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古诗改写
你读了古诗《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三首诗词,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你读了古诗《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三首诗词,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参考午后,我怀着悠闲的心情慢慢地散步,无意间看到了一座又低又小的茅屋。
茅屋后面有一棵棵苍翠挺拔的竹子,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峦,透露出乡村恬静的气息。
茅屋旁有一条小溪,河水清澈透明,河里的游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阳光的照耀下,河面显得波光粼粼。
一阵微风吹过,河面泛起了一圈圈涟漪。
溪面上有几朵美丽动人的荷花,有的完全盛开;有的含苞待放;还有的似放似没放。
白里透粉,粉里透红,像一位位面带轻纱的羞涩少女。
小溪旁有一丛丛青翠欲滴的小草,长得十分茂盛,在小溪、荷花的衬托下,更显得碧清可爱。
茅屋前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他们刚刚喝了一些酒,从他们红彤彤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略带醉意,靠在一起,用吴地的方言一起亲热的交谈,旁边的二儿子还不时插上几句嘴哩!老夫妻的大儿子正在小溪的东边,豆地里辛勤地锄草,干得多么卖力呀!而二儿子也并没有闲着,正在用竹草细心地编织着鸡笼,十分专注。
而尚未成年的小儿子呢,干不了什么事,只能趴在小溪边一边调皮地逗着游鱼,一边剥着莲蓬吃,摇着小脚的样子真令人喜爱!多么幸福的家庭啊!我深深地陶醉了,呆呆地站在哪儿,久久不愿离去…《牧童》: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的笛声。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光照耀下的露天里休息了。
《舟过安仁》:在湖上,两个小孩在划船,可他们又停下了船桨,撑开了伞。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他们是要借助风力划船呀!《清平乐·村居》那是一条清澈的小溪,小溪旁有一间小茅屋,茅屋里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他们刚刚喝了一些酒,略带醉意,靠在一起,用轻柔的吴地的方言谈笑老夫妻的大儿子正在小溪的东边,豆地里辛勤地锄草,干得多么卖力呀!而二儿子也并没有闲着,正在用竹草细心地编织着鸡笼,十分专注。
而尚未成年、而又最可爱顽皮的小儿子呢,干不了什么事,只能在溪边剥着莲蓬。
改写古诗清平乐-四篇
改写古诗清平乐-四篇改写古诗清平乐-四篇改写古诗清平乐篇一:清平乐村居改写《清平乐·村居》改写五年级二班:郭怡馨在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一间矮小的茅草屋和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那间茅草屋与那条河衬托的美丽极了!好看极了!再看看院中的一棵树就是这一大家子的乘凉伞。
夏日,在阴凉的屋子里,一对老翁老妇,坐在炕头,喝着酒说:“你看看现在的生活多么的美好,秋天庄稼大丰收,又有大儿这么懂事的孩子,二儿这么不让人操心的孩子,三儿这么可爱的孩子。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大儿,在村东的豆地里锄草,豆大的汗水从他脸上流下来,可他却一点儿也不抱怨。
正如老翁所说他太懂事了!二儿看见家里的鸡笼破了,他就编了一个鸡笼,鸡笼编的那么棒!精巧的手工,飞快的速度。
真是心灵手巧!如果拿到集上可以卖好几个铜板呢?哈哈!小儿子最可爱了,在溪边上剥着莲蓬,看见莲蓬有的全绽开了,而有的还没有绽开,他那天真的样子真!这么温馨、幸福的农户。
幸弃疾诗兴大发写下了…五年级二班:郭怡馨20xx年3月16日《清平乐·村居》改写夏日里,竹林透着生机勃勃。
远远看见一个偏僻而又清秀丽的山村。
小溪旁,有个又矮又小的茅草屋,屋里有一位老夫妻带着醉意,用吴地的口音谈论着。
只听老翁说:“这里多美呀!丰衣足食,都可以安享晚年了。
”老妇笑着说:“对呀,大儿子辛苦能干二儿子聪明,则小儿子乖巧、淘气”随着看见大儿子在田中锄草,二儿子坐在树下编鸡笼,则小儿子一边玩溪水,一边剥着莲蓬吃。
这真是一个和睦美满的农家,一个清幽的山村。
五年级二班:党文雪20xx年3月16日改写古诗清平乐篇二:改写三首古诗改写《牧童》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草原上,碧草茫茫,远处,几棵树挺立在草原上,像一个个守护草原的卫士。
这时,一阵风萧萧地吹过,原本毫无生气的草原舞动了起来,不时发出“刷刷”的响声,就像一个个绿色跳跃的精灵正给这舒缓宁静而又迷人的月夜奏上一曲动听的“夜曲”。
《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10篇
《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10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1一天下午,我吃完午饭来到一座大山中,到处都是一片绿色,山峦依稀可见。
真是一派勃勃生机!大山中坐落着一个古朴、矮小的茅屋。
茅屋前一条小溪清澈见底,流水淙淙,溪底里还有几条可爱的小鱼在嬉戏着,看上去是多么和谐。
小溪里长满了荷花,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含苞待放;有的像蒙着面纱的女郎,露出了一半粉嫩的“脸”;有的像妖娆的女子,在“舞池中”中翩翩起舞……溪边长满了一丛碧绿的小草,为这美丽的景象增添了一丝生机。
茅屋前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年夫妻,他们手拿着酒,一起喝了起来。
带着些醉意老年夫妻用吴地方言亲热地交谈了起来。
他们先把目光看向大儿子那,只见他挽着袖子和裤腿,手拿着撅头,头戴着草帽,在田里挥汗如雨锄起了草,嘴里还喊着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
老太太喜笑颜开地说道:“瞧瞧,我们的大儿子,多能干啊!今年在他的帮助下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老头子说道:“这大儿子呀,就像年轻时的我,身强力壮,能干,肌肉还发达!”老太太应声附和道:“对呀,当初我不就是看到你这一身肌肉才嫁给你的。
不过,咱们二儿子也不赖呀!”他俩又将目光移到了二儿子身上,老太太骄傲地说道:“这二儿子呀,就像年轻时的我,心灵手巧。
瞧,他这架势,真是有模有样!”只见二儿子手拿竹条,飞速地编织着鸡笼,耳边一直传来“刷刷”的声音,甚至还在尝试着能不能想出一种既快又简便的方法呢!老头子看到以后,哈哈大笑:“对呀,看到这两个儿子,就像看到了年轻时的我们呀。
真让人怀念!”“回想以前,是多么让人幸福、快乐呀!”老太太高兴地说道。
而此时,这地老年夫妻的心头肉——小儿子,正在自由自在地玩耍呢!他身穿红色衣服、裤子,蓝色布鞋,多么喜气呀!他头扎着两个小辫子,手里拿着一个不知道从哪来的莲蓬,躺在地上,兴致勃勃地剥了起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后练习题汇总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后练习汇总1.草原1、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内蒙古草原的空气清鲜,天空晴朗,天底下一碧千里,小丘线条柔美、翠色欲流。
蒙古族同胞非常热情好客,他们住蒙古包,吃手抓羊肉和奶豆腐,喝奶茶,能歌善舞。
)2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线条柔美的小丘比喻成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我从“不用墨线勾勒”体会到小丘柔美没有明显的界限。
“翠色欲流”写出了小丘由于绿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似的。
从“轻轻流入云际”中,我仿佛看到了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与天相接,那翠绿的颜色也流入了天边。
(2)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答:这句话运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把蒙古族同胞穿着鲜艳的服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时襟飘带舞的样子比作飞动的彩虹,这样写形象传神。
3、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答:读了这句话我体会到了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分别呢!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大家始终要分开,唯有在这无边的大草原上诉说大家的不舍,难舍难分。
这句是文章的中心句,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美景的流连忘返,对蒙古族同胞的惜别之情。
《草原》作者老舍,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3.白杨2、默读课文,讨论:(1)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答:我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这些特点:不择环境、适应性强;不惧灾害、生命力强;生长迅速、高大挺秀。
我从爸爸的语言和神情中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自己的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考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天地。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首句中__________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在__________。
[2]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品读诗句,按要求完成练习。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关于这首诗歌中的两个“风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两个“风雨”的意思相同。
B.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狂风暴雨,第二个则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忧愁等。
C.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和风细雨,第二个则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忧愁等。
D.第一个“风雨”的意思是由第二个引申而来的。
[2]诗中的“你”指_____________。
这首诗歌由鸟儿的巢联想到_____________,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
[3]在“心中的风雨来了”时向亲人倾诉,寻求慰藉,这样的经历你一定也有过,请用几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先将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江畔独步寻花__________________,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____________?[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状态。
()A.黄师塔前江水东B.春光懒困倚微风C.桃花一簇开无主D.可爱深红爱浅红[4]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桃花之美的____________之情,也流露出诗人______的心绪。
村居古诗——精选推荐
《村居》描写出了⼀幅春天孩⼦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幅⾃然景物和活动着的⼈物融合在⼀起的、充满⽣机、春意盎然的农村⽣活图画。
下⾯⼩编为⼤家整理了关于村居古诗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村居古诗1 春天的⼆⽉来了,⼀阵阵柔和的微风吹拂着辽阔的⼤地,⼀棵棵⼩草正扭着⾃⼰柔软的腰肢舞蹈着,⼀朵朵美丽的⼩花绽开了⾃⼰的笑脸,⼀棵棵⼩树挥舞着⾃⼰⼜长⼜绿的枝条,⼀只只可爱的⼩鸟正在天空中欢快地飞⾏,就像是⼀幅美丽的风景画。
⼀天,快到五点的时候,家家户户打开了煤⽓灶开始做饭,房⼦上的烟囱⾥冒出了⼀缕缕炊烟。
⼀些孩⼦也都放学了,他们急匆匆地跑回了家,快速地打开书包开始写作业,写完了之后就拿起了早就已经准备好的风筝,头也不回⼀溜烟地跑出了家门。
孩⼦们就像约定好似的,都集中在了村⼦⾥的⼩⼭坡上,拿出各种各样的风筝,在⼼⾥默默地念着:我⼀定是放的最⾼的⼈。
然后,飞快地从⼭坡上跑了下来,风筝越飞越⾼、越飞越远,最后,就腾空⽽起了。
这时,各种各样的风筝⾃由⾃在地在天空中飞着,有鱼风筝、有鸟风筝、狗风筝、鹰风筝……它们和⽩云⼀起玩耍,和真正的⼩鸟⼀起歌唱,真是快乐地不得了。
快乐的孩⼦们看着炊烟在天空中⼀点⼉⼀点⼉地消失,知道该吃饭了。
不舍地拿着⾃⼰的风筝回家了,但他们明天⼀定还会来。
村居古诗2 ⼆三⽉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地,⽑⽑细⾬从天上洒落下来。
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的嫩叶。
青的草,绿的芽,各⾊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黄莺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形成了烂漫⽆⽐的春天。
杨柳拂在堤岸,似乎把春天陶醉了。
我沉浸在这美景之中。
这时,⼀群⼩燕⼦从南⽅飞来,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斜着⾝⼦在天空中掠过。
“唧”的⼀声,已由这边的稻⽥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
还有⼏只横掠过湖⾯,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下⽔⾯,那⼩圆晕便⼀圈⼀圈地荡漾开去。
“多么美的春光啊!”我不禁感叹道。
看,⼀群孩⼦,正在欢快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放风筝呢!那些孩⼦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用古诗清平乐村居写作文300字
用古诗清平乐村居写作文300字清平乐·村居改写成作文:在古时吴越的一个小山村,有一户人家,五口人。
他们住的是茅草屋,屋子又低又小,阴暗潮湿。
房前有一条小河,河水缓缓。
荷花和莲蓬连成一片。
老两口年龄很大了,白发苍苍,躺在靠椅上,正操着像喝醉了酒的吴地方言,聊天。
听起来低吟似唱,柔软温和,很好听。
这两位老人是谁呢?老婆婆摸了摸白发,高兴滴说:“阿拉大儿子最能干活了,现在在河东的豆田里除草,豆子长得不错,快要封垄了,看来今年会有个好收成”。
“是啊是啊,”老公公喝了一口“老爸茶”,抿了抿嘴,说:“二儿子也不错,正在屋外编织鸡笼,小鸡越越越大了,旧鸡笼装不下了,明年开春,就可以用鸡蛋换零用钱了。
最可喜的是幼崽,他年龄不大,也学会干活了,这不,正横躺竖卧地在河边的荷花丛里,把莲蓬采摘下来,剥里边的莲子呢,莲子做莲子羹,在市场上,卖的很快呢。
”“可不是吗,”老婆婆接着说,只要不再打仗,我们的日子就会很安定很好。
原诗: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钩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习于小儿亡赖,溪头斜剁莲蓬。
午后,我怀着悠闲的心情慢慢地散步,无意间看到了一座又低又小的茅屋。
茅屋后面有一棵棵苍翠挺拔的竹子,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峦,透露出乡村恬静的气息。
茅屋旁有一条小溪,河水清澈透明,河里的游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阳光的照耀下,河面显得波光粼粼。
一阵微风吹过,河面泛起了一圈圈涟漪。
溪面上有几朵美丽动人的荷花,有的完全盛开;有的含苞待放;还有的似放似没放。
白里透粉,粉里透红,像是一位位面拎轻纱的害羞少女。
小溪旁存有一丛丛青翠欲滴的小草,紫带十分茂密,在小溪、荷花的衬托下,更变得碧清调皮。
茅屋前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他们刚刚喝了一些酒,从他们红彤彤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略带醉意,靠在一起,用吴地的方言一起亲热的交谈,旁边的二儿子还不时插上几句嘴哩!老夫妻的大儿子正在小溪的东边,豆地里辛勤地锄草,干活得多么卖力呀!而二儿子也并没很忙,正在用竹草细心地编织着鸡笼,十分著眼。
《清平乐村居》改写
《清平乐.村居》改写《清平乐.村居》改写(精选5篇)《清平乐.村居》改写篇1《清平乐.村居》改写: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03《清平乐. 村居》改写扬中郭如成午后,阳光灿烂,漫步在乡村的小路上,忽然看见前面有一座造型别致的茅屋,虽然低小了点,但是很是风情依依。
小屋的后面是连绵起伏的山丘,近处,是一片青翠挺拔的竹林,显得生机勃勃。
门前的小溪欢快的流着,溪水清澈见底,小鱼儿在水中自由的快乐的追逐游戏,一阵微风吹来,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水面上荷花朵朵,有的含苞未放,饱涨的好象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刚刚开放,微微露出了黄黄的花蕊,有的正在盛开,层层花瓣透出淡淡的粉红,犹如一位头戴纱巾的少女,是那么羞涩娇艳,楚楚动人。
门前坐着一对老夫妻,他们相互依偎在一起,兴许刚刚喝了点酒,脸上泛着微微的红光,正用吴国的方言低低的谈笑着,一会儿你推我一下,一会儿我拍你一下,是多么夫妻情深啊!在溪水的东面,大儿子正在锄着豆苗里的小草,只见他身穿短袖,头戴斗笠,两手紧紧的握住锄头,倾斜着身子,用力的锄着,全然不顾额头的汗珠悄然的滚落。
他是那么的专注,生怕一不小心,把幼小的豆苗锄掉。
二儿子头扎红巾,盘腿而坐,正在熟练的编织着鸡笼呢,虽然是个男人,却是那么心灵手巧,,两手不停的编织着,耳边只是一阵阵“唰唰”的竹篾舞动的声音,仿佛正在演奏着动人的乐曲呢!小儿子最是可爱,他头扎俩小辫,身穿红色小衫,正趴在溪边采摘着莲蓬,竖起的两条腿还不时的晃动着,多么的悠闲自在哦,他把刚剥下的一颗莲籽放进口中细细的嚼着,清甜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
看着这一家悠然自得,其乐融融的样子,真是令人羡慕不已啊!《清平乐.村居》改写篇2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小村庄。
溪的两边,长满了绿色的青草和荷叶。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一阵风轻轻的吹过,荷叶翩翩起舞。
瞧,溪里倒映着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那是谁呢?原来是溪前的一棵大柏树呀!柏树旁,一座低小的茅屋,藤条爬上了房顶,结了许多个大南瓜。
清平乐村居古诗注释
清平乐村居古诗注释
1、《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古诗的意思是: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绿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小儿子,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莲蓬。
3、此词以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流露了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清平乐村居古诗翻译
清平乐村居古诗翻译
清平乐村居古诗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
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村居》改写作文(精选30篇)
《村居》改写作文(精选30篇)《村居》改写作文(精选30篇)作文,就是将生活中的见闻、感受描绘出来,将对生活的想像与思考表达出来,让读者产生共鸣,从而让读者感受生活、思考生活。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村居》改写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村居》改写作文篇1二月,冬姑娘悄悄的走了,春天又来到了广阔的大地,小草从土地里探出了头,打个哈欠揉揉惺忪的眼睛,好像在自言自语地说:“春天来到了吗?”小河也在流淌着,好像是在唱歌:“哗啦啦,哗啦啦”。
堤岸的杨柳好象是在夸小河唱的好,纷纷抚摸着小河的河岸,仿佛陶醉在这春烟之中。
这时儿童们早早的就散学了。
忙趁着这一会的东风,孩子们开始放风筝了,诗人高鼎看着这一群蹦蹦跳跳的孩子们,他仿佛找到了童年的感觉。
于是,高鼎就写下了《村居》这首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改写作文篇2夏日的一天,在一个幽静的竹林下,传来了一阵阵喝醉酒后温柔。
逗趣的话。
这是童年的辛弃疾扁跑过看一看。
只见老翁说:“你看看,现在生活多美好,秋天庄稼大丰收,冬天一起喝点酒。
”“是呀。
你看看这三个孩子,多么孝顺、乖巧、懂事。
”老妇说完,会意的笑了。
这里夏日炎炎,可身为长子的王保不得不拿着锄头到小溪东边的豆地里锄草。
二儿子王栋也不闲着,你看,他正坐在大树下仔细认真的编织着鸡笼,像左看这调皮可爱的小儿子王鹤集在溪边一边看莲蓬,一边剥莲蓬,莲蓬有的全绽放,有的还没开放,有的张开了花蕊,漂亮极了!这是童年的辛弃疾不由诗兴大发,拿起毛笔,写了《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
《村居》改写作文篇3早春二月,小草在大地上轻轻地冒出嫩芽,一阵春风拂过,小草就不停地摇摆着,好像在好奇地观察四周。
一棵棵大树似乎在高兴地跳舞,因为他们身上长出了嫩叶。
一只只黄莺飞来飞去,仿佛在庆祝春姑娘的到来。
在一条小溪边,一棵棵杨柳随风飘动着,就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与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幕般地凝聚着。
2020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1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1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当堂达标题】1.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茅.屋()剥.夺()渔翁.()房檐.()锄.头()蜻蜓.()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檐()媚()媪()赖()詹()眉()温()懒()三、巧填诗句。
古诗乐园的小朋友们欢乐多。
看,这里有一个小朋友正在专注地捕蝉:意欲捕鸣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还有一个小朋友在钓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怕得鱼惊不应人。
那边有几个小朋友在放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溪边,有个小朋友在剥莲蓬:最喜小儿无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还有一个小朋友在追蝴蝶: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默背古诗,解释词语。
茅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翁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锄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亡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回顾古诗,回答问题。
1.词人为什么最喜“小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词表现出词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了下阙,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古诗赏析。
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范文(通用37篇)
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范文(通用37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篇1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环绕着一个茅屋,溪边还长满了绿茵茵的青草,溪边靠岸的那一边还有挨挨挤挤的荷花,荷花的下面还有荷叶,荷叶真像一把把大雨伞呀!荷叶上还有一只青蛙呢!茅屋的前后有一群母鸡正带着它的小鸡觅食呢!而鸭妈妈正在带着它的小鸭学游泳呢!一只公鸡昂首挺胸的走过来,小鸡们下的赶快躲到鸡妈妈的后面。
茅屋里听见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逗趣,取乐。
是谁呢?哦!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呀!他们说说笑笑,老翁喝了点酒脸红红的。
老夫带着酒意说:“老头子呀,我酿的酒好喝吗?”老翁高兴地说:“太好喝了!”老妇笑嘻嘻地说:“好喝,你就多喝点,你慢慢喝我给你讲一个笑话吧!”两位老人聊得好不开心。
这时,他们看到大儿子正在帮父亲在豆田里除草呢!他是那么勤劳能干呀!二儿子正在给他家的鸡编织鸡笼呢!他编的鸡笼非常好看,结实,他真是心灵手巧呀!而小儿子呢?他呀!最讨人喜欢,他在那儿剥莲蓬呢!他把莲蓬一下子甩在了小鸡的身上,小鸡吓的连忙跑到茅屋的后面。
老妇老翁看见了,嘴角漾起了微笑。
太阳落山了,辛弃疾看见了着幸福美满的家庭,写了一首古诗词——《清平乐村居》。
改写清平乐·村居作文篇2小溪边住着一户人家,一家五口人幸福地生活在这间又旧又破又小的茅草屋里。
茅草屋前坐着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他们刚刚喝了一点酒,脸上泛着红晕。
他们用当地的方言亲密地交谈起来。
老妻一边帮老夫按摩,一边又用手指着消息东边,那儿有一个壮小伙儿在田里辛勤地锄着豆旁的杂草,还不时地衣袖擦着脸上豆大的汗珠,这可能就是他们家的大儿子吧!老妻对老夫说:“咱们大儿子出息咯!尽捡粗重活儿做,让两个弟弟轻松一点!”老夫笑着点了点头。
古诗改写
我给古诗编故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唐诗和宋词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两颗最璀璨的明珠,它们以凝练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倍受人们的喜爱,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虽然说古语有“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可是让小学生只靠背诵的方法来学习古诗是远远不够的。
如何让这份民族文化瑰宝为学生所接受?如何拉近古诗词与现代生活的距离?学生的一次偶然写话机会启发了我。
在学完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清平乐村居》之后,为了让学生领略到江南水乡其乐融融的场面,感受到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和向往之情,我让学生对照课文插图先想象一下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再写下来。
突然,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想把《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改写成一个故事,行吗?”他的建议立刻被其他同学所采纳。
“对,我们四年级语文上册曾学过一篇课文叫《但愿人长久》,就是根据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改写的。
”“三年级也有,像《李广射虎》、《每逢佳节倍思亲》、《少年王勃》。
”经过讨论,师生很快达成一致:一起来改写词作《清平乐村居》。
十几分钟后,学生的作文本上都有了一段或长或短的话。
有学生写道:“南宋有一位爱国词人,名叫辛弃疾。
他被朝廷罢官后,在农村隐居了二十年。
在乡间,他与山民野老打成一片,过着平凡质朴、恬淡安静的日子。
一个夏日的午后,辛弃疾一人在小溪边散步。
忽然,他听到一阵亲昵的话语。
转身一看,一对年老的夫妻正坐在离小溪不远处的茅屋前,一边喝着酒,一边悠闲自得地聊着天,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惬意和幸福啊。
辛弃疾不忍打断他们,便停下脚步观赏着这周围的美景。
在这条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里小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水面上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绿色的小莲蓬。
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通用65篇)
《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通用65篇)《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通用6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通用65篇),欢迎大家分享。
《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篇1我慢慢地走进了乡村。
映入眼帘的是一些低矮的屋檐、宽阔的土地、蓝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像一个纯净的少女一样,没有污染,使人心旷神怡。
走着走着,我看见了一所屋檐低矮的茅草屋,紧靠着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
溪边是一些好奇心很强的小草,急着看外面的世界。
屋里,一对幸福恩爱的的白发老夫妻很亲热的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你看我们一家五口多么幸福、和睦、安逸啊。
我们老了,孩子们就帮我们干活!对了,老伴,我们的大儿子也老大不小了,是不是该找个媳妇了!虽然他们说的是吴地口音,但从语气来听,肯定是很幸福。
我从他们的对话中,听到了他们是五口人,那么,除了他们两个人,他们应该还有三个儿子。
我的目光再次开始寻找起来。
不一会儿,他们的三个儿子就被我找到了:大儿子在溪的东边给豆子除草;二儿子坐在家门口编织鸡笼;小儿子最可爱,正趴在地上,脚一动一动的剥莲蓬呢!大儿子的一锄头,就是为了让人们吃上更好的豆子;二儿子的每一步做的都很精细,旁边的老母鸡静静的看着二儿子,生怕打扰了二儿子;小儿子虽然很小,但他那可爱天真的模样,谁看了,都会喜欢的。
这清新的乡土气息,浓郁的生活情趣、天真烂漫的孩童,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篇2一天,北宋词人辛弃疾在郊外散步,走着走着,他看到远处绵延起伏的群山环抱着。
路边,一棵棵垂杨柳在微风中舞动起腰肢,那一条条长辫子垂荡在小溪中,顿时小溪荡漾起了一圈圈波纹。
小溪清澈照人,能够清楚地看见溪中的水草淤泥,来回穿梭的鱼虾……溪中有十来枝荷花,有的含苞待放,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已经完全开放,露出嫩黄的花蕊;有的谢了,只剩下了一个莲蓬头。
五下改写古诗成短文
五下改写古诗成短文原文:《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一、衍生注释:“茅檐”指茅屋的屋檐。
“吴音”是吴地的方言。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翁媪”指老翁、老妇。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
二、赏析:这首词描绘了农村清新秀丽的环境以及老小五口之家的天伦之乐。
低矮的茅屋,潺潺的小溪,青青的草地,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乡村画面。
老夫妻的亲昵逗趣,大儿子在溪东锄豆,二儿子正编织鸡笼,小儿子天真无邪地卧剥莲蓬,每个人物都生动鲜活,充满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三、作者介绍: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
他一生力主抗金,却壮志未酬。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四、运用片段: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家人来到了郊外的乡村。
眼前的景象不正像辛弃疾笔下的《清平乐·村居》吗?那小小的茅屋,不就像词中的“茅檐低小”?田间玩耍的孩子们,有的帮忙干农活,有的调皮捣蛋,多像“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呀!这乡村生活真是惬意极了,让人陶醉其中,难道不是吗?原文:《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一、衍生注释:“篱落”指篱笆。
“疏疏”指稀疏。
“径”指小路。
“阴”指树荫。
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暮春农村的景色和儿童捕蝶的欢乐场景。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新叶还没有形成浓密的树荫。
孩子们奔跑着追捕黄色的蝴蝶,可蝴蝶飞入金黄的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诗中既有静态的景色描写,又有动态的儿童嬉戏,充满了生机和童趣。
三、作者介绍:杨万里,南宋杰出诗人。
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
四、运用片段:那天,我们在乡间漫步,看到那“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的景象,仿佛走进了杨万里的诗中。
年高一续写改写-古诗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600字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的环绕着美丽的小村庄。
一座农家小院边的池塘里,荷叶挤挤挨挨,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阵轻柔的风缓缓吹过,一池的荷花翩翩起舞,争奇斗艳。瞧,小溪里倒映着一个低小的影子,那是什么呢?原来是一个矮小的茅草屋。走近屋子,你会听到里面传出的嘻笑声小酒,谈论着他们的美好生活,陶醉于幸福之中。老爷爷对老奶奶说:“你看,咱们的儿子个个都这么勤劳,咱俩虽说在他们小的时候吃了点儿苦,可现在他们长大了,什么活都会干,以后咱就可以享清福了!”老奶奶听了,也笑眯眯地说:“是啊,是啊,我们真够有福的了!”
就这样三个儿子忙得不亦乐乎,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啊!谁看了能不羡慕呢?
屋内,老两口乐此不彼;屋外,三个儿子各忙其事:看,老大在溪边的豆田里锄杂草呢!他干得那么认真,那么卖力,锄一会儿就得甩一把汗,好像在说:“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到了秋天,我会给爸爸和妈妈一个大大的惊喜!”而二儿子这时正在忙着编织鸡笼呢!他一边编一边想:等鸡笼编完了,小鸡们就可以住进去,这样既安全又舒适,我要把它们养得肥肥胖胖的,等到过年把它们杀了给爸爸和妈妈享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平乐村居古诗改写
《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
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小编与大家分享古诗改写,欢迎参考!
一个晴空万里的早晨,宋代诗人辛弃疾来到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那里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小溪上漂浮着一朵朵碧绿的荷叶。
岸上铺了一层绿茸茸的青草。
小溪边有一座小茅屋,粗壮的南瓜藤爬上了茅草屋黑色的屋顶,南瓜藤上还挂着几个又大又红的南瓜。
茅草屋的后面是一片茂密的竹林,被群山环抱着。
在这美丽的农家小院中,住着幸福的五口之家。
诗人辛弃疾隐隐约约地听到茅草屋内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
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坐在窗边边喝酒,边说话取乐。
老翁抿了一口酒,骄傲地说:“你看,我们这三个儿子真是长大了,越来越能干了。
”
老妇忙为老翁斟上一杯酒,颔首点头,目中尽是欣慰。
他们的大儿子正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除杂草。
只见他光着膀子,两只粗壮的手紧紧的握着锄头,弯着腰,一下一下地锄着,虽然他已经汗如雨下,可嘴角还是有一丝笑意。
在离豆地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
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他专心
致志,手法娴熟,手指灵敏,很快,一个精致的鸡笼就完成了。
老翁的三儿子呢?原来他正趴在小溪边,翘着两只小脚丫,摘下一个莲蓬,剥出一颗莲子,乐呵呵地送入口中。
那憨稚之态格外让人喜欢。
茅草屋·小溪·青草·快乐的一家人,汇成了一副美丽的图画,是多么和谐,多么美妙。
诗人辛弃疾被深深地感动了,吟下了千古名句——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
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刘熙载说,“词要清新”,“澹语要有味”。
作者的此作正具有“澹语清新”、诗情画意的特点。
它表现在描写手法、结构和构思三个方面。
在描写手法上,这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
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
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
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
作者写这首词时,是在江西上饶,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
“媪”,是对老年妇女的代称。
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
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
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
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
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
尤其是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
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
“无赖”,谓顽皮,是爱称,并无贬意。
“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比“坐”“躺”“趴”等用得更妙。
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就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
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
在艺术结构上,全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从词的意境来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
另外,“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四句,连用了三个“溪”字,使得画面的布局紧凑。
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词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
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
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和谐、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
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
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
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