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习题 必修一第二单元 6.鸿门宴

合集下载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6 鸿门宴人教版练习题第一百篇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6 鸿门宴人教版练习题第一百篇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6 鸿门宴人教版练习题第一百篇第1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句中异读字方式不同的一项( )A、沛公置车骑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君子生非异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划线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B、颜色憔悴,形容槁枯。

C、列坐其次。

D、发其志士之悲哉。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①约为婚姻②臣战河南③沛公居山东时④项伯许诺⑤所以遣将守关者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⑦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⑧君王为人不忍A、①④⑧B、②③⑥C、②⑤⑦D、④⑥⑧【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距关,毋内诸侯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张良出,要项伯D、再拜奉大将军足下【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良乃入,具告沛公具以沛公言报项王B、沛公则置车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C、妇女无所幸故幸来告良D、大行不顾细谨张良曰:“谨诺。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找出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吾得兄事之B、常以身翼蔽沛公C、道芷阳间行D、籍吏民,封府库【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之”字词性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珍宝尽有之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③为之奈何④夫秦王有虎狼之心⑤与之同命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⑦立而饮之⑧赐之彘肩⑨此亡秦之续耳⑩吾属今为之虏矣A、①③④⑦⑨\\②⑤\\⑥⑧⑩B、①③⑤⑦⑧⑩\\②\\④⑥⑨C、①②⑥⑨\\④⑧\\③⑤⑦⑩D、①⑦\\②⑥⑧⑨⑩\\③④⑤【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为”字的用法和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⑤约为婚姻⑥军中无以为乐⑦若属皆且为所虏⑧我为鱼肉,何辞为A、①⑤/②③④⑧/⑥/⑦B、①⑤/②④/③⑧/⑥/⑦C、①/②④/③/⑤/⑥/⑦/⑧D、①/②④/③⑧/⑤/⑥/⑦【答案】:【解析】:第9题【语言表达】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练习4+Word版缺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练习4+Word版缺答案.doc

小课后巩固检测案B(第四课时)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鲰(zōu)生美姬(jī)飨(xiǎng)士卒要(yāo)项伯B、玉玦(qué)瞋(chēng)目目眦(cī)尽裂孰与君少长(cháng)C、戮(lù)力刀俎(zǔ)与臣有郤(xì)按剑而跽(jì)D、樊哙(kuài)姓靳(jìn)置车骑(jì)奉卮(zhī)酒为寿2、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叔父)沛公起如.厕(去,往)窃.为大王不取也(私下里)B、乃令张良留谢.(感谢)其意.常在沛公(神情,神态)大王来何操.(品德,品行)C、若属.皆且为所虏(辈,群)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亡.去不义(逃跑)D、度.我至军中(估计)不胜.杯杓(能承担,能承受)孰与..君少长(和……相比,哪一个……)3、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D、备他盗之出入于非常也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距关,勿内诸侯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令将军与臣有郤D、杀人如不能举5、下列句子与“为击破沛公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得复见将军于此B、吾属今为之虏矣C、竖子不足与谋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按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1)沛公军霸上(2)范增数目项王(3)籍吏民,封府库(4)刑人如恐不胜(5)素善留侯张良(6)项伯杀人,臣活之(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8)沛公欲王关中(9)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0)吾得兄事之A、(1) (2)(3) (4) (8)/ (6) (7) (9)/ (5) / (10)B、(1) (2)(3) (4) / (6) (7) (9)/ (5) / (8) (10)C、(1) (2)(3) (4) / (6) (7) (8) (9)/ (5) (10)D、(1) (2)(3) (4) / (5) / (6) (7) (9) (8) / (10)7、下列句子中与“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中的“因”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C、为山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樊哙覆其盾于.地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B、客何为.者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或师焉,或不.焉D、寿毕,请以.剑舞籍何以.至此◆课内阅读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文档:第2单元+第6课+鸿门宴+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文档:第2单元+第6课+鸿门宴+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

1.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旦日飨.士卒飨:用酒食犒赏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如:往B.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对等,比得上沛公则置.车骑置:安置C.不如因善遇.之遇:对待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拜了两次D.若属.皆且为所虏属:一类人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责备【解析】B项,“置”应是“放弃、丢下”的意思。

【答案】 B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张良出,要项伯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D.令将军与臣有郤【解析】A项,“倍”通“背”;B项,“要”通“邀”;D项,“郤”通“隙”。

【答案】 C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B.籍.吏民,封府库C.道.芷阳间行D.范增数目.项王【解析】A项,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王”;B项,名词活用作动词,“登记”;C项,名词活用作动词,“取道”;D项,名词活用作动词,“使眼色”。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①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②以.其无礼于晋B.⎩⎨⎧①为.击破沛公军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C.⎩⎨⎧ ①樊哙覆其盾于.地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D.⎩⎨⎧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解析】 C 项,都是介词,在。

A 项,连词,来;连词,因为。

B 项,介词,替,给;介词,被。

D 项,副词,才;副词,竟然。

【答案】 C5.下列句子与“贪于财货”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 .大王来何操B .籍何以至此C .得复见将军于此D .吾属今为之虏矣 【解析】 C 项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A 项,宾语前置句;B 项,宾语前置句;D 项,被动句。

【答案】 C阅读课文第3~4段,完成6~9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接纳 B .瞋目..视项王 瞋目:睁开眼睛 C .项王按剑而跽.曰 跽:跪直身子 D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解析】 B 项,瞋目:瞪大眼睛。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六课《鸿门宴》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六课《鸿门宴》
故事发展、 高潮(3-4)
故事结束 (5-7)
第一部分(第1段) 项羽大军压境, 刘邦处境危急。 ——故事的开端
沛公 军(于)霸上 ,未 得与项羽相见。
驻军
没有能跟
军:名作动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 言于项羽曰:“沛公
言于,向……报告
欲王(于)关中,使子婴为相, 珍宝尽有之。”
称王
让 作(他的)国相 占有它
制作yu
@长河语文
1.阅读积累: 古文化常识、重点实虚词 及文言句式
2.阅读感知: 在激烈矛盾斗争中的人物 性格的揭示
片断一
• 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 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 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 族矣!”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 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 如此也!”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 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 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 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 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 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 为我擒也。
交情 故:形作名
(项伯)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
交往
救了他。活:使动用法,
使……活,救
故 幸 来 告良。”沛公曰:“孰与君
少长?”
所以幸亏(他)告诉
他跟你相比,谁大谁小
与君孰少孰长(固定结构)
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
呼入,
比。于在形容词后表比较 (把他)喊
吾得 兄
事 之。”张良出,要项伯。
者,用在时间副词后,凑足音节无实义
项王曰: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
说的话 之,代曹的密报
籍 何以 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2单元.第6课 鸿门宴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2单元.第6课 鸿门宴 Word版含答案

第6课 鸿门宴A .困窘.( ) 鲰.生( ) 戮.力( ) 豁.达( ) B .尚飨.( ) 美姬.( ) 有郤.( ) 玉玦.( ) C .彘.肩( ) 参乘.( ) 酝酿.( ) 目眦.( ) 答案:A.jiǒnɡ zōu lù huòB .xiǎnɡ jī xì juéC .zhì shèn ɡ niàn ɡ zì2.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字。

A .人为刀____ 飞扬跋____不胜杯____ ____赏三军B .沽名____誉 见微知____项庄____剑 励精图____答案:A.俎 扈 杓 犒 B .钓 著 舞 治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良出,要项伯(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距 拒 把守 内 纳 接纳(2)要 邀 邀请(3)倍 背 违背(4)蚤 早 与“晚”相对(5)郤 隙 隔阂,嫌怨4.文学常识填空。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曾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下狱受腐刑,出狱后发愤著述,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体史书,共__________篇,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第6课《鸿门宴》同步练习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第6课《鸿门宴》同步练习2+

鸿门宴练习练习测试一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飨()士卒美姬()鲰()生卮()酒樊哙()瞋()目目眦()跽()参乘()啖()之桮()杓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1)距关,毋内诸侯(2)张良出,要项伯(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6)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3下列句子中加黑儿的词,有何词类活用的现象,指出并归类(1)沛公军霸上(2)范增数目项王(3)籍吏民(4)刑人如恐不胜(5)素善留侯张良(6)项伯杀人,臣活之(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8)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9)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0)吾得兄事之归类:①名词活用为动词,有___________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有__________③名词活用为动词,其使动用法有_________④动词的使动用法,有__________⑤名词用作状语,有__________4下列句子都有省略,指出省略的词语,并将其按以下要求归类(1)项王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4)项伯……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5)沛公奉厄酒为寿(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归类:①省主语的句子有__________②省略主语的词语是___________③省宾语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④省略宾语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⑤省略介词的句子有____________⑥省略介词的词语是__________5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

《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

()(2)《鸿门宴》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

()(3)樊哙勇猛粗犷、清醒机智,是本文中写得最生动突出的一个人物。

()(4)“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 第二单元 6.《鸿门宴》 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 第二单元 6.《鸿门宴》 同步练习

鸿门宴(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刑人如恐不胜. 胜:尽B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为王C .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急切D .项王按剑而跽.曰 跽:跪直身子。

两膝着地,上身挺直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B .沛公居山东..时C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D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③不然.,籍何以至此 ④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B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B.⎩⎪⎨⎪⎧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项王未有以.应C.⎩⎪⎨⎪⎧ 其意常在沛公也.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然而不王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5.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②客何为者 ③大王来何操 ④具告以事⑤竖子不足与谋⑥长于臣⑦吾属今为之虏矣⑧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⑨此天子气也⑩沛公安在A.①⑧⑨/②③④⑥/⑤⑩/⑦B.①⑧⑨/②③⑩/④⑤⑥/⑦C.①⑧⑨/②③⑩/④⑥/⑤/⑦D.①⑧/②③④⑥/⑤⑩/⑦⑨二、阅读鉴赏(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

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良引兵从沛公。

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

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

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第二单元 第6课 鸿门宴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第二单元 第6课 鸿门宴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第6课鸿门宴一、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2.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3.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二、作者连线“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二十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南北。

初任郎中。

元封三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

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 500字。

三、背景探寻项羽破釜沉舟挫强秦刘邦约法三章得民心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并派兵把守函谷关;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

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

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

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

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

”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

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

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

项羽兵败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四、文体知识纪传体纪传体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

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也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史书。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2.6鸿门宴(课时2)(课后练习)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2.6鸿门宴(课时2)(课后练习) Word版含答案

鸿门宴(课时2)课后练习【基础过关】1.下列词语中划线词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鲰生(zōu)美姬(jī)飨士卒(xiǎng)要项伯(yāo)B.玉玦(jué) 瞋目(chēng)目眦尽裂(zì) 孰与君少长(cháng)C.戮力(lù) 刀俎(zǔ)与臣有郤(xì) 按剑而跽(jì)D.樊哙(kuài) 姓靳(jìn) 置车骑(jì) 奉卮(zhī)酒为寿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吾属今为之虏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D.不如因善遇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3.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冋的一项是A.刑人如恐不胜B.范增数目项王C.籍吏民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如果头脑迟钝、麻木的话,就会使自己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B.小周这次获得头奖那是预料之中的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嘛!组委会的颁奖是早就谋划好了的。

C.亚洲射击锦标赛每四年举行一次,中国虽然参加过第三至第五届亚洲射击锦标赛,但作为锦标赛的东道主还是第一次。

D.现在的骗术五花八门,就算炼就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也防不胜防,当图穷匕见的时候,早就上当了。

5.下列句子中与“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中的“因”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C.为山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6.下列句子中的“而”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B.C. D.【阅读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测试题与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测试题与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测试题与答案解析试卷说明:1.高中必修《语文①》第二单元是古代记叙散文单元,有《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3篇文言文。

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80分,满分10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基础知识(共12道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和意思全对的一项是( )A.阙.秦(quē,侵损)忤.视(wǔ,逆)以飨.士卒(xiǎng,用酒肉款待宾客)濡.缕(rú,浸湿)B.切而啖.之(yán,吃) 失其所与.(yù,给予)目眦.尽裂(cì,眼眶)朝.济而夕版焉(zhāo,朝晨)C.玉玦.(jué,半圆形佩玉)参乘.(shèng,乘坐)共.其乏困(gòng,共同)夜缒.而出(zhuì,用绳拴人从上往下送)D.刀俎.(zǔ,砧板)戮.力攻秦(lù,合力)瞋.目(chēn,发怒瞪大眼睛)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ū,那)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

夫晋,何厌之有?B.秦伯说,与郑人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之往来..也行李B.为之奈何....人不敢与忤视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微夫人..之意..之力不及此而伤长者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朝济.而夕版焉济:救济B.沛公置.车骑置:放弃,丢下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如:往C.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遭受道芷阳间.行间:抄小路D.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2022-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同步训练:第二单元《鸿门宴》 Word版含答案

2022-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同步训练:第二单元《鸿门宴》 Word版含答案

《鸿门宴》导学案【课文解读】《鸿门宴》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夫起义军成功成果而首次开放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按时间挨次来开放故事情节。

故事以项羽欲击刘邦开头,到刘邦脱险逃回营地终,描绘了刘项两大集团势力的不同阵容,经过种种斗智斗勇的曲折的斗争,冲突错综简单,情节跌宕起伏,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字词梳理】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通__________(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_______通__________(3)良乃入,具告沛_______通__________(4)要项伯_______通__________(5)不敢倍德_______通__________(6)不行不蚤来_______通__________(7)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___通__________(8)因击沛公于坐_______通__________(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_______通__________提示:(1)“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接纳。

(2)“具”通“俱”,全部。

(3)“具”通“俱”,全部。

(4)“要”通“邀”,邀请。

(5)“倍”通“背”,背叛。

(6)“蚤”通“早”。

(7)“郤”通“隙”,隔阂、嫌怨。

(8)“坐”通“座”,座位。

(9)“不”通“否”,否则。

2.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范增说项王曰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沛公居山东时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亡去不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4)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5)所以遣将守关者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6)备他盗之出入与格外也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7)旦日不行不蚤来谢项王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8)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9)而听细说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1)说:古义:劝告,劝告;今义:说话。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第二单元6鸿门宴(10)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第二单元6鸿门宴(10)

五、分析
第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事?
本段文字交待了刘、项双方_军___事__力__量____ 的对比,表明 项羽一方 占有绝对优势,掌握
着战争的主动权。但此时双方本应“戮力攻秦”
而因 曹无伤告密 ,拉开了刘、项斗争的序幕。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 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什么人做什么事)
《鸿门宴》
司马迁
一、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现在 陕西韩城)人。西汉著名史学 家、文学家、思想家。
二、关于《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是二十四史中第一史。十列传、十表、八 书,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 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
讲解翻译课文
第1段
沛公军霸上 ,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 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 使子婴为相, 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 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 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 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2、文言句式 状语后置句
省略句 判断句
①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还原: 于项羽言曰
②贪于财货 还原:于财货贪 ①沛公军(于)霸上 ② 为(吾)击破沛公军
此天子气也
当堂验收 1.注音 ①沛公欲王(wàng )关中 ②旦日飨(xiǎng )士卒,为( wèi)击破沛公军 ③范增说( shuì)项羽曰 ④好( hào )美姬 ⑤皆为( wéi )龙虎
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文档:第2单元 第6课 鸿门宴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文档:第2单元 第6课 鸿门宴 Word版含答案

6鸿门宴本课话题——合作朗读——课文中的名段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每每提及鸿门宴,总有人要为项羽的优柔寡断扼腕叹息,宴会之上,范增多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置之不理。

项庄舞剑,妄图杀掉刘邦,项伯以身蔽之。

这就是团队不合作的结果。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歌德与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的两位伟大的诗人,也是同时代旗鼓相当的两位竞争对手。

在争霸诗坛的同时,他们也是一对朋友。

歌德在谈到他们的友谊时说:“像席勒和我这样的两个朋友,多年结合在一起,兴趣相投,朝夕晤谈,互相切磋,互相影响,两人如同一人,所以关于某些个别思想,很难说其中哪些是他的,哪些是我的。

有许多两行诗是我们俩一起合作的,有时意思是我指出的,而诗是他写的,有时情况正好相反,有时他作头一句,我作第二句……”合作与竞争并不矛盾,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正是两个人的友好竞争和团结合作,使两人同时成为了最伟大的诗人。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单调难成曲,群柱可擎天。

——徐特立唯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创造文明。

——泰戈尔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

——奥斯特洛夫斯基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

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歌德期望得到赞许和尊重,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中,要是没有这种精神刺激,人类合作就完全不可能。

——爱因斯坦[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飨.士卒()美姬.()左尹.()鲰.生() 卮.酒() 按剑而跽.()玉玦.() 参乘.() 樊哙.()目眦.() 刀俎.() 杯杓.()【答案】xiǎnɡjīyǐn zōu zhījìjuéshènɡkuài zìzǔsháo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2.张良出,要项伯()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答案】 1.“距”通“拒”,把守的意思 2.“要”通“邀”,邀请3.“倍”通“背” 4.“蚤”通“早” 5.“郤”通“隙”,隔阂,嫌怨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因.击沛公于坐 ( ) 2.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 )孙叔敖举.于海 (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 )3.谢⎩⎨⎧ 哙拜谢. (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乃令张良留谢. ( )4.意⎩⎨⎧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 )5.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使子婴为.相 ( )窃为.大王不取也 ( )军中无以为.乐 (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何辞为. ( )6.辞⎩⎨⎧ 卮酒安足辞. ( )未辞.也 ( )大礼不辞.小让 ( )7.故⎩⎨⎧ 故.听之 (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遣将守关者 ( )8.幸⎩⎨⎧ 妇女无所幸. ( )故幸.来告良 ( )9.胜⎩⎨⎧ 沛公不胜.杯杓 ( )刑人如恐不胜. ( )【答案】 1.连词,于是 介词,趁机 2.动词,举起 形容词,全,尽 动词,被推举 动词,发动 动词,攻占,占领 3.动词,感谢 动词,道歉 动词,兼道歉和辞别之意 4.动词,料想 名词,意图 名词,神情 5.动词,是 动词,做,担当 动词,认为 动词,作为 介词,替,给;动词,出,制定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6.动词,推辞 动词,告辞 动词,计较,讲究 7.连词,因此,所以 名词,交情 副词,特意 8.动词,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 副词,表示敬意,对方所做的事情使自己感到幸运 9.动词,承受得住 形容词,尽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得兄.事之 ( )_____________________3.常以身翼.蔽沛公 ( )_____________________4.头发上.指 ( )_____________________5.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 )_____________________6.间.至军中 ( )_____________________7.沛公军.霸上 ( )_____________________8.沛公欲王.关中 ( )_____________________9.不可不语. ( )_____________________10.籍.吏民 ( )_____________________11.范增数目.项王 ( )_____________________12.道.芷阳间行 ( )_____________________13.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14.项伯杀人,臣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15.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_____________________1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_____________________17.此其志不在小.()_____________________18.素善.留侯张良()_____________________19.秋毫不敢有所近.()_____________________20.拔剑撞而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名词作状语用对待兄长的礼节3.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4.名词作状语向上5.名词作状语像虎狼一样6.名词作状语从小路7.名词作动词驻军8.名词作动词为王,称王9.名词作动词告诉10.名词作动词登记11.名词作动词使眼色12.名词作动词取道13.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称王1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救活15.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带领1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制止;使……进入,接纳17.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18.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19.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20.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碎,撞破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今义:结婚的事,夫妻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卮.酒(zhī)刀俎.(zǔ)鲰.生(qǔ)瞋.目(chēn)
B.戮.力(lù)杯杓.(zhuó)犒.劳(hào)樊.哙(fàn)
C.不.者(fǒu)美姬.(jī)崤.山(yáo)玉玦.(quē)
D.彘.肩(zhì)参乘.(shènɡ)侍.坐(shì)目眦.(zì)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旦日飨.士卒飨,犒劳。

B.此亡秦之续.耳续,后继者。

C.沛公起如.厕如,如同。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幸而。

3.句中加点词与“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的“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素善留侯张良
B.范增数目项王
C.人皆得以隶使之
D.籍吏民,封府库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范增数目.项王
B.沛公起如.厕
C.素善.留侯张良
D.买五人之距而函.之
5.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距关,毋内诸侯②沛公不胜杯杓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④范增数目项王⑤令将军与臣有郤⑥秋毫不敢有所近⑦拔剑切而啖之⑧张良出,要项伯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①③④⑤
B.②⑤⑦⑨
C.②④⑥⑧
D.①③⑤⑧⑨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
..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
..二十里耳
..也 D.从此道至吾军,不过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谢”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C.乃令张良留谢.
D.张良入谢.
8.下面句子按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③欲呼张良与俱去④秦孝公据崤山之固,拥雍州之地⑤毋从俱死也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⑦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⑧沛公安在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⑩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A.①③⑤/②④⑧/⑥⑦/⑨⑩
B.①⑨/②④/③⑤/⑥⑦⑩/⑧
C.①⑨/②④⑧/⑥⑦⑩/③⑤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⑨/⑧⑩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1)珍宝尽.有之
A.应有尽.有
B.无穷无尽.
C.尽善尽.美
D.尽力协助
(2)乃夜驰之.沛公军
A.久而久之.
B.子欲何之.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3)君安.与项伯有故?
A.安.如泰山
B.安.能如此
C.居安.思危
D.安.家落户
(4)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A.词不达意.
B.意.气风发
C.出其不意.
D.意.在言外
10.“阅读《垓下歌》,选出对这首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A.首句运用夸张手法,表现项羽自己的体力和勇气超过世人。

B.第二句说由于时运不济,战马被困,表现自己已陷于汉军重重包围之境。

C.第三句诉说无可奈何的心情,抒发自己万般悔恨但又无法挽回败局的痛苦。

D.第四句借向美人虞姬倾诉别离之苦,把自己痛苦绝望的情绪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二、简答题
11.下列句子中包含的成语分别是什么?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2)庄拔剑起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4)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12.项羽、刘邦两个人的不同性格是怎祥通过相互映衬、对比、烘托表现出来的?请填写下表。

三、阅读题
13.把下面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不然,籍何以至此?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四、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能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逐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

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19.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跟从。

B.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伏:信服。

C.田父绐.曰绐:欺骗。

D.未尝败北.北:北面。

20.下列句中的“骑”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B.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C.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D.乃有二十八骑.
21.下列句式中不一致的一项是
A.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B.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C.甚矣,汝之不惠
D.亦雁荡而微者
22.下列句中“乃”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B.乃.谓其骑曰:“何如?”
C.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D.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23.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田父指路,既表现了项羽坦真、粗犷的性格,又表现了他已丧失人心。

B.“三胜”之举,佐证了项羽的“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也为项羽至死不沉寤埋下了伏笔。

C.“项王瞋目而叱”的细节描写,写出了他拔山盖世的意气和勇猛善战的气概。

D.“复聚其骑”后问“何如?”写得意,写自负,声情毕现,刻画出项羽骄纵狂妄的性格。

24.把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直夜溃围
(2)自度不能脱
(3)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
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