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ppt政治学原理课程大纲

合集下载

政治学原理(精品课件)全

政治学原理(精品课件)全

第五章 公共权力
一、权利与权力
1、权利:自由的社会化体现。 2、权力: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能产生预期效应的力 量。具体体现为能力、资源的占有、支配等。 3、权力的特性: A、权力的客观性; B、权力的被动性; C、权力的相对性; D、权力的相互性; E、权力的分合性; F、权力的抵消性; 4、权力和权利的重要性: A、为了能够追求利益,必须拥有权利; B、为了能够追求利益,也必须拥有权力;
(雅典卫城)
(圣保罗大教堂 )
(英国国会大厦)
三、政治学的贡献
1、给政治共同体即国家,以有序的公共生 活 2、给有序的公共生活以最适合的政体 3、给适合政体的运行以制度、程序和价值
无序状态
有序状态
四、政治学的研究
1、研究方法:规范研究、经验研究 • 神学论证的政治学或价值阐释的政治学 • 经验归纳的政治学:基于有限事实的归纳而推出 更大范围内的结论:统计、案例及其比较 • 演绎推理的政治学—理性选择理论:从一个前提 假设出发,运作理性规则而推出结论,并解释相 应的政治现象 • 综合推理的政治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 新的政治学开始认为,由于政治人的行动常常不 止一种逻辑,为了全面揭示现实的政治机制,政 治学科们应该适当结合运用上述的推理方式。
一、政治学的产生
1、政治思想:对意义的把握,即现实是什 么,应该是什么? 2、政治哲学:对价值的追求,即如何有价 值,价值是如何? 3、政治理论:对现实的把握,即现实是怎 样,怎样看现实?
二、政治学的发展
1、古典时期:古希腊——中世纪 2、现代时期:价值理性、制度理性、价值 理性与制度理性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A、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B、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C、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D、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到政 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

政治学原理教学大纲

政治学原理教学大纲

政治学原理教学大纲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的目的要求:本章教学主要使学生了解政治的含义,明确政治的研究对象,把握政治的研究范围,对政治学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基本了解.(4学时)第一节政治的含义一,政治观的历史演变近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政治现象的复杂化和政治生活的不断发展,中外政治学者和政治家,又给"政治"下了许多定义.作出了各种解释,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1."国家说".即认为政治主要是国家事务,特别是宪法,法律所规定的一系列国家或者是政府制度.2."权力说".即认为政治就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持这种观点者认为,政治并不限于国家活动,而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 3."分配说".即认为政治是为社会作出和执行权威性分配(或有约束力的决策)的行为.4."管理说".即认为政治就是一种管理行为,或者说是一种管理公共事物的活动.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的内容有: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这一观点揭示了政治的基本特征.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列宁选集》第4卷,308页)这一命题确定了政治的属性.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方式,任务和内容."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三,政治的定义我们认为,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对这一概念应作如下理解: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3.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四,政治的本质权力和利益问题,可以概括包括阶级斗争问题在内的各种政治现象的本质.这是我们分析现实政治的新发展所应得出的主要结论.正是根据这些认识便产生了我们对于政治概念的新的认识.五,作为博弈的政治政治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调节利益冲突的艺术.利益的冲突一直是历史与现实的主题,是政治产生的原因.社会生活中充满了矛盾与妥协,冲突与合作.社会主义社会仍要发展商品生产的根本原因也是利益的差别和矛盾.博弈论正是分析利益冲突的构架.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沿革政治学作为一门十分古老的学问,在东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典籍和明确的发展线索,回顾和把握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政治学的理解.一,政治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首先创立于西方.早在二千多年以前,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所写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论述政治问题的著作,因而被称为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亚里士多德也由此成为政治学当之无愧的创始人,奠基者.二,中国政治学的历史与现状(一般了解)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政治文化遗产.从中国古代的历史来看,政治历来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早在《书》,《诗》中就有大量论及政治的内容.《书》指《尚书》,《周书》,实际上是一部政书,司马迁称"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在春秋时代出现的所谓"百家争鸣",首先就是政治思想上的学派斗争.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政治思想,是当时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三大政治学派.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和发展在政治学的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导致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它开创了人类认识和掌握政治现象的科学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其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三节政治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一,当代中国政治学的任务政治学作为一门研究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的阶级统治关系和阶级统治活动的科学,一般来说主要是为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服务的.当代中国的政治学,总的说来,其主要任务就是为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活动服务,为我国新时期的政权建设,党的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服务.二,政治学的研究方法第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二,吸收和借鉴各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全方位地透析政治学理论.第三,正确采用先进的现代科学研究手段,赋予政治学研究以新的时代特色.思考题1,剥削阶级思想家是如何解释政治的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观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特点是什么4,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书中论述了那些政治学重要观点5,简述西方政治学发展的概况.6,简述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发展概况.7,学习政治学的重要意义是什么阶级,阶层和阶级关系学习的目的和要求:通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阶级,阶层的基本概念,了解阶级的产生,发展演变和消亡,了解阶级斗争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对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和阶层划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6学时) 第一节阶级一,阶级的含义阶级是政治学最简单,最基本的范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的出发点.1919年,列宁在《伟大的创造》一文中写道:"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选集》第4卷,第10页)这是一个完整的,经典性的定义.列宁的定义提示了阶级这种社会集团所具有的四个基本特征:第一,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第二,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第三,在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第四,对社会产品分配的方式与多寡不同.第五,"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这不仅揭示出了对抗阶级之间在经济上的根本对立,而且指出了由这种经济对立所引申出的阶级斗争及其在经济上,政治上的后果.二,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畴. 三,阶级的政治属性问题.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但阶级产生之后,就必然要有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特点.第二节阶层一,阶层,阶级与利益群体(一)阶层的基本含义.所谓阶层,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中,由于人们所处的经济地位不同而分成若于层次的不同群体.决定这些不同群体存在的最主要原因是社会的分工以及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的多寡.(二)阶层与阶级.阶层与阶级在一定意义上属于同一序列范畴,但阶层与阶级形成的条件和基础并不完全等同.因为阶级的划分是以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的社会经济结构为基础的.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剥削制度的消灭,这种占有就会消失,阶级也会消亡.对阶层而言,只要劳动分工和社会分工继续存在,即使在阶级被消灭之后,阶层仍将伴随着人类社会而始终存在.另外,阶级一旦产生,各阶级之间便会出现尖锐的矛盾,对立乃至激烈的斗争.而阶层与阶层之间的差异与矛盾,一般情况下不是以尖锐的对立和激烈的斗争形式表现出来,在多数情况下,是对立统一,相互协作并维系着整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可见,阶层与阶级,虽有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并不能等同.(三)阶层与利益群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加深,不同阶层的需求也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了利益群体不断产生,分化和重组的格局.阶层是从社会分层角度来看待社会的,它是一个范围比较大的,宏观意义上的群体组合;而利益群体则更具体,更现实,更能反映社会经济生活变化的特征.二,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社会阶层的分析与研究一是"社会结构"标准.二是所有制关系标准.三是"劳动性质"与"劳动方式"标准.四是利益群体标准.五是资源占有标准.六是综合标准.三,从社会分层理论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不论社会个体隶属于哪一群体,某一群体隶属于何种阶层,或者每一阶层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何种地位,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几乎都离不开以下五种因素的制约,即经济因素,政治因素,职业分工因素,文化教育以及机遇因素等.第三节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一,阶级关系与阶层等"非阶级关系"问题人们的社会关系是很复杂的,有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家庭关系等等.但是,在阶级社会,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和阶级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是人们之间的一种本质性的关系,它对人们之间的其它社会关系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这是由阶级社会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二,阶级关系与阶级斗争的联系和区别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具有密切的关系,但不能简单地将阶级关系等同于阶级斗争,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阶级关系是指各阶级之间及其内部的联系,主要表现为阶级矛盾,阶级联合,阶级渗透等.其本质就在于各个阶级对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特别是表现为和现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三,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主要是指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对抗和冲突.它既包括被剥削阶级与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也包括剥削阶级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斗争.四,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主要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它同以往社会的阶级斗争具有不同的特点.资本主义社会废除了等级制度,因而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壁垒是十分分明的;无产阶级代表新的生产力,它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则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解决有史以来人类社会积攒,遗留下来的种种矛盾,直至解放全人类.由此可见,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较之过去的一切政治斗争意义更伟大,它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空前的推动作用.五,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的特点,对于正确处理阶级斗争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国内阶级斗争同国际阶级斗争交织在一起.国内阶级斗争同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之间的渗透与渗透,颠覆与反颠覆,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密切联系,相互交织.第二,社会上的阶级斗争会反映到共产党内.党内外坚持反动立场的分子彼此串通,互相利用,从而使斗争形势呈现出复杂性.第三,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交织在一起.极少数以反党反社会主义为目的进行罪恶活动的分子,他们同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属于敌我矛盾,而群众中的某些人,由于存在思想认识问题,或是受错误思潮影响而做了某些错事所产生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矛盾交织,混杂在一起,有时使政治局势复杂化.思考题1,阶级有哪些基本特征2,产生阶级的条件有哪些3,阶级的消亡需要具备什么条件4,影响阶级,阶层划分的因素是什么5,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有哪些联系和区别6,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两者的不同之处是什么7,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发生了哪些变化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有哪些特点9,阶层的含义是什么阶层与利益群体有什么联系与区别10,我国阶级斗争长期存在的原因是什么第三章政治权力学习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政治权力的概念,政治权力的特征,政治权力的基础,政治权力的运用,政治权力的腐败与制约有一个基本了解,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6学时)第一节政治权力概述一,权力的含义,构成及本质权力的含义是: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存在于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权力是具有一定资格的人(权力主体),为了自己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制约或支配他人(权力客体)行为的能力.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体现的是权力拥有者和权力客体两个意志主体不平等的关系. 权力的构成主要是:1,权力主体.它是相对于权力客体而言的,是权力的拥有者.在一定的权力关系中,处于主动和支配地位者即为权力主体.2,权力客体.它是相对于权力主体而言的.是权力作用的对象.3,权力目的.从终极意义上说,权力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权力主体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运用的一种手段.所以,行使权力必定为某种目的服务.权力目的就是权力主体通过行使权力所要实现的目的,主要表现为利益或价值.4,权力作用的方式.即权力主体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制约或支配权力客体的方法和机制.权力的性质是:1,权力的本质.权力的本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其二,权力是一种阶级关系.其三,权力是一种利益关系.2,权力的属性.权力的属性主要是:其一,人性与非人性.其二, 阶级性与非阶级性.其三,科学性与非科学性.其四,主观性与客观性.3,权力质的内在规定性.权力质的内在规定性表现为:其一,支配者的利益.其二,服从者的利益.其三,共同利益.其四,冲突利益.其五,创造利益.二,政治权力的含义和特征政治权力就是指在特定的政治共同体中,政治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和原则,在政治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的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的特征有:(一)排他性与多元性.(二)强制性与制约性(三)意识性与渗透性(四)工具性与组织性(五)不受法律的约束性(六)动态发展性.三,政治权力的类型根据政治权力运动的方式对权力加以分类,因为无论是政府的权力,政党的权力还是政治个人的权力,其核心都是围绕国家的权力而运动的.国家的权力到底如何体现出来或者说国家的权力以什么方式作用于权力客体为此,我们把政治权力主要分为五种:强制性权力,功利性权力,操纵性权力,合法性权力以及人格型权力.四,政治权力的基础不管权力主体以什么方式去行使权力,他都要以某种资源为后盾.正如权力的形式有多种一样,政治权力的基础也是多样的. 政治权力的基础是指取得和占有政治权力的资源或资本,主要包括武力,财富,技能,知识,动机等.五,政治权力的功能所谓政治权力的功能,主要是指政治权力的功效与作用.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和控制力量,是政治的核心.它具有重要的作用:1,政治权力具有对社会资源进行强制性分配的功能.2,政治权力具有社会纽带和粘合剂的功能. 3,政治权力具有对经济的巨大反作用功能.4,政治权力还具有管理社会的功能.第二节政治权力的运行一,政治权力运行的要素政治权力的运行包括四方面要素:1.政治权力运行的方向,即必须明确政治权力的指向,也就是说要明确政治权力施加影响的对象. 2.政治权力运行的目的,即必须明确行使政治权力所要实现的利益或要求,如果行使权力得不到好处,政治权力就没有运行的动力.3.意志.即行使政治权力的决心和强烈的愿望.如果政治权力主体没有决心对政治权力客体施加影响,那么,政治权力也不可能运行. 4.行使权力的方式或手段.即政治权力主体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或手段,对政治权力客体施加影响.总之,只有以上四种因素结合起来,才能推动政治权力的运行,形成一定的权力关系.二,政治权力运行的原则政治权力的运行,还需遵循一定的原则.违背了这些原则,往往会造成权力的滥用或权力的无效.这些原则主要有:1.政治权力的适度原则. 2.政治权力运行的层级原则.3.政治权力运行的时效原则.4.政治权力运行的法制原则.5.政治权力运行的责任原则.三,政治权力的运行过程政治权力始终处于运行之中.政治权力的运行一般包括某一政治主体获得,巩固,行使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力的终结四个阶段.四,政治权力运行的方式政治权力作用的基本方式有三种,即和平方式,暴力方式和准暴力方式.权力主体对权力客体的作用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间接作用的.在间接作用过程中,从权力主体到权力客体之间会有许多中间环节.权力作用的结果大致情况是:全部吸收或基本吸收;大部分吸收,少部分反射;少部分吸收,大部分反射;全部或基本上反射.时间是衡量权力作用的坐标.就某种具体的权力(如政策)来说,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为最终的权力客体接受,或达不到权力客体那里,这种权力就化为乌有.第三节权力的腐败与制约一,权力腐败的实质与根源腐败就是国家公职人员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利用,是以公共权力的运用超出社会制度,法律或道德规范允许的范围为前提,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对他人及社会造成损害的行为.腐败就是国家公职人员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利用,是以公共权力的运用超出社会制度,法律或道德规范允许的范围为前提,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对他人及社会造成损害的行为.在政治学上,腐败就是权力行使者违背公有权力行使的应用界限和目标,将公有权力变为个人或小集团的私有资源并谋取私利的堕落行为.腐败一般都是以权力与金钱的结合为基础,表现为权力转化为金钱,金钱腐化权力的逻辑过程,即经济的腐败.腐败还可以表现为政治腐败,即国家权力失去其社会和阶级职能,甚至异化为少数个人或集团谋私利的政治工具.腐败可以表现为组织腐败,即在国家公务人员任用上为个人目的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任人唯亲,排除异己.腐败还可以表现为生活作风的腐败,即在个人生活作风上不勤政为民,不精忠报国,而是贪图安逸,追求享受,沉溺女色,穷奢极欲,挥霍浪费.二,政治权力的制约.从根本上说,权力制约的必要性,合理性,有效性是以国家权力异化或其异化趋势为前提的.所谓权力制约,就是要将代表全社会公共利益的国家权力分割成代表公共利益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若干特殊权力,使这些权力在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均衡中共同维护和实现全社会公共利益.思考题1,权力与政治权力的含义是什么2,政治权力有哪些特征3,政治权力有哪些类型4,政治权力的基础是什么5,政治权力有哪些功能6,政治权力对经济起什么作用7,政治权力的动行有哪些基本的要素8,政治权力运行的原则是什么9,试述政治权力的动行过程.10,怎样取得权力和巩固权力11,行使权力的方式有哪些12,政治权力作用的基本方式有哪些13,为什么要对政治权力实行制约14,政治权力的制约如何真正实现15,如何认识腐败的危害性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第四章政治国家本章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根本分歧,就是从国家学说的基本理开始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掌握国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一般规律.(6学时)第一节国家的起源一,原始氏族公社制度氏族制度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以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联系社会成员是氏族制度的本质.第二,氏族是实行原始民主制的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的管理组织.第三,在氏族组织内部,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二,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增长,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氏族组织也随之解体了.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是氏族制度解体和国家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即是原始社会三次大分工的结果.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成为独立的部门.恩格斯精辟地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之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马选》第四卷,第170页)恩格斯又说:"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马选》第4卷,第172页) 三,国家的基本特征国家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国家是按地域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以血缘关系来划分居民. 第二,具有公共权力的特殊的暴力机关的建立.第二节国家的本质一,国家的含义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权力组织,是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代表,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是统治阶级用以保护本阶级根本利益的暴力工具.这个定义包含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国家是阶级统治的组织,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第二,国家政权始终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第三,国家是统治阶级专政的工具.二,国家权力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狭义的),公共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

《政治学课件》PPT课件

《政治学课件》PPT课件

02
国家与政权
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国家的本质
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经济上占统治地 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
国家的职能
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对内职能主 要是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职能主 要是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保护本国利 益不受侵犯。
政权的组织形式
政体概念
政权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所采取的 用以实现其国家权力的形式,即统治 阶级为了反对敌人、保护自己而组织 起来的政权机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和谐的关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制度,体现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 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特点。
04
政治参与与社会稳定
政治参与的内涵与意义
政治参与的定义
指公民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参 与政治生活,表达政治意愿,影
响政治决策的行为。
促进民主政治发展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有 助于增强公民意识和民主精神, 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维护社会稳定
政治参与能够缓和社会矛盾,减 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和和 谐。
提高政府决策质量
政治参与可以使政府更好地了解 民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
性,推动政策的顺利实施。
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与途径
政治文化是民族精神 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政治 实践中形成的,反映着民族的政 治心理、政治情感和政治习惯等, 是民族精神在政治领域的体现。
民族精神对政治文化 具有反作用
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 柱和精神动力,对政治文化的发 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具 有强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其政治 文化也必然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社团的类型 ★压力集团的含义
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 2. 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 3. 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 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1、社区性团体 2、制度性团体 3、协会性团体
p132
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
★社团的特征 ★社团的功能
1、力量制约关系 2、社会公共权力 3、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
★政治权力的特性
权威性、支配性、扩张性、 排他性、强制性
第三章、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
二、政治权利的意义和作用
政治权利的基础
客观构成要素
1、生产资料 2、物质财富 3、暴力
主观构成要素
1、能力素质 2、身分资格 3、理论与策略 4、组织
第三章、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
5、政治学与法学
6、政治学与社会学1、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的知识体系
2、中外政治制度 3、行政管理
4、国际政治
六、政治学的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1、权力研究 2、制度研究 3、政策过程研究
途径
4、政治功能研究
5、政治意识形态研究途径
6、国际关系研究途径 7、政治行为研究 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
• 迈克尔·罗斯金 等著:《政治科学》(第6版),华 夏出版社2001年版。
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
一、国家与政府的概念
★国家的含义
非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1、社会共同体说 2、国家契约说 3、国家要素说 4、国家统治学说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国家的类型
奴隶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 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 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 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 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

性的结论。
02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着眼于当前政治现象,通过事例和经验等从理论上推理说明,
那就需要阐述政治现象产生的根源、运动变化过程及其规律,这种分析
的方法称为实证分析法。
03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对不同政治现象的比较分析,揭示其共性和差异,从
而更深入地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5
政治学的历史与发展
2024/1/28
14
04
政治权力与权利
2024/1/28
15
政治权力的定义与特性
权威性
政治权力是一种权威力量,具有 强制性和约束力。
排他性
政治权力的行使具有排他性,即 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主体行使 权力。
扩张性
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的倾向, 总是试图扩大其影响力和控制力。
定义
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 客体的制约能力。它体现在政治 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则的实 际政治过程之中。
平。
政治参与对政治文化的塑造
有限的政治参与则可能导致政治 文化的封闭性、保守性和单一性。
22
06
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
2024/1/28
23
政治发展的定义与阶段
政治发展的定义
政治发展是指政治体系在结构、功能、制 度等方面的进步和完善,包括政治制度、 政治文化、政治参与等方面的变革。
VS
政治发展的阶段
《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
2024/1/28
1
目录
• 政治学概述 • 国家与政权 • 政治制度 • 政治权力与权利 • 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 • 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
2024/1/28
2
01
政治学概述

政治学原理-课程大纲

政治学原理-课程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原课程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是学生接受学术训练、培养专业思维的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系统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同时初步涉及对西方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理解,能够在比较当中解读当代中国政治现象,培养从专业角度思考政治问题的能力。

2.设计思路:本课程引导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同学全面了解政治学的基本知识内容,掌握政治学的核心研究概念和主要理论。

课程内容包括十二个部分:绪论、政治权力、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国家、政府、政党、政治统治、公共治理、政治参与、政治现代化、政治民主。

这十二个部分围绕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展开,是由简到易的一个知识传授过程,也是拓展学生学术知识范围、提高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过程。

二、课程目标- 7 -“政治学原理”是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为今后修读和理解其他相关课程打下专业基础。

课程结束之时,学生应能达到以下基本目标:(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政治学的基本知识、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政治观;(2)初步掌握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的基本方法,明确政治学基本范畴和概念的含义,提高认识复杂政治现象的水平,比较准确地把握政治现象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3)具备分析现实政治现象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政治学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政治现象的本质。

树立正确对待政治学的态度,为进一步学习政治学、行政学及其相关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要求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要求:(1)按时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讨论。

本课程将包含随堂提问、分组讨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学原理》教学大纲

《政治学原理》教学大纲
国家统治形式是概念
国体与政体
划分国家统治形式的标准
第二节 剥削者类型国家的统治形式
君主制
共和制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形式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形式的基本观点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组织国家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苏维埃政权组织形式
第六章 政治统治体
第一节 政治统治体系的实质与特征
政治统治体系的概念与实质
政治统治体系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体系的理论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系统思想”
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体系
第七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念及国家机构组织原则
国家机构的概念
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第二节国家机关
国家元首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第八章 政 党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的理论
政党的概念
《政治学原理》教学大纲
2007年09月03日 谭永凤治学的研究对象
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对政治的解释
马克思列宁对政治的科学解释
第二节政治学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的政治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出现是政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
第三节政治学的与分类
西方政治学的分类
政治学的内容分类
第四节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意义
政治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一章 国家与阶级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
原始公社制度和氏族社会组织
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第二节 国家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
国家职能
第三节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国家消亡的历史必然性
国家消亡的途径
第二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变革

政治学原理课件ppt

政治学原理课件ppt

主要观点:
1、传统政治学所使用得制度研 究方法与法律研究方法,只能研 究政治现象得表面,而无法研究 实际政治中得各种心理与文化 因素,只有通过研究政治行为,才 可能触及影响与导致产生政治 现象得真正原因;
2、政治学作为解释人得政治行 为得规律性得科学,它应该能被 经验地证明;
政治科学化得难题与局限 1、数据问题
2、隐性价值问题 3、价值中立问题
数据问题
科学研究需要有精确得数据与可观察得实验。但就是,无论如何,人类 不像可以送入实验室得蝌蚪,也不像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得细胞。究竟 如何获得关于人类行为得“经验性”数据仍然就是一个问题。没有准 确得数据,我们怎么开展科学研究来验证我们得假说?
隐性价值问题
2、中世纪时代: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代” 3、近代时期:被称为“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 4、现代时期:被视为“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
古希腊/罗马时代: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
研究主题:
关于城市国家得观念与城 邦得理论。
理论内容:
政治思想与伦理学相 结合,把人类得善、幸 福与正义作为社会生 活得最高目标与政治 生活得首要目标。
哲学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制度研究方法、经济研究 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心理研究方法、政治系统研究方 法、政治沟通分析方法、实证调查与分析方法
第三节、政治研究得发展历程
一、西方政治研究得发展历程 ➢ 二、中国政治研究得历史过程 三、政治研究科学化得尝试
西方政治研究得发展历程 1、古希腊/罗马时代: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
严格地说,科学研究就是一种客观得研究。但就是,政治研 究模式与理论要实现完全得客观就是非常困难得。在政治 领域中,事实与价值掺杂在一起几乎无法分开。政治学得 许多理论本身建立在假说与信念之上,这些假说本身就隐 含着一定得价值。无法摆脱隐性价值,它得科学得真实含 义就难免会受到置疑。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ppt课件大纲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ppt课件大纲

ppt课件大纲•政治学概述•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国家与政府目•国际政治与世界秩序•政治发展与政治改革录政治学概述政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政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政治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发展历程现状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按照权力作用方式划分,可分为强制性权力和非强制性权力。

按照权力性质划分,可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文化权力;按照权力主体划分,可分为国家权力、社会权力和个人权力;政治权力的定义: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

它体现在政治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政治权力的分类政治制度的定义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及选举制度等。

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问题的制度;即政体,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指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及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方式。

宪法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政治权力是政治制度的基础和前提。

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产物和表现,它必须适应政治权力的要求,为政治权力服务。

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保障和规范。

政治制度可以保障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稳定性,规范政治权力的运行方式和范围,防止政治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政治制度可以影响政治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方式,而政治权力也可以改变或塑造政治制度。

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政治参与定义指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和规则,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政治参与形式包括投票、选举、结社、游行、示威、抗议等,以及通过媒体和网络表达政治意见和诉求。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孟子·离娄上》
古语有云:厚德载物
注:仁在古代中国是含义极为广泛的概念,属于一种道德 范畴,原意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后来被儒家发展为 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成为中国传统文 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政治观:
仁治训导,统治教化
3
古代希腊著名思想家
实现正义的理想国。 — 柏拉图
研究城邦之善即为政治。 — 亚里士多德
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
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
系。
——王浦

政治是指有关国家权力的制度化结构和运行以及个人和团体参与国家
活动的种种现象。
——吴志华
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利益基础上,运用公共权力来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
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李宗楼
4
第二种政治观: 政治是天意或神意的体现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董仲舒
没有权柄不出自于神, 国王是上帝的仆人。
— 阿奎那
5
第三种政治观: 政治是施展谋略玩弄权术的行为
“法”“势 “术”, 三者合一。
— 韩非
“政治是当 权者运筹帏幄的 活动”
—俾斯麦
“政治就是用力 量来统治人,用权 术来欺骗人”
第一节:政治及政治观
一、政治的含义
政治是人与人之间对权力与利益的争夺、分配和管理。 (记忆以教材为准)
第一种政治观:
政治是指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
范的道德。
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尚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国以礼,为政以德” —— 孔子
2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 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 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 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 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政治学原理课件1(大纲)

政治学原理课件1(大纲)

• 1、两党制 2、多党制 • 三、压力集团
3 、一党制
1、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政党政治的变化 2、什么是压力集团 3、压力集团的活动及其对政党政治的影响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 的政党 •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 •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 1、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 2、实现共产党领导的基本途径


第七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念及国家机构组织原则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 二、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 1、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 2、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权制衡原则

第二节
国家机关
一、国家元首 二、资产阶级国家立法机关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 机关 三、资产阶级国家的行政机关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行 政机关 四、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机关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司 法机关 五、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关系
•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治理
• •
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Fra bibliotek第六章
政治统治体系
第一节 政治统治体系的实质与特征 一、政治统治体系的概念与实质 二、政治统治体系的一般特征 • 1、集合性 • 2、整体性 • 3、有序性 • 4、变动性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系统思想” 二、列宁关于体系的理论 • 1、理论的历史背景 • 2、无产阶级专政体系的基本内容 三、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体系

• 第一章
国家与阶级
•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
一、原始公社制度和氏族社会组织、氏族制度 的特征 二、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1、三次社会大分工促使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 生 2、国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

《政治学原理》全套ppt课件105

《政治学原理》全套ppt课件105

初始分配状况:社会财富
存在着多种可能: 第一,假定每个人的初始财富相等,或者基本相等, 或者认为财富状况与政治不相干而不予考虑。 第二,财富状况不平等。 持第一种考虑的往往是古典自由主义者,而持第 二种考虑的或者是马克思主义者,对现存社会持 批判态度,或者是新自由主义者,主张福利国家, 再分配。
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平等:历史描述
极度匮乏情况下,消费品的分配必须倾向于平等, 否则社会将无法自存。而当生产剩余较多时, 其中一部分人往往占有了剩余,从而出现了不 平等分配,但当生产剩余持续增长到一定限度 时,分配将趋于平等。
原始社会 阶级社会
自由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
福利国家
小商品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平等:函数 描述
令Pi和P分别表示个人偏好和社会偏好,参与人i对一组社 会状态(x, y)具有决定(亦具对该组社会状态具有自 由),当且仅当只要存在x Pi y,x P y成立。 ——阿马蒂亚· 森:《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 在这个定义中,(1)自由是通过偏好来界定的; (2)它涉及到个人偏好与社会偏好,自由指个人偏好获 得了社会的承认; (3)由于个人偏好通常意味着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而 社会偏好意味着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因此自由就意 味着发展。

初始分配状况:自然禀赋
存在着两种可能:第一,假定个人所拥
有的自然禀赋都相等或基本相等。第二, 人们之间存在着天赋的差异。 古典契约论作家往往持第一种考虑。
霍布斯认为:“自然使人在身心两方面的能力都十分相等,以致有时某 人的体力虽则显然比另一人强,或是脑力比另一人敏捷;但这一切 总加在一起,也不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到使这人能要求获得人 家不能像他一样要求的任何利益,因为就体力而论,最弱的人运用 密谋或其他处在同一危险的人联合起来,就能具有足够的力量来杀 死最强人。 洛克也接受这判断,“同种和同等的人们……毫无差别地生来就享有自 然一切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身心条件。”

政治学原理框架

政治学原理框架

教学内容和知识模块本课程在五大结构体系里涵括十一个知识模块,这些模块内容相对独立,但有机构成一个整体。

第一章:政治科学。

本章主要讲述四个问题,即政治的原由、政治的定义、政治的使命和政治的逻辑,其中政治的原由和政治的定义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主要讲解政治是公共权力创造有序的公共生活,其主体为公共权力,客体为公共生活,目的是为了创造秩序。

政治的基本逻辑是:首先形成公共权力;其次通过公共权力掌握资源;然后通过公共权力来决定利益满足;最后优化利益满足体系,建立公共秩序。

第二章:政治学与政治生活。

本章主要包括四个问题,即政治学的产生、政治学的发展、政治学的贡献和政治学的研究等,其中政治学的产生为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要理解:政治生活到处都存在,因为人是“政治动物”;但是,政治科学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存在的。

中国古代只有政治思想而没有政治哲学,西方则产生了政治哲学和政治理论,并由此形成了政治科学。

政治思想是对意义的把握,即现实是什么,应该是什么?而政治哲学是对价值的追求,即如何有价值,价值是如何?政治理论是对现实的把握,即现实是怎样,怎样看现实?将政治知识化,则形成了政治科学。

第三章:公共生活。

本章主要包括三个问题,即人类生活的主要发展阶段、政治动物即“政治人”的特性、公共生活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公共生活的发展阶段。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自然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且这三个方面也构成了现今人类社会的主要维度。

可以说,这三个阶段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在时间上的刻度,另一方面则又标识了人类社会在空间上的广度。

第四章:公共利益。

本章主要讲述五个问题,即利益与政治、利益冲突、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对私人利益的保护、公共利益是判断政体好坏的标准等。

其中利益与政治、公共利益为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是理解利益与政治的关系。

利益导致了政治的产生,因为人类创造政治的目的正是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并协调由人类的最大欲望所带来的冲突;利益决定政治的发展,不同人的利益需求往往是政治发展的动力,决定着政治发展的方向和进度;政治通过创造发展、制度和价值,来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满足。

《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政治学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Science课程代码030302101349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时/学分64/4课程性质必修实践学时0责任教师课外学时0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政治学原理”课程属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开设在大一学年第一学期,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其它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是学生接受学术训练、培养专业思维的重要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系统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同时初步涉及对西方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理解,能够在比较当中解读当代中国政治现象,培养从专业角度思考政治问题的能力。

This course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tudy of other courses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It is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students to receive academic training and cultivate professional thinking.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students should systematically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s,categories and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science, especially the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ology of Marxist politics.At the same time,students should have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issues of western political science and in comparison with which,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interpret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phenomenon so as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to think about political issues from a professional perspective.-1-2.设计思路: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扩大课程延伸性,拓展学生课程外学习时间”为教学理念,为学生设立“掌握《政治学原理》课程的基本知识;学会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习方法;形成广泛阅读专业书籍和其它人文社科类书籍的意识;尝试用专业知识分析政治现象和看待社会问题”的学习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 政治理论、政治机构、政治过程、政治关系、政治学方法
●美国政治学会
● 外国、跨国政治体系和行为;国际法、国际组织和国家间行为;方法论; 政治稳定和变革;政治理论;公共政策;公共行政;美国政治
●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
● 微观政治学;宏观政治学;非政府政治;政府体制和过程;政策制定; 研究方法;国际政治
2、人类创造政治的资源
A、自然法则 C、理性力量
B、生产活动 D、经验积累
3、人类创造的政治产品
4、人类创造政治的空间:
区域、世界、网络
二、政治的内涵
(一)、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A、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B、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C、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D、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1、政治内涵在西方的演变
● (1) .古希腊罗马—伦理政治观
●政治:至善的生活 ●少数人的政治
● (2) .近代——权力政治观
●政治:利益的竞技场 ●多数人的政治
2、政治内涵在中国的演变
● (1).古代的“政”与“治”
●“政者,正也” ●“治”,秩序之意
● (2).西学东渐对“政治”的重新解释
●孙文: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 ●马克思、恩格斯: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最大的政治
二、利益冲突的类型
1、人自身的利益冲突——灵魂与肉体——利益冲突的源头 2、社会的利益冲突——个体与社会——利益冲突的核心 3、国家的利益冲突——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
三、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的获得方式: A、众意:大家协商并一致遵守的结果——社会层面; B、公意:推举一个人,将权力委托给他,让他代表大
A、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属性; B、与公共秩序密切相关; C、追求公共权力; D、以不同利益而形成不同的政治集团;
三、公共生活
前现代的公 共生活
现代的公共 生活
国家社会一 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家依 赖社会,社 会依赖国家
国家与社会 分离
个体不独立 个体独立
第四章 公共利益
一、利益与政治
1、利益导致政治:人类创造政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 2、利益决定政治 3、政治协调利益的满足:政治创造发展;政治创造制度;政治创造价 值;
1、马克思、恩格斯
●一切阶级斗争都是 政治斗争
●人们的政治关系同 人们在其中相处的 一切关系一样,自 然也是社会的、公 共的关系
2、列宁
政治就是各阶级的斗争
●政治是经济的最集 中的表现
●政治就是参与国家 事务,给国家定方 向,确定国家活动 的形式、任务和内 容
●政治是一种科学, 是一种艺术
(三)、总结
国家层面;
四、公共利益 ——判断政体好坏的标准
1、好的政体不一定产生好的权力; 2、好的政体是好的权力的一部分;
五、公共利益对私人利益的保护
1、保障私人基本利益; 2、保障私人利益有实现的空间; 3、保障私人利益得到持续的发展;
第五章 公共权力
一、权利与权力
1、权利:自由的社会化体现。 2、权力: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能产生预期效应的力量。具体体 现为能力、资源的占有、支配等。 3、权力的特性:
第二章 政治学与政治生活
一、政治学的产生
1、政治思想:对意义的把握,即现实是什么,应该是什么? 2、政治哲学:对价值的追求,即如何有价值,价值是如何? 3、政治理论:对现实的把握,即现实是怎样,怎样看现实?
二、政治学的发展
1、古典时期:古希腊——中世纪 2、现代时期:价值理性、制度理性、价值理性与制度理性的统一
B、种姓制度;
C、等级制度;
D、阶级制度;
3、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社会集团结构
4、特殊利益与普遍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
三、权力结构
1、权力的分布结构 A、社会分布,即谁掌握权力; B、功能分布,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领域的分布; C、资源分布,即资源形态,包括土地、资
本和知识; 2、权力的组织结构 A、掌握公共权力的人数,决定着公共权力
权力与权威的区别
●第一,对权威的服从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对权力的服从是相对 的、有条件的。
●第二,权威通常是不可变更的,朝令夕改、变动不居的就谈不上 什么权威了。反观权力,则要基于具体的情势,不断地进行资源 的重新分化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均衡。权力一旦僵化,就会走向 极端,对权力双方都产生威胁。
●第三,权威的服从不靠强制和武力威胁,权力则要以武力作后盾。
论:统计、案例及其比较 ●演绎推理的政治学—理性选择理论:从一个前提假设出发,运作
理性规则而推出结论,并解释相应的政治现象 ●综合推理的政治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新的政治学开
始认为,由于政治人的行动常常不止一种逻辑,为了全面揭示现 实的政治机制,政治学科们应该适当结合运用上述的推理方式。
五、政治学的内容结构
A、权力的客观性; B、权力的被动性; C、权力的相对性; D、权力的相互性; E、权力的分合性; F、权力的抵消性; 4、权力和权利的重要性: A、为了能够追求利益,必须拥有权利; B、为了能够追求利益,也必须拥有权力;
二、权力与权威
●(一)权威:批上正当性或合法性外衣的权力 ●(1)权威是合法化或正当化的权力 ●(2)权威是排除了强制和交易成份的权力 ●(3)权威是一种反对者也内在服从和同意的权力 ●(二)权威的来源 (1)传统与习俗; (2)卡里斯玛权威; (3)法理权威
3、西方学者的政治定义
● (1).政治是至善 ● (2).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夺取和维持政权的行为 ● (3).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 ● (4).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A、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B、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C、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D、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到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
第三章 公共生活
一、人类生活
1、人类生活构成的要素: A、欲求;B、生命生产;C、劳动生产;D、
共同活动; 2、自人然类共同生体活发群展的的生活阶段:自然共同体 维持生命
社会共同体 社会生活 政治共同体 政治生活
公共权威 公共权力
维持生产与 生活秩序
维持整个共 同体
二、政治动物——“政治人”
1、政治动物,具有逐利性(发展为逐权性)和价值判断理性(两还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 重)。 2、政治动物的属性:
二、国家的演变
1、城邦国家,自然原则形成共 同体的连续与发展;
2、帝国国家 A、不断延展的版图;
B、强大的中央集权; C、独立完善的官僚体系;
D、君主专制的统治; 3、主权国:由对抗帝国而产生
的主体觉醒 A、主体意识——市民权
力——人权; B、民族意识——民族自决
权——主权; C、世俗意识——世俗权
课程大纲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政治科学 政治学与政治生活 公共生活 公共利益 公共权力 国家形态 政治结构 政治制度 意识形态 政治形态 民主政治
第一章 政治科学
一、政治的缘由
1、政治是人类创造的秩序 A、动物的本能(索取)——自然规则——自然力——自然共同体 B、人的欲望——生产(劳动)——社会规则——公共权力——社会共 同体 C、利益——私利与公利的冲突——政治规则——政治权力——政治 共同体
三、合法性与权力
● (一)共同体层次的合法性 ● (二)典则层次的合法性 ● (三)当局层次的合法性
四、国家权力
1、国家权力的使命:安全、秩序、尊 严
2、统治模式 A、国体,即国家权力归属; B、政体,即权力组织形式; C、权力的价值选择;
3、统治范围 A、广度:控制的范围; B、深度:权力渗透到社会与个人
力——民权;
三、国家结构
1、单一制 A、中央集权——地方自治; B、中央集权——非地方自治;
2、联邦制 A、分散型:邦联制; B、集中型:联邦制——均衡性与非均衡性
四、国家职能
1、保全:个体自由与共同体; 2、秩序:立法、制度的建构; 3、财富的创造; 4、协调; 5、福利;
第七章 政治结构
一、中轴结构
(雅典卫城)
(圣保罗大教堂 )
(英国国会大厦)
三、政治学的贡献
1、给政治共同体即国家,以有序的公共生活 2、给有序的公共生活以最适合的政体 3、给适合政体的运行以制度、程序和价值
状态
无序状态
有序
四、政治学的研究
1、研究方法:规范研究、经验研究 ●神学论证的政治学或价值阐释的政治学 ●经验归纳的政治学:基于有限事实的归纳而推出更大范围内的结
的性质; B、功能性权力的划分:立法、司法、行政、
军事;
四、权利结构
1、权利自身结构:权利与义务; 2、权利层次机构:
A、自然权利——天赋权利——人的权利——私人权利 B、社会权利——获得权利——公民权利——公共权利 3、公共权利结构: A、共同体成员的权利:公民权利、族群权利、成员单位权利; B、共同体本身的权利:民族权利;
即以利益为核心,以权利为体现,以权力来维护
生存
———— 生产————
秩序
|
|
|
权利
———— 利益————
权力
|
|
|
权利结构 ————利益结果———— 权力结构
二、利益结构
1、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社会组织结构:
A、个体化社会; B、共同体社会;
2、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结构——阶级、阶层结构:
A、奴隶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