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指导(40张)
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小说阅读鉴赏.docx

2020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小说阅读鉴赏2、XX 是一个怎的人物?3、XX 有哪些秀的品?小的常4、分析小人物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作用。
1、小是通人物、情和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解思路:2、主是通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
通人物的描写(言、行、心理、肖像、)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目要求作答。
3、人物描写(言、肖像、行、心理、描写)第一,重小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气等,因它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4、情(序、开端、展、高潮、局、尾声)物的性格。
5、境(自然境、社会境)第二,通人物的外貌、言、行、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6、序(叙、倒叙、插叙)第三,小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史背景下活的,所以分析人物就把他放在一定的社小的特点景下去理解。
1、完整的故事情第四,注意作者人物的介和价。
2、明的人物形象根据要求言表达:3、典型的境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什么人,他怎么,表了他怎的性格(思想品)4、深刻的主(三)境描写的作用:小的境包括社会境和自然境5、精巧的构思常型 :故事情的把握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境的句子;把握好故事情,是懂小的关,是欣小特点的基,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②就指定的境描写出其作用;一、关于情。
型的目主要是情构思及其作用命。
③依据文章内容想象写一段境描写。
常型:1、作用:文中写了 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指:解指:①交代故事生的、地点。
明确情构思表人物的宗旨,合情的一般作用:②渲染气氛。
一是造念,引人入;③烘托人物 , 揭示人物心境,表人物性格。
二是前后照;④推情的展,刻画人物作。
三是面托、埋下伏笔;⑤奠定情感基四是上文、点明意;⑥暗示社会境,揭示社会本特征或展示世情。
五起索作用。
然后根据目要求,合文章作答。
( 四 ) 作品主的挖掘:小的主是小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意之所在。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小说阅读指导阅读指导删减版文库素材

小说阅读指导
题型
•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 ②分析概括环境的特点; • ③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小说阅读指导
环境的作用
•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 ②暗示社会环境,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 •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
性格; • 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展开
【由第二、三句展开】
小说阅读指导
命题角度(三)环境
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 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 和范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 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 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 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 关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 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小说阅读指导
总结:情节的作用:
•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 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 4、照应前文。 •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 6、刻画人物性格。 •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小说阅读指导
3、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在线教育平台 / ”
张良惭愧不已。 “我们想在沼泽里过夜!”朱鹭叫道,“那里有肥壮的青蛙!” “我们要到河边去!我们要到河边去!”一些别的鸟叫道。,牧人又追了上来
小说阅读指导
例题(一)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
2、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 人物形象。(5分)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 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 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2020年全国高考一卷语文组小说阅读解析与答案

2020年全国高考一卷语文组小说阅读解析与答案越野滑雪【美】海明威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
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
他从车厢边缘跳下,落脚在硬邦邦的冰壳上,来一个弹跳旋转,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一溜烟滑下山坡。
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见了人影。
尼克顺着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势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子里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
他挺起身,稍稍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他脚下消失了。
身子下蹲得几乎倒坐在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暴,他知道速度太快了。
但他稳住了。
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滑雪板一阵磕磕绊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然后停住,两腿交叉,滑雪板朝天翘起,鼻子和耳朵里满是雪。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你的姿势真美妙,迈克,”他大声叫道。
“那搭烂糟糟的雪真该死。
把我也绊了一跤。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
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
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尼克赶过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后一下子猛冲下去。
他坚持靠左边滑,末了,在冲向栅栏时,紧紧并拢双膝,像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把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慢慢减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头看看山上。
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像虫子的细腿那样荡着,杖尖触到地面,掀起阵阵白雪,最后,这整个一腿下跪、一腿拖随的身子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飞快移动,身子探出,防止旋转,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托得更加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中。
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
他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松林。
2020-2021学年新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题技巧(40张)

0.19
0.30
0.68
0.74
1.00
1.56
3.57
2.74
5.81
9.05
20.70
(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返 首
页
材料三:
①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
候湿热多雨。②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 18 世纪,文件
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③以
返
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首 页
(三)时评
时评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新闻中的事实或者问题,发表见解,
归纳、整理出新结论、观点的评论性文章。
准确性是时评生命力的关键。其不仅包括真实性,还包括科学
性。它要求观点明确,选材准确,分寸把握适度,分析能够使人信
服。时评中多用摆事实、作对比、讲道理等手法,让读者信之服之。 返
有价值的信息。文字材料好勾画,如果材料中有图表,就需要会读
返 首
页
图表,读图表时需要“会抓”:
1.抓标题
标题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
2.抓分类图例
首先要确定其类别,在阅读中,要看纵轴、横轴、图标等,这
样我们就能迅速得知本图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3.抓数据
返
阅读时要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从中得出结论。
返 首 页
(二)通讯
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
闻体裁。从内容上看,通讯侧重于写人,突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动
作用,对新闻事实做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从表达方式看,通讯
可以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从时效看,
通讯的采访较为费时费力,写稿的时间要比消息长。通讯可分为人
2020年高考小说复习之小说的阅读 (共60张PPT)

三、小说常中间段的作用
思考角度
知识点
主要是照应和伏笔。照应就是文学作品前后
与相关情 节
之间的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 结构紧凑。伏笔指文学作品中,在前面为后
面情节发展所做的提示或暗示。小说中使用
的关系 伏笔,能使情节曲折,结构严谨,显示出构
一、高考试题常见提问方式: 1、(一句话、简明的语句分点)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2、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3、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4、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 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5、简要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考查概括小说局 部情节的能力)
[知能 构建] 一、小说线索的类型
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 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 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阅读小说时,抓住线索是把握 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小说中的线索往往是小说标题、小说中 的关键词(体现“人物出场、时空变化、事件演变”的词语等)。
小说《项链》中的线索就是项链,
女主人公“借项链→失项链→赔项
(1)事物线索 链→还债→发现项链是赝品”,都
与此有关;《面包》中的“面包”
也是线索。
(2)对比冲突线 索
如鲁迅的《祝福》,祥林嫂与鲁四 老爷的矛盾冲突,就是构成情节的 主要线索。
(3)人物心理、 情感变化线索 等
一篇成功的小说,有时是几个线索 的交融。
如何梳理、概括故事情节
按照情节的基 本结构来梳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
按照小说线索来梳理
线索——串联故事情 节的东西
例如:《项链》
抓住场面来梳理 场面——人物活动的场所 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知识梳理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知识梳理【小说备考】(一)情节结构安排模式:(1) 摇摆式。
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使小说读起来引人入胜。
《清兵卫的葫芦》(2) 结构上延迟——(《牲畜林》)“延迟”是层层推进结构中的一种手法,在小说的进程过程中,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
(《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与“三打白骨精”)(3) 欧·亨利式。
结尾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产生戏剧性效果。
(4) 蒙太奇式。
或叫“镜头组合式”。
即运用电影蒙太奇组接法,把几个有内在联系的镜头或场面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结构。
(把许多镜头联接起来,实现时空交错和大幅度跳跃的效果,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单调呆板)(5) 独白式。
以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叙述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
这种形式便于抒发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对事物、人物的思考。
(6) 倒叙式。
先写结果,再写起因、经过的一种结构方法。
这种结构既有倒叙的往事的回叙,又有顺叙的线的延伸。
(7) 留白式。
留白式的结构,注重的是叙述的恰到好处,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8) 抑扬式。
“扬”是主体,先在“抑”上着笔,突然一转归于“扬”。
或者相反。
用这种方法,造成鲜明对比,形成波澜起伏的情节,更突出主旨。
(9) 误会法,巧合法(10) 双线结构。
①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马兰花》②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失街亭》③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明暗双线的好处: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交叉推进,平行展开,相互呼应,彼此映照),形成“悬念”,使故事情节生动(紧凑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胜,曲折紧张);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
(11) 设悬念: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
(12) 埋伏笔,做铺垫: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做好铺垫,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
2020普通高考语文 小说阅读理解题相关知识与解题技巧

2020届普通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相关知识与解题技巧一、情节题题型一情节概括题4大解题技法:1.结构连贯法、2.场面连贯法、3.线索连贯法、4.细节连贯法题型二情节手法题1.悬念: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2.抑扬: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3.照应:又叫呼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
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4.伏笔: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
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5.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6.衬托: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衬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7.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
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8.突转: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
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9.线索: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
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线索一般有单线和双线两种。
寻找线索时,主要借助小说标题、小说中的关键词(体现“人物出场、时空变化、事件演变”的词语)等。
①小说线索安排的作用:可使小说结构清晰,情节集中;可通过线索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
②小说的明线与暗线明线:就是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知识梳理及答题技巧汇总

小说阅读知识梳理及答题技巧汇总一、小说阅读整体指导一、小说文体特征简介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因此人物、情节和环境被称为小说的三要素。
1. 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2. 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比现实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代表性。
3. 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
自然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作用。
二、巧抓阅读技巧,快速读懂小说小说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题能力。
在高考中可通过以下四步快速读懂小说。
第一步,切分层次,梳理情节1. 梳理情节脉络是阅读小说的突破口,也是基础。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可以按照这四部分梳理情节。
2. 找出线索,梳理脉络。
如2015 年全国卷I《马兰花》,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
【思路点拨】概括每一自然段的段意切分层次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梳理情节第二步,关注描写,分析人物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
作者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以及各种艺术手法,来塑造鲜明而独特的形象。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要四看: ①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教养、气质②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③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④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第三步,分析环境,明确作用环境描写主要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1. 社会环境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社会条件,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土壤, 影响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物对客观生活的理解、认识,从而使人物对现实生活采取不同的态度。
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 小说阅读鉴赏

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小说阅读鉴赏小说的常识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
3、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描写)4、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小说的特点1、完整的故事情节2、鲜明的人物形象3、典型的环境4、深刻的主题5、精巧的构思故事情节的把握: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一、关于情节。
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常见题型:1、作用: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题指导: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2、概括: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解题指导:(1)对事件的完整叙述,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材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万万不能粗枝大叶,丢失了本该有的要素,(2)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3)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二)人物形象的揣摩: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020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复习20202020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正文 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往往文学类文本的问题页也是围绕这三方面展开…… 小说人物 一、赏析人物描写的角度 (一)正面描写 1. 肖像描写: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
2. 语言描写:①鲜明的展示人物的性格,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③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 动作描写:使人物鲜活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从人物的举手投足中窥见人物的心态性格等。
4. 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
5.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感情(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推动情节发展。
6. 细节描写:①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爱好、追求。
②深化主题。
③推动情节发展。
④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⑤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
(二)侧面描写 借助次要人物烘托、借助物象烘托、借助环境烘托。
它们的作用: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
二、分析概括主要人物形象的技巧 1. 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
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形象(性格)。
2. 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对人物的正面侧面描写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3. 从分析环境入手: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4. 从分析情节入手:情节展开的过程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
展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5. 从分析人物关系入手:小说中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
理清人物之间的行为关系,分析他们的交互评价、情感态度。
6. 借助作者的议论或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语句分析。
答题模式:……是一个……样的人物形象。
……具有以下性格特点:①……②……③…… 三、分析主要人物的作用 1.对情节的作用: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对情节是否有推进作用? 2.对主题的作用: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考虑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了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
小说专项 高考语文真题与解析(10篇带答案)

2020高考小说专项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情节标题)暮鼓铁凝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
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
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
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
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
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
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
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
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
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
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
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
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球馆工地正在开饭。
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
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
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2020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小说专题精讲课件(50张ppt)

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 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验证。
叙述人称
• 第一人称:指以“我”或“我们”的视角来观察和感受,并以“我”的口吻来叙述其 所见所思所感。它是一种单向视角。其中“我”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文章中 的人物。第一人称长于说故事,长于主观陈述,而拙于性格形象的塑造,拙 于客观展示。
赏析表达方式
• 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 面,其中叙述与描写是常见的表达方式。
叙事(记叙)作为小说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其技 巧表现在叙事的人称和方式两个方面。
• 一、 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 叙述视角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简单地说
赏析描写技巧
• 小说中的描写有两种,一是环境描写;二是人物描写,它是描写的重点。 • 环境描写见环境分类及作用 • 人物描写见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人物描写技巧
• (1)正面描写 ①外貌(肖像)描写: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 • 作用: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 • ②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
平叙
• 平叙: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 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
• 作用:平叙的作用 可以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 写的眉目清楚 ,有条 不紊
2020高考小说阅读指导《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97张)

(三)结合文本用名词术语概括出人物形象特点。
简析刻画人物的方法题目怎么作答
例:《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出场见林黛玉这一情节 运用了哪些方法刻画形象?试举例并略加分析。
①未见其闻其声。如“只听得一声‘我来迟了,未能 迎接远客’在众媳妇丫鬟簇拥下出场,表现在贾府 的地位非同一般。②外貌描写。珠光宝气,表现她 的富有与庸俗。 ③神态描写。如一 “哭 ”一“笑” 表现她的机变逢迎与逢场作戏。 ④语言描写。如: “妹妹有什么想要的跟我说便是”表现她的虚伪, 笑里藏刀的性格。(或:肖像描写)。 ⑤侧面描写。
•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 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阅读三步曲
• 第一步:写什么? 1、情节: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 果怎样?
2、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 第二步:怎么写?
小说的写作技艺:怎样展开情节,以什么 为线索展开?怎样塑造人物?塑造什么样 的人物?怎样描写环境,描写环境的作用 是什么?
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 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 “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么可能 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于 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 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 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出了一口 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 9车厢!”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来到了 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我走近列车一 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 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 了下一趟列车。大家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 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 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 “□□□□□□□□□□(此处删去两句话)” 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 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指导 考纲解读概述要点(24张)

概括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 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 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⒈常见题型: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 括作品的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 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 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 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 理状态。
分析技巧
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 写作技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 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 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 段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 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的而又独 具特色的艺术才能。
(2)“析人物”题型: ①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
方法,并说明好处或者作用; ②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③对文人物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
(3)“看环境”题型: ①在文中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起什么作用; 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分析其对人 物或表达主题的作用。
(4)“谈构思”题型: ①说说作品作品在材料安排有何特点, 分析其好处; ②这句(段)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③联系全文,指出某某物在文中结构上 起什么作用。
高考小说阅读
一、考纲解读
(一)考纲要求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 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 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 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 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 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 的诗歌和戏剧作品。
2022届高考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指导(课件44张)

六、理解小说标题
文章的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是文章精要内容的提炼,概 括与浓缩。理解文章的标题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 容和情感倾向。因此,考试往往围绕标题出题,考查考生对作品理解 的深度。
(一)题型
1.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2.作者为什么要取这个标题,请结合全文分析。 3.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 4.标题探究题:文章标题改为某某标题,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 5.给文章拟写标题。
4.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作用,总的思路是从形象与立意的关系来考虑 ,指出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传达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也就是 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5.小说的主人公,一般谁最能反映小说的主题为判断标准,其他人物 可能是起到衬托作用。
6.概括要简洁,分析要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作依据。切忌无中生有 、任意拔高,以偏概全。
分析概括情节可以从理清小说结构、寻找文章 线索、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同时注意 情节安排的作用。
(二)情节概括类题答题方法
1.可以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结果怎样”的格式加以概括,有时次 要成分可以省略,但需保留“何人+做何事+何结果”三个主要要素。 2.可以围绕某一线索进行概括。
如鲁迅的小说《故乡》,按地点线索概括,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 乡—离故乡;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按人物线索概括可分为:盼 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按时间线索概 括可分为: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散学。
3.可以按故事发展过程进行概括。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按故事发 展可分为:背景(引子)—护送(开端)—受伤(发展)—报仇(高 潮和结局)。
(一)考试题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匠心。
例题:
小说训练题《日月行色》2题:.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 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4分)
(1)女主人公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 点:前面说“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 结尾说“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 让我突 生欣喜之情
(2)突出了人物可爱的性格,加强了主人公表达情 感的效果;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 情趣.
(1)三种题型: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 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
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 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 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 小说主题的作用。
2.鉴赏故事情节。 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题型有: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 的一般作用: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 表现了……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
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 纸上。 ⑶心理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 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 节发展。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情节、转换情节、暗示情节的结束等); 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例一:小说阅读训练《日月行色》
1.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 和作用?(4分)
答案: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清清河 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 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②场景描 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 映衬,相得益彰。③景中融情,场景描 写融入了“我”和“她”约会时的喜悦 之情。
(一)人物形象的揣摩: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 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 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某个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有哪些方法?
例题(二)《二十年以后》
14.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 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 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 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 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1、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2、鲍勃罪有应 得,因为他是通缉犯;3、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 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不要 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 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 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分。】
分析人物形象,一般可从四方面进行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 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 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 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 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概括主题的基本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表现了什么情感。
例题(一)08年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
18、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 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 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 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 谈你的看法。(6分)
2、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 人物形象。(5分)
思路:①描写人物的手法有哪些? ②研读文本有关人物的描写部分。 ③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 女。(先用一句话概括人物形象)她对父亲的理想不 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 果你出,出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对于父亲的 举动,她觉得羞辱。(语言和心理描写分析)但对父 亲,她虽不理解,在物质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 “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行动描写分析)可见她 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
题型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 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 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 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 话的理解和看法。
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
1、从作者背景看 2、从人物特征看 3、从情节发展看 4、从语言情感色彩看 5、从整体倾向看
“稠”“鳖熊”均属于方言,具有鲜明 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⑤灵性人是鳖熊的奴! 含蓄俏皮,富于情趣
(二)故事情节的把握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 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 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 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 内容的试题。
1.把握故事情节
当堂训练:
《三维设计》中的例3《侯银匠》P144 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
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4分)
【答案】①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 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 提供依据。【由第一句展开】②从突出侯菊的精 细能于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 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
题型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 子;
②分析概括环境的特点; ③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环境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
性格; 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展开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如《书法家》。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解题技巧
1、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2、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
服务。 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
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1、表述人物形象的语言一般都要通过自己分析 概括。
2、要根据提问角度组织语言表达,如:
XX是一个……的人。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思想品质)。
文章通过什么描写(或通过什么情节),表现 了XX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例题(一)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
参考答案:
18.如果说“河的第三条岸”是“父亲”超越世俗的 人生追求,“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既支持,但 又害怕、不理解【先答出何种态度】首先是支持,表 现在乐意跟随父亲一起上船;在父亲需要的时候帮助 你“偷”食物;当全家人都走了我还在默默地守护着 父亲,说“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 置。”其次是不甚理解,少年的不理解,只为了追求 而去,当父亲接受你的提议后,我浑身战栗,害怕极 了,甚至“发疯似的逃掉”,把父亲看作是“另一个 世界来的人”。 【再谈看法】
【由第二、三句展开】
命题角度(三)环境
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 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 和范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 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 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 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 关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 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如:《二十年以后》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开头·中间·结 尾都写雪花飘舞,渲染凄凉气氛,暗示 了人物命运。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
如《祝福》,先写祥林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死,然后再写祥 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 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例题(二)小说阅读训练《二十年以后》
小说两次写到“一陈冷飕飕的风”, 有什么作用?(4分)
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 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 每答对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命题角度(四)·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 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 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 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 欣赏小说的主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和小说的主要区别
1、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 2、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 3、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
均有; 4、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
人物形象,而散文没有这么突出。
知识链接
小说概念及三要素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 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 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总结:情节的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4、照应前文。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