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导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二)通过诗的语言来把握诗的内容及情感:品其言;感其情;知其志。

(三)学习诗中运用的手法:用典、比兴、比喻等。

阅读课文,梳理诗歌的内容情感。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单元导语)
1)请同学们阅读诗歌,从诗中找出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字眼以及诗句。

2)感知诗歌的内容,初步把握曹操心中之情,心中之志分别是什么?
明确:1)诗眼是指诗词中最能传情达意的一个字或词语。

《短歌行》中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字眼——
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诗句——
1)感受诗人的心中之情。

思考:曹操的情感,他最想向谁倾诉?从诗中找出他倾诉的对象。

品读相关的诗句。

理解他是怎样倾诉的,运用了什么手法。

相关诗句:
品味情感:
把握手法:
2、理解曹操的志向
曹操在诗中如何表达自己的志向?找出相关诗句,把握手法,理解其志向。

表达诗人志向的诗句:
手法:
3、试评价诗人的形象:
1。

曹操《短歌行》导学案

曹操《短歌行》导学案

曹操《短歌行》导学案曹操《短歌行》导学案引导语:曹操的《短歌行》本色质朴,是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下面为大家分享两篇曹操《短歌行》导学案,供各位老师参考。

篇一:《短歌行》导学案一、自主预习案:加强识记,注重积累。

抢答① 解题:请查阅资料,了解关于题目“短歌行”的相关知识,简要记录,在班上交流。

抢答② 知人:请查阅资料,介绍曹操给同学们。

曹操,生于,卒于,即帝,字,末年杰出的家、家,家,你学过他的作品有:他的主要贡献有:抢答③ 政治方面:抢答④ 军事方面:抢答⑤ 文学方面:建安风骨抢答⑥ 论世:请查阅资料,介绍短歌行的写作背景。

抢答⑦ 察人:结合《观沧海》概括曹操是怎样一个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抢答⑧ 结合《龟虽寿》概括曹操是怎样一个人?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二、文本研读案:正确理解,深刻感悟。

必答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译文:哲理或感情:必答②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译文:哲理或感情:必答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译文:哲理或感情:必答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译文:哲理或感情:必答⑤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译文:哲理或感情:必答⑥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译文:哲理或感情:必答⑦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译文:哲理或感情:必答⑧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哲理或感情:三、合作探究案:独立思考,取长补短。

小组讨论① 请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加上你的理解,读读这首诗。

感情基调:思想感情:小组讨论② 举例说说你对下列修辞或手法的在本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短歌行导学案含答案

短歌行导学案含答案

《短歌行》导学案班级:姓名:一、【导学目标】(1)、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2)、学习并掌握诗中运用比兴、典故等表现手法的鉴赏方法二、【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2、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3、学会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三、【知识补充】“歌行体”:“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属乐府诗一类.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如<<大风歌>>、<<燕歌行>>等,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

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行”是乐曲的意思。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曲调的长短。

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歌行体的代表作: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一、【自主检测】1、看课文注解,注意给生字注音:譬如朝露慨当以慷.青青子衿.呦呦鹿鸣鼓瑟吹笙.何时可掇.越陌度阡.契阔谈讌.绕树三匝.周公吐哺.2解释下列加点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时可掇.但为君故.乌鹊南飞绕树三匝.3.翻译下列诗句。

(1)去日苦多:(2)何以解忧:(3)契阔谈宴(4)越陌度阡:(5)月明星稀:(6)绕树三匝:(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8)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二、【引导鉴赏】赏析“忧思”的内涵1、在这首诗里“忧”字多次出现,上阕中“忧思难忘”中诗人“忧”的是什么?结合诗句分析。

短歌行导学案及答案

短歌行导学案及答案

短歌行导学案及答案【篇一:《短歌行》导学案】:《短歌行》课时安排:2第一课时【课前学习】(一)字词积累1、给易读错的字注音:譬()如子衿()呦呦()鹿鸣阡陌()何时可掇()绕树三匝()对酒当()歌();去日()苦多;但()为君故;枉()用相存();契()阔谈宴();高;周公吐哺()(二)了解必要文学常识(1)“歌行体”:①定义:“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②代表作: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尝试学习】1、请默写《观沧海》2、请默写《龟虽寿》【课堂学习】第一课时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演义》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和众部将一起狂饮,他四顾空阔,心中大喜,与诸将讲述自己希望收服江南的雄心壮志。

这时候,看到乌鸦向南飞去,他已经喝得大醉,拿起自己的槊豪情满怀地讲述自己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等历史丰绩,一边唱起了《短歌行》并要求将士和之。

他的一位老部下刘馥认为其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栖?”不吉利,他很生气刘馥扫他的兴,于是拿起槊就刺死了他。

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

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结论: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

【学习目标】1、学会正确看待诗人的“忧”。

短歌行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短歌行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7.1 短歌行导学案重难点:一、文学知识建安风骨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俊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二、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作时期各说不一,归之有两种说法:一是赤壁之战之前。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

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

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

酒酣,操取槊(长矛)立于船头,慷慨而歌。

二是赤壁之战之后。

第一种说法以章回小说为据,不可靠。

第二种说法也无史政。

所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尚无定论。

三、作者介绍曹操(155~220),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人。

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

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作品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

四、文言知识1.词语释义几何:多少。

掇:拾取,摘取。

短歌行导学案及答案

短歌行导学案及答案

短歌行导学案及答案【篇一:《短歌行》导学案】:《短歌行》课时安排:2第一课时【课前学习】(一)字词积累1、给易读错的字注音:譬()如子衿()呦呦()鹿鸣阡陌()何时可掇()绕树三匝()对酒当()歌();去日()苦多;但()为君故;枉()用相存();契()阔谈宴();高;周公吐哺()(二)了解必要文学常识(1)“歌行体”:①定义:“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②代表作: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尝试学习】1、请默写《观沧海》2、请默写《龟虽寿》【课堂学习】第一课时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演义》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和众部将一起狂饮,他四顾空阔,心中大喜,与诸将讲述自己希望收服江南的雄心壮志。

这时候,看到乌鸦向南飞去,他已经喝得大醉,拿起自己的槊豪情满怀地讲述自己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等历史丰绩,一边唱起了《短歌行》并要求将士和之。

他的一位老部下刘馥认为其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栖?”不吉利,他很生气刘馥扫他的兴,于是拿起槊就刺死了他。

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

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结论: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

【学习目标】1、学会正确看待诗人的“忧”。

高中语文《短歌行》导学案(教师版)

高中语文《短歌行》导学案(教师版)

短歌行【学习目标】1.在诵读的基础上,鉴赏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情感态度以及艺术特色。

2.体会诗人所流露的人生情感态度,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学习重难点】体味作者表达的“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

【学习指导】1.吟诵分析法,要求反复吟诵诗歌,体会诗人情感变化。

2.自主预习,自我归纳,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一、知识储备(1)古体诗、近体诗古体诗是指唐代格律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形式,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主要形式有“诗经”、“楚辞”、“汉乐府”、“南北朝乐府”等,即我们这个单元所学习的诗歌。

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形式比较自由,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即使在唐代也有很多诗人喜爱用古体写诗,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歌”“行”“吟”“引”即是古体诗的一种形式。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

近体诗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

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和排律三种形式。

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

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

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排律又称长律,一般为五言,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须对仗,亦可隔句相对,称为扇对。

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分辨一首诗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仄。

(2)“歌行体”:①定义:“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短歌行》《归园田居》群文导学案(含答案)

《短歌行》《归园田居》群文导学案(含答案)

《短歌行》《归园田居》导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比兴、化用、白描等手法与熟知质朴刚健、平淡舒缓的诗风。

2.学会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因声求气——结合注解、找诗眼、抓意象/事件——置身诗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3.解读诗歌的感情,理解与体会不同诗人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比兴、化用、白描等手法与熟知质朴刚健、平淡舒缓的诗风。

2.解读诗歌的感情,理解与体会不同诗人的人生追求。

难点:1.理解不同的诗歌风格2.理解不同诗人的人生追求。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二、学习任务1.课前预习任务(1)借助课文注解,预习两首诗歌,疏通诗歌大意。

(2)给诗歌划分节奏,找出韵脚,在早晚读时朗读。

2.课中学习任务第一课时学习任务二:置身诗境,以意逆志诵读诗歌时,我们感受到了曹诗的“忧”与陶诗的“悠”,那你是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这种情感的?诗人又是为何产生这种情感?请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表格。

诗歌感情(原诗)为何忧?为何悠?(原诗)概括短歌行归园田居学习任务三:文本细读,艺术鉴赏曹诗所抒发之情为忧但整首诗却显质朴刚健,陶诗所抒之情悠然就显平缓舒淡,为何两首诗歌显示出如此大的风格差异?请小组讨论,完成下列的表格。

角度曹诗陶诗音韵,节奏感情意象、事件艺术技巧第二课时任务五:牛刀小试,学以致用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①。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轮鞅:指车马。

1 .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四句从侧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B.“野外罕人事”与“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场和世俗束缚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C .《归园田居》(其一)整首诗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之情;而本诗着重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表现诗人恬淡的心境。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

导入学习【学习目标】1、理解分析曹操“忧”的内涵,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2、体会本诗用典、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3、熟读并背诵全诗。

【学习重点和难点】1、反复诵读,体会诗句的思想感情。

2、诗歌典型艺术手法的运用。

【课时建议】1课时自主学习相关材料1、文学常识“歌行体”:①定义:“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属乐府诗一类。

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

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②代表作: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以“歌行”命名的:高适2、作者简介: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东汉人。

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

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3、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在败吕布、平袁术、灭袁绍的基础上,统一了北方。

这年冬天,他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

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失利,被周瑜杀得大败而归。

当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

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

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

酒至兴处,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

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17.《汉魏晋诗三首—短歌行》导学案(教师版)参考答案

17.《汉魏晋诗三首—短歌行》导学案(教师版)参考答案

阳山中学高一年级语文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导学案(20180920)1.了解《短歌行》以及曹操基本知识。

2.能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诗歌,理解诗歌的“诗眼”和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全诗,理解《短歌行》用典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4.体悟曹操思贤若渴及统一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能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诗歌,理解诗歌的“诗眼”和感情层次;理解《短歌行》用典和比喻等修辞手法。

【学习方法】诵读、交流【学习过程】【预习案】一、生字与词语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譬.( pì)衿.(jīn )呦呦.(yōu )笙.( shēng )瑟.(sè)掇.( chu ò)阡.( qiān )匝.( zā)哺. ( bǔ ) 契.(qì)阔谈宴.(yàn )2.解释词语。

当歌:应当放声高歌几何:多少何以:用什么但为:只是因为沉吟:低声吟诵相存:问候我契阔:聚散,此指久别重逢不厌:不满足,厌通“餍”二、整体感知1.感知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今天语文课,咱们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2.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学生大声自读全诗读时要尽量以“曹操的身份”来朗读(2)个别学生朗读(师生点评)(3)老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的内容(4)解题:从文题就可看出本文属歌行体,一般篇幅较长,本诗共三十二句,每四句为一章,每两章为一节,共分八章四节。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诗译文 (3)四、中心思想 (4)五、读文感知 (5)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6)一、学习目标深入理解《短歌行》这首诗歌,体会曹操作为一代豪杰的豪情壮志与深沉感慨。

通过诗歌的赏析,我们能够感受到曹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人才渴求的迫切以及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

学习诗歌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及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诗歌语言。

这些手法和表达方式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提高了诗歌的艺术价值。

通过《短歌行》的学习,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同时,我们也要学习曹操那种胸怀壮志、积极进取的精神,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事业发展提供动力。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短歌行》是_____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_____诗。

2. 曹操在《短歌行》中感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诗句是:“_____,_____。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_____的愿望。

二、选择题1. 下列对《短歌行》中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现了诗人面对美酒,感慨人生短暂的情怀。

B.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达了贤才在选择明主时的犹豫和困惑。

C.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以山和海自喻,表达诗人胸怀的宽广。

D.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用周公典故,表明诗人礼贤下士的态度。

2. 下列关于《短歌行》的表述,正确的是()A. 诗歌的主旨在于表达对人生的消极悲观态度。

B. 诗歌全篇洋溢着慷慨悲凉的情调,难以体现曹操的豪迈情怀。

C. 诗歌通过宴会的歌唱,抒发了诗人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D. 诗歌的语言质朴无华,缺乏艺术感染力。

三、简答题1. 《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诗有何深意?2. 《短歌行》表达了曹操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全诗译文《短歌行》全诗翻译如下: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素养目标1.积累基础知识,品味诗歌语言,熟读成诵,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理清思路,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了解曹操的生平及创作风格,积累曹操名句,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1.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了解曹操的创作风格。

2.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一、走近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作为政治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作为军事家,他指挥了官渡之战,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作为文学家,他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他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

其文学成就颇高,与其子曹丕、曹植成为建安文坛的领袖,开创了一代文风,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被称誉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他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

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

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二、了解建安风骨及歌行体:1.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人慷慨悲凉的诗文风格。

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年~220年),所以这一时期的诗文风格就被称为“建安风骨”。

这一时代的作家,以“三曹”“七子”为代表,逐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更为慷慨激昂,他们创作了一大批文学巨著,形成了文学作品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即人们常说的“建安风骨”。

高中语文必修二短歌行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学案【诵读解析】1、边诵读,边解析。

对……人……;譬……去……;慨……忧……;何……唯……。

青……悠……;但……沉……;悠……食……;我……鼓……。

明……何……;忧……不……;越……枉……;契……心……。

月……乌……;绕……何……;山……海……;周……天……。

2、按照上面的提示背诵、默写全诗。

【论人说艺】1、谈诗论人【对比阅读】生年不满百《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庸人忧——及时行乐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智者忧——及时努力步出厦门行·观沧海曹操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步出厦门行·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巨人忧——求贤创业。

“莫道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唐·陈陶)。

刘邦,项羽,曹操,毛泽东,莫不如此。

什么人写什么诗,诗格即人格。

2、谈诗说艺政治诗:形象化,抒情化。

【对比阅读】①《颂神州五号》:围绕党中央,飞向红太阳。

紧跟胡锦涛,掀起建设新高潮。

★四句中有三句是政治口号。

②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首句象征手法,二三句用赋,直说。

③曹操《短歌行》:★五处比喻:“朝露”之比,“明月”之比,“乌鹊”之比,“山、海”之比(兼用典)。

★四处用典:语典:“子衿”之典;“鹿鸣”之典;《管子》之典。

事典:周公吐哺。

【自读教材】短歌行二首(其二)曹操建安十三年(208)征讨孙权的前夕。

《7.1 短歌行》教案、导学案和同步练习

《7.1 短歌行》教案、导学案和同步练习

《7.1 短歌行》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2.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3.体会诗人浓烈的忧患意识。

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难点: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脑筋急转弯:三国里,谁跑得最快?——曹操。

曹操历来都被认为是一个奸诈、残忍、狡诈、阴险的人物,但是任何一个人都是有优点和缺点的,曹操他善用人才,统一了北方,在文学上他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文学风格。

是的,没有一个光辉圣洁的英雄身上没有缺点,也没有任何一个暴徒心灵没有一方净土。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短歌行》,走进曹操的内心世界,看看曹操除了奸诈之外,还有怎样令人敬佩的一面。

活动2:讲授《短歌行》教学过程一、解题《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

行是古代诗歌体裁。

分为长歌行与短歌行。

区别:是针对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的。

长歌是奔放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多抒发内心忧愁苦闷。

二、了解曹操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他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他的诗歌朴实无华,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他的主要作品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蒿里行》等。

三、创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统一了北方。

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

当时曹操已经53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

但他并不灰心,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于是写下了这首诗《短歌行》。

四、听音频朗读,整体感知全诗1.听录音朗读,纠正字音,并把握朗读情感和节奏停顿。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学习目标反复且深情地诵读,注重节奏的把控,力求达到能够熟练背诵的水平。

在诵读过程中,要融入自身的情感,使朗读富有韵味,通过不断地重复练习,将诗文深深地印刻在脑海之中。

与此同时,借由多次的诵读,细致地体会作者在抒发内心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类艺术手法。

比如,分析其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意象的选择与构建、表达方式的独特之处等,从而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

深刻体会曹操对“忧”的超越,领悟他在困境中展现出的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内涵。

这种精神不仅仅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如今的生活和学习也有着极大的启示和鼓舞作用。

【学法指导】务必熟练掌握分析诗歌的有效方法。

这包括但不限于对诗歌语言、意象、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能够更加精准地解读诗歌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必须在规定的 10 分钟时间内完成“课前预习案”,不仅要熟读诗文,还要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把控。

而 30 分钟内则要完成“课内探究案”,在答题过程中,要认真审读题目,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作答,务必保证完成的质量达到较高的水平。

A 层同学不仅要完成导学案中的所有内容,还需要在这些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B 层同学必须完成“课前预习案”“课内探究案”以及“能力提升”部分的内容;C 层同学则必须完成“课前预习案”和“课内探究案”的相关内容。

【课前预习案】【滴水穿石•夯实基础】关于题目《短歌行》:《短歌行》属于汉乐府的曲调名,“长歌”和“短歌”主要是依据歌词音节的长短来进行区分的。

曹操依照旧题创作了新的辞章,原本共有两首,而课文所选取的乃是其中的第一首,此诗堪称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

曹操(155-220),字孟德,是东汉时期的人物。

他在三国魏时期是声名远扬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作为政治家(丞相):他在北方大力推行屯田政策,积极兴修水利工程;在用人方面,唯才是举,广泛吸纳地主阶级中下层的杰出人物,有力地抑制了豪强势力,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歌行》导学案
班级:姓名:
一、【导学目标】
(1)、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
(2)、学习并掌握诗中运用比兴、典故等表现手法的鉴赏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2、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3、学会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三、【知识补充】“歌行体”:“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属乐府诗一类.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如<<大风歌>>、<<燕歌行>>等,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

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行”是乐曲的意思。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曲调的长短。

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歌行体的代表作: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一、【自主检测】
1、看课文注解,注意给生字注音:
譬如朝露慨当以慷.青青子衿.呦呦鹿鸣鼓瑟吹笙.
何时可掇.越陌度阡.契阔谈讌.绕树三匝.周公吐哺.
2解释下列加点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时可掇.
但为君故.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3.翻译下列诗句。

(1)去日苦多:
(2)何以解忧:
(3)契阔谈宴
(4)越陌度阡:
(5)月明星稀:
(6)绕树三匝:
(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8)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二、【引导鉴赏】
赏析“忧思”的内涵
1、在这首诗里“忧”字多次出现,上阕中“忧思难忘”中诗人“忧”的是什么?结合诗句分析。

2、下阕“忧从中来”中,诗人“忧”的又是什么?结合诗句具体谈谈。

3、诗末运用典故“周公吐辅”,意在说明什么?
4,除了诗末运用典故外,还有运用了哪些典故?
用典的作用:
5、诗歌中哪些语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罗列出来说说它有何含义
三、拓展训练:我心目中的曹操
你读过《三国演义》吗?从三国演义到曹操的诗,你对曹操有怎样的认识,请以“我心目中的曹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评论。

《短歌行导学案》答案
一、1、略
2、(1)对着(2)多少(3)拾取,采取(4)只是;缘故(5)向南(6)匝.:周,圈
3、翻译:
(1)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2)用什么来排解忧愁呢
(3)久别重逢,欢饮畅谈(4)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屈驾来问候我(5)明月当空,星辰稀少,乌雀展翅向南飞去
(6)绕树飞了好几圈,哪里有高枝可以栖息?
(7)山不嫌其高,海不嫌其深,表示希望尽可能多的接纳人才
(8)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人心归附。

二、
1:人生短暂。

2:贤才难得
3、表示自己要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求贤若渴的心情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用电的作用:(1)使立论有根据。

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

(2)委婉表意。

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

(3)减少语辞之繁累。

诗句之组成,应力求经济,尤其近体诗有其一定之字数限制,用电可以减少辞藻之繁累。

(4)\、充实内容,美化词句,可以使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增加外形之美,丰富内涵。

5、“譬如朝露”比喻人生短暂,”明明如月”将贤才比作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二句,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三、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