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判断题汇总
经济生活辨析题汇总
![经济生活辨析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ae12953a8114431b80dd832.png)
经济生活辨析题汇总1.商品质量越好,商品价格越高(1)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商品质量作为使用价值只能影响价格而不能决定价格。
(2)质量好的商品,可以优质优价,比同类商品的价格高;也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实行质优价廉。
2.“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这表明商品价格是由其质量决定的(1)本题中的质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说明的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2)商品的价格从根本上讲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而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对同一种商品而言,质量好的商品往往包含的价值也较多,因此其售价也高。
3.“物以希为贵”,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①“物以希为贵”是指当商品处于供不应求时,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
这说明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②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时间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
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③没有正确理解价值、价格、供求的联系和区别,是不科学的。
4.短信受欢迎就是因为价格便宜(1)短信作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人们选购商品有两个标准,一个是价值标准,一个是使用价值标准。
(2)短信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价格便宜,这是从价值标准来看。
短信受欢迎,另一个原因是好用、简洁,这是使用价值标准。
(3)短信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实现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最佳结合点,而不仅仅是因为价格便宜。
5、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后就一定能获得发展。
①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制度等优点。
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有利于企业增强活力,提高管理水平。
②但是,一个企业能否经营成功,能否有大的发展,取决于许多因素。
必须根据市场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③这句话是片面的。
6.财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经济生活判断题(最新有答案)
![经济生活判断题(最新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02c22af78a6529657d531e.png)
经济生活判断题第一单元货币、价格与消费1.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有用性。
(错误,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2、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错误,价值时商品的特有属性)3、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错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4、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错误,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5.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错误,黄金只有作为货币时,才是一般等价物)6.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观念的货币)7.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
(错误: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8.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也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错误: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国家虽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随意发行纸币,因为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9. 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错误: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不等于通货紧缩。
)10. 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错误: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11. 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一定变化。
(错误: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不一定变化,因为价格还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14. 价格由购买力决定。
(错误: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价值,购买力只能影响价格)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错误: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但不决定价格。
)15. 质量决定价格,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错误:决定价格的是价值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质量。
一般而言,质量高的商品,其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多,因而价格也高。
)16. 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经济与生活考试试题
![经济与生活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c01be7c7e21af45b307a85e.png)
判断题判断题:(共50题每题2分)1、在美国搬家有限制。
参考答案:错误2、美国人搬家之所以方便,主要因为有换房市场。
参考答案:错误3、大部分美国人并不租房子,他们喜欢买房子住。
参考答案:正确4、买了住房,会把一个人捆死在一地。
参考答案:错误5、如果没有住房市场,人口的流动将受阻。
参考答案:正确6、经济要得到发展,要使资源的使用合理化,杜绝各种可能的浪费,都必须通过个人在各种选择中做出优化抉择方能实现。
参考答案:正确7、美国企业一般以效率高、服务态度好著称,邮政也不例外。
参考答案:错误8、美国市内的公共交通,从地铁到公共汽车,既有私人办的也有政府办的。
参考答案:正确9、美国法律对垄断有极严格的限制。
参考答案:正确10、我们寻求富强之路,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提高效率,消灭浪费上。
参考答案:正确11、有人把一切节约最终归结为时间的节约,这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错误12、美国许多文具商店里都有“电话留言纸”出售。
参考答案:正确13、观察大城市马路上来去的行人,可以看到的是行色匆匆与时间赛跑的人,没有优哉观光消遣的人。
参考答案:错误14、排队是浪费时间的一大原因,而彻底消灭排队现象不用付出代价。
参考答案:错误15、节约时间是提高整个社会工作效率的核心。
参考答案:正确16、人均垃圾量的增加是生活越加贫穷的结果。
参考答案:错误17、美国是一个提倡消费的社会,它的生产力巨大,产品积压常常成为主要的经济问题。
参考答案:正确18、鼓励消费使得储蓄率(即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提高。
参考答案:错误19、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与它能提供的效用(或使用价值)成反比。
参考答案:错误20、由于中美两国富裕程度的差别而形成的效用评价的差别,没有提供什么贸易机会。
参考答案:错误21、富人用一块钱比穷人用一块钱轻率,或者说,富人的钱的边际效用较高。
参考答案:错误22、公共事业既然是政府办的事业,就不同于私营企业,不应以赢利为目的,所以公用事业应该降低收费标准甚至免费。
经济生活第一二课 小测验
![经济生活第一二课 小测验](https://img.taocdn.com/s3/m/1ac15c715acfa1c7aa00cc98.png)
政治第一二课小测验得分姓名班级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1、商品与货币是同时产生的。
()2、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3、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4、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5、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叫流通手段。
()6、商品生产者为使自己的商品能够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7、纸币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
()8、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9、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10、信用卡、支票等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工具。
()11、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12、汇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13、引起商品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14、商品的价格有时是由价值决定的,有时是由供求决定的。
()1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16、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17、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唯一的表现形式。
()18、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极大变动。
()19、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增加。
()20、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二、填空:(每小题2分)1、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贵金属金银具有体积小、、、、等特点。
3、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和两种基本职能。
4、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来表现。
5、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作。
6、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
7、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成正比,与成反比。
8、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
《经济生活》判断题汇总
![《经济生活》判断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15bc58bdd3383c4bb4cd25b.png)
《经济生活》判断题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2.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3.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5.国家有权发行纸币,国家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6.常用的信用工具就是指信用卡。
7.外汇就是外国的纸币和汇率。
8.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9.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变大,商品的价格就会变大。
10.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发生变化,价格也一定发生变化。
11.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降低商品价值量。
1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3.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与价值相一致。
14.价格波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小。
15.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16.恩格尔系数越大,表明生活水平越高。
17.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可取。
18.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19.生产是消费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0.消费决定生产。
21.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根本经济特征。
22.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23.股份制的性质都是公有制性质。
24.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5.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26.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7.公司制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8.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29.我国法定公司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30.就业是民生之本。
3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32.劳动者各项权利的基础是享有平等就业权。
33.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34.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权的重要依据。
35.股票是一种债务凭证。
36.社会保险是指对风险本身的投资。
37.公有制经济中基本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原则。
经济生活判断题
![经济生活判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a2473c0e0b4e767f5acfce27.png)
1、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与商品是同时产生的。
3、纸币之所以能够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纸币的适用范围更广。
4、企业提供的免费商品属于公共物品。
5、发生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6、信用卡的广泛使用导致市场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加。
7、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8、中澳货币直接兑换能够提高人民币汇率。
9、使用银行卡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
10、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11、商品的价值总是围绕价格波动。
12、生猪出栏价频繁波动违背价值规律。
13、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会减少。
14、商品价格上涨,消费需求一定会减少。
15、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16、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增加。
17、居民家庭收入水品决定着居民消费水平。
18、伴随居民工资水平提高,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
19、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
20伴随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享受资料消费逐步代替生存资料消费。
2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都是错误的。
22、消费中追求与众不同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2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会抑制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24、社会保障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25、象牙消费增长源于收入水平提高。
26、消费引导生产健康发展。
27、多样化的月饼消费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
28、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29、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性作用进一步得到了发挥。
30、国有经济成为经济制度的基础。
31、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2、价格优势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最大优势。
33、提高市场份额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34、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必须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企业规模。
35、。
经济生活判断题
![经济生活判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6f39a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7.png)
《经济生活》判断题1.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劳动产品和用于交换。
()2.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3.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买者的目的所在。
()4.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所以货币本身不是商品。
()5.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6.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7.一部手机标价1000元,货币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8.货币的职能就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9.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
()10.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表达。
()11.外汇是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12.汇率是指美元和人民币的比率。
()13.人民币贬值,意味着100单位的外币能够兑得更多的人民币。
()14.从用途上看,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15.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供求关系实现的。
()16.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供求影响价格。
()17.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1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变大,商品的价格就会变大。
()19.价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价格的货币表现。
()20.企业提升劳动生产率,能够降低商品价值量。
()2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2.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的价值量无关,所以商品生产者降低个别劳动时间没有意义。
()2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格上下波动。
()24.等价交换只存有于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25.粮食、蔬菜、食用油价格上涨,需求量会大幅下跌。
()26.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水准是不同的。
()27.假如商品价格持续上升,则会减少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
()28.价格变动能促使企业调节生产规模、提升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9.供求关系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0.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高中经济生活判断题
![高中经济生活判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7d7fcef29e31433239689316.png)
《经济生活》判断题练习1、只要耗费了劳动就一定是商品。
2、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4、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5、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6、货币是商品,因而有价值。
7、货币用于购买商品时履行的是支付手段的职能。
8、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9、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10、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11、纸币能够流通是因为它自身有价值。
12、国家有权发行纸币,国家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13、纸币发行越多越好。
14、通货紧缩物价下跌,所以比通货膨胀好。
15、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发行量、面值,但是不能决定货币的购买力。
16、信用工具就是指信用卡。
17、外汇就是外币的汇率。
18、人民币升值,意味着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名币。
19、人民币升值,同样数量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有利于我国的出口。
20、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21、物以稀为贵,供求决定价格。
22、价格受价值和供求关系影响。
23、供不应求,价格升高,是买方市场。
24、某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商品的价值量。
25、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变,价格也一定变。
26、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反比,与价值总量呈正比。
27、每一次商品交换都是等价交换。
28、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9、价格波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小。
30、一种商品降价,会导致它的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互补品需求量减少。
31、消费水平与收入成正比,与物价水平成反比。
32、看电影,按商品的类型分属于劳务消费;按消费的目的分属于生存资料消费。
33、恩格尔系数越大,表明生活水平越高。
34、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可取。
35、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36、生产是消费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37、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根本经济特征。
38、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
高考政治判断题1
![高考政治判断题1](https://img.taocdn.com/s3/m/ae557920ee06eff9aef807af.png)
高考政治正误判断一、经济生活1、商品的基本属性的易错观点(1)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2)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X(注意: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4)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X(注意:不同商品能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具有价值)2、商品价值量的易错观点(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X(注意: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单位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4、价值规律的易错观点(1)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 X(注意:应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2)商品供应量与需求量互相制约 X (注意:应该是供求与价格相互制约)(3)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X (注意: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5)等价交换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与价值相一致。
X(注意:不一定每次都一致,而是经常不一致)5、生产与消费及消费类型(3)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X(注意:是按消费的交易方式不同分的)(5)盲目从众才不可取6.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易错观点(1)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X(注意:公有制是基础,国有经济是主导)(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X(注意:应该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4)个体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
X(注意: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5)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
X(注意: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混同;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主要力量)(6)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都占有支配地位。
X(注意: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占有支配地位)(7)股份制都具有公有制性质。
X(注意:只有国有、集体控股,企业才具有明显的公有性)(8)股份制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高一经济生活试题及答案
![高一经济生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a30e9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7.png)
高一经济生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资源的稀缺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下列哪一项不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A. 资源的稀缺性B. 生产什么C. 如何生产D. 为谁生产答案:A2.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A. 政府规定B. 消费者需求C. 供求关系D. 生产成本答案:C3. 以下哪一项不是市场经济的优点?A. 资源配置效率高B. 鼓励创新和竞争C.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 促进经济增长答案:C4. 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以下哪一项不是货币的基本职能?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记账单位答案:D5. 以下哪一项不是货币政策工具?A. 利率B. 公开市场操作C. 存款准备金率D. 税收政策答案:D6. 以下哪一项不是财政政策工具?A. 政府支出B. 政府税收C. 政府补贴D. 利率调整答案:D7. 根据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A. 减少政府支出B. 增加政府支出C. 提高税率D. 减少货币供应量答案:B8. 以下哪一项不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贸易壁垒?A. 关税B. 配额C. 补贴D. 货币贬值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A. 创新能力B. 管理效率C. 市场垄断D. 产品质量答案:C10.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社会责任B. 股东利益最大化C. 员工福利D. 政府指令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A. 个人收入B. 商品价格C. 个人偏好D. 广告宣传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促进经济增长?A. 提高教育水平B. 增加政府支出C. 减少税收D. 增加货币供应量答案:ABCD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A. 生产成本B. 市场需求C. 竞争状况D. 技术创新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A. 经济增长B. 充分就业C. 价格稳定D. 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支付方式?A. 信用证B. 汇票C. 现金支付D. 电子转账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市场经济中,价格完全由政府决定。
经济生活基础判断
![经济生活基础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cc3141ed9e3143323968935e.png)
1.但凡是商品,就一定会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2.商品的质量越好,价值越高。
3.能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是货币特有的职能。
4.商品价值的实现只能通过商品流通。
5.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一般都是商品。
6.一切商品都可以用来商品的价值量大小。
7.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8.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9.商品都能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所以商品都拥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10.商品流通就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11.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有利于商品价值的实现。
12.使用银行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
13.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14.马年金银纪念币是一种具有纪念意义的纸币。
15.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也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16、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17、购买商品需要货币,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
18、只有货币才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19、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开来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0、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
21、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决定,同时受价值的影响。
22、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必定是亏损的。
23、在替代品关系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与另一商品需求变动成同向变动关系。
24、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变动的最终原因。
25、在卖方市场时,表现为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购买者争相购买。
26、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该商品的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27、一般来说,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短,商品的价值总量越低。
28、商品价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30、当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就会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31、在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另外一种商品的购买。
32、从根本上说,商品价格的高低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经济生活判断题汇总
![经济生活判断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11981a76137ee06eff9187d.png)
判断题100道第一单元1、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4、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5、价格是由价值和供求决定的。
(×)6、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发物价上涨。
(√)7、当出现通货膨胀,政府可以通过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等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8、气候、时间、习俗等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9、等价交换原则贯彻在商品交换的全过程,体现在每次商品交换中。
(×)10、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社会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11、人民币的币值与外汇(如美元汇率)成反比,与本币汇率成正比。
(√)12、商品价格是在市场中形成的。
(√)13、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商品的价值量,增加收益,使之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14、优质商品价格高,说明商品质量决定价格。
(×)15、价格变化可以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
(×)16、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其替代品的需求量有可能会减少,其互补品的需求量有可能会增加。
(×)17、“物以稀为贵”的现象是指商品供不应求,“货多不值钱”的现象是指商品供过于求。
(√)18、消费时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是攀比心理的反映,是不健康的。
(×)19、适度消费要求我们避免盲目跟风和情绪化消费,要重视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结合。
(×)20、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21、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小则生活水平越高,消费结构越合理。
(×)2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逐渐被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所以取代。
(×)23、商品交换的基础是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经济生活判断题(有答案)
![经济生活判断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682a3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9.png)
经济生活判断题(有答案)经济生活判断题第一单元货币、价格与消费1.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有用性。
(错误,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2、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错误,价值时商品的特有属性)3、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错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4、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错误,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5.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错误,黄金只有作为货币时,才是一般等价物)6.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观念的货币)7.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
(错误: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8.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也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错误: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国家虽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随意发行纸币,因为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9.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错误: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不等于通货紧缩。
)10.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错误: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11.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一定变化。
(错误: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不一定变化,因为价格还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14.价格由购买力决定。
(错误: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价值,购买力只能影响价格)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错误: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但不决定价格。
)15.质量决定价格,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错误:决定价格的是价值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质量。
一般而言,质量高的商品,其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多,因而价格也高。
)16.某企业通过技术立异能够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削减。
《经济生活》判断题汇总
![《经济生活》判断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90982249e3143323868934e.png)
经济生活》判断题1.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2.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3.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5.国家有权发行纸币,国家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6.常用的信用工具就是指信用卡。
7.外汇就是外国的纸币和汇率。
8.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9.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变大,商品的价格就会变大。
10.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发生变化,价格也一定发生变化。
11.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降低商品价值量。
1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3.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与价值相一致。
14.价格波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小。
15.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16.恩格尔系数越大,表明生活水平越高。
17.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可取。
18.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19.生产是消费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0.消费决定生产。
21.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根本经济特征。
22.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23.股份制的性质都是公有制性质。
24.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5.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26.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7.公司制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8.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29.我国法定公司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30.就业是民生之本。
3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32.劳动者各项权利的基础是享有平等就业权。
33.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34.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权的重要依据。
35.股票是一种债务凭证。
36.社会保险是指对风险本身的投资。
37.公有制经济中基本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原则。
学业水平测试经济生活判断题训练及主观题集锦---(2016)
![学业水平测试经济生活判断题训练及主观题集锦---(2016)](https://img.taocdn.com/s3/m/51b06f4b5ef7ba0d4a733bc2.png)
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经济生活》判断题训练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2.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4.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所以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5.外汇的汇率必须以人民币为本币。
6.货币的本质是价值。
( )7.对于金钱,我们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8.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9.价值决定供求,供求影响价值。
()10.等价交换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11.商品的价格最终由供求关系决定。
()12.价格与价值有时候成正比,有时候成反比。
()13.商品的价值与劳动时间成正比。
()14.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5.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等价交换。
()16.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的消费所取代。
()17.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18.从众消费心理不可有。
()19.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唯一因素。
()20.消费从目的来划分,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和贷款消费。
()21.所有的消费心理都有利弊之分。
()22.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
()23.绿色消费的主旨是可持续性消费。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24.凡是消费都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25.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6.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7.公有资产占优势,主要是看量的优势。
()28.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
()29.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必须占支配地位。
()30.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特征。
()31.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2.公有制经济在所有领域必须占统治地位。
( )33.有限责任公司的最基本特征是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经济常识一二单元常识判断
![经济常识一二单元常识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b864e41159eef8c75fbfb310.png)
《经济生活》第一二单元判断题1.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物品。
2.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3。
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4。
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5.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6。
纸币是国家(或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
7.国家有权发行纸币,国家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8.外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9。
商品与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因此二者同时产生。
10.使用价值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11.货币只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职能。
12.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13.货币只所以能够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有使用价值。
14.价值决定于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15.商品流通是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其公式为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
16.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17. 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是人们常用的两种结算方式。
18. 信用卡必须具备消费. 转帐结算. 存取现金. 信用贷款的全部功能。
19.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0. 支票主要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21.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2. 汇率是两种外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3. 人民币汇率上升意味着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
24.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5.绿色消费的核心是保护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26. 一台彩电的价格是2700元,这是商品的价值。
27.商品的价值变大,商品的价格就会变大。
28.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发生变化,价格也一定发生变化。
29.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降低商品价值量。
30.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1.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与价值相一致。
32.价格波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小。
33.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经济生活判断题汇总
![经济生活判断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63155b7caaedd3382c4d388.png)
判断题100道第一单元1、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X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4、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X )5、价格是由价值和供求决定的。
(X )6、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发物价上涨。
(“)7、当出现通货膨胀,政府可以通过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等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X )8、气候、时间、习俗等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V )9、等价交换原则贯彻在商品交换的全过程,体现在每次商品交换中。
(X )10、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社会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V )11、人民币的币值与外汇(如美元汇率)成反比,与本币汇率成正比。
(V12、商品价格是在市场中形成的。
(V )13、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商品的价值量,增加收益,使之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X )14、优质商品价格高,说明商品质量决定价格。
(X )15、价格变化可以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
(X )16、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其替代品的需求量有可能会减少,其互补品的需求量有可能会增加。
(X )17、“物以稀为贵”的现象是指商品供不应求,“货多不值钱”的现象是指商品供过于求。
(V )18、消费时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是攀比心理的反映,是不健康的。
(X )19、适度消费要求我们避免盲目跟风和情绪化消费,要重视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结合。
(X )20、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V )21、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小则生活水平越高,消费结构越合理。
(X )2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逐渐被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所以取代。
(X )23、商品交换的基础是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X )24、物价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因此,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人民生活水平影响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题100道第一单元1、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4、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5、价格是由价值和供求决定的。
(×)6、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发物价上涨。
(√)7、当出现通货膨胀,政府可以通过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等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8、气候、时间、习俗等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9、等价交换原则贯彻在商品交换的全过程,体现在每次商品交换中。
(×)10、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社会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11、人民币的币值与外汇(如美元汇率)成反比,与本币汇率成正比。
(√)12、商品价格是在市场中形成的。
(√)13、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商品的价值量,增加收益,使之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14、优质商品价格高,说明商品质量决定价格。
(×)15、价格变化可以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
(×)16、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其替代品的需求量有可能会减少,其互补品的需求量有可能会增加。
(×)17、“物以稀为贵”的现象是指商品供不应求,“货多不值钱”的现象是指商品供过于求。
(√)18、消费时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是攀比心理的反映,是不健康的。
(×)19、适度消费要求我们避免盲目跟风和情绪化消费,要重视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结合。
(×)20、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21、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小则生活水平越高,消费结构越合理。
(×)2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逐渐被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所以取代。
(×)23、商品交换的基础是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24、物价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因此,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人民生活水平影响很大。
(×)25、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此外,消费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和人们收入差距的影响。
(×)第二单元26、生产和消费是互为动力的。
(√)27、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有利于提高了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28、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归根到底要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9、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
(×)30、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属于民营经济,是以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
(×)31、外资经济就是指外国投资者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3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3、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表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34、随着国有经济战略性布局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在一般性竞争行业中逐步上升到主体地位。
(×)35、公司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36、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在表决时按一股一票原则进行。
(×)37、上市公司的财务必须向全社会公开,以保障广大股民合法利益。
(√)38、企业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在长期努力中形成的。
(√)39、企业的经营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
(×)40、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的关键在政府。
(×)41、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前提和基础,履行劳动者义务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
(×)42、提高银行的存款利率,储户的实际收益必然增加。
(×)43、债券和股票都是有价证券,都必然给投资者带来利息收益。
(×)44、商业保险是避免风险的有效途径,因此和社会保险一样,是居民的重要投资方式。
(×)45、股票代表其持有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改变股东身份,要么等待公司破产清盘,要么将股票转让或出售。
(√)46、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
(×)47、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是本金×利息率。
(×)48、当前的“考公务员热”,从一个侧面说明劳动者要树立职业平等观。
(√)49、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50、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必须改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改革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部分。
(×)第三单元5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52、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53、在我国,合法的劳动收入都实行按劳分配。
(×)5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5、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努力消除社会成员之间收入的差距。
(×)56、收入差距不能过大,就是要求居民收入能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57、效率是公平的保证,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前提,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58、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要求倡导回报社会,努力实现同步富裕。
(×)59、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提供了物质保证。
(×)60、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因此,我国当前要倡导“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61、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62、通货膨胀情况下,必须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增长;通货紧缩情况下,必须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总需求。
(×)63、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保持一致。
(×)64、财政收入根本上由国家的分配政策决定。
(×)65、财政收支平衡要求财政收支相等,财政赤字就是财政收大于支,财政盈余就是财政支大于收。
(×)66、财政收支平衡比财政赤字、财政盈余,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67、税收的无偿性是其强制性的保障,而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68、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69、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70、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71、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72、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就是骗税。
(×)73、“纳税人”意识就是指公民要有自觉依法纳税的观念。
(×)74、财政收入越多,越有利于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75、国家财政投入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说明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第四单元76、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77、形成以法律为支撑,道德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78、坚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79、出现通货膨胀现象时,国家可以通过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
(×)80、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应该是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81、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行政手段。
(×)82、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或不正当利益,进行各种不正当经济行为,集中体现了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8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8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核心立场是发展,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8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86、扩大内需就是指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消费拉动。
(×)87、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88、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89、许多商品(如汽车、计算机),虽然品牌是某国的,其实是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这体现了贸易的全球化。
(×)90、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由跨国公司主导的,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和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9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给发展中国家构成极大威胁。
(√)92、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公平竞争和公平贸易原则。
(×)93、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求我们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也就是把扩大进口和扩大出口结合起来。
(×)94、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必须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95、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96、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是为成员国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9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促进各地区同步发展。
(×)98、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人口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技术全球化。
(×)99、实施“引进来”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100、由于经济全球化以发展中国家带来极大的威胁,所以我们要把限制外来竞争,保护民族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