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之脑内血肿
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
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A、概述:建议就诊于神经外科。
颅内血肿是脑损伤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继发性病变。
当脑损伤后颅内出血聚集在颅腔的一定部位而且达到相当的体积后,造成颅内压增高,脑组织受压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为颅内血肿。
发生率约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10%和重型颅脑损伤的40%~50%。
外伤性颅内血肿形成后,其严重性在于可引起颅内压增高而导致脑疝;早期及时处理,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预后。
B、临床表现:(一)、硬脑膜外血肿1.外伤史颅盖部,特别是颞部的直接暴力伤,局部有伤痕或头皮血肿,颅骨x线摄片发现骨折线跨过脑膜中动脉沟;或后枕部受伤,有软组织肿胀、皮下淤血,颅骨x线撮片发现骨折线跨过横窦;皆应高度重视有硬脑膜外血肿可能。
2.意识障碍血肿本身引起的意识障碍为脑疝所致,通常在伤后数小时至1~2天内发生。
由于还受到原发性脑损伤的影响,因此,意识障碍的类型可有三种:①当原发性脑损伤很轻(脑震荡或轻度脑挫裂),最初的昏迷时间很短,而血肿的形成又不是太迅速时,则在最初的昏迷与脑疝的昏迷之间有一段意识清楚时间,大多为数小时或稍长,超过24小时者甚少,称为“中间清醒期”;②如果原发性脑损伤较重或血肿形成较迅速,则见不到中间清醒期,可有“意识好转期”,未及清醒却又加重,也可表现为持续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③少数血肿是在无原发性脑损伤或脑挫裂伤甚为局限的情况下发生,早期无意识障碍,只在血肿引起脑疝时才出现意识障碍。
大多数伤员在进入脑疝昏迷之前,已先有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或淡漠、嗜睡、定向不准、遗尿等表现,此时已足以提示脑疝发生。
3.瞳孔改变小脑幕切迹疝早期患侧动眼神经因牵址受到刺激,患侧瞳孔可先缩小,对光反应迟钝;随着动眼神经和中脑受压,该侧瞳孔旋即表现进行性扩大、对光反应消失、睑下垂以及对侧瞳孔亦随之扩大。
应区别于单纯前颅窝骨折所致的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其瞳孔散大在受伤当时已出现,无进行性恶化表现。
视神经受损的瞳孔散大,有间接对光反应存在。
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理
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理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交通事业、工业、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汽车数量的剧增等,致创伤人数的日趋增加,颅脑损伤占全身外伤的第二位。
颅脑损伤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具有多变、易变、突变的特点,因此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颅脑外科病人术前多伴有颅内压增高、脑血流改变、内分泌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神经功能障碍,降低了对手术的耐受性,加之开颅手术时间长、损伤重、术中出血多,导致对病人的打击远远超过一般外科,使其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明显增高,其中颅内血肿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术后如能加强观察和护理,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妥善医疗,可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使病人转危为安,尽快渡过手术关。
1.临床资料本组124例,男76例,女48例,年龄15~72岁。
发生血肿7例,占4.5%。
其中发生于扩大的翼点开颅术后2例(硬膜外);高血压脑内出血清除后血压持续升高导致再次出血3例;凝血机能差者1例(硬膜下);外伤性脑挫伤、硬膜下血肿清除后1例(硬膜下)。
2例较小的血肿在CT复查时意外发现,经密切观察、保守治疗效果较好;3例行血肿清除术痊愈出院,1例突发脑疝,在行开颅探查过程中死亡;1例老龄高血压患者因脑血管硬化加之体质太差,家属不同意手术清除血肿而死亡。
2.临床表现血肿常发生于术后24h~48h内,半数以上在12h内,2/3在3h内,临床特征为急性颅内压增高。
2.1 幕上血肿可表现为:意识状态恶化;头痛出现或加重,但老年、小儿不明显;出现术前和术后即刻均没有发生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偏瘫、失语等;瞳孔散大,表明已发生小脑幕切迹疝。
2.2 幕下血肿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明显且多伴有呕吐,常很快呈现呼吸减慢、节律不规则等脑干受累症状。
3.病情观察3.1 意识状态的观察意识状态改变是术后病情恶化的早期信号,大多因颅内压增高导致脑供血障碍、脑疝或脑干受损。
颅内血肿常规护理
颅内血肿护理常规疾病定义:颅内血肿(intracranial hematoma)是颅脑损伤中最多见,最危险,却又是可逆的继发性病变。
由于血肿直接压迫脑组织,常引起局部脑功能障碍的占位性病变症状和体征以及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改变若为及时处理可导致脑疝危及生命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可在和大程度上改善预后。
分类:1、根据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分为:(1)硬脑膜外血肿(EDH):出血积聚于颅脑和硬脑膜之间。
(2)硬脑膜下血肿(SDH):岀血集聚在硬脑膜下腔是最常见的颅内血肿。
(3)脑内血肿(ICH):出血聚集在脑实质内。
2、根据血肿引起颅内压增高及早期脑疝症状所需时间分:(1)急性型3天内出现症状。
(2)亚急性型3天-3周出现症状。
(3)慢性型3周以上才出现症状。
硬脑膜外血肿一、病因:与颅骨损伤有密切关系,骨折或颅骨的短暂变形撕破位于骨沟内的硬脑膜动脉或静脉窦引起出血,或骨折的板障出血。
硬膜外血肿一般多见于颅盖部颞区。
出血来源以脑膜中动脉最常见。
二、临床表现:(一)意识障碍可以是原发性脑损伤直接所致也可以是血肿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引起,后者长发生于伤后数小时至1-2天。
典型的意识障碍是在原发性意识障碍之后。
经过中间清醒期,再度出现意识障碍,并渐次加重。
如果原发性脑损伤较严重或血肿形成较迅速,也可能不出现中间期清醒期。
少数病人可无原发行昏迷,而在血肿形成后出现昏迷。
(二)颅内压增高及脑疝表现头疼、恶心、呕吐剧烈。
一般成人幕上血肿大于20ml、幕下血肿大于10ml即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状。
幕上血肿者大多经历小脑幕切迹疝,然后合并枕骨大孔疝,故严重的呼吸循环障碍场常发生在意识和瞳孔改变之后。
幕下血肿者可直接发生枕骨大孔疝,较早发生呼吸骤停。
三、辅助检查:一般外科检查外CT是最主要的辅助检查若发现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有双凸镜形或弓形密度增高影,可有助于确诊。
四、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有助于确诊。
五、治疗原则:如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确诊明确,原则上立即手术清除血肿,缓解颅高压,避免形成脑疝术后。
颅内出血的治疗与护理
颅内出血一、定义颅内血肿是急性颅脑损伤中最常见的继发性损伤之一。
当颅内出血聚集于颅腔内一定部位而达相当体积,对脑组织构成压迫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为颅内血肿。
外伤性颅内血肿占颅脑损伤的8%~10%,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占40%~50%,它是重型颅脑损伤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根据血肿部位可分为:①硬脑膜外血肿(EDH)。
②硬脑膜下血肿(SDH)。
③脑内血肿(ICH)。
二、临床表现①病史:受伤经过,有无意识丧失,丧失时间。
是否恢复,是否再度发生意识丧失等。
②硬膜外血肿:多因颅骨骨折跨越脑膜中动脉骨管沟等原因造成硬脑膜中动脉及颅骨板障静脉、静脉窦等出血。
随着血肿的扩展出现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
患者意识有典型的中间清醒期,随后再度出现意识障碍,并伴随进行性患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
③硬膜下血肿:出血可来自矢状窦旁桥静脉破裂或由于严重脑挫伤引起皮质动脉破裂造成。
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
急性硬膜下血肿局部症状类似硬膜外血肿,但患者中间清醒期不明显。
慢性硬膜下血肿,出血慢,患者逐渐适应,症状不典型,而且多变。
④脑内出血:多与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形成复合血肿。
常与脑膜下血肿一同发生,神经系统症状更明显。
由于颅内压进一步增高导致脑疝发生。
患者可出现意识丧失,瞳孔不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消失等。
⑤辅助检查:通过X线片、CT或脑扫描等检查结果,可了解脑损伤的程度及血肿的位置。
CT可直接而全面了解脑损伤的情况及有无继发性血肿等;MRI扫描可比CT更清楚地显示散在小量的出血。
腰椎穿刺可了解有无出血和出血的程度。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脑出血属于神经科急诊,需要在短时间内立刻明确诊断,目前辅助检查主要分为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两种,随着目前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影像学检查因为其具有时间短、无创、结果准确等优点,已逐渐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①头颅CT检查:临床疑诊脑出血时首选CT检查,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发病后即可显示边界清楚的新鲜血肿,并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如脑室大量积血可见高密度铸型,脑室扩张,1周后血肿周围可见环形增强,血肿吸收后变为低密度或囊性变,CT动态观察可发现脑出血的病理演变过程,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时第一时间指导临床治疗。
颅底骨折、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颅高压
12
辅助检查
!
1.腰椎穿刺 可以直接测量颅内压力,同时取脑脊液送实验室检查。 但颅内压增高明显时,腰椎穿刺有导致枕骨大孔疝的 危险,应避免进行。
2.影像学检查 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 (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检查,有助于诊断病 因和确定病变的部位。
视网膜静脉怒张。 6. 腰椎穿刺测脑脊液为220mmH2O。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Chp1 概念
Chp2 病因和 发病制
Chp3 临床表
现
Chp4 辅助检
查
Chp5 治疗原
则
Chp6 护理诊
断
Chp7 护理措
施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颅高压
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 压力,颅内容物包括脑组织、脑脊液和血 液,三者与颅腔容积相适应,使颅内保持 一定的压力,正常值70~200mmH2O。 当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小超 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使颅内压持续高于 200mmH2O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 水肿三大症状时,称为颅内压增高
34
治疗要点
非手术处理
!
• 原发性脑挫裂伤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 轻型和部分创伤反应较小的中型脑挫裂伤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
防治脑水肿,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进行颅内压监护及/或复查CT扫描。
手术处理
• 重度脑挫裂伤在颅内压明显增高时应做脑减压术或局部病灶清除术。
颅底骨折、脑挫裂伤、 颅内血肿、颅高压的 护理
第二大组
2
病例分析
脑外科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常规
脑外科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常规一、手术适应症1.伤后有明显的中间清醒期,有骨折线经过血管沟,并有明显脑受压症状或出现颞叶沟回疝综合征者。
2.CT发现在硬膜下有一较大的梭形血肿,使中线移位者。
3.经钻孔证实为硬膜下血肿者。
二、手术的麻醉方式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
三、手术体位根据手术部位,采取适合的体位。
一般多为仰卧位。
四、手术消毒范围上至头部(包括),两侧双耳,下至双眼(包括)。
后枕部:上至头部(包括),两侧双耳,下至双肩。
五、手术切口按血肿部位不同,分别采取相应皮骨瓣,因额叶底和颞极的对冲伤最为多见,常采用大型额颞部皮骨瓣或双侧额颞部冠状皮骨瓣。
六、手术用物准备洗手护士:1.器械包:颅脑包、器械包、2.布类包:台布、五件手术衣、大洞巾、器械中单、3.其他:吸引器、双极电凝、电刀、骨蜡、胶海绵、引流管、1.4.7#丝线、50ml注射器、头皮夹、脑棉片、必要时备止血纱布。
巡回护士:根据体位备头架或头圈、两组静脉通道(必要时麻醉师深静脉置管)、眼贴膜、双耳塞棉球、调节好室温、正确黏贴负极板。
七、手术步骤及配合1.手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単:递消毒钳,碘伏纱布消毒头部皮肤,并用酒精棉球脱碘。
依次递无菌巾,中单,手术粘贴膜,铺大洞巾,递巾钳2把,固定吸引器、双极电凝、电刀。
手术步骤及配合2.切开皮肤,皮下及帽状腱膜;沿切口线两侧铺干盐水垫,递手术刀切开皮肤及帽状腱膜层,每切一段,递头皮夹钳钳夹头皮夹,头皮止血。
出血部位递双极电凝止血,切开头皮后,递手术刀或干盐水垫钝性或锐性分离帽状腱膜下疏松组织层,向皮瓣基底部翻转。
皮肤腱膜瓣内面用双极电凝止血,递盐水垫垫于基底部外面,递湿的盐水垫覆盖其内面。
3.骨瓣形成:递手术刀和骨膜分离器,沿切口内侧切开和剥离骨膜。
递颅骨钻钻孔,递小刮匙刮出孔内板碎片,也可用电动颅骨钻和铣刀(动力系统)。
递线锯导引条和线锯锯开颅骨。
递骨膜分离器插入骨瓣下,向上翻起骨瓣。
递骨蜡或脑棉片或双极电凝止血。
颅内血肿的名词解释
颅内血肿的名词解释
颅内血肿是指在颅骨内的脑组织和脑膜之间或脑室内形成的一种
含有血液组织的病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脑部疾病。
其形成原因多种
多样,例如头部受伤、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动脉瘤破裂等。
根据其
位置和大小,颅内血肿分为硬膜下血肿(位于硬膜下间隙)、蛛网膜
下腔血肿(位于蛛网膜下腔)、脑实质血肿(位于脑实质内)和脑室
血肿(位于脑室内)。
颅内血肿的症状有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行为异常、感
觉丧失、运动功能障碍等。
个别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突发性剧烈头痛、呕吐、昏迷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颅内血肿还会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灌注压下降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对于较小的
血肿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严密观察、控制血压和颅内压、维持水
电解质平衡等。
而对于较大或危及生命的血肿,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将积血清除,恢复脑功能和颅内环境的稳定。
在手术后,还需要进行
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协助患者恢复到正常状态。
总之,颅内血肿是一种严重的脑部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如
果患有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
预防颅内血肿也非常重要,注意避免头部受伤,控制高血压等病因,
可以有效预防发生颅内血肿。
浅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
浅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发表时间:2018-02-09T15:52:19.52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作者:周慎[导读] 由于术中清除部分血肿,术后可不用或少用脱水剂,减少了肾衰竭、心功能不全及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大庆市第四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大庆163712关键词:脑出血微创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病,其死残率均较高。
虽然以往的治疗方法甚多,但疗效并不十分满意。
我院自2012年3月~2016年3月应用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巨大血肿脑出血46例,手术收到较好效果,笔者在实践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6例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35~77岁,平均57.4岁。
有高血压病史者35例,均未系统治疗,11例否认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正常2例,其余患者血压210~158/143~98mmHg。
活动中起病29例,安静中起病4例,激动后起病13例。
意识清楚7例,嗜睡19例,浅昏迷17例,深昏迷3例。
双瞳孔不等大30例,眼球凝视15例。
偏瘫46例,颈强直16例,病理征46例。
46 例患者入院时均行头颅CT检查,并按多田氏法计算脑出血量(不含脑室内血肿)。
46例患者中,基底节34例,血肿量35~75ml,平均56.3ml;丘脑2例,血肿量15~20ml,平均17.5ml;脑叶10例,血肿量48~88ml,平均65ml。
破入脑室10例,中线结构移位36例(移位2~12mm,平均5.7mm)。
发病距手术时间:3~6h者8例,7~24h者24例,25~72h者14例。
1.2 治疗方法 46例均在局麻下完成手术,烦躁不安者适当给予镇静剂。
以手术前CT显示血肿最大层面的血肿中心部位为穿刺靶点,避开头皮血管及重要功能区,在电钻驱动下,将特制的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北京万特福科技公司产品)钻透颅骨,置入血肿腔内,在颅骨上自锁固定,拔除针芯,放上橡胶圈,抽吸血肿(抽出计算血肿量的30%~40%)。
超早期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内小血肿80例临床分析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临床 研 究 ・
20 5 第 卷 1 0年 月 7 第4 1 期
超 早期颅 内血肿 微 创 穿刺 清 除术治 疗脑 内小血肿 8 0例 临床 分 析
王文娜 , 世功 , 发 明 白 杨
( 山西 中医学 院第 三 中医院 , 山西 太原
0 00 ) 3 0 6
【 摘要】目的 : 探讨 超早 期颅 内微创 穿刺 清除术 治疗 颅 内小 血肿 的临 床优 势 。 方法 : 8 对 0例脑 内小血肿 行超 早期颅 内
i aiesre , otprt en uooia df isoe 4d s nf at m rvd(< .5, h a n dtecus fh n s ugr p s ea v erlgcl e c rs1 , i icnl i poe P 00 )so e e o re e v v y o i i tc gi y h ot
s llit c rba e tmao h rame t f e p ei rin s c o a id b i ic n r ge s ma nr e e r h mao n tete t n milgao l e sa c mp ne y sg f a tp o s. a l o h l n i r
t e t e to r c r br lhe a o a i 0 c s s r a m n fi a e e a m t m n 8 a e nt
颅内血肿的分类ppt课件
圆形或不规则高密度血肿影
完整版课件
7
症状出现的时间
01
三天内为急性
02
03
三天到三周为亚 急性
三周以上为慢性
完整版课件
8
完整版课件
9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完整版课件
2
来源和部位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完整版课件
3
脑膜的解剖结构
完整版课件
4
硬膜外血肿:出血积聚于颅骨和硬脑膜 之间
板障静脉
脑膜中动脉
双凸镜形或弓形高密度影
完整版课件
5
硬膜下血肿:出血积聚于硬脑膜和蛛 网膜之间,是最常见的颅内血肿。
完整版课件
新月形或半月形影
6
脑内血肿:出血积聚在脑实质内,有浅 部和深部血肿两种类型。
颅内血肿的分类
神经外三科 季贵英
完整版课件
1
在脑损伤造成的颅 内出血聚集在颅腔 的一定部位而且达 到相当的体积后, 颅内压增高,脑组 织受压而引起相应 的临床症状,称为 颅内血肿。
概述
颅内血肿是脑 损伤中最常见 最严重的继发
性病变。
发病率约占 闭合性颅脑 损伤的10% 重型颅脑损 伤的40%-
50%。
脑出血和血肿的区别
脑出血和血肿的区别文章目录*一、脑出血和血肿的区别1. 脑出血和血肿的区别是什么2. 脑出血有什么症状3. 脑血肿有什么症状*二、脑出血怎么治疗*三、脑血肿如何治疗脑出血和血肿的区别1、脑出血和血肿的区别是什么血肿是因脑子里有淤血造成血液不流畅,及时治疗对患者危害较小。
而脑出血是因大脑血管有破裂造成的血液不经过血管而流入大脑,重者死亡,轻者中风或瘫痪!脑出血是脑部血管突然发生破裂造成的疾病。
表面血管出血,叫做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由颅内动脉瘤破裂,或动静脉畸形导致;老年人多是高血压性脑出血导致的脑实质出血,或者是脑部的血管发生淀粉样变性;脑部中间有一个空的腔隙,当血液到达腔隙里,会造成脑室出血。
脑血肿是外伤性颅内血肿形成后,其严重性在于可引起颅内压增高而导致脑疝;早期及时处理,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预后。
按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可分为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等、血肿常与原发性脑损伤相伴发生,也可在没有明显原发性脑损伤情况下单独发生。
2、脑出血有什么症状 2.1、经常出现反复性的流鼻血。
2.2、突然发作较为剧烈的头痛(与通常性质头痛不一样,呈头炸裂样),或病程较长,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并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表现。
2.3、颈部变得僵直,后枕部不适(活动受限,尤其是低头,下颌抵上胸动作困难)。
2.4、出现头晕的症状,感到周围环境不停旋转,无法稳定的站立或是晕倒在地。
这些表现可是一过性的,也可反复出现或是愈发严重。
2.5、暂性视物模糊,或眼睛有重影出现,以后可自行恢复正常,或出现失明。
2.6、突然感到一侧身体麻木、无力、活动不便,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走路不稳。
2.7、和他人交谈时突然出现语言障碍,或口齿不清,听不懂别人所说的话。
2.8、走路不稳定,意识出现障碍,反应差,甚至神志不清醒,大小便失禁。
3、脑血肿有什么症状 3.1、意识障碍血肿本身引起的意识障碍为脑疝所致,通常在伤后数小时至1~2天内发生。
脑出血和颅内血肿的抢救及护理 ppt课件
病 因 外伤性颅内血肿
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出血。
! 再坚强的脑袋也是肉做的
脑出血和颅内血肿的抢救及护理 ppt课件
坠落
车祸
撞击
暴力 摔倒
12
病 因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
10% 血管畸形
50%-80% 颅内肿瘤
80%
动静脉血管畸形
75%
脑出血和颅内血肿的抢救及护理 ppt课件
先天性粟粒样动脉瘤
13
脑出血和颅内血肿的抢救及护理 ppt课件
6
颅内血肿(Intracranial hematomas)
▪ 由于创伤等原因,当脑内的或者脑组织和颅骨之间的血管破裂之后,血液集聚于脑内或者脑与颅骨之间,并对脑组织产生 压迫时,颅内血肿(Intracranial hematomas)因而形成。
▪ 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常见且严重的继发性病变。发生率约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10%和重型颅脑损伤的40%~50%。
脑出血和颅内血肿的抢救及护理 ppt课件
17
脑出血后临床表现的轻重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及代偿 能力有很大的关系,还与以下因素有关:
1、出血的原发动脉
3、固脑实质破坏的程度
脑出血和颅内血肿的抢救及护理 ppt课件
2、血肿扩展的方向
4、是否破入脑室
18
? 脑袋那么大,出血到底在哪里
持续性出血致血肿扩大是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血 肿体积增大超过首次CT 血肿体积的50% 以上,或 两次血肿体积相差20ml以上者为血肿扩大。表现 为患者突然或逐渐意识障碍加深和血压持续升高。
动脉瘤或 静脉血管 畸形破裂
高血压合 并小动脉
硬化
抗凝或溶 栓治疗
脑出血
脑出血和颅内血肿的抢救及护理 ppt课件
慢性硬膜下血肿
厚的地方。
.
11
(2)脑脊液漏
表现术后的引流量200~400ml, 且引流渐渐清亮。经抬高引流15~ 20cm,引流量渐渐少且清亮,1周内拔 出引流。
原因是术中造成蛛网膜破裂以致 蛛网膜下腔与血肿腔相通所致。
预防措施:术中. 放置引流管应避免12
(3) 血肿复发 :
主要原因:1、血肿包膜继续出血; 2、血肿包膜过厚,脑组织复位不良; 3、凝血块过多未能引出。
.
19
P1:焦虑恐 惧
1.向病人做好入院宣教,介绍病室环境及其 主治医师与责任护士,使其消除陌生感。
2.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 以消除病人的疑虑。
3.经常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病人恐惧的原 因,鼓励其表达心中感受,并有针对性的 采取疏导措施,给予安慰与支持。
4.进行各项操作前,向.病人解释清楚,做检 20
.
2颅内血肿三、脑内 Nhomakorabea肿:分浅部和深部血肿二种,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加重的意识 障碍为主,若血肿位于重要脑功能区,可出现偏瘫、失语 等局灶症状,经“CT”确诊后,行手术清除术。
.
3
.
4
二、硬膜下血肿分类
硬膜下血肿是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可 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种。
(一)急性硬膜下血肿:急性硬膜下血
所改善,神志不清.反射稍迟钝,为进一 步治疗转入我院。T36.3。C P78 次分 R20次/分 BP158 /102mmHg,左:右 =0.3:0.3 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灵敏,腱1反6
病史:
自发病以来精神萎靡,饮食减少.睡眠 不佳.体重无变化。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10+年高血
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治疗不 规则。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 病史。5+天前行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 17
颅内血肿
脑内出血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症状不明显的脑内出血在吸收期时CT检查可能为等密度, 需与外伤性脑出血、脑肿瘤出血鉴别。 CT应作为急性脑出血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CT可以明确 诊断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MRI 对于血肿的分期较CT更敏感、 明确。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 腔所致。有外伤性和自发性。自发性中颅内动脉瘤(51%)、高 血压动脉硬化(15%)和动静脉畸形最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成人多发,其中3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蛛网膜下腔出血CT影像学表现
SAH的直接征象表现为脑沟、脑池密度增高,出血量大时呈铸型。 大脑前动脉破裂,血液多积聚于视交叉、侧裂前部;大脑中动脉 破裂,血液积聚于外侧裂附近;颈内动脉破裂以后,出血也以大 脑外侧裂为多;椎基底动脉破裂血液主要积于脚间池和环池。 CT可发现90%的24h内SAH,约1W后出血吸收。
女,54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
6h
14d
吸左 收侧 期基 边底 缘节 变区 模脑 糊出 血
慢性期脑出血CT影像学表现
血肿逐渐变成低密度灶,若此期内发生在出血时则表现为低密度 区中出现高密度灶,偶可呈密度高低不等的液-液平面。最后血 肿演变成囊型或裂隙状、边界清楚的低密度软化灶,约10%可见 有钙化,病灶周围常有萎缩性改变。约20%的小出血灶可逐渐吸 收消失,CT复查可无异常发现。
超急性期脑出血MR影像学表现
急性期脑出血MR影像学表现
血肿已凝为血块,红细胞内主要为去氧血红蛋白,后者为顺磁性 物质,造成T2弛豫时间明显缩短,中高场强机器T1加权像血肿 仍呈等信号,低场强机器为高信号,T2加权像表现为低信号, 血肿周围水肿带表现较前明显。
15h 1.5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鲁文秀: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脑损伤后进食障碍及高代 谢状态等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护理措施: 1.增加食物的多样性,定时鼻饲 2.肠外营养支持,补充脂肪乳等营养物质 3.卧床休息,合适的温湿度 4. 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并限制钠盐摄入( <3 克 /d) 保护胃粘膜:泮托拉唑。 5.定期进行营养评估,测上臂围,观察皮肤弹性、色泽, 抽血化验遵医嘱应用白蛋白 6.观察大便情况 护理评价:患者营养得到改善
护士鲁芳芳: 潜在并发症:脑疝 护理目标: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脑疝 护理措施: 1.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每 30观察一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生 2.呼吸道通畅,抬高床头15~30°,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及呕吐 物; 3.持续吸O2,维持动脉血氧分压在正常范围,保证脑组织有效氧 供氧。 4.遵医嘱使用脱水剂,利尿剂,营养神经、支持治疗等,并观察 脱水利尿的效果;
护士吴球: 急性意识障碍:与脑出血 、脑水肿所致功能受损有关 护理目标: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意识逐渐好转 护理措施: 1. 休息与安全:卧床休息,抬高床头 15°-30°;躁动病人加 保护性床栏,必要时约束带适当约束,保持环境安静及安全, 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各种刺激,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应集中 进行 2.生活护理:高蛋白高热量的流质饮食,发病第2-3天应遵医嘱置 胃管行鼻饲,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大小便护理。每天 床上擦浴2次,每2小时应协助变换体位1次,注意保持床单位 整洁干燥,使用气垫床。
相 关 知 识
病 史 汇 报
护 理 计 划
总 结
由于创伤等原因,当脑内的或者脑组织和颅骨之间的血管破裂 之后,血液集聚于脑内或者脑与颅骨之间,并对脑组织产生压 迫时,颅内血肿因而形成。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常见且严重 的继发性病变。发生率约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10%和重型颅脑 损伤的40%~50%。 按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可分为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 及脑内血肿等。血肿常与原发性脑损伤相伴发生,也可在没有 明显原发性脑损伤情况下单独发生。按血肿引起颅内压增高或 早期脑瘤症状所需时间,将其分为三型:72小时以内者为急性型, 3日以后到3周以内为亚急性型,超过3周为慢性型。
9 .12 5:00左侧肢体刺激屈曲,右侧肢体未见活动,左上肢予 以保护性约束,力月西一组以4ml/h泵人。 9 .12 8:30神志较前改变,呈中度昏迷。 9 .12 12:00左侧瞳孔较前增大,直径约4mm,光反迟钝。 9 .13 11:00 CT结果示:左颞窝血肿增多。 9 .13 12:00 在气管内麻醉下行“左颞迟发性脑内血肿清除术”, 于16:00安返病房,呈中度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5mm 无光反,右侧3mm光反迟钝,立即予以吸氧、气道湿化,带入 左侧硬膜下及左侧硬膜外引流管各一根,均在位固定畅,引流 出少许血性液体,头部敷料外观干燥,医嘱予制动,Q2h按摩 骶尾部,力月西以5ml/h持续泵人。 9 .14 15:00 CT结果示:血肿清除干净。 9 .15 张秀莲 科室:ICU 床号:7床 性别:女 年龄:57岁 住院号:2015033700 责任护士:陈萍 主治医师:黄文跃 诊断:左颞脑内血肿
责任护士陈萍汇报病情: 患者因“不慎摔倒致伤头部数小时”于2015年9月12日 0: 35由急诊平车入我科,CT结果示:左颞脑内血肿,右锁骨骨折。 来时呈深昏迷,双瞳孔散大到边,均无光反,四肢刺激屈曲, GCS评分5分,带入一组静脉通道畅,遵医嘱予以甘露醇快速 滴注,带入保留导尿在位固定畅,色黄。测T36.6,P75次/分, R24次/分,BP 127/81mmHg,Spo2 98%.入科后医嘱立即予以吸 氧、心电监护、病危、禁食、特护,治疗上予以抗炎、脱水、 保肝、护胃、补液等对症处理,积极备皮、备血。 1:00 在全麻下行“左颞脑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4:50 术毕安返病房,呈深昏迷,双瞳孔不等大,左:右约 3:4mm,均光反迟钝,带入左硬膜外引流管一根在位固定畅, 引流液呈血性,带入经口气管插管在位固定,立即予以吸氧、 气道湿化。
焦护士长: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呈浅昏迷,双瞳孔不等大, 左:右直径比约4:3,均光反迟钝,GCS评分9分,头部敷料外 观干燥,经气切处吸氧气道湿化持续,抬高床头30度,左侧肢 体时有活动,予以适当约束,右侧肢体未见活动,保留导尿畅, 色黄,全身皮肤完好无破损,营养状态佳。针对患者目前情况, 护理重点为:1.保持呼吸道通畅。2.预防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如压疮,坠床等。3.加强偏瘫肢体的功能锻炼。
护士潘磊: 体温过高:与脑组织损伤,蛋白质分解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1.降低体温,38.5以下物理降温,38.5以上药物降温或控温毯 降温,行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复测体温。 2. 加强病情观察:①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 4h测体温一次;②伴随症状;③原因及诱因;④治疗效果; ⑤观察饮水量、饮食摄入量、尿量。 3.补充水分及营养; 4.保持清洁和舒适:①休息;②口腔护理;③皮肤护理。 5.安全护理 6.心理护理。 护理评价:体温较前下降
护士王娟: 有肢体废用性综合征的危险 :与右侧肢体不能活动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关节肌肉挛缩僵硬等情况 护理措施: 1.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 2.每日两次患者肢体被动的功能锻炼 3.密切观察皮肤及循环末梢、动脉搏动等情况 护理评价:患者住院期间肢体未发生挛缩
护士何婷婷:
有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等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皮肤完整 护理措施: 1.使用压力缓解工具:质量好的泡沫褥垫,水褥垫,气垫床等。 2.按时翻身拍背,翻身避免托、拉、拽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 每次更换体位时应观察容易发生褥疮的部位,保持功能位。 3.避免局部长期受压,避免局部刺激,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 无皱褶、无渣屑。 4. 维持足够的体液摄入以保持体内充分的水分 护理评价:患者未发生皮肤受损
9.16 8:30意识较前改变,呈浅昏迷,左侧瞳孔较前缩小,直径 约4mm,光反迟钝。 9.17 11:00行气管切开术,经气切处吸氧、气道湿化持续。
术前
一次手术
二次手术
护师金菲菲: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病人昏迷 ,呼吸道分泌不能自行排出 有关 2.急性意识障碍 :与脑出血 、脑水肿所致功能受损有关 3.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脑损伤后进食障碍及高 代谢状态等有关 4.体温过高:与颅脑损伤,蛋白质分解有关 5.有肢体废用性综合征的危险 :与右侧肢体不能活动有关。 6.有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等有关。 7.有感染的危险 : ①与头部手术有关②与留置导尿管有关 8.潜在并发症: ①脑疝②右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措施: 3 、发病后头24-48 小时在变换体位时应尽量减少头部的大幅 度 运 动 ,以防加重出血。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协助肢体被动 运动,预防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畸形。 4 、 病情监测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并 详细记录,使用脱水降颅压药物时注意监测尿量与水电解质 的变化。 5、药物的合理使用:营养神经药物的使用。 护理评价:意识较前好转,现为浅昏迷
◆头部外伤史 受伤机制多为对冲伤。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呈进行性加重,或伤后持续性昏迷, 很少有中间清醒期。如血肿破入脑室,意识障碍则更加明 显。如系凹陷性骨折所致脑内血肿,则病人可能有中间清 醒期。 ◆颅内压增高症状 一般较明显。 ◆局灶体征 与血肿所在部位有密切关系,可见有偏瘫、失 语、癫痫等。
◆颅脑超声波探测 多显示中线波侧移位,少数出现血肿波。 ◆脑血管造影 显示提示脑实质内占位性病变的血管改变。在 颅骨内表面与脑表面之间看不到“无血管区“。以此可与脑外 血肿鉴别。 ◆ CT检查显示多为边缘不整的“毛刺状高密度区“影,位于 脑内部而且外延到脑表面
◆非手术治疗 仅用于病情稳定的小血肿。 脱水,止血,护脑,抗炎等其他。 ◆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的颅内血肿。 CT扫描提示明显脑受压的颅内血肿。 幕上血肿量>30ml、颞区血肿量>20ml、幕下血肿量>10ml。 病人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昏迷。
脑组织间血肿:即脑内的一处或多处血管发生破裂和血液淤积, 因此也叫做脑内血肿。
除了脑部外伤外,其他的一些原因也可引起脑内血肿,其中包 括: ◆血管疾病,例如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 ◆长期高血压。 ◆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大脑淀粉样血管病。 ◆脑部肿瘤。 ◆服用稀释血液的药物或抗凝血药物。 ◆某些自身免疫疾病。 ◆某些血液病,例如血友病、白血病和镰状细胞贫血。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例如脑炎。 ◆毒品,例如可卡因或安非他明 (苯丙胺)。
护理措施: 5. 加强巡视,床边安置床栏,防止坠床,必要时使用 肢体约束带 30’巡视一次,注意观察出现呕吐、血压 升高等症状,防止脑疝发 6. 掌握脑疝抢救流程,一旦发生脑疝,立即强脱水, 并紧急做好术前准备。 护理评价:患者未出现脑疝症状。
护士许晴晴: 潜在并发症:右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目标:患者未发生右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措施: 1.常规体位:无禁忌症者,常规太高下肢20-25度,膝下垫一长软 枕,下肢充分保暖,室温控制在22度左右,Q2h翻身,减轻对下 腔静脉和髂静脉的压迫。 2.下肢运动锻炼:予以肢体功能锻炼Bid,注意肢体放置功能位。 3.保护静脉血管: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避 免在同一静脉多次穿刺,穿刺部位如出现炎症反应,应立即重 新建立静脉通道。 4.病情观察:观察患者体温、皮温、脉搏、呼吸的改变,定期记 录,进行患肢和健肢的比较,如患肢周径明显增大,及时汇报 主管医师,进行处理。 护理评价: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护士谢唯: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病人昏迷 ,呼吸道分泌不能自行排出关 护理目标:患者呼吸道通畅,未发生窒息。 护理措施: 1.多鼻饲水,最好每天大于2000毫升。 2.翻身拍背每两小时一次,促进痰液排出。 3.雾化吸入Q8h:雾化液为NS 8ml+氨溴索30mg. 4. 保持呼吸道通畅,按需吸痰,吸痰动作轻柔,方法正确, 吸痰前后加大氧流量. 5.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18-22摄氏度,湿度 60%-70%。 护理评价:患者呼吸道通畅,氧饱在正常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