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文化的启示
“动车组”的文化启示
![“动车组”的文化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681832a51e79b89690226af.png)
动车组”的文化启示中国铁路第六次提速令人注目,19 对“动车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250 公里以上。
它并非将动力装置都集中在机车上,而是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是“全动力”火车。
整个“动车组” 列车牵引力大,编组灵活,制动效率高,且调速性能好,即使其中节牵引动力发生故障,对全列车的牵引指标影响也不大。
如果将“全动力”思想引入企业,中国管理的现代化也会尽快实现。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而动车组”的出现,给我们以启示。
企业要“提速” ,关键要找到动力源。
传统企业动力源单一,领导高度集权、事必躬亲,员工只有被动服从。
的领导”确实带动企业向前发展,群众也乐意跟着跑,而“差的领导”使发展受阻,人心涣散。
弱火车头”带出“慢企业”。
这就是我们说的企业管理的火车头文化”。
现代企业的发展,更多的是寻求一种动力的转换和传递让企业每位员工都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形成“全动力文化”、传统“火车头文化”特征传统“火车头文化”是层级或官僚体制下产生的文化形式,主要倡导安全、稳定和秩序,企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在于企业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
在这种文化状态下,企业管理主要采取集权管理模式,领导风格主要表现为事务型,企业的动力源在老板一个人或班子成员。
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集权、一言堂。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一方面具有完善的信息和控制系统,清晰的决策制定机制,标准化的规则和程序,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能够协调、整合任务和职能,并通过信息管理达到稳定均衡发展的目的。
另一方面,这种集权形成的从最高管理到最低管理的直线权职,容易造成管理内向化、纵向梗堵化、基层封闭化,无法应对多变的市场。
特别是一些创业型领导,打下一片江山后,独裁思想和武断行为严重,听不到他人意见,采纳不了别人的智慧,从而出现了“强势老板与弱势下属”的畸形管理层级关系,这是集权不当的典型表现。
领导风格主要表现为事务型、单边决策。
很多企业老总管的面宽且广,事无巨细,难以集中精力抓经营、抓管理、抓决策。
国外高速双层动车组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高速双层动车组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f719a4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1.png)
世界铁路0 引言高速动车组作为旅客运输的载体,是高速铁路运营组织的基础装备。
基于高速铁路重速度、重方便性、列车频率高的特点,且双层动车组对高速铁路技术条件要求高,传统高速动车组基本是单层结构。
随着高速铁路客流量持续增长,部分高速铁路线路运输能力已开始出现紧张现象,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繁忙高速铁路线路上运用双层动车组。
目前,我国部分主要干线繁忙区段的旅客列车对数已占用大部分线路运输能力,大多数旅客列车存在超员现象[1-3]。
随着高速双层动车组生产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双层动车组的运用可为解决我国繁忙高速铁路线路能力紧张问题发挥作用。
1 国外运用情况1.1 日本新干线双层动车组截至2017年11月,日本已投入运营的新干线高速铁路里程为3 041 km,高速列车保有量为401列,当前运营的双层动车组仅有E4系列。
E4系列在上越新干线共有24列,占总列车数的6%。
上越新干线日常运营50个车次,其中双层车为37个,占比74%,发车间隔为20~40 min,密度较低。
除E4系列外,E1系列双层动车组曾运营于东北和上越新干线。
E4系双层动车组(见图1)曾行驶于东北、上越、长野新干线上,目前仅行驶于上越新干线,最高运行速度240 km/h,可与E2、E3系等高速列车重联运行。
该系列车由T+M1+M2+T四辆车构成一个单元,每列为8辆车(4M4T)编组,额定载客数817人,2列重联载客量可达1 634人,是世界载客量最大的双层高速铁路列车之一[4]。
国外高速双层动车组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张庆刚1,乔珂2,曹源3(1.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研发中心,河北 唐山 063035;2. 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北京 100044;3. 北京交通大学 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044)摘 要:传统高速动车组基本是单层结构,随着高速铁路客流量持续增长,部分高速铁路线路存在运输能力紧张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繁忙高速铁路线路上运用双层动车组。
中国轨道号读后感
![中国轨道号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654d2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c.png)
中国轨道号读后感中国轨道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高铁动车组品牌,以其高速、舒适、安全的特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作为一名资深的文案专家,我对中国轨道号有着深刻的了解,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成就感到钦佩。
在阅读相关资料和了解相关信息后,我对中国轨道号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下面我将分享我的读后感。
中国轨道号是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骄傲和象征,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制造的崛起,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团结。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高铁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中国轨道号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以其卓越的技术和性能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无论是动力系统、车辆结构还是车内设备,中国轨道号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甚至有些方面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
这不仅是中国高铁技术的成果,更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国轨道号的高速运行和舒适体验让我印象深刻。
在乘坐中国轨道号列车时,我感受到了强劲而平稳的加速度,仿佛在穿越时空的感觉。
车内的座椅宽敞舒适,环境干净整洁,提供了舒适的旅行环境。
而且,中国轨道号列车还配备了先进的无线网络和娱乐设施,使旅客的旅途更加愉快和轻松。
这些细节体现了中国轨道号对乘客舒适体验的关注和追求。
中国轨道号的安全性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高铁系统以其严格的安全标准和先进的防护措施而闻名。
在中国轨道号的设计和运行中,安全一直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无论是列车的制动系统还是车辆的结构强度,都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和验证,确保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此外,中国高铁还引入了高精度的控制系统和行车管理系统,使列车运行更加精准和可靠。
这显示了中国轨道号在安全问题上的绝对决心和责任感。
中国轨道号的成功离不开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中国高铁工程师们的辛勤努力。
中国政府投资巨大,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政策支持,使中国高铁行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进展。
中国高铁工程师们勇于创新,敢于挑战,凭借自身的才智和勤奋打造了世界级的品牌。
中国轨道号的崛起不仅彰显了中国技术的实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创新的强大潜力。
中国高铁带来的启示
![中国高铁带来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3ab16b4b0717fd5360cdc6f.png)
以下哪些品牌是中国创造的? A.海尔 B.TCL C.联想 D.惠普 E.腾讯 F.飞利浦 G.松下 H.阿里巴巴
ABCEH
什么是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是指在中国生产,版权不一定在
中国。制造只是产品的加工环节,不掌握核心 技术,核心竞争力低下。一般都是低端的技术 和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品为主要制造对象,以国 内廉价的原料和生产劳动力为基础,走的都是 劳动密集型产品,不需要太高的技术水平等。
启示一:目光长远才能树立品牌。今天的高铁,已然成
为中国战略发展的重要成分,大大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并逐渐 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事实证明,一个行业要真正强大,必须要 有长远的目光,不唯眼前利益是图。 “中国制造”是需要一个 长远的规划,以低质量、低价格换取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再不 思长远发展,永远不会有屹立世界巅峰的哪一天。
中国创造对我国经济的好处:
• 具有高的附加值,属于产业链的上游,从世界 范围的角度说,就可以用些无形的东西换回巨 额的财富,可以使整个国家产业更加健康。
• 可以解决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给部分受过 高等教育找不到工作而又不愿当打工仔的人们 提供就业机会。
您坐过高铁吗? 您知道我国高铁的知名度吗?
中国人的高铁生活,真正开始于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的 开通。在一些地方政府和百姓眼里,它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的 引擎。
“高铁的建设将促进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优势互补,有利于 区域内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的快速流动,从而使城市群间人 流、物流效率与质量大幅度提高,拉动沿线经济和城市群的区 域联系,带动相互间的经济发展。”铁路科学院开发处处长王 澜告诉长江商报。 “哪里有高铁,哪里就有城市。”,铁路是发展的根本,铁路 修到哪里,哪里就能建设城镇,哪应新常
论动车型辅导员团队的构建
![论动车型辅导员团队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401dca621eb91a37f1115c6b.png)
论动车型辅导员团队的构建【摘要】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需要借鉴“动车组“带来的理论启示,全力构建动车型辅导员团队。
这既是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本文分析了动车型辅导员团队的内涵,并探讨了构建动车型辅导员团队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辅导员;团队;构建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推进,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内涵和工作质量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为此,有必要借鉴“动车组“理论,综合运用团队管理理念,着力打造一支“人人有动力、整体高效率”的动车型辅导员团队。
1 “动车组”带来的理论启示及动车型辅导员团队的定位动车组列车是除了“子弹头”式的火车头装有牵引列车的动力之外,部分车厢也装有动力装置,车头牵引力和车厢推动力有机组合,凝成牵引和推动列车高速前进的巨大合力,不再仅仅是“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而是每一节车厢都动起来,从拖车变成动车。
这一拖一动、一反一正之间,形成列车高速前进的巨大合力,实现了火车由常速向高速的新跨越。
1.1 动车组带给我们的理论启示1)“动车组”理论凸显的是一种全动力文化。
它不是简单的给每节车厢安装动力,而要靠共同的愿景、浓厚的氛围、健全的机制和过硬的作风。
每个个体都充分释放能量,是动力源,不断推动整体的快速前进,同时,这种动力是以健全的机制和过硬的作风为保障,推动整体的有序、和谐运转。
2)“动车组”理论呈现的是乘法效应。
它不是简单的加法,在动车组理论中,”个体是工作的推动力量,领导是资源的提供者。
”这种工作流程和角色的转变,在恰当的工作机制的润滑下,能够使管理更加严密、个体更加积极、工作更加和谐。
反思我们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如果能将动车组理论运用其中,打造以“全动力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动车型团队,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尽职尽责,那么这个团队必定是优秀的高绩效团队。
中国高铁发展对青少年的启示
![中国高铁发展对青少年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0622b4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8.png)
中国高铁发展对青少年的启示
中国高铁的发展对青少年的启示有:
1.科技改变生活:中国高铁的发展是科技进步的体现,它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提高了交通效率,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
这启示青少年要关注科技的发展,将其作为一种改变生活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2.国家实力与个人福祉:中国高铁的成功建设和发展,体现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
这启示青少年要认识到国家实力的提升不仅对国家有利,也能为个人带来更好的福祉。
3.创新精神:中国高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体现了创新精神。
这启示青少年要培养创新思维,勇于尝试新事物,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4.团队合作:中国高铁的建设和运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和工种之间的紧密合作。
这启示青少年要重视团队合作,学会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5.追求卓越:中国高铁以其高品质、高效率、高安全性赢得了世界的赞誉,这启示青少年要追求卓越,努力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6.开放与包容:中国高铁的成功也源于其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吸收了全球最先进的科技和设计理念。
这启示青少年
要具备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文化,不断学习和进步。
7.责任与担当:中国高铁的建设和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这启示青少年要具备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为社会做出贡献。
最新中国高铁发展心得体会范文(18篇)
![最新中国高铁发展心得体会范文(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24586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d.png)
最新中国高铁发展心得体会范文(18篇)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个人理解和感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惑。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引人深思的心得体会,感受作者的思考与感悟。
高铁发展史心得体会在全球范围内,高铁已经成为现代交通的主力军,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出行的便利性和速度。
高铁发展也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
回顾高铁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艰辛和成功,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本文将通过五段式来探讨高铁发展史的心得体会。
首先,高铁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
在高铁初期的研发阶段,技术问题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然而,通过不断实践和研究,工程师们最终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
从最早的时速200公里的动车到现在的时速超过350公里的高速列车,技术进步使得高铁成为世界上最快的交通工具之一。
这一创新精神和科技进步的力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在不断努力中追求突破。
其次,高铁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作为一项庞大的工程,高铁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政府资源投入。
从高铁的规划、建设到运营,政府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的决策和投资使得高铁的发展能够得到迅速推进,为百姓的出行提供更多的选择。
这也告诉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的高铁事业才能迈向更高层次。
第三,高铁发展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
随着高铁的发展,短途旅行和商务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
原本需要数小时才能到达的地方,现在只需要几十分钟即可。
这极大地缩短了路途时间,也使得人们更加愿意出行。
同时,高铁的到来还带来了新的商机和就业机会。
例如,高铁站周边的商业配套设施、旅游景点和服务业都会得到提升。
高铁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吸引投资也具有积极意义。
第四,高铁发展需要注意保护环境和生态。
盖茨基金会创始人比尔·盖茨曾说过:“200年后,人们会惊叹于人类是如何将蒸汽转化为电力的。
用“动车组”理念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用“动车组”理念推动校园文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081c0817e87101f69e31956f.png)
用“动车组”理念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摘要:本文利用“动车组”理念,提出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结合实际,开拓创新,打造一支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动车组”,使校园文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动车组”理念学生全面发展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完善人格、开发智力、丰富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用“动车组”理念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在新形势下,以往“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普通列车逐渐被车头车厢齐发力的“和谐号”动车组所替代,外部运转速度和内部运行环境都有了大幅提高。
动力再强大的机动车拖带几十节车厢前行,怎么说都显得力不从心,速度的提升会有一定限制。
如何突破这个限制呢?动车组就是解决方案:它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便叫做动车。
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编成一组。
采用了动车组的列车,车厢本身也具有动力,运行的时候,不仅是机车带动,车厢也会“自己跑”,这样把动力分散,更能达到高速的效果。
组织行为理论表明,任何组织要想获得快速成长和良好发展,必须把组织的目标化作组织内部每一个成员的目标,使总体目标与个体目标重合起来、一致起来,从而调动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发挥整体合力,“动车组”效应就是对这一理论的生动诠释。
二、加强党委核心力建设学校党委要有针对性地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形成思想共识,在确立共同愿景的基础上,提出工作目标、引领思想、激发动力、固本强基、创建一流,真正使全体职工团结在党委周围,把党建工作落在实处,做出成绩,提升党委核心领导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发展。
三、点燃“动车组”动力源,多点发力动车组效应的有效发挥,离不开火车头的牵引带动,更需要有效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思维前瞻性和创新性,让职工利益与学校利益紧密结合,凝聚广大职工干部的工作合力。
复兴号,让我看到了梦想实现的样子
![复兴号,让我看到了梦想实现的样子](https://img.taocdn.com/s3/m/96984fc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b.png)
复兴号,让我看到了梦想实现的样子
作为世界上最快的商用动车组之一,复兴号不仅是中国制造的象征,在技术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它配备了高级的智能控制系统、先进的通信设备以及优化的车身结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350公里。
能够以如此高效的速度行驶,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也是对未来世界交通的一种预示。
当我第一次乘坐复兴号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它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车内空间大,座椅舒适,清洁整洁的环境能够让我很好地放松身心。
另外,复兴号的无线网络和电源插座使得我可以轻松地工作和娱乐,这样的体验让我对我祖国的科技进步感到非常自豪。
复兴号的问世,很好的展现了中国在科技方面的实力和创新精神。
它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高速铁路产品,同时也启示着我们对未来世界交通的思考。
我相信,在祖国持续不断的科技发展下,我们一定还会看到更多像复兴号这样的惊人创新。
此外,复兴号的问世也让我了解到,我们要实现梦想,需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成功的技术革新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和抄袭,那只是在别人的基础上赶超。
而要做到真正的领先、真正的突破,我们需要有创新思想和困难克服的精神。
每个人都应该发扬创新意识,面对问题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勇于尝试新的事物,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中不断超越自己。
复兴号的出现不仅仅是又一次的技术突破,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实力和未来的发展。
我深信,以中国创新的精神,以不断提高的科技实力,我们的未来将会更加辉煌。
动车新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动车新技术学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6ef542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9.png)
动车新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一位热爱新技术的青年,我近日参加了一场关于中国动车新技术的学习研讨活动。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动车运行的技术不仅是高铁列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对中国动车新技术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首先,我对“动车组”的概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通过对动车组进行的系统学习,我了解到动车组是指多节机车的组合。
每节机车都有自己的独立控制系统。
为了提高安全性和效率,一列动车通常由多节机车组成,比如Fuxing号动车。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动车组的设计变得越来越巧妙,一些新型技术,如智能运维系统和智能驾驶技术,也已经被引入,使动车组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其次,我对中国动车技术的安全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高铁网络的交通量非常高,这意味着高度精细的系统和先进的技术至关重要。
在中国动车技术有如此高的安全性,这背后是对技术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强调安全管理。
如障碍物防撞装置,空气制动装置以及高精度轮轨监测系统等一系列智能技术,使动车组得以更好地保护乘客和员工的安全。
第三,中国高铁行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研讨会上,我了解到中国高铁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以及中国高铁技术在国际上的快速普及。
中国已经将其高铁技术转移到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全球高铁建设。
在这个越来越需要世界各国彼此合作的时代,中国的高铁技术成为了更美好的未来的路标。
总之,通过参加这次研讨会,我对中国动车新技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我也被中国高铁的创新和进步所启发,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了解新兴技术的发展,反思我们未来可能的贡献。
“动车组”列车给学校管理者带来的启示
![“动车组”列车给学校管理者带来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b53d1dc195f312b3169a55c.png)
・
8 ・
维普资讯
霍明宝 :动车组” “ 列车给学校管理者带来的启示
点是动力来 源分布在 列车各个 车厢的发 动机上 ,打个 比方 发展 比较困难 。 其原因就是 沟通不好 。 在有 说 , 师就是一个个 车厢 的发 动机 , 教 动力 多了 , 就必须有效地 的学校 ,学校管理者总揽全局 ,下属各 处 组织起来 , 使之很好地协调运转 , 朝着一个方 向使劲。 学校管 室 、 岗位分工 合作 , 各 每一个教 师都 清楚学
关键要提高语言表达艺术 。
1 . 要做到 言之有物 。所谓言之有物 , 就是校长 在下属 面前讲话 , 不能空话连篇 , 套话成 堆 , 要尽量 做到实话实说 , 大家经常从校 长的讲话 中, 让 能获 取一些新的有效信息 , 能听 到一些新 的见解 , 能受
到 一些 启 发 。 2 做 到 言之 有理 。 长 在师 生 员工 面前 讲话 , . 要 校
何 去激励下属。 得成功 ,没有学校管理者与员工间的 良性互动则 1 . 激励要 注意适 时进行 。美 国总统里根 曾说过 空想 ;没有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职员工的相互理角 这样一句话 :对下属给予适时的表扬 和激励 , “ 会帮 与 同心协力 , 则无法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 如果等 助他们成为一个特殊 的人 。” 一个聪 明的校长要善 校不 能赋予广大教 职工充分 的尊重和 自由的空间 于经常适时 、 适度地表扬下属 , 这种 “ 零成本” 激励 , 要实现和谐 、 进步 、 发展 , 就永远是一个 口号 。
往往会 “ ” 夸 出很 多为你效劳的好下属。
动车组培训感想
![动车组培训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8a1e4bd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1f.png)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参加动车组培训已经过去了两周。
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亲身体验了动车组驾驶的实践操作,收获颇丰。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培训感想。
首先,我对动车组的运行原理和构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培训,我了解到动车组是一种高速、大容量、安全、环保的现代化交通工具。
它采用电力牵引,由多节车厢组成,最高运行速度可达350公里/小时。
动车组的构造复杂,包括牵引系统、制动系统、供电系统、转向架、车体等部分。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各个系统的原理、功能以及维护保养方法。
这些知识为我今后从事动车组驾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培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动车组驾驶是一项高风险、高压力的工作,需要驾驶人员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协调,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团队精神对我今后的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
此外,培训让我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在培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例如,对动车组各个系统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实际操作不够熟练等。
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我利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此次培训让我对动车组驾驶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1. 严谨的工作态度。
动车组驾驶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驾驶人员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行车安全。
2. 不断学习。
随着科技的发展,动车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作为一名动车组驾驶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 关注细节。
动车组驾驶过程中,细节决定成败。
驾驶人员要关注细节,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行车安全。
4. 团队协作。
动车组驾驶工作需要团队合作,驾驶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总之,此次动车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高速铁路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复兴号给我们的劳动启示
![复兴号给我们的劳动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feca41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e.png)
复兴号给我们的劳动启示它,没有玫瑰的芬芳,却是蒲公英的种子长途跋涉的播撒与飞扬;它,没有杨柳的娇弱,却是白杨的身躯站成永恒的坚毅与刚强,它,没有死水的静谧,却是江河汹涌的澎湃与激荡。
它是科技创新先锋,它创造着人类文明的灿烂辉煌,它是强大的动力,它是无限的荣光,它就是复兴号!面对一日千里的国家铁路大动脉,一个个辉煌的成就,把一个个距离遥远的城市串在一起、把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串在一起、把天南海北的中国人穿在一起。
复兴号就像一根时光的银针,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穿行。
多少个大胆的梦想,在各行铁路工人胼手胝足中实现,多少次豪迈的跨越,是在无数铁路工人挥汗如雨中铸就。
正是因为有了铁路工人的劳动,才有了今天安全、快速、舒适、高效准时的复兴号。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文命名,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去年6月25日“复兴号”正式命名,随后在各条高铁线上傲人驰骋。
八方来客赞美声不绝于耳,纷纷投来钦羡的目光,全中国人、全中国铁路人内心的自豪与骄傲,就一直在不断地升腾、升腾再升腾!复兴号是时代的颜值担当,从外形看,“复兴号”如长剑如巨龙,金红的边线衬映出动静、稳实;车厢里的座椅色调,在柔和的灯饰映照下,淡雅而内敛。
给我的感觉是,清荷出露,温情有加。
复兴号是科技引领时代前沿。
设计合理,开关按钮位置一目了然,车上装了很多传感器,给人超强的安全感,所有操作触手可及。
只为更加便民化。
车厢容量大增、找座更方便、随时知道每个座位的情况、强而稳的免费wifi、全时提供电源、物件放置更有序等。
复兴号无疑是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流动家庭。
复兴号速度更快、舒适度更高、安全性更强。
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促进了人们的健康发展,保障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复兴号正瞄准时代发展需求,一直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中国铁路技术装备的新时代正大步流星走来!中国铁路势头正足,在世界的瞩目下平稳向好发展。
“动车组脑洞”引发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思考
![“动车组脑洞”引发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5f8be1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8.png)
“动车组脑洞”引发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思考提出在职业教学实践中发挥每个学生自带动力地持续主动学习的教育思考,注重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认知基础,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认识“动车组脑洞”概念指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方方面面,而不是只有“车头”。
动车的原理就是每一节车厢都有动力,车厢越多,也就意味着动力单元越多,速度反而不会慢下来。
具体含义是指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平凡创新时代”,它就像动车组一样,每一节车厢都提供了驱动力。
“动车组脑洞”给了我们现代教育教学很多启示和思考,值得探究。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那么把每节车厢比做每个学生个体,如何发挥每一个学生自带动力地持续主动有方法地学习,继而引发思考和创新,这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二、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动车组脑洞”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性,树立学生发展的基础教育观。
带着“动车组脑洞”,我们也可以更深地理解:中国的全球性崛起发展似乎是顺理成章的,水到渠成的,自然生长的。
现代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要根植于基于学生生命发展的基础理念,把有生命的学生看成有生命的“树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性。
我们教师首先要摒弃传统的学科本位观,这种观点认为要首先学好基础知识,再学习应用及其他。
按照这样传统的教育观,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普遍较低,那么如何学好呢?我们现在的职业教育要打破理论为实践做储备、应用的观点。
基于学生发展的基础教育观认为,基础不是事先完全打好的,基础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体现为“活学”,在行动中学,“学得越活,基础就越好”,其意义表现为“应用性”,即“活用”、“学以致用”。
在这一理念引导下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体验”式教学,使学生习得一生所需要的基础——行动能力。
“动车组”列车给学校管理者带来的启示
![“动车组”列车给学校管理者带来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fff2e186edb6f1aff001fd2.png)
的舞台;二要遵 循人 的心理和行
为规律 , 尊重人格 、 理解人心 , 关
心 人 生 , 营 造 一 种 宽 容 大 度 的 “ 器 风 范” 大 ;三 要 营 造 自 由的 学
应 与反 馈 ,也 就是 说 ,好 的沟 通
应该是双 向互动 的。沟通也是要
讲 究方法 的。如果每 一次沟通 ,
3 0公里 以上 。如今 车头所起到 0
的作 用 更 多地 则 是 控 制 。
俗 话 说 : 火 车 跑 得 快 , 靠 “ 全 车 头 带 。” 以往 的 年 代 ,是 信 奉 “ 头 ” 力 的年 代 , 车 神 学校 管理 中 教 师都 是 被 动地 听从 命 令 ,学校 管理 者 一挥 手 ,下 面教 师就 开 始
行 动 , 因此 就 有 了所 谓 的 “ 服 驯 工具 ” “ 块 砖 ” 哪 里 需要 哪 里 、一 (
搬) 的“ 崇高” 境界。随着科 学技 术 的发展 ,学校 管 理也 应进 入
“ 车 组 ”时代 。 因此 , 动 一所 学校
想要获得成功 ,没有学校 管理者
与 学校 员 工 间 的 良 性 互 动 则 是 空 想 ;没 有 学 校 管 理者 和 全 体 教 职 员 工 的相 互 理 解 与 同心 协 力 , 的牵 引 作 用 力 。学 校 管理 者作 为 织 和 领 导 能 力 。 众 所周 知 ,动 车
都 能事先设定一个 目标 ,那 么沟 通 的过 程 就是 向沟 通 目标 不断
靠 近 的 过 程 , 只 有 达 到 目标 后 ,
握, 到心 中有数 , 做 知人善任 , 才
能 带领 整 个 队 伍 去 实 现 既 定 的
目标 。
术氛 围 ,为教 师提供 深入研 究 、
动车文化心得体会
![动车文化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61c621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6.png)
学习“动车组”文化心得体会学校组织的“动车组”文化学习活动给我们的启示是:“同向同频、协调互助、整体驱动、和谐统一”。
同向同频首先就是要求我们要和学校保持高度的一致,人人参与到学校工作中来。
在工作中要具备协同意识,每个人每个教研组,每个班级就像动车组,每节车厢都要目标明确,协调一致。
就个人而言,虽然我是一名交流教师。
但现在到了新学校,就要把新学校当成自己的家。
增强自身的敬业精神和主人翁意识。
对领导安排的事,立即采取行动。
全力配合好班主任做好班级建设。
提高教研组协作意识。
在工作中相互包容,容人之短,取人之长。
彼此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与提高。
严格、标准的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就如在这次完美教室的布置中,我和班主任老师协调互助。
发动家长,发动孩子,让我们二四班这节动车在短短三天时间,就高效,保质、保量的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作。
我觉得这就是动车文化在工作中带给我的最大感受。
动车组文化心得体会学了动车组文化后,我深深体会到,学校发展人人有责,须个个自带动力,积极主动的去工作。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时刻服从领导的安排,时刻以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今年我教四年级语文和三年级美术,在教学上我总是精心的备好每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
针对这个美术课,我自己画的也是“四不像”,但是为了上好美术课,每次上课前,我认真的钻研教材,这节课决定让学生画什么,我就自己先试着画一画,再向我们办公室里的老师请教自己的不足之处,她们总是非常热心的教我并且不厌其烦。
回到家之后,我自己又拿上粉笔在小黑板上画四五遍,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了才到课堂上一步一步去教学生。
这样下来,不光学生学会了画画,我自己的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总之,我们只要发扬动车组精神,大家目标同向,协调互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相信我们团结的三实小团队一定会战无不胜!我更相信我们杰出的三实小人无所不能!“动车组”文化已经浓缩为“同向同频,协调互助,整体驱动,和谐统一”16个字。
学习高铁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高铁精神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b5fa8645a8102d276a22f95.png)
学习高铁精神心得体会高速铁路技术虽然在日本和欧洲率先兴起,但是在中国引进并改造这一技术后,高铁成为中国产业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中国高铁5年走过国际上40年的道路、从追赶者变为全球领跑者,这样神奇的速度,缔造了感人肺腑的“高铁精神”。
所谓“高铁精神”就是:“科学求实、相容并蓄;自主创新、赶超一流;忠诚祖国、拼搏奉献。
”“高铁精神”是继新中国“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之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又一次升华,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高铁产生了革命性的应用,并将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系统性的专利,如列车调度、安全监控等方面,已经超越了西方的铁路系统。
中国高铁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实现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突破,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最佳示范。
面对我国高速铁路取得的一系列惊人的成绩,对我的思想有很大的冲击。
我这几天一直在想,高速铁路的发展,如果没有新的思想,新的管理,新的技术,我们拿什么来适应高铁的时速?只有不断强化高铁的意识,改变旧的思想,摈弃旧的管理,更新旧的技术,在高铁精神的感召下立足本职,努力学习,强化技能,才能更好地迎接“高铁时代”的到来。
一要增强学习意识。
我们需要明白,高铁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不去了解、学习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就跟不上时代前行的脚步,就无法适应高铁的工作需求。
所以,我们要提前学习新的知识,了解新的技术,尽可能在一线的生产工作中体验普速和高铁的差别,总结高铁的管理思想,挖掘优秀的管理经验和现场案例,并将所学所想融入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将学习引入工作,使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在结合中求进步。
二要增强创新意识。
发展离不开创新,38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正是我们铁路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最好的体现。
我们要学习高铁人的创新精神,多听、多看、多思考,在工作中勇于创新,勇于尝试,勇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车组”文化的启示
何谓动车组文化?“同向同频,协调互动,整体驱动,和谐
统一。
”这是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仿效列车动车组搞出的发明。
近年来,他们以“动车组”文化引领企业发展,基本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高铁为什么能风驰电掣?因为车头控制有力,能整体控制
协调,更因为每节车厢都自带动力,他们同向同频,协调互动,整体驱动,和谐统一。
“动车组”文化激励我们不断奋进,超越自我。
同样,学校工作只有上下同心,才能和谐共振,形成合力。
作为学生的领路人,我也是一个班级的车头,也一定要发挥车头作用,让学生能够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前进。
为了让学生都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我要积极爱护每一名学生,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尤其是学困生,我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耐心,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不是害怕学习,厌恶学习。
如果他们每天努力一点,就能进步一点。
让每一个学生都不断前进,整个班级就会不断前进。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和新的教学改革,我们需要的不是叹息和埋怨,而应该是理解和适应。
我们不仅要自己理解和适应,还要帮助学生理解、适应。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除了始终如一地付出深切,真诚的关爱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读懂这种爱,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实现自己的学习愿望。
“动车组”文化启示我们要发掘每个人的内在动能,让每一个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尽职尽责。
作为一名老师,我也要对每一名学生尽责,要像和暖的阳光照耀着他们,让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美丽的笑颜。
春光灿烂,我们不负于你,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学习“动车组”文化,用耳聆听,用心感悟,用手抒写,为我们学校美好的明天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