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散文.ppt

合集下载

老舍散文ppt课件

老舍散文ppt课件

叙事手法
老舍运用细腻的叙述手法,将宏大的 历史背景与个人命运紧密结合。
社会意义
作品揭示了旧社会的腐朽和黑暗,同 时也展现了人民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希 望。
老舍散文的影响与
04
评价
对后世的影响
语言风格
老舍的散文语言质朴自然,幽默 风趣,影响了后来的白话文写作

题材选择
老舍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其散 文题材多来自市井生活,为后来 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幽默风趣
老舍的散文中常常穿插幽 默风趣的语言,这些语言 不仅让人忍俊不禁,也反 映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生动形象
老舍善于用生动的形象来 描绘事物,使得他的散文 充满了画面感,读来仿佛 置身于其中。
主题思想
关注底层人民
人文关怀
老舍的散文常常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 ,通过对他们的描绘,反映了社会的 现实和人性的复杂。
思想启迪
老舍的散文作品能够启迪现代读者的思想,引导他们思考人生、 社会和价值观等问题。
阅读体验
老舍的散文作品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为现代读者提供了愉悦的 阅读体验。
总结与展望
06
老舍散文的总结
主题多样性 老舍的散文涉及广泛的主题,包 括社会现象、人物描绘、生活琐 事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 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语言特色
主题思想
老舍运用地道的北京方言,使作品具有鲜 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
《茶馆》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 难,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新 社会的渴望。
《骆驼祥子》解析
总结词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 之一,通过祥子的命运沉浮, 展现了旧北京底层人民的生活
困境。
人物塑造
祥子、虎妞等人物形象栩栩如 生,他们各自有着鲜明的性格 特点和命运轨迹。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ppt课件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ppt课件

《尺泽集》、《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 集》等出版。1992年又有8册《孙犁文集》出版。
201302271055
14
宗璞
(1928—)
原名冯钟璞,现代女作
家。祖籍河南唐河,生于北 京。抗战胜利后次年入南开 大学外文系,后曾就职于中 国文联及编辑部工作。1948 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 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 新时期她开始大量发表作品,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弦上的 梦》、中篇《三生石》、 《我是谁》等。1988年出版 第一部长篇小说《南渡记》, 1996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四 卷本《宗璞文集》。
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 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主 要著作:《舒婷顾城抒情诗
选》、《致橡树》、散文集 《心烟》。
201302271055
13
孙犁
(1913—2002)
受到广泛赞扬,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一位有风格的作家。作品很
《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新时期以来,有以
散文为主的文集《秀露集》、《澹定集》、《耕堂杂录》、
[点击作者后的圆点可以了2解013作0227者105简5 介]
9
作业:
继续阅读全文,预习 下一单元课文。
201302271055
10
朱自清
(1898—1948)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
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后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 京大学预科,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 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 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
刘锡庆
泉州市城东中学 陈良惠 制作
201302271055
1
作者简介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川江号子》优质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川江号子》优质课件 (共32张PPT)
川江号子
蔡其矫
昔日川江上的拉纤情景
现代的拉纤行船图
以拉纤为题材的艺术作品
你了解蔡其矫吗?
诗坛常青树 爱情诗见长
起落九十人生不老风中玫瑰, 汹涌二万诗行都成海上波浪。(挽联) 爱诗爱花爱人,向往真善美,生活上不被窒 息就是人生的幸福。(蔡语) 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诗意地栖居,由此, 拥有一颗平常心最为重要。 (蔡语) 我18岁开始写爱情诗,快90岁了还在写爱情 诗!诗人是人类的良心,诗是呼吸,不可一 日停止。(蔡语)
感知诗歌感情基调

破译诗歌意象密码
理解诗歌,就要破译诗歌中的意象内涵,《川江号子》采用
的是两类意象,请同学们破译“呼号”“回声”“吆 喝”“长啸”和“悬岩”“漩涡”“木 船”“桨”“云”“树”“野庙”“闪电”“雨
点■”““呼血号泪””等“意回象声的具”体“内吆涵。喝”“长啸”:
听觉意象。展现号子的气势,呈现给 人的感觉很震撼,有 悲壮,有抗争,有愤懑,有无奈等复杂的情绪。
歌声远去了, 我从沉痛中苏醒, 那新时代诞生的巨鸟, 我心爱的钻探机, 正在山上和江上 用深沉的歌声 回答你的呼吁。
重庆人民为挽救“川江号子”文化所做努 力!
❖ 2005年底,川江号子正式列入文化部公认的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 耗资22万元打造仿古木船安放在重庆南滨路 洋人街码头。
❖ 最后一批“川江号子大师”陶鹏等无偿教唱 “川江号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努力,终会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进的路上 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的有骨气!古之立大 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饭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乐 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尽失民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学而不知道,与 行,与不知同。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 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忠心,也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精神。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又会多出多少君子。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给世界和身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担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 载物。君子,生在世间,当靠自己拼搏奋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百学须先立志。天下大事,不立 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人,心胸要宽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进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做学问和学 次的练习。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谁伤害过你,谁 要。重要的是谁让你重现笑容。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久的一个人,而是心里没有了任何期望。要铭记在心;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完美的日子。只因幸福只是一个过往,沉溺在幸福中的人;一直不知道幸福却很短暂。一 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做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其所有过的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人生最美的是过程,最难的是相知, 幸福的是真爱,最后悔的是错过。两个人在一起能过就好好过!不能过就麻利点分开。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下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 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转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乌云总会被驱散的,即使它笼罩了整个地球。心态便 明灯,可以照亮整个世界。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给我一场车祸。要么失忆。要么死。有些人说:我爱你、又不是说我只爱你一个。生命太 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删掉了关于你的一切,唯独删不掉关于你的回忆。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别放弃,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的。、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 受不了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在也回不来了!对于人来说,问心无愧是最舒服 表明他人的成功,被人嫉妒,表明自己成功。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期待明天,期待阳光,人就会从卑微 存梦想去拥抱蓝天。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过去的习惯,决定今天的你,所以 定你今天的一败涂地。让我记起容易,但让我忘记我怕我是做不到。不要跟一个人和他议论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不管你认为他有多可靠。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不是 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他不爱你,你为他挡一百颗子弹也没用。坐在电脑前,不知道做什么,却又不想关掉它。做 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 并把�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8.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ppt课件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8.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ppt课件
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资料助读 1.走近作者
简介:余秋雨,1946 年生于浙江省余姚市。1966 年毕业于上海戏 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著名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 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院长。
成就: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 年一叹》《行者无疆》等,文化通史《问学余秋雨》,长篇记忆文学《借 我一生》,学术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 化史述》等。
修缮.(shàn ) 遴.选( lín ) 诘.问( jié )
2.辨字形
残yuán 垣 盘huán 桓 永hénɡ 恒
ǎi 蔼 然 暮ǎi 霭
j险ùnjù n浚 峻理 qūn 逡 巡
rú 濡 养 nuò 懦 弱 侏rú 儒
4. 文章在构思和表达方面有什么特色?
提示:余秋雨写散文,善于从有限的景物和事件中挖掘出深广的 历史积淀、文化内涵。其文化散文常常以山水风景为“出发点”,以 文化思考为“归结点”,即通过对景物和事件的速写式描绘,表达作 者对社会、历史、文化、人生、宇宙的独特思考,表现了作者强大的 主体性、主观性,以及对客观景物、事件的“观照”和“审读”能力。 《都江堰》以个性思考开始,以主体感悟结束,处处显示出作者对隐 含在水利工程都江堰和历史人物李冰形象后面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 进行深刻挖掘的明显动机,即使文章对都江堰壮丽图景进行生动描绘 的第二部分,也充分表现出作者对“有我之境”的偏爱。
4.积词语
(1)膜拜:_跪__在__地__上__举__两__手__虔__诚__地__敬__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圭臬:_指__圭__表__。__比__喻__标__准__或__法__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惊悸:_因__惊__恐__而__心__跳__得__厉__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冰清玉洁:像__冰__那___样_清___澈__透__明__,__像__玉__那__样__洁__白__无__瑕__。__比_____。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4.2《金黄的稻束》《地之子》等ppt课件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4.2《金黄的稻束》《地之子》等ppt课件

2 新知识 · 预习探索 目标定位 1.理解诗的语言特征: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音乐性。 2.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抽象哲理如何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 3.理解诗歌中象征意蕴,以及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4.体会不同诗人的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基础导练 1.正字音 nɡ 襁褓 (qiá ) bǎo 白鹭 ( lù ) .. .
(3)强烈的生命意识的写意画 ——《半棵树》 诗人牛汉 1955 年由于胡风事件的牵连, 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 释 放后也失去了用自己的名字发表作品的权利。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他理所当然地被关进“牛棚”接受批斗,从事强制性的劳动。但这些 并没有使他失去创作的欲望,相反,逆境生涯反而激发了他更加强烈 的生命意识。 据牛汉讲, 《半棵树》 是 19下放”的冯雪峰瘦削的形象受触发而写的。
马 勒 . 勒 紧 勒 . 土 泥 . 泥 拘泥 .
咯 血( kǎ ) . 鹧鸪 ( zhèɡū ) 贲 张 ( bēn ) 齐楂 楂 ( chá ) .. . .
lè lēi ní nì
o 整 tiá 调 . 调 动 dià o 调 .
1 新情境 · 激趣引航 故乡是游子用谷子酿造出来的陈年老酒,年代越久,酒的味道就 越醇香;故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诱惑远方的游子不得不去品 尝;故乡是游子记忆中的片段,越理越无法理出头绪,越剪越无法剪 辑出完整的画面。 流浪的脚步离开了故乡的热土,却把乡思寄养在村口古井中,任 何一丝不经意的涟漪,都会荡得千里之外的游子心绪难宁。听异乡深 夜的秋虫轻吟,依旧唱那曲不变的乡音,纵使尘封的往事爬满青苔, 仍然挥不散、吐不出、忘不掉、道不尽的还是那一腔怀恋,满腹乡思。
(3)简介:牛汉,1923 年生,原名史成汉,曾用笔名谷风,山西定 襄人,蒙古族。“七月”派诗人之一,被称为“倔强的诗人”“一个 被诗神看中的诚实的孩子”。 成就: 诗集 《温泉》 曾获 1983~ 1984 年全国优秀新诗集奖。 有 《海 上的蝴蝶》 《沉默的悬崖》 《蚯蚓和羽毛》 《牛汉抒情诗选》等诗集。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金黄的稻束》课件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金黄的稻束》课件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目标二赏析语言, 把握诗歌艺术特色 1 .《金黄的稻束》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提示:这首诗由于独特的对色彩与声音的把握和表达,使语言带有一种 雕塑般的质感和光辉。 诗人用“金黄”修饰“稻束”,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质感, 也是出于一种对内在精神的把握 ,“金黄”是高贵的色调。 而三个“静默”预示 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 ,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有“声”有“色” 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 2 .《地之子》这首诗的第一、二两节分别是怎样抒发情感的? 提示: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有 “声 ”有 “色 ”的语言 ——浅析《金黄的稻束》 这首诗由于独特的色彩与声音的把握和表达,而使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 感和光辉。 诗人用“金黄”修饰“稻束”,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质感,也是一种内 在精神的把握,“金黄”是高贵的色调。在技巧上,它一方面体现了现代主义 具体意象和抽象观念的叠加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也沟通了古典诗歌对意境 的要求,体现了对传统的情境关系的重视。 而三个“静默”预示着母亲的美丽 与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有“声”有“色”的语言增添了 诗歌的厚重感。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2.2《也许——葬歌》《一个小农家的暮》等ppt课件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2.2《也许——葬歌》《一个小农家的暮》等ppt课件

2.相关知识 (1)撼人心魄的舐犊深情 ——《也许 ——葬歌》 这首诗的主人公就是闻一多年仅四岁的长女闻立瑛。据说她相当 聪敏,当时已识不少字,只是身体虚弱单薄,闻一多对她怜爱至极。 1926 年夏,闻一多在北京不堪时任校长挤兑欺凌,愤然辞职南归,携 病中女儿上路,一路折腾,返回老家浠水时,孩子病情加重。但为生 存,闻一多又不得不离家求职,在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训导长。期间, 病中的立瑛经常呼唤“爸爸,爸爸”。闻一多得知后却抽不出时间回 家看望孩子,只能寄一张照片回家。立瑛看着照片边叫边哭,并于同 年冬天不幸夭折, 至死也没有再见到她的爸爸。 等闻一多赶回老家时, 见到的只是萋萋墓草。
(3)
简介:痖弦,本名王庆麟。河南省南阳人。 成就:在写作生涯早期,提出“新民族诗型”的观点,主张追求 形象第一,意境至上,强调中国风与东方味。一再地回响着汉语古典 诗歌的声音的《秋歌》可看作是对这一观点的实践。
主要作品:诗集有《痖弦诗抄》 《深渊》 《盐》 《痖弦自选集》 《痖 弦诗集》等。
(4)简介: 江非, 本名王学涛, 1974 年生, 山东临沂人, 是中国“ 70 后诗人群”代表诗人之一。 2004 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驻 校诗人,也是中国首位驻校诗人。 主要作品: 代表作有 《傍晚的三种事物》 《水是怎样抽上来的》 《中 秋节》 《到北方去》 《一只蚂蚁上路了》等。
há o hà o
2.辨字形
嗽 漱 嫣 蔫
咳嗽 漱口 嫣红 蔫了
荫 阴 辫 辩
荫蔽 树阴 辫子 辩证
3.积词语 辽远、广阔 ⑴辽夐: ________________ 。 ⑵声嘶力竭:嗓子喊哑,力气用尽,形容拼命叫喊、呼号 ________________。 ⑶尔虞我诈:彼此猜疑,互相欺骗 ________________。 ⑷呼天抢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痛 ________________。 用拳头打胸部,用脚跺地,形容非常焦急、 ⑸捶胸顿足:懊丧或极度悲痛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5.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ppt课件(含答案)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5.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ppt课件(含答案)

1937 年 12 月,艾青在武昌一间阴冷的屋子里写下《雪落在中国 的土地上》这首感情真挚、意境沉郁而广漠的诗篇。这首诗浸润渗透 着诗人深沉的忧郁、执着和真挚,以及对祖国人民命运的关怀之情。
问题导学 诗人描摹了几幅画面?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状?有着怎样的 社会意义?
提示: 画面 农夫冒雪赶车, 艰苦跋涉的画面
2 新知识 · 预习探索 目标定位 1.从写作背景入手,赏析诗中物象的寓意及多幅“痛苦与灾难” 画面的意义。 2.使学生了解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的苦难和诗人的赤子情怀。 3.感受艾青的诗风:沉雄、忧郁而感伤。 4.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增强青年学生 的爱国意识。
基础导练 1.正字音 絮聒 ( ɡ uō ) .
1 新情境 · 激趣引航 水在叮咚,柔得不能再柔的水却也经得起刀削斧劈;花在摇曳, 弱得不能再弱的花凋谢后却也要化作春泥;人在哭泣,强得不能再强 的人在苦难中也会停止哭泣,挺力向前!辉煌永远与苦难相伴,历尽 艰难,才能像凤凰涅槃,重获新生。泪尽之后血续,前赴之处后继。 痛何以堪?当悲伤倾尽,有我们众志成城!苦何以难?当顽强拼搏, 有我们守望相助!泪何以止?当擦干泪水,有我们奋勇前行!勇敢地 面对着,坚韧地挑战着,永远地憧憬着,不断地创造着。苦难是美丽 的,在你经历苦难之后!
3 新课堂 · 合作探究 1.作者通过哪些人来写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的呢?
提示: 选取了几类人做描写对象,有北方林间的农夫(无家可归, “你要到哪儿去呢? ”潜台词是 “你能去哪儿呢? ”), 有南方乌篷船 里蓬发垢面的少妇 (失去了家庭和丈夫 )和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有失去了家畜和田地的土地的垦殖者。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 前两类形象是分类形象,最后一类形象是总的形象,具有概括意义的 形象。他们的悲凉凄楚的境遇正表现了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 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人教课标版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人教课标版

两 脚 踏 中 西 文 化
一 心 评 宇 宙 文 章
林语堂
(1895-1976)散文家、 翻译家、文学家。原名 和乐,改名玉堂、语堂, 笔名毛驴、宰予、岂青 等。福建龙溪(今漳州) 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 大学。早年留学美国、 德国。1923年回国,在 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 范大学任教,支持爱国 学生运动。
处处流露出对北平的喜爱
第13段,细说了北平建筑布局
以紫禁城为中心,写了城壕、墙垣、 亭台、中轴路、鼓楼
如数家珍,不嫌啰嗦
是作者自豪、赞美之情的真实表露
品味语言
全文都是语言形象化, 创设一种浓厚的诗意
全文都是抒情的句子,充满诗意 全文有多种变化的句式
长短句 对称句 排比句
有爱才有美文
你眼中的北平是什么样的哪?
一、整体感知
1、疏通生字词
• 褶(zhě)皱 脚踝(huái)晕眩(yùn) (xuàn) 俯瞰(kàn) 咀嚼(jǔ) (jué) 白炽(chì ) • 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 下或宇宙。 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荟集:聚集。 峥嵘:高峻。 • 嶙峋:形容山石突兀、重叠。俯瞰:俯 视,从高处往下看。决绝:非常坚决。
1927 年任外交部秘书。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 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 调” 的小品文。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 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 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度回国到 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 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 杂志。

1967年清华附中毕业到内蒙古乌珠穆沁旗插队当牧师, 在那里度过了四年。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 古专业,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历 史语言系,1981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主要进行北 方民族史研究工作。在蒙古历史和北方民族史的研究工 作中有一定成果,在小说创作上也是硕果累累。

【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14课《听听那冷雨》ppt课件(含答案)

【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14课《听听那冷雨》ppt课件(含答案)
是回忆的音乐,于是自然地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但是梦总会
醒的,是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
回到那个黑白的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美丽的蝴蝶飞入了
历史的记忆,现在真的不需要了吗?并不是的,生活富足了,可是色彩
却单一了,情韵没有了,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
你放在生活的最边缘,你也决不会轻易放弃做人的资格以及与生俱
来的发言权。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 6/23202 1/6/23 Wednes day, June 23,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 021/6/ 232021 /6/2320 21/6/2 36/23/2 021 11:2”侧重指景
物的寂寞冷落;“凄清”侧重指景物的清冷。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3)想入非非 痴心妄想
①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
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②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纯属痴心妄想。
提示二者都有想法不切合实际之意。“想入非非”形容完全脱离
走入霏霏冷雨里而想入非非……像这样既写实境,又描声态的表达
方式,给读者感官以丰富而鲜明的印象。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素材积累
2.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
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
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点评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手法,“黑白片的味道”比喻单调乏味。
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
不去的乡愁。”谈到作品中永恒的怀乡情结和心路历程时他说,“不

中国现代文学朱自清所著散文《匆匆》读书心得体会交流分享PPT模板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朱自清所著散文《匆匆》读书心得体会交流分享PPT模板课件
鲁迅正是他高超的语言功力,在借鉴外 国小说形式的同时,很成功地与传统小 说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本 民族的思想和生活
《狂人日记》一发表,就以其“格式 的特别”而引起了许多关注新文学的 人们的注意。而它的特别,主要就在 于它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小说从来没有 过的“日记体”形式。
笔记体是“采风式”的,章回体是“说书 式”的,它们在都采用第三人称,而 日记体则全部采用第一人称,整篇作 品几乎都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表白。
《新青年》向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首先 发难后,虽然也一时有些寂寞,但大家 一起鼓动,终于形成了一股势力,其影 响就震撼人心了。
《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意 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作品完 全可以理解为作者有意摹传统笔记小说 作法而写的反语,也可以理解为作者所 说的“医家”有更深广的含义,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 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
作品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 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 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
这部《狂人日记》是一部赵延 年木刻插图本。书中收录的作 品具有高度的精神特征和艺术 境界,构思清新、激情真挚、 意象丰富、风格秀丽。
同样是问句,却显得忧伤、 淡漠,像一片轻盈的叶了落 在读者的心头,久久回味。 正是这“急——缓——急—— 缓”的变化,使全文有了灵 动的生命,使作者的情绪和 感受更能引起共鸣
《匆匆》的风格是一种自叙式的,仿佛作者的自言自语,是很 直白,素朴的。而其中穿插的一些比喻和拟人化的描写就为文 章增添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形成内容上的节奏变化
01 02
03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8.3《合欢树》ppt课件(含答案)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8.3《合欢树》ppt课件(含答案)

地位: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是极少数能够超越自身,具有现代意识的作家。 成就: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礼拜日》 《舞台效果》 《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2.相关知识 苦难的代言人 ——史铁生 “我的经历是十八岁插队,二十岁瘫痪。”史铁生说,曾经有十 年他无法理解命运的安排,觉得自己的生命是一场冤案,要为这场冤 案翻案 ——他也曾想到过用自杀的方式抗议,但后来悟出这是最无聊 的方式,于是只有接受、服从苦难。然而接受之后,“翻案”还是必 要的,关键是用何种方式翻案,必须拿出一种态度面对苦难,去思考, 从苦难中得到启示。
1 新情境 · 激趣引航 1983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 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 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 说获得该项殊荣。他,就是史铁生,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二十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项文学创作奖。那么 他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 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 激励着他? 我们享受母爱的滋润, 却很少 有人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我们的母爱真的不如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那样 崇高,那样伟大吗?请用心感受,用心体验。史铁生以平实的语言, 向我们娓娓道出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母爱,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2.“我”对合欢树的感情经历了由“忘记”、找借口不看,到老 惦记着、主动想去看的变化过程。请找出文中表达情感变化的句子, 并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文中语句 原因 “悲痛弄得我 “我 ”忘记合 们都把那棵小 失去母亲的难以抑制的悲痛 欢树 树忘记了 ” “我心里一阵 怕触景生情,担心自己难以承受那 当大伙提及合 抖,还是推说手 无限的伤感和深深的愧疚,因为树 欢树,“我 ”却 摇车进出太不 还在,人已去,物是人非,提到母 找借口不看 易” 亲,伤感、难过顿生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 ppt课件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  ppt课件

犊的用意是什么?
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没有时间
悲观。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
着,永远不朽。地面上的小草……永远的小牛犊,
永远的金黄色茸毛!
从生命的流动性上与小草和小牛犊作比较,
化抽象为具体,便于理解,形象生动。
ppt课件
16
指生命离开肉体 指生命在下一代延续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
却是永久。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
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
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
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
和威势。
“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
ppt课件
17
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 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15* 散文二篇
R ·八年级上册
ppt课件
1
新课导入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 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 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 样的呢?
ppt课件
2
文体知识
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 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 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 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 动。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由法国散文 家蒙田所创的。
ppt课件
5
洗涤:冲荡;清洗。又作除去罪过、积习、 耻辱等。 凋谢:(草木花叶)脱落。 飓风:最初只指加勒比海的热带气旋;后来 又可指任何具有狂风的热带气旋。 缩影: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 或事物。
ppt课件
6
永久的生命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6.1《动人的北平》ppt课件(含答案)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6.1《动人的北平》ppt课件(含答案)

(2)幽静 · 寂静 两个词语都表示环境非常静,没有吵闹的声音,但是两个词又有 不同的含义。“寂静”的意思是没有声音,给人一种寂寞、冷清的感 觉,而“幽静”一词是幽静寂静的意思,在静的基础上给人一种很雅 致的感觉。 辨析: ①在这 ________ 幽静 的山谷里,看到眼前盛开着一朵朵淡蓝色 的不知名的花儿,我猜想如果往前面走一定是花的海洋。 ②古树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忽然从远处飘来隐隐的钟声,使 寂静 的山林更显得安谧。 这 ________
虽然北平有过辛酸的往事,但是北平更代表着辉煌, 代表着大气, 代表着古老的中华文明,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性格。那个让老舍魂牵梦 萦的北平,那个让郁达夫流连伤感的“故都的秋”,那个让林语堂如 数家珍的“动人的北平”,在无数文人骚客心中,是怎样一种刻骨铭 心的爱的代名词!
问题导学 1.文章第一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点?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2.辨字形
魁 梧 kuí i 槐 树 huá 和 ǎi 暮 ǎi 高 sǒnɡ 耸 葺 修 qì nɡ 祥 xiá nɡ 安 xiá

木 jī 屐 lǚ 履 历
蔼 霭
和 详
3.怎样理解第四段结尾“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 呢?”
2.相关知识 刻骨铭心的爱恋 1923 年,林语堂结束了他在欧美的留学生活,在北大任教。那时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封建复古势力和从新文化运动中分 化出的资产阶级右翼势力在思想、文化方面开始合流。当时的北京正 处于军阀统治之下,本文所描绘的古老的北平五方杂处,兼容并蓄, 在人们传统的生活状态之下,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变革的思想暗流涌 动。作者为当时“语丝社”的急先锋,指斥过所谓“中华民国”实为 “中华官国”。但在本文中,他却只表达了对自己生活过的这座城市 的怀念与留恋。

人教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我的解放》 课件

人教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我的解放》 课件
生活凝结成一个质朴、单纯的世界。
《麦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描绘 出一幅 令人恐 惧的画 面,渲 染紧张 气氛。 侧面表 现人物 恐惧痛 苦的内 心世界 ,与他 所向往 的温馨 的家庭 生活环 境形成 鲜明对 比。

2.但是,情况终于改变了。一些急欲 挽救中 国的社 会改革 家发现 ,旧时 代的主 流意识 形态必 须改变 ,而那 些数千 年来深 入民间 社会的 精神活 力则应 该调动 起来。 因此, 大家又 重新惊 喜地发 现了墨 子。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我创造尊严的山岳、宏伟的海洋, 我创造日月星辰, 我驰骋风云雷雨, 我萃之虽仅限于我一身, 放之则可泛滥乎宇宙。
《湘累》
fish bai
我便是我了! 我便是我呀!
《天狗》
fish bai
鲁迅先生如果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 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 的向导。(周恩来)
走进现代诗歌
自由体诗歌
朱自清 个人内心的苦闷,下层人民的不幸
毁灭 踯躅在半路里, 垂头丧气的, 是我,是我! 五光吧, 十色吧, 罗列在咫尺之间: 这好看的呀! 那好听的呀! 闻着的是浓浓的香, 尝着的是腻腻的味;

冰心 受泰戈尔影响,表达“爱的哲学”
《繁星》、《春水》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强烈鲜明的自我个性意识,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同步教学课件ppt(五猖会等16份)9

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同步教学课件ppt(五猖会等16份)9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3 这思考的窑洞
自主预习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合作探究
1.连线作者
梁衡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州人,当代作家。作品有《梁衡文集》 九卷。梁衡的散文很少有随意之举,大至全文的立意,小至个别的 字句,一眼就可看出,是作者用心琢磨过的,大有以“工”求完美的雄 心。他以《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大无大有周 恩来》等“红色经典”散文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自主预习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合作探究
成竹在胸: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见于宋晁补之诗“与 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与可是宋代画家文同的字)。比喻做事之前 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嚣张:(恶势力、邪气)高涨;放肆。 奢求:过高的要求。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自主预习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素材积累
合作探究
如今,在大街上,在单位里,我们看到的总是行色匆匆、紧张奔波 的人们,很难看到一张安详的面容。据说,现在连小学校园里也很 难听到孩子们的笑声了。六岁多的孩子一上学,没几天书包就有几 十斤重了,从提到背,从背到拿车推。中学生都是早上六点多起床 上学,到晚上近十点才放学回家,作业又做到十二点以后,如此重负, 他们还能笑得出来吗?早早地,童心就被泯灭了。 简,犹药也。力行,可以洁身,正性,清心,明志。简单的生活不但 可以少给别人添负担,而且还可以使自己的心轻松下来。“心无挂 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可以说,简亦为生活之尽境。人生 幸福莫过于崇尚简单并身体力行。 (选自《崇尚简单》)
自主预习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合作探究
(3)坚忍 坚韧 ①但是唯物质生活的最简最陋,才激励共产党的领袖们以最大的 热忱,最坚忍的毅力,最谦虚的作风,去作最切实际的思考。 ②灾区人民的坚韧让我们感受到一股伟大的人格力量。 提示二者都有长久坚持,不为外力所改变之意,都可以形容人的 精神、意志、性格等。“坚忍”着重形容能忍受艰难困苦,一般只形 容人的精神、意志、性格等;“坚韧”着重指坚固有韧性,本指物体结 实而有韧性,也形容人的精神、意志、性格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作人散文特点
1.周作人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影响之一,是 创造了闲适、清涩、充满趣味性、知识性 的一脉散文来。 2.短小精悍、简洁老练是周作人小品散文 的一般特征。 3.俞平伯、钟敬文,废名等,都是周作人 这一流派。对后来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美文典范——朱自清的散文
1.在中国新文学史中,朱自清是享有盛誉的散 文大家,在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中是极少数能 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名篇(可与古典名篇相媲 美)的散文家。 2.朱自清在二十多年的散文创作中,前后风格差别很 大,前期散文优美抒情,具有“美文”的特质;后期 散文侧重议论,偏于说理,具有杂文性质。
朱自清的散文
❖ 朱自清是诗人,又是散文家。他把诗与散文两种文体结合起来 创作,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诗,像《匆匆》,全文不过六 七百字,但却跳动着美的节奏和美的旋律。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 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 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 朱自清的散文还有另一种风格。在记叙性教强的散文中用清淡 的语言、平易的叙述表现了作者朴素的情感。像《生命的价格— 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
心灵独语——《野草》
共收作品23篇。作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 北京。 1.《野草》的风格与写作姿态可用“独语” 来概括,主要是作者抒发了自己灵魂深处的矛盾、紧 张、焦虑,也包括难于言传的感觉、情绪、意识与潜 意识,并引向哲理的思考。体现了鲁迅的生命哲学: 韧性战斗的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向麻木复仇的哲 学。 2.《野草》很晦涩难懂,鲁迅自己也说过,他并不希 望青年完全读懂他的《野草》,因为《野草》只属于 他自己。
朱自清的散文
1.朱自清的散文首先是美的白话文,在打 破“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方面,他是贡 献最突出的一位。名篇《荷塘月色》、 《绿》美在意境清幽,意象繁复;《背影》、《儿女》、 《给亡妇》等美在情深意浓,委婉真挚,缠绵悱恻。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细腻幽怨的意境。 2.朱自清的散文还是纯粹的白话文。文字几乎全部用口 语,清秀、朴素,他的许多语句都像是被活生生地提到 纸上去的,富有一种口语所包含的生气。朱自清的散文 在当时被人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
“语丝”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一、“语丝”派 其主要特色是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鲁迅和周作人都是“语丝”派
的核心作家,还有林语堂。他们创造了“语丝文体”,主要成就是短小 犀利的杂感,其批评的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除了议论 性的杂感之外,也有抒情的小品佳作。 二、林语堂
《语丝》杂志的主要撰稿人。这一时期的散文集《剪拂集》 。1932年 9月创办《论语》半月刊,不久又创办《人间世》和《宇宙风》,都以 发表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 三、“现代评论”派
中国现代散文
(1917~1949)
20年代丰富绚烂的散文
一、“随感录”作家群。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以 鲁迅的杂文最具有代表性,成就也最高。俞平伯20年 代的散文集有《燕知草》和《杂拌儿》。初期散文朦 胧空灵,透露出玄妙的哲理与感伤的思绪,文笔繁缛 晦涩。其中《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陶然亭的雪》 《清河坊》《西湖的六月十八夜》等,是散文中的名 篇。
谈”。 3.文体多样,表现自由,不拘一格。 4.受世界文学的广泛影响。 5.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自己的园地——周作人的散文创作
1.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周作人最早是作为翻译家出 现的。著名的《人的文学》和《思想革命》《平民 的文学》《新文学的要求》等论文,形成了自己的 完整的理论体系。 2.1924年后写作的重点转向散文,并一发不可收,相继出版《雨 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等十几部散文集,成 为中国新文学散文史上杰出的散文家。 3.周作人的散文分为“浮躁凌厉”和“冲淡平和”两体。他最擅 长的 为“冲淡平和”的闲谈体,意蕴深远、风格独到、造诣极高。
二、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 以朱自清、冰心为代表。他们 以文字优美而著称。其他作家如 许地山《空山灵雨》, 叶圣陶《剑鞘》。
三、郁达夫散文真正显示其散文独特艺术成就的是游记。 20年代的散文以《还乡记》和《还乡后记》为代表。 30年代是《屐痕处处》《达夫游记》。
四、瞿秋白散文《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是报告文学的 开拓之作。
朱自清的散文
朱自清前期的散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写景抒情,一类记 人叙事。这两类散文都有名篇流传于世。 ❖ 写景抒情类散文,用精雕细刻的工笔手法大量的比喻,栩栩如生 地把景物表现出来,使人读后有特别真切的感受,如亲历其地亲见 其景。如《荷塘月色》《绿》 ❖ 记人叙事类散文,可称为亲情散文,像《背影》《儿女》《给亡 妇》等主要是抒发父子之情、夫妻之情,这类散文写得真切感人, 充满了浓浓的人间至情,读来令人不禁泪下。
周作人的散文
1.更倾向于把文章当成“自己的园地”,是抒我之情 的“言志”。他乐于饮苦茶、读杂书,陶醉于他的“苦 雨斋”那浓郁的古典氛围中,去玄思冥想,言志作文, 在文学上寻找安慰。代表的散文是《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 《苦雨》《喝茶》《乌篷船》等。 2.周作人的小品散文常将口语、文言和欧化语杂糅调和,产生了 一种“涩味”与“简单味”,很耐人咀嚼。 3.三四十年代周作人的散文实验了一种“文抄公体”的形式,文 章的主干是精心挑选的或苦涩或华美的古文,连缀其间的是周作 人的评点,用简明、朴实的现代白话,或两者兼而有之。
20年代中期出现的“现代评论”派,多是欧美 留学归来的自由知识分子,其政治倾向与鲁迅 相对立,他们的散文创作思想取向也不一样。 现代评论派的散文作家主要有陈西滢、徐志摩、 吴稚晖。
现代散文的主要特点:
1.革新散文内容,文上的影响。 2.扩大了表现生活的范围。“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不可
《野草》大致的内容
1.对于封建专制文化和世俗社会的抨击,鲜明地表达作者 的爱憎之情。《复仇》《狗的驳诘》《死后》《颓败 线的颤动》《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失掉 的好地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