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辨治足跟痛秘方偏方大全

合集下载

一块砖头治疗足跟骨刺,闻者称奇,用者叫好!

一块砖头治疗足跟骨刺,闻者称奇,用者叫好!

一块砖头治疗足跟骨刺,闻者称奇,用者叫好!
足跟骨刺、足跟痛又称足跟骨质增生,是骨质增生疾病常发病区域,症状表现为足跟压痛,走路时脚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针刺的感觉。

今天介绍一种用砖头和中药治疗足跟骨刺的方法,该方法外用,直接作用于病患部位,效果显著,安全没有副作用。

首先取砖头一块,以红砖为宜,在砖头上凿一个坑,足跟大小即可,砖头做好后放置备用。

取中药组方为:荜茇、川椒、川乌、麻黄、乳香各15克,蓖麻子、木瓜各30克,大风子60克,大风子要去皮的。

上药共研末,过100目筛,将药粉分成6份,分6次使用。

使用方法:先将1份药粉用醋调成糊状,用纱布包好放到砖窝里面,砖底部用火加热,5分钟后撤火,把脚跟放到药包上面,温度以不烫脚为宜,待砖凉却后,可再反复使用一次。

该方出自《中医外治杂志》,记载使用该方治愈足跟骨刺百余例。

上方中的砖头起到加热疏导的作用,同理可以用热水带或艾灸盒代替。

治疗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也可以使用该方,患者平趴,把药包放到腰部,外面用热水袋或艾灸盒加热即可。

脚踏中药垫 巧治足跟痛

脚踏中药垫 巧治足跟痛
霹 孽礤 麓 I
2 1 年 9 第9期 00 月

花 香 能 治 病 。萝 卜 、 花 南
机 能 , 而 , 情 也 就 随 之 有 因 病 所好转。
几 千 年 前 ,人 类 就 已本
瓜 花 和 百 合 花 的 香 味 , 可 辅
助 治 疗 糖 尿 病 ;天 竺 花 能 起
患 病 用 量 加 倍 )其 研 粗 末 , 摊 在 鞋 垫 足 跟 , 平 部 , 覆 纯 棉 布 , 周 边 缝 严 . 着 行 走 。 天 上 将 穿 7 更 换 1次 药 垫 。一 般 用 1次 即 可 见 效 . 2 3 用 ~ 次即可获愈。 ( 辑 编 郝近 大 )
般 大 小 的 纱 布 袋 内 。 每 次 用 1袋 置 鞋 跟 内 . 使 药袋 直 接 与疼 痛 部 位接 触 .每 天更 换 1
豆 蔻 花 的香味 可 治 胃病 : 苏
合 香 花 对 冠 心 病 和 高 血 压 有 疗效 , 等。 等
鲜 花 不 仅 以 它 的 各 种 颜 合 成 法提 取 ,只 有 松 树 制造
色 令 人 赏 心 悦 目 , 更 主 要 的 是 , 花 的 香 味 中 , 有 一 种 在 含
款 。 患 者选 用 。 供
1用 川 芎 4 . 5克 . 为 细 末 , 装 在 足 跟 研 分
次 。 后 第 2天 疼 痛 即 可 显 著 减 轻 , 换 药 垫 用 更
2 3次 足 跟 痛 即 可 消 失 ~
3用 吴 茱 萸 、 味 子 、 椒 各 1 . 五 花 0克 ( 脚 双
传 递 到 大 脑 皮 层 , 使 人 产 生
重 庆

以奏 效 。 它 能 杀 死 寄 生 在 呼 发 生感 染 的 各 种 微 生 物 。在 感 冒流 行 季 节 ,联 邦 德 国和

足跟痛症经方案例

足跟痛症经方案例

足跟痛症经方案例
封某,男,47岁,郑州人。

有6年足跟痛症病史,经常服用中西药,可没有达到预期治疗目的,近因足跟痛加重前来诊治。

刻诊:足跟痛如**,左侧甚于右侧,脚底麻木重着,舌质暗淡瘀紫,苔白腻,脉沉涩。

辨为血虚痰瘀证,治当温补阳气,健脾燥湿,活血化瘀,给予当归四逆汤与二陈汤合方加味
当归10g,白芍10g,桂枝10g,细辛10g,通草6g,大枣25枚,姜半夏15g,陈皮15g,茯苓12g,生姜18g,乌梅2g,生川乌10g,炙甘草6g。

6剂,每天1剂,每日3服。

二诊:足跟疼痛缓解,以前方6剂。

三诊:脚底麻木减轻,以前方6剂。

四诊:足跟重着基本消除,以前方6剂。

五诊:腻苔消失,以前方6剂。

六诊:足跟略有疼痛,以前方12剂,诸证悉除。

随访1年,未再复发。

用方提示:根据足跟痛如**辨为瘀血,再根据脚底麻木辨为血虚不荣,因脚底重着、苔白腻辨为痰湿,以此辨为血虚痰瘀证。

方以当归四逆汤温阳散寒,养血通脉,二陈汤醒脾燥湿,理气化痰,加生川乌逐寒通络止痛。

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分享经方芍药甘草汤,诸药配合治疗足跟痛收桴鼓之效!

分享经方芍药甘草汤,诸药配合治疗足跟痛收桴鼓之效!

分享经方芍药甘草汤,诸药配合治疗足跟痛收桴鼓之效!
芍药甘草汤首创于医圣张仲景,本意为治疗伤寒病误汗伤阴以致脚挛急而设,临床用于治疗足跟痛(跟骨增生)收效甚好。

组成:生白芍、炒白芍、炒赤芍、生甘草、炙甘草。

证情重者加玄胡;舌质有瘀者加川牛膝;舌苔白腻有湿者加木瓜;年龄大,体弱者加生地、熟地。

张仲景芍药甘草汤仅有芍药、炙甘草各4两组成。

原意酸甘化阴。

阴复筋得所养则伤寒误汗伤阴而致脚挛急自解。

细揣经义,应用于足跟痛(骨质增生),收效甚佳。

《神农本草经》载:芍药……除血痹,破坚积寒疝,止痛“长肌肉”。

后世把芍药分为赤、白二种,认为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而甘草有生用、炙用之殊,生者偏清热解毒,炙者偏补牌益气,二者均可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本方灵活配伍,如大剂量,白芍、赤芍生炒共用以避过于酸寒攻伐伤筋之嫌。

一补一泻,一收一散,既可养血益肝肾之阴,充养筋骨,又可破坚积、除血痹、缓急止痛。

甘草生、炙共用既可消除瘀热,祛寒热邪气,又可补脾益气,强骨充肌,诸药配合,正合治足跟痛之法,故收桴鼓之效。

有一位患者,女,68岁,患腰痛多年,后觉左足跟困酸疼痛,渐觉右足跟亦疼痛,症情不断加重,甚至不能行走,终日卧床,经X线摄片示:两侧跟骨均有骨刺生长,服中西药物均效差。

诊断:足跟痛(跟骨増生)。

治疗:芍药甘草汤加生地、熟地。

服药一段时候后,患者疼痛大减。

继续治疗后患者痊愈,能操持一般家务,2年后査访未复发。

足跟痛的中药治疗方法

足跟痛的中药治疗方法

足跟痛的中药治疗方法
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疼痛症状,通常发生在足跟部位,给
患者带来不适和影响日常生活。

中医药对于足跟痛的治疗有着丰富
的经验和方法,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治疗方法。

首先,足跟痛的中药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如果是由于湿热引起的足跟痛,可以选用清热利湿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茯苓等,这些药物可以清热解毒,利尿
排湿,有助于缓解足跟痛的症状。

其次,对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足跟痛,可以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
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当归、赤芍等,这些药物可以活血
化瘀,舒筋活络,有助于改善足跟痛的症状。

另外,对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足跟痛,可以选用补肝肾、益气活
血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巴戟天、熟地黄等,这
些药物可以滋补肝肾,益气活血,有助于缓解足跟痛的症状。

除了中药治疗,足跟痛患者还可以通过中医推拿、针灸等方式
进行治疗。

中医推拿可以通过调理经络、舒筋活络,有助于改善足
跟痛的症状。

针灸则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舒筋活络,有助于缓解足跟痛的症状。

总之,足跟痛的中药治疗方法是多方面的,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患者在接受中药治疗时,应该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足跟痛的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拾健康的生活。

陈守人教授治足跟痛医案

陈守人教授治足跟痛医案

陈守人教授治足跟痛医案
芮某,男,35岁,1996年11月20日初诊。

患者足跟痛如针刺数月,近2个月来,又增两目干涩,先后经西药止痛药、中药汤剂及针灸治疗,均无效验,特来求诊。

诊见:足跟疼痛如针刺,坐卧时痛止,行走、站立时疼痛即作,行动困难,查外观皮色不变,压痛明显,右内踝下方静脉曲张,苔薄脉平。

证属肾精不足,足跟失养。

拟补肾养血,舒筋活络法。

处方:大熟地30克,枸杞子10克,车前子(包)10克,杭白芍30克,炙甘草6克,全当归10克,川芎6克。

7剂,水煎内服,第3煎先熏后洗患足。

用药1周后,足跟痛即痊愈,内踝静脉曲张大为减轻,为图根治,要求继续服药治疗。

药已中的,效不更方,守方守法又用数剂,终至痊愈。

本例患者除足跟痛外,症状无多,舌脉饮食如常,但仔细辨别,尚有两目干涩及内踝静脉曲张等肾阴不足,血脉瘀阻见症,熟地、枸杞子补肾填精,车前子通肾开窍,当归川芎养血活血促其精血互化,佐以芍药、甘草汤舒筋活络,缓急止痛加并内服外洗同施,故取效较捷。

此方药对诸多肾虚足跟痛患者疗效确切,效如桴鼓。

十大泡脚之中药泡脚配方大全

十大泡脚之中药泡脚配方大全

十大泡脚之中药泡脚配方大全高血压:钩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叶20克、菊花20克。

失眠: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

肝脾肿大:三棱15克、莪术15克、延胡索15克、乌梅10克。

遗精、早泄:仙鹤草4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芡实30克、女贞子30克、狗脊15克、桑葚30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

足跟、足踝关节痛:寻骨风3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血竭10克、王不留行15克。

将泡脚方剂煎汤至2000毫升左右,水温保持在40摄氏度上下为宜。

泡脚中药组成:双花10g、大黄15g、元柏20g、红化15g、地榆炭25g、白芷15g、制乳香15g、制没药15g、白花蛇舌草20g、蛇床子20g、附子10g,加水500毫升煮沸20分钟,凉至40℃左右,每日2次,每次30分钟至1小时,20天为一个疗程。

少女痛经中药泡脚:蒲黄20克,五灵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没药10克。

上药加水2500毫升,煮沸15分钟后离火,先以药液蒸气熏双脚,待温度适宜后将双脚浸泡于药液中。

每次浸泡15-20分钟,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剂药重复使用两天。

于经前3天左右开始用药,连用3-5剂,连续用3个月经周期。

经临床观察,多数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在洗浴过程中疼痛便可减轻,一般用药两个月经周期后即可明中药泡脚去脚臭:原料是:葛根25克,五倍子15克,甘草15克,白帆25克。

把它们都到入锅中后加入凉水,中药煎煮前,最好先用凉水浸泡药物约30分钟,因为凉水能穿透植物的表面,使药物湿润变软,细胞膨胀,让有效成分能更容易溶解入水中。

煮中药一般先用猛火,待水沸后改用小伙,煎煮约30分钟,在煎药期间,将药搅拌二至三次,药煎好了!接一盆凉水,把煎好的中药倒入盆中,就可以泡脚了。

泡脚睡前泡脚(饭后一小时)一.温水(30--40度)以舒服为标准,凉了不断加热水.二.时间(30--50分钟)以全身舒展放松出汗为度.三.加姜(枣大的一块):煮开,适用初起风寒感冒,风湿,类风湿,关节病.加红花一小把:纱布包煮开可用两次,适用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加盐:一平勺,适用上焦有火,经常眼红,牙痛,咽痛,性急爱生气,急噪心烦,上火下寒,腿脚肿胀.加花椒:10--3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湿疹.加艾叶:一小把煮后用,适用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本文出自生活小窍门网转载请注明.谢谢泡脚后按摩磕脚,磕脚方法:趴在床上,小腿翘起来,双脚互相磕打15--30分钟,《中药泡脚方-2》一、泡脚的优点:1、安全;2、无痛苦;3、无毒副作用;4、廉价;5、有效;人们常说“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冼脚,肺润肠濡;冬天冼脚,丹田温灼”;6、方便;7、舒适。

足跟痛治法

足跟痛治法

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病。

以足跟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

足跟痛又称跟骨骨刺或跟骨骨质增生。

在中医学属于“骨痹”范畴,发病原因多与老年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

为治疗日久或初起之足跟痛,选择众多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软坚消肿、活血镇痛的中药浸泡足部,不损伤皮肤、无毒副反应。

其方药、治法如下:1药用透骨草、威灵仙、寻骨风、丹参、当归、川芍、牛膝各30克,皂角刺、没药、玄胡、土鳖虫、红花各20克,加食醋2000毫升浸透后浓煎,滤取药液,乘温浸泡足跟半小时,并用力搓揉患处,早中晚各1次。

每剂药可反复加热后使用2天。

30天为1个疗程。

轻者1个疗程即肿消痛止,重者坚持用药2}3个疗程内疼痛逐渐缓解、消失、行走自如。

2.浸泡法用陈醋1000毫升,加热至足可浸入的温度,浸泡患脚,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一般连用半个月,足跟痛开始逐渐减轻,持续1-2个月,司一望康复。

也可用苏木、白附、麻黄、当归、川芍各30克,煎水浸洗脚部,同时用手搓揉足跟,以利药液浸入肌肤,每次巧分钟,每日2次,有祛寒除湿、和而止痛之功。

3.熏洗砖烙法先将茂艾60克、乌梅15克加水煎取药汁,入盆内使热气上蒸,患足放于气上熏洗,井用衣物遮盖,等药液冷后,将患足跟底部放于砖上,趁热下压数分钟,每日1-2次,连续7天为一疗程。

药液可用多次。

也可取白芷、白术、防风各10克,用布包成一袋,在清洁水内浸泡10分钟左右;另取砖头一块,在平面上挖一凹窝,置炉火中烧红后取出;然后往凹窝内倒食醋100克,井将上述药袋放在醋砖上,随即将患足跟放在药袋上,约巧分钟即可;每日1剂,连用3-5剂,疗效显一著。

4.药膳法取鸡肉90克、川鸟6克、黑豆60克、红枣12克,洗净后同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3小时,至尝无麻辣感为度,随量饮用。

适用于足风寒湿痹阻经络者。

也可用羊肉90克(切块)、淫羊霍9克,枸祀了15克,洗净一起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小时,至羊肉熟烂为度,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10款中药泡脚秘方_10款中药泡脚秘方是什么

10款中药泡脚秘方_10款中药泡脚秘方是什么

10款中药泡脚秘方_10款中药泡脚秘方是什么泡脚可以促进人体脚部血液循环,达到改善脚部经络,促进人体健康的目的。

如果配合中药材泡脚的话,还能达到治疗的功效呢。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10款中药泡脚秘方,希望能帮到你。

10款中药泡脚秘方1、风寒感冒配方药材:荆芥、防风、苏叶、葱白、生姜。

2、风热感冒配方药材:白菊花、板蓝根。

3、高血压配方药材:冬桑叶、茺蔚子、桑枝。

4、失眠配方药材:吴茱萸、米醋(白醋)。

5、足跟痛配方药材:五加皮、川芎、红花、威灵仙。

6、温肾壮阳配方药材:阳起石、菟丝子、小茴香、肉桂、熟地、蛇床子、茨实。

7、活血祛瘀配方药材:丹参、赤芍、泽兰、王不留行、当归、大黄、牛膝、川芎。

中药泡脚的20个药方8、祛风除湿配方药材:老姜、肉桂、牛膝、秦艽、泽兰、桑枝、独活、赤芍、徐长卿、防己。

9、消除疲劳配方药材:党参、北芪、茯苓、白术、川芎、陈皮、石菖蒲。

10、袪脚气配方药材:苦参、黄柏、大黄、蛇床子、紫草、赤芍、地肤子、石菖蒲、蒲公英。

中药泡脚误区1、中药泡脚效果差。

很多人用中药泡脚一两次,发现作用不明显,就觉得中药泡脚效果差,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大家都知道,中医中药疗法在疗程方面都是比较长的,所以中药泡脚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2、中药可以翻煲几次。

不少人觉得中药比较贵,煲一两次就丢垃圾桶太浪费,所以他们会把中药翻煲多次,其实这样的做法是浪费时间而已。

中药药效一般煲两次就已经全部释放,如果再煲第三次,那么这些中药水几乎没有什么药效了;而中药泡脚片更是一次性使用的产品。

3、泡脚时间越长越好。

这个想法同样是错误的,中药泡脚一般泡40分钟即可,40分钟可以让足部毛细血管吸收够有效中药成分了,而且泡脚时间太长容易冒大汗,汗液流失过多对心脏是有损害的。

什么人不适合用中药泡脚1、妊娠及月经期中的妇女,因为中药浴足可能会刺激到妇女的性腺反射区,从而影响妇女及胎儿的健康。

2、患有各种严重出血病的人,如咯血、吐血、便血、脑出血、胃出血、子宫出血及其他内脏出血等,在进行足底按摩时,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内出血。

名老中医热砖外踏疗法治足跟痛

名老中医热砖外踏疗法治足跟痛

名老中医热砖外踏疗法治足跟痛
热砖外踏疗法治足跟痛
足跟痛,又称跟痛症、后足底病症,农民多见,属中医“痹证”范畴,多由寒湿凝滞,经脉瘀阻,或外伤劳损,血瘀气滞所致。

本症治疗方法不少,赣南农村在八十年代以前,对老一辈的人来讲,都知道使用热砖外踏法治疗。

现简单介绍如下。

将一块青砖(红砖亦可)放入火中焚烧至微红时取下,放地上,再把事先备好的新草鞋(旧的,未破损者亦可)一只(浸过童便后)铺于砖上,此时可见热气蒸腾,将病足底乘热踏(踩)于草鞋上,马上将脚抬起,当即痛减,甚至疼痛消除。

新病者一般一次可愈。

久病者,隔一周后再按上法使用,2-3次痊愈。

其原理为借砖块之热力,童便之透皮能力,直达病所,经络得热则气血流畅,而寒去痛止。

现代医学则认为,此法可促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消除炎症,去瘀消肿而获效。

对孕妇、高血压、心脏病者忌用。

对骨质增生引起的足跟痛,则非一、二次可愈。

作者:江西名中医宋南昌。

中医中药辨治足跟痛秘方偏方大全

中医中药辨治足跟痛秘方偏方大全

中医中药辨治足跟痛秘方偏方大全病因与病理足跟痛是常见的疾病,造成足跟痛的疾病有足跟脂肪纤维炎、跟腱周围炎、跟部滑囊炎、跟骨骨刺、跖腱膜炎、跟骨病(骨髓炎、肿瘤、畸形性骨炎)、距跟关节炎等,最常见的是前五种疾病。

足跟脂肪纤维垫由弹力纤维分隔、包绕脂肪组织构成,有吸震作用.当跟部被硬物硌伤、长期压迫、受风、着凉等能使跟垫发生炎症,患者足跟下疼痛、肿胀,有浅在性压痛;如伤及跟下滑囊或滑膜,则会出现跟下深部疼痛。

跟腱周围炎是跟腱附着部位的周围组织,因外伤、劳损发生炎症,引起跟腱部位肿胀和疼痛。

以老年女性发生率高,多为足脂肪纤维垫部分消退、急性滑囊炎或平底跖足等原因引起.此外,跟骨骨刺也可引起疼痛.足跟痛起病突然,常无明显外伤史,患者在站立或行走时感到针刺样疼痛,局部有明显压痛,ⅹ线拍片除跟骨骨刺外,一般无任何骨质病变.治疗1、按摩法引起足跟痛的疾病,都可以应用按摩疗法,有他人帮助完成。

病人取俯卧位,从足跟部沿跖腱膜按揉数遍,然后用拇指弹拨跖腱膜,重点放在跟骨附着点周围,按压然谷、太溪等穴,再沿跖腱膜方向用擦法,以透热为度。

2、药物外治法应用万应如意膏外贴,能很快奏效。

3、药物内服法体力虚弱、体格肥胖、卧床日久,引起足跟皮肤变软,跟部脂肪纤维垫萎缩,可造成站立和行走时跟底疼痛。

产后妇女多见这种性质的足跟痛.中医学认为足跟痛与肝肾亏虚、阴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有关,使用中草药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属血虚受寒者,用养肝汤加味:当归10克、熟地24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麦冬10克、炒枣仁10克等,水煎服,一般服用4~5剂即可见效。

属肾虚受寒者,用桂附八味丸加味:熟地24克、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肉桂6克、附子6克、独活10克、细辛3克、当归10克、秦艽(jiao,一声)10克,水煎服,4~5剂即可见效.因肝肾亏虚,感受风湿侵袭而致者,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0克、寄生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灵仙10克、秦艽10克、杜仲15克、川断10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一般3~5剂,症状会明显减轻。

治疗足跟痛十方

治疗足跟痛十方

治疗足跟痛十方治疗足跟痛十方1、足跟痛消除法。

双手扣脑后站立,然后蹲下,立刻再起来,如此为1次,每天做2遍,每遍100次,3个月可见效。

2、药浸法治足跟痛。

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水煎汁,浸洗脚部,同时用手搓揉足跟,以利药液浸入肌肤。

每日2次。

每次15分钟。

3、尿渍法治足跟痛。

取较大的花岗石,煅烧后置于地,以童尿渍于其上并立即将足跟部置于石上,任水汽蒸腾,切勿烫伤脚。

无花岗石可用铁块代之。

临床常用芒硝饱和液与白酒调匀,取代童尿。

4、鲜川楝叶治疗足跟痛。

取鲜川楝叶30~60克,加红糖适量,捣烂成糊状,外敷患足跟,24小时后更换,一般用药2~3次疼痛即消。

5、祁艾、乌梅治足跟痛。

取祁艾60克、乌梅10克,水煎出汁,倒入盆内,再将烧砖烧红放入药液盆内,患足放于蒸汽上熏蒸,并用衣物遮盖,待药冷至温度适当后,将患足跟底部放于砖块上乘热下压数分钟(药液可以反复使用)。

每日1~2次,连续7~10天为1个疗程。

6、乌梅、醋治足跟痛。

取乌梅适量去核,加入少许醋捣烂,再加人少许盐搅匀,涂敷患足处,用纱布盖好胶布固定。

每天敷1次,连用一段时间,有效。

7、川芎治足跟痛。

取川芎45克研成细末,分成3份装入小布袋内缝好。

将药袋放人鞋里,直接与患足痛处接触,每次用1袋,3袋交替使用,换下药袋晒干仍可用。

8、鲜苍耳叶治足跟痛。

取鲜苍耳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外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干后换药,不拘次数;如有起泡,可按烫伤处理,愈后再继续使用。

注:一般5~6天见效,疼痛消失,骨质增生存在但不发展。

9、夏枯草治足跟痛。

取夏枯草50克、食醋1000毫升,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先熏后洗患足30分钟,每日1~3次,每剂可用2天。

10、仙人掌治足跟痛。

取仙人掌适量。

刮去其两面毛刺,然后剖成两瓣,用剖面敷于患足痛处。

外用胶布固定,敷12小时后再换另一瓣。

冬天可将剖面烘热再敷患处,一般宜晚上敷,治疗期间宜穿布底鞋,适量活动,使气血经脉畅通。

中医医案——足跟痛(二)

中医医案——足跟痛(二)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玉女煎治愈足跟痛二例病案一:张某,60岁,女。

初诊:1961年10月24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于年初开始自觉左手发麻,每晚两脚有热感,并未介意,生活如常。

后来病情发展,两足跟践地即有疼痛,苦于步行。

有时两足交替作痛,时重时轻,治疗不见明显效果。

诊查:见患者体态丰盛,面色红润,时有头眩,血压不高。

食欲良好,二便正常。

下肢脂肪丰满而肌肉瘦削,两足运动如常,足根部微有发红,仅有触痛而已,趺阳脉双侧均佳,搏动如常。

舌质淡红,舌尖边红,苔白而腻,脉弦滑而数,两尺重按乏力。

辨证:予思此症既有阴虚火旺为本,又有湿热侵扰为标。

治法:治当滋阴降火,清热除湿,方用一贯煎加减。

处方:生地18g 当归9g 川楝子9g 麦冬12g 生黄芪15g 桑枝12g 川木瓜9g 鸡血藤9g 桃仁9g 苡米12g二诊:服药4剂,足跟热痛不见减轻,夜晚痛如针刺,不能入睡,局部但有轻微之红肿热痛,压之微痛而已。

腰膝酸软重着,身倦易疲。

舌红苔白而腻。

X光照片,两足跟跟骨有轻度之骨质增生。

乃加重滋阴清火之药味,方用景岳玉女煎加减。

处方:生地18g 牛膝18g 石膏18g 知母9g 黄柏9g 赤白芍各9g 苡米12g 没药6g 陈皮3g 甘草3g三诊:服药4剂后,足跟痛减,但夜间仍有跳痛和热感,有时两足交替出现。

舌脉同前。

续以前方加减。

处方:生地18g 牛膝12g 知母9g 麦冬12g 忍冬藤15g 鸡血藤12g 赤芍9g 连翘9g 生甘草3g四诊:服药4剂后,足跟痛明显减轻,足跟部之红肿热痛殆全部消失,触之不痛,已能践地行走,唯留有不适感,左轻右重。

续服前方药4剂,诸症消失,行走自如。

嘱再服药4剂,以防复发。

病案二:段某,56岁,男。

初诊:1965年12月25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身体素健,脾胃旺盛,胃纳甚佳,肥胖体重,嗜酒烟,血压偏高,十几年来处在波动期,除自觉时有头痛头晕外,无其他不适。

窍门评说:醋泡夏枯草,缓解足跟痛(等3则)

窍门评说:醋泡夏枯草,缓解足跟痛(等3则)

醋泡夏枯草,缓解足跟痛我患有足跟痛多年,最近朋友告诉我一个偏方:取夏枯草50克,用食醋1000毫升,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先熏后洗患足30分钟,每日1~3次,每剂可用2天。

想请专家点评一下是否有效。

江苏 齐先生点评:足跟痛患者早期可外用药物熏洗,夏枯草、食醋有助于散结消肿、活血化淤,对缓解足跟痛确实有一定疗效。

此外,还可选用一些缓解足跟痛的外用药,比如独活、秦艽、透骨草、苏木等;也可考虑内服中药,比如独活、桑寄生、防风、川芎、党参、桂枝、木瓜、甘草、威灵仙、川断、牛膝、伸筋草等;还可将一些中药研碎装于小袋内垫于足底,有利于中药缓慢吸收,可选用麻黄、附子、透骨草、红花、干姜、桂技、防风、木瓜、羌活、荆芥、独活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 苏云明自制小方缓解慢性咽炎10年前的夏天,由于大量喝啤酒吃辣椒,我的慢性咽炎犯了,整天咳嗽不断。

一位中医朋友给了我一个药方:白芥子30克,细辛12克,共研细末,用红霉素软膏调匀,将中药泥贴敷于双侧足三里,双侧定喘穴和胸前的膻中穴上,再用关节止痛膏贴住,1小时后感到相应部位发烫发热即可揭下,每天1次。

第一天我觉得贴敷的穴位有些烫,第二天贴敷后不久就觉得嗓子舒服多了,当天晚上咳嗽少了,睡了个安稳觉。

我连贴了20天,没想到困扰我多年的慢性咽炎就这样奇迹般地好了。

我还介绍给了好多朋友,大家都说效果很好。

有咽炎的朋友可以咨询当地医生试用一下。

河北 曹先生点评:慢性咽炎属中医“喉痹”范畴,常表现为咽干、痛痒、咳嗽或有痰难出等症状。

慢性咽炎很难根治,常会因感染、烟酒刺激、粉尘吸入、免疫功能下降而复发或持续难愈。

“穴位贴敷”是利用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药物经皮肤吸收,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治病的目的。

本方中,白芥子主要有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等功效;细辛可祛风散寒、通窍化饮、止咳平喘。

现代研究表明,白芥子和细辛所含有的挥发油,都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白芥子属“发泡”药物,即该药粉水调(或醋、油调)外敷,能使皮肤发热乃至起泡(类似灸法)。

赵和平治疗足跟痛经验

赵和平治疗足跟痛经验
辅 以活 血通 络 。赵 师 常 治 以 自拟 龟 鹿 灵 仙 汤 ( 角 胶 1 , 版 鹿 5g 龟
赵 师 认 为 中 医 外 治法 有 其 独 特 的 优 势 .外 治 法 可 以采 用 一 些 作 用 较 强 的 有 毒 中 药 , 用 熏 洗 方 : 川 乌 1 , 草 乌 1 , 常 生 5 生 g 5g
止 , 走 、 立 时则 痛 不 可 支 , 动 后 疼 痛 略 减 , 走 时 间稍 久 , 行 站 活 行
则 疼 痛 加 剧 , 跟 皮 色 不 变 , 痛 明 显 , 质 淡 红 苔 薄 白 , 沉 细 足 压 苔 脉 弱 X 线 摄 片示 : 跟 骨 质增 生 。 足 证属 肾精 亏 虚 、 足跟 失 养 。 宜 治 滋 补 肾精 、 筋 壮骨 、 血通 络 。 师 处 以龟 鹿灵 仙 汤 加 减 : 角 强 活 赵 鹿
穿 宽 松 的软 底 鞋 , 如旅 游 鞋 等 ; 路 时 在 足 跟 部 加 上 厚 的软 垫 , 走
1 . 瘀 血阻络证 3
经 脉 者 。 以 行 血 气 , 营 阴 阳 , 筋 骨 而 利 所 而 濡
关节者也 . 因各 种 原 因 导 致 的足 跟 局 部 气 血 不 畅 , 络 被 阻 , 脉 不 通 则 痛 , 表 现 为 痛 有 定 处 , 如 针刺 或 刀 割 , 处 拒 按 , 走 受 多 痛 痛 行 限 宜 活 血化 瘀 , 络 止 痛 。 治 通 赵师 常治 以 自拟 通 络 逐 瘀 汤 ( 地 生 黄 3 , 归 l , 芍 、 0g 当 5 赤 g 白芍 各 l , 芎 1 , 鳖 虫 l , 5 川 g O 土 g 0g 地 龙 l , 血 藤 3 , 石 藤 1 , 瓜 络 1 , 草 6g  ̄ 减 治 0g 鸡 Og 络 5g 丝 5g 甘 ) I J l

根治足跟痛的民间偏方大全

根治足跟痛的民间偏方大全

根治足跟痛的民间偏方大全足跟骨刺,多见于4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

主要症状是跟骨跖侧痛晨起行走疼痛尤重,有明显压痛点,重者如锥刺样,行走困难。

多与慢性劳损有关,当体重增加,过度劳累时,跖腱膜起点产生不正常的张力,组织渗出有害物质发生无菌性炎症和水肿,长期的恶性循环得不到改善,刺激跟骨结节而形成骨刺。

中医学称其为足跟痛,属“痹证”范围,认为多属肾气不足,气虚下陷或血虚,损伤所致。

↓《方1.》↓黄豆根治脚后跟痛【组成】黄豆根(在土内者)500克。

【做法】将豆根冲洗干净,加水煎汤。

趁热浸泡洗烫数次。

【功效】治脚后跟痛不能着地。

↓《方2.》↓强骨汤【组成】熟地12g,山药25g,山萸肉12g,寄生12g,牛膝g,木瓜12g,白芍25g,甘草10g。

【制用法】上方每日1剂,加水煎煮2次混合,分2次服用。

15天为1疗程【功效】老年人足跟痛【出处】河南中医↓《方3.》↓鸡脚桑枝治脚跟骨刺疼痛鸡脚250克,桑枝15克,加水共煲汤,约1小时左右即成。

每日1剂,每次将鸡脚和汤全部吃光,连吃10-15天。

↓《方4.》↓鹿蹄汤治脚膝痛【组成】鹿蹄4只,盐及调料适量。

【做法】先将鹿蹄清水煮熟,加油、盐、酱油、料酒等调料,再煮至极烂熟。

空腹食肉饮汤。

【功效】治诸风脚膝疼痛不能着地。

注本方见于唐《食医心鉴》。

↓《方5.》↓醋拌茜草治脚后跟骨刺疼痛茜草嫩尖数个,砸碎,用醋调拌均匀后敷在患处,外用纱布包好。

每天换药1次,连续3天即可见效,6天见好,10天左右就不痛了。

↓《方6.》↓川乌散【组成】川乌30g(以生者为优),白酒适量(以粮食酒为好)【制用法】将川乌研细末加白酒调成糊状,晚上睡觉前用温水将脚洗净,把药平摊足跟疼痛处,外以塑料纸包好。

此为1足跟用量。

【功效】足跟骨刺疼痛【注意】病去即止,不可久用。

【出处】山东中医杂志↓《方7.》↓葡萄根饮治足跟骨刺疼痛鲜葡萄根60克,水煎服。

每日1剂,连服5-7天。

↓《方8.》↓锤击法操作法】患者俯卧,患肢屈曲,使足心向上,找到压痛点后进行揉按和刮压,继用小铁锤对准压痛点锤击3~5下,用力要适当,动作准确轻快,若皮下有结节状物,以锤击使其散开为度。

治足跟痛小偏方

治足跟痛小偏方
独研 粉吞服或入煎剂用 , 前者用量较 小 , 后者用量较大 。
实 验 研 究
版社 , 2 0 0 6: 5 2 3 — 5 2 6 .
[ 1 ] 南 京 中 医药 大 学 .中 药 大 辞 典 E M] .上 海 : 上 海 科 学 技 术 出
有关 五倍 子治 疗蛋 白尿 的实 验研 究 比较 少 。 曾文 谊等 [ 8 用 雄 性 Wi s t a r大 鼠 4 O只 , 随机 分 为 正 常对 照
五倍 子 的主要化 学成分 为 五倍子 鞣质 , 其 药理作 用 包括抗 菌 、 杀精子、 抗肿瘤 、 清 除 自 由基 和 抗 氧化 作 用 等 ] 。但 是 五倍 子 治疗 蛋 白尿 的作
见 复发) , 好转 2 1 例( 用药期 间症状 、 体征 消失 , 但停 药 后
( 1 ): 6 - 7 .
E T ] 刘 志 龙 .五 倍 子 临 床 应 用 举 隅 E J ] .新 中 医 , 2 0 0 0 , 7 ( 4 2 ) : 5 4 . E s ] 曾文 谊 , 陈莉 .五 倍 子 水 煎 剂 对 阿霉 素 肾 病 大 鼠 的 保 护 作 用 E J ] .中药 材 , 2 0 0 9 , 3 2 ( 8 ) : 1 2 6 2 — 1 2 6 4 .
该 实验 说 明五倍子 的作 用不 仅仅是 降低 蛋 白尿 , 可
能对 肾脏具 有保 护作用 , 值 得进 一步深 入研 究 。
讨 论
( 收稿 日期 2 0 1 6 - 0 6 — 2 0 )
从 文献 报道来 看 , 五倍 子治疗 蛋 白尿 的疗 效 比较 肯 定 。蛋 白属 于人 体精微 物质 , 蛋 白尿可认 为 是精微 物质 外 漏 。 肾为先 天 之本 , 具 有 固藏 收摄 精 微 物 质 的功 能 ,

川芎粉外敷治疗足跟痛

川芎粉外敷治疗足跟痛

川芎粉外敷治疗足跟痛
醋调川芎粉热敷治疗足跟痛
一:诊断
症见行走时足跟痛,于刚起步时尤甚,严重者造成跛行,遇风寒后大多数病例均感疼痛加重,诊断或为跟腱脂肪垫炎,或为跟骨骨质增生,或无其他明显异常病变。

其余未见异常。

二:治疗方法
1:药物组成::醋、川芎粉。

将川芎研粉过筛,用醋拌成稠糊状,密封储罐备用。

2:治疗方法按足跟大小缝制小布袋,装入适量醋拌川芎稠糊,放置足跟上,暖水袋中装入热水,将患侧足跟踩于其上,每晚治疗20~40分钟。

每10天1疗程,可连用 3个疗程,治疗期间可配合热水烫脚。

三:讨论
足跟痛以中老年人多见。

其常见原因为骨质增生、外伤、风湿及类风湿,中老年患者以骨质增生为主,青壮年患者以风湿、类风湿及外伤居多,还有一部分青壮年为产后受风。

川芎属活血祛瘀药 ,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 ,临床足跟痛患者大多有遇风寒疼痛加重的特点 , 故用川芎符合“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的原则,且足跟痛患者病多较久 ,久病入络 ,用川芎活血化瘀通络 ,自收“通则不痛”之功 ; 醋 ,味酸 ,具有解毒、软坚散结之效,对于因骨质增生引起之足跟痛自有良效,加之热敷后 ,有效成份更宜透入皮下组织 ,起到扩张血管 ,改善局部循环和营养代谢,清除组织水肿,减轻神经末梢的刺激,共同达到止痛的效果,根据此药的作用机理,试用于其它部位的骨质增生及挫伤、骨折、关节痛 ,也有明显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中药辨治足跟痛秘方偏方大全病因与病理足跟痛是常见的疾病,造成足跟痛的疾病有足跟脂肪纤维炎、跟腱周围炎、跟部滑囊炎、跟骨骨刺、跖腱膜炎、跟骨病(骨髓炎、肿瘤、畸形性骨炎)、距跟关节炎等,最常见的是前五种疾病。

足跟脂肪纤维垫由弹力纤维分隔、包绕脂肪组织构成,有吸震作用。

当跟部被硬物硌伤、长期压迫、受风、着凉等能使跟垫发生炎症,患者足跟下疼痛、肿胀,有浅在性压痛;如伤及跟下滑囊或滑膜,则会出现跟下深部疼痛。

跟腱周围炎是跟腱附着部位的周围组织,因外伤、劳损发生炎症,引起跟腱部位肿胀和疼痛。

以老年女性发生率高,多为足脂肪纤维垫部分消退、急性滑囊炎或平底跖足等原因引起。

此外,跟骨骨刺也可引起疼痛。

足跟痛起病突然,常无明显外伤史,患者在站立或行走时感到针刺样疼痛,局部有明显压痛,ⅹ线拍片除跟骨骨刺外,一般无任何骨质病变。

治疗1、按摩法引起足跟痛的疾病,都可以应用按摩疗法,有他人帮助完成。

病人取俯卧位,从足跟部沿跖腱膜按揉数遍,然后用拇指弹拨跖腱膜,重点放在跟骨附着点周围,按压然谷、太溪等穴,再沿跖腱膜方向用擦法,以透热为度。

2、药物外治法应用万应如意膏外贴,能很快奏效。

3、药物内服法体力虚弱、体格肥胖、卧床日久,引起足跟皮肤变软,跟部脂肪纤维垫萎缩,可造成站立和行走时跟底疼痛。

产后妇女多见这种性质的足跟痛。

中医学认为足跟痛与肝肾亏虚、阴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有关,使用中草药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属血虚受寒者,用养肝汤加味:当归10克、熟地24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麦冬10克、炒枣仁10克等,水煎服,一般服用4~5剂即可见效。

属肾虚受寒者,用桂附八味丸加味:熟地24克、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肉桂6克、附子6克、独活10克、细辛3克、当归10克、秦艽(jiao,一声)10克,水煎服,4~5剂即可见效。

因肝肾亏虚,感受风湿侵袭而致者,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0克、寄生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灵仙10克、秦艽10克、杜仲15克、川断10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一般3~5剂,症状会明显减轻。

以局部治疗为主,手法治疗为辅。

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法:1、局部热疗或理疗:按摩法引起足跟痛的疾病,都可以应用按摩疗法,有他人帮助完成。

病人取俯卧位,从足跟部沿跖腱膜按揉数遍,然后用拇指弹拨跖腱膜,重点放在跟骨附着点周围,按压然谷、太溪等穴,再沿跖腱膜方向用擦法,以透热为度。

2、局部外敷止痛药物:药物外治法应用万应如意膏外贴,能很快奏效。

3、压痛点及穴位针灸、按摩,并进行药物封闭。

4、用上述方法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①足跟骨刺切除术。

对于顽固性足跟疼痛,ⅹ线片证实有骨刺存在者疗效较好。

②跟骨神经切断术。

对于不明原因顽固性足跟痛患者可采用此法,不过这是一种破坏性手术。

③跟骨滑囊切除术。

有些患者手术后骨刺仍重新生长,甚至恢复原状。

因此,这种手术对于足跟痛症的治疗多以能解除痛苦的非手术治疗为主。

5、本病属中医“痹症”范畴。

中医认为,风寒湿三邪侵袭,痹阻局部经络气血,气滞血瘀,或因年老肾气亏虚,筋骨不健,故见此症。

故中医治疗原则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补益肝肾,强健筋骨为主,可采用中草药、中成药、药膳食疗及外治方法预防与治疗。

注意事项1、中医无论是采用内治法,还是外治法,都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等。

2、有些药物如白芥子等,外用时可出现局部皮肤发红、起疱、瘙痒、皮疹等;有些患者属特异体质,用药后可能出现变态反应。

出现这些症状后,应停用此类药,使用抗炎、抗变态反应药物对症治疗。

3、使用足浴疗法及热敷疗法时,要注意温度适中,防止灼伤皮肤。

4、老年人反应迟钝,在治疗时要注意观察病情,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5、使用外治疗法治疗时,所用的外治药物剂量一般都较大,有些药物尚有毒性,故不宜入口,孕妇也不宜选用。

足跟痛药方1、川芎验案一于某某,男,30岁。

2年前线照片发现有双跟骨刺,行走疼痛难忍,影响劳动。

1973年10月用川芎粉治疗。

方法如下:用川芎研极细末,装入小布袋内,将小布袋垫在鞋内,小布袋内的川芎可每周一换。

15天后,疼痛基本消失。

随访1年多来,未见复发。

2、跟腱炎、风湿性足跟痛处方:乳香、没药各90克,红花、土鳖虫、三七、血竭、川乌、草乌、当归、川断、透骨草各45克,马钱子6个,麝香1克。

用法:药研细末,每用50克,装入双层纱布袋中,放黄酒内浸泡两天后,热熨患处,日熨两次,每次30分钟。

疗效:用药3个月,有效率达95.5% 。

3、足跟骨刺取透骨草500克,醋1500克。

用醋泡透骨草半小时,然后再加热。

把加热后的醋和透骨草倒入洗脚盆中泡脚,每次半小时左右。

每天一次,连泡一个月,即可收到明显效果。

4、足跟痛消除法:双手扣脑后站立,然后蹲下,立刻再起来,如此为1次。

每天做200次,分2回进行,3个月可见效。

5、药浸法治足跟痛: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水煎浸洗脚部,同时用手搓揉足跟,以利药液浸入肌肤。

每次15分钟,每日2次。

6、尿渍法治足跟痛:取较大的花岗石,煅烧后置于地,以童尿渍于上并立即将足跟部置于石上,任水汽蒸腾,切勿烫伤脚。

无花岗石可用铁块代之。

临床常用芒硝饱和液与白酒调匀,取代童尿,亦效。

7、点穴按摩法治双足跟凉痛:用一手拇指尖尽力捏压另一手内掌纹尽处掌根部位(稍偏拇指侧),施术手另四指握手背作依托,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尽量用力。

捏压3分钟后,变为一松一压,有规律、有节奏地点穴36次为1遍,缓解后再继续捏压5分钟。

用此法治病:右足跟痛,点压左手;左足跟痛,点压右手。

双足跟痛,可先后点压双手穴位。

一般治疗5日后,病愈。

注:(此法用于骨质增生型足跟痛效果不大)8、祁艾、乌梅法治足跟痛:取祁艾60克,乌梅10克,放入水中煎出药汁,倒入盒内,再将烧砖烧红放入药液盆内,患足放于蒸汽上熏洗,并用衣物遮盖,待药冷至温度适当后,将患足跟底部放于砖块上乘热下压数分钟(药液可以反复使用),每日l~2次,连续7~10天为1个疗程。

9、乌梅、醋法治足跟痛:取乌梅适量去核加入醋少许捣烂,再加入少许盐,搅匀,涂敷在患足处,用纱布盖好胶布固定。

每天敷1次,连用一段时间,有效果。

10、川芎法治足跟痛:取川芎45克研成细末,分成3份,装入小布袋内缝好。

将药袋装入鞋里,直接与患足痛处接触,每次用l袋,3袋交替使用,换下药袋晒干仍可用。

11、鲜苍耳叶治足跟痛:取鲜苍耳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外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干后换药,不拘数次,如有起泡,可按烫伤处理,愈后再继续使用。

注:一般5-6天见效,疼痛消失,骨增生存在但不发展。

12、夏枯草治足跟痛法:取夏枯草50克,用食醋1000毫升,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先熏后冼患足30分钟,每日1~3次,每剂可用2天。

13、仙人掌治足跟痛:取仙人掌适量,刮去其两面毛刺,然后剖成两半,用剖开的一面敷于患足痛处,外用胶布固定,敷12小时后再换半片,冬天可将剖开一面烘热再敷患处,一般宜晚上敷,治疗期间宜穿布底鞋,适量活动,使气血经脉畅通。

14、鲜川楝叶治疗足跟痛:取鲜川楝叶30-60克,加红糖适量,捣烂成膏状,外敷患足跟,24小时后更换,一般用药2-3次疼痛消失。

15、跟骨骨质增生中药方剂【辨证】气血不足,肝肾虚亏,经络闭塞。

【治法】壮阳补肾,养血化瘀,软坚止痛。

【方名】补肾养血化瘀汤。

【组成】熟地30克,盐杜仲12克,白芍15克,牛膝15克,黄芪15克,淫羊藿9克,当归12克,红花9克,鸡血藤30克,肉苁蓉20克,狗脊9克,木香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王振中方16、肾虚性跟痛症一、内服法:1。

肉桂黄芪酒:肉桂100g,黄芪100g,巴戟天60g,石斛60g,泽泻30g,独活30g,白术30g,甘草20g,冰糖60g。

用法一:上药装入布袋内,加白酒5000ml,浸泡30天。

用法二:上药研制成末,装入布袋内,加白酒5000ml,浸泡20天,滤汁后加冰糖60g密封备用。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50ml。

适用于气短乏力,腰酸膝软足跟部疼痛者。

2。

牛膝酒:牛膝50g,川芎50g,巴戟天50g,附子30g,五味子30g,五加皮30g,肉苁蓉30g,生姜30g,防风30g,川椒30g。

上药研制成粗末加白酒5000ml,浸泡20天。

每日2次,每次20~50ml,或不拘时频频温饮之,常令有酒气。

适用于肾阳虚之足痛症。

3。

参芪酒:人参50g,黄芪50g,白术30g,独活30g,甘草10g。

上药加白酒或米酒,或黄酒3000g,浸泡20天,滤汁备用。

早晚各1次,可随性饮用,以不醉为佳。

适用于气血亏虚之足痛症。

4。

补骨脂茱萸酒:补骨脂100g,山茱萸100g,肉桂60g,桑枝30g,桂枝30g。

上药共研制成粗末,装入布袋内,加白酒或米酒5000ml、冰糖30g,浸泡20天,密封备用。

每日2次,每次20~50ml,或随量饮用。

适用于肝肾亏虚之足痛症。

外用法:1。

附子巴戟天酒:附子60g,巴戟天60g,独活60g,防风30g,川椒30g。

上药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加入白酒200ml,用文火续煮10分钟。

先薰洗后浸泡,每日1次,每次10~20分钟。

保持一定温度,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2。

补骨脂酒:补骨脂60g,制草乌60g,五加皮60g,干姜60g,川椒30g。

上药加白酒2000ml,浸泡20天。

使用时取药适量,用毛巾蘸药汁擦足跟部,以透热为度。

或取药汁100ml,加开水500ml,薰洗浸泡足跟部。

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

三、验案举例:伍某某,男,62岁。

2005年9月12日初诊。

自述近2年来,自觉身体状态每况愈下,动则心慌气短,时有腰部酸胀疼痛,膝部乏力,今年5月份以来,足跟部时时隐隐作痛,且逐渐加重。

现在每次走路达10分钟后,即感疼痛加剧。

观患者面色不华,自述饮食尚可,但食不知味,舌质淡苔薄白略干,三部脉按、寻均无力,尺脉沉细,重按全无。

证属肝肾亏虚之足跟痛。

拟“补骨脂茱萸酒”、“肉桂黄芪酒”和“补骨脂酒”按上述方法浸泡20天以上备用。

治疗时方案如下:1。

先用“附子巴戟天酒”按上述用法每日1次,先薰洗后浸泡,每次10~20分钟。

2。

20天后,内服“补骨脂茱萸酒”每日2次,每次20~50ml;外用“补骨脂酒”取药适量,用毛巾蘸药汁擦足跟部,以透热为度。

或取药汁100ml,加开水500ml,薰洗浸泡足跟部。

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

3。

上药服完后,内服“肉桂黄芪酒”每日2次,每次20~50ml,或随性而饮,以不醉为佳。

患者按上述方法治疗1月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3月后足跟部疼痛完全消失。

17、足跟痛:中医认为,足跟痛为肾虚寒凝所致。

《灵枢·经脉篇》:“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