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题库(单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ea5170af1ffc4ffe47aceb.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正确答案:AA、19世纪四十年代B、19世纪五十年代C、19世纪六十年代D、19世纪七十年代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正确答案:A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D、《反杜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正确答案:D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B、《资本论》的出版C、《反杜林论》的出版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正确答案:BA、伟大发展B、伟大革命C、伟大发现D、伟大发明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正确答案: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正确答案: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7、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正确答案: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8、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正确答案:A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9、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正确答案:BA、辛亥革命B、十月革命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正确答案:CA、大同思想B、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11、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正确答案:A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C、实现共产主义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其理论基础是正确答案:CA、剩余价值学说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D、科学社会主义1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正确答案: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正确答案: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答案: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正确答案:A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正确答案: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正确答案: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9、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正确答案:BA、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B、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C、大卫•李嘉图和西斯蒙第D、亚当•斯密和凯恩斯20、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正确答案: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2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正确答案:CA、只坚持不发展B、只发展不坚持C、既坚持又发展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2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正确答案:DA、掌握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B、掌握具体的社会科学知识C、学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正确答案:CA、马克思和亚当•斯密B、马克思和大卫•李嘉图C、马克思和恩格斯D、马克思和费尔巴哈24、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答案:A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和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25、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孕育成长的时间大约为正确答案:AA、14世纪末15世纪初B、15世纪末16世纪初C、16世纪末17世纪初D、17世纪末18世纪初26、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工业革命兴起于正确答案:BA、17世纪60年代B、18世纪60年代C、19世纪60年代D、16世纪60年代27、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第一个从工场手工业占统治地位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占优势的国家是:正确答案:AA、英国B、德国C、法国D、美国28、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正确答案:AA、法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B、英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法国的罗伯特•欧文C、德国的罗伯特•欧文、昂利•圣西门和英国的沙尔•傅立叶D、德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29、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是因为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正确答案:AA、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B、科学唯物主义和资本论C、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D、科学社会主义和资本论30、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正确答案:BA、唯物史观B、唯心史观C、激变论D、庸俗进化论31、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正确答案: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正确答案: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33、提出价值规律是“一支看不见的手”是正确答案:B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佩蒂34、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成果是正确答案: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35、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正确答案: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36、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正确答案:B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37、被马克思恩格斯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正确答案:BA、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38、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正确答案: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39、“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正确答案: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40、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正确答案:DA、逻辑性B、理论性C、战斗性D、实践性41、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正确答案:DA、倡导社会主义的民主精神B、高扬社会主义的平等思想C、提倡诚实守信的伦理道德''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答案:D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3、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正确答案:CA、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所有现实的人们的根本利益44、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答案:C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题库(有答案)
![马克思主义题库(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4946c6bb4cf7ec4afed078.png)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2、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态度应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4、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A.它能回答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B.它是各种科学知识的总和C.它始终根植于实践和科学的土壤中D.它是惟一能取代其他科学的理论5、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取得了伟大的科学成就,这是因为他们A.完全依靠个人的天才条件B.摆脱了哲学的指导C.具有对科学的浓厚兴趣D.自觉不自觉地在科学研究中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原则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共产主义社会7、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B.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创立的学说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无产阶级作为独立阶级走上政治舞台 D.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9、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A.伟大发展B.伟大革命C.伟大发明D.伟大发现10、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1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题库
![马克思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32dea0717e21af45b307a8b6.png)
大纲第1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答案:A第2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是()。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体系答案:A第3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是()。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互相斗争的科学答案:B第4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19 世纪20 年代19 世纪30 年代19 世纪40 年代19 世纪50 年代答案:C第5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资本论》的发表《反杜林论》的发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答案:D 答案:B第8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大同思想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答案正确答案:C第9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答案:A第10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个重要理论成果是()。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答案:B第11 题(单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理论联系实际精读和泛读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答案:A第12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
唯物史观唯心史观民主主义专制主义答案:B第13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马克思选择题题库
![马克思选择题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b73ffc18a98271fe910ef9a3.png)
马克思选择题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C】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2.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哲学的过程中,对待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采取了全面科学的态度。
这种态度是【D】A.批判其错误观点B.吸收其合理思想C.把二者结合起来D.批判地继承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D】A.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B.从现象到本质的方法C.逻辑推理的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B】A.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5.空间是指【B】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C.物质运动的顺序性D.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6.规律是指【A】A.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事物外部表面的偶然联系C.人们按需要制定的规则D.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7.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C】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A.对立统一的观点B. 否定之否定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B】A.普遍性和特殊性B.斗争性和同一性C.绝对性和相对性D.变动性和稳定性10.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体现了【B】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1.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先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马克思题库
![马克思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e0f6aa014a7302768e993908.png)
5.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通过实践)创造客观世界,这表明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对) 标准答案:对
6. 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对) 标准答案:对
7.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对) 标准答案:对
8.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错) 标准答案:错
9. 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共赢”。(对) 标准答案:错
10. 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 (对) 标准答案:对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32.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D) 标准答案:A
A. 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 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 科学实验
D. 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33. 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反映,这是一种:(C) 标准答案:B
B. 它是全社会人的共同意识
C. 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 它是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精神实体
29. 社会形态是指:(A) 标准答案:C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 技术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统一
C. 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 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
A. 共性和个性的观点
B. 对立统一的观点
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 有限和无限的观点
16. 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B) 标准答案:B
马克思主义理论 单选题题库
![马克思主义理论 单选题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99b6d13901f69e31433294fc.png)
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是( A )A、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B、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2、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C)A、马克思创立的学说B、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正在实践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3、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D)A、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B、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创立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4、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 B )A、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C、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D、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5、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D )A、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B、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C、彻底克服保守思想D、正确反映客观规律6、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是( D )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D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性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C)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9、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C )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的观点是( C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唯意志主义观点1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在回答( A )A、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C、世界是怎样被认识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D、世界是怎样被改造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1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 )A、事物数量的变化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3、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C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14、“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马克思题库
![马克思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473226b41a37f111f1855b6e.png)
1、单选题(本题:10分)(1)、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 A)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B、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C、工人工资的高低D、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2)、剩余价值来源于(D )A、工人工资的扣除B、劳动力的价值C、不等价交换D、工人的剩余劳动(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C )A、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B、延长工作日获得的C、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D、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4)、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在于(D )A、资本家为了实现自己省吃俭用的美德B、资本家为了社会进步而实行节欲C、受两极分化的价值规律的作用所支配D、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5)、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C)A、不变资本之比B、流动资本之比C、可变资本之比D、固定资本之比(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C、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D、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A)A、劳动力成为商品B、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生产资料可以买卖(8)、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A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必要劳动时间C、剩余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9)、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指(A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抽象劳动D、价值(10)、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C)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B、生产与需要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11)、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B )A、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不变,价值也不变B、它被使用时,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C、它被使用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D、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12)、一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商品的 ( C)A、超额剩余价值B、剩余价值C、价值D、使用价值(13)、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B )A、生产集中消除自由竞争B、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C、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D、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A )A、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B、掌握全部社会垄断资本的资本主义C、通过投资实现全部资本国有化的垄断资本主义D、掌握全部私人垄断资本的资本主义(15)、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 A )A、垄断低价B、市场价格C、垄断高价D、自由价格(16)、以下不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中微观规制的是(无)A、A.反托拉斯法B.公共事业规制C.财政政策D.社会经济规制(17)、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 B )A、生产、资金、技术、人才的全球化B、生产、金融、贸易、企业经营的全球化C、生产、交换、消费、贸易的全球化D、生产、资源、要素、资金的全球化(18)、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 B )A、控制商品生产B、获得垄断利润C、垄断先进技术D、操纵销售市场(19)、大量资本输出给资本输出国带来的是 (C )A、资本收入增加,使输出国不再参加划分势力范围的竞争B、大量资本外流,使本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C、资本积累加快,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D、大量利润回流,使本国完全消除失业(20)、垄断价格的形成表明 (A )A、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不变B、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新变化C、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D、价值规律已不起作用了2、多选题(本题:10分)(1)、下列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认识正确的有 ( ABCD)A、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B、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C、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D、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2)、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CD)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劳动过程B、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C、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3)、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是(BD )A、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C、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D、社会分工的出现(4)、劳动力的价值包括(BCD )A、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维护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D、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5)、商品的二因素是( AD)A、价值B、价格C、交换价值D、使用价值(6)、从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中得知(ABD )A、只有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时才会爆发经济危机B、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C、资本主义每时每刻都处在经济危机中D、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7)、常见的垄断组织有( ABCD)A、康采恩B、卡特尔C、辛迪加D、托拉斯(8)、垄断利润的来源包括( ABC)A、非垄断企业利润的一部分B、垄断资本得自海外的利润C、垄断资本通过再分配手段获得的利润D、垄断本身所创造的剩余价值(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BC)A、资产阶级国家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B、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矛盾C、它并未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表资产阶级整体利益(10)、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内在因素有 (ABCD)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饱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C、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本身D、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3、判断题(本题:5分)(1)、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0d2d0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d.png)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D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 A )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 D )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 A )— 2 —附录二:练习参考答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 A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论D.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D )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C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选择题题库
![马克思选择题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1477f587d0d233d4b14e69f7.png)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1分,共60分)∙ (1). 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A. 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C. 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性D.∙ (2). 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可分为( )A. B.C. D.∙ (3). 清代赵翼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该诗启发我们( )A. 要把世界上的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C. 要弄清事物在其过程中所处阶段∙ (4).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 (5). 下列行为中属于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行为是( )A. 吨钢材B.C. 吨钢材D.∙ (6). 人民群众的生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是( )A. 人民群众的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C. 人民群众的生活都是文艺作品的典型D.∙ (7). 商品的二因素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因为( )A.B.C.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8). 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 )A. 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之上的C. 劳动二重性理论基础之上的D.∙ (9).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 )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10).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 )A. 只是对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B. 是生动的具体的 D.∙ (11).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A. B. C. 历史循环论观点 D.∙ (12). 科学理论与“空想”或“幻想”的差别是:( )A.B.C.D.∙ (13). 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是( )用暴力剥夺广大农民∙ (14).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 B.C.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15). “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侧面和属性放到矛盾诸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考察”的辩证思维方法是( )A. 演绎 C. 思维具体 D.∙ (16). 社会意识是( )A. B.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人们改造自然的过程∙ (17). 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并占据统治地位是在( )A. 19年代以前年代开始世纪初 D. 20∙ (18). 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 )A. 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 C. D.∙ (19). 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 )A. 被大多数人承认 C. 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20).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B.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D.∙ (21). 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 )A. B.C. 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2). 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重要经济基础是( )A. 垄断 C. 国家调节 D.∙ (23). 科学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 )A. 天才人物的创造遗传变异 D.∙ (24). 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存在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 )A. 宪法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C. 、劳动人民不能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D.∙ (25). 资本主义萌芽于( )A. 14世纪世纪初 C. 14-16 D. 17∙ (26). 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 )A. 民法 C. D.∙ (27). 下列各项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是( )A. 一切唯物主义者 C. 马克思主义者∙ (28). 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这说明真理具有( )A. 客观性 C. 全面性 D.∙ (29). 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的阶段是( )A. 只包括流通阶段而不包括生产阶段C. 是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的统一D.∙ (30). 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其创造的价值总量( )A. 越多 C. D.∙ (31). 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也就是说要注意火候。
马克思考试题库
![马克思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61ccecd626fff705cc170af0.png)
练习四一、单项选择题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和发展B.对立统一规律C.辩证矛盾D.运动和相对静止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3.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这句话是一种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相对主义观点4.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益;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
这说明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C.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D.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5.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减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C.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D.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2.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3.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A.客观性B.普遍性C.多样性D.条件性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A.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B.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转变C.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D.事物显著的变化5.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三、简答题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是什么?2.新生事物为什么必然战胜旧事物?四、辨析题1. 联系是指事物直接与世界万物相联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a32c5aafd1f34693daef3ecd.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选择题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5、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6、“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7、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第一章9、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10、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2、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马克思考试题库
![马克思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a353ca56e518964bcf847cc8.png)
第 1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答案: A第 2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是()。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体系答案: A第 3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是()。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互相斗争的科学答案: B第 4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19世纪20年代19世纪30年代19世纪40年代19世纪50年代答案: C第 5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资本论》的发表《反杜林论》的发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答案: D第 6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答案: C第7 题(单选):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辛亥革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成立答案: B第8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大同思想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答案正确答案: C第9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答案: A第10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个重要理论成果是()。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答案: B第11 题(单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有完整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有完整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b1378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e.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1、(难度:容易)一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B.阶级斗争理论C.社会发展理论D.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理论【答案】:A2、(难度:中等)一一美国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这说明()A.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理论是错误的B.社会形态的更替没有规律可以遵循C.它的发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D.它的发展是以世界范围内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为前提的【答案】:D3、(难度:容易)一一划分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准是()A.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科学技术水平D.国家政权的性质【答案】:A4、(难度:较难)一一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
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4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
这说明()A.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B.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答案】:D5、(难度:容易)一一“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A.历史唯物主义B.历史唯心主义C.历史主义D.自然主义【答案】:B6、(难度:较难)一一垄断价格的出现表明垄断能()A.创造出新的价值,从而不违背价值规律B.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不受价值规律制约 C.提高或压低个别商品的价格,但受价值规律制约 D.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使之与商品价格总额相等【答案】:C7、一一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决定了抽象劳动D.社会劳动决定了具体劳动【答案】:B8、(难度:中等)一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依据是()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D.矛盾的斗争原理【答案】:C9、(难度:中等)一一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反映,这是一种()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答案】:B10、(难度:中等)一一从意识主体的角度,社会意识可以划分为()A.社会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B.群体意识和个人意识C.阶级意识和非阶级意识D.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答案】:BA.向着自己的对立面的转化B.向任何一个方向的转化C.由坏向好的方向转化D.由低级向高级转化【答案】:A14、(难度:中等)一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A.人的自身需要B.人类的共同利益C.人的自然属性D.人的社会关系【答案】:D15、(难度:容易)一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A.政党制度B.选举制度C.文官制度D.国家制度【答案】:D16、(难度:中等)一一任何具体真理的正确性都带有“近似性”,这是()A.相对主义观点B.怀疑主义观点C.不可知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答案】:D17、(难度:容易)——真理的内容是()A.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B.以某些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全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D.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答案】:D18、一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A.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D.社会生产无政府状况和企业内部有组织性的矛盾【答案】:CA.人类的精神活动B.人类的社会生活C.人类的正确思想路线 D.人类的社会实践【答案】:DA.真理具有一元性B.有用即真理C.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为真理D.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答案】:A26、(难度:最难)——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条件下,每个工人8小时内生产2双鞋,每双鞋生产资料价值为9元,工人活劳动创造价值为6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e78ddd49649b6648d7476a.png)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答案:C 参见教材3页。
2.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答案:A 参见教材3页。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资产阶级作为反封建力量崛起答案:B 参见教材7页。
4. 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答案:B解析:亚当•斯密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开创者。
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所提出的许多结论和观点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5.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答案:C 参见教材9页。
6.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答案:A 参见教材9页。
7.“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答案:A 参见教材15页。
8.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 科学性答案:A 参见教材14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选择题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4f52d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d.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C)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A. 运动B. 物质可以认识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 客观实在性3、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C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C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A)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 C.既一定又否定 D.既前进又倒退7、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 )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0、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C )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意识依赖于物质11、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63243c33d4b14e842468df.png)
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二〕01一. 单项选择题〔共40题,共40分〕1.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说明( ) 〔1分〕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标准答案:C2.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输出是( ) 〔1分〕A.商品资本输出和借贷资本输出B.商品资本输出和消费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和消费资本输出D.消费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标准答案:C3. 人类社会历史开展的决定力量是( ) 〔1分〕A.消费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标准答案:A4. 消费商品的劳动分详细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详细劳动的作用是( ) 〔1分〕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标准答案:D5. 按照辩证法的观点,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表达了( ) 〔1分〕A.根本性的质变B.单纯的量变C.质变过程的量的扩张D.总的量变过程中的局部质变★标准答案:A6. 真理与错误之间的互相关系是( ) 〔1分〕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那么区别★标准答案:C7.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 ) 〔1分〕A.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B.一切都在变化和开展,没有永久不变的事物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D.成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标准答案:B8. 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1分〕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理论的开展是一帆风顺的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理论的开展不是一帆风顺的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理论在历史上没有产生明显影响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理论没有反映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开展的一般规律★标准答案:B9.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剥削,是由于它( ) 〔1分〕A. 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D.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表现形式★标准答案:A10.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本质上说就是( ) 〔1分〕A.消费缺乏的危机B.消费绝对过剩的危机C.消费相对过剩的危机D.买卖脱节的危机★标准答案:C11.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1分〕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动与静止的辩证法★标准答案:B12.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1分〕A.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B.一局部人对另一局部人的暴力掠夺C.消费资料私有制的形成D.剩余产品的出现★标准答案:C13. 资本有机构成的进步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中( ) 〔1分〕A.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B.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一样的比例扩大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一样比例下降★标准答案:A14.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题库
![马克思主义哲学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85d19e460066f5335a812177.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题库试卷A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历史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联系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实际存在B运动变化C可感知性D客观实在性4、邓小平说:“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体现了()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D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5、“大海捞针”是()A不可能性B抽象的可能性C 现实的可能性D现实性6、认识的本质在于()A能动反映B自由选择C科学评估D主观创造7、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A出现时间的先后B是否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C形式上是否新奇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8、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A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B阶级消灭的结果C人们使用暴力的产物D人们使用武器的结果9、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A生产关系B宪法C国家 D 政党10、人的价值包括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B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C 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D个人知识和才能的多少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德过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影响最大的有()A康德哲学B费希特哲学C黑格尔哲学D谢林哲学E费尔巴哈哲学2、下列成语和日常用语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有()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E.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运动的观点B矛盾的观点C联系的观点D变化的观点E发展的观点4、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A.循环论B.诡辩论C.激变论D直线论E.庸俗进化论5、事物的假象是指()A.虚假的不表现本质的现象B.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C.人们的错觉所认识的虚幻现象D.与本质不一致的现象E.以否定的方式表现本质的现象6、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E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7、人脑与电脑的区别是()A.人脑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抽象的精神活动;电脑是一种纯粹的机械物理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胜利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2、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C 】A、马克思和亚当.斯密B、马克思和大卫.李嘉图C、马克思和恩格斯D、马克思和费尔巴哈4、马克思主义是【 A 】A.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5、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A、彻底的科学性B、坚定的革命性C、自觉的实践性D、与时俱进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A、实现共产主义社会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9、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捣毁机器、烧毁工厂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10、被马克思称为黑格尔哲学体系“合理内核”的是【A】A、辩证法思想B、唯心主义C、唯物史观D、唯物主义11.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 】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D.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13.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14.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完整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C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15.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 A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唯物论和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16.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 】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阶级性17.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8.马克思“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 A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19.马克思恩格斯的【 D 】,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A.高尚人格B.崇高理想C.奋斗精神D.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20.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A 】的统一。
A.科学性与革命性B.世界观与方法论C.唯物论与辩证法D.政治与经济21.学习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B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理论联系实际C.密切联系群众D.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22.哲学是 ( C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2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4、“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B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2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B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6、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A 】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27、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C )。
A.矛盾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2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29、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30、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A )。
A.直接现实性的优点B.历史性的优点C.抽象性的优点D.绝对性的优点3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 C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保守思想的克服32、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 D )A.把外因作为事物变化根据的形而上学观点B.否认主观能动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C.右倾机会主义的“唯条件论"观点D.关于联系条件性的唯物辩证法观点33、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34.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A )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B.规律的平等性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D.规律的能动作用35、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 )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3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B )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规律3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3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39、列宁指出:“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丹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
”其荒谬在于违背了(B )A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原理B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原则C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40、“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是一种( D )A.历史宿命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C.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41、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A )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42、辩证矛盾的基本属性是(B )。
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C.矛盾发展的平衡性和不平衡性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43.“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4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强调的是( B )A.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B. 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C.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 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4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C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46、辩证否定即“扬弃”是指( B )。
A.彻底抛弃旧事物B.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C.新事物和旧事物融为一体D.完全否定旧事物47、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D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48.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C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49.“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这是一种( A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激变论的观点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50.认识的本质是( A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头脑中固有的D.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51.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相互依存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5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C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53.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 B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实践——认识——实践C.认识——实践——认识D.概念——判断——推理54.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C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D.能动的反映论与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55.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 B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56.“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B )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57.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