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单桩承载力(审查版)
单桩承载力计算
![单桩承载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d94a020f111f18583d05a40.png)
塔吊基础桩计算说明:根据塔基的基础承载力、尺寸要求,塔基基础尺寸分别为5300mm×5300mm,5800mm×5800mm两种,基础坐落于回填土上,回填土不能作为持力层使用,根据塔基要求,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达到5300mm×5300mm基础≥140 Kpa,5800mm×5800mm基础≥100 Kpa;需对塔基基础进行打桩处理。
厂区内高低起伏较大,持力层花岗片麻岩高度不一,高度从自然地坪下5m到20m不等,因此,为满足持力层设计要求,本次桩基深度统一进入第五层持力层花岗片麻岩0.5m。
基础桩参数计算:(1)桩长、桩径的确定:桩径:φ800㎜;有效桩长L=(5.5m-20.5m),以桩端进入第六层花岗片麻岩。
(2)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根据勘查报告,桩基参数表表5粉砂层按3m 计算,全风化片麻岩2m ,强风化片麻岩0.5m 。
KA q l q u Ra ni p p i si p /)(1∑=+=Ra ---单桩承载力标准值,1011KN ;取值1000KN 。
pu ---桩的截面周长,2.512m ;si q ---第i 层桩周土的侧阻力极限值,kPa ;参见岩土勘察报告;l i ---第i 层土的厚度,按照最不利剖面取值,m ;q p ---桩的端阻力极限值;⑥强风化花岗片麻岩q p =2000kPa ; Ap---桩的截面面积,0.5024㎡; K---安全系数,K=2。
(3)桩数的确定5300mm ×5300mm 基础≥140 Kpa :该基础竖向承载力要求值为:140×5.3×5.3=3932.6KN 桩数:3932.6/1000=3.93根,为安全期间,在满足承载力及规范要求桩间距的要求情况下,该基础桩采用5根。
5800mm ×5800mm 基础≥100 Kpa :该基础竖向承载力要求值为:100×5.8×5.8=3364KN桩数:3364/1000=3.36根,为安全期间,在满足承载力及规范要求桩间距的要求情况下,该基础桩采用5根。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9b2f226d5901020206409c3e.png)
三、桩身质量检验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
设计等级为甲级、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其它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
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l根(5.1.6条)。
此条规定单往单桩100%检验。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对于一级建筑桩基和地质条件复杂或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基桩工程,应进行成桩质量检测。
检测的方法可采用可靠的动测法;检测数量根据具体情况由设计确定(9.1.4条)。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施工完后的工程桩应进行桩身质量检验。
直径大于800mm的砼嵌岩桩应采用钻孔抽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检查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lO%,且每根柱下承台的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条文说明:直径大于800mm的单柱单桩的嵌岩桩必须100%检测(10.1.7条)。
综上所述,直径大于800mm的单柱单桩必须进行100%的桩身质量检验。
检验方法应采用钻孔抽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或可靠的动测法。
四、桩身砼取样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3002 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强制性条文,5.1.4条)。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直径大于lm的桩,每根桩应有1组试块(6.2.8条)。
五、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
设计等级为甲级、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检验桩的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条文说明:关于静载荷试验桩的数量,如果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单一,当地又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设计确定。
非静载荷试验桩的数量,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lO6的规定执行(5.1.5条)。
单桩承载力
![单桩承载力](https://img.taocdn.com/s3/m/2ca5d7ee172ded630b1cb66d.png)
第四节单桩承载力桩基础是由若干根基桩所组成,在设计桩基础时,应从分析单桩入手,确定单桩承载力,然后结合桩基础的结构和构造型式进行基桩受力分析计算,从而检验桩基础的承载力及其变形。
单桩承载力是指单桩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和桩本身的强度和稳定性均能得到保证,变形也在容许范围内,以保证结构物的正常使用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一般情况下,桩受到轴向力、横轴向力及弯矩作用,因此须分别研究和确定单桩的轴向承载力和横轴向承载力。
一、单桩轴向荷载传递机理和特点桩的承载力是桩与土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单桩在轴向荷载下桩上间的传力途径、单桩承载力的构成特点以及单桩受力破坏形态等基本概念,将对正确确定单桩承载力有指导意义。
(一)荷载传递过程与土对桩的支承力桩在轴向压力荷载作用下,桩顶将发生轴向位移(沉降),它为桩身弹性压缩和桩底以下土层压缩之和。
置于土中的桩与其侧面土是紧密接触的,当桩相对于土向下位移时就产生土对桩向上作用的桩侧摩阻力。
桩顶荷载沿桩身向下传递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克服这种摩阻力,桩身轴向力就随深度逐渐减小,传至桩底的轴向力也即桩底支承反力,它等于桩顶荷载减去全部桩侧摩阻力。
桩顶荷载是桩通过桩侧摩阻力和桩底阻力传递给土体。
因此,可以认为土对桩的支承力是由桩侧摩阻力和桩底阻力两部分组成,桩的极限荷载(或称极限承载力)就等于桩侧极限摩阻力和桩底极限阻力之和。
桩侧摩阻力和桩底阻力的发挥程度与桩土间的变形性态有关,并各自达到极限值时所需要的位移量是不相同的。
试验表明:桩底阻力的充分发挥需要有较大的位移值,在粘性土中为桩底直径的25%,在砂性土中约为8%~10%;而桩侧摩阻力只要桩土间有不太大的相对位移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具体数量目前认识尚不能有一致的意见,但一般认为粘性土为4 ~ 6mm,砂性土为6~10mm。
因此在确定桩的承载力时,应考虑这一特点。
柱桩由于桩底位移很小,桩侧摩阻力不易得到充分发挥。
对于一般柱桩,桩底阻力占桩支承力的绝太部分,桩侧摩阻力很小常忽略不计。
单桩承载力计算表
![单桩承载力计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2bc3ccb865ce0508763213cf.png)
单桩竖向总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4164.719375 2082.359688
桩单桩承载力计算表1
0.375 1.57 适用于hb/d1<5的情况时 22 0.426666667 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kPa) 分层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N) 80 80 80 80 87 628 125.6 125.6 125.6 1912.26
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N) 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N)
3293.86 870.859375
单桩竖向总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3980.735 1990.3675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单桩承载力计算表2
桩内径d1(m) 桩外径d(m) 0.5 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hb(m) 1 桩周长u(m) 桩端土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 5000 桩长(m) 空心桩桩端净面积Aj(m2) 0.085859375 桩端土塞效应系数λ p 层号 层底深度(m) 分层厚度(m) 桩顶 5 1 10 5 2 11 1 3 12 1 4 13 1 5 27 14 6 29 2
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N) 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N)
2917.06 1063.675
桩单桩承载力计算表2
0.37kPa) 分层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N) 80 80 80 80 87 120 628 125.6 125.6 125.6 1912.26 376.8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单桩承载力计算表1
桩内径d1(m) 桩外径d(m) 0.5 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hb(m) 1 桩周长u(m) 桩端土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 8000 桩长(m) 空心桩桩端净面积Aj(m2) 0.085859375 桩端土塞效应系数λ p 层号 层底深度(m) 分层厚度(m) 桩顶 5 1 10 5 2 11 1 3 12 1 4 13 1 5 27 14
800单桩承载力计算书
![800单桩承载力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f30f0f34aaea998fcc220eec.png)
单桩承载力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 基桩设计参数 成桩工艺: 人工挖孔灌注桩 承载力设计参数取值: 人工填写 孔口标高0.00 m 桩顶标高0.50 m 桩身设计直径: d = 0.80 m 桩身长度: l = 10.00 m中风化岩37.50砾砂7.50填土5.00孔口标高3. 设计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以下简称 桩基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以下简称 基础规范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估1. ψsi ——大直径桩侧阻尺寸效应系数,按桩基规范表5.2.9-2确定2. 桩身周长u 、桩端面积A p 计算 u = π × 0.80 = 2.51 m A p = π × 0.802 / 4 = 0.50 m 23.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估算 粘性土、粉土中ψsi = 1 砂土、碎石类土中ψsi = ⎝⎛⎭⎫0.8d 1/3= 1.00ψp = ⎝⎛⎭⎫0.8d 1/3 = 1.00根据桩基规范5.2.9采用公式如下Q uk = Q sk + Q pk土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Q sk = u∑ψsi q sik l i = 2.51 × (1.00 × 0 × 5.00 + 1.00 × 160 × 4.20) = 1687kN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 pk = ψp q pk A p = 1.00 × 1800 × 0.50 = 905 kN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Q uk = Q sk + Q pk = 1687 + 905 = 2592 kN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计算,根据基础规范附录Q条文Q.0.10第7条规定R a = Q uk/2 = 2592/ 2 = 1296 kN。
800桩管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800桩管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https://img.taocdn.com/s3/m/1c43f24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6.png)
800桩管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参数和场地条件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出:
1. 确定桩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包括桩长、直径或截面尺寸等。
2. 根据场地勘察数据和地质资料,确定桩顶与地面之间的有效摩擦阻力及桩底的端阻力。
3. 结合土层强度参数、承载力计算方法以及相关荷载信息,进行承载力计算。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静力触探法、桩侧摩阻力法、静力加载试验等。
4. 进行不确定性分析,考虑桩基本位移、土层变异性和其他因素对承载力的影响,并得出单桩承载力的特征值。
由于缺乏具体的设计参数和场地条件,无法提供800桩管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具体数值。
建议您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相关规范和设计手册,进行详细的工程计算和设计。
1。
单桩承载力计算书新
![单桩承载力计算书新](https://img.taocdn.com/s3/m/ba1dd5f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7.png)
单桩承载力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单桩设计参数桩径1.0(扩底1.2)选取1号点位,回填土土层厚度取9.7m 地面堆载为10kn/m2桩型及成桩工艺:机械钻孔灌注桩中性点深度ln=9.7*0.9=8m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从桩顶起算Q uk = u ∑ψsi q sik l i + ψp q pk A p=0.92*3.14*1.0*(8*18+160*1.5)+0.92*3.14*0.6*0.6*4600=5893kN中性点以上负摩阻计算:i i i e e e i z z ∆+∆=∑-=γγσγ1121' =6.578184.0=⨯⨯kN q i ni si n 5.116.572.0'=⨯==σξ 中性点以上负摩阻标准值:11.5*3.14*1*8=289KN中性点以上填土的正摩阻:0.92*3.14*1*18*8=416kn特征值:5893/2-289-416/2≈2400KN检测值:检测值采用桩反力反推, 即当桩基检测值为该值时能满足设计所需 模型中最大设计轴力1782.54kn检测标准值为(1783+289+416/2)*2≈4500KN单桩承载力计算书1.单桩设计参数桩径0.8(扩底1.2)选取1号点位,回填土土层厚度取9.7m 地面堆载为10kn/m2 桩型及成桩工艺:机械钻孔灌注桩中性点深度ln=9.7*0.9=8m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从桩顶起算Q uk = u ∑ψsi q sik l i + ψp q pk A p=3.14*0.8*(8*18+160*1.5)+0.87*3.14*0.6*0.6*4600=5488kN中性点以上负摩阻计算:i i i e e e i z z ∆+∆=∑-=γγσγ1121' =6.578184.0=⨯⨯kN q i ni si n 5.116.572.0'=⨯==σξ 中性点以上负摩阻标准值:11.5*3.14*0.8*8=231KN中性点以上填土的正摩阻:3.14*0.8*18*8=362kn特征值:5488/2-231-362/2≈2300KN检测值:检测值采用桩反力反推, 即当桩基检测值为该值时能满足设计所需 模型中最大设计轴力1916.57kn检测标准值为(1917+231+362/2)*2≈4600KN2..单桩设计参数桩径0.8(扩底1.4)选取1号点位,回填土土层厚度取9.7m 地面堆载为10kn/m2桩型及成桩工艺:机械钻孔灌注桩中性点深度ln=9.7*0.9=8m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从桩顶起算Q uk = u ∑ψsi q sik l i + ψp q pk A p=3.14*0.8*(8*18+160*1.5)+0.83*3.14*0.7*0.7*4600=6838kN中性点以上负摩阻计算:i i i e e e i z z ∆+∆=∑-=γγσγ1121' =6.578184.0=⨯⨯kN q i ni si n 5.116.572.0'=⨯==σξ 中性点以上负摩阻标准值:11.5*3.14*0.8*8=231KN中性点以上填土的正摩阻:3.14*0.8*18*8=362kn特征值:68388/2-231-362/2≈3000KN检测值:检测值采用桩反力反推, 即当桩基检测值为该值时能满足设计所需 模型中最大设计轴力2530.9kn检测标准值为(2531+231+362/2)*2≈5800KN3..单桩设计参数桩径0.8(扩底1.8)选取1号点位,回填土土层厚度取9.7m 地面堆载为10kn/m2 桩型及成桩工艺:机械钻孔灌注桩中性点深度ln=9.7*0.9=8m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从桩顶起算Q uk = u ∑ψsi q sik l i + ψp q pk A p=3.14*0.8*(8*18+160*1.5)+0.76*3.14*0.9*0.9*4600=9856kN中性点以上负摩阻计算:i i i e e e i z z ∆+∆=∑-=γγσγ1121' =6.578184.0=⨯⨯kN q i ni si n 5.116.572.0'=⨯==σξ 中性点以上负摩阻标准值:11.5*3.14*0.8*8=231KN中性点以上填土的正摩阻:3.14*0.8*18*8=362kn特征值:9856/2-231-362/2≈4500KN检测值:检测值采用桩反力反推, 即当桩基检测值为该值时能满足设计所需 模型中最大设计轴力4481.16kn检测标准值为(4482+231+362/2)*2≈9700KN1.单桩设计参数桩径0.8 选取1号点位,回填土土层厚度取9.7m 地面堆载为10kn/m2 桩型及成桩工艺:机械钻孔灌注桩中性点深度ln=9.7*0.9=8m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从桩顶起算Q uk = u ∑ψsi q sik l i + ψp q pk A p=3.14*0.8*(8*18+160*1.5)+3.14*0.4*0.4*4600=2733kN中性点以上负摩阻计算:i i i e e e i z z ∆+∆=∑-=γγσγ1121' =6.578184.0=⨯⨯kN q i ni si n 5.116.572.0'=⨯==σξ 中性点以上负摩阻标准值:11.5*3.14*0.8*8=231KN中性点以上填土的正摩阻:3.14*0.8*18*8=362kn特征值:2733/2-231-362/2≈950KN检测值:检测值采用桩反力反推, 即当桩基检测值为该值时能满足设计所需 模型中最大设计轴力833.74kn检测标准值为(883.74+231+362/2)*2≈2800KN桩身强度计算(800mm 直径桩)一、设计资料1.基本设计参数桩身受力形式:轴心受压桩稳定系数不折减不考虑地震作用效应桩顶5D 范围内箍筋加密主筋:HRB400f'y = 360 N/mm2箍筋:HRB400桩身截面直径:D = 800.00 mm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s = 35.00 mm混凝土:C30fc = 14.3 N/mm2成桩工艺系数: = 0.702.设计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二、计算结果1.. 验算正截面受压承载力r =D/2=800/2=400mmAps = πr 2 = 3.14×400.002 =502400 mm2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式(5.8.2-2)ps c c A f ψ= 0.70×14.3×502400 =5029024N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满足要求桩身强度计算(1000mm 直径桩)一、设计资料1.基本设计参数桩身受力形式:轴心受压桩稳定系数不折减不考虑地震作用效应桩顶5D 范围内箍筋加密主筋:HRB400f'y = 360 N/mm2箍筋:HRB400桩身截面直径:D = 1200.00 mm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s = 35.00 mm 混凝土:C30fc = 14.3 N/mm2成桩工艺系数: = 0.702.设计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二、计算结果1.验算正截面受压承载力r =D/2=1000/2=500mmAps = πr 2 = 3.14×500.002 =785000 mm2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式(5.8.2-2)ps c c A f ψ = 0.70×14.3×785000=7857850N 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满足要求2. 计算0.8直径桩配筋配筋率0.45%A's = minAps = 0.45%×502400=2260mm2 实配主筋:12D16,A's =2412mm23 .计算1.0直径桩配筋配筋率0.35%A's = minAps = 0.35%×785000=2747mm2 实配主筋:14D16,A's =2814mm24.裂缝计算因为桩身受力形式为轴心受压桩,所以无需进行裂缝计算。
单桩抗拔承载力计算(含裂缝)
![单桩抗拔承载力计算(含裂缝)](https://img.taocdn.com/s3/m/a3702000a8114431b90dd892.png)
工程名称:项目名称:孔号:桩类型:输入砼强度C40Ap=πd*d/4=0.785m 21.000m 砼fc =19.1N/mm 20m 砼f tk = 2.39N/mm 20.000m 输入λ=0(干作业)0.000m Up=πd= 3.140m桩顶埋深0.000m地下水位标高27.390注:此表格仅当地下水位高于桩顶标高时适用R SK 摩阻力总计λu p ∑f si l i =G P 自重设计值A p γpl =F 浮浮力A p γ水l =γs =1.000KN 裂缝宽度=0.192单桩抗拔承载力设计值Ra=R /+G -1.05F 浮0.0000混凝土抗拔圆桩抗裂计算0.00输入圆桩直径d=输入桩长l=输入桩顶绝对标高±0.00相对于绝对标高单桩抗拔承载力计算人信汇D地块K6(2-2剖面)纯地下室圆桩版本号:1.0.11000mm 2300KN 2.725mm输入受拉钢筋根数=35根C40输入钢筋强度fy =300N/mm 250mm 实际C 取值=50mmAte =πd*d/4=785000mm 2As=17181mm 2Es =200000N/mm2=133.87mm 2=0.022N/mm 2=25mm==mm0.192(此值已根据规范要求与0.01作过比较)输入混凝土等级=输入保护层厚度C =输入圆形截面直径D =(此值已根据规范要求与0.2和1作过比较)0.569783696输入轴力标准值N k =输入单根受拉钢筋直径==r c αSk sk A N =σtes te A A =ρ∑∑=iiiiieqdn d n d ν2skte tkf σρϕ65.01.1-=⎪⎪⎭⎫⎝⎛+=te eq Ssk cr d c E ρσϕαω08.09.1max 版本号:1.0.1。
单桩承载力计算(嵌岩桩)
![单桩承载力计算(嵌岩桩)](https://img.taocdn.com/s3/m/2d260310cc175527072208eb.png)
/ /
1 1 / d D ) )
/ 3 3
(0.8 / d ) (0.8 / d ) (0.8 / D)1 / 4 ( 0 . 8 / D ) 1
表5.3.9 嵌岩深径比
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
hr / d
极软岩、软 岩 较硬岩、坚 硬岩
0
0.6 0.45
0.5
0.8 0.65
1
0.95 0.81
2Leabharlann 表5.3.6-2 si 大直径灌注桩侧阻尺寸效应系数
黏性土、粉 土
1/ 5
p 、端阻尺寸效应系数
D= 1.149 1.000 0.8 1.260 1.000
土类型
砂土、碎石类土
1/ 3
/ 3
p s i
( 0 0 . . 8 8
/ /
1 1 / d D ) )
/ 5 4
si p
( 0 0 . . 8 8
地层 深度
极限侧阻力 600mm桩 0.6 800mm桩 0.8 -254.717 0.000 229.094 463.313 0.000 0.000 437.691
极限端阻力 600mm桩 0.6 0 0 0 0 5355.082 ######## 4597.619 2378.079 800mm桩 0.8 0 0 0 0 8925.136 8925.136 7821.2376 4227.696
单桩承载力标准值(kPa) 600mm桩 0.6 800mm桩 0.8
5.07 0 1.52 1.59 1.11 合计
-191.038 0.000 171.821 347.485 0.000 0.000 328.268
5683.350 4945.104 2725.564
(二)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二)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3dc5831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5.png)
(二)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确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桩身侧阻力:当桩受到竖向压力时,土壤会对桩身施加一个与桩侧摩擦力相关的抗力。
这个侧摩阻力是桩承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可以采用经验公式或试验数据来确定桩身侧阻力。
2. 桩底端阻力:桩的底端会承受来自土层重力和周围土层的水平土压力,这些力会对桩产生抗力。
桩底端的阻力可以通过桩尖阻力试验或静力触探测试来确定。
3. 桩身自重:桩身的自重对竖向承载力也会产生影响。
可以通过桩的截面积和长度计算出桩的自重,并将其列入计算。
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具体方法通常采用现场试验或计算方法。
现场试验方法包括静力触探试验、载荷试验和钻孔取样试验等。
通过现场试验可以直接测定桩的竖向承载力,并根据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计算方法通常基于桩的几何形状和土壤力学参数,采用经验公式或理论模型进行计算。
根据桩的几何形状和土壤参数,可以计算出桩身侧阻力和桩底端阻力,并考虑桩身自重的影响,确定桩的竖向承载力。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承载力法、BEF法
和数值分析方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土壤的力学特性、桩体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等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结合现场试验和计算方法来确定桩的竖向承载力。
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fb371c0d03d8ce2f006623c8.png)
端承力系数: 摩阻力系数: φ c=
1 1 0.7
壁厚t= 桩身截面面积(Aa) KN/m^2
100 0.05495
桩身混凝土强度C80 Qpa= 2800 Gp=
fc= 35.9 N/mm^2 桩配筋直径 10.7 桩配筋根数 7
24.24 KN
层号 ①-1 ②-1 ③-1 ④-1 ④-2 ⑤-1 ⑤-2 ⑤-3 ------
4.50 4.52
承载力特征值Ra= 793.792 kN 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ta= 331.2924 <
*A=503.298
取Rta=
331.2924 kN
mm m^2 mm 根
相对标高 相对标高 相对标高
0.00 0.02 -10.20 -1.50
单桩抗压抗拔承载力计算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Ra=QpaAp+μ pΣ Qsiali (GB5007-2011)(8.5.6-1) 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 Rta=0.9*Gp+μ pΣ Qsia*li* (DBJ/T 15-22-2008)(5.2.8-1)
i
桩型: 预制管桩 桩径(d): 桩底截面面积(Ap): 桩身周长(μ p): 桩身强度 Q=Ap*fc*φ c= Q/1.25= 400 0.1256 1.256 3156 2525 mm m^2 m kN kN
m
水头标高
桩侧阻力 特征值 阻力土层 Qsia(Kpa 厚度 土层名称 ) li(m) Qsia*li 抗拔系数 Qsia*li* 素填土 0 0 0 0 绝对标高 1.50 耕土 0 0 0 0 孔空高程 0.50 粉质粘土 0 0 0.7 0 底板面标高 2.70 砾质粘性土 0 0 0.7 0 桩总长= 5.72 砾质粘性土 40 352 0.7 246.4 水头高程 8.80 全风化花岗岩 60 0 0.5 0 0.00 强风化花岗岩 100 0 0.5 0 0.00 中风化花岗岩 200 0 0.5 0 0.00
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
![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https://img.taocdn.com/s3/m/e3033f6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3.png)
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单根桩在竖向受力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承载力。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极限标准值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它直接影响着桩基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极限标准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桩的材料、桩的形式、桩的长度、桩的直径、桩的埋设深度、地基土的性质等。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确定合理的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
其次,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极限标准值通常通过现场试验和计算两种方法来确定。
现场试验是指在实际工程中对桩进行受压试验或拉拔试验,通过测量桩身变形和土体应力来确定承载力。
而计算方法则是通过理论公式和计算模型,根据桩的参数和地基土的性质来推导出承载力的极限标准值。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保证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极限标准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常需要进行多次试验和计算,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只有在充分了解桩基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环境条件下,才能确定合理的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
此外,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极限标准值对于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确定的承载力过小,可能导致桩基工程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无法承受,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性;而如果确定的承载力过大,可能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影响工程的经济性。
因此,合理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极限标准值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是桩基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参数,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现场试验和计算方法来确定。
确定合理的承载力极限标准值对于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确保确定的承载力极限标准值准确可靠。
单桩(群桩基础基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单桩(群桩基础基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https://img.taocdn.com/s3/m/e0a5aab34a7302768f993915.png)
桩基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7.2条公式计算
注:1、验算永久荷载控制的桩基的水平承载力,需乘以调整系数0.80;
2、验算地震作用桩基的水平承载力时需乘以调整系数1.25
表5.7.2
桩顶(身)最大弯矩系数νm 和桩顶水平位移系数νx
注:1、铰接(自由)的νm系桩身的最大弯矩系数,固接的νm系桩顶的最大弯矩系数2、当αh>4时取4.0
表5.7.5
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 值
注:1 当桩顶水平位移大于表列数值或灌注桩配筋率较高(≥0.65%)时, m 值应适当降低;当预制桩的水平向
位移小于10mm 时, m 值可适当提高;
2 当水平荷载为长期或经常出现的荷载时,应将表列数值乘以0.4 降低采用;
3 当地基为可液化土层时,应将表列数值乘以本规范表5.3.12 中相应的系数ψl
4、附录C.0.2 基桩侧面为几种土层组成时,应求得主要影响深度h = 2(d +1) m 米范围内的m值作为计算值
当 m深度内存在两层不同土时,m=m1h1^2+m2(2h1 +h2)/hm^2
当 m深度内存在三层不同土时,m=m1h1^2+m2(2h1 +h2)+m3(2h1+2h2 +h3)/hm^2
桩的换算埋深αhνmνx 140.768 2.441 2 3.50.750 2.502
4.0000.768
2.4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侧阻计算 式
桩竖向承载力计 算
钻孔号
桩顶标高
桩底面积 Ap 单位(m2) 土层名称
ZK24
296
底径8000.502孔口标高桩端进入持 力层深度 (m)
qsik
qpk
杂填土
0
粉质粘土
30
卵石
50
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 60
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 90
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 90
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 100
工程名称
桩 径(mm)
800
桩周长 u 土层 序号
2.512
是否持力 层
1
×
2
×
3
×
4
×
5
√
6
×
7
×
8
9
10
说明:本计 算根据《建 筑桩基技术 规范》 JGJ94-2008 进行计算, 以下简称桩 基规范 Quk= QQsukk+=Qpk=u* Qsk+Qpk=u* Ψ si=(0.8/D)1 /5 Ψ p=(0.8/D)1/4 (粘性土、粉 土)Ψ si=(0.8/D)1 /3 Ψ p=(0.8/D)1/3 (砂土、碎石 土) Ra=Quk/K (桩基规范 5.2.2) K-安全系数, 取2
计算土层 厚度 li
3.95
1.20 1.50 9.10 3.00 0.00 0.00
2.512×( 0× 3.95+30× 1.20+50× 1.50+60× 9.10+90× 3)
=2328.62 KN
桩端阻计算 式
4000× 0.502 = 2009.60 KN
桩径 800
Ψp= 1.00
Qsk= 2329
Qpk= 2010
Quk= 4338
Ra= 2169
桩长
18.75 M
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值(单位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单位KN)
0
0 0 0 4000 0 8000
292.75
Ψsi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未整平前)
Ψp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3.00
层底 深度 292.05 290.85 289.35 280.25 277.25 277.25 27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