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和复习题教科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期科学复习资料第四单元

五年级下期科学复习资料第四单元

五年级下期科学复习资料第四单元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五年级下期科学复习资料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一、填空: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3、(“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5、(“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6、(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7、(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8、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9、(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10、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11、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

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

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12、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3、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14、(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15、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16、(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17、(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18、(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19、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将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重量变(重),体积变(大),放在水中是(沉),沉浮状况(没有)改变。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在日常生活中,(萝卜)(木块)(泡沫塑料)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浮的,(小石子)(橡皮)(铁块)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沉的。

物体的沉浮及自身的(重量)(体积)(材料)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而且方向(相反)。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及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2020教科版科学五年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 附单元知识点梳理

2020教科版科学五年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 附单元知识点梳理

科学五年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附知识点梳理一、填空题二、简答1、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有几种观点?哪一种是正确的?答: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地球不自转);③地球自转(但不公转);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也自转。

第④种解释是真实的。

2、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答:是因为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形成的。

3、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哪些异同?这两种学说能否合理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呢?答:两种学说的相同点是,地球是球形。

不同点:“地心说”认为地球不运动,处于宇宙中心,太阳围着地球运动。

“日心说”认为地球在运动,并围绕太阳运动,太阳处于宇宙中心。

4、哪些证据能说明地球在自转?答:①“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②太阳、月亮和星星每天都东升西落的现象;③地球上南北方向水平直线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西的现象。

5、北京、乌鲁木齐、东京、伦敦哪个最先看到黎明?答:最先迎来黎明的是东京,其次是北京、乌鲁木齐,最后是伦敦。

6、地球上各国新年钟声会不会在同一时刻敲响?为什么?答:不会。

因为地球的自转使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根据世界时区图的时间差,各国新年钟声不会同一时刻敲响。

11、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答:因为地球在自转而且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12、本册中的星体转动方向小结:答:地球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地球公转方向是由西向东;其他星星绕北极星也是自西向东(顺时针方向)旋转。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实验后发现这四种假说都能解释地球上的某一区域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

2.昼夜形成的原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同一时间只能照亮地球一半。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沉和浮1.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2.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与它的重量有关。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是阿基米德定律。

5.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6.造船计划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

10、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7.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

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8.“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体积。

9.、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10.、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11.、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

二、问答题: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6)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2、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的。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是什么原因呢?(课本P7)答: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了变化。

【排开量变大了】4、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如何解释呢?(课本P8)答: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排开的水量就小,它受到的浮力就小。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地心说
托勒密的思考:
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 a、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带动其他物体一起转动, 如(云、人类)而而实际上人类、云彩和鸟类都 可以自由运动。
地心说
托勒密的思考: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 且每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每天看 到这些日月星辰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 就已提出了朴素的“日心说”。他指出,太阳 位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地球则绕着太阳运动, 同时又绕轴自转。可惜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 这一天才的思想未能为人们所认识。直到中世 纪末,由于用托勒密地心体系推算出来的行星 位置与实际天象的观测结果不符,人们才开始 怀疑地心说的正确性。
地心说
托勒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 每 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每天看到这些日 月星辰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中国古代
盖天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宇宙 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 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 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 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 “天圆地方说。”
盖天说
中国古代
浑天说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 悬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 有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 可能回旋浮动﹐这就是“地有四游”的 朴素地动说的先河。 浑天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 “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附丽于“天 球”上运行﹐这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 概念十分接近。
请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
哪一种昼夜交替现象最有可能呢?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地球公转形成四季变化。

2、古希腊天文学家XXX提出了“地心说”的理论;波兰的天文学家XXX提出了XXX说的理论,他相信研究天文学只有两件法宝:数学和观测,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史著《天体运行论》。

3、法国一位物理学家名叫XXX,他用实验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XXX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已被世界所公认。

恒星的周年视差是XXX观察到的,证明了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4、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着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5、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XXX的经线,定为度经线。

从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

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6、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XXX。

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工夫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7、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发觉一个特殊现象:北极星的位置仿佛一直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星星每天都围绕北极星在顺时针扭转。

8、北极星的位置其实不在头顶正上方,而是在人们视线往上倾斜的北方的天空中。

9、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滚动,称作地轴。

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地球滚动时,地轴一直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因而,地球仪也就是做成倾斜的模样。

10、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

公转一周是一年。

1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

四季的构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12、人们在不同夜晚的统一工夫观察星座时发觉,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会跟着工夫的推移逐步由东向西移动,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这能够申明地球在公转。

13、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14、在地球的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冬季最长,夏季最短,春季和秋季适中。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地球的运动 教科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地球的运动  教科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一、填空:1、一位物理学家名叫,他用实验证明了。

作为地球的有力证据,现已被世界所公认。

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或),也就意味着越是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早,晚。

【地球产生了】2、人们以地球为标准,将地球分为个时区,将通过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

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向西180度属。

经线每隔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小时。

3、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发现一个特殊现象:的位置好像始终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星星每天都围绕在旋转。

4、北极星的位置并不在头顶正上方,而是在人们视线往上倾斜的的天空中。

5、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

北极星就处在上。

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指向,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因此,地球仪也就是做成的样子。

6、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移动,比如就是如此,这可以说明。

7、阳光的和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8、半球时,太阳长挂在天空就是不会下落,的白天甚至长达半年时间;而到了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在黑夜之中。

人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和。

9、在北半球对着太阳时,南极附近会出现现象。

赤道地区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10、现在人们已知道,地轴倾斜度大约是度。

11、现在,人们通过、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公转。

二、问答题:1、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哪些异同?这两种学说能否合理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呢?(P76)2、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P87)3、如果地轴的倾斜度再大一些,会怎样呢?(P89)4、如图所示(见教材86页):当地球公转到A、B、C、D4个方位时,太阳的照射情况季节是怎样的?一、填空:1、法国,傅科,地球在自转,傅科摆,自转。

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东边,地球的自转方向,东边,,西边2、经线,24,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东经,西经,15,1。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一、填空:1、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

2、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带盖的空瓶。

3、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4、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5、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物体排开的水量大,受到的浮力就大,排开的水量小,受到的浮力就小6、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7、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

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8、“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排开水的体积。

9、一个杯子中装着油、水、糖浆,在最下层的应是糖浆。

因为相同体积的糖浆最重,水第二,油最轻。

10、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11、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

二、问答题: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6)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2、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的。

)3、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会下沉?(P16)答: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和复习题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和复习题 教科版

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和复习题A科学概念1.地球确实在自传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地球卫星的观测,而且还有来自观察和的试验多种现象。

2.傅科摆是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3.地球自转的特征有: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或自西向东,自转周期为24小时,地球在围绕地轴在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4.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地球上的昼夜现象,地球上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北极星不动等。

5.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

公转过程中,地球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形成极昼和极夜现象。

B目标测试题一、填空题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1)。

2.昼夜现象与(1)有关。

3.(1)和(2)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3)。

4.当我们同车、船、椅子一起运动的时候,看到车、船、椅子外的景物会向(1)方向运动。

5.(1)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2)。

6.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1),只有黑夜而没有白天的日子叫(2)。

7.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1)而发生的现象。

8.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1),即(2)或(3)。

9.(1)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2)西边晚。

10.不同地区所处的(1)决定了地区之间的(2)。

11.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有许多事情令人感到奇怪。

如:北半球夏季时,北极中心地区的白天可达半年时间,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1)。

12.天空中星星围绕(1)(2)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3)产生的现象。

13.从(1)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2)。

14.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1)转动;公转的方向是(2);公转一周是(3)。

15.(1)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2)。

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16.在围绕某一物体(1)时,在(2)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3)。

17.四季的形成与(1)、(2)有关。

精编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提纲]

精编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提纲]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提纲]妥善保存熟读背诵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提纲姓名【一】本单元重要知识点的归纳:一、托勒密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了“地心说”,主要观点: 1、地球是个球体;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转动。

二、哥白尼是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不朽的名著是《天体运行论》。

主要观点: 1、地球是球形的;2、地球24小时自转一周;3、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等星体绕太阳转动。

三、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利用“傅科摆”证明地球在自转。

四、从世界时区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

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于东经,向西180度属于西经。

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差一小时。

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五、地球及其运动的特点:地球的形状自转的证据自转方向自转周期球形傅科摆、星体东升西落自西向东(逆时针)24小时六、北极星为什么“不动”?答: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为地轴。

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秘密。

因此,地球仪要做成倾斜的样子。

七公转:就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公转周期是一年。

八、怎样证明地球在公转?答:1、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

说明地球在公转。

2、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恒星周年视差,也证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

3、现在,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九、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十、四季的成因: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关有规律性的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坐在地球这个“大转椅"上,我们看到地球周围的星体, 如太阳、月球等,它们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50
51
52
53
54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轴的空间位置基 本上是稳定的。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3小时56分4秒,这个时间称为恒 星日;然而在地球上,我们感受到的一天是24小时,这是因为我 们选取的参照物是太阳。由于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公转,这4分钟 的差距正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叠加的结果。天文学上把我们感受到的 这1天的24小时称为太阳日。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 昼夜更替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至太高或太低,适合人类生存。
想一想,哥白尼的观点相当于 我们模拟试验中的哪一种解释?
上面的两种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他们都运用了哪些证据来证明他们各自的观点?这些
证据充分吗?
这两种学说能否合理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呢?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做出的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有哪
些可以被排除或是保留?为什么? 搜集其他天文学家的研究内容,看看他们对地球运 动的观点和证据。
1.傅科摆利用了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证明了
地球在自转。(
( )

2.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3.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4.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外面的景物在向后移动。( ) )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课件
那克塔学校
于万江
42
既然地球在自转,那么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 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会一样吗?比如我国的北京和乌 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地球公转形成四季变化。

2、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的理论;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他相信研究天文学只有两件法宝:数学和观测,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史著《天体运行论》。

3、法国一位物理学家名叫傅科,他用实验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已被世界所公认。

恒星的周年视差是贝塞尔观察到的,证明了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4、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着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5、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

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

经线每隔1 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6、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7、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发现一个特殊现象:北极星的位置好像始终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星星每天都围绕北极星在顺时针旋转。

8、北极星的位置并不在头顶正上方,而是在人们视线往上倾斜的北方的天空中。

9、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

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因此,地球仪也就是做成倾斜的样子。

10、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

公转一周是一年。

1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

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12、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这可以说明地球在公转。

13、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知识点一、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例如,用一块橡皮泥,无论把它捏成正方体还是球体,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变(如果原来是沉的,改变形状后还是沉的;原来是浮的,改变形状后还是浮的)。

-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系。

当物体的重量大于它受到的浮力时就下沉,当物体的重量小于它受到的浮力时就上浮。

- 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

排开的水量越大,浮力越大。

把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

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 把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它的重量不变,但浸入水中的体积可能改变,从而导致排开的水量改变,浮力也会改变。

例如,把橡皮泥捏成船型,它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排开的水量增多,浮力增大,就可能由沉变为浮。

4. 造一艘小船。

- 用一定量的材料造船,船的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在造船时,要考虑船的形状、结构等因素,使船能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并且有较大的载重量。

5. 浮力。

- 浮力是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浮力大小等于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即F_浮 = G - F,其中G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F是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

可以通过在空气中和水中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来证明。

例如,一个石块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大,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说明石块在水中受到了向上的浮力。

二、热。

1. 热起来了。

- 我们身体的热量主要来源于食物。

当我们吃了食物后,食物在体内被消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 除了吃食物,还有其他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如运动、晒太阳、烤火等。

五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运动参考资料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运动参考资料教科版

地球的运动参考资料地球自转运动地球自转指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轴。

地球不停地绕地轴旋转。

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相同,为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观测者看到恒星及太阳随着天球在自东向西旋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即自转周期,叫做一日。

由于观测周期采用的参照点不同,有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和太阳日(24小时)之分。

地球自转一周3600,所需的时间是23时56分4秒。

这叫做一个恒星日,即天空某一恒星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天体每天经过观测者所在的子午圈平面两次,离天顶较近的一次叫上中天)的时间间隔,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一天24小时,是太阳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一个太阳日。

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一个太阳日,地球要自转360059',比恒星日多出59'。

所以,时间上比恒星日多3分56秒。

地球自转运动是不均匀的,有季节变化、长期变化及不规那么变化。

如地球自转的长期变化使自转速度减慢,但这种变化不大,每100年日长增加1毫秒一2毫秒。

地球自转的季节变化是每年3 ^- 4月速度最慢,8月最快,但季节性日长变化不超过0. 5毫秒一0. 6毫秒。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南、北两极点等于零。

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上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每小时150。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在南、北两极点等于零。

除南、北两极点外,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和海拔的不同而不同,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海平面处约为1 6'70千米每小时,南、北纬300海平面处约为1 44'7千米每小时,南、北纬600海平面处约为8 3'7千米每小时。

在赤道处高度相差100米,线速度相差26米每小时。

地球自转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1.它决定了昼夜的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如热量、气温、气压、蒸发、水汽凝结及有机界等)具有一昼夜的节奏。

小学科学答案五年级下知识与能力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小学科学答案五年级下知识与能力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探究起跑线供教师参考我们的问题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的猜想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实验材料:蜡烛(手电筒)、地球仪、小皮球、五角形实验方法:1. 调节蜡烛跟地球仪的距离,差不多正好能照亮半个地球仪。

2.确定一个点来观察昼夜交替现象。

(在“地球”上的中国已贴上五角星。

)3. 有顺序的选择你们要验证的情况,讨论方法后再进行。

4. 注意观察做标记的地方能否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并把结果记录。

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太阳与地球的运动………探究接力棒一. 判断题1.√ 2. × 3. √二、综合题1.A. B. C.理由:太阳或地球其中一个做圆周运动,地球上就有昼夜交替现象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探究接力棒综合题1、地心说日心说2、×√××√3、证明地球在自转探究起跑线“摆的方向”验证实验记录表实验时间:年月日“观察傅科摆”讨论记录表分析:1.有变化。

呈顺时针方向变化。

2.不是。

结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探究接力棒一、判断题1、√2、√二、填空题1.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2.自转三、选择题. 2. B.4、谁先迎来黎明探究起跑线“谁先见到太阳”模拟实验记录表“地球的特点及运动情况”讨论记录表探究接力棒一、选择题1.A 2. C 3.A二、判断题×√√×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探究起跑线“北极星“不动”的秘密”讨论记录表探究接力棒一、判断题:√××二、选择题1.C .2. A B.6、地球在公转吗探究起跑线做教材第84页的模拟实验,填写记录表。

观“星”记录表探究接力棒一、填空题1.公转。

年二、判断题×√√√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探究起跑线做教材第86页的四季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结论:同一根木棍在每日的正午十二点,影子的长短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变化。

精选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知识点练习九十七

精选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知识点练习九十七

精选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知识点练习九十七第1题【单选题】当太阳高度较小时,太阳光是倾斜的,地球上被照射的情况是( )。

A、面积小,温度高B、面积大,温度低C、面积大,温度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现象中与昼夜有关的是( )。

A、猫头鹰B、大雁南飞C、小草枯萎【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北部的星空中,有七颗星组成勺子的形状,我们称之为( )。

A、北极星B、北斗七星C、猎户星D、勺星【解析】:第4题【单选题】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4个节气中,白昼最短的是( )A、劳动节B、儿童节C、教师节D、国庆节【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A、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地球公转一周时,同时自转( )。

A、1周B、30周C、365周【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造成的现象的描述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太阳的东升西落B、一年四季的变化C、昼夜长短的变化【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有很多。

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地球自转的方向跟地球公转的方向一样。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2题【判断题】现代科学证明,哥白尼的“日心说”也是错误的。

B、错误【答案】:【解析】:第13题【判断题】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近时是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冬季。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4题【判断题】晚上迷路时,可以通过北极星找到方向。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5题【判断题】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而是垂直的,地球上也还会有四季。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6题【填空题】我国古代人们研究发现:______季和______季正午时物体的影子适中,______季正午时物体的影子最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和复习题
A科学概念
1.地球确实在自传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地球卫星的观测,而且还有来自观察和的试验多种现象。

2.傅科摆是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3.地球自转的特征有: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或自西向东,自转周期为24小时,地球在围绕地轴在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4.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地球上的昼夜现象,地球上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北极星不动等。

5.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

公转过程中,地球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形成极昼和极夜现象。

B目标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1)。

2.昼夜现象与(1)有关。

3.(1)和(2)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3)。

4.当我们同车、船、椅子一起运动的时候,看到车、船、椅子外的景物会向(1)方向运动。

5.(1)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2)。

6.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1),只有黑夜而没有白天的日
子叫(2)。

7.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1)而发生的现象。

8.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1),即(2)或(3)。

9.(1)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2)西边晚。

10.不同地区所处的(1)决定了地区之间的(2)。

11.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有许多事情令人感到奇怪。

如:北半球夏季时,北极中心地区的
白天可达半年时间,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1)。

12.天空中星星围绕(1)(2)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3)产生的现象。

13.从(1)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2)。

14.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1)转动;公转的方向是(2);公转一周是(3)。

15.(1)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2)。

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16.在围绕某一物体(1)时,在(2)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3)。

17.四季的形成与(1)、(2)有关。

18.极昼和极夜现象与(1)、(2)和(3)有关。

19.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1)发生的地区范围。

20.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1)的观测,还有来自(2)的多种现象。

2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1),周期为(2),地球围绕(3)自转,地轴是(4)的。

22.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1),(2),看上去(3)等。

23.(1)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

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
形成了(2)和(3)。

24.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
为(1)。

25.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的学说称为(1)。

26.(1)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在已为世界公认。

27.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1)”的观点。

28.太阳东升西落说明地球在(1)转,一年有四季变化说明地球在(2)转。

二、选择题
1.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的交替,正确的解释是()。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
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A.头顶正上方 B.北极星 C.北斗星
3.下列城市中,一天中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
4.下列现象中与昼夜有关的是()。

A.猫头鹰
B.大雁迁徙
C.小草枯萎
5.在世界时区图中,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
A.1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6.下列哪种现象是液体的冷胀原理造成的:()
A.水管冻裂
B.沸水外溢
C.河水结冰
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顺时针
8.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所以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9.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批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10.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11.提出“地心说”的古希腊天文学家是()。

A.哥白尼 B.托勒密 C.伽利略
12.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A.24小时 B.一天 C.一年
三、判断题
()1.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2.当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们将会在上午通过电视观看到盛大的开幕式直播。

()3.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4.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5.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6.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外面的景物在向后移动。

()7.我国的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8.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四、识图题
1.如图,在四个地球仪中间放一盏灯当作太阳,在公转轨道上确定A、B、C、D四个方
位,调整地轴倾斜指向北方,在北半球同一地点都立一根标杆,标杆正对太阳(正午时间),观察到A、C点标杆长度基本一致、较长;B点长度最短;D点长度最长。

请你判断四个方位的季节。

A: B: C: D:
地球的运动造成了四季的变化,根据我们的研究过程,解释四季的成因:
五、问答题
1.世界时区图将地球分为多少个时区,每隔多少度为一个时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