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明排施工工艺
排水工程施工工艺
排水工程施工工艺一、土方工程(一)土方开挖1、沟槽分段开挖,先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在有坡度处,由低向高处进行,当接近地下水时,应先开挖最低处土方,以便在最低处排水。
2、开挖人员间隔5m 为宜,在开挖过程中和敞沟期间保持沟壁完整,防止塌方,必要时支撑保护。
3、开挖的沟槽不能立即铺管,在沟底留0.15~0.2m 的一层暂不开挖,待铺管时开挖至设计标高。
4、沟槽底不得超挖,如局部超挖,用相同的土壤填补,并夯至接近天然密实度,或用砂、砂砾石填补。
(二)槽边堆土注意事项1、沟槽开挖时,弃土堆在槽边。
2、堆土时,保证槽壁稳定且不影响施工。
沟槽弃土尽量堆在一侧。
3、堆土坡角距沟槽口上缘距离不小于0.8m,堆土高度不超过1.5m。
(三)沟槽开挖注意事项1、向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施工交底,内容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地下情况、安全要求等。
2、挖土机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挖槽时为了确保槽底土壤不被扰动和破坏,开挖时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留20cm 左右不挖,此层用人工清除。
3、在沟槽两端设立安全设施和警告标志,如护栏、路障及危险旗,在夜间悬挂红灯。
(四)沟槽开挖质量标准1、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2、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3、槽底不受水浸湿。
(五)浇筑平基混凝土1、当管基原土承载力不够时,对原土进行夯实处理;管基为软弱土层时,进行换填处理;有地下水处铺一层10~15cm 的卵石或碎石垫层。
2、平基混凝土采用在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车运到施工现场,采用滑槽灌注混凝土入模。
3、混凝土施工要点如下:(1)本工程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2)开始搅拌时,空转几分钟,将积水倒净,并使搅拌机充分湿润。
(3)搅拌第一盘时,考虑到筒壁上的砂浆损失,石子用量按配合比规定减半。
(4)混凝土搅拌时间每盘控制1-2 分钟之间,以保证混凝土充分搅拌、混合均匀、颜色一致。
(5)混凝土浇注时注意坍落度的控制。
轻型井点和管井结合集中明排的降水施工方法
果, 采用适 宜的降水方法来满足开挖基坑与基础正常施工的要 求。 关键词 : 降水方法; 降水井点 ; 施工工艺 水层有效厚度 H 1m S基坑中心水位降深, =0 ;: 设计 轻型井点排水沟。 l工程概况 、 3 3轻型井点施工。 工程位于市政府原办公楼西侧, 场地地面多 值 S 5 。 =5m 3. 31 井点管埋设采用套管冲 孔, 【 3 0 孑径按 0 计算得 Q薹 l0. m3, : 19 7 / 即基坑 日排水量至 6 d 为混凝土及绿地, 降水区面积约 45mo 20 2该工程 为地下人防工程, 基坑开挖深度为 1.5 为了保 少为 10.7 1 m, 1 19 m 才能满足设计水位降深的要求。 6 设 置。 R=2 (+ )- 6 m o0 9ab  ̄325 3. 3 井管外采用粗砂凰填,上部 1 m用黏 2 5 证正常施工 , 根据降水规范 , 地下水位应降至基底 2 23井数 。深井点降水单井出水量 、 单井内 土封闭 。 l 防 E 漏气。 以下 1m。 . 0 水位降及基坑涌水量应满足如下条件 :1考虑地 () 为防止车道处井点不封闭造成影响 , 因此再 1 场地地质概况。 . 1 5 范围双侧共增加井点 3 眼, 0 此处井 第l 层杂填土 : 以建筑垃圾为主。 2 第 层粉 下水渗流对基坑地基土的影响,单井出水量不宜 车道两侧 1 m 质粘土 : 黄褐色。 3 第 层粉砂: 黄色。 4 第 层粉质牯 过大 。 即不超过 5 , m 单井内降深应 以稍大于基 点埋地处 理 。 () 3 .电源控制均接人配电控制室, 33 电源集 中 土: 灰黑—灰绿色。 5 第 层粉质粘土 : 灰黑色。 6 坑内最大水位降为宜。 2基坑降水运行时总排水 第 控制, 轻型井点主电缆采用 B V 0 32 * 电缆 , L 5 *+ 5 l NI3 于计算的基坑排水量, Q > _ v a z - Q Q 层粘士: 灰色 灰黑色。 其余为防水线。 降水井数可按下式确定: 1 2地下水情况。 n一 r(H S ,. — .k2% ).  ̄ - qH, S 3 . 于水位降深要求较大, . 3 4由 而真空泵的吸 从 地层岩性可知, 场地上层地下水类型为松 单 = -J L( nR 程有限, 所以轻型井点在基坑开挖Z m日 } , 0 寸虹 ] 散 U隶 潜水。 由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可知, 该区 式中: 距离基坑边线 3m 井点间距根据士质情况和降 5, 含水层综合渗透系数 K 8 md 场区最高水位 出 -. / 6 。 Qt 单井出水量 Q. 2 /; t: 内水位 水深度要求计算确定约 l , : -m ̄ S 单井 h m 共橄 34 4 眼。 现在丰水期 。 其埋深为一. 1 m左右, S ( 水位从 4 月份 降取 S = 2 ;: - 1m n 降水井点数; : r 降水井半径 , 0 r e = 3 5井点管埋设方法。( )滩 圈护桩外挖 _ 3 1 扈 开始 升) , 水位埋深按_ 0 2 m考虑。
轻型井点和管井结合集中明排的降水施工方法
降水方法的选择 目 前基坑开挖降水方法很多,有深井点降水, 电源集中控制, 轻型井点主电缆采用 B L V S 0 * 3  ̄ 2 5 * l 电缆 , 其奈为 集 中明排降水和轻型井点 降水等 。 根据本场地地层岩性及降水深度 防水线。④轻型井点在基坑开挖 2 . 0 米时施工。距离基坑边线 3 ; 5 的要求 , 为了保证 降水效果 , 适宜采用轻 型井点 为主 、 管井 ( 深井点 ) 米 , 井点间距根据土质情况和降水深度要求计算确定约 1 . 2 米, 共 为辅结合集 中明排 的降水方法 。 布设 3 4 4眼。 ⑤井点管埋设方法: 应在围护桩外挖 2 。 2 米深的沟槽, 井点计算 。轻型井点计算涌水量采用下式计算式 中 : Q基—— 在 沟槽 底部利用高压水 冲开 泥土 ,在粘性 土中压力为 6 5~ 基坑 基 本排 水量 K ——粉 土 层 渗 透 系 数 , 取 经 验 系 数 K = 8 . 7 . 2 k g / c m , 冲孔直径 4 0 c m, 冲孔深度应达到滤水管底以下 1 。 0 m。井 6 m , d H ——含 水层 有效 厚 度 ,粉 砂层 加 上软 塑粘 土层厚 度 , H = 6 . 点管下沉达设计标高后, 在管与孔壁之间用粗砂、 砾砂填实, 作为过 0 m S ——设计 水位降深 , 按降水 目的层 主要为粉砂层 和含水量较 大 滤层。 距地面 2 . 2 m的深度内改用粘土封口, 然后软管分别连接在集 的粉质粘土层及 目前 静水位 ,取 S = 4 m计算得 Q基 = 9 1 9 . 2 8 m3 / d轻 水总管上, 集水总管采用 D N 1 0 0 × 6 。 5 钢管。 井管埋置深度超过粉砂 型井点 单井涌水 量计算 q = 2 . 5 0 ・ i ・ k L 式中: q —— 轻型井 点单井 层以下的软塑粘土层 , 即井点管长度为6 . 5 m ( 从地面算起) 。坡遭处 两边用 M 7 5 水泥砂浆 4 5 0 m m砖砌护墙 , 上商 涌水 量 i —— 水 力 坡 度 ,降 水 开 始 时 取 1 一 井 管半径 , r - = 0 . 轻型井点施工完后 , 0 2 5 mI 一 井管 长度 , L = 6 m经 计算 得 , q = 3 . 2 2 5 m 3 / d井 点数 及 井距 盖上 1 6 m m厚钢板, 保证轻型井点正常运行。 ( 单排 ) 式中: I r 一 基坑周长 n ——井点根数 ( 2 ) 深井井 点计算涌水 大口径井施工。施工工艺流程 : 放线 一 定位 一 挖泥浆坑 一 埋设 量 采用 下式 计算 式 中 : K:含水 层综 合渗透 系数 ,取 经验 值 K = 3 . 钢护筒 一 钻机就位 一 成孔 一 下井管 一 填滤料 一 封井 一洗井 一 安装 0 n d d R:有效 影 响半 径 ,取经 验值 R = 3 5 . 0 m H:含 水层 有 效 厚度 排水管 一 下泵 一 抽水。 打井采用泵吸收式反循环钻机, 自 造浆护壁。 L 后立即下井管, 井管接头要牢固。填滤料耍从井孔四周均匀 回 H = 1 0 m S :基坑 中心水位降深 , 设 计值 S = 5 . 5 m计算得 Q基 = 1 1 0 9 . 成孑 6 7 m 3 / d ,即基坑 1 3 排水 量至少为 1 1 0 9 . 6 7 m , 才 能满足设计 水位降深 填, 防止井管挤偏。排水管与井管连接牢固, 不允许有漏水现象。 的要求 。 5降 水 运 行 井数深井点 降水单井 出水 量 、 单井 内水 位降及基坑涌水量应满 先施工管井, 随后可以逐个启动运行。在土方开挖至水位标高 足 如下条件 : 考虑地 下水渗流对 基坑地基土 的影响 , 单井 出水 量不 以上 0 . 2 m时, 施工轻型井点, 轻型井点同时启动运行。在降水全面 宜过大 , 即不超过 5 m 3 / h , 单井 内降深应 以稍大 于基坑 内最大水位降 启动, 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时, 把中间6眼降水井拨出。 降水运行时 为 宜 。基 坑 降水 运行 时总排 水量 应大 于计算 的基 坑排水 量 , Q总 绝不能断电, 要配备独立电源线。严禁挖土机、 吊车等设备撞击井 = n Q单 >Q基 降水井数 可按下式确定 : 式中 : Q单 : 单井 出水量 Q单 管。 降水井要保证昼夜连续运转, 防止因停泵使水位上升, 造成“ 涌 = 2 m 3 / h ; S 单: 单井内水位降取 s 单= 1 2 m; n : 降水井点数 r 0 : 降水井 半径 , r 0 = 0 . 2 0 m; 经计算 当 n = 2 4时 , Q单 = 2 m3 / h ; Q总 - n Q单 = 2 4× 槽” 事故, 配备备用电源 1 5 0 K W 柴油发电机两台。井点开动后即对 2 m ×2 4 h = 1 1 5 2 m 3 / d , 即 Q总 > 0基 = 1 1 0 9 . 6 7 m3 / d , 满 足上面 1 、 2 地下水位进行全面的观测记录,即水位降至 一 1 2 5 米之前每夫一 特殊情况附加观测次数 , 一 1 2 . 5 米之以后, 每两夫观测一次, 以便 条件 。 经 以上验算 , 初步确定 : 降水井井数为 2 4 眼, 单井水量 2 m 3 / h , 次,
地下室集水坑内钢套管明排降水施工工法(2)
地下室集水坑内钢套管明排降水施工工法地下室集水坑内钢套管明排降水施工工法一、前言地下室集水坑是建筑工程中的常见设备,用于排除地下室内的淤水和降水。
地下室集水坑内钢套管明排降水施工工法是一种有效的降水技术,本文将对该工法的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地下室集水坑内钢套管明排降水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采用钢套管进行明排降水,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确保排水通畅且使用寿命长。
2. 施工简单快捷,不需要挖掘大面积的土方,减少了土方回填和压实工作,节约了施工时间和成本。
3. 提高了工作空间的利用率,减少了地下室内淤水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4. 工艺先进,施工过程中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三、适应范围地下室集水坑内钢套管明排降水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的地下室集水坑,特别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降雨量大的地区。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施工原理是通过在地下室集水坑中安装钢套管来明排降水。
当地下室内有降水时,降水通过集水坑内的排水管道流入到钢套管中,然后通过钢套管的倾斜度和扩径排至外部的排水系统。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 制作合理的工程方案,确定钢套管的布置位置和倾斜度,并确保排水顺畅。
2. 选用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的钢套管,确保施工品质和使用寿命。
3. 施工前清理集水坑内的淤泥和杂物,保证管道的畅通性。
4. 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专业的工具和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
五、施工工艺1. 进场准备:清理地下室集水坑内的杂物和淤泥,做好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
2. 布置钢套管:根据设计方案,布置钢套管的位置和倾斜度。
3. 安装钢套管:将钢套管逐段安装到位,并与排水管道连接。
4. 固定钢套管:使用托架或支架将钢套管固定在集水坑内的适当位置。
5. 连接排水系统:将钢套管与外部的排水系统连接起来,确保排水畅通。
6. 质量验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保证施工达到设计要求。
集水井及排水明沟施工方案
集水井及排水明沟施工方案一、工艺流程:二、施工准备:1、材料:(1)D30CGCT玻璃钢夹砂管:(2)铸铁蓖子采用规格为80×60×5mm铸铁蓖子。
集水井及排水明沟均采用C25砼现浇,砼均由施工队自备砼拌合站拌制。
2、人员准备:总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试验负责人:测量负责人:3、技术准备:(1)、认真学习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及有关施工文件。
(2)、充分掌握现场施工要点,各项试验工作已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4、现场准备:(1)、恢复中桩,按照图纸要求实行现场放样。
(2)、经监理验收桩位合格后,用白灰撒出开挖施工线。
三、集水井施工1、土方开挖在底基层压实后进行,其底部高程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2、集水井(排水管)基础开挖完成后进行基础整平夯实后,铺设集水井10cm的砂砾垫层。
经监理工程师和现场工程师同意后,在砂砾垫层上浇注集水井底板,四周留毛茬。
等砼凝固以后,再浇注排水管基础,在15cm排水管砼浇注结束后按照图纸要求放置CGCT玻璃钢夹砂管至边坡急流槽位置(管道边坡一端的部分提前进行包封)。
等排水管基础养护结束后进行回填压实。
最后在预留毛茬处支设模板,浇注井壁砼。
砼振捣密实。
养护后拆模。
3、浇注砼时要注意控好井壁砼顶面高程,并将管道口用彩条布封堵严密,防止浇注施工时掉进土块或砼堵塞管道。
管道与井壁接口要保证密实无缝隙。
4、模板支设要稳固,防止浇注振捣砼时跑模变形。
四、排水明沟施工1、土方开挖在基层压实后进行,其底部高程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2、基础开挖完成后进行基础整平夯实后,铺设10cm的砂砾垫层。
经监理工程师和现场工程师同意后,在砂砾垫层上浇注排水明沟底板,两侧留毛茬。
等砼凝固以后,在预留毛茬处支设模板,浇注沟帮砼。
浇注砼时要注意控好沟帮顶面高程。
砼振捣密实。
养护后拆模。
3、若排水明沟先于集水井施工,要注意预留出集水井的位置。
五、质量工期及安全保证措施:1、保证人员、施工装备充足。
明沟排水施工工艺标准
207明沟排水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O10407-2004)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一般基础及中等面积基础群和建筑物、构筑物基坑(槽)采用明沟排水的工程。
2 施工准备2.1 主要使用材料及要求2.1.1 排水管:用直径38—55mm 的胶皮管或带钢丝的塑料透明管。
2.1.2 8#铁线:有出厂合格证明。
2.1.3 潜水泵开关: 20—40A ,有出厂合格证明。
2.1.4 漏电保护器:40A ,有出厂合格证明。
2.2 主要工机具设备 2.2.1 机具设备潜水泵:常用的潜水泵型号为QY —25,扬程为25m ,流量为15m 3/h ,使用范围为18—25m ,电动机功率为2.2kw 。
2.2.2 主要工具尖平头铁锹、铁镐、橇棍等。
2.3 作业条件2.3.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已具备;2.3.2 根据地下水位深度、土层的渗透系数已确定排水方案; 2.3.3 基坑(槽)已按要求挖至地下水位以上100—200mm ; 2.3.4 夜间施工作业时,施工场地已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
2.4 作业人员2.4.1 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在入场前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2.4.2 电器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4.3 钳工、运转工,已经过技术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
3 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3.2 操作工艺 3.2.1 普通明沟排水法3.2.1.1 在基坑(槽)的周围一侧或两侧设置排水边沟,每隔20—30m 设置一集水井,使地下水汇集于井内。
3.2.1.2集中井的截面为600×600~800×800,井底保持低于沟底0.4~1.0m,井壁用竹笼、木板加固。
3.2.1.3若一侧设排水沟,应设在地下水的上游。
3.2.1.4 一般小面积的基坑(槽)排水沟深0.3~0.6m,底宽等于或大于0.4m,水沟的边坡为1∶1~1∶1.5,沟底设有0.1%~0.2%的纵坡,使水流不致阻塞。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第二节排水管道工程本工程管材Φ300~Φ100雨、污水管均采用FRPP管,管顶最大覆土厚度:DN300~DN1000,3.0m ~6.0m,采用开槽排管,深度大于3.5m,围护采用钢板桩内加一道支撑;钢板桩两边外侧设轻型井点降水,深度小于3.5m采用横列板围护。
2.1 明排水降水槽底深度小于3.5m时,宜采用明排水施工,开挖后,先建集水井,尺寸为1.0m×1.0m×0.6m。
排水沟尺寸0.25m×0.30m。
明排水时应保持排水沟流水顺畅,及时将集水井内的水用抽水泵排出沟槽。
2.2 钢板桩支护2.2.1 机械准备打设机械选用50t履带吊一台,60KW振动锤一台,以及配套油泵。
2.2.2 钢板桩准备对锈蚀严重的钢板桩,应整修矫正;弯曲变形的桩可用油压千斤顶压或火烘等方法进行矫正。
2.2.3 围檩支架安装为保证打入的钢板桩墙面平直,板桩打设前安装单层双面围檩,围檩安装高度约在地面以上0.5m处。
双面围檩之间净距比二块板桩的组合宽度大10mm。
2.2.4 钢板桩打入采用单独打入法。
(1) 板桩结构中板桩是一根根地打入土中。
这种施工方法速度快,但是容易倾斜,对此可在一根桩打入后,把它与前一根焊牢,既防止倾斜又避免被后打的桩带入土中。
(2) 捆扎钢板桩用Φ16mm钢丝绳为宜。
当振动锤振钳口钳住板桩后将桩吊至插桩点处进行插桩。
插桩时锁口要对准,之后即可开启振动锤进行沉桩。
沉桩直至桩顶与自然土面平。
(3) 在打桩过程中,为保证钢板桩的垂直度,用经纬仪加以控制。
(4) 开始打设的第一、二块钢板桩的位置和方向必须确保准确,每打入1m测量一次,以便起到导向板作用。
打至预定深度后,立即用钢筋或钢板与围檩支架电焊牢,作临时固定。
(5) 为防止钢板桩中心线平面位移,在打桩行进方向的钢板桩处设卡板,阻止板桩位移。
同时在围檩上预先标出每块板桩的位置,以便随时校正。
2.2.5 钢板桩拔除2.2.5.1 钢板桩拔除采用振动锤拔除,为防止拔桩带土影响工程结构,拔桩时采用边拔边灌砂,在必要时,可采取同步注浆法或布袋注浆技术。
明沟排水施工技术标准
1适2编2.12.22.32.42.52.63主4用4.15主5.1隔3然后挖边示意适用范围 编制依据 《地勘报告《建筑与市《建筑施工《施工现场《建筑工程《工程建设主要材料、品铁锹、水泵用料及作法 工艺流程主要技术标准明沟、集水明沟、集水30~40m设后用水泵将边坡外2m 意图:告》(以实际市政降水工工手册》第场临时用电程施工质量设标准强制品牌、规格泵、塔尺、:施工准备准水井排水水井排水多设置集水井将其排出基坑处设置排水明沟排际施工项目为程技术规范四版 安全技术规验收统一标性条文》2格与型号水准仪、挖备→定位放线多是在基坑的井,使基坑渗坑外;为防止水沟及集水排水施工技为准)范》JGJ/11规范》JGJ4标准》GB52013版 挖掘机等。
线→挖排水的两侧或四渗出的地下止地表水对水坑,以保证技术标准1146-20120300-201水沟→挖集四周设置排水下水通过排水对坡面冲刷造证边坡稳定3集水井→安放水明沟,在水明沟汇集造成边坡失定;明沟、集放水泵→排在基坑四角或集于集水井内失稳,还应在集水井排水方排水。
或每内,在开方法注:位线于00.5注:土为现分统,成塌注:位线5.2泥浆按下1-排水明沟线,6-降低后排水明沟宜0.3m,排水m 以上,并沟、井的截:Q=基坑总明沟、集水为止。
当基坑开挖分层渗水时,分层阻截和塌方;分层1-底层排水线,7-降低后水泵选用集水明排水浆泵,根据施下式计算:沟,2-集水井后地下水位线宜布置在拟水明沟的底并随基坑的截面应根据总涌水量,水井排水,挖的土层由时,可在基坑和排除上部层明沟、集水水沟,2-底层后地下水位线水是用水泵施工进度、井,3-离心式线。
拟建建筑基础底面应比挖土的挖深而加深据排水量确定按工程的具视水量多少由多种土组成坑边坡上按不部土层中的地水井排水法层集水井,3-线。
泵从集水井中施工方案及式水泵,4-设础边0.4m 土面低0.3深,以保持定,基坑排V≥1.5Q具体实际情少连续或间成,中部夹不同高程分地下水,避法示意图:-二层排水沟中排水,常及技术经济设备基础或建以外,沟边3~0.4m,集持水流畅通。
排水施工工艺
排水施工工艺标题:排水施工工艺详解一、引言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将建筑物内的污水和雨水排出室外。
因此,排水施工工艺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排水施工工艺的相关知识。
二、排水系统设计在进行排水施工前,首先要进行排水系统的设计。
这包括确定排水管道的走向、大小、材质等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排水方式(如重力流排水、压力流排水等)。
三、排水施工准备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地面平整无杂物。
然后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定位放线,标出管道的走向和埋设深度。
四、排水管道安装1. 管道连接:排水管道通常采用承插式连接或热熔连接。
连接时要保证接口处的清洁和平整,避免出现漏水现象。
2. 管道敷设:按照设计要求,将管道埋入地下。
在敷设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管道的坡度,以保证水流能够顺利排出。
3. 管道固定:为了防止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动,需要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固定支架。
五、排水检查井和雨水口的施工排水检查井和雨水口是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作用是收集和排放地表水。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检查井和雨水口的位置应选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以便于积水的排出。
六、排水系统的试运行和验收排水系统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试运行和验收。
试运行主要是检查排水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漏水、堵塞等问题。
验收则需要对照设计图纸,确认施工质量是否达到标准。
七、结论总的来说,排水施工工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细节问题。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才能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集水明排施工工艺
集水明排施工工艺集水明排示意图集水明排示意图集水明排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定位放线一土方分层开挖一在基坑四周开挖集水井一开挖排水沟一对排水沟利用卵石铺设,设置为盲沟一计算基坑涌水量,选择合适的水泵一基坑外设置截水沟一利用水泵将地下水排出基坑范围2、操作要点:2.1本工艺适用于本工艺适用于民用建筑中含水层黏性土或砂土地层,降水深度小于2m的潜水或地表水地区。
2.2在基坑底或开挖面,沿基坑边一侧、二侧、四周或中央设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坑边设置集水井,使地下水沿排水沟流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抽水设备抽出基坑外。
2.3排水沟和集水井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流向的上游。
排水沟边缘离开基坑坡脚应不少于0.3m,排水沟底宽不宜少于0.3m,纵向坡度宜为0.1〜0.2%,沟底面应比基坑底或开挖面低0.3〜0.5m。
集水井在基坑四角设置外,还应沿基坑边每隔30〜40m设置一个,集水井底应比相连的排水沟低0.5〜1m或深于抽水泵进水阀的高度以上,集水井直径(或边长)宜为0.7〜1.0m。
2.4排水沟可挖成是土沟,也可用砖砌;集水井壁可砌干砖,或用木板、竹片、混凝土管支撑加固;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时,集水井底宜铺约0.3m厚的碎石滤层。
2.5排水设备宜采用潜水泵、离心泵或污水泵,水泵的选型可根据排水量大小及基坑深度选用2.6当基坑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且多层土中上部有透水性较强的土层时,可在边坡不同高度分段的平台上设置多层明沟,分层排除上部土层中的地下水(即分层明沟排水法)。
普通明沟排水法分层明沟排水法1-排水明沟;2-集水井;3-水泵1- 底层排水明沟;2-底层集水井;4-原地下水位;5-降水后地下水位3-二层排水沟;4二层集水井;5-水泵6- 原地下水位;7-降低后地下水位3、质量要求:3.1排水沟坡度应符合方案计算要求,偏差不得超过2%o。
坑内不得积水,并保持沟内排水畅通。
3.2集水明排抽出的水应适当引离基坑,以防倒流或渗回基坑内,并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排水系统或河涌等;另外为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应沿基坑顶四周设截水沟,把地表水、施工用水等引离基坑。
集水明排施工工艺
精心整理集水明排施工工艺集水明排示意图集水明排示意图集水明排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定位放线→土方分层开挖→在基坑四周开挖集水井→开挖排水沟→对排水沟利用卵石铺设,设置为盲沟→计算基坑涌水量,选择合适的水泵→基坑外设置截水沟→利用水泵将地下水排出基坑范围2、操作要点:2.1本工艺适用于本工艺适用于民用建筑中含水层黏性土或砂土地层,降水深度小于2m的潜水或地表水地区。
2.2在基坑底或开挖面,沿基坑边一侧、二侧、四周或中央设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坑边设置集水井,使地下水沿排水沟流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抽水设备抽出基坑外。
2.3排水沟和集水井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流向的上游。
排水沟边缘离开基坑坡脚应不少于0.3m,排水沟底宽不宜少于0.3m,纵向坡度宜为0.1~0.2%,沟底面应比基坑底或开挖面低0.3~0.5m。
集水井在基坑四角设置外,还应沿基坑边每隔30~40m设置一个,集水井底应比相连的排水沟低0.5~1m或深于抽水泵进水阀的高度以上,集水井直径(或边长)宜为0.7~1.0m。
2.4排水沟可挖成是土沟,也可用砖砌;集水井壁可砌干砖,或用木板、竹片、混凝土管支撑加固;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时,集水井底宜铺约0.3m厚的碎石滤层。
2.5排水设备宜采用潜水泵、离心泵或污水泵,水泵的选型可根据排水量大小及基坑深度选用。
2.6当基坑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且多层土中上部有透水性较强的土层时,可在边精心整理精心整理坡不同高度分段的平台上设置多层明沟,分层排除上部土层中的地下水(即分层明沟排水法)。
普通明沟排水法分层明沟排水法1-排水明沟;2-集水井;3-水泵1-底层排水明沟;2-底层集水井;4-原地下水位;5-降水后地下水位3-二层排水沟;4二层集水井;5-水泵6-原地下水位;7-降低后地下水位3、质量要求:3.1排水沟坡度应符合方案计算要求,偏差不得超过2‰。
坑内不得积水,并保持沟内排水畅通。
3.2集水明排抽出的水应适当引离基坑,以防倒流或渗回基坑内,并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排水系统或河涌等;另外为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应沿基坑顶四周设截水沟,把地表水、施工用水等引离基坑。
集水明排降水施工方法
集水明排降水施工方法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尤其是对基础坐标及标高进行仔细复核。
(2)交接定位点和标高基准点,确保测量定位点的有效性、准确性。
(3)编制基槽开挖分项工程进度计划,明确各区域基槽开挖工期节点要求,确保施工进度计划节点要求。
(4)根据基坑开挖计划确定基坑排水计划。
2、现场准备(1)对现场的各单体轴线控制,各标高控制点进行复核,确保施工放线的准确无误。
(2)对开挖区域进行方格网测设,记录土层原始标高,报请业主和监理对现场测设结果复测和验收,并得到业主和监理签字认可。
(3)组织人员对现场开挖、运输机械进行验收工作,确保机械设备正常安全使用。
(4)做好基槽排水措施,要求基坑开挖前,先一步进行基坑降水工作。
临时道路两侧做排水沟并设置集水井,现场准备好12台潜水泵对基槽内积水进行抽排,保证现场排水通畅,防止基槽回填及开挖过程中,基坑遭受雨水浸泡而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
二、工艺流程三、施工方法1、集水坑开挖边线放线测量工作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进行定位。
集水坑距离开挖基坑放坡边线2000mm,集水坑之间间距不超过50米,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施工前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检查核对测量基线及标高基准点,在集水井开挖前撒好集水坑开挖线,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挖。
2、沿基坑周边每隔45-50米设置一个集水坑,集水坑深度为3米(±0.00以下),集水坑尺寸为2000*2000*3000mm,放坡比例为1:0.5。
集水坑内设置污水泵,(出水口直径120mm)将水抽到附近的排水沟,经排水沟排放到排水中转池,抽到临时蓄水池中,再经临时蓄水池沉淀后抽排至附近的排污井。
3、集水坑四周如遇砂岩,采用挖机清除,清出的砂岩同挖出的土方一起外运至甲方指定地点。
4、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内明水应及时引入基坑外的降水集水井内,并通过排水沟排出到场地内排水中转池中,经中转池沉淀后排除到临时蓄水池(湖面)中。
排水明沟施工工艺
排水明沟施工工艺
目录
一、目的
二、适用范围
三、编制说明
四、标准做法
1.原材料准备
2.材料运输、堆放要求
3.工具准备
4.标准做法及技术交底
5.样板先行
6.实操上岗
7.工作面准备
8.施工步骤
9.可视化要求
10.影像资料要求
11.文档资料要求
12.工完场清、成品保护
13.管理动作
14.质量标准
一、目的:
明确排水沟施工的标准做法,提高排水沟实测质量、观感质量、现场整洁度,从而提升客户对工程质量的满意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深航所有在建及新建项目。
三、编制说明:
本标准做法原则上要求所有在建及新建项目均按此做法执行。
四、排水沟施工标准做法:
6、实操上岗;
8、施工步骤
10、影像资料要求;
12、工完场清、成品保护
13、管理动作
13.1、鹅卵石粒径大小均匀,经过监理验收;
13.2、施工单位工程部派专人在现场蹲点指导、监督,每周提交周报给监理部、项目部、品质中心。
14、质量标准
14.1、贴面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14.2、本标准未尽事项,必须满足国家和地方的规范、规程、相关标准的质量要求。
明排水施工工艺
明排水施工工艺【明排水施工工艺】一、明排水施工工艺的历史1.1 起源与发展其实啊,明排水施工工艺可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它有着相当长的历史。
在很久以前,当人们开始建造简单的房屋和基础设施时,就已经在不自觉地运用一些明排水的原理来处理积水问题。
比如说,早期的农村土坯房,在建造时会有意让地面有一定的坡度,以便雨水能够自然流走,这就算是最原始的明排水方式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排水的需求越来越高,明排水施工工艺也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和系统。
1.2 重要的里程碑在建筑史上,有几个重要的时刻推动了明排水施工工艺的发展。
比如说,古罗马时期的大型建筑和城市排水系统,他们已经开始使用石头和砖块建造专门的排水渠道,这大大提高了排水的效率和稳定性。
再比如,我国古代的一些宫殿和园林建筑,工匠们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水系,通过设置明沟、涵洞等设施,实现了有效的排水。
二、明排水施工工艺的制作过程2.1 前期准备说白了就是要先做好规划和设计。
在施工前,得仔细勘察现场的地形、地貌和水文情况,就像你要出门旅游得先了解目的地的天气和路线一样。
然后根据这些情况,确定排水的方向和路径,以及需要设置的排水设施的位置和数量。
同时,还要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比如水泵、排水管、铁锹、沙袋等等。
2.2 开挖排水沟槽这一步就像是给水流挖一条专用的“高速公路”。
根据设计好的方案,使用挖掘机或者人工开挖排水沟槽。
沟槽的深度和宽度要根据排水量的大小来确定,一般来说,要保证水能够顺畅地流走,不会出现堵塞的情况。
比如说,如果是一个大型的建筑工地,排水量很大,那沟槽就得挖得又深又宽;如果只是一个小院子的排水,那就不需要那么夸张啦。
2.3 安装排水设施接下来就是安装排水设施啦,比如在沟槽里铺设排水管,或者设置集水井和水泵。
排水管要选择质量好、耐腐蚀的材料,不然用不了多久就会坏掉,那可就麻烦了。
集水井就像是一个“大水缸”,用来收集和暂时储存积水,然后通过水泵把水抽走。
集水明排施工工艺
集水明排施工工艺集水明排示意图集水明排示意图集水明排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定位放线→土方分层开挖→在基坑四周开挖集水井→开挖排水沟→对排水沟利用卵石铺设,设置为盲沟→计算基坑涌水量,选择合适的水泵→基坑外设置截水沟→利用水泵将地下水排出基坑范围2、操作要点:2.1 本工艺适用于本工艺适用于民用建筑中含水层黏性土或砂土地层,降水深度小于2m的潜水或地表水地区。
2.2 在基坑底或开挖面,沿基坑边一侧、二侧、四周或中心设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坑边设置集水井,使地下水沿排水沟流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抽水设备抽出基坑外。
2.3 排水沟和集水井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流向的上游。
排水沟边缘离开基坑坡脚应不少于0.3m,排水沟底宽不宜少于0.3m,纵向坡度宜为0.1~0.2%,沟底面应比基坑底或开挖面低0.3~0.5m。
集水井在基坑四角设置外,还应沿基坑边每隔30~40m设置一个,集水井底应比相连的排水沟低0.5~1m或深于抽水泵进水阀的高度以上,集水井直径(或边长)宜为0.7~1.0m。
2.4 排水沟可挖成是土沟,也可用砖砌;集水井壁可砌干砖,或用木板、竹片、混凝土管支撑加固;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时,集水井底宜铺约0.3m厚的碎石滤层。
2.5排水设备宜接受潜水泵、离心泵或污水泵,水泵的选型可依据排水量大小及基坑深度选用。
2.6 当基坑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且多层土中上部有透水性较强的土层时,可在边坡不同高度分段的平台上设置多层明沟,分层解除上部土层中的地下水(即底土。
分层明沟排水法)。
一般明沟排水法分层明沟排水法1-排水明沟;2-集水井;3-水泵1-底层排水明沟;2-底层集水井;4-原地下水位;5-降水后地下水位3-二层排水沟;4二层集水井;5-水泵6-原地下水位;7-降低后地下水位3、质量要求:3.1排水沟坡度应符合方案计算要求,偏差不得超过2‰。
坑内不得积水,并保持沟内排水畅通。
3.2集水明排抽出的水应适当引离基坑,以防倒流或渗回基坑内,并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排水系统或河涌等;另外为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应沿基坑顶四周设截水沟,把地表水、施工用水等引离基坑。
集水明排施工保证措施
集水明排施工保证措施项目负责人:XXX编写人:XXX审核人:XXX审定人:XXXXXXXXXX公司XXX年XXX月目录一、施工工艺流程 (1)二、质量要求 (1)三、质量保证措施 (1)四、安全保证措施 (1)五、注意事项 (2)六、文明施工 (2)一、施工工艺流程基坑上沿设置截水沟或隔水帷幕施工→土方开挖→基坑四周设置明沟和集水井→土方开挖→基坑底设置明沟和集水井→基础结构施工二、质量要求1、明沟坡度0.001~0.005;2、井的容量要保证当水泵停止抽水10~15分钟后也不致使井水溢出井外;3、集水井直径或边长为700~800mm,深度800~1000mm,井壁用砖干砌,井底铺设一层100~150mm厚的粗砂,或分两层,下层为100mm厚的砾石,上层为100厚的粗砂,作为反滤层,以免泥砂堵塞水泵的吸水龙头,并防止井底土的扰动;4、当排水时间较长而土质较差时,为防止沟壁坍塌影响排水,沟壁可设置木板支撑;5、及时疏通管沟,保持排水通畅,降雨期间有专人负责排水。
三、质量保证措施1、集水明排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且基坑降水深度不宜超过5m,土体渗透系数不大于20m/d的区域。
若超过以上限制,则考虑采用其他方法降水或与其它方法结合使用。
2、在基坑的两侧或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设置集水井,然后用水泵将其排出坑外。
3、排水沟和集水井宜布置在建筑基础边净距0.4m以外,排水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不应小于0.3m;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 应设一个集水井。
4、排水沟底面应比挖土面低0.3~0.4m,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以保持水流通畅。
5、当基坑开挖的土层由多种土组成,中部夹有透水性能的砂类土,基坑侧壁出现分层渗水时,可在基坑边坡上按不同高程分层设置明沟和集水井构成的排水四、安全保证措施1、选用质量合格的水泵,安全性可靠,扬程和功率等性能满足要求;2、基坑开挖和基础结构施工期间密切注意坑壁变形情况,一有危险情形,立即停止施工,消除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3、装设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用电系统,以防止触电等事故;4、土方开挖时不得超挖,人机要保持安全的操作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水明排施工工艺集水明排示意图
集水明排示意图
集水明排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定位放线→土方分层开挖→在基坑四周开挖集水井→开挖排水沟→对排水沟利用卵石铺设,设置为盲沟→计算基坑涌水量,选择合适的水泵→基坑外设置截水沟→利用水泵将地下水排出基坑范围
2、操作要点:
2.1 本工艺适用于本工艺适用于民用建筑中含水层黏性土或砂土地层,降水深度小于2m的潜水或地表水地区。
2.2 在基坑底或开挖面,沿基坑边一侧、二侧、四周或中央设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坑边设置集水井,使地下水沿排水沟流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抽水设备抽出基坑外。
2.3 排水沟和集水井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流向的上游。
排水沟边缘离开基坑坡脚应不少于0.3m,排水沟底宽不宜少于0.3m,纵向坡度宜为0.1~0.2%,沟底面应比基坑底或开挖面低0.3~0.5m。
集水井在基坑四角设置外,还应沿基坑边每隔30~40m设置一个,集水井底应比相连的排水沟低0.5~1m或深于抽水泵进水阀的高度以上,集水井直径(或边长)宜为0.7~1.0m。
2.4 排水沟可挖成是土沟,也可用砖砌;集水井壁可砌干砖,或用木板、竹片、混凝土管支撑加固;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时,集水井底宜铺约0.3m厚的碎石滤层。
2.5排水设备宜采用潜水泵、离心泵或污水泵,水泵的选型可根据排水量大小及基坑深度选用。
2.6 当基坑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且多层土中上部有透水性较强的土层时,可在边坡不同高度分段的平台上设置多层明沟,分层排除上部土层中的地下水(即分层明沟排水法)。
普通明沟排水法分层明沟排水法
1-排水明沟;2-集水井;3-水泵1-底层排水明沟;2-底层集水井;
4-原地下水位;5-降水后地下水位3-二层排水沟;4二层集水井;5-水泵
6-原地下水位;7-降低后地下水位
3、质量要求:
3.1排水沟坡度应符合方案计算要求,偏差不得超过2‰。
坑内不得积水,并保持沟内排水畅通。
3.2集水明排抽出的水应适当引离基坑,以防倒流或渗回基坑内,并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排水系统或河涌等;另外为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应沿基坑顶四周设截水沟,把地表水、施工用水等引离基坑。
3.3明沟排水法宜用于粗粒土层和渗水量小的黏性土,当土层为细砂和粉砂时,渗出的和抽出的地下水均会带走细粒而发生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坍塌、坑底涌砂,难以施工,此时应改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
方法。
3.4 降水施工还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有关规定。
3.5在土方开挖后,应保持降低地下水位在基坑底50cm以下,防止地下水扰动基底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