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物质的密度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浙教版初中物理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浙教版初中物理

浙教版初中物理第三节物质的密度余杭区仓前中学:沈新颖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能利用刻度尺、量筒、天平等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进一步巩固对测量工具的使用。

(2)能对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建构密度的概念并理解密度的概念。

知道密度的单位,并理解单位所表示的意义。

(3)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物体体积质量等数据的测量,让学生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建构起密度的概念并理解密度所表示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善于发现科学实验中的现象和规律。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与密度的测定方法;2.难点:密度概念建构及密度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引课教师呈现两块相同体积并用白纸包裹的物体(铁块和木块),让学生进行辨别,学生通过比较质量大小的方法分辨出铁块和木块。

由此,学生得到结论:铁比木头重。

教师在学生结论基础上再来比较粗木段和小铁块的质量,发现木头比铁重,从而形成结论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求知欲望。

二、探究活动:测量物质的密度1.分小组分别测量橡皮(大、中、小)、木块、铁块的质量和体积。

测量工具:天平、刻度尺、量筒等。

3.组内合作,深入探究(质量与体积数据运算整理),发现规律:相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4.教师Array收集各组学生分析的数据(质量除以体积的比值),并做好整理记录,将各组学生分析数据投影展示:5.学生根据各组数据,得出: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板书)6.引出密度科学量,学生归纳整理得到密度的定义式。

7.密度单位:千克/米 3 、克/厘米3,师生共同完成密度单位的转换: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8.说说物质密度表示的含义:以学生测量的密度数据分析。

初中物理 密度教案

初中物理  密度教案

初中物理密度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2. 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应用;3. 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1. 密度的概念;2. 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2. 密度在实际应用中的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天平、砝码、体积测量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书本、桌子、椅子等,思考这些物体的质量是否一样。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物体的质量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如何比较它们的“密度”呢?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密度的概念: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公式为ρ=m/V。

2. 讲解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是kg/m³,还有g/cm³等。

3. 讲解密度的特性: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但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

4. 讲解如何查找密度表和使用密度表。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砝码和体积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密度知识。

2. 教师讲解答案,解析难题。

五、生活中的密度应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鉴别物质、设计建筑物等。

2. 学生举例说明密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特性及实际应用。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练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了密度的基本知识,能够计算不同物体的密度,并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密度》说课课件

《密度》说课课件
初中物理
《密度》说课
说教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密度。 属于新课标物质、能量和相互作用的认识物质的
属性。 在学习了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质属性,也
是学习液体压强和浮力的基础,具有承上启的 的作用,密度是力学一个重要概念。
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但抽象思 维能力较差,有一定的生活知识经验。学生乐 于动手,喜欢实验,所以通过实验得出数据, 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完全有能力理解密度的 概念。
2、体积相同的石块和木块,应如何去分辨? 质量相同的石块和木块,应如何去分辨?
提出问题: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猜想:
1、同种物质做成的物体,体积变大时质量 怎样变化 ? 2、正比例: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增大, 另一个也增大,并且这两个量的比值不变, 这两个量就成正比例。
设计实验:
• ①需要测量什么物理量? • ②用什么仪器来测量? • ③想验证猜想应计算出哪个量? • ④需要记录哪些数据?
m V
三、单位:
kg/m3 g/cm3 (1g/cm3 =103kg/m3)
阅读“密度表”
说一说 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学以致用
生活中常说的“铁比棉花重”,是指什么?
学以致用
1-5组同学来做: 前面照片中王老师搬起的“大石头”的体积是0.5m3,
如果真的是由石料做成的,该石块的质量是多少? (ρ石=2.8 ×103kg/m3)
达标检测
• 1、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____的,不同物质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的。因此,这个比值反映 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 2、 一杯水倒掉一半质量___,体积___,剩余水的 密度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课件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课件

误以为气体的密度也是定值
例6 某钢瓶内的氧气密度为6 kg/m3,一次气焊用去
其中的 1
3
,则瓶中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
A.4 kg/m3
B.6 kg/m3
C.2 kg/m3
D.无法确定
解析:钢瓶内的氧气用去其中的 1 后,质量变成原来
3
的 2 ,而它的体积没变,仍然为钢瓶的容积,由密度公式
3
ρ= m 可知,其密度也变成原来的 2,即变成6 kg/m3× 2
图2-3-3
解析:硬币的质量为砝码的质量与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之
和,由图甲知,10枚硬币的质量m=50 g+10 g+4 g=64 g;由
图乙知,未放入硬币时水的体积V1=30 mL,放入硬币时体积
V2=38 mL,所以所测硬币的体积V=V2-V1=38 mL-30 mL=8
mL =8 cm3,则所测硬币的密度ρ=
A.原来密度的四倍 B.原来密度的四分之一 C.原来密度的四分之三 D.与原来密度相同 解析:粗细均匀的铝棒被锯掉四分之一后,体积与质 量都变成原来的四分之三,所以它们的比值不变,即它的 密度不变.
同种固体或液体,无论体积、质量怎样变化,密度总 是不变的,但气体由于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当它的质 量或体积变化时,密度不一定不变,如氧气瓶内的氧气用 去一部分后,质量变小,但体积不变,故密度变小.
V
3
3

=4 kg/m3.
例5 (四川南充中考)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
量为300 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
其总质量为320 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
为290 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上6.3《物质的密度》24张(获奖课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上6.3《物质的密度》24张(获奖课件)

4.密度的含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 的质量
单位体积的质量 叫做这种物 某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 质的密度。
3Kg/m3 1.0 × 10 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 1.0×103千克每立方米 ,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克 每立方米的水质量为 1.0 × 10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求体积
例:某钢制零件的质量47.4g, 请计算此零件的体积。
一卷细铜电线,怎样方便 的知道它的长度呢?
7.密度的应用:
• 1.鉴别物质; • 2.求质量;(纪念碑的质量) • 3.求体积;(细铜线的长度)
练一练
有同学根据 ρ=m/V 得出如下结论, 正确的说法是:( ) C
A、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和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等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练一练
一瓶酒精,用去三分之一,则剩 余酒精的密度将:( B )
A、减小。 B、保持不变。
C、增大。
D、无法判断。
练一练
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D )
A、1.5g/cm3=1.5g/cm3×1000=1.5×103Kg/cm3 B、1.5×103Kg/cm3=1.5×103×103g/1000cm3 =1.5g×103g/cm3 3Kg 1.5 × 10 3Kg/m3 C、1.5g/cm3= =1.5 × 10 106m3 -3Kg 1.5 × 10 3Kg/m3 D、 1.5g/cm3= =1.5 × 10 10-6m3

11、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你想要比 别人强,你就必须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 你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你就必须去承受更 多的困难,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压力。 • 12、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 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 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 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 13、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幸福。去 发现你所拥有幸运,少抱怨上苍的不公, 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你,我,我们大家 都可以经历幸福的人生。 • 14、给自己一份,体积为 8.9×103 Kg/m3 , 1 dm3 , 它 的 密 度 为 __________ 如果把这金属切去一半,那么剩下的一 4.45 Kg ,剩余部分的金属其 半质量为 ______ 8.9×103 Kg/m3 密度为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3)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每个小组的测量结果数据量少,总结不出规律;必需汇总各小组数据,填入课本118页表中,才能显示出规律性的结论:1立方厘米质量相同的物体都是由相同的材料组成的;
对这个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1cm3物体的质量”有什么意义?应使学生悟出“1cm3物体的质量”可以区别不同的物质,并进一步认识到这是一个描述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由此给出密度的概念;
2.密度的应用
在生活和生产中密度的应用很广,我们可以根据密度的大小鉴别物质,通过测定密度,发现新材料,估测矿山、油田的储量等;教师可以结合课本120页的图6-2-4讲解;
三、发展空间
(一)“自我评价”参考答案:
1.用托盘天平测量多个硬币的质量,然后用量筒测量体积;体积的测量方法也很多,学生自己选定;要求写出选用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及实验步骤;0.5元硬币密度约为7.7克/厘米3,它是由合金材料制成的;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课题
2.物质的密度
教师
教学
目标
一、目标要求
1.知识和技能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
熟悉量筒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已知密度、质量,根据密度公式计算体积;
四、课堂小结
(3)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千克和体积单位立方米组成,属复合单位;这是教学的难点,有必要特殊强调一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对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学生要了解,会查密度表中的密度值;另外教师可再补充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密度值,宇宙中某些恒星的密度等,同时介绍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氩气从而获诺贝尔物理奖的科学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并不断探索;

初中科学密度教学教案

初中科学密度教学教案

教案:初中科学——密度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影响因素。

2. 学会使用实验工具(如天平、量筒等)测量物体的密度。

3. 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

2. 密度公式的应用。

3.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密度的概念及其公式的理解。

2. 实验数据的处理。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各种固体物品。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两个物体哪个更重?2. 学生回答: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质量或重量。

3. 教师总结:是的,物体的质量或重量是判断它们重轻的重要依据。

但是,还有一种属性可以用来判断物体,那就是密度。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讲解密度的概念: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国际单位是kg/m³,常用单位是g/cm³。

2. 学生通过PPT或黑板上的公式,了解密度的计算方法。

3. 教师讲解密度的影响因素:密度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的密度。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并记录数据。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数据处理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种物体的密度。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密度的影响因素。

3. 学生通过PPT或黑板,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五、应用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密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和讨论中的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讨论和应用,让学生深入了解密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初中物理八年级《密度》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八年级《密度》优秀教学设计

密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

2. 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3. 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知道密度的写法、读法及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不同物体的质量、体积的比较和分析等探究活动建立密度的概念。

2. 通过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通过比值定义物理概念的思维方法。

3. 通过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密度特性,初步掌握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4. 熟悉量筒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物质密度特性的分析,建立密度概念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3. 利用密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密切联系实际和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密度的概念、单位及公式。

2. 密度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1.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 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设施1. 演示实验: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铁块和塑料块(铁块和塑料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天平,刻度尺,演示量筒,烧杯,水,细线,视频展示台,多媒体教学设备,CAI课件。

2. 学生实验:每组学生都有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铁块和塑料块(铁块和塑料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天平,刻度尺,量筒,烧杯,水,细线,小石块。

教学方法边讨论、边实验探究、边归纳总结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引入1教师出示两块表面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并提问:如何区分它们?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常说:铁比塑料重,事实上是这样吗?任何理论上的说法都必须经过实验的验证才能成为真理,这里我们一起来通过实验研究这些说法的可信度,但老师今天上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在所拿来的器材中只有天平,没有砝码,这里有两块体积相等的塑料和铁块,怎样使用老师所提供的器材,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方案。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教案《 物质 的密度》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教案《 物质 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6.3 物体的密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液体压强、浮力和物体沉浮条件的基础,它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一节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渗透了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遇到许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理量来定义的新物理量。

如,比热容、热值、电阻等,他们都是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物体或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又都是用“比”的形式来表达的。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密度前已具有测量等知识的基础,在生活中已具备应用物质的气味、颜色等特征来区别不同物质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这些都是当前学习中较有利的因素。

学生把数学中浅显的比例知识用到物理中来,理解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含义有些困难。

三、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四、重点、难点重点:1.导出和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

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密度表。

难点:1.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

2.密度概念的建立,理解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含义。

五、教法(1)教法:讨论、启发、探究式教学和生活实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2)学法:1.应用实验探究2.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六、教学思路:七、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你知道阿基米德是如何帮助国王鉴定这个皇冠是否纯金的吗?教师展示:随机出示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

(出示后放在讲桌上)图1:铜丝图2:食用油问: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

初中七年级科学上册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科学上册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一种特性。

(2)知道密度单位、含义及写法读法,会进行不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了解常见物体的密度大小。

知道水的密度大小。

(4)初步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物质密度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方法,认识到某中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进一步体会比值定义法在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应用。

●情感态度目标:用实验探究引起学生对密度知识的直觉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密度是物质本身特性的讨论,对生活中有关密度的知识或现象产生关注。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及策略●重点:是密度概念理解。

突破策略:充分利用学生感性认识,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的方法,借助“比值”定义密度概念。

●难点:是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一种性质”。

突破策略: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类比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回顾利用比值定义速度的方法来建立密度的概念。

关键点:通过组织好实验探究建立密度的概念是本节的关键点。

三设计思路八年级学生现阶段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不高,学生已有“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生活经验,已初步掌握了测量固体、液体质量的方法,同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欲望比较强,乐于参与实验,但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欠缺,在本课密度概念教学时,将通过实验、讨论、辨析和训练,强化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教师演示器材:天平,相同烧杯两个,水、煤油。

学生实验器材:天平,刻度尺,两个体积不同的长方体铁块,2个体积不同的长方体木块,各25组。

五教学设计1 展示目标自学反馈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规定好自学任务和限定时间,学生结合学习手册对教材进行预习并完成预习习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可巡回指导,再纠错补漏。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首先外形相同,表面镀有相同颜色的铜块和铝块,在不损坏的情况下,让学生充分讨论,思考如何辨别?有的学生可能认为根据轻重来辨别,有的可能反驳,教师不急于否定学生的想法。

6.2 密度 课件 (共28张PPT)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6.2 密度 课件 (共28张PPT)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几天后他当着国王及大臣的面,取两木 盆盛满水,在一只木盆中放入皇冠,另一 木盆中放入等质量的纯金。根据溢出水的 体积,他就断定——皇冠不是纯金做的。
这是为什么呢? 学习完密度的概念 再来解答吧。
学习目标
01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
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02 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B符合题意。故选B。
知识点 密 度
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符号:ρ
公式:ρ=
m v
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单位:(1)国际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 kg·m-3 )
(2)常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g/cm3 , g·cm-3 )
(3)单位换算: 1 g/cm 3 =1×103 kg/m3
典型例题
【答案】用手直接拿取砝码 27 见详解 正比 2.7 【详解】(1)由图甲知,在加减砝码时,不能用手拿取,应用镊子夹取。由图乙知,铝块1的质量 m1=20g+5g+2g=27g , (2)在图丙中,以m为纵坐标,坐标纸上每两格表示27g,V为横坐标,坐标纸上每两 格为10cm3,对应的单位为g和cm3,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作图如下:
典型例题
例1 (2022·甘肃酒泉·八年级期中)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选用了体积为 10cm3、20cm3、30cm3的三个铝块和托盘天平进行实验。
(2)小组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用描点法画出铝块的m﹣V图象,请你在上面的方格纸中建立坐标系完成他们 的图象______。由图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3)该铝块的密度是______g/cm3。

初中物理物质密度讲解教案

初中物理物质密度讲解教案

初中物理物质密度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能进行不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学会查物质的密度表,并能说出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进一步体会比值定义法在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概念建立过程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法思想。

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一种性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桌上的木块、铁块、铝块、铜块,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区分它们?学生回答出颜色。

(还有其他答案)继续引导:两杯透明液体,哪杯是水?哪杯是糖水?学生回答出味道。

继续提问:除了这些方法,日常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分辨物质的方法?2. 新课讲解(1)密度概念的引入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如空气、水、泥土、石头、铁、铜等等。

每种物质又都有自己的特性。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2)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密度公式: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kg/m³)举例: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00克,体积为100立方厘米,求该物体的密度。

解:m = 200克 = 0.2千克,V = 100立方厘米 = 0.0001立方米,ρ = m/V = 0.2/0.0001 = 2000千克/立方米。

(3)常见物质的密度空气:1.29千克/立方米水:1000千克/立方米铁:7.874千克/立方米铜:8.96千克/立方米3. 课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第1题: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00克,体积为250立方厘米,求该物体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密度教案

八年级物理密度教案

教案课题:物理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教学目标:1.了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能够根据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3.理解密度对物体浮沉的影响。

教学重点:1.密度的计算方法;2.密度与物体的浮沉关系。

教学难点:1.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2.密度的应用。

教具准备:1.黑板、白板笔;2.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引入课题,告诉学生本课将要学习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密度与浮沉之间的关系。

2.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放入水中的浮沉情况,并引导学生思考浮沉与物体的性质有关。

例如,铁钉沉入水中而塑料球浮在水上,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密度与浮沉的关系。

二、引入新知(15分钟)1.介绍密度的概念:物体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叫做物体的密度。

2.讲解密度的计算方法:密度=质量/体积。

3.通过具体例子,计算物体的密度。

例如,给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数据,让学生计算物体的密度,并帮助学生理解密度计算的步骤。

4.展示PPT课件,利用图表和动态的示意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示范操作(15分钟)1.展示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注意保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误差的产生。

2.展示使用容器测量物体体积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注意准确地读取液体体积的方法,避免误差的产生。

3.实际操作中,可以选择常见的物体如铁球、木块等,引导学生实际体验计算密度的过程。

四、让学生探究(25分钟)1.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密度与物体浮沉之间的关系。

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经验,提出合理的假设,并设计实验来验证。

2.进行实验:学生按照组内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实验结果分析:学生可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密度与物体浮沉之间的关系,并与课堂上的讨论进行对比。

五、小结与延伸(15分钟)1.小结: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密度与物体浮沉之间的关系。

初中物理八年级《密度》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八年级《密度》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掌握不同物质的密度之间的关系;3.能够利用密度的概念解释物体的浮沉现象。

教学重点:1.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密度与浮沉现象。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1.教学实验器材:各种物质的小块、密度大的物质制成的小圆片、巧克力等;2.教学工具:投影仪、实物示范模型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使用投影仪或实物示范模型展示一些物体,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这些物体的质量是否相同?2.这些物体的体积是否相同?3.这些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是否会影响它们的重量?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引出密度的概念,并提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关于密度的。

Step 2: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5分钟)1.利用实物示范模型,向学生介绍密度的概念:密度是指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计算公式为ρ=m/V,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

2.展示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值,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

3.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例如:计算一个物体的密度,已知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4.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密度与物体质量、体积的关系。

Step 3:密度与浮沉现象(30分钟)1.制作实验演示:准备一个装有水的容器,分别把密度较大的物质和密度较小的物质放入水中观察。

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密度大的物质会沉在水中?-为什么密度小的物质会浮在水中?2.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给出解释,并总结密度与浮沉现象之间的关系,即密度大的物质会沉,密度小的物质会浮。

3.练习与拓展: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验或计算题,加深理解密度与浮沉现象之间的关系。

Step 4:巩固与拓展(25分钟)1.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应用密度概念的例子,如:在制作巧克力中密度的应用、在工程中测量密度以确定材料质量等。

2.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观察:给出一些物质和它们的密度值,让学生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并判断物体沉浮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情景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通过看、嗅、听、尝或触 等方式直接鉴别一些物品:
颜色、软硬、气味……
你能直接鉴别以下物质吗?将怎样鉴别?
是金条还是铜条
是银器还是不锈钢制品
项链是真金的还是镀金
合作探究
(一)、提出问题:
问题1:同种物质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问题2:不同物质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二)、猜想与假设:
达标检测
1.由密度公式ρ=
m
V
可知: (C )
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
C、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D、以上都不对。
2.铝的密度是2.7×103kg/m3,它的意思是:( C )
A、1m3的铝密度是2.7×103kg/m3; B、1m3的铝质量是2.7×103kg/m3; C、1m3的铝质量是2.7×103kg。
3.一块铝,它的质量是 0.675t,体积是 250dm3 ,求铝的密度.
已知: m 0.675t 675kg V 250dm3 0.25m3
求: ρ= ?
解:
r
m
V
675kg 0.25m 3
2.7×103 kg/m3
答:铝的密度是 2.7 103 kg/m3
4.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的密度.
猜想1: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其质量可能相等? 猜想2:相同体积的不同种物质,其质量可能不相等?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选择研究对象: 铜块、铝块
2、选择器材: 托盘天平 、 量筒
烧杯、水、量筒、细线.
天平
砝码
细线
量筒
(四)、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探究1: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其质量是否相同? 探究2:不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其质量是否相同?
2、下面分别是铜块、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其中哪
个直线是铜的?
m/g
a
b 比较相同体积,
m铜
它们的质量,质量
最大的为铜
m铝
0
V/cm3
为了描述物质的这种特性我们引入
了——密度的概念
密度:把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通常可以用来 鉴别一些物质。但,会受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 度.压强.状态等)。在温度变化不大时由于固体 和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大,我们可以认为密度不变。
总结梳理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比值的大小相同,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
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2、密度的定义 :
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密度的公式 :
质量 密度 =
体积
m ρ=VFra bibliotek4、密度的单位换算 :
1 g/cm3=1000 kg/m3=103 kg/m3
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 1.0×103 kg∕m3 物理意义是: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 kg
针对训练
1、某种物质 单__位__体_积__的_质__量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 是物质的一种_特__性,它表明了不同种类的物质体积相同时 质量一般__不__同___,而同种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___相_同______。
物体
铁块1 铁块2 铝块1 铝块2
质量 m/g
体积 v/cm 3
数值
质量/体积
m
g /cm 3
V
(五)、交流与合作
1、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比值的大小是否相同? 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比值的大小是否相同?
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比值的大小相同,不同 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V1(cm3 )
V2 (cm3 )
(1)、用天平测固体质量m:
(2)、用量筒测固体体积:
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 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 ③用V=V2-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
(3)、求出石块的密度ρ=m/(v2-v1)
石块的 石块放入前水的
质量m(g)体积 V1(cm3 )
石块和水的总
体积 V2 (cm3)
石块的体积 V V2 V1 (cm3)
石块的密度
r m (g/cm 3)
v2 v1
14
2、水的密度是__10_3_kg/m3,等于___1__g/cm3,它表示的 物理意义是__每_立__方_米__的_水__的__质__量__是_ 1。吨
3、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剩余蜡烛的(B )
A 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减小 B 质量和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C 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D 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密度的计算公式
质量 密度= ————
体积
密度-ρ 质量-m 体积-V
m 计算公式: ρ =——
V
密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 千克/米3 kg/m3 单位
常用单位: 克/厘米3 g/cm3
换算关系
1g / cm3 1g 0.001kg 1000kg / m3 1cm3 0.000001m3
即:1 g/cm3=1000 kg/m3=103 kg/m3 1 kg/m3=10-3 g/c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