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孟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20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套习题:第二单元检测(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检测(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6分)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餍.足/笑靥. 庠.序/佯.装 养生丧.死/丧.家之犬 B.溢.出/谥.号 期.年/假期. 千乘.之国/乘.人之危 C.朝觐./谨.慎 参与./相与. 揠.苗助长/偃.旗息鼓 D.庶.民/戍.边 提.防/堤.坝 富商大贾./余勇可贾.解析:A 项,yàn/yè,xián ɡ/yáng ,sāng/sàng ;B 项,yì/shì,jī/qī,shèng/chéng ;C项,jìn/jǐn ,yù/yǔ,yà/yǎn ;D 项,shù,dī,gǔ。
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寡人之民不加多加之以师旅B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匹夫不可夺志C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非恶其声而然也D .{万物皆备于我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解析:D 项,动词,具备。
A 项,副词,更加/动词,施加。
B 项,动词,丧失,错过/动词,使改变。
C 项,动词,责怪、非难/动词,不是。
答案:D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A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B.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C.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D.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 解析:B 项与例句相同,均为介词,表示处所,相当于“在”;A 项,介词,相当于“跟”“和”;C 项,为介词,表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D 项,介词,引出动词支配对象,不译。
答案:B4下列加点词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A .必先苦.其心志 B.谨.庠序之教C.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解析:B项,动词,重视。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孟子》选读电子版课文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一、王好战,请以战喻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梁惠王上》2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孟子·离娄下》3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其实与民同乐的思想对各级领导人来说都很 重要,比如说,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人,是一心想 中饱私囊,捞它一把,还是想致力于改善广大职 工的福利,走大家共同富裕的道路,这的确是一 块试金石。而实际情况是,往往那些只顾自己, 不惜铤而走险的人,虽然也可能在短时间内满足 自己的欲望,真的捞上了一把。但是,欲壑难填, 其最终结果多半是以身试法,并不能获得真正的 快乐。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 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 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能田猎也?’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假如大王在这奏乐,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 箫奏笛的音声,都眉开眼笑地相互告诉说:‘我们 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奏乐呢,’假如 大王在围猎,百姓们听到大 王车马的声音,见到 旗帜的华丽,都眉开眼笑地相互告诉说:‘我们大 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围猎呢?’这没有 别的原因,是由于和民众一起娱乐的缘故。 倘若 大王与百姓一起娱乐,那么就会受到天下人的拥 戴!”
2、请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你对“贤者而后 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的理解。
从历史的情况看,夏桀王固然没有好下场,后世的 殷纣王造酒池肉林,秦始皇建阿房宫,隋炀帝修迷 楼,慈禧太后建颐和园等,大兴土木,原本都是为了
享受快乐,但由于贪婪残暴,不顾人民死活,结果是 民怨鼎沸,几乎没有一个有好结局,也没有一个享受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 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 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 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高中语文第2单元《孟子》选读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第2单元《孟子》选读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恶.(wū)乎长 揠.(yà)苗苗则槁.(ɡǎo)矣 丈夫之冠.(ɡuàn)畎.(quǎn)亩 胶鬲.(ɡé)行拂.(fú)....乱其所为 富贵不能淫.(yín)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行有不慊于心(“慊”,通“惬”,快心,满意)(2)往送之门,戒之曰(“戒”,通“诫”,告诫)(3)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4)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5)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助)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谓⎩⎪⎨⎪⎧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叫作,动词)谓.其人曰(告诉,动词)(2)正⎩⎪⎨⎪⎧而勿正.,心勿忘(预期,动词)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正道,名词)立天下之正.位(端正的,形容词)(3)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往之.女家(到,动词)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结构助词)其子趋而往视之.(代禾苗,代词)(4)而⎩⎪⎨⎪⎧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表递进,而且,连词)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表因果,因而,连词)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连词)其子趋而.往视之(表修饰,连词)(5)举⎩⎪⎪⎪⎪⎨⎪⎪⎪⎪⎧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动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起,动词)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拿,动词)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举荐,动词)莫不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提拔,任用,动词)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占,动词)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发动,动词)中江举.帆(挂起,动词)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全,形容词)杀人如不能举.(尽,形容词)(6)则⎩⎪⎪⎪⎨⎪⎪⎪⎧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表示承接,就,连词)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表示转折、让步,却,可是,连词)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表示 假设,假使,如果,连词)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副词)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表示承接,就,连词)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效法,动词)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义:指男子今义:指女子对其配偶的称呼(2)人恒过,然后..能改古义:这样以后、此后今义:连词,指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敢问夫子恶乎长.(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2)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意动用法,把……看成心外之物)(3)丈夫之冠.也(名词作动词,行加冠礼)(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淫、移、屈,均为使动用法,使……扰乱、使……改变、使……屈服)(5)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劳、饿,均为使动用法,使……受苦、使……受劳累、使……挨饿)(6)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用作动词,犯过错)(7)所以动.心忍.性(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韧)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能力训练3(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能力训练3(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延伸阅读(一)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问题。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失职),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
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曰:“此非距心(大夫的名字)之所得为也。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
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治理都邑的人),臣知五人焉。
知其罪者,惟孔距心。
”为王诵之。
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孟子·公孙丑下》) 1.孟子以放牧牛羊作比,批评孔距心,对孟子的意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指出孔距心的能力太差,只能干牧羊之类的事情。
B.如果自己做不好就应当让更有才能的人来做。
C.如果是自己不能自作主张,为什么不辞职。
D.国君有责任,难道你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吗?答案:D2.文章最后说孟子“为王诵之”,“诵”在这里的意思是“陈述”。
根据原文回答:孟子向齐王陈述了什么?他陈述的目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陈述内容:孔距心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在凶年饥岁,老百姓无法生存,却没有予以救济,及通过牧羊作比使孔距心及时醒悟。
(意思相近即可)陈述目的:让齐王明白无论是官员还是国君,都要有责任心,不要对百姓的生死不负责任、无动于衷。
仁政爱民,是上至帝王,下至长官都应自觉履行的基本德行。
参考译文:孟子到了平陆,对那里的长官(孔距心)说:“如果你的卫士一天三次擅离职守,开除不开除他呢?”孔距心说:“不必等三次。
”(孟子说:)“那么您失职的地方也够多的了。
荒年饥岁,您的百姓,年老体弱抛尸露骨在山沟的,年轻力壮逃荒到四方的,将近一千人了。
”孔距心说:“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够解决的。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 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训练-落实提升 第2单元-五 Word版含答案
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奚暇治.礼义哉 治:治理 B .与禽兽奚择.哉 择:选择 C .舜为法.于天下 法:榜样 D .则君子不患.矣 患:患难 【解析】 A 项,“治,”学习。
B 项,“择”,区分、区别。
D 项,“患”,担心。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 .黎民..不饥不寒 C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 D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解析】 B 项,“黎民”指百姓。
古今意义相同。
A 项,“亲戚”古义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亲属。
今义指和自己的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C 项,“所以”古义为“……的原因”。
今义是一个连词,用在因果复句中表示结果的分句前面,引出结果。
D 项,“至于”古义指推广到,达到,今义是一个连词,指另提一事。
【答案】 B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B .其横逆由是也C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D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解析】 A 项,“亡”同“无”,B 项,“由”同“犹”,D 项,“畔”通“叛”。
C 项,很可能误以为“罔”通“网”,其实“罔”本身就有陷害的意思。
【答案】 C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如是,孰能御之其.横逆由是也B.⎩⎪⎨⎪⎧夫环而.攻之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C.⎩⎪⎨⎪⎧舜为法于.天下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 D.⎩⎪⎨⎪⎧君子以.仁存心以.天下之所顺 【解析】 A 项,指示代词,那(苗)/第三人称代词,他;B 项,表修饰的连词/表因果的连词;C 项,介词,给/介词,在;D 项,均为介词,拿、用。
【答案】 D5.分析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申之以孝悌之义B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C .则君子必自反也D .其待我以横逆【解析】 A 、B 、D 三项均为介宾短语作状语时后置;C 项为宾语前置句,意思是,那么君子一定反省自己(的行为)。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检测(有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检测语言表达1. 仿照画线句,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读《孟子》的寓言,须知道故事是“宾”,寓意才是“主”。
孟子讲偷鸡者的故事,________;讲齐人在坟场乞讨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讲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
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梦想,对人生、对未来充满期许,但面对竞争、压力、挫折、失败,有人也许会丧失信心、涣散斗志,从而畏缩不前、消极萎靡,愿景就此“夭折”,梦想从此“凋零”。
但古往今来也有许多古圣先贤、仁人志士为了让梦想开花,或忍辱负重,或至死不渝,或披肝沥胆,或以死明志,或百折不挠,或屡败屡战,或风餐露宿,或幕天席地,或数十年如一日,或行程数千里……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定一个角度,明确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文言文阅读(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梁惠王曰:“晋国①,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②;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___”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___夺___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王请勿疑!”(《孟子·梁惠王上》)注①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梁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
②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公元前341年,魏与齐战于马陵,兵败,主将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彼夺其民时夺:夺取。
B.地方百里而可以王方:方圆。
C.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修:学习。
D.王往而征之征:征讨。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问答的形式,梁惠王问孟子怎样才能够替死者报仇雪耻,引起孟子施行仁政的劝谏。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选读测评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
第二单元测评(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16分)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餍.足/笑靥.庠.序/佯.装养生丧.死/丧.家之狗B.溢.出/谥.号期.年/假期.千乘.之国/乘.人之危C.朝觐./谨.慎参与./赠与.揠.苗助长/偃.旗息鼓D.庶.民/戍.边提.防/堤.坝富商大贾./余勇可贾.解析:A项,yàn/yè,xiánɡ/yáng,sāng/sàng;B项,yì/shì,jī/qī,shèng/chéng;C项,jìn/jǐn,yù/yǔ,yà/yǎn;D项,shù,dī,gǔ。
答案:D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寡人之民不加.多加.之以师旅B.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匹夫不可夺.志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非.恶其声而然也D.万物皆备.于我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解析:D项,备:动词,具备。
A项,加:副词,更加/动词,施加。
B项,夺:动词,失误,引申为耽误/动词,用强力改变。
C项,非:动词,责怪/动词,不是。
答案:D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A.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B.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C.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D.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解析:B项与例句相同,均为介词,表示处所,相当于“在”;A项,介词,表比较,相当于“跟”“和”;C项,介词,表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D项,介词,引出动词支配对象,不译。
答案:B4.下列加点词语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A.必先苦.其心志B.谨.庠序之教C.今兹未能;请轻.之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解析:B项,谨: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小心办好、认真做好。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配套文档: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二 自主检测与反馈 Word版含答案
自主检测与反馈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征:谋取B.二王我将有所遇焉遇:契合,投合C.怀利以相接接:交接、交往D.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徒:弟子答案D解析徒:类。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不远千里而来B.王亦曰仁义而已矣C.何以利吾家D.鸡鸣而起答案C解析古义: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今义:家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孟子遇于石丘A.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B.而相泣于中庭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D.寡人之于国也答案B解析B项与例句相同,介词,在。
A项介词,引出宾语,不译。
C项介词,表比较,和。
D项介词,对于。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苟为后义而先利B.何以利吾国C.先生将何之D.未之有也答案A解析A项为一般句式。
B项“何以”,按照现代汉语语序为“以何”。
C项“何之”,按照现代汉语语序为“之何”。
D项“未之有”,按照现代汉语语序为“未有之”。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何以利吾国B.上下交征利C.苟为后义而先利D.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答案B解析A项使动用法,C、D两项都是意动用法。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梁惠王①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②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之,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
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梁惠王曰:“晋国③,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④,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素质升级检测2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牺牲..既成,粢盛既洁。
C.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D.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解析】B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C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D丈夫:古义指男子,今义指女子的配偶。
2.下列句子均含通假字的一项是(C)A.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C.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D.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解析】C项与同“欤”,畜同“慉”,A曾同“增”,B慊同“惬”,D无。
3.下列成语,全都出自《孟子》的一组是(A)A.揠苗助长缘木求鱼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一反三C.自暴自弃目无全牛D.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见危授命【解析】举一反三、见危授命均出于《论语》,目无全牛出于《庄子》。
4.下列有关古代风俗礼仪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
B.朕就是我的意思,早先没有特殊的含义,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市井小民,都可以自称朕。
从秦始皇开始,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C.霸陵,汉孝文帝刘恒陵寝,有时写作灞陵。
灞,即灞河,河上有桥,名灞桥。
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
灞桥两边杨柳掩映,是当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也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
D.薨是古代对身故的一种说法,用于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还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皇子公主等。
【解析】“灞桥折柳送别”是唐朝的习俗。
二、(9分)5.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B)A.起予者商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孟子〉选读测试题有答案 精选学习文档
《先秦诸子》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敢问夫子恶(表疑问,何)乎长.以直养而无害,则塞(充满)于天地之间.B.行有不慊(怀恨、遗憾)于心,则馁(萎靡不振)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干枯)矣.C.宋人有闵(同情)其苗之不长而揠(拔起)之者..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除草)苗者也.D.行拂(违背)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竟然)益其所不能..丈夫之冠(一种礼仪,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也,父命之.【解析】B项,“慊”,快心,满意。
C项,“闵”,忧虑。
D项,“曾”,同“增”。
【答案】 A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B.岂不诚大丈夫哉.....D忍性.人恒过,然后能改C.所以动心....【解析】A项,“丈夫”,古义指男子,今义指女子的配偶。
C项,“动心”,古义是“使心受惊动”,今义指思想感情发生波动。
D项,“然后”,古义是“这样以后”,今义是“接着”。
【答案】 B3.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困于心,衡于虑B.曾益其所不能D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C.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解析】A项,“衡”通“横”。
B项,“曾”同“增”。
C项,“慊”通“惬”。
【答案】 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人恒过,然后能改.B.饿其体肤.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空乏其身.【解析】A项,“过”,形容词作动词,犯错误;B项,“饿”,使……受饿;D项,“空”,使……受穷困。
页 1 第【答案】 C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然?②人恒过,然后能改??.槁矣③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则?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解析】“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这样,代词。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配套文档: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一 自主检测与反馈 Word版含答案
自主检测与反馈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 .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C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D .什一,去关市之征答案D解析A 项“颁”同“斑”。
B 项“反”通“返”。
C 项“蚤”通“早”,“施”通“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孟子见梁襄王就之而不见所畏焉B.⎩⎪⎨⎪⎧天下恶乎定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C.⎩⎪⎨⎪⎧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什一,去关市之征 D.⎩⎪⎨⎪⎧ 望之不似人君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答案B解析B 项“恶”,何、哪里、怎么。
A 项前者为“拜见”,后者为“看”。
C 项前者为“统一”,后者为“一个”。
D 项前者为“看着”,后者为“期待”。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就:接近,走近B.其如是,孰能御之其:如果C.诚如是也,民归之诚:如果D.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油然:自然而然地答案A解析B项“其”,代词,那苗。
C项“诚”,果真。
D项“油然”,云盛的样子。
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养生丧死无憾B.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以待来年然后已答案D解析A项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B项古义:依靠、指望。
今义:抬着头向上看;敬仰而有所期望。
C项古义:这样却。
今义: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5.对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②不足,又顾而之他。
A.①齐人的妻子问他和什么人在一起饮酒吃饭,齐人就说都是一些有钱有地位的人。
②还吃不饱的话,齐人又回头到其他的地方(找东西吃)。
B.①齐人的妻子问他和什么人在一起饮酒吃饭,齐人就说都是一些有钱有地位的人。
②时间来不及的话,齐人就掉头离去。
C.①齐人的妻子向齐人要吃要喝的话,齐人就到有钱有地位的人家(去借)。
②时间来不及的话,齐人就掉头离去。
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配套文档: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二+自主检测与反馈+Word版含答案
自主检测与反馈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征:谋取B.二王我将有所遇.焉遇:契合,投合C.怀利以相接.接:交接、交往D.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徒:弟子答案 D解析徒:类。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不远千里..而已矣..而来B.王亦曰仁义C.何以利吾家.D.鸡鸣..而起答案 C解析古义: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今义:家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孟子遇于.石丘A.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B.而相泣于.中庭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D.寡人之于.国也答案 B解析B项与例句相同,介词,在。
A项介词,引出宾语,不译。
C项介词,表比较,和。
D项介词,对于。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苟为后义而先利B.何以利吾国C.先生将何之D.未之有也答案 A解析A项为一般句式。
B项“何以”,按照现代汉语语序为“以何”。
C项“何之”,按照现代汉语语序为“之何”。
D项“未之有”,按照现代汉语语序为“未有之”。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何以利.吾国B.上下交征.利C.苟为后义而先.利D.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答案 B解析A项使动用法,C、D两项都是意动用法。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梁惠王①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②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之,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
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梁惠王曰:“晋国③,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④,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A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既成,粢盛既洁。
..焉耳矣。
B.牺牲C.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D.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解析】B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C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D丈夫:古义指男子,今义指女子的配偶。
2.下列句子均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C )A.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C.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D.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解析】与同“欤”,畜同“慉”,A增同“增”,B慊同“惬”,D无3.下列成语,全都出自《孟子》的一组是( A )A.揠苗助长缘木求鱼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一反三C.自暴自弃目无全牛D.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见危授命【解析】举一反三、见危授命均出于《论语》,目无全牛出于《庄子》4.下列有关古代风俗礼仪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C )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
B.朕就是我的意思,早先没有特殊的含义,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市井小民,都可以自称朕。
从秦始皇开始,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C.霸陵,汉孝文帝刘恒陵寝,有时写作灞陵。
灞,即灞河,河上有桥,名灞桥。
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
灞桥两边杨柳掩映,是当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也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
D.薨是古代对身故的一种说法,用于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还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皇子公主等。
【解析】“灞桥折柳送别”是唐朝的习俗。
二、(9分)5.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B )A.起予者商也。
B.贤哉,回也!C.义,人之正路也。
D.畜君者,好君也。
【解析】B是感叹句,其他的是判断句6.下列政治主张不属于孟子的一项是导学号( C )A.行仁义而王天下B.民贵君轻C.克己复礼D.与民同乐【解析】“克己复礼”是孔子的主张。
7.下列寓言故事说明的道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导学号( C )A.以五十步笑百步:说明梁惠王的所谓“尽心治国”比邻国强不了多少,对“民不加多”不必奇怪。
B.攘鸡:说明宋国大夫戴盈之如果知道国君征收苛重的赋税不符合道义,就应当请他立刻停止,不能再等待来年了。
C.揠苗助长:不管是种地还是教育孩子,都要顺其自然,不要人为地拔高。
D.齐人有一妻一妾:讽刺批判社会上那些不择手段谋求富贵显达的人,他们无耻之极,连他们自己的妻妾都感到无地自容。
三、(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导学号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
少时朴钝,未有识者。
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
徽采桑于树上,坐统于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
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
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领南郡太守。
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
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亮留镇荆州。
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
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
”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
先主寻悔,请还。
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
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
”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
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阴.选精兵,昼夜兼道阴:暗地里B.大军卒.至,一举便定卒:通“猝”,突然C.闻数.有笺谏璋数:多次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谢:推辞【解析】“谢”:认错,道歉,谢罪。
9.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庞统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B )①性好人伦,勤于长养②今因此会,便可执之③并使装束,外作归形④先主痛惜,言则流涕⑤阴选精兵,昼夜兼道⑥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解析】①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恳奉养父母,属于品行端正。
④刘备痛惜流涕是因为庞统为国损躯,英年早逝。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庞统年少时老实憨钝,20岁时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最好的,从此他渐渐出了名。
B.庞统足智多谋,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由其选择。
C.杨怀、高沛是刘璋的著名将领,倚仗自己兵强马壮,又占据着重要关隘,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
D.庞统大度耿直,面对刘备做得不对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事后仍然坚持原则,不向刘备道歉。
【解析】“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错,原意是曾多次写信劝刘璋打发刘备回荆州。
第Ⅱ卷(共120分)四、(23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导学号(1)徽采桑于树上,坐统于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
(5分)(2)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5分)【答案】(1)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
司马徽感到他非常奇异。
(2)刘备认为他的中策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
【参考译文】庞统字士元,襄阳人。
他年少时老实憨钝,没有人了解他。
颍川人司马徽高雅,有能鉴定人才的名声,庞统成年的时候前去拜见司马徽。
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司马徽感到他非常奇异。
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之首,从此渐渐出名。
后来南州郡任命他为功曹。
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奋奉养父母。
庞统后来担任南郡太守。
刘备会见了他并和他长谈,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治中从事。
于是他和诸葛亮共同担任军师中郎将。
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随刘备进入蜀地。
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陵会面,庞统献策说:“现在趁会面的机会,就把刘璋擒住,那么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
”刘备说:“刚来到别人境内,还没有恩信,不能这样做。
”刘璋回到成都后,刘备要替刘璋北征汉中,庞统又劝他说:“暗地选拔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袭成都;刘璋不会打仗,平时又没有防备,我们的大军突然来到,一举就能拿下益州,这是上计。
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各自凭借精兵,镇守关头,听说多次写信劝刘璋,让刘璋打发您回荆州。
您还没到成都的时候,派人告诉他,就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打算回兵救援,并假扮打点行装,表面上做出要回去的意向;杨怀、高沛二人既佩服您的英名,又因为您的回去而高兴,估计必定会带少量骑兵来见您,您因此把他们拿住,进而收降他们的军队,才进军成都,这是中计。
撤退到白帝城,和荆州连成一线,慢慢地谋划攻打他,这是下计。
如果犹豫不决,就会带来大祸,不能长期这样。
”刘备觉得他的中计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
在涪陵集会,置酒作乐,对庞统说:“今天的集会,真是高兴啊。
”庞统说:“征伐别人的国家却很高兴,这不是仁义之人的军队。
”刘备喝醉了,大怒说:“武王伐纣,有歌有舞,他不是仁者吗?你的话不对,赶紧出去!”于是庞统起身告退。
刘备不久就后悔了,请他回来。
庞统回到他的酒席,一点也不谢罪,喝酒吃饭依然如故。
刘备问庞统:“刚才的话,是谁不对?”庞统回答说:“我们君臣两个都有不对。
”刘备大笑,酒宴又回到原来的欢乐气氛。
刘备进军围攻雒县,庞统率部队攻城,被飞箭射中,死了,享年三十六岁。
刘备非常悲痛惋惜,一说起来就流泪。
封庞统的父亲为议郎,又升任谏议大夫。
追赐庞统为关内侯,谥号叫做靖侯。
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8分)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①苏轼因“乌台诗案”受到政敌的迫害,元丰三年被贬黄州。
此时,刚刚过去两年。
②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石曼卿笔下的《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意思是把红梅看作桃花吧,不见桃树上应有的绿叶;把红梅看作杏花吧,它的枝子又是青的。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CE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随俗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E.诗人以红梅自况,表达孤高自信、旷达乐观的情怀。
【解析】C.“也透露出无奈”错。
E“自信、旷达和乐观”错。
(2)作者在词中提到“诗老”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4分)【答案】用典对比,“诗老”更看重红梅外在的绿叶和青枝,不知道红梅的内在品格。
苏轼借否定“诗老”,说明梅之美在“梅格”:既要有艳如桃杏之形,更要有“孤瘦雪霜”高洁脱俗之神。
表达了词人身处穷厄而不苟且于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不随波逐流的傲骨品格。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导学号(1)《赤壁赋》中“__舞幽壑之潜蛟__,__泣孤舟之嫠妇__”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2)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一句是“__矗不知其几千万落__”。
(3)《离骚》中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__步余马于兰皋兮__,__驰椒丘且焉止息__”。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导学号《孟子》序说朱熹《史记列传》曰:“孟轲,邹人也。
受业子思之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