文件
编写质量管理手册、 程序文件、作业指导 书等,确保质量策划 的落地实施。
2024/1/28
12
过程控制与检验
过程监控
采用统计技术对关键过程进行 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波动 。
制定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计划
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和目标,制定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计划,确保质量管 理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开展质量管理活动
组织员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质量改进项目等,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提高员 工的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
29
营造良好企业质量文化氛围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
2024/1/28
定期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质 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 质量管理队伍。
30
2024/1/28
08
总结与展望
31
本次培训总结回顾
培训目标达成情况
教学内容与效果
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学员质量管理意识 和技能水平,通过系统学习和案例分 析,使学员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 、方法和工具,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 应用。经过评估,大部分学员达到了 预期的培训目标。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程PPT课件
责任心和执行力
质量管理要求严格遵守标准和流程, 责任心和执行力是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的关键。
创新精神
在质量管理中,创新是推动持续改进 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培训与教育
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内容设计
根据组织战略目标和员工发展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 训课程
目录
• 引言 • 质量管理概述 • 质量管理原则与体系 • 质量策划与控制 • 质量工具与方法 • 质量文化与人员素质 • 案例分析与实践
目录
• 引言 • 质量管理概述 • 质量管理原则与体系 • 质量策划与控制 • 质量工具与方法 • 质量文化与人员素质 • 案例分析与实践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 个永恒目标。
质量管理原则
过程方法原则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 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
的结果。
系统方法原则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 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 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持续改进原则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 个永恒目标。
质量管理原则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这个阶段引入了统计学的 概念,通过对数据的分析 和控制来提高产品质量, 但仍然存在局限性。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这个阶段强调全员参与和 全过程控制,通过持续改 进和预防措施来提高产品 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质量检验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检验 来控制和保证产品质量, 但这种方法效率低下且容 易造成资源浪费。
04
培养学员具备持续改进 意识,提高组织质量管 理水平
课程安排
01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主要内容:包括审核的策划、实施和报告等环节的指导 应用范围:适用于需要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组织,以及第三方审核机构
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定义:专门针对医疗器械领域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目的: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要求:组织必须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医疗器械的设计、开发、生产、储存和 配送等过程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意义:避免主观 臆断,提高决策 的可靠性和可验 证性
与供方互利关系
建立互惠互利的 关系
实现互利共赢
增强合作,共同 发展
建立长期稳定的 合作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第四章
ISO 9000系列标准
定义:是一套国 际标准,用于规 范质量管理,提 高产品质量和客 户满意度
组成:包括ISO 9000、ISO 9001、ISO 9004等多个子标 准
认证:通过ISO 13485认证,表明组织已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 体系,并能够持续满足相关法规要求,从而为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
其他相关标准
ISO 9000:基础 和术语,质量管 理体系的基础和 术语。
ISO 9001: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要 求。
ISO 9004:指南, 质量管理体系指 南。
添 加 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根据组织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标 题 作业指导书等,明确各项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添 加 培训员工: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他们能够按照质量管理 标 题 体系的要求进行工作。
添加 标题
监督和检查:对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定义:专门针对医疗器械领域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目的: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要求:组织必须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医疗器械的设计、开发、生产、储存和 配送等过程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意义:避免主观 臆断,提高决策 的可靠性和可验 证性
与供方互利关系
建立互惠互利的 关系
实现互利共赢
增强合作,共同 发展
建立长期稳定的 合作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第四章
ISO 9000系列标准
定义:是一套国 际标准,用于规 范质量管理,提 高产品质量和客 户满意度
组成:包括ISO 9000、ISO 9001、ISO 9004等多个子标 准
认证:通过ISO 13485认证,表明组织已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 体系,并能够持续满足相关法规要求,从而为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
其他相关标准
ISO 9000:基础 和术语,质量管 理体系的基础和 术语。
ISO 9001: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要 求。
ISO 9004:指南, 质量管理体系指 南。
添 加 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根据组织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标 题 作业指导书等,明确各项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添 加 培训员工: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他们能够按照质量管理 标 题 体系的要求进行工作。
添加 标题
监督和检查:对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质量管理培训教材(共64张PPT)
解。
统计过程控制(SPC)应用
SPC基本原理
阐述SPC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包括控 制图的应用、判异准则等。
控制图的类型与选择
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控制图及其适用 场合,如计量值控制图、计数值控制 图等。
SPC实施步骤
给出SPC实施的具体步骤,包括确定 控制对象、收集数据、计算控制限、 绘制控制图、分析和判断等。
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
设计评审
组织专家或相关人员对设 计进行评审,提出改进意 见和建议。
设计验证
通过试验、模拟等手段验 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设计确认
在产品设计完成后,进行 最终确认,确保设计满足 所有相关要求和标准。
可靠性设计与优化
01
02
03
04
可靠性分析
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分析,识别 潜在的故障模式和影响。
实施改进项目
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和实际需求, 选择合适的改进项目,制定详细的 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THANKS
感谢观看
02
防错技术原理与分类
详细介绍防错技术的原理及分类 ,如接触式防错、定数式防错等
。
04
防错技术实施效果评价
对防错技术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包括减少错误率、提高生产效
率等。
持续改进思路和方法
持续改进基本概念
阐述持续改进的定义、意义及其 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
持续改进实践案例
详细介绍持续改进的方法论,包 括PDCA循环、六西格玛管理等
帮助企业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 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02
质量策划与产品设计
Chapter
质量策划流程与方法
确定质量目标
统计过程控制(SPC)应用
SPC基本原理
阐述SPC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包括控 制图的应用、判异准则等。
控制图的类型与选择
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控制图及其适用 场合,如计量值控制图、计数值控制 图等。
SPC实施步骤
给出SPC实施的具体步骤,包括确定 控制对象、收集数据、计算控制限、 绘制控制图、分析和判断等。
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
设计评审
组织专家或相关人员对设 计进行评审,提出改进意 见和建议。
设计验证
通过试验、模拟等手段验 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设计确认
在产品设计完成后,进行 最终确认,确保设计满足 所有相关要求和标准。
可靠性设计与优化
01
02
03
04
可靠性分析
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分析,识别 潜在的故障模式和影响。
实施改进项目
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和实际需求, 选择合适的改进项目,制定详细的 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THANKS
感谢观看
02
防错技术原理与分类
详细介绍防错技术的原理及分类 ,如接触式防错、定数式防错等
。
04
防错技术实施效果评价
对防错技术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包括减少错误率、提高生产效
率等。
持续改进思路和方法
持续改进基本概念
阐述持续改进的定义、意义及其 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
持续改进实践案例
详细介绍持续改进的方法论,包 括PDCA循环、六西格玛管理等
帮助企业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 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02
质量策划与产品设计
Chapter
质量策划流程与方法
确定质量目标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PPT课件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改 进措施,包括优化流程、提高 技术水平、加强员工培训等。
评估改进效果
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 估,总结经验教训,持续优化 改进方案。
持续改进的案例分析
某制造企业通过持续 改进生产流程,提高 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的案例。
某政府机构通过持续 改进管理流程,提高 行政效率和公众满意 度的案例。
持续改进的意义
持续改进有助于组织不断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实 现可持续发展。
持续改进的实施方法
分析现状
对当前产品/服务的状况进行 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
实施改进措施
确保改进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
确定改进目标
明确改进的方向和目标,确保 改进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审核的实施流程
审核准备
确定审核范围、目的、准则、资源、 日程安排等。
审核实施
进行现场审核,收集客观证据,记录 审核发现。
审核报告
编写审核报告,对审核结果进行分析 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跟踪与验证
对审核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和验证, 确保改进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认证的意义和流程
认证的意义
认证是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方认 可,证明组织具备提供合格产品的能力 ,提高组织的市场竞争力和信誉度。
详细描述
质量管理体系对于组织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竞争 优势并提高组织绩效。通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组织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 改进产品或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并减少风险。
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和认证
总结词
国际标准和第三方认证
详细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质量管理原理
• 3.质量标准的分类: • ① 按约束力分类: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
标准。 • ② 按性质分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
工作标准。 • ③ 按标准的级别分类: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18
第一讲 质量管理原理
• 4. ISO9000标准: • ISO9000族的修订情况: • ①87版(第一版):即ISO9000-87,1987年3月正
9
第一讲 质量管理原理
• ②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为掌握 何时采取必要措施纠正质量问题提供参 考和依据,是实现质量目标的保障,是 “三部曲”中的重要环节。具体内容有:
• 评价实际绩效 • 将实际绩效与质量目标对比 • 采取纠正措施
10
第一讲 质量管理原理
• ③质量改进(Qualit识普及教育培训
主讲人
1
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培 训内容
• 第一讲 • 第二讲 • 第三讲
质量管理原理 质量管理实务 质量管理方法
2
第一讲 质量管理原理
• 一、质量 • 二、质量管理 • 三、全面质量管理 • 四、质量标准
3
第一讲 质量管理原理
• 一、质量 • 1.质量的含义: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
14
第一讲 质量管理原理
• 5.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 质量检验阶段:工业革命后机器大工业发展,手工业
生产方式转为社会化生产方式,分化出质量职能,设 置专职质量检验人员负责产品检验。即“事后把关”。 •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大批量生产条件下,“事后把关” 无法防止废品产生,需将控制工作向“事前预防”转 变,数理统计技术产生,目的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 范和要求。 • 全面质量管理(TQC)阶段:20世纪60年代美国质 量管理专家菲根堡姆首次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根本方 针是过程控制和预防为主。
15
第一讲 质量管理原理
• 三、全面质量管理 • 1.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一个组织,以质量为
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 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 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 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我国质量管理专 家提出“三全一多样”的观点,即全过程性、 全员性、全企业性、多方法性。
需要的程度。 • 2.质量概念的演进:产品质量 ——服务
质量——工作质量(过程质量)——环 境质量——人员素质。
4
第一讲 质量管理原理
• 3.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会化为输出的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 4.价值流:指产品价值的形成过程,即 指从原材料转变为成品,并赋予价值的 全部活动。
5
第一讲 质量管理原理
16
第一讲 质量管理原理
• 四、质量标准 • 1.标准: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
动或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 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过 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 2.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 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 规则的活动。
17
效的管理方式往往是在质量改进中被挖掘出来的。质 量改进的基本工作程序是PDCA循环。 • 提出改进的必要性 • 做好改进的基础工作 • 确定改进项目 • 建立项目小组 • 为小组提供资源、培训和激励,以便诊断原因,设计 纠正措施 • 建立控制措施以巩固成果。
11
第一讲 质量管理原理
• (2)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主要表现为“戴 明环” ,又称PDCA循环。
式颁布,依据的术语标准为ISO8402。其中 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适用 指南》是阐述基本概念、指导及选择的标准; ISO9001/2/3《质量体系——***的质量保证模式》 是用于质量体系认证的三种质量保证模式标准。 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为建 立更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要素提供了指南。
第一讲 质量管理原理
• 2.质量管理思想的代表: • (1)朱兰的质量管理思想: • 主要表现在质量管理“三部曲”。即:
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 管理“三步曲”是一个依次循环进行的 过程。
8
第一讲 质量管理原理
• ①质量策划:又名质量计划(Quality
Planning),它实现有能力满足质量标准的工作 程序,是必不可少的。 • 确定质量目标 • 识别顾客并明确顾客要求 • 开发具有满足顾客需求特征的产品 • 开发能够满足生产目标产品的过程 • 建立过程控制措施,准备实施计划。
19
第一讲 质量管理原理
• P(plan)计划:制定方针、目标和对策措施; • D(do)实施:落实、执行措施计划; • C(chack)检查:检查实施结果; • A(action)处理或处置:总结实施结果,对好
的方法以标准形式固定,以便今后执行;对不 好的则转入下一PDCA循环中
12
第一讲 质量管理原理
• PDCA循环的特点: • 大环套小环: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的PDCA
• 5.质量特性:区分事物的特征即为特性。 • 按先天与后天形成可分为:固有特性与附加特
性; • 按对顾客心理影响程度划分:魅力特性与必须
特性; • 按载体划分:硬件产品质量特性、软件产品质
量特性表、流程性材料质量特性、服务质量特 性。 • 产品质量特性形成于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过程, 主要与产品设计人员、产品制造人员和设备保 障人员有关。
6
第一讲 质量管理原理
• 二、质量管理 • 1.质量管理的含义: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
织的协调的活动。指挥和协调活动包括:质量 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 保证和质量改进。其中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 质量管理的核心,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 保证和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活动的主要形式 。
7
循环过程 • 爬楼梯:每循环一次,质量水平都有所
提高。
13
第一讲 质量管理原理
• 3.质量方针:由组织最高管理者发布的关于质 量方面的全部意图和方向。
• 4.质量文化: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指组织的全体职工在质量方面所共有的价值观、 信念、共识及行为规范的组合。主要有三个层 次,即:物质文化(基础)、制度文化、精神 文化(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