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序列扩频技术(HFA3824A)

合集下载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DS-SS)的检测与参数估计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DS-SS)的检测与参数估计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DS-SS)的检测与参数估计
陈昊;杨俊安
【期刊名称】《微计算机信息》
【年(卷),期】2007(023)018
【摘要】为了解决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直接序列扩频信号(DS-SS)的检测与参数估计问题,本文讨论了基于高阶统计理论的DS-SS的检测方法以及对DS-SS扩频码码型的估计.在仿真实验中,提出了一种将接收信号分段,利用数据累积窗技术来提高接收信号信噪比的方法.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鲁棒性强,即使在信噪比很低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检测出DS-SS,并能够对其参数进行准确有效地估计.
【总页数】3页(P118-119,101)
【作者】陈昊;杨俊安
【作者单位】230037,安徽省,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1系研究生1队;230037,安徽省,电子工程学院技术装备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1.7
【相关文献】
1.基于模糊函数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参数估计改进方法 [J], 杨双;嵇建波;周菊碹
2.基于谱相关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参数估计 [J], 刘孟孟;张立民;钟兆根
3.基于频域平滑循环周期图法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参数估计 [J], 汪赵华;陈昊;郭

4.直接序列扩频通信信号参数估计方法研究 [J], 杨双;吴慧峰
5.基于Duffing振子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检测及参数估计 [J], 金虎;王可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仿真设计与实现

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仿真设计与实现

XXXXXXXXX毕业设计(论文)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仿真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扩频通信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扩频通信不仅在军事通信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优势,而且广泛渗透到民用通信的各个方面。

而作为扩频通信技术之一的直接序列扩频是在扩频通信中应用最多,技术最成熟的一种频谱扩展方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扩频系统。

本课题是对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仿真设计与实现的研究,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建立,仿真参数的设计以及系统波形的分析来分析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关键问题是扩频码和地址码的选择及系统的同步,论文采用的扩频编码信号(PN码)由发射机产生,并同载有实际信息的信号同时发送;为了达到伪码的同步,接收端采用同样的伪随机序列进行相关处理,然后采用科斯塔斯环法实现载波同步和伪码的同步。

并且在最后对设计仿真结果中的时域波形,系统的频谱图,系统的误码率以及抗干扰性能都做了分析,从而体会并了解到DS-CDMA系统的优势。

最终在对各种噪声干扰中,对仿真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可以得出本系统的仿真设计基本符合要求,并且可以深刻地体会到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在未来的移动通信中具有决定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DS-CDMA;扩频;System view仿真;码分多址;伪随机序列;系统同步- I -DS-CDMA移动通信系统仿真设计与实现Simulatio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S-CDMA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the technology of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has entered a new phase in the field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application , it not only plays an irreplaceable advantages in military communications, but also penetrates into a wide range of civilian communications The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as one of Spread-spectrum communication a way of spread spectrum which is applied most and trusty in technology ,which is applied most widely.This issue focus on the study o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imulation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s, According to the setting of system model design of simulation parameters and analysis of system waveform it will analyse all kinds of index of the system. The key of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the choice of the code of spreading codes and addresses and system synchronization. spread spectrum encoding signal (PN code) which is used in this paper is generated by the transmitter, and sent with the signal which contain actual information simultaneity; in order to achieve synchronization of pseudo-code, the receiver process the status with the same pseudo-random sequence, and then using Costas Loop Carrier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Synchronous and pseudo-code and the time-domain waveform, The system's frequency spectrum, the system's bit error rate anti-interference performance and the anti-interference performance of design an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analyzed finally ,I know the advantages of the DS-CDMA system.We could get that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simulation of the basic qualification requirements are met ,and realize the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a good anti-interference performance when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theoretical value in all kinds of noiseKey words: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ystem view simulation;pseudo-random sequence;the system synchronization;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II -XXXXXXXXX毕业设计(论文)目录第1章绪论 (1)1.1 扩频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1)1.2 扩频的发展与应用 (1)1.3 各章内容安排 (2)第2章直接扩频通信系统的原理 (3)2.1 直接扩频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 (3)2.1.1 理论基础 (3)2.1.2 扩频原理 (4)2.2 性能分析 (5)2.2.1 抗干扰性能 (6)2.2.2 信噪比和误码率 (7)2.2.3 多址功能 (9)2.3 直接扩频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0)2.3.1 伪随机序列 (10)2.3.2 编码与解码 (11)2.3.3 调制与解调 (12)2.3.4 扩频信号的解扩 (14)2.3.5 系统同步原理 (15)2.4 本章小结 (17)第3章DS-CDMA系统仿真设计与实现 (19)3.1 System view动态软件简介 (19)3.2 仿真系统的设计 (19)3.3 系统的参数计算与设定 (25)3.4 分析调试与实现 (28)3.5 本章小结 (37)结论与展望 (39)致谢 (40)参考文献 (41)附录A-1 英文文献 (42)附录A-2 英文文献翻译 (47)附录B 主要参考文献的题录及摘要 (50)- III -DS-CDMA移动通信系统仿真设计与实现插图清单图1-1 扩频通信系统组成框图 (1)图2-1 信道容量和带宽的关系 (3)图2-2 直接扩频通信系统组成框图 (4)图2-3 直接扩频通信系统主要波形和相位 (5)图2-4 DS-CDMA系统简化接收电路 (6)图2-5 扩频通信系统误码率特性曲线 (9)图2-6 直接扩频码分多址系统模型 (9)图2-7 线性移位寄存器 (10)图2-8 m序列的自相关函数 (11)图2-9 2FSK信号的相干解调原理 (13)图2-10 Costas环解调原理图 (14)图2-11 扩频码捕获原理框图 (15)图2-12 PN的跟踪原理图 (16)图2-13 平方变换法提取载波原理图 (16)图2-14 平方环法提取载波原理框图 (17)图3-1 参考法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原理框图 (20)图3-2 直接序列扩频仿真电路图 (21)图3-3调制子系统仿真电路图 (22)图3-4 混频子系统仿真电路图 (22)图3-5 解扩子系统仿真电路图 (23)图3-6 解调子系统仿真电路图 (24)图3-7 RC环路滤波器电路图 (24)图3-8由运放组成的放大器电路 (24)图3-9 经过220MHz的本振调制后的频谱图 (29)图3-10 发射点输出频谱图 (29)图3-11 解扩前两路信号的频谱图 (30)图3-12 解扩后信号的图形 (31)图3-13 经过Costas环解调后的输出波形与原始信号的比较 (31)图3-14 加入信道的仿真原理图 (32)图3-15 加入高斯噪声的Rice衰落信道模型 (32)图3-16 加入信道后的解扩前的频谱 (33)图3-17 加入信道后解扩输出的波形与频谱图 (34)图3-18 加入信道后输入输出波形 (34)图3-19 误码率曲线 (35)图3-20 不同情况下系统的眼图 (37)- IV -XXXXXXXXX毕业设计(论文)表格清单表3-1 系统图参数列表 (26)表3-2 调制子系统参数列表 (26)表3-3 混频子系统参数列表 (27)表3-4 解扩子系统参数列表 (27)表3-5 解调子系统参数列表 (28)- V -XXXXXXXXX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绪论1.1 扩频产生的背景及意义扩频通信方式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来了。

讲义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调制技术

讲义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调制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 王 菊
发射机框图
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 王 菊
接收机框图
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 王 菊
例: 已知扩频码chip速率是数据速率的100倍。扩
频码周期为无限长。数据调制和扩频调制皆采用 BPSK。试计算直接序列扩频发射信号的功率谱。
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 王 菊
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 王 菊
图中E为脉冲的幅度,o为脉冲的宽度,To为脉冲的重复周期。设 To =5o,f(t)的频谱An(f)分布为一系列离散谱线,由基频fo及其高 次谐波组成。随着谐波频率的升高、幅度逐渐衰减。但信号的能量 主要集中在频谱的主瓣内,即频率从0开始到频谱经过第一个0点的 频率为止的宽度内,称为信号的频带宽度,以Bf0表示。
此外,无论是脉冲重复周期的增加,还是脉冲宽度 的减少,频谱函数的幅度都降低了。
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 王 菊
结论: 为了扩展信号的频谱,可以采用窄的脉冲序列去进行
调制某一载波,得到一个很宽的双边带的直扩信号。 采用的脉冲越窄,扩展的频谱越宽。 如果信号的总能量不变,则频谱的展宽,使各频谱成 分的幅度下降,信号的功率谱密度降低。因此,可以 用扩频信号进行隐蔽通信。
(3) QPSK调制为载波相互正交的两个BPSK信号 之和。
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 王 菊
双通道QPSK调制框图
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 王 菊
当两路数据不同时: 当两路发射信号功率不同时:
c1(t)、 c2(t) 是相互独立的正交PN码,取值 c1(t) 、c2(t) 码元宽度相同,时间上同步。
接收端信号:
相关器输出信号:
式中: ——延迟的近似值

பைடு நூலகம்

HSP3824扩频通信芯片1

HSP3824扩频通信芯片1

HARRHARRIS公司PRISM芯片组IS公司PRISM芯片组HARRIS公司PRISM芯片组HARRIS公司HARRIS公司的HSP3824直接序列扩频基带处理器是其24GHz天线芯片组的一部分,它包含了全双工或半双工收发机的所有功能。

该芯片的最突出特点是灵活,其数据率、扩频比、调制方式以及PN码等都可以根据需要而动态调整,也可以通过设备HSP3824内容寄存器来实现大量的应用,为设计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

实践证明该芯片可靠易用,是开发扩频通信产品的良好选择。

1 HSP3824主要功能和特点HSP3824是HARRIS公司开发的用于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基带处理器。

其基本功能是将接收到的基带数据扰码、调制、直接序列扩频输出至中频调制。

或反之,将中频解调后的信号经A/D变换、解扩、解调、解扰后得到基带数据并输出。

它的主要特点如下[1]:·完全的直接序列扩频基带处理器(DSSS基带处理器);·处理增益最高12dB;·可编程PN码11、13、15、16位可选;·可编程数据率,最高达4Mbps;·适合于PCMCIA板应用的TQFP封装;·调制方式BPSK、DQPSK可选;·支持半双工、全双工操作;·内置A/D转换器;·低功耗,某些模块在不工作时可置为SLEEP状态。

HSP3824内置57个寄存器,这些寄存器的值决定了它的工作状态,外部控制器械可对这引起寄存器进行读写。

通过正确配置寄存器,可实现HSP3824的种功能,且可以动态调整。

除了基本的发送、接受模块之外,HSP3824还包括8位的测试总线,用于测试芯片的内部信号,实时反映芯片的工作情况;输入信号强度检测和信道空检测(CCA)可避免数据阻塞,优化网络传输;还可以由外部控制端口设置为各种功耗模式。

2 HSP3824内部结构及使用要点2.1 内部结构及外部接口HSP3824可大体上分为三部分:控制、发送及接收。

一种大扩频比突发直接序列扩频信号同步方法

一种大扩频比突发直接序列扩频信号同步方法
Abstract: Burst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timed transmission, which can be data-driven or timed. It has better concealment than continuous wave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When the spread spectrum is relatively large, the synchronization of burst spread spectrum consumes huge hardware resources.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frame structure of the physical layer is redesigned, and the FFT/IFF pseudo-code parallel acquisition method is used. By setting the appropriate time window, the current integral signal is given multiple delay decision, and the pseudo-code phase synchronization is completed. In addition, a unique word sequence is used to synchronize time and frequency, and an open-loop frequency estimation is used to compensate the frequency offset of the data segment. Finally,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re completed through simulation and hardware design, and the ideal results are obtained.

微波通信中直序扩频技术的分析

微波通信中直序扩频技术的分析
号模 型来 检验最 终数 据包 的形成 , 图 5 示 。 如 所
‘‘● ' ,
在信 道 中对 于给定 的信噪 比要无 差错 发射 信 息 , 仅需要 提高 发射 的带 宽 。 仅
从 信道 容量 定 理 中可 以看 到 , 频谱 扩 展 在 扩 频技术 理论 中的作用 山农 ( h n o ) S a n n 公式
线路 保护 、 传 信号 、 控操 作 以及对 外 通信 , 远 遥 全 都仰 仗于对微 波技 术 的深 入应 用 。
在 目前 电 网通 讯 的传输 方 式 中 , 波 通 信 以 微 其信 号响应快 速 、 信道容 量充 足 , 口种类 丰 富等 接
中。
造成 在恶 劣环境 下是 如果 使用微 波通 信来 保障 电
力通 讯 的稳定 与 畅通 , 就 必 需 提 高信 号 带 宽来 那
维持 或提 高通信 的性 能 。
修改 上述公 式 对数 的底可 得 :


图 1是两站 点 之 间 的微 波 信 号传 输 简 图 , 图 中的发送 和接收 装置都 是通 过扩频 和解 扩装 置来 实 现高效 的数据 传输 的 。
F }一

在 扩频 技术 运 用 于工 程 实 践 中 时 , 于信 噪 由 比很低 , 时信号 功率 可 以低 于 噪声基 值 , 定较 有 假 大的噪声 使得 信噪 比远 远 小 于 1 S N< ) 则 山 ( / <1 ,
农 公式 可表示 为 :


c) (f f 力:
优 点 , 今 还 被 各 国 运 用 于 电 力 设 备 的 二 次 继 电 至
C Bg ) — 1z +S 。(
的最大数据速率 ;

ssc 扩频 波形 -回复

ssc 扩频 波形 -回复

ssc 扩频波形-回复什么是SSC扩频波形?SSC(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扩频通信是一种特殊的通信技术,它可以通过在发送信号中引入噪声来扩大信号的带宽,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和保密性能。

而“波形”是指在通信系统中,通过改变波形的形状和频谱分布来传输信息的方式。

因此,“SSC扩频波形”指的是SSC技术中使用的一种特殊的波形形式。

SSC扩频波形是如何实现的?SSC扩频波形的实现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直接序列扩频(DSSS)和频率跳变扩频(FHSS)。

直接序列扩频(DSSS)是指通过将原始信息序列与高频扩频序列直接相乘来实现扩频的过程。

在发送端,原始信息序列通过一个称为“扩频码”的序列进行数学运算,将其扩大到相对较大的带宽上。

这个扩频码与载波信号相乘,得到一个带有更大带宽的扩频信号。

在接收端,接收到的扩频信号再与解扩码进行数学运算,提取出原始信息序列。

频率跳变扩频(FHSS)则是通过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跳变载波的频率来实现扩频的过程。

发送端和接收端约定一组信道序列,在每个时间片段内,发送端按照事先约定的序列依次跳变载波的频率进行发送。

接收端也按照相同的序列进行频率跳变,以恢复原始信息。

SSC扩频波形的优势和应用领域是什么?1. 抗干扰性能强:SSC扩频波形通过将信号能量分散到更大的带宽上,使干扰信号对整个带宽的影响减小,从而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2. 保密性能好:SSC扩频波形可以通过将扩频码保密,使得只有知道这个扩频码的合法用户才能正确解扩,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保密性能。

3. 多用户共享:SSC扩频波形允许多个用户在同一频谱中共享,通过使用不同的扩频码进行扩频,不同用户之间的信号彼此独立,不会干扰。

4. 技术成熟度高:SSC扩频波形已经在军事通信、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相关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SSC扩频波形的实际应用举例:1. 军事通信:在军事通信系统中,保密性和抗干扰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DSSS(直序扩频)

DSSS(直序扩频)

什么是IEEE802.11:802.11为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于1997年公告的无线区域网路标准,适用于有线站台与无线用户或无线用户之间的沟通连结。

802.11的规格说明:A)802.11B)802.11aC)802.11bD)802.11gE)802.11n实现无线局域网的三种关键技术:红外线跳频扩频(FHSS)直接序列扩频(DSSS)扩展频谱技术:什么是扩展频谱技术?所谓的扩展频谱技术是指发送的信息带宽的一种技术。

是指发送的信息被展宽到一个比信息带宽宽得多的频带上去,接收端通过相关接收将其恢复到原信息带宽的一种通信手段。

扩展频谱技术的分类:DSSS(直序扩频)FHSS(跳频扩频)扩展频谱技术特点: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可进行多址通信安全保密抗多径干扰IEEE802.11支持DSSS、FHSS两种扩频方式,规定其工作频段为2.4GHz ISM频段跳频扩频(FHSS):跳频扩频(FHSS)技术是通过“伪随机码”的调制,信息的载波受一伪随机序列的控制,使载波工作的中心频率不断跳跃改变,而噪音和干扰信号的中心频率却不会改变,这样,只要收、发信机之间按照固定的数字算法产生相同的“伪随机码”,就可以达到同步,排除了噪音和其它干扰信号。

虽然在某一时刻频谱是窄带的,但在整个时间内,跳频系统在整个频带内跳变是宽带的,从而达到了扩频的目的。

FHSS局域网支持1Mb/s数据速率,共22组跳频图案,包括79个信道,输出的同步载波经调解后,可获得发送端送来的信息。

直接序列扩频(DSSS):直序扩展频谱技术(DSSS)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扩频方式。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是将要发送的信息用伪随机码(PN码)扩展到一个很宽的频带上去,在接收端,用与发端扩展用的相同的伪随机码对接收到的扩频信号进行相关处理,恢复出发送的信息。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

CATALOGUE目录•引言•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概述•无线通信中的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性能分析•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实例分析•结论与展望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扩频技术的定义和特点扩频技术定义扩频技术特点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原理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应用优势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抗多径衰落能力强易于实现无线通信中的扩频技术需求03020103可实现多用户同时接入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实现方式01采用伪随机二进制序列进行调制02通过相关解调技术进行解调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优势抗干扰能力强直接序列扩频技术能够有效地抑制干扰,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低功耗由于采用了伪随机二进制序列进行调制解调,因此功耗相对较低,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保密性好通过采用伪随机二进制序列进行调制,使得信号难以被侦听和破解,提高了通信的保密性。

抗干扰性能保密性能高安全性由于信号被扩展到宽频带上,使得敌对方难以截获到原始信号。

低截获概率抗窃听抗衰落抗多普勒效应码分多址抗多径性能1实例一:无线局域网(WLAN)中的应用23在无线局域网中,直接序列扩频技术被用于对数据进行编码和传输。

扩频技术由于使用了扩频技术,无线局域网可以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提高抗干扰能力。

抗干扰能力无线局域网利用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高速传输实例二:全球定位系统(GPS)中的应用精确定位抗多径效应高灵敏度实例三低功耗蓝牙技术利用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实现低功耗传输,延长了设备的续航时间。

短距离通信蓝牙技术利用扩频技术实现短距离通信,适用于近距离数据传输。

高数据速率蓝牙技术利用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满足了许多应用场景的需求。

010302研究结论结论1结论2结论3研究不足尽管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在无线通信中取得了许多优点,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系统复杂度较高、对硬件要求较高以及自适应能力有待提高等。

要点一要点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可以关注降低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实现复杂度、研究更加智能的调制解调方法以及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等方面,以推动其在无线通信中的更广泛应用和发展。

直接序列扩频 曼彻斯特编码

直接序列扩频 曼彻斯特编码

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SS)和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 Encoding)是两种不同的通信技术,它们各自用于不同的通信系统和应用中。

1. 直接序列扩频(DSSS):
直接序列扩频是一种扩频通信技术,通过将信号扩展到更宽的频带上来实现抗干扰和隐蔽通信。

在DSSS中,发送端将原始信号与一个伪随机噪声序列(也称为扩频码)进行调制,接收端使用相同的伪随机噪声序列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以恢复原始信号。

由于使用了扩频码,DSSS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能和隐蔽性。

2. 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 Encoding):
曼彻斯特编码是一种用于数字通信的编码技术,常用于以太网等局域网中。

在曼彻斯特编码中,数据位的开始和结束时刻都被一个额外的转换信号标志,使得接收端可以准确地恢复原始信号。

这种编码方式可以增加数据的传输速率,同时也可以提供时钟信息,以便接收端正确同步数据。

总之,直接序列扩频和曼彻斯特编码是两种不同的通信技术,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直接序列扩频原理

直接序列扩频原理

直接序列扩频原理
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是一种使用扩频技术来提高信号传输率、容量和电磁兼容性的一种通信技术。

它可以将信号和噪声分开,从而提高信号传输率,减少噪声干扰。

直接序列扩频是一种无线电技术,它的原理是将信号分为多个子信号,然后将这些子信号分别使用不同的扩频因子进行扩频。

子信号的频率范围比原始信号的频率范围要宽,因此可以抵御干扰,提高信号传输率。

直接序列扩频的工作原理是:将要发射的信号分解成一系列独立的子信号,然后以不同的扩频因子对这些子信号进行扩频。

这些扩频因子可以是数字序列,也可以是模拟信号,比如正弦波、锯齿波等。

扩频因子与子信号的乘积组成了新的信号,这个新的信号的频率范围比原始信号的频率范围要宽,可以抵御干扰,提高信号传输率。

直接序列扩频的优点是可以抵御干扰,提高信号传输率,提高数据传输容量,减少电磁辐射等。

它的缺点是系统复杂,设计和实现费时费力,耗费更多的系统资源,因此,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并不是所有应用场合都适用。

直接序列扩频是一种重要的无线电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无线网络、无线通信、无线对讲机等方面,能够抵抗干扰,提
高信号传输率,减少噪声干扰,提高系统容量,提升电磁兼容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无线电技术。

扩频通信概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扩频通信概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ˆ c t − ϕ ) 作为参考信号进行正交下变频,使之变为零中频信号 r0 (t ) ,并采 exp(− jω
样率采样量化为零中频信号样点序列,即
r0 (n) = sl (n).e j ( Δω .n +ϕ ) + η0 (n)
(9-1-4)
这是不完全的载波解调,只有在完全消除了残留频偏和相偏之后才能称得上完 全的载波解调,但这一步只能在后面解扩之后才能实现。
之后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实现的。 z 两种 DS 扩频方式
① 只用一个 PN 码对每个符号进行的扩频; ② 采用 M 个相互正交的 PN 码分别表示 M 种符号,对每个 M 进制符号进 行扩频,即 M 元扩频或软扩频;
Hale Waihona Puke 9.1.2 DS 扩频信号的产生
发射端产生 DS 扩频信号的步骤:
(1) 符号的形成和矢量表示
{ pmi (n) }乘以该符号矢量, 从而将速率为 Rs 的符号序列{ vi i = 0,1, 2,... }扩展为速
率为 Rc 的码片序列{ c(k ) },即
c(k ) = ∑ v i pmi (k − iLc )
i =0
Lc −1
k = 0,1, 2,......
(9-1-2)
其中的 vi = v ( mi )
(3) 基带调制
采用成形滤波器 g (t ) 将扩频所得码片序列进行波形成形,即
sl (t ) = ∑ c(k ).g (t − kTc )
n =0

(9-1-3)
采用频带效率很低的成形波进行码片成形,虽然可能使直扩倍数降低而降 低了解扩处理增益,但是成形波的匹配滤波也可获得信噪比增益,因此在超宽 带通信系统中常被采用。

数字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模型设计与仿真

数字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模型设计与仿真

数字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模型设计与仿真
欧阳慧
【期刊名称】《制导与引信》
【年(卷),期】2004(025)004
【摘要】介绍了直接序列扩频收发信机的设计原理,重点叙述了伪随机序列捕捉和跟踪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全数字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设计模型,并进行了仿真,提出了硬件实现框架.
【总页数】7页(P48-54)
【作者】欧阳慧
【作者单位】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2所,上海,20009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4.42
【相关文献】
1.数字化可编程直接序列扩频(DP-DS/SS)系统的设计 [J], 陈勇;赵杭生
2.基于DSP和FPGA的嵌入式数字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研制 [J], 王甲池;江太辉
3.可编程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数字化实现 [J], 黄振;杨士中
4.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中数字Costas环的设计与实现 [J], 吴永波;韩莉;宋建材;赵小明
5.直接序列扩频系统(DS—SS)中数字相关器的研究 [J], 吴晓兵;李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实现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实现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实现
胡爱群
【期刊名称】《移动通信》
【年(卷),期】1997(021)005
【摘要】本文讨论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问题,主要包括直扩
系统构成、中频接收AGC、匹配滤波、PN码捕获与跟踪、差分解调、差错控制等,并讨论了中频稳定度与接收性能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实用化扩频通信实现方案。

【总页数】4页(P19-22)
【作者】胡爱群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4.4
【相关文献】
1.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仿真与实现 [J], 周芸;张华
2.基于SCA的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波形的设计与实现 [J], 陈飞飞;汪立新
3.基于Simulink的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抗干扰的仿真实现 [J], 王玲
4.浅析超短波扩频通信技术的实现方法——DS直接序列扩频 [J], 冉钦川
5.用FPGA实现直接序列扩频通信 [J], 孙嘉鹏;张杰;程浩;张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fe拓频原理

hfe拓频原理

"HFE拓频原理"这个术语并不是一个广泛认知的标准术语,因此可能需要一些解释。

如果这是指某种特定的技术或原理,可能需要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来准确地解释。

不过,我可以根据你提供的信息,尝试给出一些可能的解释。

"拓频"一词通常与扩频技术(Spread Spectrum Technology)相关联,这种技术主要用于无线通信。

扩频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信息信号通过一个扩频码进行调制,使得信号的频谱被扩展到更宽的频带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增强信号的隐蔽性,以及允许信号在同一频带上进行并行传输。

如果"HFE拓频原理"是指某种特定的扩频技术或应用,那么可能需要具体的技术背景信息来解释。

例如,"HFE"可能是某种扩频码或调制技术的缩写,或者是某种特定应用的缩写。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解释,建议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或者查阅相关的技术文献。

如果"HFE拓频原理"是某种特定的专利技术或商业秘密,可能需要直接联系相关的权利人或者提供商以获取详细的解释。

ssc 扩频 波形 -回复

ssc 扩频 波形 -回复

ssc 扩频波形-回复SSC扩频波形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的技术,被用于提高信号传输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SSC扩频波形的一些问题,并详细介绍其原理和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SSC扩频波形的基本概念。

SSC,即序列扩频编码(Sequence Spread Coding),是一种将原始信号通过乘以一个扩频序列来实现频谱扩展的技术。

扩频序列通常是一个伪随机序列,具有良好的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以实现信号的解扩和抗多径干扰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SSC扩频波形,我们需要了解其原理。

在传统的通信系统中,信号通过一定的调制方式将信息嵌入到载波中,例如频移键控(FSK)或相移键控(PSK)等。

然而,这些调制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限制,例如抗干扰性差、频谱利用率低等。

相比之下,SSC扩频波形通过将原始信号与扩频序列相乘,以实现频谱扩展。

扩频序列将原始信号扩展至更宽的频带,从而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更难受到干扰的影响,并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在接收端,通过与发送端使用相同的扩频序列进行相关运算,可以将扩频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SSC扩频波形的一些具体应用。

首先,SSC扩频波形在无线通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抗干扰能力强,能够有效减少多径干扰的影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中。

CDMA系统利用SSC扩频波形实现多用户之间的并行传输,提高了信号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

其次,SSC扩频波形还被应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和蓝牙等短距离通信系统中。

在这些系统中,SSC扩频波形通过提高信号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使得设备能够在复杂的信道环境下实现可靠的通信,并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传输。

此外,SSC扩频波形在信息隐藏和安全通信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利用SSC扩频波形与正常通信信号混合,可以将秘密消息隐藏在正常通信中,以实现隐秘通信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由于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它在无线电通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直接扩频技术的原理,m序列的产生以及m序列发生器的结构和反馈系数,直接扩频信号的相关接收机的组成及解扩方式、直扩信号的相关处理。

以及直扩信号的同步。

在上述理论基础上,用Intersil公司生产的一系列芯片对直接扩频系统进行了实现,其中主要介绍了HFA3824型专用扩频电路的主要性能和用法以及在扩频通信中的应用与实现。

还对HFA3524、HFA3724进行了一定的介绍,简要说明了其内部结构和外围电路以及在扩频通信中的应用。

关键字扩频通信,无线电通信,实现,应用ABSTRACTBecause of its merits .The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 SS) technology is applying widel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 principle of the direct sequence spread (DS SS) technology, the generation of m-sequence, the structure of m-sequence generator and the feedback coefficients of it, the de-spread mode of the correlation receiver of the direct spread spectrum single and the correlation process and the synchronization of the direct spread spectrum single are described. Family chip that is produced by Intersil Company is used to realize the direct spread spectrum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mentioned theories. The performances and the methods of applications of the Intersil’s application-specific spread spectrum circuit (HFA3824A), and its applications and realization in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are mainly described. The interior structure and the peripheral circuit of HFA3524 and HFA3724,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are briefly described as well.KEY WORDS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wireless communication,realization,applications前言扩展频谱通信是通信的一个重要分支和发展方向,它是扩展频谱技术和通信相结合的产物。

由于扩展频谱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截获率低、多址能力强、抗多径、保密性好及测距能力强等一系列优点,使得扩展频谱通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微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些新型器件的广泛应用,扩展频谱通信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它不仅在军事通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正迅速地渗透到民用通讯中。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现代通信系统,特别是无线通信系统中,没有扩展频谱技术,这些系统要生存都是比较困难的。

这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用HFA3824A芯片对直接扩频系统进行实现。

主要是用凌阳单片机作为HFA3824A驱动,并用一定的算法实现其功能。

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直接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包括:Shannon公式的论述、直接扩频系统的组成和信号分析、伪随机序列的产生,主要是m序列的产生,以及直接扩频系统的相关接收和同步等;电路的制作,其中包括对HFA3824A芯片内部结构的论述,及外围电路的设计过程的论述。

其中主要解决了对HFA3824芯片的封装结构的设计,对其外围电路一些器件封装结构的设计以及其外围电路的一些功能的实现的论证包括由HFA3524及其外围电路构成的频率生成器、由HFA3724及其外围电路构成的中频电路。

第一章讲述了扩频技术及其理论基础包括Shannon公式的论述,信号带宽与信噪比的互换及扩频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与物理模型,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组成和信号分析。

第二章讲解了伪随机码序列的产生方法,包括伪随机码的概念。

m序列的产生方法,反馈移位寄存器、循环序列发生器、m序列发生器、m序列的反馈系数、m序列发生器结构。

第三章是直接扩频的相关接收与同步,这一章讲述了直扩系统接收机组成及解扩方式,直扩信号的相关处理。

直扩系统的同步过程与初始同步法等。

第四章说明了电路的制作包括:对HFA3824A芯片的论述,详细说明了其信号的发送及其接受过程,以及其中的关键技术:捕捉与跟踪。

在本次设计中,可能有一些错误,恳请批评指正。

第1章 扩频技术及其理论基础1.1扩频技术的理论基础扩频技术是把要发送的信号扩展到一个很宽的频带上,然后再发送出去,系统的射频带宽比原始的带宽宽得多。

这样做,系统的复杂度比常规的复杂度要高得多,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但从以下的论述中可以得知这样做是值得的。

1.1.1 Shannon 公式Shannon 定理指出:高斯白噪声干扰条件下,通信系统的极限传输速率(或称信道容量)为1/S C Blb b s N ⎛⎫=+ ⎪⎝⎭(1-1)式中:B 为信号带宽;S 为信号平均功率;N 为噪声功率。

若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为0n ,噪声功率0N n B =,则信道容量C 可表示为01/S C Blb b s n B ⎛⎫=+ ⎪⎝⎭(1-2)由上式可以看出,B ,0n ,S 确定后,信道容量C 就确定了。

Shannon 第二定理知,若信源的信息速率R 小于或等于信道容量C ,通过编码,信源的信息能以任意的差错概率通过通道传输。

为使信源产生的信息以尽可能高的信息速率通过信道,提高信道容量是人们所期望的。

由Shannon 公式可以看出:(1) 要增加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则要求增加信道容量。

增加信道容量的方法可以通过增加传输信号的带宽B ,或增加信噪比S/N 可以来实现。

由式(1-1)可知,B 或C 成正比,而C 与S/N 成对数关系,因此,增加B 比增加S/N 更有效。

(2) 信道容量C 为常数时,带宽B 与信噪比S/N 可以互换,可以通过增加带宽B 来降低系统对信噪比S/N 的要求;也可以通过增加信号功率,降低信号带宽,这就为那些要求小信号带宽的系统或对信号功率要求严格的系统找到了一个减小带宽或降低功率的有效途径。

(3) 当B 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信道容量C 不可能无限的增加.由式(1-1)可知信道容量C 与信道带宽成正比增加B,势必会增加C,但当B 增加到一定程度后,C 增加缓慢。

由式(1-2)知,随着B 的增加,由于噪声功率0N n B =,因而N 也要增加,从而信噪比S/N 要下降,影响到C 的增加。

考虑到极限的情况,令B →∞,我们来看C 的极限。

对式(1-2)两边取极0lim lim 1B B S C Blb n B →∞→∞⎛⎫=+ ⎪⎝⎭(1-3) 考虑到极限1l i m (1) 1.44x l b x l b ex→∞+== (1-4) 令0/x S n B =,对式(1 – 3)有0000l i ml i m 1B B n B S S SC lb lbe Sn B n n →∞→∞⎡⎤⎛⎫⎛⎫=+=∙⎢⎥ ⎪ ⎪⎝⎭⎝⎭⎣⎦ 故l i m 1.44B SC n →∞= (1-5) 由此可见,在信号功率S 和功率普密度0n 一定时,信道容量C 是有限的。

由上面的结论,可以推导出信息速率R 达到极限信息速率,即max R R C ==,且带宽B →∞时,通道要求的最小信噪比0/b E n 的值。

b E 为码元能量,max b S E R =。

由式(1-5)知m a x 0l i m 1.44B SC R n →∞== 可得00m a x 11.44b E S n n R == (1-6) 由此可得通道要求得最小信噪比为0m i n10.6941.61.44b E dB n ⎛⎫===- ⎪⎝⎭1.1.2 通道带宽与信噪比的互换由Shannon 公式可知,在一定的信道容量条件下,可通过增加通道带宽来减少发送信号功率,也可通过增加发送信号功率来减少信号带宽。

也就是说,在信道容量不变条件下,信号功率和信号带宽可以互换。

理想带通系统的B 与S/N 的互换能够实现极限信息速率传输速率且能够到达任意差错概率的通信系统为理想带通系。

理想带通系统是一个编码系统,而编码系统的带宽与信噪比的互换要比非编码系统的优越,因为编码系统的带宽可以比非编码系统的带宽宽得多。

图1 – 1是理想带通系统的原理框图。

调制器(编码器)信道解调器(译码器)fm BB,i iS N ,o o S N ',m Hf B图1 – 1 理想带通系统原理框图假定输入信号速率为m f ,经编码调制后的带宽为B ,则到达解调器的信息速率为⎪⎪⎭⎫⎝⎛+=i i i N S Blb R 1 (1-7)式中:i S 为解调器输入信号功率;i N 为解调器输入噪声功率。

解调器把带宽为B 的信号解调为速率为'm m f f =的信息,带宽为H B 解调器输出的信息速率为01o H o S R B l b N ⎛⎫=+⎪⎝⎭ (1-8) 式中:o S 为解调器输出信号功率;o N 为解调器输出噪声的功率。

由于解调前后信息速率不变,则有 i o R R =,或11i o H i o S S Blb B lb N N ⎛⎫⎛⎫+=+ ⎪ ⎪⎝⎭⎝⎭/11HB B o i o i S S lb lb N N ⎛⎫⎛⎫+=+ ⎪ ⎪⎝⎭⎝⎭(1-9)若/1i i S N 和/1o o S N ,则有/HB B o i o i SS N N ⎛⎫≈ ⎪⎝⎭(1-10)由此可见,在理想带通系统中,输出信噪比/o o S N 随着带宽/H B B 的比值按指数规律增加,带宽的增加能明显的提高系统的输出信噪比,使系统的性能得到提高,增加带宽的有效途径是通过编码或调制的方法,增加信号的多余度,从而使带宽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