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试卷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教育学”《德育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卷3
![华中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教育学”《德育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卷3](https://img.taocdn.com/s3/m/d51897c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b.png)
华中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教育学”《德育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A.知与行的矛盾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C.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D.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2.德育目的的要求应当高于德育对象的现实的道德水平﹔德育目的产生于德育活动之前,这体现了德育目的的()。
A.超越性B.可能性C.预见性D.教育性3.()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教育理论,它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A.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B.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C.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D.理论学习道德教育理论4.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这是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以哪一种理论为指导提出来的。
()A.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理论B.活动动机理论C.最近发展区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5.我国德育中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属于()。
A.思想教育的范畴B.政治教育的范畴C.道德教育的范畴D.法制教育的范畴6.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是()。
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法制教育7.以下哪种当代德育模式认为提倡和加强价值观教育是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A.价值观导向模式B.情感体验模式C.行为践履模式D.心理辅导模式8.自我教育法,就是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A.正确B.错误9.通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是德育的()。
A.文化功能B.自然性功能C.个体发展功能D.个体享用性功能10.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权威去体认道德规范的发展阶段是()。
福师1009考试批次《德育论》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福师1009考试批次《德育论》考试复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5abea23186bceb18e8bb16.png)
福师1009考试批次《德育论》考试复习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设计体现了()A、注重个体德性的发展B、注重多样性C、注重实践性D、注重理论性参考答案:A2、更强调和重视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的特征()A、认识性德育课程B、活动性德育课程C、核心德育课程D、隐性德育课程参考答案:B3、对德育活动中的情况作出是否正常的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是什么评价()A、决策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参考答案:B4、德育过程的实质是()A、将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是一种思想、政治、道德的社会传递和社会继承过程参考答案:D5、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这是哪一种德育方法()A、实际锻炼法B、陶冶教育法C、说理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参考答案:B6、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是()A、主观-发展性B、主体-发展性C、客体-发展性D、主题-发展性参考答案:B7、()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教育理论,它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A、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B、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C、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D、理论学习道德教育理论参考答案:A8、人类的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所以在各种科学研究中都应该遵循的研究程序是()A.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新理论B.实践(检验)—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C.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D.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实践(检验)参考答案:A9、以下哪种当代德育模式认为提倡和加强价值观教育是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A、价值观导向模式B、情感体验模式C、行为践履模式D、心理辅导模式参考答案:A10、人文主义方法论的核心与灵魂是()A、科学主义B、人文精神C、狭义的人文主义D、政治学和经济学参考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选出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1、德育目标在德育活动中的作用是()A、对德育内容、方法的导向作用B、对德育活动的激励作用C、对德育实施的协调作用D、对德育评价的参照作用参考答案:ABCD2、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主要功能是()A、传授道德知识B、培养道德行为习惯C、发展道德认识能力D、培养道德意志参考答案:AC3、现代德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A、计划性B、民主性C、开放性D、科学性参考答案:BCD4、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如下哪几个方面()A、实施德育的准备B、德育实施C、德育评价D、综合调控参考答案:ABCD5、以下属于制约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主要因素的是()A、社会的现代化发展B、受教育者的发展C、思想品德心理特点D、教育世界观的因素参考答案:AB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1、思想品德:个体按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等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德育论》题库及答案
![《德育论》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9b3bd1b307e87100f6964a.png)
《德育论》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德育内化2. 道德体验3. 道德学习4. 道德5. 德育二、请依据自己所学习的德育论原理,就下面的教育现象和议论发表自己的分析评论意见(考生也可以自己提供现象或案例)现象分析:对待“韩寒现象”的态度和行为反应对待“韩寒现象”的态度和行为反应,最能够反映教师在面对学生个性发展时的道德境界。
韩寒对教师所设计的固定的学习模式和统一的发展样式,敢于表示反对,他发现“鞋子”夹脚就嚷嚷,甚至索性把夹脚的鞋子脱下扔了,光着脚,自己拣一条似路非路的学习途径往前走去。
那么,究竟怎样对待“韩寒现象”呢?要接纳韩寒这样的学生,教师在学生观上需要超越传统的泛“善恶”观念。
持善恶观念的教师认为,人世间万事万物非善即恶,非对即错,非进步即落后。
学生亦然。
这样的教师在面对学生中的新异现象时,容易把它人为地“道德化”,一定要先分出个错对“善恶”出来,并将所谓“错误”的和“恶”的现象封杀。
韩寒敢于表现自己的个性,其实这就是一种做人的“独特性”,就是一种做人的境界,这种独特性境界中蕴涵着创造性。
韩寒年龄虽小,却已出版了丰硕的成果,就是例证之一。
教师既可以出于多种原因赞成韩寒,也可以出于多种原因反对韩寒,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道德境界。
过去,有些教师的学生观认为,学生上学以后,就应该按照教师所设计的统一模式学习,按照学校规定的统一规格发展。
学生如果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样式,就会被教师认为“猎奇”、“好表现自己”,学生如果表现出不同的生活和发展样式,就会被教师判定为“出格”。
这样,学生按照教师的设计去学习、生活和发展,其学习模式就比较单一,按照教师的发展规格去发展,其发展就缺乏个性,进而缺乏创造性,按照教师设计的生活样式去生活,生活就单调枯燥。
有些较有个性的学生,在学校中,常常受到一些教师的限制,教师给这些学生穿“夹脚鞋”。
但新近的多项研究都发现,学生的个性与其创造性呈高相关关系。
新世纪的教师,应该尽可能提供多种型号的“鞋子”来适应学生们不同的小脚丫,而不要让学生削足适履,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华中师大《德育论》期末考试备考资料全集题及参考答案
![华中师大《德育论》期末考试备考资料全集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bdfb51b9d528ea80c779ce.png)
一、单选题(共 50 道试题,共 50 分。
)1. 学校道德教育不像一般社会影响那样处于自然、无序状态,难以控制。
学校德育作为人的最具教育自觉的一部分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过程,这体现了德育过程的()。
A. 计划性B. 正面性C. 复杂性D. 多端性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2. 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弗洛伊德B. 柯尔伯格C. 班杜拉D. 杜威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3. 德育过程的实质是()A. 将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B.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C. 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 是一种思想、政治、道德的社会传递和社会继承过程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4. 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这是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以哪一种理论为指导提出来的。
()A. 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理论B. 活动——动机理论C. 最近发展区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5. 外国德育思想产生可以追溯到()A.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B. 文艺复兴时期C.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后D.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6. 以生活为基础来开展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在方式上应()。
A. 凸显生活性B.实践道德生活C.取材于现实生活D.通过实际的生活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7. 我国《小学德育大纲》颁布于()。
A.1983年B.1993年C.1995年D.2000年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8. 德育能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素质,这体现了它的()。
A. 文化功能B. 政治功能C. 经济功能D. 自然性功能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9. 学校德育通过系统的德育学科课程,可以向学生传播一定的政治理论,这体现了它的()。
A. 文化功能B. 政治功能C. 经济功能D. 自然性功能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10.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A. 知与行的矛盾B. 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C. 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D. 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11.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设计体现了()A. 注重个体德性的发展。
《德育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德育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994e0faf1ffc4fff47ac03.png)
《德育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题,共40分)1.认为儿童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和改变的教育家是()A.班杜拉 B.柯尔伯格 C.赞科夫 D.凯洛夫2.学校德育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A.集体主义教育 B.理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劳动教育3.现代德育的功能具有()A.全面发展性 B.全面性 C.科学性 D.主体独立性4.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是()A.社会实践活动 B.人际交往活动 C.理论学习活动 D.信仰敬拜活动5.目前国内关于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安排的意见或模式主要有结构迁移说、阶段连续说和()A.社会适应说 B.螺旋循环说 C.社会建构说 D.自我建构说6.学校群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学生集体是()A. 共青团组织B. 班集体C. 学生会D. 班委会7.德育效果检测最主要、最经常的检测形式是()A. 学生个人自查自测B. 学生集体查测C. 学生相互查测D. 教师查测8.关于古代学校德育内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基本目标是“明人伦”B. 职能是维护社会上层建筑C. 有明显的奴役性、专制性特点D. 有明显的经验性、开放性的特点9.不属于社会主义德育初级性的是()A. 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B. 社会主义初级性质的德育C. 初级性质的现代德育D. 反资本主义性质的现代德育10.对人的身心发展和思想、情感及行为具有定向调控动力作用的是()A. 品德B. 智力C. 认知D. 意志11.不属于学校主要德育管理人员的是()A. 大队辅导员B. 班主任C. 年级组长D. 任课教师12.班集体德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A.培养剥削者B. 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C. 培养知识分子D. 培养统治者13.对品德认识产生能动作用的是()A. 品德知识B. 品德动机C. 品德意志D. 品德行为14.班集体教育者的工作重点和做好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关键是()A. 狠抓班集体的组织和培养B. 优秀学生C. 学生干部D. 全体学生15.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基本形式不包括()A. 校外辅导站B. 走出去,请进来C. 关心下一代协会D. 通讯联系16.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A.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 B.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C.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D.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17.品德修养的主要方法是()A.实践法 B.陶冶法 C.评价法 D.内省法18.教育者要善于把握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这要求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发展的()A.顺序性和阶段性规律 B.稳定性和可变性规律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规律 D.持续性和连贯性规律19.新时期我国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这反映了我国德育的()A.统一性 B.全民性 C.全面发展性 D.整体性20.学校德育管理的基本职能是()A.协调各科德育关系 B.控制纪律 C.规划目标 D.组织德育活动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题,共20分)21.价值观澄清学说强调榜样示范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德育论》题库及答案
![《德育论》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9b3bd1b307e87100f6964a.png)
《德育论》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德育内化2. 道德体验3. 道德学习4. 道德5. 德育二、请依据自己所学习的德育论原理,就下面的教育现象和议论发表自己的分析评论意见(考生也可以自己提供现象或案例)现象分析:对待“韩寒现象”的态度和行为反应对待“韩寒现象”的态度和行为反应,最能够反映教师在面对学生个性发展时的道德境界。
韩寒对教师所设计的固定的学习模式和统一的发展样式,敢于表示反对,他发现“鞋子”夹脚就嚷嚷,甚至索性把夹脚的鞋子脱下扔了,光着脚,自己拣一条似路非路的学习途径往前走去。
那么,究竟怎样对待“韩寒现象”呢?要接纳韩寒这样的学生,教师在学生观上需要超越传统的泛“善恶”观念。
持善恶观念的教师认为,人世间万事万物非善即恶,非对即错,非进步即落后。
学生亦然。
这样的教师在面对学生中的新异现象时,容易把它人为地“道德化”,一定要先分出个错对“善恶”出来,并将所谓“错误”的和“恶”的现象封杀。
韩寒敢于表现自己的个性,其实这就是一种做人的“独特性”,就是一种做人的境界,这种独特性境界中蕴涵着创造性。
韩寒年龄虽小,却已出版了丰硕的成果,就是例证之一。
教师既可以出于多种原因赞成韩寒,也可以出于多种原因反对韩寒,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道德境界。
过去,有些教师的学生观认为,学生上学以后,就应该按照教师所设计的统一模式学习,按照学校规定的统一规格发展。
学生如果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样式,就会被教师认为“猎奇”、“好表现自己”,学生如果表现出不同的生活和发展样式,就会被教师判定为“出格”。
这样,学生按照教师的设计去学习、生活和发展,其学习模式就比较单一,按照教师的发展规格去发展,其发展就缺乏个性,进而缺乏创造性,按照教师设计的生活样式去生活,生活就单调枯燥。
有些较有个性的学生,在学校中,常常受到一些教师的限制,教师给这些学生穿“夹脚鞋”。
但新近的多项研究都发现,学生的个性与其创造性呈高相关关系。
新世纪的教师,应该尽可能提供多种型号的“鞋子”来适应学生们不同的小脚丫,而不要让学生削足适履,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小学德育论试卷
![小学德育论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b472f4125c52cc58bd6be66.png)
《小学德育论试卷》 A卷年级专业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着重于传授道德知识, 发展道德认识能力,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A 隐性德育课程B 活动性德育课程C 认识性德育课程D 辅导性德育课程2、更强调和重视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的特征?()A、认识性德育课程B、活动性德育课程C、核心德育课程D、隐性德育课程3、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其道德认识,这是那一种德育方法?()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说理教育法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A、知与行的矛盾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C、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D、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5、对德育活动中的情况作出是否正常的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是什么评价()A、决策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6、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访谈、发问卷等方式来了解德育现状,收集有关事实、数据等材料,这是哪一种现代德育研究方法()A、观察法B、活动产品分析法C、调查法D、经验总结法7、个性教育本质上是()A、素质教育B、心理教育C、道德教育D、知识教育8、20世纪50-60年代是当代西方国家德育理论发展的哪个阶段()A、新道德教育理论建立时期B、道德教育理论沉寂时期C、道德教育理论繁荣时期D、道德教育理论成熟时期9、优化认识性德育课程,首先应该把德育的重点放在()A、简单记忆某些规范、原则B、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C、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念D、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上10、日本学校德育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突出民族精神的培养B、注重传统道德观念的形成C、推行大一统的德育管理体制D、把传统儒家伦理当作学校相对稳定的内容一以贯之,使学校德育能以不变应万变,发挥更大作用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在陶冶教育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A、思想品德课B、人格感化C、环境陶冶D、艺术熏陶2、制约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因素有()A、社会的现代化发展B、受教育者的发展C、思想品德心理特点D、教育世界观的因素3、当代我国的德育模式主要有哪几种?()A、价值观导向模式B、情感体验模式C、行为践履模式D、心理辅导模式4、以下属于确立德育目标、内容的方法论原则的有()A、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统一B、适应性与超越性统一C、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D、民族性与全人类文化因素相融合5、人的价值包括()A、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B、尊重真理C、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D、热爱知识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德育泛政治化的后果是什么?2.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有何区别?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1.我国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及其弊端?2.如何理解德育与政治的关系?3.政治与道德有何区别?小学德育论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答案: C2、答案: B3、答案: D4、答案C5、答案: B6、答案: C7、答案: B8、答案: B9、答案: D 10、答案: 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答案:BCD2、答案:ABCD3、答案:ABCD4、答案:ABCD5、答案:AC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德育泛政治化的后果是什么?答:(1)它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
XXX《德育论》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XXX《德育论》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06504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14.png)
XXX《德育论》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XXX《德育论》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1.东方国家和民族的德育目标受到儒家思想道德的影响,这表明哪一因素对德育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A.经济政治制度B.生产力状况C.一定社会的精神文化、民族传统D.德育对象的需要满分:2分正确答案:C2.德育的目的在于(),这是德育区别于智育、体育、美育的主要标志。
A.开发智力B.育德C.强身健体D.陶冶情操满分:2分正确答案:B3.()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A.XXXB.老子C.XXXD.XXX满分:2分正确答案:C4.德育过程的本质是()A.造就人格主体或再生产人格主体的过程B.造就人格客体的过程C.造就再生产道德客体的过程D.制定人格规范的过程满分:2分正确答案:A5.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人活动D.集体活动满分:2分正确答案:B6.在近代西方那一本著作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人格”()A.《爱弥尔》B.《人格教育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普通教育学》满分:2分正确答案:D7.现代学校德育管理与现代经济管理和其他非学校管理的区分在于()A.客观性B.主观性C.教育性D.实践性满分:2分正确答案:C8.在现代中国是哪一部书提出进行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包孕三纲目八条目()A.《论语》B.《大学》C.《孟子》D.《中庸》满分:2分正确答案:B9.人格评测的指标只能以()要求为参照加以设计。
A.德育内容B.德育方法C.德育评价D.德育目标满分:2分正确答案:D10.人生观、世界观已初步形成是在哪一年龄阶段()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初期满分:2分正确答案:D11.制定学校德育计划的前提是()A.建立健全规章制度B.检查总结经验C.确定德育目标D.构造开展德育举动满分:2分正确答案:C12.从体系观来看德育过程,()仍然是德育体系运作过程的主要控制者或发轫者。
福师09秋学期《德育论》在线作业一附答案
![福师09秋学期《德育论》在线作业一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0b854b2b160b4e767fcf5f.png)
福师09秋学期《德育论》在线作业一附答案一、单选题(共 12 道试题,共 24 分。
)V1. ()在《普通教育学》等著作中强调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A. 赫尔巴特B. 卢梭C. 裴斯泰洛齐D. 康德满分:2 分2. ()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A. 孟子B. 老子C. 孔子D. 荀子满分:2 分3. ()是着重考察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变化的过程。
A. 社会学B. 心理学C. 哲学D. 德育心理学满分:2 分4. ()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包括德智体三者的初步的教育理论。
A. 洛克B. 卢梭C. 裴斯泰洛齐D. 康德满分:2 分5. 信念是()A. 一种知识体系B. 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和科学性C. 是一种思想和理论D. 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满分:2 分6. 世界观是()A. 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B. 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C. 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D. 科学的人生态度满分:2 分7. ()是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是为形成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A. 政治教育B. 道德教育C. 思想教育D. 法制教育满分:2 分8.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全员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自主体性的管理活动,这体现现代德育管理的那一原则()A. 整体性B. 教育性C. 民主性D. 方向性满分:2 分9. ()是要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A. 政治教育B. 道德教育C. 思想教育D. 法制教育满分:2 分10. 制定学校德育计划的前提是()A.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B. 检查总结经验C. 确定德育目标D. 组织开展德育活动满分:2 分11. 德育的目的在于(),这是德育区别于智育、体育、美育的主要标志。
A. 开发智力B. 育德C. 强身健体D. 陶冶情操满分:2 分12. ()是要对学生进行无产阶级政治思想、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所持的立场,懂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道理。
[德育论]期末测试试题与答案
![[德育论]期末测试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abbdbabb68a98270fefa0d.png)
[德育论]期末测试试题与答案一、单选(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伦理学的最高追求是____1____。
A.幸福B.快乐C.正义D.良心正确答案:B2.近亲不能结婚,那么,同类能不能相食,____1____;异类不能不能性交,____2____。
个人没有生命处置权利。
A.能;不能B.不能;能C.能;能D.不能;不能正确答案:A3.佛家说,世界生灭变化,分为成、住、坏、___1____四劫。
A、灭;B、空;C、劫;D、生正确答案:B4.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____1____去之,____2____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A.庶民;君子B.君子;庶民正确答案:A5.伦理是以人性、____1____、人与人之间的正的关系为基准(相对于邪的关系),显现人在宇宙或者世界上的一切关系,以及这些关系遵循的____2____,还有关于人性和这些关系的知识。
A.人伦结构;道理和规则B.物性;道理和规则C.人伦结构;制度D.物性;制度正确答案:A6.伦理学,说得最直白一点,当然是研究伦理的学问,它是讨论人的存在、生存、生活的合理性、合法性和现实性,以及人性的____1____变成____2____的学问。
伦理学的最大话题是人的幸福。
伦理学具有浓烈的思辨意义,因为伦理主要是针对心性结构、人伦秩序进行逻辑上的融通与交合。
A.有限性;现实性B.无限可能性;现实性C.有限性;合理性D.有限性;无限可能限性正确答案:A7.道德指个人和人类在行道过程中,内心对道的体认,这个体认就是人的内在品质,使人与道一体化,而这种____1____,显现在人与周围的一切____2____之中。
道既是本体论的,又是认识论的,还是政治学的。
A.关系;内在的品质B.体认;事物C.内在的品质;关系D.事物;体认正确答案:A8.在中国人的概念中,道德是____1____,也叫良知,是人性中先天的善。
道德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很高的____2____。
福师12秋《德育论》在线作业一
![福师12秋《德育论》在线作业一](https://img.taocdn.com/s3/m/d8f0f546011ca300a6c390f4.png)
福师12秋《德育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得分:401. 在一项德育方案实施之前进行可行性评价,将要进行的德育活动是否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与德育方案是否可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是一种什么评价()A. 诊断性评价B. 决策性评价C. 形成性评价D. 总结性评价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得分:22. 在近代西方那一本著作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A. 《爱弥尔》B. 《道德教育论》C. 《民主主义与教育》D. 《普通教育学》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得分:23. 最早提出集体教育的是哪一位教育家()。
A. 陶行知B. 马卡连科C. 苏霍姆林斯基D. 布鲁纳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得分:24. 优化认识性德育课程,首先应该把德育的重点放在()A. 简单记忆某些规范、原则B. 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C. 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念D. 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上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得分:25. 人生观、世界观已初步形成是在哪一年龄阶段()A. 幼儿期B. 儿童期C. 少年期D. 青年初期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得分:26. ()是衡量和评价德育工作的唯一尺度。
A. 德育目标B. 德育方法C. 德育原则D. 德育内容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得分:27. 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
A. 是一种社会现象B. 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C. 是一种生物现象D. 是人的偶然的表现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得分:28. 德育过程论的研究对象是()A. 客观的事物B. 德育的客观运动过程C. 静止的事物D. 社会规律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得分:29.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A. 社会公德B. 职业道德C. 家庭道德D. 生活道德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得分:210. ()应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A. 德育内容B. 德育方法C. 德育评价D. 德育目标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得分:211. 什么是一个人一生中接受品德教育的开端()。
福师1208考试批次《德育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8考试批次《德育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c45adead51f01dc281f1af.png)
福师1203考试批次《德育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1、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这是哪一种德育方法A、实际锻炼法B、陶冶教育法C、说理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答案:B2、更强调和重视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的特征?A、认识性德育课程B、活动性德育课程C、核心德育课程D、隐性德育课程答案:B3、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这是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以哪一种理论为指导提出来的。
A、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理论B、活动——动机理论C、最近发展区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答案:A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A、知与行的矛盾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C、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D、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答案:C5、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那一种规律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答案:B6、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是A、主观-发展性B、主体-发展性C、客体-发展性D、主题-发展性答案:B7、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教育理论,它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A、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B、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C、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D、理论学习道德教育理论答案:A8、人类的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所以在各种科学研究中都应该遵循的研究程序是A.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新理论B.实践(检验)—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C.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D.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实践(检验)答案:A9、以下哪种当代德育模式认为提倡和加强价值观教育是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A、价值观导向模式B、情感体验模式C、行为践履模式D、心理辅导模式答案:A10、人文主义方法论的核心与灵魂是A、科学主义B、人文精神C、狭义的人文主义D、政治学和经济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选择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选择的答1、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作用是A、导向作用B、陶冶作用C、调节作用D、精神文明辐射作用答案:ACD2、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主要功能是A、传授道德知识B、培养道德行为习惯C、发展道德认识能力D、培养道德意志答案:AC3、在陶冶教育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有那几种?A、思想品德课B、人格感化C、环境陶冶D、艺术薰陶答案:BCD4、现代德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A、计划性B、民主性C、开放性D、科学性答案:BCD5、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如下哪几个方面A、实施德育的准备B、德育实施C、德育评价D、综合调控答案:AB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1、德育课程知识点:德育课程的含义教材页码:P1572、思想品德知识点:思想品德的含义教材页码:P1043、德育方法知识点:德育方法的含义教材页码:P217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对学生的品德评价应遵循的要求是什么?知识点:学生的品德评价教材页码:P3082、德育网络的功能是什么?知识点:德育网络的功能教材页码:P1953、现代德育管理的作用是什么?知识点:现代德育管理的作用教材页码:P2644、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区别是什么?知识点: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区别教材页码:P785、活动课程的编排和组织应体现哪几个原则?知识点:活动课程的编排和组织原则教材页码:P175五、论述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1分,共23分)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在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如何进一步贯彻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知识点: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及贯彻教材页码:P147—1502、简述现代德育研究的意义以及发展趋势。
《德育论》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
![《德育论》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f3033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f.png)
《德育论》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德育的基本任务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______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______。
答案:心理、行为2. 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力量是______。
答案:教师3.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______矛盾。
答案: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4. 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______教育。
答案:心理健康5. 德育原则是德育过程中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包括______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等。
答案: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6.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重要手段,包括说服教育法、______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等。
答案:陶冶7. 德育评价是德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基本内容包括:德育目标评价、德育过程评价、______评价。
答案:德育效果8. 道德认知是德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道德观念、道德______、道德信念等。
答案:情感9. 德育实践锻炼法包括:学习实践、______实践、生产实践、课外活动等。
答案:社会10. 德育评价的方法有:观察法、______法、问卷法、访谈法等。
答案:实验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A. 政治教育B. 思想教育C. 道德教育D. 美育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德育原则?()A.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B.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C.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 自由发展原则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德育方法?()A. 说服教育法B. 榜样示范法C. 实践锻炼法D. 惩罚法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德育评价的基本内容?()A. 德育目标评价B. 德育过程评价C. 德育效果评价D. 德育方法评价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德育实践锻炼法的内容?()A. 学习实践B. 社会实践C. 生产实践D. 文化活动答案: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论试卷及答案
![德育论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b6e410c281e53a5802fff0.png)
三明学院专科《德育论》期末试卷11级初等教育专业学号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1.狭义的德育专指( )A.道德教育 B.政治教育 C 思想教育 D 法制教育2.我国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之一是受( )A.美国教育学的影响 B。
德国教育学的影响C.苏联教育学的影响 D。
英国教育学的影响3.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是( )A. 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法制教育4.我国德育中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属于( ) A.思想教育的范畴 B.政治教育的范畴C.道德教育的范畴 D.法制教育的范畴5.长期以来,我国德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侧重( )A.思想教育部门 B。
政治教育部门 C.道德教育部门 D.法制教育6.德育外延的界定应当遵循“守一望多”的原则。
“守一”指的是( )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法制教育7.率先提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拉开了道德教育本质讨论序幕的学者是( )A.王逢贤B.鲁洁C.班华D.钟启泉8.德育对精神文化的传递与保存、改造与创新,指的是它的( )A.文化功能B.政治功能C.经济功能D.自然性功能9.德育能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素质,这体现了它的( )A.文化功能B.政治功能C.经济功能D.自然性功能10.学校德育通过系统的德育学科课程,可以向学生传播一定的政治理论,这体现了它的( ) A.文化功能B.经济功能C.政治功能D.自然性功能11.学校德育通过哲学及各科教学可以在新一代的思想上系统、完整地树立起作为世界观一部分的新的人生观、自然观,这体现了它的( )A.文化功能B.经济功能C.政治功能D.自然性功能12.通过德育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的内容结构,这体现了德育的( )A.文化功能B.政治功能C.自然性功能D.个体发展功能13.通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是德育的( )A.文化功能B.自然性功能C.个体发展功能D.个体享用性功能14.德育目的的要求应当高于德育对象的现实的道德水平;德育目的产生于德育活动之前,这体现了德育目的的( )A.超越性B.可能性C.预见性D.教育性15.德育目的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的道德品质,实际上就是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是德育的( )A.调控功能B.导向功能C.评价功能D.制约功能16.认为德育目的应该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超越于一切利已欲望之上的“超人”,即具有“神性”的人。
2024年《德育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4年《德育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75c4b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e.png)
2024年《德育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第一章德育范畴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是指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
A.古代学校德育B.习俗性德育C.近代学校德育D.现当代学校德育标准答案:B2、所谓(),是指教育者的德育意图并不直接和明显,受教育者通过间接途径接受道德教育的德育形态。
A.直接德育B.间接德育C.隐形课程意义上的德育D.近代学校德育标准答案:B3、()首先是一种关于德育的价值型哲学思考,它主要反映人们对德育的应然与必需所产生的主观判断和选择。
A.德育论B.德育学C.德育思想D.德育科学标准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德育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B.德育应该是环境与生长的统一C.德育应该是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构建的统一D.德育只是一种由外而内向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E.德育纯粹是从外部转化进学生的头脑的标准答案:ABC2、近代学校德育的主要变化有()A.学校德育的世俗化B.学校德育的民主化C.学校德育的组织化D.学校德育的神秘化E.学校德育的科学化标准答案:ABCE3、以德育活动发挥作用的形式为标准,可以将日常德育实践分为()A.现代德育B.直接德育C.间接德育D.习俗性德育E.隐形课程意义上的德育标准答案:BCE4、德育现实形态分析的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A.德育形态的分析有利于教育工作者认同自己的德育使命B.德育形态的分析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明确自己的德育使命C.德育形态的分析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开阔德育思路D.德育形态的分析有利于教育工作者依据德育形态的实际开展更有成效的德育E.德育形态的分析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全方位开展德育活动标准答案:ABCDE5、德育理论的主要议题有哪些?()A.德育范畴、德育的本质与功能B.德育对象、德育目的C.德育过程、德育内容D.德育课程、德育方法E.德育主体、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标准答案:ABCDE三、判断题1、讲德育即道德教育绝对不是要否定思想、政治、法制教育等。
福师17春《德育论》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福师17春《德育论》期末考试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f8884b77232f60ddcca1ae.png)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计20分)
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持续不断的,自觉或非自觉的既爱与和影响。
在对家庭家庭教育侠义或广义的界定中,大部分是针对家庭对象而言的。
2、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体现,是按德育目标要求,或者说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用以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知识、理论、思想观点、准则规范等。
3、德育课程
具有德育性质和功能,因而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有影响作用的教育因素是整个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4、德育方法
在道德主体人格构建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采取的诸多方式的总称,是实现德育人物的条件之一。
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2小题,计16分)
1、评语鉴定测评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工学院成人高等教育试卷一.单选•(共25小题,50分)1.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B 家长委员会C.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D.学校德育2. 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标志是()。
A. 品德认识B. 品德情感C. 品德意志D. 品德行为3. 中国古代社会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这表明德育目标由什么所决定()。
生产力水平经济政治制度科技发展水平 D.哲学思想4. 对德育方法的性质和特点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是()A. 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B.德育原则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5. 什么是一个人一生中接受品德教育的开端()A. 社会德育B. 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工作单位实施的德育6. 德育过程的实质是()A. 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B.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 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7. 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活动对人们的品德可能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影响作用,所以要求社会德育必须()A. 要考虑宣传对象的需要和特点B. 社会德育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C. 坚持正确的导向,使其内容科学健康D. 手段、形式应灵活多样在那一个社会历史阶段最早形成了一定的德育思想()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9•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和利用以往时代在德育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的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这表明德育具有()A. 民主性B. 变革性C. 继承性D. 滞后性10. 下列哪一个观点体现了我国古代德育中的人本主义()。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 “人最为天下贵” “人定胜天”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 决定德育内容的是A.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 德育目标C.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D.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12. 德育论的研究对象是:A. 德育规律B. 道德教育规律C . 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教育规律13. 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引起人们道德、政治和法律观点的变化直接影响和丰富了()。
A . 德育方法B. 德育组织形式C. 德育原则D. 德育内容14.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这句话体现了哪一种德育方法()A . 说理教育法B. 实际锻炼法C. 品德评价法D. 榜样示范法15. 在集体中显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就是()A . 班风B. 集体舆论C. 传统D. 集体纪律16. 在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教育的核心是()A . 共产主义理想教育B.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C .爱国主义教育 D. 社会公德教育17. 何者是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A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B. 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C.各科教学D. 社会实践活动18. 区别社会主义德育原则和一切剥削阶级德育原则的根本标志是()。
A .提高认识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原则 B.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C.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D.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9. 哪一种方法主要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A.说理教育法B 品德修养法C .榜样示范法 D. 实际锻炼法20. 学校进行教导工作的基层单位是()。
A .共青团B. 少先队C.班级D. 小组21. 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内容的重点是()A.集体主义教育B.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C. 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D .科学人生观教育22. 哪一德育原则主要是根据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要通过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这一规律提出来的() A . 共产主义方向性和社会主义现实性相结合B.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C. 知行统一D.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23. 哪一种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A . 社会实践活动B. 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C.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D.各科教学24. 由于学生知、情、意、行几个因素发展不平衡,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要注意()。
A.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B. 抓好行为习惯的训练C.抓薄弱环节、因材施教D. 引导学生锻炼意志25. 那一个教育家的道德教育理论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强调社会是道德教育的最后根据()A. 涂尔干B. 卢梭C.赫尔巴特D. 裴斯泰洛齐二. 多选. (共18 小题,36 分)26. 德育论与______ 等学科发生关系。
A. 伦理学B. 社会学C.心理学D. 美学27. 影响品德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A.社会精神文化对品德发展具有重要的直接的作用B. 生产方式对品德发展起根本性影响作用C. 家庭和邻里社区对品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D. 学校德育在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8. 榜样的种类有:A. 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B. 家长和教师C. 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D. 时尚明星29. 如何做到因材施教?A. 德育的要求、内容、形式和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B. 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C. 从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进行德育D. 要客观地全面地深入地了解研究学生30. 现代德育评价要求对人的品德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评价。
这样,现代德育评价就具有与传统德育评价完全不同的特征: A . 多样性B. 客观性C. 具有促进个体发展的目的性,不同于以往评价对学生进行分类划等作用D. 评价的目的在于鉴定、选择,因此需要作终结性评价31.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有:A . 观察 B. 谈话C.分析书面材料D. 调查研究32. 下列选项中属于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的是:A. 原始社会的品德规范要求人们全力维护原始氏族和部落的整体利益B. 热爱劳动是原始人的最主要的道德规范C. 氏族内部的民主和平等也成为原始人道德关系的重要特征D. 男子统治和奴役妇女的道德观念33. 为什么说社会意识对德育有制约影响作用?A.政治思想制约影响德育的目标和实施内容B. 哲学思想制约影响德育的根本观点和方法C. 社会意识制约影响德育内容D. 社会意识关系有着巨大的德育功能34. 思想教育包括:A. 爱国主义教育B. 科学人生观教育C.现代意识的培养D. 社会公德教育35.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特点是:A . 自愿性B. 自主性C. 灵活性D. 实践性36.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特点是:A . 社会主义方向性B. 全民性和民主性C.变革性D. 开放性37. 学校德育管理原则有:A . 方向性原则B. 教育性原则C. 民主性原则D. 激励性原则8. 德育具有直接促进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 . 培养劳动者一定的品德作用于社会生产B. 培养科技人员一定的品德作用于科技成果的生产和运用C. 培养人们的现代思想道德观念作用于现代生产、科技、商品经济的发展D. 德育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39. 社会德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概括起来不外乎:A. 思想教育B. 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 生活教育40. 在我国,德育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A . 政府的核心政策是教育政策B.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C. 德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D. 德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41. 如何贯彻知行统一原则?A . 联系实际,讲清理论B. 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道德行为C. 要正面说理,疏通引导,启发自觉D. 要树立先进典型,用正面榜样教育引导学生前进42.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学校德育常用的方法的是:A . 说理教育法 B. 陶冶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 品德修养法43. 从德育评价所依据的参照标准来区分,可分为:A. 自我评价B. 他人评价C.绝对评价D. 相对评价三. 判断. (共7 小题,14 分)44. 月(或阶段)计划是德育计划中最深入、具体、落实的一步。
它的内容一般包括:活动单位、名称、目的、形式、详细内容、日程安排和负责人,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和进程等。
是()否( )45. 德育管理过程的主要环节有:设置管理目标,制定实施计划,检查,总结。
有人分三个环节,将设置管理目标放在计划之中。
是( )否( )46. 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德育目标所制约是( )否( )47. 德育的目的在于育德,这是德育区别于智育、体育、美育的主要标志。
是( )否( )48. 德育内容正确且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这是保证德育活动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要求,也是使德育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条件是( )否( )49. 班级德育工作是由多方面教育力量构成的,其中共青团支部、少先队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主导力量。
是( )否( )50. 一般来说,人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
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
是( )否( )<<德育论>>参考答案单选. (共25 小题,50 分)1——5 D D B C C6——10 D C B C C11 ——15 A A D D B16 ——20 A C C B C21——25 C D B C A. 多选. (共18 小题,36 分)26 ——30 ABCD ABCD ABC ABCD ABC31 ——35 ABCD ABC ABCD BC ABCD36 ——40 ABCD ABCD ABCD ABC BCD41 ——43 AB ABCD CD三. 判断. (共7 小题,14 分)44 ——50 否否否是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