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普通高中年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
福建省普通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
必修一第一章 行星地球(一)绘制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了解太阳系模式图,并能确定地球在其中的位置;分析太阳系八个行星的比较数据,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用科学的宇宙观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 ①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称为天体;②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③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的天体;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如太阳;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如土星是太阳的行星; 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如月球是地球的卫星23、①太阳系中共有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②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可形象地记为“火烧木头”;③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方向具有同向性、轨道面具有共面性、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
4、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①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②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③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④地球上具有液态水。
(二)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了解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了解太阳的外部结构及其主要活动类型,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1、①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为氢和氦; ②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①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②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其中,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为11年3、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①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受到影响;②使地球磁场突然出现“磁暴”现象;③出现美丽的极光现象 (三)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了解黄赤交角的含义。
1、地球自转①地球绕其自转轴(简称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旋转运动,称为地球的自转; ②自转周期:太阳日为24小时,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真正的自转周期);③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不建议死记硬背,可用课本等物体旋转加深理解);④a.度为15°/h ,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b.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故赤道线速度最大,两极最小。
福建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剃度开发理论的引入和发展,我国以陈栋生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学者提出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并被作为我国政府组织国民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地域依托。
东部: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12个)中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山西,河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湖南(9个)西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唯乌尔自治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西藏自治区.(10个)在地带的划分中,关于广西,海南,陕西和四川的划分有些争议,但是地带划分本身是基本上被接受的.2004年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广西和内蒙古两个民族自制区划分到了国家大开发意义上的西部地区.东部:辽宁北京河北山东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这几个省都是沿海省份,地形平坦,气候湿润,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好,大学集中,科技先进,交通便利,。
其中北部有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三大经济圈。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合理,像北京上海广州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中部:有河南山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六省。
其中几个省有如下特点:河南地形平坦气候湿润灌溉方便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人口稠密,可发展劳动密集形产业,如纺织业;交通便利(郑州京九线上的大站)。
山西是我国的资源大省,主产煤。
湖北位于长江中下游,处于我国正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东连上海西接西部地区(水路)南到广州北达北京(京九线),工业发达。
西部:就是西部大开发中划分的14个省市。
西部地区面积广大,人口稀少,资源丰富,是最几年才开发的。
福建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北方地区工业发展条件:农业基础-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甜菜、大豆、亚麻生产基地,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最大的棉区。
交通运输-东北地区铁路网最稠密,以沈阳和哈尔滨为中心,滨洲、滨绥、哈大、京沈、沈丹五条铁路呈"不"字型分布;黄河中下游地区铁路以北京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主要干线有:京哈、京九、京沪、京广、京包、京通、京秦,以及石太、石德、太焦、焦柳、胶济、陇海、包兰、同蒲、大秦、神黄、焦石等。
福建省普通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
福建省普通高中2016年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地理知识点整理[根据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地理学科考试大纲(试行)整理]若有错别字或表述不清楚的,请务必回归课本查询!!!必修一第一章 行星地球(一)绘制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了解太阳系模式图,并能确定地球在其中的位置;分析太阳系八个行星的比较数据,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用科学的宇宙观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 ①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称为天体; ②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③天体{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的天体;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如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如土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如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2、总星系{银河系{ 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月球。
其它恒星系;其它恒星系。
河外星系。
3、①太阳系中共有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②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可形象地记为“火烧木头”;③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方向具有同向性、轨道面具有共面性、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
4、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①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②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③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④地球上具有液态水。
(二)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了解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了解太阳的外部结构及其主要活动类型,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1、①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为氢和氦;②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①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②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其中,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为11年;3、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①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受到影响;②使地球磁场突然出现“磁暴”现象;③出现美丽的极光现象(在地球高纬地区)。
福建省高一会考知识点地理
福建省高一会考知识点地理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关系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
高一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主要涉及到一些基础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能够使学生对世界各地的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更深入的认识。
福建省高一会考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地理基础知识1. 地球与地图:了解地球的结构和地图的使用,包括纬度、经度、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基本概念。
2. 地理坐标和地图表达:学习如何使用地理坐标和地图表达地理位置和分布。
3. 地理信息技术:认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卫星遥感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二、自然地理知识1. 世界自然地理:了解世界各大洲、各国的主要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植被、动物资源等。
2. 中国自然地理:熟悉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区划以及主要河流、湖泊、山脉等。
3. 中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掌握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以及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三、人文地理知识1. 人口与城市:了解全球和中国的人口分布、人口增长趋势、人口结构以及城市化进程。
2. 经济地理:认识世界和中国的主要经济区域,了解各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发展现状。
3. 文化地理:研究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民俗习惯等,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现象。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从宏观的角度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情况和人文景观,加深对不同地域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地理的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包括空间思维、地理信息处理和地理问题解决能力等。
通过实例分析、地理实地考察等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福建省高一地理会考知识点的掌握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体现。
在备考过程中,除了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复习,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学生还应该注重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其基本运动形式,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公转导致季节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要素。
学会使用地图,能够识别地形图上的主要地形特征。
二、自然地理1. 大气环境:包括大气的组成、大气压力、风的形成等。
了解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2. 水文特征: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的分布、类型和特性。
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地貌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地貌形态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4. 地质作用:板块构造、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 生物地理:生物群落的分布、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分布、迁移、城市化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经济地理: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以及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
3. 文化地理:不同地区文化特征的形成,包括语言、宗教、风俗等。
四、区域地理1. 世界地理:各大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分布和主要国家概况。
2. 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行政区划、资源分布等。
五、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影响。
2.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实践,如何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
六、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如卫星遥感、航空摄影等。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七、地理实践能力1. 地理观测:学会使用地理工具进行观测,如使用罗盘确定方向、使用海拔计测量高度等。
2. 地理调查:掌握地理调查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
3. 地理数据分析:学会对收集到的地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
福建省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
福建省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了解、研究和解决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福建省高二地理会考的范围广泛,内容涵盖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地球环境等多个领域。
下面将会介绍一些福建省高二地理会考的重要知识点。
1. 陆地与海洋交错带福建位处中国东南沿海,既有陆地,又有大片的海洋。
陆地与海洋交错带是指陆和海的交界区域,包括陆海交界的海岸线、陆地和海洋交互影响的相互作用区域。
福建省的陆地与海洋交错带资源丰富,使得福建成为一个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和沿海经济带。
2. 漳州湾区域规划漳州湾是福建省东南沿海中的一个重要湾区,也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门户港口之一。
漳州湾区域规划是福建省高二地理会考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漳州湾区域规划涉及到港口建设、产业布局、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对于发展福建省沿海经济带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工业与城市化发展福建省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经济强省,工业和城市化发展较为迅速。
福建省高二地理会考中将重点考察福建省工业和城市化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
工业和城市化发展对于土地利用、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
4. 福建省的自然灾害防御由于福建省处于台风活跃区域,受台风、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影响。
福建省高二地理会考将正视自然灾害的防御和减灾工作,包括防洪工程的建设、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防台风措施的实施等。
5. 福建省的生态环境保护福建省高二地理会考中也会考查福建省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但也面临着生境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福建省高二地理会考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会较高。
综上所述,福建省高二地理会考的知识点包括陆地与海洋交错带、漳州湾区域规划、工业与城市化发展、自然灾害防御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
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地理学科成绩、加深对福建地理特点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超全会考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超全会考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通常以北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对地理事物的解释和说明。
3. 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如地形图、气候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如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包括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散射和吸收。
-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如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如地球轨道变化、太阳活动)和人为因素(如温室气体排放)。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 河流的特征,如河流的流域、水系、水文特征等。
- 湖泊、地下水等其他水体的特点。
3. 地貌:- 内力作用下的地貌,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 外力作用下的地貌,如风化、侵蚀、沉积、冰川作用等。
- 各种地貌类型的识别与分布,如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4. 生物与土壤:- 生物群落的类型与分布,如森林、草原、湿地等。
- 土壤的形成过程,以及不同土壤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的规律,如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形成。
-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老龄化、迁移等。
- 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与规划。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类型与分布,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农业的区位因素,如气候、土壤、市场等。
- 工业的类型与分布,工业区位的选择与影响因素。
3. 交通运输与旅游:-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
- 交通网络的布局与规划。
-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开发,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如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
福建地理会考高一知识点
福建地理会考高一知识点福建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份,地理概念的掌握对于理解和认识福建的地理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福建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角度进行论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福建的地理会考高一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西濒台湾海峡,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望。
地处亚热带和北回归线之间,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福建与浙江、江西、广东相邻,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二、自然地理福建地势起伏,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是我国山地最多的省份之一。
福建的山脉交错,中部地区被誉为"中国的屋脊"。
其中,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
此外,福建还拥有许多风景名胜如鼓浪屿、土楼等,这些自然地理特点成为福建旅游的一大亮点。
福建地处沿海地带,拥有众多的港口和海湾,是我国的重要出海口,对于海洋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福建还有许多湖泊、河流和水库,给福建的农业和水资源供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人文地理福建的人文地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人口分布、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福建人口密度较高,城市化进程较快。
福州、厦门、泉州等大城市成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
福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主要民族有汉族、闽南人、客家人等。
对于这些不同的民族,福建保护和发展各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福建的地方文化例如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包括方言、传统建筑和习俗等。
福建的经济发展方兴未艾,为了推进经济建设,福建设有多个经济特区,例如厦门经济特区,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了大量的内外资金和技术。
福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制造业和外贸出口,包括纺织、电子、机械等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还是一个重要的海外华人华侨的聚居地。
许多福建人移居到东南亚国家,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海外华侨投资回流福建。
福建在经济、文化和人才交流方面,与世界各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总结福建的地理知识点涉及到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各个方面。
会考地理高中 知识点总结
会考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不完全的椭圆体,它的赤道略大于从北极到南极的距离。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约24小时,公转轨道为椭圆形。
地球的地理坐标: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由纬度和经度组成。
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分东经和西经。
纬度是赤道面和地球自转轴所夹成的天球表面圆弧的长度。
纬度共有称为北纬北纬N,称作南纬南纬S。
而经度共有东经和西经。
靠东日界线是180°东纬,靠西为180°西纬。
而本初子午线选为0°。
地图的制图原理:地图为地球的缩影,它将三维地球表面投影为二维平面。
地图的制图原理包括真实性、等角性、等积性和方位性。
地图的分类:地图根据比例尺大小,可分为平面图、精密图、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自然环境的结构与特点:地球自然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根据物性可分为大气层、水层和岩石层。
根据物质含量不同又分为气圈、水圈、岩石圈。
地表形态与气候的关系:地表形态对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山脉、高原和平原都会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
地球的气候区划:地球根据气候特点可分为寒冷带、温带和热带。
第三章人文地理环境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地面平坦的地方更适合居住和农业发展,而高山和荒漠地区则会对人类活动造成一定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和城市化等活动,都会对地表形态产生一定影响。
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及人类活动与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都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城市与农村的区位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区位关系对社会经济和人口分布都有着重要影响。
第四章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卫星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可以用于地质勘探、农业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
福建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必修
福建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必修福建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座省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福建的地理会考知识点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整理。
1.地理位置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东北部,北临浙江,西濒江西,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总面积121,400平方公里。
2.自然地理福建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
其中,闽江、乌溪、建阳江等河流穿行其中。
福建境内山峦叠嶂,主要山脉有武夷山、五虎岭和南岭。
自然灾害方面,福建常年受台风和暴雨灾害影响。
3.地理特点(1)气候特点: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2)植被资源:福建境内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2.68%,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杂交林和灌木丛等。
(3)动植物资源:福建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
其中,福建金丝猴、可爱多䳍、长尾鲈鱼等是福建的特有动物种类。
4.人文地理福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具有独特的人文地理特点。
(1)文化遗产:福建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福建土楼、南靖土楼等,被誉为"福建文化三宝"。
(2)传统习俗:福建地区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元宵节放灯笼、五谷丰登节吃五谷杂粮饭等。
(3)经济发展:福建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省份之一,经济发达。
福建沿海地区拥有多个国际知名港口,如厦门港、福州港等。
(4)旅游资源:福建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武夷山、鼓浪屿、土楼等众多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以上是福建地理会考的一些基本知识点,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福建的地理特点和人文风情。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福建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
福建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福建是一个多山且沿海的省份,地理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以下是福建地理会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地理位置和边界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相隔约130公里。
南部濒临南海,西临广东和江西,北部与浙江接壤。
福建省总面积约121,400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二、地貌特征福建地处祁连山与闽粤山脉东段的余脉取向相交构造地带,地势起伏较大。
福建的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4、福建的主要山脉有五岭山、武夷山、黄岗山等。
而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如闽江三角洲和闽南平原等。
三、气候特点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
冬季较为温暖,夏季炎热多雨。
每年的气温和降水量都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变化。
夏季常年高温多雨,冬季相对较凉爽。
四、水资源福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有诸多河流和湖泊。
福建的河流主要有闽江、龙浔江、曹溪、漳河等。
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是福建最大的河流,也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五、自然资源福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是福建的重要资源之一,森林覆盖率约为59%,福建是中国重要的木材产地之一、此外,福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钨矿、锑矿、铀矿等。
六、经济发展福建是中国重要的沿海经济开放省份之一、福建的经济以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纺织业等为主。
福建的沿海地区如厦门、福州等城市发展迅速,成为福建的经济中心。
福建还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省份,主要农产品有茶叶、水稻、糖和柑橘等。
七、旅游资源福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以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主。
武夷山和土楼是福建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其他知名景点还包括厦门、鼓浪屿、南靖土楼等。
八、重要港口福建拥有多个重要的港口,是中国沿海贸易的重要门户之一、厦门、福州、泉州等港口是福建的主要港口。
福建的港口对外贸易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以上是福建地理会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1、天体及主要类型 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几种常见的天体: 恒星、星云、2、天体系统(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宇宙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按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木之间。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1、宇宙环境2、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温度)、地球的质量适中(大气)、液态水 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1、太阳高度角(纬度)2、海拔高度3、天气状况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①黑子(光球)②耀斑(色球)③太阳风(日冕)3、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④对气候的影响 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昼夜长短分布:夏之日:北半球达昼达到最大值。
越往北越长,南半球相反 冬至日:南半球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南昼越长,北半球相反岩石圈厚度大于地壳厚度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17km 、地幔2900km 、地核) 大气的受热过程(自己写出):风最后风向近地面的风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1海平面上升2温度的变化3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河流的补给形式:地下水(最稳定)、大气降水(东部地区最主要)、冰川补给(西部地区)、季节性积雪(东北地区)、湖泊水水循环的过程(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渔场(四大渔场,秘鲁渔场原因不同,其他原因相同)、航海、污染物的扩散通常所说的水资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福建省高二地理会考资料
福建省高二地理会考资料:北方地区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
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福建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福建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一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①黄土高原的南界;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
二传统工业区概况:1著名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东北工业区。
2工业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
3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
传统工业区案例-德国鲁尔区:1区位优势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能直通海洋⑤广阔的市场2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煤炭、钢铁是基础,衰落也最明显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的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
④新技术革命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整治措施: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②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综合整治海边。
③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
福建高一地理会考知识点
福建高一地理会考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福建高一地理会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包括地球的形状与结构、板块构造与地壳运动、气候与水资源、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
以下是福建高一地理会考的一些重点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等多层结构组成。
其中,地壳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包括大洲和海洋。
2. 板块构造与地壳运动地球的地壳并非整体连续的,而是由多个板块组成的。
板块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形成了地壳运动的基础。
板块边界包括构造边界(如地震带和断裂带)和地貌边界(如山脉和沟壑)。
3. 气候与水资源气候是指长期平均的天气状态,受经纬度、海洋、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
福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四季分明特点。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包括江河湖泊水和地下水资源等。
4. 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地球表层的开发和利用方式,包括农业、工业、城市建设等。
然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导致环境问题,如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生态系统破坏。
因此,环境保护十分重要,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环境。
5. 城市化与人口问题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人口问题,如人口过于集中、城市贫困等。
解决人口问题需要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并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和就业机会。
6. 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经济地理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特色和发展模式,需要合理规划和促进区域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共同富裕。
总结起来,福建高一地理会考的知识点涵盖了地球的形状与结构、板块构造与地壳运动、气候与水资源、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城市化与人口问题以及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等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和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地理
一、物质与能源的利用。
1.能源与开发。
1.1能源的种类与特点。
1.2能源的消耗。
1.3能源的开发利用。
2.物质资源与开发。
2.1物质资源的分类。
2.2各类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人口与经济发展。
1.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
1.1人口变化与人口问题。
1.2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1.3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2.产业与经济发展。
2.1产业结构的变化。
2.2一带一路与对外开放。
2.3现代服务业和智能制造业的发展。
三、区域协调发展。
1.区域协调发展基础。
1.1区域发展概述。
1.2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2.区域发展战略。
2.1区域发展规划。
2.2跨区域合作与发展。
四、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
1.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1.1全球政治格局演变。
1.2全球经济发展现状。
2.可持续发展。
2.1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2.2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地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地理知识点整理[根据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地理学科考试大纲(试行)整理]若有错别字或表述不清楚的,请务必回归课本查询!!!必修一第一章 行星地球(一)绘制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了解太阳系模式图,并能确定地球在其中的位置;分析太阳系八个行星的比较数据,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用科学的宇宙观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 ①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称为天体; ②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③天体{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的天体;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如太阳;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如土星是太阳的行星;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如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2、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月球。
其它恒星系;其它恒星系。
河外星系。
3、①太阳系中共有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②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可形象地记为“火烧木头”;③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方向具有同向性、轨道面具有共面性、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
4、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①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 ②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③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④地球上具有液态水。
(二)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了解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了解太阳的外部结构及其主要活动类型,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1、①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为氢和氦;②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①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②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其中,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为11年;3、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①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受到影响;②使地球磁场突然出现“磁暴”现象;③出现美丽的极光现象(在地球高纬地区)。
(三)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了解黄赤交角的含义。
1、地球自转①地球绕其自转轴(简称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旋转运动,称为地球的自转;②自转周期:太阳日为24小时,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真正的自转周期);③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不建议死记硬背,可用课本等物体旋转加深理解);④a.度为15°/h,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b.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故赤道线速度最大,两极最小。
2、地球公转①地球绕太阳运动,叫做地球公转;②公转周期: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记忆方法:高二的365天我在9月10日教师节送给6位老师礼物)③7月初为远日点,1月初为近日点;3、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存在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度数为23°26′(在数值上等于南北回归线的度数)4、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光照示意图见必修一P15 图1.18)图15、昼夜交替和时差(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一)①原因:a.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b.地球的自转运动;②晨昏线:向着太阳的半球叫昼半球,而背着太阳的半球叫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有一个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及经过该点的经线)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及经过该点的经线)为18时。
6、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自转地理意义之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记忆方法:深圳卫视有档电视节目叫《男左女右》)7、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相关时间计算(自转地理意义之三)①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叫地方时;地方时是东边地点时刻比西边地点时刻要早,表现为时间值要大(原因:地球自西向东转);②国际上规定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又叫标准时;③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差一个小时;④中国统一用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0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⑤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计算;第三步: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知西(时区)求东(时区)用加,知东(时区)求西(时区)用减。
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小时,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⑥区时的计算:题型一:求时区时区序号=已知经度/15°,余数<7.5则整数为时区序号;余数>7.5则整数+1为时区序号;题型二:求区时两个时区之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东加西减”:所求点在已知点以东用“+”,以西用“—”。
8、光照图的判断方法:①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的依据为: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②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分、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③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④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为所求地=90°-(所求地纬度和直射点纬度之差)第一步:先求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第二步:若所求地点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点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和;第三步:再用90°减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9、昼夜长短的计算(1)一年中无论何时,赤道永远昼夜平分,即昼长12小时、夜长12小时;(2)若节气为夏至时,则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昼长为24小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夜长为24小时;(3)若节气为冬至时,则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昼长为24小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夜长为24小时;(4)二分(春分、秋分)日时,全球昼夜平分,即昼长12小时,夜长12小时;(5)计算方法:①方法一:比例法a.在侧视日照图中,利用晨昏线分割的昼弧、夜弧的线段比例计算;b.在俯视日照图中,利用晨昏线分割的昼弧、夜弧的弧度比例计算。
②方法二:日出日落时刻法a.日出时刻=当地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昼长=(12-日出地方时)×2;b.日落时刻=当地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昼长=(日落地方时-12)×2③方法三:对称法a.在同一天中,北半球某地的昼长等于南半球同纬度某地的夜长;b.同样,南半球某地的昼长等于北半球同纬度某地的夜长.10、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①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②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可粗略地划分地球五带。
(图见必修一P20 图1.24)(四)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线,绘制、标识地球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概括地核、地幔、地壳、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的主要特点;正确认识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
1、①地震波可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②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2、①在地下33千米处的不连续面称为莫霍界面,经过莫霍界面后,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加快;②在地下2900千米处的不连续面称为古登堡界面,经过古登堡界面后,纵波的传播速度下降,横波消失。
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见必修一P22 图1.26)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4、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①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为氮和氧;②水圈是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的水处于不断地循环运动之中;③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一)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含义;能绘简图说明并设计实验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见必修一P29 图2.2 右图)记忆方法: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知道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
(二)理解并能绘简图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的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1、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2)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根本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直接原因)。
(3)形成过程: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大地密度差异;②竖直方向上气流上升或下降运动;③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④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4)热力环流的判断口诀:“高高低低”:等压面向高(低)处弯曲,同一水平面为高(低)压。
(5)常见的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
2、大气的水平运动(1)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南左北右;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使风速减小,但在高空中不考虑摩擦力。
(2)判断风向(运用“左右手定则”,即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这是后面学习的一大重要方法)①第一步:先确定南、北半球,高空还是地面;②第二步: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③第三步:伸出左手或右手,手掌朝上,四指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同;④第四步:若是在地面,则拇指与偏离手掌45°即为风向;若是高空,则为90°。
(例题:考纲P18 4、5,P19 6、7 )(3)判断风速①同一幅等压线上,等压线密集,风速大;等压线稀疏,风速小;②相邻两条等压线间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反之,风速越小。
3、气压带、风带(1)名称、位置:(图见必修一P34 图2.10)(2)季节性移动:全球气压带、风带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必修一P37)①1月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②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热低压...切断。
(4)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注:在全球气压带中,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为热力成因(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引起的),而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为动力成因(由于气流被迫上升或堆积下沉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