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w)积习成性:人格与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倾 神经质 精神质
OHI .61*** -.67*** -.27***
OHIa (.80***) -.63*** -.28***
***表示P<.001 a表示控制了性别和年龄后的偏相关 (.80***)的研究结果见Fujita(1991)
其他结果见Hills & Argyle,(2001)
因为:
“脑部结构的差别是主要原因”假说(Gray, 1982) | 认为性格外向者倾向于对奖赏作出反应,因此更幸福,而性格内向 或神经质者对惩罚的反应更敏感,因此更不幸福;而在情感方面, 内向、外向个体的反应相同,但外向者对正性情感的反应比内向更 敏感,所以外向者更快乐
幸福与快乐具有情境与时间上的稳定性 Frances等(1998)对来自美、澳、英和加等国大学生进行的 研究表明,EPQ分数与幸福感分数的相关模式具有跨国的一 致性,幸福感与外向性的相关在.41~.49之间,与神经质的 相关在-.39~-.57之间。
人格对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影响远远超出情境的影响 Diener和Larson(1984)的研究发现,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休 闲娱乐中,人格对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影响是52%,而情境 的影响只有23%。
2
第三个人格维度:精神质(P) 它代表一种粗暴强横、倔强固执和铁石心肠的特点。 得分高者,往往被看作“自我中心的、攻击性的、冷酷 的、缺乏同情心的、对他人不关心的,而且通常不关心 他人的权力和福利” 得分低者,则表现为温柔、善感等特点 若个体的精神质特点表现明显,则易导致行为异常。 艾森克认为,神经质和精神质维度一起可以表示种种神经 症和精神病,因此,该维度也可以年成是心理健康的一 个指标
Clark大学心理学家James Laird的实验
James Laird巧妙地诱导学生做一个皱眉的表情—— “收缩这里的肌肉”、“拉紧你的眉毛”等,然后 将电极附在他们身上 结果学生报告说感到有一点儿生气
被诱导以笑的学生则报告说感到更愉快,甚至他们 看卡通进也觉得卡通更幽默。显然,外面的微笑提 升了内部的快乐。
乐观:心理问题的盾牌,是主观幸福感的构成要素 乐观性与幸福感的相关最高可达到.75(Hills & Argyle, 2001) 乐观性高的学生拥有更积极的免疫系统(Segerstrom et al., 1998) 悲观是幸福的大敌(悲观易导致抑郁)
自我控制:我能成为我自己,我的幸福我作主 控制与生活满意度有关很强的关系,同抑郁显著负相关, “控制期望”与自尊的相关是.82 对敬老院的老人、住院病人照料的启迪
生活目标感:探寻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追寻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生活
“去年夏天,我变成没有地位的人。我妻子因为膝关 节炎不得不用轮椅街,我恰巧在那里摔伤了腿。我们 去了一个私立疗养院。那的确是护理,却不是家。医 生和护士长作了所有的决定,我们极少能反对。感谢 上帝只是两个星期……疗养院的管理人员受到很好的 训练,很有爱心,我认为这是镇里最好的疗养院。不 过,我们从进去开始就变成没地位的人,直到离开” (摘自一位87岁的心理学家的经历描述)
积性成命:人格与幸福
席居哲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xijuzhe@sina.com
积性成命 积习成性 积行成习
“在预测幸福时,人格因素即使不是最好的预测指 标,至少也是最可靠、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
——Diener, 1999 过去的大多数善于幸福感的流行读物总是试图告诉
人们如何使自己变得更幸福,但是它们并没有提到 在努力过程中那些难以改变的因素,即人格始终对 幸福感产生着影响。
社会技能的影响 | 大量研究表明,外倾者的幸福感部分是因为与朋友交往所带来的快 乐;外倾者更懂得享受,因为他们具备出众的社会技能。Argyle & Lu(1990)曾列举过37项业余活动,如同朋友聊天、打牌、聚会等, 结果发现,参与活动的频率、参加一些聚会和跳舞等项目与幸福感 和外倾显著相关
外倾
(1)通过有价值和有挑战的活动,使个体获得能量 和目标,并且远离悲伤;
(2)使每天的生活变得有规律和有意义;
(3)帮助个体应对每天生活的问题和不幸,使他们 能不断地重新开始生活;
(4)巩固个体的社会关系,并且引导他们参与更多
的社会活动
NextÎ
一、气质模式 生物决定论(动力平衡模型和心理生物学观) 情感易感性理论(行为激活系统[BAS]和行为抑制系统[BIS])
自信
.36**
幸福感
外倾对幸福感影响的一项纵向研究(Argyle & Lu, 1990)
大五人格因素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Furnham & Cheng, 1997)
因素
特征
与幸福感 总体相关
神经质 焦虑-平静;不安全-安全;自我遗憾-自我满足
-.44
外倾性 好交际的-退缩的;喜欢玩笑-庄重;热爱-保守
外向性格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和追求物质满足;那些 焦虑或有些神经质的个体,或那些社交技能比较差的个体则经常 回避这些社交情境(Headey & Wearing, 1992)
性格外向者的幸福感水平有部分原因是他们选择了快乐的情境, 那些社交技能比较弱的个体经常回避许多其他人可以获得快乐的 社会情境
1
人格与情境会相互作用对幸福产生影响
外向性格者比内向性格者行动时更容易接近积极的刺激,这样外 倾和愉快的情境就相互结合并且产生了积极积极情绪
人们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情境或回避不喜欢的情境,所以人格 和情境的交互作用还有一种形式,即他们选择可靠、合适的情境, 这些情境也非常适合他们的性格(Larsen & Ketelaar, 1991)
外倾等人格特质与幸福感的关系部分源于遗传的影响,
同时幸福感本身也受遗传的影响
Lykken & Tellegen(1996)调查了1400对双胞胎的幸福感状况,
这是迄今对此问题最大规模的调查,结果如下:
一起抚养 分开抚养
同卵双生 .44 .52
异卵双生 .08 -.02
Lykken等进而计算出,遗传因素分别解释了消极情感变异
Eysenck(1983)指出:“幸福可称为稳定的外向 性……幸福感中的积极情绪与易于社交的性格有 关,这样的性格容易与他人自然而快乐地相处。 同样,抑郁性和焦虑性产生消极的情绪不是幸福, 因而情绪不稳定和神经质与不幸福相联系”
上述论述得到许多研究者的证实(如Costa & McCrae, 1980)
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能对自己及周围的事物环境有较清楚的知觉,不会迷惑和彷徨。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 依存着各种可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并能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 而增进自己行为的效率。
想要改变自己并非易事 如何做?(注意行为改变比人格/态度容易一些,通
过行为改变态度) 起步:假装喜欢自己 发展:假装成真 最终:真的喜欢
第二个维度:
神经质(N) | 得分高的人:“情感的易变性是外显的、反应过敏的,得分高 的个体倾向于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他们在情感经历之后较难 面对正常的情境”(Eysenck, 1981)。有时我们将这种人视 情绪不稳定者,他们往往会对微小的挫折和问题情境产生强烈 的情绪反应,而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都能平抑下来。这些人比 一般人更易激动、动怒和沮丧 | 而处于该维度另一端的人,则似乎能很快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他们在情感方面很少动摇不定
“快乐和痛苦取决于性格的程度与命运并驾齐驱” ——美国部分学者
“个人持久的特征对快乐有很大的影响” ——美国国家研究院的成人心理学家保罗·考斯塔及 其同事,在对5000名美国成年人进行了长达10年的 跟踪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无所不在 不管一个人的性别、种族、年龄,也不管他的婚姻状况、工作、住 处是否改变,在一开始调查时就快乐的人在10年之后仍然快乐 (保罗·考斯塔等)
.39
开放性 好幻想-因袭传统;喜欢变化-墨守成规;独立-坚信
.26
宜人性 软心肠-无情;信任-怀疑;乐于助人-不合作
.39
严谨性 良好秩序-秩序紊乱;细心-粗心;自我约束-意志脆弱
.31
3
自尊:健康的自尊是持久快乐的重要基础 总体自尊同快乐感的相关是.50,同消极情感的相关是-.43 1Hale Waihona Puke Baidu89年,美国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85%的美国人认为“拥 有好的自我印象或强自尊”非常重要
典型的内倾者是有些安静隐退的人;他好内省,喜欢读 书而不喜欢与人交往;除了对亲密的朋友之外,他总是 很沉默,很冷漠;他习惯于提前计划,“三思而后行”, 不相信一时的冲动;他不喜欢刺激,严肃地对待日常生 活中的事情,喜欢井然有序的生活方式;他严格地控制 他的情感,很少有侵略性行为;他不会轻易发脾气,是 可信赖的,有些悲观,但极重视道德标准(Eysenck & Eysenck, 1964)
二、一致模式 认为个体对情境的适应能够说明人格对幸福感的影响,只有 当人格与情境相适应的时候才会体验到高水平的幸福感
三、认知模式 乐观者原则与乐观理论
| 决定幸福感的原因取决于他们加工奖赏和惩罚信息的方式,而非对 这些刺激的生物敏感性,加工愉快信息和不愉快信息时精确性和效 率的差异导致了不同水平的幸福感,那些能够回忆更多积极刺激的 人更有可能报告他们是幸福的
幸福感测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仍然稳定 1973年,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对5000名成年人做过调 查,1983年再次调查表明,尽管工作条件、居住条件以 及家庭状况有了种种变化,但当年感到幸福的人10年后 还是感到最幸福 Hills & Argyle (1998)的牛津大学幸福感调查问卷上的得 分非常稳定,时隔6年,两次测量之间的重测信度竟超 过.50!
的55%,幸福感变异的48%和积极情感变异的40%。
大三人格与主观幸福感
艾森克的大三人格理论 第一个维度:内外倾(E) 典型的外倾者爱交际,喜欢聚会,有很多朋友,总需要有人 一起说说话,不喜欢自己看书或学习;渴望兴奋,会抓住机 会,经常冒险,做事常凭冲动,通常是一个冲动的人;喜欢 恶作剧,总有爽快的答复;是快乐的,随遇而安,乐观的, 喜欢“常笑常乐”;喜欢不信地移动东西,不信地做事情, 具有侵略性,容易发脾气 总之,典型外倾者感情易失控,而且常常是不可靠的
5
当你心情烦躁时,电话响了,你假装快乐地和你的朋友说话。 当你挂掉电话后,你不再感到那么烦躁了。
在社交场合的一些活动,如电话、来访和外出吃饭等过程中, 我们都要“表现”得好像很快乐 实际上它们的确会使我们摆脱不快乐,而且一切都会很自然地发生。
能恰当地认同他人 能认可别人的存在和重要性,既能认同他人,又不信赖或强求他人,能体验到自己在 许多方面与大家是相通的、相同的;而且能与别人分享爱与恨、乐与忧以及对未来的 美好的憧憬,并且不会因此而失去自我
能面对和接受现实 即使现实不符合自己的希望与信念,也能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面对和接受现实的考 验;能多方面寻求信息、倾听不同意见,把握事实真相,相信自己的力量,随时迎接 挑战
非常稳定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贝克莱研究员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追踪了一组青 年男子的生活,发现问题少年通常比别人想象得要好得多,还发现 人的情绪具有稳定性,即快乐的青少年也将是快乐的成年人
人格在人们获得快乐中起着重要作用 任何不幸的事都不可能剥夺使人重新获得快乐的机会,所以,常常 可以见到有过悲惨经历者、病人、失业者、离婚者都能重获快乐
| 外倾性和神经质的人格特质、长期的情感物质和短暂的情绪状态都 有个体差异,而人们更可能知觉、注意和回忆与情绪相一致的或与 物质相一致的信息
社会比较
四、目标模式 认为目标缺失是不幸福的重要原因
4
气质、性格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建议:
重视人格教育 重视自身人格的塑造
拥有积极的自我观念 悦纳自我,也能为人所悦纳;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面对并处理好日常生活中 遇到的种种挑战;虽然有时感觉不顺意,也并非总为他人所喜爱,但肯定、积极的自 我观念总是占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