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进出洞加固施工方案_6841
盾构进出洞地基加固

第一章盾构进、出洞地基加固方法概述一、盾构进、出洞地基加固土层描述盾构进、出洞地基加固是指天然地层土不能满足工程施工需要而必须采取工程措施加以改良的一种工程技术,其目的利用各种工艺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用以提高地基的抗剪切强度,降低地基的压缩性同,改善地基的透水特性,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和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以确保盾构过出洞的安全性,降低盾构隧道施工的风险。
上海地区与城市建设直接有关的是上部70m左右的土层,自上而下分为三个压缩层,其主要特点如下:表层人工填土下面,在不少地区有各种大、深度不同的暗浜,浜土大多是呈流塑状态的黑色淤泥,有臭味。
这种暗浜在市政地下工程与上部建筑施工前需认真勘测清楚并采用地基加固或其他方式来进行处理。
在大致20m深度范围内普通分布有层厚不同的淤泥质粘土层,这层土的塑性指数1p为20左右,液限W1=40~50%,塑限W P=20~25%,r=17~17.5KN/m3,孔隙比常大于1.3压缩系数a0.1~0.2在1MPa-1左右,不排水抗剪强度Su=10~30KPa,灵敏度为3~5。
这层土的强度低、变形大,常造成工程的地基整体稳定性不够,产生过大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上海地区的地基加固大都是针对这层土而进行的。
在大致35m深度范围内的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中普遍夹有薄层粉砂或厚度不等的粉砂层,使上海地区土层的水平渗透系数比垂直向大二个数量级。
这个特点使其在暴露状态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流砂现象,也使得上海的粘性土层中进行井点降水成为可能。
其土层描述以及物理特征详见表1-01和表1-02。
上海地区土层描述二、地基加固方法选择的因素盾构进、出洞地基加固的核心是处理方法的正确选择与实施。
而对某一工程来讲,在选择处理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如地基土的类别、加固深度、周围环境条件、材料来源、施工工基、施工队伍技术素质与施工技术条件、设备状况和经济指标等。
对地基条件复杂、需要应用多种处理方法的重大项目还要详细调查施工区内地形及地质成因、地基成层状况、软弱土层厚度、不均匀性和分布范围、持力层位置及状况、地下水情况及地基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施工中需考虑对场地及邻近建筑物可能产生的影响、占地大小、工期及用料等。
盾构出洞施工方案

盾构出洞施工方案1. 概述盾构出洞施工是现代地下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方式,特别适用于城市地下通道、地铁等工程。
本文将探讨盾构出洞施工的方案设计和实施步骤,以及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2. 设计方案盾构出洞施工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路线设计:确定盾构机的施工路线,包括地质情况、隧道长度和深度等因素。
- 施工工艺:确定盾构机的掘进方式、出洞方式以及拆解方式,保障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 安全保障:制定安全措施,确保施工期间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 管理计划:制定施工进度计划、质量计划和安全计划,保障施工按时完成。
3. 实施步骤盾构出洞施工的实施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现场准备:清理施工场地,搭建临时设施,并进行相关测量和勘探工作。
2. 盾构掘进:按照设计方案,使用盾构机进行掘进作业,控制推进速度和方向。
3. 出洞施工:当盾构机完成掘进任务后,进行出洞工程,包括地表开挖、吊装和拆解盾构机等工作。
4. 安装衬砌:在盾构机出洞后,进行隧道衬砌工程,确保隧道结构牢固。
4. 关键问题在盾构出洞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 地质条件:地质情况对盾构施工影响较大,需要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 施工安全:盾构施工涉及复杂设备和大量作业人员,施工安全至关重要,需要严格执行安全规程。
- 施工质量:隧道结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寿命,施工过程需严格控制质量。
盾构出洞施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地下工程施工方式,扎实而完善的方案设计和严格的施工管理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对盾构出洞施工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盾构进出洞洞门加固方案

盾构进出洞洞门加固方案盾构进出洞加固设计采用管棚注浆,可采用跟踪注浆技术,便于在施工过程中跟踪注浆,并每次注浆后及时冲洗袖阀管,以便下次注浆使用。
管棚注浆指标:管棚注浆浆液为水泥浆液,初拟参数:水泥浆液水灰比0.8:1~1:1,注浆压力:采用0.2~0.4mPa,施工中应根据地质情况,并通过试验确定相关施工参数。
加固后地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小于1Mpa,若达不到要求,则需要进行补注浆液。
盾构洞门加固段采用Φ108大管棚作为加固的主要形式,利用车站或区间工作井明挖基坑作管棚工作室。
管棚工作室可根据施工机具设施及施工工艺要求调整设计。
盾构施工给前搭设管棚,管棚布置如图所示,管棚上边缘紧贴洞门钢环内侧,钢管环向中心间距400mm根据地质适当调整,以保证盾构机顺利出洞,外插角约1°。
钢管采用Φ108mm,壁厚6mm的无缝钢管,管棚分节为5m*3=15m。
两节之间用丝扣连接,丝扣螺纹长度段大于150mm。
相邻两根钢花管的接头要错接,其错接长度不小于1m。
钢管上钻注浆孔,孔径Φ10mm,孔间距200mm,呈梅花型布置。
钢管尾部(孔口段)2.0m,不钻花孔作为注浆段。
从管棚导向管按设计钻孔,钻孔时将钢管随钻头一起钻入地层中,当达到设计深度后停机,钻头用长约150mm的Φ121的钢管,并在钢管一端管口焊接合金制成。
钻头与钢管、钢管与钢管之间用丝扣连接。
向管棚钢管内注浆,注浆顺序先下后上,全孔可采用后退分段注浆方式。
1大管棚加固施工1.1大管棚加固施工设计要求1、管棚布置如图1-1所示范围。
管棚孔口位置沿隧道拱部开挖轮廓线外200mm布置,钢管环向中心间距400mm,外插角约1-2°。
设计要求需要进行19根大管棚钻孔、注浆施工,钻机平台位置可根据机具及工艺情况确定。
图1.1-1 管棚打设布置图2、钢管采用Φ108mm,壁厚6mm的无缝钢管,单个管棚长为15m,分节按照,管棚分节为:3×5=15m。
盾构进洞施工方案

盾构进洞施工方案在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盾构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下隧道的建设。
盾构施工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开挖法具有施工安全性高、对地表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因此备受青睐。
本文将就盾构进洞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盾构进洞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勘测和设计工作,确定洞口位置、设计洞径和施工路线等重要参数。
其次,需要了解地质情况,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和人员。
2. 盾构进洞施工流程2.1 洞口准备首先,需要在洞口处挖掘出一定深度和宽度的坑道,用于安置盾构机并进行开挖作业。
同时,需要进行支护工程,确保洞口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2.2 盾构机进洞盾构机通过洞口逐步推进,同时进行土方开挖和洞壁支护,确保施工过程稳定顺利。
盾构机的操作人员需密切关注机器运行情况,对各项参数进行调整和监控。
2.3 施工管理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及时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施工风险控制盾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存在各种风险。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需要做好风险控制工作。
主要包括对地质情况的充分了解、盾构机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等方面。
4. 施工结束及验收当盾构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施工工程进行全面验收。
验收内容主要包括洞壁平整度、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等方面。
只有通过严格的验收,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结语盾构进洞施工方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施工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施工风险,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盾构进出洞加固施工方案

盾构进出洞加固施工方案盾构机是一种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特殊工程设备,其功能是在地下挖掘出一条洞穴并加固,以便供人员、车辆或管道等通行。
在进出洞口进行加固施工时,需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洞口的稳定性、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1.洞口的稳定性:(1)在进洞口施工之前,需要对洞口进行勘探和分析,以便了解地质情况。
根据洞口的地质情况,确定合适的进洞口施工方案。
(2)根据地质勘探结果,确定洞口的支护方式。
常用的支护方式包括钢板支护、初期衬砌和二次支护等。
(3)根据地质勘探结果,确定进出洞口的施工深度和土方开挖方式。
根据地质情况,可能需要采用爆破方式进行土方开挖。
2.施工的安全性:(1)在进出洞口施工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方案。
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洞口的警示标志、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操作规程等。
(2)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施工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并佩戴必要的安全装备。
(3)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洞口的支护工程和施工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如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3.施工的效率:(1)在进出洞口施工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进出洞口的施工步骤、施工时间和进度计划等。
(2)洞口施工需要使用合适的设备和工具,以提高施工效率。
常用的设备包括挖掘机、抛丸机和喷射机等。
(3)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协调。
施工人员应按照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总之,盾构进出洞加固施工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洞口的稳定性、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确保盾构进出洞加固施工的顺利进行。
盾构进出洞加固施工方案

盾构进出洞加固施工方案一、施工背景和目的:盾构机进出洞施工是指盾构机从洞口进入地下开挖,并最终从另一洞口运出的施工过程。
在盾构机进出洞的过程中,洞口周围地层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可能导致洞口附近地层的变形和不稳定。
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地下环境的稳定。
二、施工方法:1.地质勘探:在施工前,必须对盾构进出洞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探和分析。
通过地质勘探,可以了解到地层的厚度、性质、稳定性等信息,为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2.加固设计:根据地质勘探结果,进行加固设计。
加固设计主要包括洞口锚杆加固、地下水排泄、地层加固等内容。
洞口锚杆加固可以增加洞口的稳定性,地下水排泄可以控制洞口附近地下水位,地层加固可以增加洞口周围地层的稳定性。
3.施工步骤:(1)洞口锚杆加固:首先,在洞口附近的地表上钻孔,并注入水泥浆体,形成锚固体。
然后,将锚杆插入钻孔中,并与锚固体连接。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洞口的力分散到周围的地层中,增加了洞口的稳定性。
(2)地下水排泄:为控制洞口附近地下水位,需要在洞口附近钻孔,并通过管道将地下水引导到其他地方。
这样可以降低洞口附近地下水位,减少地层的变形和不稳定。
(3)地层加固:地层加固是通过注入固化剂或者灌浆来增加地层的稳定性。
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地层加固方法。
常见的地层加固方法包括注浆加固、冻结法加固等。
三、安全措施:1.施工前进行施工方案论证,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可行性。
2.施工过程中进行地下水位的实时监测,及时调整排水和加固的措施。
3.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排除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4.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规程,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四、项目实施进度:根据盾构进出洞加固施工的复杂性和地质条件的不同,施工周期可能会有所差异。
在制定施工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施工时间,并合理安排各个施工步骤的顺序和时间。
同时,应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工程进度表,确保施工的按时完成。
盾构出入井加固施工方案

盾构出入井加固方案一、工程概述:在南北端头盾构出入井范围内,尚预留有部分φ1200上水管未拆除(具体尺寸见后附图),由于既有φ1200上水管与新铺设的φ1200上水管采用弯头连接,因此,未拆除部分主要对连接头起到顶推限制作用,避免由于水压而造成的接头失稳。
鉴于此种情况,为了既要确保盾构土体加固的效果,同时考虑φ1200上水管的安全,拟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二、加固方案加固原则:以不扰动管线为准则,加固方案分三部进行1、利用一道砼梁来连接未拆除φ1200上水管与地下连续墙,利用连续墙的反作用力与水管的摩阻力来共同限制水管的水平位移。
2、为了减小搅拌桩施工带来的土体隆起对管线的影响,在盾构出洞加固区采用SMW工法桩,同时将加固范围由6米缩短为3.5米。
3、未拆除管线底部的土体利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土体加固。
三、施工方法:一)砼梁施工1、施工概况:首先利用一块厚2cm的钢板(1200cm*1300cm)对未拆除φ1200上水管管口进行封堵,然后在钢板与连续墙之间浇注一条长600-800cm,高1300cm,宽1200cm的砼梁,将作用力传递到连续墙上。
2、施工顺序①土体清除:利用人工对管口与连续墙之间的土体进行清除,在清除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土体造成大的扰动,不得用挖机进行开挖。
开挖时要随时对管线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应停止开挖,及时回填。
②管口封闭:利用一块厚2cm的钢板(1200cm*1300cm)对未拆除φ1200上水管管口进行封堵,以防止在砼浇注过程中涌入管中。
③关立模板:基槽开挖及管口封闭完成后,由测量组对砼梁的尺寸进行现场放样,然后进行人工关模,模板采用钢模板,外侧采用方木配合钢管进行支设,内部采用钢筋对撑。
④砼浇注:砼梁浇注采用C20砼,人工浇捣。
二)SMW工法桩施工1、施工概况:为了减小搅拌桩施工带来的土体隆起对管线的影响,在盾构出洞加固区采用SMW工法桩,SMW工法桩以日本进口设备Φ650三轴搅拌机(型号为PAS-120V AR)施工。
盾构进出洞洞门加固方案

盾构进出洞洞门加固方案盾构进出洞加固设计采用管棚注浆,可采用跟踪注浆技术,便于在施工过程中跟踪注浆,并每次注浆后及时冲洗袖阀管,以便下次注浆使用。
管棚注浆指标:管棚注浆浆液为水泥浆液,初拟参数:水泥浆液水灰比0.8:1~1:1,注浆压力:采用0.2~0.4mPa,施工中应根据地质情况,并通过试验确定相关施工参数。
加固后地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小于1Mpa,若达不到要求,则需要进行补注浆液。
盾构洞门加固段采用Φ108大管棚作为加固的主要形式,利用车站或区间工作井明挖基坑作管棚工作室。
管棚工作室可根据施工机具设施及施工工艺要求调整设计。
盾构施工给前搭设管棚,管棚布置如图所示,管棚上边缘紧贴洞门钢环内侧,钢管环向中心间距400mm根据地质适当调整,以保证盾构机顺利出洞,外插角约1°。
钢管采用Φ108mm,壁厚6mm的无缝钢管,管棚分节为5m*3=15m。
两节之间用丝扣连接,丝扣螺纹长度段大于150mm。
相邻两根钢花管的接头要错接,其错接长度不小于1m。
钢管上钻注浆孔,孔径Φ10mm,孔间距200mm,呈梅花型布置。
钢管尾部(孔口段)2.0m,不钻花孔作为注浆段。
从管棚导向管按设计钻孔,钻孔时将钢管随钻头一起钻入地层中,当达到设计深度后停机,钻头用长约150mm的Φ121的钢管,并在钢管一端管口焊接合金制成。
钻头与钢管、钢管与钢管之间用丝扣连接。
向管棚钢管内注浆,注浆顺序先下后上,全孔可采用后退分段注浆方式。
1大管棚加固施工1.1大管棚加固施工设计要求1、管棚布置如图1-1所示范围。
管棚孔口位置沿隧道拱部开挖轮廓线外200mm布置,钢管环向中心间距400mm,外插角约1-2°。
设计要求需要进行19根大管棚钻孔、注浆施工,钻机平台位置可根据机具及工艺情况确定。
图1.1-1 管棚打设布置图2、钢管采用Φ108mm,壁厚6mm的无缝钢管,单个管棚长为15m,分节按照,管棚分节为:3×5=15m。
盾构进、出洞冻结法地基加固工程施工方案

……站-……站区间隧道盾构进、出洞冻结法地基加固工程施工方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年xx月目录1 工程概况 (1)1.1 施工内容 (1)1.2 地面环境与地层条件 (1)1.3 编制依据和执行标准 (3)2 盾构进出洞地基冻结加固设计 (4)2.1 工程特点与施工方法选择 (4)2.2 施工风险分析与施工关键技术 (4)2.3 冻结壁厚度计算复核 (7)2.4 冻结孔布置与冻结壁形成预计 (9)2.5 测温孔布置及其它冻结施工参数 (10)2.6 冻结设计施工参数汇总 (11)3 冻结施工 (14)3.1 施工流程 (14)3.2 冻结孔施工 (14)3.3 冻结制冷系统安装 (17)3.4 积极冻结与凿洞门 (20)3.5 停冻与拔冻结管 (21)4 临时用电设计 (23)4.1 供电方案 (23)4.2 供电系统施工及电气技术要求 (23)4.3 现场安全用电管理 (24)5 管线保护 (26)5.1 冻结施工对地下管线的影响分析 (26)5.2 冻结施工技术措施 (26)5.3 施工监测 (28)5.4 其它管线保护措施 (28)6 施工进度及资源配套计划 (30)6.1 施工进度计划 (30)6.2 水、电供应计划 (30)6.3 劳动力配备 (30)6.4 设备材料供应计划 (30)7 冻结站平面布置 (35)8.1 工期保证措施 (36)8.2 安全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36)8.3 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37)8.4 安全与质量保证体系 (39)8.5 文明施工 (39)9 应急预案 (43)9.1 危险源及应急处理措施 (43)9.2 组织机构与响应机制 (44)附图1 ......站南端头井出洞门位置图. (48)附图2 ......站北端头井进洞门位置图. (49)附表过程控制表 (50)1 工程概况1.1 施工内容……地铁xx线xx……站~……站区间隧道为地下双线单圆盾构隧道,区间全长758.84m,隧道外径6.2m。
常见的盾构进出洞土体加固技术

常见的盾构进出洞土体加固技术摘要:盾构进出洞施工时,洞口土体易流失和坍塌, 造成安全事故。
盾构始发和接收前应根据地质条件进行端头加固[1],确保洞口暴露后正面土体的稳定。
当前常见的土体稳定技术有降水法、高压旋喷桩、深层搅拌桩及冻结法等。
关键字:盾构进出洞、土体加固技术、降水法、高压旋喷桩、冻结法引言:盾构的进出洞施工技术必须根据工程所处地层的土质、水文、环境条件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等级而制定,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进出洞土体加固技术,使其符合各工程的特定工况条件要求,是一项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
1、盾构进出洞施工中易发生的事故1.1洞门处土体涌入井内洞口封门拆除后,井外土体不能自立,井内洞圈的密封装置还不能阻挡洞外的土体,所以洞口外土体随之进入井内,造成地面沉陷,影响附近地下管线和地面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如情况严重,则造成井下无法施工。
1.2洞口周圈涌泥水由于在出洞施工时会损坏洞口密封装置,盾构出洞后没有及时做好洞口防渗漏处理,因此在盾构未全部通过工作井洞圈或已经脱出洞圈时,井外泥水不断从洞圈与盾构之间的间隙涌入井内。
如不及时处理,将导致地面沉陷和洞口处已建设好的隧道产生过量沉降。
1.3盾构出工作井洞口时上抬或下沉盾构出工作井洞口后,就失去了基座的支撑,若在施工中对正面平衡压力值的设定和控制不当,则极易产生盾构的上抬或下沉,这将使刚建成的隧道偏离设计轴线,甚至无法正常施工。
进土部位和进土量控制不当,易使盾构上抬,于是地面也随之隆起;正面土体流失过量,超量出土,易使盾构产生下沉。
1.4管片不良现象盾构进出洞处管片易产生破碎、环面不平、环向旋转、内外张角严重、纵缝喇叭大等现象。
2、进出洞土体加固技术盾构进出洞时需采取土体稳定措施。
洞门外土体能稳定自立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可安全拆除封门。
但在施工时必须对加固处理后的土体实际性能作检测,确认其达到施工所规定的要求,方可拆洞口封门[2]。
当前常见的土体稳定技术有降水法、高压旋喷桩、深层搅拌桩及冻结法等。
盾构工程掘进施工端头加固方案9

盾构工程掘进施工端头加固方案1.1.1端头加固为了确保盾构出洞施工的安全和更好地保护附近的建筑物,盾构进出洞前对洞口土体进行加固。
为此,盾构进始发(到达)井前应对工作井端头一定范围内土体进行加固,对端头井洞门外地基采用三轴搅拌桩加固,并在加固体与地连墙间的间隙采用高压旋喷加固。
经加固的土体应有很好的均质性、自立性、止水性,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MPa,渗透系数小于10-8cm/s。
加固范围:盾构进出洞加固长度11米,加固宽度为盾构外径两侧3米及顶部底部3米,具体详见加固设计图。
1.1.1.1高压旋喷桩施工1.1.1.1.1施工工艺工艺流程见下图示图3.1.1-1 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1.1.1.1.2主要施工方法(1)钻机就位旋喷注浆施工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钻机安装在设计的孔位上,使其钻杆轴线垂直对准钻孔中心位置。
施工时旋喷管的倾斜度不大于1.5%。
(2)钻孔三重管旋喷法施工中采用地质钻机钻孔。
钻孔的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大于50mm。
(3)插管插管是将喷管插入地层预定的深度。
地质钻机钻孔完毕,拔出岩芯管,换上旋喷管插入到预定深度。
在插管过程中,为防止泥砂堵塞喷嘴,可边射水,边插管,水压力一般不超过1MPa。
若压力过高,则易将孔壁射塌。
(4)试管当注浆管插入预定深度后,应进行清水试压,到设备和管路情况正常后,则可开始高压注浆作业。
(5)旋喷高压注浆作业当旋喷管插入预定深度后,立即按设计配合比搅拌浆液,指挥人员宣布旋喷开始时,旋转提升旋喷管,自下而上连续进行喷浆。
值班技术人员时刻注意检查注浆流量、风量、压力、旋转和提升速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且随时做好记录,绘制作业过程曲线。
(6)喷射结束及拔管注浆至设计高度后,拔出喷浆管,注浆结束。
浆液填入孔中。
多余的清除掉。
拔管要及时,不可久留孔中。
(7)冲洗当旋喷提升到设计标高后,旋喷即告结束。
施工完毕把注浆管等机具设备冲洗干净,管内机内不残存水泥浆。
盾构进出洞地基加固方案

盾构进出洞地基加固方案一、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GDGJ08-116-2005;(5)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I-TS-01标土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6)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I-TS-01标土建工程水文、工程地质资料;(7)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I-TS-01标土建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8)施工平面布置图和施工场地及邻近区域内地下地上管线、地下障碍物、地面原有建(构)筑物等调查资料。
二、工程概况本标段工程为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上的站点和区间,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工程包括出入段线明挖段、出入段线-木渎站盾构隧道区间、木渎站、木渎站-金枫路站盾构区间。
共有2个盾构工作井,8个洞门,1个联络通道兼泵房。
木渎站~金枫路盾构区间隧道从木渎站出发,向东沿竹园路到达金枫路站。
沿途在右线里程CK0+472.600~CK1+362.000处穿越白塔河,右线里程CK0+472.600~CK1+362.000处穿越一自然河道,穿越的道路主要为木渎镇金山路及吴中区金枫路。
出入段~木渎站盾构区间隧道从出入段始发井向东沿竹园路到达木渎站,盾构区间单线长418m。
根据我标段施工情况,盾构施工总体筹划如下:左CK0+472.6左CK0+218左CL K0+200左CK1+362按设计需提前对相应位置端头盾构进出洞处进行地基加固处理,二区间共4个端头井加固区,分别处于出入段线东端头、木渎站西端头、木渎站东端头、金枫路站西端头。
三、工程地质、水文及周边环境1、工程地质本标段沿线地基土属第四系(Q)沉积地层,按其成因类型、岩性和工程性能可划分11个工程地质层。
(1)填土层(Q4ml)—层号①上部为杂填土,松散,下部以素土、耕植土为主,呈软~可塑状。
盾构进出洞加固方案课件

• 盾构进出洞概述 • 加固方案设计 • 加固方案实施
盾构进出洞概述
盾构进出洞定义
01
盾构进出洞是盾构隧道施工中的 重要环节,涉及到盾构机的进出 洞和洞口土体的加固。
02
盾构进出洞过程中,需要对洞口 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以确保盾 构机安全进出洞口,同时防止洞 口土体坍塌。
钢支撑加固的注意事项
应选择合适的钢支撑规格和材料,同时应进行承载力和稳定性验算, 确保安全可靠。
注浆加固方案
注浆加固的目的
01
通过注入浆液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防止盾构进出洞过程
中土体的坍塌和变形。
注浆加固的方法
02
根据土质和工程要求选择单液浆或双液浆,通过注浆管将浆液
注入土体中。
注浆加固的注意事项
新材料应用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未来的 加固技术将更加注重对新材料的 研发和应用,以提高加固效果和
耐久性。
绿色加固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 未来的加固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 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
面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挑战与应对
详细描述
该案例重点介绍了某隧道盾构进出洞加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采取 的应对措施。通过该案例的分析,可以了解盾构进出洞加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 问题和解决方法。
某桥梁盾构进出洞加固案例
总结词
特殊情况处理
详细描述
该案例介绍了某桥梁盾构进出洞加固的特殊情况处理方案,包括如何应对桥梁下方的河流、道路等复 杂环境因素。通过该案例的分析,可以了解盾构进出洞加固在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和效果。
进一步优化加固方案的设计,提 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盾构进出洞加固方案

二、盾构进洞加固方案
1、加固区域地层情况 本区区域地层为④-4砾砂、④-4-5圆砾、④-5圆砾、④5-3中-粗砂,所含颗粒最大粒径约为110mm。地层具有岩性 坚硬、砾石含量大、含水丰富,渗透系数大等特点。 2、加固方法 针对本合同的地质情况拟采用的端头井加固方法:端 头井前紧靠车站围护桩2.4m内,采用地面垂直注浆并结合 降水井降水的施工方法,主要以改善地层松散的性状为目 的,以及止水,使隧道顶部及侧面增加抗压强度和粘结性, 实现加固目的,保证盾构机进洞时,洞门土体不产生塌落 从而保证盾构进洞的顺利进行和施工安全。具体施工现场 布置详下图
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地铁一号线第十五合同段盾构分部 2007年5月
一、盾构出Leabharlann 加固方案1、加固区域地层情况 本区区域地层为④-4砾砂、④-4-5圆砾、④-5圆砾、④-5-3中粗砂,所含颗粒最大粒径约为110mm。地层具有岩性坚硬、砾石 含量大、含水丰富,渗透系数大等特点。 2、加固要求 为了避免盾构机出洞时泥砂和地下水从出洞口涌入工作井,保 证盾构掘进顺利进行,应对盾构出洞口附近的地层进行加固处理。 加固深度为隧道外径上各3m、下2.5m范围,宽度为隧道外径 左右各1m范围。初始掘进时车站结构前方14米内必须提前进行降 水处理。 3、加固方法 本次加固拟采用在车站围护桩前施做两排Φ1000@1400钻孔灌 注桩用来挡土,再配合降水井使得初始掘进前方14米内水位将到 隧道中心标高以下4米,来确保盾构出洞施工安全。布置形式详见 下图。下图中A型桩为素砼桩,B型桩内插16根Φ100mm毛竹来提 高桩体的抗剪能力。
A B B B A B B
A B B B A
2
B B
出洞时端头井加固平面图图
A B
B B B A
盾构进出洞端头加固施工方案已阅

盾构进出洞端头加固施工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广泛。
在这个过程中,盾构技术因其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盾构机进入地下后,往往需要通过洞端头与地面相连,而这个地下施工安全难度较大。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必须对进出洞端头进行加固和稳定,本文就盾构进出洞端头加固施工方案进行了探讨。
二、加固原理在盾构机进入地下之前,需要在地面上开挖一定深度的明挖段,以便安装组装盾构机。
同时,为了将盾构机与地面相连,需要在盾构机进入隧道之后,加固洞口。
加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地下空间的承重能力,避免因为地下水位升高或者地面震动等因素,导致隧道和洞口倒塌,从而危及盾构机的施工安全,严重的话还会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盾构进出洞端头加固施工方案中,一般通过加强洞口的封闭性和提高洞口的宽度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方案设计1.加固设施的设计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选择适合的加固设施。
一般情况下,有钢筋混凝土、钢材和人工挖掘加固等几种方案可供选择。
选择何种方案需要考虑到实际施工条件和工程成本。
2.洞口加固方案针对不同工程洞口的形状和尺寸,设计不同的加固网架和支撑体系。
一般的方案是,根据施工需要,在洞口上设置混凝土加固环,并根据洞口尺寸进行板钉的设置。
然后在洞门周边混凝土周边钢筋加固,以增强其承载力。
最后根据洞口形状和密度设置加固杆,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加固施工细节在加固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安全规程,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施的稳定性。
加固前,需要将洞口内的杂物清理干净,以减轻加固物料的重量和防止施工过程中的破坏;同时,需要将加固物料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排列,以确保加固过程的正常进行。
在钢筋混凝土加固时,需要按照钢筋混凝土的优先顺序进行加固,由浅到深转化,并表示钢筋架构,以确保施工稳定和强度。
四、加固施工管理1.施工能力的评估施工前需要评估加固施工的能力,以确保施工员能胜任加固施工工作,消除施工过程中的隐患。
盾构进出洞端头加固施工方案已阅

南京地铁三号线土建工程D3-TA02标盾构进出洞端头加固施工方案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地铁三号线土建工程D3-TA02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一年五月编制: 审核: 审定:南京地铁三号线土建工程D3-TA02标端头加固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32/ J 12-2005;〔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南京地铁三号线D3-TA02标土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5〕南京地铁三号线D3-TA02标盾构端头加固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6〕《基础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7〕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管理办法汇编(一)、(二);2 工程概况2.1总体概况本标段为南京地铁三号线土建工程D3-TA02标包括两站三区间即:林场站~星火路站区间(矿山法)、星火路站、星火路站~高新路站区间(盾构法)、高新路站、高新路站~泰冯路站区间(盾构法):本工程平面位置图见图星火路站高新路站泰冯路站图2-1 工程平面位置图2.2本标段加固情况本区间盾构累计始发、到达8次,加固端头共4个,2个始发端头(星火路站东端头、高新路站东端头);2个到达加固(高新路站西端头,泰冯路站西端头)。
3 加固端头情况描述3.1星火路站东端头地质水文情况⑴端头地质:星火路站所处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1填土及①-2填土层、②-1b2-3 粉质粘土、③-1b2 粉质粘土、④-1b1-2粉质粘土、⑤e 残积土、k2p-2强风化粉砂岩,k2p-3中风化粉砂岩。
表3-1场地岩土层分布表层号地层名称颜色状态特征描述层亚层①①-1杂填土灰褐、杂色松散,局部稍密由碎石、风化岩石、生活垃圾混粘性土组成,回填时间5年左右①-2素填土褐黄、杂色松散由粉质粘土混碎石及砂土组成,回填时间1-7年不等②②-1b2-3 粉质粘土褐黄、灰黄色可塑~软塑含铁锰氧化物,混高岭土,强度自上向下渐软,切面有光泽反应,粉质重,夹粉土薄层,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隧道工程软土地层盾构进出洞加固

隧道工程软土地层盾构进出洞加固本文利用了SMW工法中水泥土搅拌桩的止水功能与H型钢的抗变形能力,在施工场地比较狭小和地下管线复杂的情况下,将其应用于加固某盾构隧道出洞时的周围软土地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概述软土地层盾构进出洞加固通常采用深层搅拌桩,并在搅拌桩与连续墙之间进行旋喷或注浆,但是在施工场地窄小或地下有建筑管线时,这种方法有时将变得无法进行。
本文以上海地铁M8线VB标区间隧道为例,介绍软土地层中采取SMW工法出洞施工技术。
盾构出洞是指盾构机安装调试完成后,对准设计中心点、按照中心线路,自始发井出发,穿过井壁,推过整个加固区的施工过程。
它涉及到盾构机的安装、布置、调试及其所需的配套设施的准备、井壁混凝土的处理、井外地基处理、洞门防流水涌砂处理、盾构机推进控制、管片拼装和环境保护等工作。
2出洞地面准备2.1盾构机的进场由于盾构机自身的体积和重量比较大,在城市繁忙的交通条件下,尽量选择夜深、人少、车少的时间进场,进场前拟定合理的行驶路线,征得交警部门的同意,并邀请交警协助运送。
2.2临时设施在盾构推进施工前,接常规进行施工用电、用水、通风、排水、照明等设施的安装工作;施工必需材料、设备、机具备齐,管片、连接件的储量需满足三天推进用量;井上、井下建立测量控制网并经复核、认可;车架安置到位,电缆、管路等接至井下;对隧道沿线的建筑物以及盾构将要穿越的需要保护的管线布置沉降监测点。
沿线盾构障碍物在盾构推进前开始拔除。
吊运盾构机的大型吊车到位,主吊车采用200t,辅助吊车选择100t,完成盾构机的吊运。
3井下准备3.1盾构承台设备(亦称发射架)作为盾构机在井内的支承台座,在焊接制作时,主要考虑其能够充分承受盾构机自重,可以进行安全的移动操作,并用钢轨、工字钢或其它材料设置一条可靠的盾构推进轨道,保证起步工作准确进行。
3.2盾构机下井安装由于盾构机进场和吊运时被分为几个部分,并在下井时焊接安装了吊钩等连接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地铁 x 号线一期 SG2-4 标段区间工程(x xx 站~建设一路站~建设三路站)(x xx 站北端头建设一路站南端头建设一路站北端头建设三路站南端头)进出洞加固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 :xx工程有限公司xx一期工程建设一路站/xx 站/xx 项目经理部二OO九年七月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1.1 工程概况xxx 站~建设一路站区间采用单圆盾构推进,区间上行线长1278.722m,下行线长 1280.2m。
建设一路站~建设三路站区间采用单圆盾构推进,区间上行线长972.885m,下行线长 975.812 m 。
为确保盾构进、出洞时的安全,对两个区间四个端头井外盾构进出洞区域土体进行加固,加固区域沿盾构推进方向长度出洞区为9 m,进洞区为 6 m,加固断面洞圈轮廓外上、下、左、右各3 m(均为盾构推进方向),加固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 qu ≥1.2MPa,渗透系数≤ 1× 10-8cm/s (加固范围如有改变 , 以设计变更后加固范围为准),主要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桩加固施工工艺。
1.2 工程地质盾构推进区域主要位于第③ 51 层砂质粉土、第③ 61 层砂质粉土夹粉砂、第⑥层淤泥质粘土中。
土层分布情况见下图:两条区间隧道进出洞加固土体主要位于③51 层砂质粉土、③61 层砂质粉土夹粉砂。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2.1施工安排根据现场条件结合本工程特点,按照甲方对安全、质量和工期要求,本工程计划安排 1 台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机,根据区间隧道推进先后顺序在四个端头井外依次进行地基加固。
2.2施工场地布置施工场地布置按照文明施工的要求安排,并根据场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水泥库、浆液搅拌站。
第三章施工技术方案3.1桩位布置根据施工图纸要求,旋喷桩径选用Φ800,相邻桩搭接长度为200mm。
xxx 站北端头出洞加固区共布置424 根桩;建设一路站南端头进洞加固区共布置635根;建设一路北端头出洞区共布置404 根桩;建设三路站南端头出洞加固区共布置 604 根桩;加固断面范围均为洞圈轮廓上、下、左、右各 3 米。
详见《桩位平面布置图》。
3.2机具设备三重管高压旋喷桩。
表 3-1旋喷桩施工机械配备表单位序号设备名称型号电机功率作用(台)1高压旋喷钻机SJB-21160KW喷浆成桩2工程钻机GXL-150115KW成孔3空气压缩机W-6/7-B245KW送气4高压泥浆泵XPB-90E290KW注浆5高压泥浆泵XPB-91C191KW注浆6水泥浆液搅拌筒JBT-123KW拌浆7泥浆泵BW-15033KW排废浆8总配电箱(带表)BD400AI-219分配电箱BD400AI-363.3旋喷桩施工3.3.1施工参数本工程施工拟采用以下工艺参数:名称项目参数值桩径( mm)800压空压力( Mpa)0.732~ 3缩气流量( m/min )喷嘴间隙 mm及个数 2.0 二个压力( Mpa)3~ 5浆液流量( L/min )70~ 80喷嘴间隙 mm及个数 2.0 三个水压力( Mpa)≥28提升速度( cm/min)10~ 15旋转速度( r/min )12~ 14水泥掺量( kg/m3)720土体加固后强度( Mpa)q ≥ 1.2u28本工程高压旋喷桩所用水泥为 P O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由于本工程旋喷桩采用三重管工艺施工,三重管施工时返浆量较大;且本工程施工区域为粉砂土,根据建设三路站和建设一路站端头井地基加固旋喷桩试桩结果和实际施工情况,要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水泥掺量要达到40%,即 720kg/m3。
3.3.2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旋喷桩机就位、调整角度,使钻机的垂直精度控制在1%的范围将喷气孔用封箱带包扎后,开机钻孔至设计孔深开启压缩空气 ,压力水浆液拌制开启浆泵废浆处理按照给定的技参数旋转喷浆提升至桩顶标关闭气、水、浆成桩完毕、移动钻机到下一桩位三重管高压旋喷施工流程图3.3.3施工顺序准确确定孔位;根据现场情况及确定后的孔位, 用 GXY-150型钻机对基坑内的混凝土地坪进行钻凿引孔;旋喷钻机就位,将喷头钻进到加固设计底部深度;开始喷射上提至加固设计顶部高度;将喷头提出地表清洗及移位。
3.3.4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3搭建临设:旋喷施工单台钻机的最大电力要求为170KW,用水量为 200m/ 台2日。
设备材料堆场200m。
根据施工场地布置图搭建水泥库,浆液搅拌站,开挖泥浆沟、池。
接通水、电管线。
材料准备:根据施工技术要求,水灰比为1: 1,有效桩长为 12.2 米, ?800的高压旋喷桩在砂性土中的水泥用量每延米为350kg~400kg。
根据施工图纸,xxx 站南端头、建设一路站北端头、建设一路站南端头和建设三路站南端头 4 个端头加固区土体方量共9018 方,所以水泥用量约为6300 吨。
施工施工期间每天需供 300t 水泥。
桩位测量定位:现场技术人员按经审批后的桩位图、项目部提供的围护结构轴线及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分段、分期放样,每根桩的中心敲上桩标,放样偏差小于 1cm。
( 2)施工桩机就位:根据现场施工的桩位,将桩机移至施工桩位,要求将桩机立轴中心对准桩位中心,并同时将桩机调平,就位偏差小于50mm。
钻进成孔:喷射注浆前进行回转钻进成孔,钻头直径 110mm,各桩成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 0.5m。
成孔时将钻机机架调平,钻具垂直地面,成孔垂直偏差不大于1%。
喷注作业:旋喷桩分序跳桩成孔,例第一序列先喷 1、5、9等桩,再进行第二序列2、6、10喷注作业,使相邻桩施工间隔时间大于48 小时,以保护先喷桩桩体的终凝。
开钻前先检查喷嘴及喷浆口是否完好畅通,喷浆前再作喷气、喷浆试验,当浆压及气压符合设计要求时方可进行喷浆。
喷管下至较设计深度以下20cm,开始拌送水泥浆,然后开泥浆泵及空气压缩机,压力达到设计值并孔口冒浆正常后,开始回转、喷浆、提升当喷管插入预定深度后。
由下而上进行喷射作业,值班人员必须时刻注意检查浆液初凝时间、注浆流量、压力、旋转提升速度等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随时做好记录。
( 3)泥浆管理及外运旋喷桩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废浆,充分利用现场设置的泥浆池及排浆沟,可以用泥浆车外运出场,也可以根据旋喷产生的废浆凝固较快的特点,采用现场堆置,凝固后,以土方形式外运出场的办法。
3.3.5施工技术质量保证措施(1)施工前进行场地平整,挖好排浆沟,并应根据现场环境和地下障碍物的位置情况,复核高压旋喷注浆的设计孔位。
(1)水泥在使用前,进行试验鉴定,搅拌水泥浆用的水,应符合有关规定。
旋喷桩浆液选用4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应根据土体加固强度的需要选为 0.8:1 ~ 1:1 。
旋喷桩施工前,应进行工艺性试桩,以确定各项施工参数,并将试验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并备案。
(2)作好钻机定位,钻机与高压注浆泵的距离不宜过远。
保证钻孔达到设计要求的垂直度,喷射注浆管的允许倾斜度不得大于 1%,钻孔的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 50mm。
(3)开钻前,必须保持高压水泥浆和压缩空气管路系统不堵、不漏、不窜。
(4)施工前应在监理工程师的旁站监督下,对浆液流量、喷浆压力、喷嘴提升速度等进行标定。
当注浆管灌入土中,喷嘴达到设计标高时,即可喷射注浆。
在达到喷射注浆参数要求后,随即进行旋喷注浆,并提升注浆管,由下而上进行喷射注浆。
(5)水泥浆宜在旋喷前一小时内搅拌,旋喷过程中冒浆量应控制在10~25%。
相邻两桩施工两桩施工间隔时间应不小于48 小时,间距应不小于2m。
(6)成桩过程中钻杆的旋转和提升必须连续不中断,拆卸钻杆续喷时,注浆管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100mm。
(7)在高压旋喷注浆过程中出现压力骤然下降、上升或大量冒浆等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提升和喷射注浆以防桩体中断,应及时会同监理工程师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排除故障后复喷高度不得小于 500mm。
如发现浆液喷射不足,影响土体加固强度时,应进行重新复合施工。
(8)派有专人进行详细的施工记录,包括:测量定位、浆液配比、喷降压力、浆液流量、喷嘴提升速度、成桩深度、复喷及复搅等。
(9)对泥浆的沉淀和排放应进行周密的设计和处理,确保施工过程中场地的清洁和不污染环境;(10)当高压喷射注浆完毕,应迅速拔出注浆管,用清水冲洗管路。
为防止浆液凝固收缩影响土体加固标高,必要使可在原孔位采用冒浆回灌或第二次注浆等措施。
3.3.6质量检验标准(1)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每根桩的定位、桩长、垂直度、水泥用量、水灰比、喷浆的连续性、喷浆压力及浆液流量、喷浆提升速度、复搅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跟踪检查。
(2)应采用轻便触探器、静力触探、钻取土样等方法对桩身和桩身强度进行检验、检验点的数量为注浆孔数的 2%~5%,不足 20 孔的工程,至少检验 3 个点。
检测点位置应由监理工程师指定。
(3)所有的试验及检测报告应及时提交检验工程师审查,在得到书面许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3.7保证材料供应计划实施的措施旋喷桩主材水泥甲供。
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生命,为此必须严格控制材料进货渠道,把好材料质量关,即使是业主指定或提供的材料,同样要进行质量自检。
3.3.8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为减小旋喷加固过程产生的水平应力和挤土效应对地下连续墙的影响,采取如下措施:旋喷桩采用跳打法,并根据监测数据调整跳打间距,用以防止局部集中压力对连续墙的影响。
旋喷施工时要求监测单位加强对地下连续墙墙体位移、沉降观测,并及时提供监测数据,需要时进行跟踪监测。
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在必要时调整施工顺序,施工参数或采取其他必要措施,如施工应力释放孔等,以减少对围护墙的影响。
第四章施工计划4.1施工进度计划严格根据甲方计划进度来执行,并按甲方的计划和施工要求精心组织施工。
根据施工经验每天每台桩机可以完成20 根桩。
位置时间xxx 站北端头一个月建设一路站南端头一个月建设一路站北端头一个月建设三路站南端头一个月4.2工期保证措施4.2.1机械设备完好率是保证工期的关键1、严格执行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3、机械设备在使用中不得超荷载作业,或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应严格按照机械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条件使用;4、设备的管、用、养、修动态管理;5、施工机械完好率85%以上,重要机械应有整机或部分总配件备用。
6、配置备用设备,按照施工进度要求,随时投入施工。
4.2.2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是保证工期的关键1、进场的施工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和施工实践,具有一定的施工经验。
2、施工前,施工人员都要进行再培训并接受施工技术及安全教育。
3、施工中,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学习,提高施工质量。
第五章安全保证措施5.1用电安全1、一切电器设备、架空线的安拆工作,必须由持证在职的电工跟班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