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影视传播理论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传播学考试大纲

传播学考试大纲

传播学考试大纲第一篇:传播学考试大纲《传播学》考试大纲I 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与设置说明《传播学》传播学课程是国内新闻传播学科必须开始的核心专业课程,目标是通过中西方传播学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对传播学的发展,各种理论、流派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利用传播学知识,针对生活中纷繁复杂的传播现象,进行思考、辨析以及进行各种传播实践的实际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A、了解传播学的产生、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了解传播学的学科背景,世界传播研究的发展潮流和中国传播研究的现状B、从传播者、受众、信息、符号、媒介、传播技巧、传播环境、传播效果等方面比较系统地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了解传播学与各相关学科的知识的交叉性,具备初步的应用传播学理论进行各领域研究的能力。

C、能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传播现象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熟练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形成较强的传播实践能力。

3、学习用书郭庆光《传播学教程》,2004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I 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传播学教程大纲第一章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把握传播概念2、传播与信息信息定义、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3、传播的定义和特点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3、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传播学的任务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2、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1、符号的定义2、信号与象征符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1、意义的定义2、符号意义的分类3、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1、人类的象征行为2、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3、象征文化与现代社会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2、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一)直线模式: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香农-韦弗数学模式(二)循环和互动模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3、传播过程的特点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1、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2、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3、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第一节:人内传播1、人内传播的定义2、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3、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米德关于内省式思考的观点第二节:人际传播1、人际传播的定义2、际传播的动机:人际传播的四个动机;库利的“镜中我”理论3、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人际传播的四个特点(渠道多方法活、意义丰富复杂、双向性强、非制度化);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两个主要研究领域4、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第一节:群体传播1、群体的特征与社会功能2、群体的概念3、群体的社会功能与意义4、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5、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的形成:群体意识三个方面P92;群体意识的形成P925、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6、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7、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集合行为的概念;集合行为产生的三个条件;集合行为的三种特殊的传播机制第二节:组织传播1、组织与组织传播:组织的概念与结构特点;组织传播极其功能组织传播的定义;组织传播的四个功能2、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3、组织外传播极其形态第七章大众传播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大众传播的定义;大众传播的特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拉斯韦尔的三功能学说、赖特的四功能说、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三功能观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1、大众报刊与大众传播2、电报、电影、广播与大众传播;3、电视媒介与当代大众传播的发展第三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1、大众传播与现代人生活:2、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3、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大众传播与现代化信息环境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1、国家与政府四个方面的控制2、受众对媒介控制的四种手段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1、麦奎尔的“规范理论”的六种类型2、资本注意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3、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第一节: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一)媒介即信息(二)媒介:人的延伸;(三)“热媒介”与“冷媒介”;(四)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2、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一)“电视人”与“容器人”概念(二)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三)、新媒介的发展均势及其冲击(四)“电子乌托邦”思想项基本原则第二节: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播1、传播者与大众传媒:2、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3、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怀特的“把关”模式及后来对它的补充(二)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三)把关过程的实质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第三节:“使用与满足”“使用与满足”的基本观点和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问题1、传播效果的概念含2、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3、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研究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1、传播主题与传播效果(一)信源的可信性效果(二)“休眠效果”2、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一)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二)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三)“明示结论”和“寓材料于效果之中”(四)“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五)“警钟效果”3、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一)舆论领袖(二)群体归属与群体规范的影响第十二章大众传播的宏观传播效果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2、对“议程设置功能”的研究三种考察议程设置功能的机制(知觉模式、显著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3、“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与问题第二节: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1、“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概要2、“沉默的螺旋”理论特点3、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批判第三节: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1、“培养”理论的起源与背景2、“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第四节: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1、“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蒂奇诺的“知沟”假说P2302、“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3、“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极其意义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第一节: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概念第二节: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1、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情况2、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3、文化帝国主义问题第十四章传播研究史和主要学派第一节:传播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1、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2、传播学的奠基者与学科开创者3、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的贡献第二节:传播学的主要学派1、传播学的经验学派:3、传播学的批判学派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略)III 题型举例一、填空题按照信息的发生领域,可以把信息划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____________。

辽师文院影视广告复习提纲

辽师文院影视广告复习提纲

2015广告编导与制作复习提纲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影视广告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影视广告创意。

2、1979年,由上海电视台播出的《参桂养荣酒》电视广告是中国大陆地区的第一条电视广告。

3、中国电视广告进入探索期后在表现形式上运用感性诉求的广告作品增多。

4、新式电影的普遍特点是大画面、大视野、高清晰、高保真。

5、电视广告的形式有节目赞助广告和插播广告。

6、电影胶片广告通常使用35毫米或者70毫米胶片拍摄。

7、开拓期广告主要介绍产品的特点、功能、使用方法等。

8、以保持市场占有率和延长品牌周期为目的的是维持期广告。

9、画帧是电视画面的最小构成单位,每秒为25画帧。

10、影视艺术中的声音主要包括人声、音乐和音响。

11、在影视艺术语言中,视觉元素主要包括线条、图形、比重、纹理和色彩等。

12、运动空间通常也称为视线空间,是指人物面前到画框边沿的距离。

13、水平线通常暗示了稳定、安静及祥和氛围。

14、斜线往往传递出强烈的不稳定性。

15、在影视广告中,物体的质感细节往往最能引起观众的注意。

16、画面中心部位的吸引力最强、四周的吸引力较弱,但富有标志性。

17、主题的产生与形成,主要表现在创作者对广告目标、信息特点和消费心理这三方面的提炼。

18、影视广告的创意必须与广告策划相吻合。

19、故事型影视广告的设计要注重结构中每个细节。

20、解决问题型广告是一种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

21、利用消费者“百闻不如一见”的心理的广告是示范证明型广告。

22、荒诞型广告主要是抓住了人们的好奇心理。

23、倾斜镜头,也成为荷兰式镜头,它使得画面主体看上去是失去平衡的。

24、深焦镜头通常靠广角镜头和小光圈拍摄来获得。

25、分镜头脚本是将影视广告创意文案进行视觉化的第一步。

26、影视广告美术属于动态造型艺术。

27、在影视广告传播中,视觉形象占主导地位。

28、在实际操作中,不使用滤光镜,在高色温照明条件下可以获得夜景的效果。

29、天空光和通过柔化的人工光源属于软光源。

2019年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设计与摄影原理

2019年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设计与摄影原理
考试科目:设计与摄影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2、艺术的起源
3、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4、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二)艺术种类
1、实用艺术
2、造型艺术
3、表情艺术
4、综合艺术
5、语言艺术
(三)艺术系统
1、艺术创作
2、艺术作品
3、艺术鉴赏
二、摄影技艺
1、镜头
2、相机
3、胶卷
4、曝光与测光
5、景深、焦深与超焦距
6、闪光摄影
7、滤镜
8、摄影构图
9、黑白胶卷冲洗技术
10、黑白照片印放技术
11、彩色摄影基础理论
12、彩色胶卷冲洗技术
13、彩色照片制作技术
14、彩色幻灯片复制与放映
15、摄影特技与摄影专题
参考书目:
1、《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摄影技艺教程》颜志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版辽宁大学广播电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辽宁大学广播电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是我一直都有的想法,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决定。

我是从大三寒假学习开始备考的。

当时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可是也许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的学习效率一直不高,后来学姐告诉我要给自己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复习。

于是回到学校以后,制定了第一轮复习计划,那个时候已经是5月了。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

8月一直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其实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身边还是有一些朋友没有走到最后,做了自己的逃兵,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梦想。

本文字数有点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有我当时整理的详细资料,可自行下载,大家请看到最后。

辽宁大学广播电视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635)艺术原理(840)电视艺术概论参考书目为:1,《艺术学概论》(第三版),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电视学导论》,黄会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关于英语无非几大模块:阅读,完型,新题型,翻译,作文。

首先最最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如果你把阅读搞“好”了,其他的都不成问题而“好”的定义,不是简简单单的把题做对,“好”的定义有很多方面,下面的内容我会说。

其次是作文,我们都知道考研英语作文有两篇:大作文和小作文。

就英语一来说,大作文通常(是通常哈)是图画作文,小作文是一封信。

而作文是有模板的,模板不是最后简简单单的别人总结的东西,模板是要靠自己的积累,积累,量变后的质变。

今年我在考场上用20分钟的时间把我自己总结的模板稍作修改,工工整整的默写了下来,那感觉真的很爽。

最后对于完形、新题型、翻译来说,前期投入大量的时间在阅读上,这些自然也不成问题。

2019年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传播理论

2019年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传播理论

《传播理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传播理论》是新闻学、传播学学术型硕士招生考试的科目之一。

《传播理论》考试要力求反映传播学的特点,通过科学、高质量的题目,公平、有效、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理论素质和研究能力,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与传播事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同时具有较强专业水平与较高研究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经典理论、新闻与传播业发展和研究的前沿课题的掌握情况和分析能力。

三、考试内容
传播理论的八大主题和七大理论传统纵横交织的架构体现了目前传播学理论和学科建设的基本路径。

在纵向的维度上,探讨了传播者、信息、谈话、关系、群体、组织、媒介和文化/社会八大主题。

在横向的维度上,传播理论汲取了符号学、现象学,控制论、社会心理学、社会文化、批判和修辞学这七大传统中的精华。

一、传播理论和学术研究
1.给传播下定义
2.有关传播的学术研究
3.传播研究中探索的过程
4.探索的基本模式
5.学术研究的种类
二、搭建传播理论的框架
1.符号学传统
2.现象学传统
1。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34传播理论》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34传播理论》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目 录
2010年辽宁大学610传播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08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7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6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5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4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3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2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10年辽宁大学610传播理论考研真题(回 忆版)
2008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7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6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5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4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3年辽宁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

辽宁大学2024年研究生考试大纲 839 影视传播理论

辽宁大学2024年研究生考试大纲  839 影视传播理论

辽宁大学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39科目名称:影视传播理论满分:150分第一部分(一)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体系1.传播学的定义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宗旨3.传播学的学科特点4.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5.传播学的知识层次和理论框架(二)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2.传播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种类(三)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1.传播学的欧洲渊源2.美国传播学的孕育3.传播学的五位创始人4.传播学的完善者(四)传播1.传播的概念和特点2.传播的分类3.传播的革命4.传播的模式5.传播的功能6.传播的原则(五)传播者1.个人层面的传播者2.媒介组织3.传播制度研究(六)传播与信息1.信息研究简述2.信息的传播分析3.信息的特征与分类4.信息爆炸与信息匮乏5.信息污染与信息侵略(七)传播与符号1.符号、意义与传播2.符号的特性、功能与易读性3.语音符号与非语言符号4.传播的符号学研究(八)传播媒介1.传播媒介的概念与特点2.传播媒介的类型3.媒介理论述评(九)传播的谋略与技巧1.传播的谋略2.传播的技巧(十)受众1.受众的形貌2.受众研究的理论3.受众的心理和选择机制4.受众的反馈5.意见领袖(十一)传播环境1.传播与环境的关系2.传播环境的特征和类型3.地理环境与物理环境4.媒介环境与社会环境5.传播环境与媒介生态(十二)传播效果1.传播效果研究的历程与阶段理论2.传播效果研究的断面理论3.传播效果的实质4.传播效果的形成第二部分(一)影视传播的发展(二)影视传播的属性(三)影视传播的内容、功能和效果(四)影视传播的符号系统(五)影视传播的语言系统(六)影视传播的形态和过程(七)影视传播的接受(八)影视的文化美学品格。

新版辽宁大学电影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辽宁大学电影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自己还在犹豫是不是要遵从自己的梦想,为了考研奋斗一次。

当初考虑犹豫了很久,想象过所有的可能性,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有一个重要的考量,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望,这话听来可能过于空洞吧,但事实却是如此。

大家也都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的局势,浮躁,变动,不稳定,所以我经常会陷入一种对未来的恐慌中,那如何消除这种恐慌,个人认为便是充实自己的内在,才不至于被一股股混乱的潮流倾翻。

而考研是一条相对比较便捷且回报明显的路,所以最终选择考研。

所幸的是结局很好,也算是没有白费自己将近一年的努力,没有让自己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

在准备备考的时候,我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做了一份复习时间规划。

并且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

给大家一个小的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踏踏实实的打好我们的基础,复习比较晚的同学也不要觉得时间不够,因为最后的成绩不在于你复习了多少遍,而是在于你复习的效率有多高,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调整好心态,保证自己每天都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不要让任何事情影响到你,做好自己!在此提醒大家,本文篇幅较长,因为想讲的话实在蛮多的,全部是我这一年奋战过程中的想法、经验以及走过的弯路,希望大家看完可以有所帮助。

最后结尾处会有我在备考中收集到的详细资料,可供各位下载,请大家耐心阅读。

辽宁大学电影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635)艺术原理(867)电影艺术概论参考书目为:1,《艺术学概论》(第三版),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电视学导论》,黄会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3,《传播学》,邵培仁,高等教育出版社(修订版)4,《影视传播学》,史可扬,中山大学出版社(第二版)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英语复习经验。

⑴单词:英语的单词基础一定要打好,如果单词过不了关,那你其他可以看懂吗??单词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就够了。

也可以用app软件。

但是这样就会导致玩手机(如果你自制力超强),单词的话到考前也不能停止的。

2021辽宁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1辽宁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辽宁大学——传播学考研真的是意志的较量,在乎持久战,多半坚定考研且走到最后的人,都是异乎寻常的强大的,毕竟中间的复杂事太多了,能静下心来坚持到底,就是最大的胜利,我遇到过考了一半就退出的,无论如何自己必须去面对真实的自己,不管他是多么强大亦或懦弱,敢于正视就是成长,就是突破,从决定报考辽宁大学传播学开始,我就坚信"接受每一次挑战,它让你变得优秀",踏实苦干,坚持到底!小份鸡汤过后,我们还是来聊聊备考过程吧。

一、英语资料推荐:阅读及真题:英语一:丁晓钟《真题超精解》、《外刊超精读》;词汇:红宝书写作:王江涛新东方《高分写作》翻译:要有一定的词汇和语法基础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但是大学没太重视英语的学习,四六级考了一次过了以后就没再刷分,实在是觉得没必要花太多时间浪费在应付四六级这样的考试上。

因为我考的是英语一,难度比英语二大很多,尤其是阅读和翻译,能为大家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

下面说下我在各阶段是如何准备的:前期(3-6月)花费在英语上的时间不宜太多,主要打好词汇和语法基础。

单词争取过一遍,不求记下多少,但要做到熟悉。

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做做以前的阅读真题,放在每天下午做两篇,找找做真题的感觉,不必追求正确率。

暑假(7、8月)是英语复习的关键时期,不仅要完成近十年真题的模拟考试,还要认真研究和总结真题,也是提高英语成绩的最好时机,一定要按时按量地完成每天的任务。

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坚持几天形成习惯后就会得心应手很多。

下面说下做真题的步骤(参考的是上届学姐的宝贵经验,我也是严格按此步骤执行的):①下午两点开始模拟考试,除去作文,1.5-2个小时完成,其中阅读要严格掐时间完成,每篇15分钟。

②做完后逐篇查找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在单词本上记录。

③第二天开始逐篇翻译阅读和翻译的文章,对照译文修改,完善之前的词汇记录,并对照解析查看做错的原因。

④大概3-4天全部翻译完毕,最后一天回顾词汇本上的内容和错题,强化效果。

辽宁大学2024年研究生考试大纲 872 戏剧影视概论

辽宁大学2024年研究生考试大纲  872 戏剧影视概论

辽宁大学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72科目名称:戏剧影视概论满分:150分第一部分戏剧艺术一、戏剧艺术1、戏剧的发生和起源2、戏剧的本质和特征3、戏剧的文化意义二、戏剧艺术的分类1、戏剧分类的意义与方法2、舞台呈现的不同样式3、戏剧构成与题材选择造成的不同样式三、戏剧性1、戏剧与戏剧性2、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3、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四、悲剧、喜剧、正剧1、三大戏剧体裁的由来及其发展趋势2、悲剧与喜剧的基本特征3、悲喜剧与正剧的基本特征五、剧本与戏剧文学1、戏剧里的文学世界2、戏剧的情节与结构3、戏剧的人物与语言六、演员与表演艺术1、“人”既是表现的对象又是表现的工具2、近代剧表演中的表现与体验3、戏曲程式与角色创造七、导演与导演艺术1、导演其人其事2、导演构思3、舞台调度与舞台形象八、舞台美术1、舞台与舞美2、景物造型3、人物造型九、剧场与观众1、剧场是演戏和看戏的地方2、看戏是一种集体经验3、剧场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十、戏剧的欣赏与批评1、戏剧文学欣赏2、剧场心理3、戏剧批评十一、戏剧的风格与流派1、戏剧风格的多义性2、戏剧流派是怎样形成的3、中国戏剧的风格与流派十二、世界戏剧:从古典到现代1、东方戏剧的“古”与“今”2、西方戏剧: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3、西方戏剧:走向现代十三、中国戏剧:从古典到现代1、中国古典戏剧2、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3、现代戏剧的曲折历程十四、戏剧与影视1、从早期的“影戏”说起2、电视之“剧”3、影视对戏剧的冲击与促进十五、戏剧与教育1、戏剧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2、校园戏剧与现代中国3、在中外比较中看戏剧教育第二部分影视艺术一、影视艺术1、影视艺术的诞生与发展:(1)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2)电视艺术的诞生与发展2、影视艺术的本体特征:(1)科学技术产物(2)媒介材料(3)纪录本性(4)视听思维二、影视艺术类型1、电影类型理论与相关电影类型2、电视艺术的不同分类及其特征:(1)电视剧(2)电视纪录片(3)电视栏目(4)电视综艺三、影视理论1、电影理论举要:(1)电影与心理(2)电影与形式主义(3)电影与写实主义(4)电影与语言(5)电影与叙事(6)电影与精神分析(7)电影与意识形态(8)电影与女性主义(9)电影与文化2、电视理论举要:(1)电视的媒介特性与文化表征(2)电视与大众文化(3)电视的编码与解码(4)电视与伦理情感四、影视思潮与经典作品1、电影部分:(1)诗意现实主义和让·雷诺阿(2)意大利新现实主义(3)巴赞的电影理论(4)法国新浪潮电影(5)现代主义电影实验(6)新德国电影(7)新好莱坞电影(8)中国电影代际与重要导演2、电视部分(中国):(1)电视艺术的文化属性(2)电视艺术的文化功能及反思五、影视接受与批评1、影视艺术与受众接受2、影视批评六、影视艺术与教育1、影视艺术与审美素养2、影视艺术与人格塑造3、影视教育与国民振兴。

辽宁大学833 美术与摄影理论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辽宁大学833 美术与摄影理论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辽宁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33
科目名称:美术与摄影理论
满分:150分
一、绘画创作与构图原理
(一)绘画的构图与形式
1、绘画形式语言
2、视觉形态要素与视觉心理
3、绘画的视知觉与空间结构
4、形式语言的形式心理
5、绘画形式美的原理及其要素
6、画幅形态与材质效果
7、构图技法
8、绘画形式语言与作品创意
(二)构图中心技巧
1、什么是构图中心
2、构图中心技巧的研究价值
3、构图中心技巧探秘
4、构图中心与画面视觉注意点
5、构图中心的不同形态与艺术效果
6、构图中心与画面视觉中心
7、构图中心技法的运用原则
二、摄影基础
1、镜头
2、相机
3、胶卷
4、曝光与测光
5、景深、焦深与超焦距
6、闪光摄影
7、滤镜
8、摄影构图
9、黑白胶卷冲洗技术
10、黑白照片印放技术
11、彩色摄影基础理论
12、彩色胶卷冲洗技术
13、彩色照片制作技术
14、彩色幻灯片复制与放映
15、摄影特技与摄影专题。

院校点兵25|辽宁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攻略及真题解析

院校点兵25|辽宁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攻略及真题解析

院校点兵25|辽宁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攻略及真题解析 欢迎加入「辽宁大学」备考群2023辽宁大学新传qq交流群已开通,入群获得近三年真题及解析,直系学姐在线答疑等海量学习资源。

辽宁大学qq交流群更多辽宁大学备考资料,可以添加三分或饼饼学姐微信获取。

辽宁大学简介01辽宁大学(Liaoning University),简称“辽大”,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成员单位。

截至2021年4月,辽宁大学有沈阳崇山、沈阳蒲河区,辽阳武圣等3个校区,占地面积2190亩,校舍建筑面积89.44万平方米。

图源网络|辽宁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历史悠久,新闻与传播学科起始于1980年代,1983年辽宁大学设立新闻学专业,时为全国最早设立此专业的高校之一,1993年设立广告学专业,1999年设立广播电视学专业,2003年设立编辑出版学专业。

2014年辽宁大学与辽宁省宣传部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是辽宁省唯一的新闻传播学科专设学院,标志着辽宁大学新闻传播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第四轮学科评估被评为C+专业,新闻与传播学院秉持着“明德精学,笃行致强”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新闻传播高级人才。

辽宁大学招生信息02❶ 中科大MJC近四年复试线年份分数线201937620203732021363❷ 中科大招生人数及专业2022年学硕:计划招生数(含推免):15(新闻)+15(传播)实际招生数(含推免):15(新闻)+15(传播)2022年专硕:计划招生数(含推免):35实际招生数(含推免):35(扩招可能性较大)辽宁大学M JC参考书03辽大MJC一般是不直接给参考书目,但是在辽宁大学的考纲中对于考的内容罗列非常清楚,可以精准的从中了解到考试的准确书目。

辽宁师范大学2020年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辽宁师范大学2020年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是2020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专业基础》考试要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考查学生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新媒体传播与经营等实务环节所需的综合能力,以及应用传播学和新闻学知识和方法来观察传播与媒介状况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为选拔培养业务能力强的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高级人才,《综合能力》考试着重考核学生对新闻传播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考查应用型新闻传播活动所要求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知识信息综合运用水平及相应的文字表达能力。

三、主要考察知识点(一)新闻采访与写作1.新闻采访的特点和活动方式2.新闻采访前期、中期及后期的活动流程与内容3.常见新闻题材的报道思路和采访规划4.新闻语言特点5.新闻价值的判断6.新闻写作的八大环节及各类新闻体裁写作7.新闻背景8.隐性采访(二)新闻编辑1.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流程、特点2.新闻媒介的定位与新闻产品设计3.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分析、社会效果分析及媒介适宜性分析4.各类新闻标题的种类、结构和制作5.新闻图片的选择与编辑6.新闻报道的配置7.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编辑工作(三)新闻评论1.新闻评论的分类2.社论的种类和写作要求3.评论员文章的种类和写作要求4.编者按的类型和写作要点5.短评的写作要求6.专栏评论(四)媒介融合与新媒体写作1.新媒体写作的基本特征和类型2.媒介融合与新闻生产的新流程(五)广告传播实务1.广告创意与表现2.广告品牌与定位3.广告与社会文化4.互联网与广告传播5.社会化媒体与广告传播四、考试题型与分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四种题型。

本科目满分150分。

五、考试方式考试形式:闭卷、笔试答题时间:180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影视传播理论》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影视传播理论》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辽宁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硕士专业。

要求学生掌握传播学、影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运用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二、考试内容范围
第一部分
(一)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体系
1.传播学的定义
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宗旨
3.传播学的学科特点
4.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5.传播学的知识层次和理论框架
(二)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1.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
2.传播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种类
(三)传播学的渊源与孕育、产生与确立
1.传播学的欧洲渊源
2.美国传播学的孕育
3.传播学的五位创始人
(四)传播
1.传播的概念和特点
2.各种传播类型的定义、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
3.人类传播史上的传播革命及历次传播革命的反思与总结
4.传播模式的定义、传播模式的典范与评价
5.传播的功能
6.传播的原则
(五)传播者
1.个人层面的传播者
2.媒介组织及其相关理论
3.传播制度研究
(六)传播与信息和符号
1.信息的传播分析
2.信息的特征与分类
3.信息爆炸与信息匮乏
4.信息污染与信息侵略
5.符号、意义与传播
6.符号的特性、功能与易读性
7.语音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七)传播媒介
1.传播媒介的概念与特点
3.媒介理论述评
(八)传播的谋略与技巧
1.传播谋略
2.传播技巧
(九)受众
1.受众的概念、特点、类型和基本权利
2.受众研究理论
3.受众的心理和选择机制
4.受众的反馈
5.意见领袖
(十)传播环境
1.传播环境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2.地理环境与物理环境
3.媒介环境与社会环境
(十一)传播效果
1.传播效果研究的历程与阶段理论
2.社会说服论
3.认知一致论、认知失调论
4.文化规范论
5.议程设置论
6.知识鸿沟论
7.沉默螺旋轮
8.媒介依赖论
9.创新扩散论
10.传播效果的构成
11.传播效果的形成因素
第二部分
(一)影视传播的发展
1.电影和电视的发明
2.电影、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
(二)影视的传播属性
1.影视的传播属性
2.影视传播的主要特点和局限
(三)影视传播的内容、功能和效果
1.影视传播的内容
2.影视传播的功能
3.影视传播的效果
(四)影视传播的符号系统
1.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外延与内涵、聚类关系与组合关系的
概念
2.电影符号学的基本电影观念和研究领域
3.影视的图像符号系统
4.影视的声音和文字符号系统
(五)影视传播的语言系统
1.蒙太奇
2.长镜头
3.蒙太奇和长镜头的不同特征
(六)影视传播的形态和过程
1.电影形态:故事片、美术片、科教片和纪录片
2.电视传播的节目形态:新闻类、社教类、文艺类和生活服务类节
目形态
3.一般传播活动过程与影视传播过程
(七)影视传播的接受
1.大众传播的受众及其接受心理
2.影视接受心理、过程和模式
3.影视接受心理、环境、方式差异
(八)影视的文化美学品格
1.影视与审美需要
2.影视的人文品格
3.影视的文化和美学使命
三、试题类型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笔试,考试时间三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