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诊疗规范
医院锁骨骨折诊疗规范【概述】锁骨骨折为常见骨折,多见于儿童。
侧向伤力常引起锁骨中断骨折;直接伤力常引起锁骨内侧段骨折;自上而下的伤力常月引起外侧段骨折;严重的伤力可并发锁骨下相血管损伤或肋骨骨折。
【诊断标准】1、诊断依据(1)锁骨伤处疼痛、肿胀。
(2)锁骨畸形,可摸到移位的骨折端、局部压痛;可有骨擦音、骨擦感;患肢有活动障碍。
(3)X线检查,锁骨正位摄片,可了解骨折的内型。
符合上述第(2)或(3)项可确诊2、分类诊断按解剖部位可分类为:(1)内侧1/3骨折。
(2)中1/3骨折。
(3)外1/3骨折。
临床上大约80%的锁骨骨折发生在中1/3段。
外侧1/3骨折有可分为3个亚型:A、无移位骨折,喙锁韧带无断裂;B、有移位骨折,喙锁韧带已断裂;C、关节内骨折,易漏诊,后期可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治疗方案】1、非手术治疗(1)新生儿骨折仅加强护理和休息,常可在2周内愈合。
(2)幼儿和年龄较大的儿童a、无移位者,用吊带或三角巾保护3周。
b、有移位者,常用“8”字绷带固定3周。
(3)成人a、无移位者,用吊带或三角巾保护3~4周。
b、有移位者,需手法复位+ “8”字绷带或锁骨固定带固定5~6周。
(4)全身情况较差者和老年人可仅用吊带或三角巾保护。
2、手术治疗(1)手术适应症a、合并血管神经损伤;b、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c、开放或多发骨折;d、非手术疗法不能改善的严重的移位骨折;e、骨不愈合者。
(2)内固定方法髓内针、接骨板、螺钉、经皮内固定。
(3)术后处理a、术后用三角巾固定3~6周。
b、术后至少半年才能去除接骨板;c、骨不连者至少1年才能去除接骨板;【疗效评估】治愈标准:骨折愈合,功能恢复。
【预后评估】锁骨骨折大多数经非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仅少数需要手术治疗。
创伤外科锁骨骨折诊疗指南
创伤外科锁骨骨折诊疗指南【病史采集】1. 及时完成病史的采集,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内容应包括受伤的时间、机制、部位及伤后处理的经过。
【检查】1. 接诊后必须及时完成体格检查。
2. 尤其注意是否合并血气胸;锐利伤还应注意臂丛神经损伤及锁骨下血管的损伤。
3. 应摄锁骨X线片,如果体检怀疑胸腔损伤,应摄胸部X线片以利确诊。
必要时行CT、MRI检查。
4.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RH血型、凝血四项、生化全系、心电图、B超等,拟手术的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三项、有高血压、心脏病史者行心脏彩超和心肌酶谱检查等。
【诊断】1. 有明确的外伤史。
2. 伤处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有时局部隆起,伤侧肩及上臂拒动;局部压痛,有的可能触及到骨折端,可能触及骨擦感。
由伤侧肩向锁骨方向纵向叩击痛阳性。
3. 锁骨X线片可显示锁骨骨折及其移位情况。
【治疗原则】1. 手法复位:锁骨固定带或横“8”字石膏固定4周。
无移位或青枝骨折可直接用上法固定3周后拍摄X线片,骨折愈合可去除外固定。
2. 手术治疗:对锁骨骨折移位严重,骨折片刺破锁骨下血管或臂丛神经或胸膜顶,则在手术检查的同时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牢固内固定。
也可根据患者的要求施行手术,常规使用锁骨重建钢板。
3.围手术期:麻醉前1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4.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3至5天(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
术后3天内常规复查手术部位x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1次。
术后3天复查血常规,各项检查如有异常随时复查。
5. 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可考虑应用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而且要有足够的剂量,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时,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的方法,将脓性液排除。
锁骨骨折急诊鉴别诊疗指南
锁骨骨折急诊鉴别诊疗指南
【临床表现】
1.有外伤史,局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
2.锁骨位于皮下,伤后局部肿胀,完全骨折学有移位而出现
畸形。
3.直接暴力造成的中段骨折,有可能伤及锁骨下血管及臂丛
神经,出现相应的症状与体征。
【急诊检查】
1.X线检查。
2.注意上肢及手部血运和神经支配情况。
【诊断】
1.体伤后局部疼痛、畸形、活动受限。
2.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和移位情况。
【急诊治疗】
1.儿童的青枝骨折和无移位的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上肢2~3周。
2.有重叠移位的骨折可采用手法闭合复位,“8”形绷带或石膏固定。
应注意腋窝置棉垫。
3.手法复位不满意或骨折不愈合可行切开复位,克氏针或钢板内固定。
4.外端骨折有喙锁韧带断裂者可手术修复。
5.粉碎骨折有血管神经压迫者,宜手术治疗。
【留观指征】除少数病人外,锁骨骨折皆可用非手术疗,一般不常留观,“8”字绷带固定后如担心肢体血运,可短时留观。
【住院指征】需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
【出院指征】
1.手法治疗后伤口情况良好,体温正常。
2.出院后患肢三角巾悬吊。
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1
骨伤二科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一、临床路径一般应按以下流程实施:经治医师完成患者的检诊工作,科室个案管理员和科室临床专家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
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相关护理组在为患者作入院介绍时,向其详细介绍其住院期间的诊疗计划(术前注意事项)以及需要给予配合的内容;经治医师会同个案管理员根据当天诊疗服务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医师版临床路径中的服务项目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
二、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应满足以下条件:诊断明确,没有严重的合并症,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的患者。
三、出现以下情况时,患者应当退出临床路径: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需要转入其它科室实施治疗的;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求出院,转院或改变治疗方式而需退出临床路径的;发现患者因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医疗相关感染等情况不适应继续完成临床路径的。
四、设立紧急情况警告值管理制度。
警告值是指患者在临床路径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异常情况,处于危险边缘,应迅速给予患者有效干预措施和治疗。
五、临床路径的变异是指病人在接受诊疗服务的过程中,出现偏离临床路径程序或在根据临床路径接受诊疗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现象。
变异的处理的遵循以下步骤:记录:医务人员应及时将变异情况记录在变异记录单内;记录应当真实,准确,简明;经治医师应与个案管理员交换意见,共同分析变异原因并制订处理措施。
报告:经治医师应及时向实施小组报告变异原因和处理措施,并与科室相关人员交换意见,并提出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
讨论: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以组织科内讨论,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也可以通过讨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
锁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doc
锁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诊断名称:中医诊断病名:锁骨骨折;西医诊断病名:锁骨骨折(二)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拟订。
1.有明显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骨折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畸形、压痛、异常活动、骨擦音。
4.X线片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一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拟定。
1.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伤后骨折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畸形、压痛、异常活动、骨擦音。
4.CR或CT可明确诊断并确定骨折类型。
(三)证候分期早期指伤后1~2周内,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证属气滞血瘀。
中期指伤后3~4周,肿痛虽消而未尽,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
证属瘀血凝滞。
晚期指骨折4周以后,可见腰酸腿软,四肢无力,活动后局部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
证属肝肾不足。
(四)骨折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二、治疗方案(一)非手术治疗青枝骨折或成人裂纹骨折、因合并其他疾病不能接受闭合穿针及切开手术治疗者、或极少数病人不接受闭合穿针及切开手术而愿承担保守治疗所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者,以“8”字绷带或锁骨固定带固定,配合颈腕带悬吊4周后逐步功能锻炼。
(二)闭合穿针治疗(该方法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第一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计划项目,并出版了操作规范及操作影像材料。
)1、适应症(1)符合锁骨骨折诊断标准;(2)年龄12-70岁;(3)骨折发生在2周以内;(4)锁骨干部骨折,骨折端明显移位;2、禁忌症合并臂丛神经或锁骨下血管损伤需手术切开探查者;已接受其他治疗方法影响该法治疗者;合并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治疗操作者均不适合该方法。
3、术前准备(1)、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血凝四项,确认无手术禁忌症。
锁骨骨折最佳治疗方案
锁骨骨折最佳治疗方案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是由于直接外力作用于锁骨部位而引起的。
在面对锁骨骨折的治疗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锁骨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如何应对这一困扰。
首先,对于非移位的锁骨骨折,保守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包括使用石膏固定或肩部带固定器固定受伤的肢体,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这种治疗方案适用于非移位的骨折,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同时,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
对于移位的锁骨骨折,手术治疗往往是更为有效的选择。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内固定或外固定的方式来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促进骨折的愈合。
内固定通常采用钢板和螺钉来固定骨折部位,外固定则是通过外部装置来固定骨折部位。
手术治疗可以减少骨折部位的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并降低骨折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除了常规的治疗方式之外,一些辅助性的治疗方法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例如,物理治疗可以通过热敷、理疗和运动训练来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和肌肉的恢复。
营养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骨折的愈合过程。
总的来说,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案应该根据骨折的类型、移位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来确定。
保守治疗适用于非移位的骨折,而手术治疗则适用于移位的骨折。
辅助性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肌肉功能。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锁骨骨折的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并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以尽快恢复健康。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案,更好地应对这一困扰,早日康复。
骨科锁骨骨折诊疗指南
骨科锁骨骨折诊疗指南
锁骨呈S形架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是连接上肢与躯干之间的惟一骨性支架。
锁骨位于皮下,表浅,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10%。
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
【病因】
间接与直接暴力均可引起锁骨骨折,但间接暴力较多。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皮下淤血、压痛或有畸形,畸形处可触到移位的骨折断端,如骨折移位并有重叠,肩峰与胸骨柄间距离变短。
伤侧肢体功能受限,肩部下垂,上臂贴胸不敢活动,并用健手托扶患肘,以缓解。
锁骨骨折诊疗策略
锁骨骨折诊疗策略锁骨位于颈部和肩膀之间,是人体结构中一个重要的关节。
由于其好发于肩部外伤等原因,锁骨骨折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
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无法快速痊愈的群体广泛,因此,本文将讨论锁骨骨折的诊疗策略。
一、严格的骨折分级首先,确定骨折类型是治疗任何骨折的第一步。
对于锁骨骨折,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可以分为中段、内侧和外侧骨折。
一般来说,中段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约占锁骨骨折总数的80%以上。
内侧锁骨骨折通常较少见,但由于锁骨接触到颈椎的部位,临床处理的难度相对较大。
外侧锁骨骨折相对较少见,其治疗策略和内侧骨折相似。
二、非手术治疗大多数锁骨骨折都可以非手术治疗。
对于轻微的骨折,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休息、劳动治疗和物理疗法。
但对于严重的骨折,如位移骨折、开放性骨折和血管神经损伤骨折,需要佩戴拆卸式石膏或支撑胸部固定带。
三、手术治疗大部分的锁骨骨折是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治愈的,但当骨折不断或局部完全不稳定时,就需要手术干预。
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1.钢板插入术:这种方法通过在锁骨骨折处插入一块钢板,使骨折恢复到原位。
该手术可以快速修复骨折,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功能和外观。
2.锁骨针:这种手术使用一个或多个箍住锁骨的针,将骨折修复至原位,可以有效治疗中段锁骨骨折。
四、治疗后的相关注意事项1.限制运动:患者需要避免大幅度活动,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医学评估。
2.饮食:患者需要遵循健康饮食原则,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和促进恢复。
3.定期复查:患者需要定期接受复诊和复查,以及针对治疗响应和治疗效果的评估。
综上所述,锁骨骨折的诊疗策略因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骨折而异。
尽管大多数骨折都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治愈,但在一些情况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对于治疗后的患者,我们需要限制运动、遵循健康饮食规则,并定期进行复诊和复查,以确保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提高其健康生活的质量。
锁骨骨折诊疗技术要点
锁骨骨折诊疗技术要点锁骨位于胸廓的顶部前方,全长位于皮下,为上肢带与躯干连接的唯一骨性结构。
易发生骨折,在儿童时期尤为多见。
据资料统计,锁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5.98%。
一、病因及机制①直接外力,如从前方打击、撞击锁骨,或摔倒时肩部直接着地均可造成锁骨骨折。
摔倒时手掌着地,外力通过传导至肩,再传至锁骨,遭受间接外力和剪切应力也可造成骨折。
②据统计,摔伤是锁骨骨折的主要原因,以儿童最为多见。
大约50%的锁骨骨折发生于7岁以下的儿童。
婴幼儿锁骨骨折多是在床上、椅子上以及平地摔伤所致,常为不全的青枝骨折。
骨折部位弯曲成弓形。
有时需与骨代谢疾病所致锁骨弯曲畸形相鉴别。
产伤是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常见原因,占产伤的第一位,发生率为2.8%~7.2%。
产伤所致锁骨骨折与很多因素有关。
如胎儿的重量、产式、产妇分娩的体位、医师的经验等。
剖宫产很少引起锁骨骨折。
成人锁骨骨折多由间接外力引起,但有相当多的病例是由接触性竞技运动和高能量交通外伤引起。
近年来一些报道和研究表明,锁骨骨折绝大多数是直接外力引起。
而伸展位摔倒,经传导外力所致骨折只占极少数。
摔倒时,手掌虽首先着地,但是由于患者的体质量和摔倒时的速度,肩部也会直接着地,因此造成锁骨骨折的最后外伤机理仍为直接外力所致。
此外,当肩部受到直接外力时,造成锁骨中1/3与第一肋骨相顶触撞击,从而可造成锁骨中1/3螺旋骨折。
除创伤因素外,非外伤原因也可造成锁骨骨折。
锁骨本身发生病理改变时,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骨折。
如当锁骨骨髓炎、良性及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时,颈部淋巴结清除术后也可发生锁骨应力骨折。
二、骨折分类锁骨骨折一般按骨折部位分为外1/3骨折、中1/3骨折和内1/3锁骨骨折。
1.中1/3锁骨骨折最为多见,占锁骨骨折总数的75%~80%。
中1/3锁骨骨折发生典型的移位,骨折可为横行、斜行或粉碎性。
2.外1/3锁骨骨折较为少见,占锁骨骨折总数的12%~15%。
根据喙锁韧带与骨折部位相对关系,可再分为几种类型:I型:骨折位于喙锁韧带与肩锁韧带之间,或位于锥形韧带与斜方韧带之间。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锁骨骨折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锁骨骨折1 范围本指南提出锁骨骨折的诊断、辨证、治疗和功能锻炼。
本指南适用于锁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锁骨骨折 clavicle fracture凡发生于锁骨全长的骨折均称为锁骨骨折。
3 诊断[1]3.1病史有明确的锁骨部间接或直接外伤史。
3.2症状体征锁骨处局部疼痛、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的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伴畸形,患侧上肢痛性活动受限。
幼儿可根据外伤史;检查时,可见头倾向患侧,下颏部转向健侧,从腋下托起或提拉上肢出现哭闹或痛苦面容,提示可能有骨折。
3.3影像检查X线正位片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但不易发现骨折前后重叠移位,必要时可摄锁骨斜/轴位片。
锁骨外端及锁骨内1/3骨折,常规X线片有时难以做出诊断,可行CT检查。
3.4分类锁骨骨折一般按骨折部位分为外1/3骨折、中1/3骨折和内1/3锁骨骨折。
3.4.1一类(中1/3骨折)最为多见,中1/3移位骨折可发生典型的移位。
骨折可为横行、斜行或粉碎性。
3.4.2 二类(外1/3骨折)较为少见,根据喙锁韧带与骨折部位相对关系,可再分为几种分型:I型骨折位于喙锁韧带与肩锁韧带之间,或位于锥形韧带与斜方韧带之间。
韧带未受损伤,因此骨折断端相对稳定,骨折没有明显的移位。
是外1/3骨折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II型锁骨外1/3骨折,喙锁韧带与内侧骨端分离,可再分为A、B两型。
IIA型:锥形韧带和斜方韧带与骨折远端保持连接,近骨折块不与喙锁韧带相连,并向上移位。
IIB型:骨折线位于锥形韧带与斜方韧带之间,锥形韧带断裂,斜方韧带与骨折远段仍保持联系。
III型骨折为锁骨外端关节面的骨折。
喙锁韧带保持完整。
3.4.3 三类(内1/3骨折)锁骨内端骨折(骨折线位于肋锁韧带附近)最为少见。
可进一步分为三型:I型骨折线位于肋锁韧带附丽点的内侧,韧带保持完整,骨折无明显移位。
锁骨骨折诊疗技术
锁骨骨折诊疗技术锁骨为长管状骨,呈“S”形架于胸骨柄与肩胛骨之间,成为连接上肢与躯干之间唯一的骨性支架。
因其较细及其所处解剖地位特殊,易受外力作用而引起骨折,属于门急诊常见的损伤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5%;幼儿更为多见。
通常将锁骨骨折分为远端(外侧端)、中段及内侧端骨折。
因锁骨远端和内侧端骨折的治疗有其特殊性,以下将进行分述。
【致伤机制】多见于平地跌倒手掌或肩肘部着地的间接传导暴力所致,直接撞击等暴力则较少见。
骨折部位好发于锁骨的中外1/3处,斜形多见。
直接暴力所致者,多属粉碎性骨折,其部位偏中段。
幼儿骨折时,因暴力多较轻、小儿骨膜较厚,常以无移位或轻度成角畸形多见。
产伤所致锁骨骨折也可遇到,多无明显移位。
成人锁骨骨折的典型移位所示:内侧断端因受胸锁乳突肌作用向上后方移位,外侧端则因骨折断端本身的重力影响而向下移位。
由于胸大肌的收缩,断端同时出现短缩重叠移位。
个别病例骨折端可刺破皮肤形成开放性骨折,并有可能伴有血管神经损伤,主要是下方的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应注意检查,以防引起严重后果。
直接暴力所致者还应注意有无肋骨骨折及其他胸部损伤。
【临床表现】1.疼痛多较明显,幼儿跌倒后啼哭不止,患肢拒动。
切勿忘记脱衣检查肩部,否则易漏诊,年轻医师在冬夜值班时尤应注意。
2.肿胀与畸形除不完全骨折外,畸形及肿胀多较明显。
因其浅在,易于检查发现及判断。
3.压痛及传导叩痛对小儿青枝骨折,可以通过对锁骨触诊压痛的部位来判断,并结合传导叩痛的部位加以对照。
4.功能受限骨折后患侧上肢运动明显受限,特别是上举及外展时因骨折端的疼痛而中止。
5.其他注意上肢神经功能及桡动脉搏动,异常者应与健侧对比观察,以判定有无神经血管损伤;对直接暴力所致者,应对胸部认真检查,以除外肋骨骨折及胸腔损伤。
【诊断】1.外伤史多较明确。
2.临床表现如前所述,应注意明确有无伴发伤。
3.X线片不仅可明确诊断,还有利于对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的判断;有伴发伤者,可酌情行CT或MR检查。
锁骨骨折诊疗规范
附件一:锁骨骨折诊疗规范一、诊断标准(一)有外伤史。
(二)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三)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四)X线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二、证候分类(一)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的方形。
(二)横断型骨折:多见成年人,骨折端可具有典型的重叠,近端向上后方移位,远端向下前方移位。
(三)粉碎型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1/3处有小骨片呈垂直移位。
三、治疗方案(一)急救处理:抗休克、预防感染,做好骨折的临时固定。
(二)手术:适用于粉碎性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
(三)手法复位:适用于横断型骨折并移位,其方法为:1、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
—1 —2、助手将膝部顶住患者背部正中,双手握其两肩外侧,向背部徐徐牵引,使之挺胸伸肩。
3、医者用提按手法,矫正上下移位。
4、采用扁担型夹板置双肩上,用绷带从肩背部经腋下捆扎双肩固定,包扎后,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于胸前。
时间2周。
5、也可采用双圈固定或单圈固定,或“8”字绷带固定。
(四)功能锻炼初期可作腕、肘关节活动,中后期逐渐做肩部练功活动。
(五)药物治疗1、早期(活血祛瘀期)骨折1—2周内。
内服新伤续断汤《中医伤科学》。
当归尾15g、地鳖虫10g、乳香10g、没药10g、丹参15 g、煅自然铜15g、骨碎补15g、泽兰10g、延胡10g、苏术10g、续断15g、桃仁10g、红花10g、桑枝15g。
外用龙芋伤痛散外敷,龙须风湿灵外擦(院内制剂)。
2、中期(接骨续损期),骨折3—6周内。
内服续骨活血汤(中医伤科学)。
当归尾15g、赤芍15g、白芍15g、生地20g、红花10g、地鳖虫10g、骨碎补15g、煅自然铜10g、续断15g、乳香10g、没药10g、五加皮15g、桑寄生20g。
3、后期(坚骨壮筋期),骨折7—10周以后。
内服肢伤三方(外伤科学)。
—2 —当归15g、白芍15g、续断15g、骨碎补15g、威灵仙15g、木瓜15g、天花粉15g、黄芪30g、熟地30g、煅自然铜10g、地鳖虫10g、五加皮15g。
锁骨骨折中医治疗方案
一、中医对锁骨骨折的认识中医认为,锁骨骨折属于“筋伤”、“骨伤”范畴,多由跌扑、撞击、扭挫等外力所致。
骨折后,筋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
治疗原则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为主。
二、中医治疗方案1. 针灸治疗(1)取穴:肩髃、肩贞、肩髎、阿是穴、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2)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采用毫针快速刺入,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手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2. 推拿治疗(1)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站在患者一侧。
(2)先用轻柔的手法在骨折部位及周围进行揉、捏、按等手法,以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和肿胀。
(3)然后,采用抖、拉、拨、滚等手法,使骨折端复位。
(4)最后,用擦、揉、摩等手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3. 中药治疗(1)内服中药: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为原则,方选“活血接骨汤”。
活血接骨汤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牛膝、续断、自然铜、骨碎补、甘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
(2)外敷中药:以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为原则,方选“消肿止痛膏”。
消肿止痛膏组成:大黄、黄柏、黄芩、栀子、生地黄、赤芍、白芷、乳香、没药。
用法:将药物研末,用醋调制成膏,敷于骨折部位,外用纱布包扎,每日更换1次。
4. 功能锻炼(1)早期(骨折后1-2周):以被动活动为主,如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帮助患者活动肩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中期(骨折后3-4周):在早期锻炼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主动活动,如患者自行活动肩部,加强肩关节的屈伸、旋转等功能。
(3)后期(骨折后5周以上):进行全面的肩关节功能锻炼,如拉力器、哑铃等,以恢复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三、注意事项1. 严格掌握适应症,对于严重骨质疏松、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中医治疗。
2.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骨折部位再次损伤。
锁骨骨折的诊疗及护理
锁骨骨折的诊疗及护理锁骨骨折,较为多见,好发于锁骨中外1/3交界处,多为间接暴力所致,成人骨折多为短斜形或横断骨折,儿童多为青枝骨折。
骨折后由于肌肉的牵拉作用往往断端有重叠。
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隆起、压痛。
【主要表现】(1)病史:有外伤史,直接暴力打击造成的骨折少见,多为摔倒时肩部首先着地,冲击锁骨外端造成骨折。
(2)症状体征:患者局部疼痛、肿胀,肩部不敢活动。
检查局部肿胀、隆起、畸形,压痛明显,有骨擦感,肩关节运动受限。
为减轻疼痛,患者常将头部扭向患侧,患侧肩部下沉,用健侧手掌支撑患侧肘部,此为临床特征之一。
幼儿因不能确切说明疼痛部位,且皮下脂肪丰富,形不甚明显,主要表现为啼哭,不愿活动上肢。
(3)辅助检查:肩部X线摄片检查,间接暴力造成的骨折为中段斜形或横断骨折,直接暴力造成的骨折多为粉碎型骨折,多可出现断端重叠移位。
【治疗与护理】对少年或成年有移位的骨折不必强求解剖复位,只要与健侧等长,无上下成角畸形即可,其预后功能满意。
(1)非手术治疗:①儿童青枝骨折时,仅将肘关节屈曲,用三角巾悬吊3周即可。
②成人骨折时如有移位,可进行手法复位后“8”字形绷带固定3~4周。
锁骨骨折复位固定后极少发生骨折不愈合,即使复位稍差,骨折畸形愈合,也不会影响上肢功能。
(2)手术治疗:对于开放性锁骨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应行手术治疗。
通常采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同时进行血管、神经探查并进行相应处理。
术后酌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护理措施:①适当休息。
②“8”字形绷带固定3~4周后解除固定后,逐渐进行功能锻炼。
③手术切开固定者,按手术要求进行手术前后护理。
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诊疗方案锁骨骨折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有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主要症状: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有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主要症状: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二)证候诊断1. 血瘀气滞证:伤后2周以内。
外伤后经络受损,血溢脉外,瘀于皮下筋膜,阻塞气血、气滞血瘀。
局部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
仍有瘀凝气滞,肿痛尚未尽除,断骨已正,骨折未愈,伤处疼痛拒按则加剧,功能活动障碍。
舌红或有瘀点,苔白,脉弦。
3.肝肾不足证:骨折4周以上。
断骨未坚,筋脉疲软,可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数。
(三)骨折分型1.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的弧形。
2.横断型骨折:多见于成年人,骨折端可有典型的重叠,近端向上后方移位,远端向前下方移位。
3.粉碎型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1/3处有小骨片呈垂直移位。
二、治疗方案(一)手法复位适用于有移位的锁骨骨折。
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术者将膝部顶住患者背部正中,双手握其两肩外侧向背部徐徐牵引,使之挺胸伸肩,此时骨折移位即可改善,如仍有侧方移位,可用捺正手法矫正。
(二)外固定治疗1.三角巾悬吊固定适用于幼儿青枝骨折或其他不全骨折,悬吊2-3周。
2.“8”字绷带固定固定用布绷带做“8”字交叉环形固定或锁骨带固定4周,包扎时必须将两肩固定,同时用棉垫保护腋窝内神经血管。
锁骨骨折诊疗规范(标准版)
锁骨骨折【定义】锁骨骨折是指锁骨连续性中断。
锁骨是唯一连接上肢与躯干的支架。
骨干较细,且又有弯曲,遭受外力后易于骨折。
【诊断依据】一、病史:有明确外伤史。
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均可造成锁骨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二、临床症状及体征:1、患侧伤肢活动疼痛,疼痛局限于锁骨部和内外关节部。
2、颈部偏向患侧,颌转向健侧。
3、局部疼痛,肿胀明显,锁骨上、下窝变浅或消失,甚至有皮下瘀斑,骨折处异常隆起。
4、压痛明显,触之有骨擦感及异常活动。
三、特殊检查(无)四、辅助检查:x线正位片周围片可显示骨折类型和移位方向。
若临床检查有骨折征象,但x线正位片未能发现明显骨折线者,可加拍x线斜位片以帮助对骨折线认识。
一、鉴别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及影响检查,可明确诊断。
【证侯分类】一、锁骨中段骨折锁骨中1/3骨折指发生在肋锁韧带以内骨折,占锁骨骨折大部分,大多外端骨折片移位甚少,内骨折端受胸锁乳突肌牵拉而向上移位,呈重叠错位畸形。
(一)锁骨中1/3粉碎骨折骨折部位有明显成角,向上隆突,以内侧骨折端突于皮下者较多,甚至刺出皮肤。
局部压痛明显,有骨擦音及异常活动。
a)锁骨中1/3横断或裂纹骨折骨折部位多在锁骨中外1/3交界处或中段。
裂纹骨折疼痛,甚少症状。
横断骨折,内侧断多向上移位,有压痛,有骨擦音及异常活动。
b)骨中1/3螺旋型骨折多为传达暴力所致,局部疼痛,有骨擦音及异常活动。
二、锁骨远端骨折锁骨外1/3骨折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均可引起,骨折部位在肩锁韧带与喙锁韧带之间。
(一)Ⅰ型骨折本型骨折肩锁和喙锁韧带均未被累及,骨折移位不大。
局部有压痛。
(二)Ⅰ型骨折骨折位于锁骨远段并累及喙锁韧带,该韧带呈部分或全部断裂。
骨折多发生移位。
(三)Ⅰ型骨折指仅累及锁骨远端和肩锁关节的骨折。
喙锁韧带无损伤或未完全断裂。
锁骨体移位不大,但肩锁关节囊已破裂或严重撕脱。
三、锁骨近端骨折锁骨近端骨折指发生在肋锁韧带以内骨折,较少见,多系间接暴力所致,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常伴有胸锁关节严重损伤。
2012年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诊疗方案(2012年修订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有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主要症状: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有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主要症状: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证候诊断1.血瘀气滞证:伤后2周以内。
外伤后经络受损,血溢脉外,瘀于皮下筋膜,阻塞气血、气滞血瘀。
局部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
仍有瘀凝气滞,肿痛尚未尽除,断骨已正,骨折未愈,伤处疼痛拒按则加剧,功能活动障碍。
舌红或有瘀点,苔白,脉弦。
3.肝肾不足证:骨折4周以上。
断骨未坚,筋脉疲软,可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数。
(三)骨折分型1.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的弧形。
2.横断型骨折:多见于成年人,骨折端可有典型的重叠,近端向上后方移位,远端向前下方移位。
3.粉碎型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1/3处有小骨片呈垂直移位。
二、治疗方案(一)手法复位适用于有移位的锁骨骨折。
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术者将膝部顶住患者背部正中,双手握其两肩外侧向背部徐徐牵引,使之挺胸伸肩,此时骨折移位即可改善,如仍有侧方移位,可用捺正手法矫正。
(二)外固定治疗1.三角巾悬吊固定适用于幼儿青枝骨折或其他不全骨折,悬吊2—3周。
2.“8”字绷带固定固定用布绷带做“8’’字交叉环形固定或锁骨带固定4周,包扎时必须将两肩固定,同时用棉垫保护腋窝内神经血管。
锁骨骨折诊疗规范
锁骨骨折诊疗规范一、中医病名:锁骨骨折西医病名:锁骨骨折二、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局部肿胀、皮下瘀血、压痛或有畸形,畸形处可触到移位的骨折断端。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气滞血瘀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1、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锁骨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2、以下情况需手术治疗(1)合并有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者。
(2)开放性骨折者。
(3)多发骨折,尤其同一肢体多发骨折者。
(4)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等。
四、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五、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
(2)尿常规。
(3)便常规。
(4)肝功能、肾功能。
(5)血糖。
(6)凝血功能。
(7)心电图。
(8)胸部X线片。
(9)锁骨正位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六、治疗方法1.手法复位治疗:适用于有移位的单纯性、新鲜闭合锁骨骨折。
2.外固定治疗(1)三角巾悬吊:适用于幼儿青枝骨折或其它不全骨折。
(2)“T”形夹板加“8”字绷带固定或锁骨带固定。
3.若手法效果不佳,则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4.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血瘀气滞证: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2)瘀血凝滞证: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3)肝肾不足证: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5.功能锻炼。
6.护理:辨证施护七、出院标准1.骨折处肿痛明显缓解;2.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对位、对线满意;3.肘腕关节活动良好;4.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八、难点1.闭合复位后无法保持持续的双上肢外展及挺胸位,造成骨折再移位。
2、对有明显移位的锁骨骨折,单纯手法复位很难达到骨折良好的复位,而外固定亦不能维持骨折的良好对位,仅能达到解除骨断端过度的异常活动,维持骨折端在一定的畸形位置愈合,局部可遗留明显畸形。
锁骨骨折诊疗规范
锁骨骨折诊疗规范
锁骨骨折是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
多见于青壮年与儿童,偶见于新生儿产伤。
【诊断标准】
有外伤史,局部疼痛明显,肩部活动受限。
查体局部肿胀,压痛。
骨折有移位时可触及骨折端及骨擦感。
拍摄锁骨正位X线片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
1.中1/3骨折
(1)儿童骨折或无移位骨折,用“8”字绷带固定3~4周后开始功能练习。
(2)有移位时,用“8”字绷带或锁骨带固定4~6周。
(3)中1/3骨折手术指征:
①有血管神经损伤需进行探查手术;
②开放骨折;
③多发骨折,尤其同一肢体多发骨折时可适当选择手术;
④骨折不愈合;
⑤年轻女性为美容考虑,可适当选择手术。
手术方法为髓内针固定或钢板螺钉固定。
2.外侧1/3骨折
(1)无移位或移位很小者,可用颈腕吊带保护3~4周。
(2)锁骨远端骨折移位明显时,复位制动困难,可选择手术治疗。
(3)锁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早期诊断困难。
若晚期出现肩锁关节退行性病变,关节疼痛,可以进行肩锁关节融合术或切除2cm远端锁骨。
3.内侧1/3骨折内侧骨折合并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时需手术处理,否则用吊带制动4周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锁骨骨折诊疗方案2009中医诊断:骨断西医诊断:锁骨骨折一、诊断(一)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有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主要症状: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有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主要症状: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二)证候诊断1.血瘀气滞证:伤后2周以内。
外伤后经络受损,血溢脉外,瘀于皮下筋膜,阻塞气血、气滞血瘀。
局部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
仍有瘀凝气滞,肿痛尚未尽除,断骨已正,骨折未愈,伤处疼痛拒按则加剧,功能活动障碍。
舌红或有瘀点,苔白,脉弦。
3.肝肾不足证:骨折4周以上。
断骨未坚,筋脉疲软,可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数。
(三)骨折分型1.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的弧形。
2.横断型骨折:多见于成年人,骨折端可有典型的重叠,近端向上后方移位,远端向前下方移位。
3.粉碎型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1/3处有小骨片呈垂直移位。
二、治疗方案(一)手法复位适用于有移位的锁骨骨折。
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术者将膝部顶住患者背部正中,双手握其两肩外侧向背部徐徐牵引,使之挺胸伸肩,此时骨折移位即可改善,如仍有侧方移位,可用捺正手法矫正。
(二)外固定治疗1.三角巾悬吊固定适用于幼儿青枝骨折或其他不全骨折,悬吊2—3周。
2.“8”字绷带固定固定用布绷带做“8’’字交叉环形固定或锁骨带固定4周,包扎时必须将两肩固定,同时用棉垫保护腋窝内神经血管。
如病人有手或前臂麻木感、桡动脉搏动触不到.表明布带包扎过紧。
应即适当放松至解除症状为止。
(三)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血瘀气滞证治法: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方药:桃仁、红花、当归、赤芍、血竭、丹参、川断、牛膝、补骨脂、延胡索、甘草。
2.瘀血凝滞证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方药:续骨活血汤加减。
当归尾、赤芍、白芍、生地、红花、地鳖虫、骨碎补、自然铜、续断、乳香、没药。
3.肝肾不足证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
杜仲、枸杞子、山茱萸、黄芪、骨碎补、断续、当归、丹参、巴戟天。
(四)功能锻炼初期可用手指、腕、肘关节屈伸活动或用力握拳活动,中期逐渐练习肩部功能活动,后期拆除外固定可作肩关节各方向活动。
(五)手术疗法1.手术指征(1)锁骨外端骨折伴喙锁韧带断裂。
(2)骨折块压迫邻近的血管神经如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者。
(3)锁骨开放性骨折。
(4)伴有多发性损伤的锁骨骨折,尤其伴有同侧上肢创伤、双侧上肢骨折或者有移位的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者。
(5)不能接受可能存在畸形愈合后的隆起外观要求手术者。
(6)闭合复位后不稳定或复位失败者。
2.手术方法:可用采用闭合复位或开放复位骨圆针固定,亦可选用钢板固定,有骨缺损者应同时植骨。
3.术后按骨折分型中药辨证施治。
(六)护理调摄1.病人固定期间,站立行走时要求病人双手叉腰,昂首挺胸,这样骨折断端在外固定及病人的配合下,才能稳定。
2.睡觉时头部不能垫枕,要把枕头垫在背上,不能患侧卧位。
3.固定期间要密切观察患侧上肢血运情况,防止神经及血管的压伤。
三疗效评价(一)疗效标准:1.治愈:骨折对线满意,骨折已骨性愈合,断端无压痛,功能恢复。
2.好转:骨折对线满意或欠佳,骨折处有骨痂形成,功能未完全恢复。
3.未愈:骨折不愈合或明显畸形愈合,功能障碍。
(二)评价方法:根据患者治疗前后X线表现及骨折愈合情况、骨折处疼痛情况、肩及上肢活动情况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照评价。
四、难点分析与应对1、有部分医师对骨伤科疾病的辨证论治诊治掌握不牢。
应加强年轻医师培训,使年轻医师都能系统掌握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2、有部分患者不能及早正确的进行功能锻炼,应加强患者功能锻炼指导,使其能正确功能锻炼。
锁骨骨折的疗效分析和优化总结(2009年)锁骨位于胸廓的顶部前方,全长位于皮下,呈“S”形管状骨,在肩胛骨和躯干之间起骨性连接支撑作用, 并有稳定肩关节, 参与上肢活动, 保护臂丛神经和锁骨下血管的作用。
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
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多由跌倒时手掌或肩部着地的间接传导暴力所致,前方直接撞击所致较少。
骨折好发于锁骨的中1/3及中外1/3处,斜形及螺旋形多见,直接暴力引起者,可为粉碎性。
锁骨骨折时,内侧断段因受胸锁乳突肌作用向后上方移位,外侧断段则因本身的重力影响而向下移位。
由于胸大肌的收缩,断端可出现短缩重叠移位。
近年来因工业、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业的高速腾飞,锁骨骨折的发生明显上升。
一、疗效评价和分析本科自制定并实施骨科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以来,在临床工作中已经全面实施,严格按诊疗方案进行诊疗,诊断疾病的能力有了提高,诊断明确,治疗方案有章可循,降低了医疗差错,中医治疗特色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中医治疗的存在问题与应对1、仍有部分医师对骨伤科疾病的辨证论治诊治掌握不牢。
要加强年轻医师培训,使年轻医师都能系统掌握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2、非手术治疗虽然不能解剖复位,但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的优点,即使骨折畸形愈合,对功能影响也不大,易于被要求不高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接受。
但非手术治疗由于其固定时间长,固定不可靠,易导致各种继发性并发症,而且多数病人不愿意或不能坚持外固定,因此手术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
手术治疗可大大提高骨折愈合的机会,而非手术治疗可明显降低并发症机会,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是治疗的关键。
3、有部分患者不能及早正确的进行功能锻炼,加强患者功能锻炼指导,使其能正确功能锻炼。
锁骨骨折诊疗方案2010上年度中医疗效评估报告:上年度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总结:一年中我们充分发挥中医骨伤治疗的优势,利用我们的特色疗法,对门诊和住院的患者,根据不同的病情,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疗法,取得了非常好的中医临床效果,尤其是我们采用诊疗方案中的整复、固定、中药配合一定的西医疗法等方法对锁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
现总结、分析、评估如下:分析:锁骨位于胸廓的顶部前方,全长位于皮下,呈“S”形管状骨,在肩胛骨和躯干之间起骨性连接支撑作用, 并有稳定肩关节, 参与上肢活动, 保护臂丛神经和锁骨下血管的作用。
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
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多由跌倒时手掌或肩部着地的间接传导暴力所致,前方直接撞击所致较少。
骨折好发于锁骨的中1/3及中外1/3处,斜形及螺旋形多见,直接暴力引起者,可为粉碎性。
锁骨骨折时,内侧断段因受胸锁乳突肌作用向后上方移位,外侧断段则因本身的重力影响而向下移位。
由于胸大肌的收缩,断端可出现短缩重叠移位。
近年来因工业、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业的高速腾飞,锁骨骨折的发生明显上升。
我们采用的这些方法对骨折患者进行辩证论治,效果令人满意,解决了临床患者的不适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也是我们治疗的目的和目标所在。
评估:采用中医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45例进行观察,其总有效率为100%,其中临床治愈35例,占77.8%,好转10例,占22.2%。
结果可以看出,治疗疗效明显,临床效果客观,体现了特色优势。
经过对中医临床疗效总结、分析及评估,客观地反映了中医骨伤治疗的明显疗效,今年的总有效率较上年有所上升,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需要进一步完善诊疗方案,克服不足,发挥优势,更好地体现中医治疗的优势,现在将2010年诊疗方案优化如下:中医诊断:骨断西医诊断:锁骨骨折一、诊断(一)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有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主要症状: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有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主要症状: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二)证候诊断1.血瘀气滞证:伤后2周以内。
外伤后经络受损,血溢脉外,瘀于皮下筋膜,阻塞气血、气滞血瘀。
局部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
仍有瘀凝气滞,肿痛尚未尽除,断骨已正,骨折未愈,伤处疼痛拒按则加剧,功能活动障碍。
舌红或有瘀点,苔白,脉弦。
3.肝肾不足证:骨折4周以上。
断骨未坚,筋脉疲软,可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数。
(三)骨折分型1.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的弧形。
2.横断型骨折:多见于成年人,骨折端可有典型的重叠,近端向上后方移位,远端向前下方移位。
3.粉碎型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1/3处有小骨片呈垂直移位。
(四)鉴别诊断锁骨骨折应与肩锁关节脱位相鉴别。
二、治疗方案(一)手法复位适用于有移位的锁骨骨折。
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术者将膝部顶住患者背部正中,双手握其两肩外侧向背部徐徐牵引,使之挺胸伸肩,此时骨折移位即可改善,如仍有侧方移位,可用捺正手法矫正。
(二)外固定治疗1.三角巾悬吊固定适用于幼儿青枝骨折或其他不全骨折,悬吊2—3周。
2.“8”字绷带固定固定用布绷带做“8’’字交叉环形固定或锁骨带固定4周,包扎时必须将两肩固定,同时用棉垫保护腋窝内神经血管。
如病人有手或前臂麻木感、桡动脉搏动触不到.表明布带包扎过紧。
应即适当放松至解除症状为止。
(三)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和中成药1.血瘀气滞证治法: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方药:桃仁、红花、当归、赤芍、血竭、丹参、川断、牛膝、补骨脂、延胡索、甘草。
可用舒筋定痛片、独一味分散片口服。
2.瘀血凝滞证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方药:续骨活血汤加减。
当归尾、赤芍、白芍、生地、红花、地鳖虫、骨碎补、自然铜、续断、乳香、没药。
可用接骨丸、骨折挫伤散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