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备课参考 细胞膜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第一册教案讲义: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第一册教案讲义: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adc062f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6.png)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学习目标] 1.简述细胞膜的功能。
2.体会科学家探索细胞膜结构的过程。
3.简述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1)对细胞本身的意义: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2)在进化方面的意义: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产生了原始的细胞。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实例化学物质(间接交流)激素随血液可达全身各处,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直接接触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形成通道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判断正误(1)细胞膜是细胞的一道屏障,只有细胞需要的物质才能进入细胞,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2)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依赖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3)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也能使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答案(1)×(2)×(3)√解析(1)细胞膜是细胞的一道屏障,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也有可能进入细胞,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2)高等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经过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
1.如图表示细胞膜的功能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B.功能②表示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都有利C.胰岛素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图中③表示D.相邻的高等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进行信息交流答案B解析功能①表示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A正确;功能②表示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一般是吸收有利物质,但有些有害物质也能进入细胞,说明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B错误;功能③表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激素通过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相应物质的识别来调控生命活动,C正确。
2.(2023·云南保山高一期末)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1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化学物质,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靶细胞B.图2可表示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C.图中a表示受体,细胞膜上的受体是所有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D.图中b表示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通道答案C解析有些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以不经过细胞膜上的受体,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C错误。
高中生物细胞膜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cba46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b.png)
高中生物细胞膜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细胞膜对物质的选择性通透性;
3. 掌握不同类型的物质跨膜传输方式;
4. 探讨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性中的作用。
教学步骤: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0分钟)
1. 介绍细胞膜的结构: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
2. 解释细胞膜的功能: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
二、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15分钟)
1. 解释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原理:根据分子大小、电荷和溶解度的不同来选择通透性;
2. 示范演示细胞膜对不同溶质的通透性实验。
三、细胞膜的传输方式(20分钟)
1. 主动运输:包括原位泵和胞饮作用;
2. 被动运输:包括扩散、渗透和运载蛋白介导的转运;
3. 解释每种传输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四、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性中的作用(15分钟)
1. 解释细胞膜在水平衡、离子平衡和营养平衡中的作用;
2. 讨论细胞膜的损伤对细胞的影响。
五、练习和总结(10分钟)
1. 完成细胞膜相关的选择题练习;
2. 总结学习内容,强调细胞膜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资源:
1. 幻灯片、细胞膜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
2. 细胞膜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实验材料。
教学评估:
1. 组织小测验考察学生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2. 进行综合性实验,测试学生对细胞膜的通透性和传输方式的掌握程度。
拓展延伸:
1. 邀请专业人士做专题讲座,深入探讨细胞膜的研究进展;
2. 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膜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高中生物细胞膜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1e2b0e02020740be1e9b49.png)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成分;举例说明细胞膜的功能。
(2)能力目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情感目标:探讨问题并分析实验结果,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2重点难点(1)重点: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难点: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3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师活动:细胞像一台精密的生命机器,今天我们将这一生命机器拆开,来了解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复习提问: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呢?问题探讨:1、细胞作为生命的最基本的系统,它的边界是什么呢?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回忆并进行思考问题。
过渡:教师在学生讨论、推测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和补充完善,从而确定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那么能否将细胞膜提取出来以体验细胞膜的存在呢?●活动2【讲授】制备细胞膜教师活动:要研究细胞膜,就要先得到细胞膜,选择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请学生在两种动物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两种植物细胞(“蚕豆叶上表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互相讨论,确定选择哪种细胞为实验材料,并说明理由。
编排几个问题激发学生思维:1.动物细胞材料和植物细胞材料相比,优先选择哪一种材料?为什么? 2.两种动物细胞材料优先选择哪种材料,为什么?学生活动:让学生回答,给出答案并进行解释。
阐明实验原理—红细胞吸水涨破,让学生观察图片“正常、圆涨、涨破的红细胞”从而得到要想获得细胞膜可采用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浸润在清水中,让红细胞吸水涨破。
讲解实验流程:学生活动: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交流结果和实验现象。
●活动3【讲授】细胞膜的成分展示资料一:1859年,欧文顿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动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
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高中生物细胞膜制备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膜制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dce24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7.png)
高中生物细胞膜制备教案
目标:了解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掌握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教学内容:
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介绍细胞膜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
2. 学习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膜由磷脂双层组成,具有半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 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性,细胞与环境之间的交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学习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 实验材料:鸡蛋、盐水、酒精等。
- 实验步骤:将鸡蛋的蛋白和蛋黄分离,利用酒精等方法制备出细胞膜。
- 实验原理:通过酒精等有机溶剂,可以使细胞膜的脂质部分溶解,从而分离出细胞膜。
4. 实验操作:
- 将鸡蛋的蛋白和蛋黄用盐水分开。
- 将蛋白或蛋黄样本与酒精混合,摇匀。
- 离心沉淀,收集上层溶液即可获得细胞膜。
5. 总结:通过实验制备的细胞膜,学生可以观察到细胞膜的结构和特点,加深对细胞膜的理解。
6. 连接: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以及细胞膜在细胞功能和生物体生存中的作用。
7. 作业: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并思考细胞膜在细胞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掌握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了解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并深化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亲自制备细胞膜,从而更加直观地认识细胞膜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细胞膜》教案11 沪科版第一册
![高中生物《细胞膜》教案11 沪科版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f1140e7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0.png)
第1节 细胞膜教学目标的确定: “简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具体内容标准。
要求学生通过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学习,理解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为进一步学习物质的跨膜运输打下基础。
其中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能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
因此,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简述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说出细胞膜的功能。
3、体验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的历程,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4、尝试制作细胞膜模型。
教学方法的选择: 通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学生不仅初步具备了有关细胞膜功能的知识。
同时对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的实验技术、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资料分析,尝试自主构建细胞膜模型。
教学媒体和实验器材: 多媒体,显微镜、蒸馏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猪的新鲜红细胞稀释液。
教学流程图: 教学内容 基本策略 多媒体呈现相关资料,学生回忆总结,教师指导、帮助。
教师提供资料,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从欧文顿的实验现象入手研究膜的成分,通过实验验证成分,由成分组成分析构建细胞膜模型,由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发现探究的线索进一步实验,由实验结果修正细胞膜模型。
制定方案,制作模型,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提问: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回顾初中所学细胞知激活 细胞膜的功能 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那么,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什么? 2、结合初中所学细胞的知识,说说细胞膜的功能。
指导学生总结细胞膜的功能(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知识,学生在初中涉及不深,教师应提供资料帮助学生归纳) 什么样的物质可以进出细胞, 早在19世纪末 ,科学家就对此做了探索。
呈现资料: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过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高中生物:2.2《细胞膜和细胞壁》素材浙科版必修1
![高中生物:2.2《细胞膜和细胞壁》素材浙科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8b216265680203d8cf2f24b6.png)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细胞膜(cell membrane)又称细胞质膜〔plasma membrane〕。
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
有时称为细胞外膜或原生质膜。
主要结构成份一般是蛋白质占60%-80%,类脂占20%-40%,碳水化合物约占5%(分布在类脂和蛋白质之间)。
细胞膜是防止细胞外物质自由进入细胞的屏障,它保证了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各种生化反应能够有序运行。
但是细胞必须与周围环境发生信息、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才能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
因此细胞必须具备一套物质转运体系,用来获得所需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据估计细胞膜上与物质转运有关的蛋白占核基因编码蛋白的15~30%,细胞用在物质转运方面的能量达细胞总消耗能量的三分之二。
原始生命向细胞进化所获得的重要形态特征之一,是生命物质外面出现了一层膜性结构,即细胞膜。
细胞膜位于细胞表面,厚度通常为7~8nm,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
它最重要的特性是半透性,或称选择透过性,对进出入细胞的物质有很强的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和细胞内膜系统总称为生物膜〔biomembrane〕,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特征。
细胞膜的结构模型19世纪中叶K.W.Mageli发现细胞表面有阻碍染料进入的现象,提示膜结构的存在;1899年 E.Oveiton发现脂溶性大的物质易入胞,推想应为脂类屏障。
1925年荷兰人 E.Gorter和F.Grendel用丙酮抽提红细胞膜结构,计算出红细胞膜平铺面积约为其表面积的两倍,提出脂质双分子层模型.成立前提:a.红细胞的全部脂质都在膜上;b.丙酮法抽提完全;c.RBC平均表面积估算正确。
〔70%~80%偏低〕;40年后Bar重复这一试验发现红细胞膜平铺面积应不是70%~80%,而是1.5倍还有蛋白质表面,同时干膜面积是99μm2,湿膜面积那么为145μm2。
两项误差相抵,结果基本正确。
根据细胞的生理生化特征,曾先后推测质膜是一种脂肪栅、脂类双分子层和由蛋白质-磷脂-蛋白质构成的三夹板结构。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细胞膜与细胞器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细胞膜与细胞器](https://img.taocdn.com/s3/m/5901f08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c.png)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细胞膜与细胞器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流的关键通道。
细胞器则是细胞内的功能结构,承担着各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在高中生物教学备课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细胞膜与细胞器的性质、结构和功能,以便能够科学、清晰地传授给学生。
本文将就细胞膜与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进行讨论。
1.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以及嵌入其中的蛋白质所组成的。
其主要功能包括维持细胞的形状、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的进出以及参与细胞的信号传导。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者图示,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结构,以及脂质双层与蛋白质的作用。
2. 精细胞膜与细胞器交界区的特殊结构细胞膜与细胞器交界区存在着一些特殊结构,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这些结构紧密地与细胞膜相连,并承担着物质的转运、合成以及分泌等功能。
教师可以通过图示或者文字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结构的组成与功能。
3.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线粒体是细胞中能量合成的关键器官,也是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ATP的场所。
通过细胞膜的特殊结构,线粒体能够进行氧化磷酸化反应,并产生大量的化学能供细胞使用。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或者示意图,清晰地向学生展示线粒体结构和氧化磷酸化的过程。
4. 溶酶体与细胞内消化溶酶体是一种包含水解酶的细胞器,主要参与细胞内的消化作用。
通过细胞膜的运输蛋白,在溶酶体与细胞膜之间实现物质的运输。
教师可以通过图示或者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溶酶体的结构、细胞内的消化过程以及其在细胞内环境平衡中的作用。
5.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
其内部的叶绿体膜上附着着许多叶绿体颗粒,内含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能够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用以合成有机物质。
通过示意图或实验演示,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叶绿体的结构、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在维持大气中CO2和O2的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总结:细胞膜与细胞器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细胞膜教案(全文5篇)
![细胞膜教案(全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6b253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68.png)
细胞膜教案(全文5篇)第一篇:细胞膜教案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分析一、教学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培养学生对“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学会提取信息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演示法,配合使用谈话法、讨论法和实验法等教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温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那么我们知道任何系统都有边界,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边界是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讲授新课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
知识点一: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
1、选材遵循的原则:(1)无细胞壁(不选植物);(2)无细胞核,无众多的细胞器(选哺乳动物红细胞)2、方法步骤:(1)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2)在高倍镜下观察,待观察清晰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小心吸引,注意不要把细胞壁吸跑。
上述操作均在载物台上进行,并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很快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
知识点二: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以及少量的糖类组成。
1、由科学家用一种可以溶解脂质的物质对细胞膜进行处理,最后发现细胞膜被溶解了。
2、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细胞膜被溶解。
最终通过细胞膜化学组成的资料研究发现,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以及少量的糖类组成。
知识点三: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课堂小结一、细胞膜的成分1、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细胞膜的成分(1)脂质(主要是磷脂)约占50%(2)蛋白质约占40%(3)糖类(少量)约占2%—10%3、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四、课堂练习1、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C)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B、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结构;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膜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膜](https://img.taocdn.com/s3/m/70bd881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7.png)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膜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组成;2. 掌握细胞膜的主要功能;3. 能够解释细胞膜在细胞生存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1. 理解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 掌握细胞膜在细胞生存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1. 课件、PPT等教学辅助工具;2. 实验仪器和材料,如显微镜、细胞膜模型等;3.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相关的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并简要介绍细胞膜在细胞中的作用。
二、讲解:1. 细胞膜的结构组成:细胞膜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分子具有疏水性和亲水性,形成了一个半透性的膜结构;蛋白质分布在细胞膜的表面,承担多种功能。
2. 细胞膜的功能:a. 分隔:细胞膜能够将细胞内部和外部环境分隔开来,维持细胞内部稳定的环境;b. 运输:细胞膜通过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实现物质的进出过程;c. 识别: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能够识别外界信号,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
三、实验操作:利用细胞膜模型等实验仪器,让学生亲自体验细胞膜结构和功能。
四、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细胞膜的重要性和作用,并与其他细胞器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细胞膜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对细胞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展示与评价: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对细胞膜的认识和观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高中生物细胞膜的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膜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50f79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a.png)
高中生物细胞膜的教案
年级:高中生物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主要成分
2. 掌握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3. 理解细胞膜在细胞内外交换物质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 细胞膜的结构:磷脂双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胆固醇
2. 细胞膜的功能:选择性通透性、信号识别、细胞间交流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细胞膜的结构,并引入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2. 探究:学生自行阅读相关资料,讨论细胞膜在细胞内外交换物质的重要性,并总结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3. 教学:教师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并进行示范演示
4. 实践: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细胞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并记录实验结果
5. 总结:学生总结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实验结果,并进行合理分析
教学资源:
1. 图片或视频展示细胞膜结构
2. 实验材料:不同溶液和温度、细胞膜模型
教学评估:
1. 实验报告: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描述细胞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
2. 口头答辩:学生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角度进行口头答辩
拓展活动:
1. 观察活细胞中细胞膜的运动和变化,并进行记录
2. 探究细胞膜在细菌耐药性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和实践,引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其深入学习和思考。
高中生物《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39d4f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5.png)
展示小实验图片,用锤子敲打鸡蛋,鸡蛋破碎,而鸡蛋黄并没有流出来,从而引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细胞膜,并总结出细胞膜的第一个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探究新知:
探究一:细胞膜的功能
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细胞膜的其他功能,并结合课本P42页内容,通过学生阅读课本和小组讨论,掌握细胞膜的功能
2.细胞膜的成分
3.生物膜的结构
屏幕提供诊断案答案,小组讨论
图片直观展示鸡蛋的蛋清和蛋黄,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细胞膜的存在并总结细胞膜功能
通过视频和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直观的理解细胞膜的功能
通过学生讨论分析,自主总结
学生通过画出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的排布以及画出磷脂分子在细胞膜内外的排布情况,掌握磷脂分子的特性,理解细胞膜中磷脂双分子层排列。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课题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功能(2)简述生物膜的探究历程(3)说出生物膜的结构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模型构建方法,尝试构建生物膜的平面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感知在建立生物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实验技术进步带来的重大作用。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通过制作细胞膜的平面模型,可以更生动形象,更容易地掌握细胞膜的结构。
通过学生自主进行小结和当堂检测,对学生内容进行及时巩固;最后通过诗歌朗诵,对这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升华
2min
1min
3min
3~5
min
10min
5min
15min
5min
时间规划
课前自学(诊断)环节
高中人教版生物细胞膜教案
![高中人教版生物细胞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8554b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e.png)
高中人教版生物细胞膜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 理解细胞膜在细胞内物质运输和细胞信号传导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对细胞膜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2. 细胞膜的功能;3. 细胞膜在物质运输和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细胞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透过性;2. 细胞膜的离子泵和酶活性。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实验器材:显微镜、荧光染色剂、细胞培养物等;3. 实验材料:洋葱片、盐水、甘油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细胞膜的外貌和功能。
2. 探究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15分钟):以显微镜观察洋葱片染色体并结合PPT介绍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和结构。
3. 探究细胞膜的功能(15分钟):结合实例分析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定性、物质运输和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4. 实验探究细胞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透过性(20分钟):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细胞在盐水和甘油中的变化,讨论细胞膜的渗透现象。
5. 总结(5分钟):回顾本课内容,强调细胞膜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作用。
课堂作业:1.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写一份100字的体会或笔记;2. 准备下节课展示细胞膜的知识和相关实验。
拓展阅读:1. 在生物学实验中如何检验细胞膜的离子泵机制;2. 细胞膜的脂质组成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加深了对细胞膜的认识,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实践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细胞膜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细胞膜](https://img.taocdn.com/s3/m/c7ec91e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3.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细胞膜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膜的特点和重要性。
3. 能够描述细胞膜的运输方式和功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描述细胞膜的运输方式和功能。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材料:鸡蛋、盐水、醋、透明胶带等。
3. 教具:图示细胞膜结构的模型。
4. 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引言的方式,引出细胞膜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细胞膜的作用。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结构:讲解细胞膜的结构,包括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糖类等组成成分。
2. 功能:介绍细胞膜的功能,包括选择性通透性、细胞识别、细胞吸收等。
三、实验展示(15分钟)1. 实验一:用鸡蛋来模拟细胞膜的特性,让学生感受细胞膜的弹性和透性。
2. 实验二:用盐水和醋来模拟细胞膜的渗透作用,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运输方式。
四、师生互动(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并展开讨论,加深对细胞膜的理解。
五、课堂讨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细胞膜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并进行展示和互动。
六、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细胞膜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出问题供下节课讨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加深对细胞生物学的理解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高中生物知识点之-细胞膜
![高中生物知识点之-细胞膜](https://img.taocdn.com/s3/m/3e785d8c5022aaea988f0f1d.png)
高中生物知识点之:细胞膜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
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
有时称为细胞外膜或原生质膜。
厚度约为7~8nm,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高中生物知识点之:细胞膜。
一、构成及功能1、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2、细胞膜功能:(1)分隔、形成细胞和细胞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膜的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发生在膜上的生物功能;(2)屏障作用,膜两侧的水溶性物质不能自由通过;(3)选择性物质运输,伴随着能量的传递;(4)生物功能:激素作用、酶促反应、细胞识别、电子传递等。
(5)识别和传递信息功能(主要依靠糖蛋白)(6)物质转运功能: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细胞膜的转运功能实现的。
(7)还有分泌,排泄,和免疫等功能。
二、细胞壁成分植物:纤维素和果胶原核生物:肽聚糖作用:支持和保护三、细胞膜特性1、镶嵌性: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的镶嵌面;或按二维排成相互交替的镶嵌面;2、蛋白质极性:膜内在性蛋白质的极性区突向膜表面,非极性部分埋在双层内部;3、流动性: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镶嵌、贯穿在其中及吸附在其表面的蛋白质组成的,磷脂双分子层疏水的尾部在内,亲水头部在外。
磷脂由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
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液体,具有流动性。
磷脂分子的流动性受着一些因素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温度、细胞膜磷脂分子的脂肪酸链、胆固醇、卵磷脂/鞘磷脂比值,比值越高,膜流动性越大、脂双层中嵌入的蛋白质越多,膜流动性越小4、相变性: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脂质分子的晶态和液晶态是互变的;5、更新态:在细胞中,膜的组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6、不对称性:细胞。
高中生物教案:探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高中生物教案:探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d59b92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2.png)
高中生物教案:探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而细胞膜则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并控制物质的进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探究细胞膜的结构1.以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在实验室中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
我们可以使用黑膜镜进行这项实验。
准备一块清洗干净的细胞组织切片。
使用刀片轻轻地切割组织切片的边缘,以方便观察。
接着,将组织切片放到黑膜镜上,添加一滴清水,以保持切片湿润。
然后放上盖片,调整显微镜焦距,找到细胞膜,并进行观察。
2.以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电子显微镜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观察细胞膜的结构。
准备一块清洗干净的组织切片。
使用刀片平截切片,并选择很薄的那一面。
接下来,将切片放入置有缓冲液的钨丝网上,并使用甲醛或草酸对其进行固定。
随后,将切片冲洗干净,并逐步脱水浸泡于醋酸乙酯/已饱和的丙酮混合液中,以去除样品中的水分。
将切片置于扫描电镜中,观察其结构。
二、探究细胞膜的功能1.探究细胞膜的物质通道功能为探究细胞膜的物质通道功能,可以进行渗透压实验。
将等量的蔗糖溶液和纯水分别置于两个试管中,并用一层细绸布将两个试管分开。
接下来,加入几滴紫色色素溶液到蔗糖溶液中。
将两个试管放入渗透压梯度中,即将纯水试管放入浓蔗糖溶液中,并将含有紫色色素的蔗糖溶液放在绸布的另一侧。
观察几分钟,我们会发现,由于细胞膜的孔隙很小,只能允许水分子和大小适当的离子通过,因而只有纯水试管中的水分子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蔗糖溶液,而溶液中的色素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纯水,从而使纯水逐渐变成紫色。
2.探究细胞膜的选择渗透功能选择渗透是指细胞膜可以选择性地让某些物质通过。
例如,细胞膜可选择性地使离子、葡萄糖和氨基酸通过,而阻止脂质类物质的通过。
为探究细胞膜的选择渗透功能,可以使用化学药品——水杨酸氧化酶。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细胞的生物膜与物质交换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细胞的生物膜与物质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ccd51c4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c.png)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细胞的生物膜与物质交换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细胞的生物膜与物质交换引言:生物膜是细胞内外环境分隔的关键部分,它不仅维持细胞的稳态平衡,还参与细胞的物质交换。
本教案通过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详细讲解,以及教学活动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细胞膜与物质交换的过程。
一、细胞膜结构的组成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膜蛋白组成的。
磷脂分子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磷脂双分子层,而膜蛋白则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和动态可变性。
二、细胞膜的功能1. 分隔细胞内外环境:细胞膜通过分隔细胞内外环境,确保细胞内环境的稳定性,使细胞能够独立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
2. 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通过活动的通道蛋白、载体蛋白和受体蛋白等调控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物质浓度的平衡。
3. 信号传导: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能够感受外部刺激,并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从而调控细胞的生理功能。
三、物质交换的方式1. 扩散:指物质自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自发传播过程。
在细胞膜上,小分子、不带电的物质可以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间隙进行扩散。
2. 主动运输: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可以通过消耗能量,将物质从低浓度区域运输到高浓度区域。
主动运输可以分为胞吞和胞吐两种方式。
3. 被动运输: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可以通过形成孔道,使离子和水分子等小分子物质能够快速通过。
通道蛋白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根据离子大小和电荷的不同来调控物质的进出。
四、教学活动设计1. 实验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通过给不同溶液的鸡蛋膜进行浸泡实验,观察溶液进入鸡蛋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
2. 模拟细胞膜的主动运输:利用一段透明的塑料管,将溶液从一端向另一端挤出,引导学生模拟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活动。
3. 观察细胞膜通道蛋白的功能:利用色素分子和凝胶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颜色的色素在凝胶中的扩散速度,引导学生理解通道蛋白对物质进出的调控作用。
高中:高一生物细胞膜(教学方案)
![高中:高一生物细胞膜(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7a7bf20066f5335b81217a.png)
( 生物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高中:高一生物细胞膜(教学方案)Biology is a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species,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 of the evolutionary system at all levels of biology.高中:高一生物细胞膜(教学方案)高一生物教(学)案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了解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二)了解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三)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教材分析(重点、难点)1、细胞膜的成分 2、细胞膜的制取 3、细胞膜的功能教具(仪器、药品、模型、挂图及电教手段)多媒体、学案教学方法探究合作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自主学习:w.w.w.k.s.5.u.c.o.m1.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
2.细胞膜主要由和组成。
此外,还有少量的。
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
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最丰富。
蛋白质在细胞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3.哺乳动物在发育成熟过程中,红细胞的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出,为能携带氧的腾出空间。
4.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将生命物质与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细胞膜保障了细胞的相对稳定。
5.细胞膜能控制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交流,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细胞分泌的 (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1.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糖类。
其中,脂质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占40%.糖类占2%-10%。
各种膜所含的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机能活动较旺盛的膜,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因为膜的功能主要是由蛋白质来承担的。
此外,细胞膜上还含有约2~10%的碳水化合物,但是碳水化合物都是和膜蛋白质或脂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根据对细胞膜和细胞中其他各种膜的微量化学分析结果各种膜的基本组成膜脂主要是磷脂和胆固醇。
磷脂约占总脂质的55%~75%,主要有卵磷脂和脑磷脂。
各种脊椎动物细胞的胆固醇与磷脂的比值不同。
细菌和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没有胆固醇。
胆固醇有降低液晶态脂双层的通透性和脂分子运动性作用,而且可以增强动物细胞膜的韧性。
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看,脂质(主要是磷脂)含量最多,由它构成了细胞膜的骨架。
但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其上的蛋白质行使,所以,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如正常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产生了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物质,以此可以作为细胞是否癌变的指标之一。
【注意】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组成其他生物膜的脂质除了磷脂外还有胆固醇。
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例1】细胞膜上一般不含()A.胆固醇B.磷脂C.糖蛋白D.血红蛋白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磷脂最丰富)、蛋白质和少量的糖,胆固醇也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重要成分。
因此选D。
答案:D【例2】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如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并加热,出现砖红色。
该成分是A、糖脂B、磷脂C、糖蛋白D、脂蛋白解析: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成分,化合物的鉴定及呈现的颜色反应。
做题时要找出题干文字中的关键信息,并结合课本基础知识来选择答案,其中“细胞膜的某种成分”及呈现的颜色反应是本题最有用的信息。
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情况下出现砖红色;细胞膜有蛋白质、脂质、糖类组成;细胞膜上的糖以糖蛋白和糖脂的形式存在。
答案:C【例3】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中,材料选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关键原因是红细胞()A. 是动物细胞B. 有细胞核C. 有各种细胞器D. 无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解析:本实验之所以选择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原因就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这样,红细胞吸水涨破后剩余的是纯净的细胞膜,避免了核膜及各种细胞器膜的干扰。
答案:D【例4】甘油、脂肪酸等脂质类分子在通过细胞膜时比较快,而同样大小的亲水性分子通过细胞膜较慢或不能通过,原因是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大量的()A. 磷脂B. 蛋白质C. 糖类D. 精蛋白解析:甘油、脂肪酸等脂质类分子是亲脂性的,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很容易溶解于有机溶剂(脂质溶剂)中,而细胞膜的成分中主要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因此,甘油和脂肪酸等分子易与磷脂溶解在一起,从而通过细胞膜,而亲水性的物质不能溶于有机溶剂,分子直径又较大,不能直接扩散通过细胞膜,故应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上考虑。
答案:A1. 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A. 细胞壁B. 细胞膜C. 显微镜下看到的最外层D. 肉眼所见的边界答案:B2. 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A. 磷脂、蛋白质、核酸B. 磷脂、蛋白质、无机盐C. 磷脂、蛋白质D. 磷脂、蛋白质、糖类答案:D3.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含量最多的是()A. 脂肪B. 磷脂C. 胆固醇D. 固醇答案:B4. 植物细胞的最外一层结构是()A. 细胞膜B. 细胞壁C. 细胞质D. 细胞核答案:B5. 构成细胞膜所必需的一组元素是()A. C H OB. C H O PC. C H PD. C H O N P答案:D6. 研究细胞膜成分的最好材料是()A. 菠菜叶肉细胞B. 洋葱根尖细胞C. 细菌细胞D. 哺乳动物红细胞答案:D7. 获取细胞膜的方法中,最好的是()A. 新鲜青菜叶置于清水中B. 人的红细胞置于浓盐水中C. 猪血细胞置于清水中D. 用盐腌制新鲜萝卜答案:C2.细胞膜的功能(1)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细胞膜是生命系统的边界,它使细胞与外界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假若没有它的存在,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之间通过扩散而达到平衡,细胞就不复存在了。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既然细胞膜是生命系统的边界。
物质进出细胞必须经过它。
为了保证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等能顺利进人,其他物质则不能进入。
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CO2)、分泌物(如抗体、激素)等及时排出,而细胞内的酶、DNA等不能流失到细胞外。
【注意】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正常情况下环境中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人细胞内;有些病毒、病菌也能侵入细胞,使生物患病。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①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②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例1】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B. 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C. 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D. 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解析: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细胞膜上的糖被具有识别功能;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进出细胞膜的物质具有选择性;载体蛋白是跨膜蛋白而不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
答案:D【例2】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
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着色。
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D、活细胞的细胞膜能阻止PI的进入解析:细胞膜的功能之一就是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此题中用PI鉴别细胞就利用了细胞膜的此功能。
细胞膜像海关或边防检查站,对进出细胞的物质进行严格的“检查”。
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或者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
可以用此特性鉴别细胞的死活。
本题中PI是正常情况下细胞不需要的,只要细胞是活细胞就不会进入。
答案:D1. 下列不是细胞膜作用的是()A.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 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D. 提高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A. 靶细胞上的受体物质接受激素,完成信息交流B. 把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细胞C. 白细胞完成对侵入人体病菌的吞噬D. 控制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D3. 在细胞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的是()A. 蛋白质B. 脂质C. 糖类D. 核酸答案:A4.下列有关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可合成能源物质答案:D5.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如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Ⅰ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①有密切的关系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D.b过程不需要ATP,a过程未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答案:D3.怎样理解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1)构成细胞摸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可以运动,形成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磷脂分子的运动只限于单分子层内,很难从本分子层运动到另一分子层,由于膜内磷脂分子的运动,使膜内的蛋白质分子产生了运动。
温度升高.细胞膜的运动速度加快。
(2)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只有活细胞具有这种特性。
细胞膜选择透过性表现在如下几点:除水以外.只有被细胞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才能通过;大分子物质除特殊情况以外,不能通过细胞膜。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生命活动的一种体现,是判断细胞死活的标准之一。
【注意】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
【例1】无论苋菜用清水怎么洗,清水也不见红色物质,但若放进沸水中一烫,水立刻变为红色。
这个现象是因为()A.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 B.在清水中细胞膜没有选择透过性C.沸水中色素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D.沸水使生物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解析:生物膜的生理功能是选择透过性,色素是大分子物质,活的细胞的生物膜不能透过。
高温沸水能把细胞杀死,使生物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对这些概念理解不全面,导致错选C。
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只有细胞是活的,才具有此特性。
通常情况下,色素等物质是大分子,是不能通过活细胞的生物膜的,所以在清水中,红色素是不会出来的。
若放入沸水中,高温杀死的细胞,生物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里面的色素物质就可以不受限制的出来了,故使水变成红色。
答案:D【例2】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鼠脾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C、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只发生结构上的联系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解析:考查生物膜的有关知识。
生物膜的成分主要是由脂质、蛋白质。
蛋白质起载体作用及识别作用,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若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上的蛋白质会被分解,生物膜将丧失其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生长激素是一种分泌蛋白,在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通过膜电位的变化来实现的,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来实现的。
不同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可以发生融合,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A1. 在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有选择地将有毒重金属离子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试图模拟生物膜的()A. 选择性功能B. 选择透过性功能C. 流动性功能D. 主动运输功能答案:B2. 甜菜块根细胞的液泡中有花青素,使块根为红色。
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变化。
但用盐酸处理这些块根后则能使水变红。
因为()A. 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B. 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C. 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 细胞壁被解离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