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码头文化分析

合集下载

武汉最有名的“打码头”,就在这里

武汉最有名的“打码头”,就在这里

武汉最有名的“打码头”,就在这里日本老明信片中的汉口码头区昨天,我们在《新安书院,徽商在汉口的宏伟地标》里提到了武汉文史专家王光老师发掘新安书院文物的事迹。

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发现,就是发掘“宝庆成昌安记墙界碑”,为历史上“宝庆码头”找到了一件文物实证。

说到宝庆码头,在武汉本土文史领域算是赫赫有名。

这个码头紧邻汉正街,地段优越,曾发生过数次震惊三镇的“打码头”事件,至今流传。

同时,由于宝庆码头的形成源流比较单一,作为码头的时间也够长,这里也经常被武汉码头文化的研究者作为典型样本加以分析。

前人之述备矣,本文只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毛板船带起宝庆码头历史上的宝庆码头区域,大体在当代汉正街板厂、宝庆、永宁三个社区,距离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龙王庙、集家嘴只一箭之隔。

“宝庆”源自地名,即今日湖南邵阳地区。

明清之际,此地设“宝庆府”,辖新宁、新化、邵阳、武冈等地。

目前居住在宝庆码头的多是湖南宝庆移民的后代,宝庆码头由此而得名。

之前,我们曾在介绍白沙洲的稿件中提到过湖南的“放排”。

宝庆码头和白沙洲一样,都是湖南人移居汉口的重要地点,二者人口来源略有不同。

约从18世纪晚期开始,以邵阳商帮为代表的宝庆人开始往汉口发展业务。

宝庆位于湘西,通过湘黔古道连通大西南,通过资江连通汉口,自古以来就是商贾重地,商品经济较活跃。

邵阳商帮驾着“毛板船”顺流一路北上来到汉口集家嘴上岸,带来了竹木、煤炭、土纸、茶叶、桐油、生漆、生铁和锑矿等当地特产就地变卖,有不愿回去的船工,则在汉口做起了码头挑夫。

久而久之,聚集此地附近的宝庆人越来越多,他们就近或盖房或搭棚子居住,还修建了五层楼的同乡会馆,并于1796年兴建了专用码头“宝庆码头”(宝庆码头兴建者仍有争议,姑且听之),形成了以宝庆人为主的聚居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毛板船”。

这种船木料粗大、马钉固定、船体毛糙、不上桐油,结构非常脆弱,一旦触礁大概率解体;而且吃水深,必须等到资江发大水时才能出航。

从码头文化感悟武汉人的乐天精神

从码头文化感悟武汉人的乐天精神

从码头文化感悟武汉人的乐天精神武汉的码头分为“本土码头”和“洋码头”本土码头主要分布在汉水沿岸(汉正街因此诞生),以小船停靠为主,沟通江汉平原、荆沙各地,以农副产品为主,比如菜码头、蛋码头、肉码头、布码头、粪码头(将城市的废弃物输出)以及杂货码头。

货物源头主要来自荆沙、襄樊一带。

码头工人其实就是船夫农民和搬运工。

真正变化比较大的长江码头,这时的码头开始固定。

1865年到1910年(45年间),汉口开埠后,外国商人陆续在汉开设工厂,开办洋行,从事贸易。

这些商人注意到汉口的地理位置特点(当时外国人在中国长江沿岸开埠的城市:上游重庆,下游上海,中游便是汉口),迅速把汉口作为长江中游的一个航运枢纽。

这期间外国在租界开设的洋行和轮船公司多达113家。

这时的码头成为汉口的重要贸易场所,可直通海上。

于是洋码头附近多了货栈、仓库、银行。

当时汉口的洋码头多达74个:有俄国的“顺丰砖茶码头”、英国的“怡和洋行码头”(现在武汉港19码头)、日本的“日清码头”、还有德法等国的码头。

码头文化四原素:动、爽、利、俚无论是本土码头还是洋码头,无一例外地将武汉文化赋予了“码头”的原素:一是“动”的原素。

码头汇四江,码头文化“动”的原素极多。

尤其是在汉口,东南西北的文化文艺形式并存。

就拿戏曲来讲,京、汉、楚、越、评剧等都有专业剧团,都有自己固定的观众和爱好者;比如武汉的小吃:北方的酱肉大包,广东的叉烧包、本土的小笼灌汤包,江浙的苏式菜包……各有各的市场;再拿语言来讲,南腔北调在这里不是稀罕事,一个小区里,广东话、浙江话、北京话、东北话、四川话都可以沟通。

由此“动”的原素就奠定了码头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也是优势。

二是“爽”的原素。

包容是通过豪爽体现的。

这里的人性格爽朗,既有北方人的豪气,又有南方人的精灵;既有四川人的放松,又有上海人的“精明”,但仍是“爽”的成分居多。

市作协主席池莉笔下的武汉人和武汉文化多体现了这一特色。

这一原素表现为武汉人“乐于助人”的风尚。

说不尽的武汉码头文化

说不尽的武汉码头文化

说不尽的武汉码头文化说码头,必然要说水;说码头文化,自然就离不开因码头而产生的生活习俗与个性特征;说武汉码头,当然也就得说汉水、长江了。

汉水曾经被汉口人称“小河”,可就是这条小河,造就了一个四大商业名镇,就是这条小河诞生的商业文化与物质文明,让西方国家也垂涎三尺,他们在用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后,便迫不及待地把汉口作为了通商口岸的目标之一,由是,汉口有了租借。

武汉码头文化由此有了更多的内容。

漕运与淮盐看标题,可能有人会问,码头文化怎么和漕运与淮盐联系起来了?是的,武汉的码头文化兴盛就是从漕运与淮盐开始的。

什么是漕运?现代人也许不太懂。

漕运是和漕粮联系在一起的。

漕粮,简而言之,就是由水路运往京师供官军食用的粮食;漕运,自然就是运输漕粮的水路了。

长江中游的城陵矶本来是漕粮的转运地,可自汉口形成后,便开始显示自己的非同凡响,取代了城陵矶成为长江中游唯一的漕粮转运地。

虽然汉口形成的时间相比于武昌和汉阳晚了一千多年,但汉水的改道以及汉水唯一的入江口定格在了今天的两江相会处之后,武汉的格局不再是双城相对,而是呈三足鼎立之势了。

由地理形势的变化,转而进行了其他层面上的变化,最后导致汉口成为了漕粮转运之地。

漕粮运输与交税本身不是商贸活动,但是大规模的漕粮运输却给了汉口水上运输业很大的刺激。

可以想见,自从汉口成为漕粮转运地之后,汉口会引起多少人的关注?又有多少人会在关注的目光中踏上这块新生的土地?汉口又会借漕粮转运之机给自己带来多少发展的良机?所以,清代客居汉口多年的范锴对汉口历史颇有兴趣,他是这样给汉口商业发达的原因下的结论:“汉口之盛,所以由于小河也。

”所以,说码头文化,如果离开了这条小河,就找不到其源头了。

依靠九省通衢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在继漕运归入汉口之后,汉口又成为了淮盐的集散地。

淮盐就是江淮地区生产的食用盐。

湖光地区2 广大的居民日常生活都可能缺少的盐,虽然价钱低,但数量大,集中起来却也是不可小视的。

时隔 500 多年后,回头看,这次的汉水改道对于武汉来说,简直就是上天对武汉的垂爱,武汉由此产生的变化是那么的使人意想不到。

谈谈武汉的水文化

谈谈武汉的水文化

谈谈武汉的水文化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是通过这个城市的一些地标性建筑或者其自身具备的特质决定的。

比如巴黎的时装,维也纳的音乐,罗马的建筑,洛杉矶的好莱坞,就是这个城市的文化。

武汉市作为“江城”和“百湖之市”,具有独特的水文化优势。

武汉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九省通衢,百湖棋布。

武汉市水面面积2117.6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5%,水域面积率居全国各省会城市之首。

全市境内5公里以上的河流165条,总长度2166公里,水面面积471.31平方公里,河流综合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总体水质状况稳中趋好。

近年来,随着“大江大湖大武汉”的中部崛起战略开展,武汉的发展优势和地理位置变得尤为突出。

武汉市政府也在梳理一些可以代表武汉的城市文化,如楚文化、知音文化、码头文化、黄鹤楼文化、盘龙城文化、江滩文化等等。

这些也确实是武汉的城市文化,但这些文化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水文化,它们都离不开水。

可以说水文化是武汉城市文化的母文化。

武汉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水文化和壮丽的水景观。

所以武汉有“江城”之称。

武汉三镇隔江鼎立,全市现辖13 个行政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4A风景名胜区,市域国土面积8494 平方公里,人口897万。

如果制作一张水资源名片,必然要写上这些数字:境内河流165条,湖泊166个,水库272个,水域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湖泊面积779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湖泊40个,水域面积约170平方公里。

东湖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

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对人类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生产交通上,而且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经过调查分析,湖泊不仅养活了千千万万的武汉人民,而且当之无愧成为我们武汉市最具标志性的特色文化符号。

这个特色文化符号可以从我们武汉城市形象口号中充分体现出来,那就是“大江大湖大武汉”。

武汉首先有大江,再有大湖,然后才有大武汉。

大江大湖是大武汉的第一构成条件。

码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码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码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摘要为了适应水陆运输的需要,乾隆时期汉口的码头逐渐建立,后来在历史的洪流之中,继汉口通商后,码头林立,各种帮派也随之建立,码头成为兴盛一时的主要货物和人员的集中地。

除了保留初建时的货物运输等需要,码头的客运量逐渐增大,而搬货卸货产生的劳动号子更是层出不穷。

同时,作为“火炉”的武汉,人们纳凉的首选地便是这依托长江水的码头边,万家灯火为码头这粗犷的轮廓增添一份细腻。

这样,码头文化便在这亦商亦娱的功能中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随着城那市化的发展,码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势必为这九省通衢的武汉更增添一份活力。

关键词:码头码头文化长江(一)汉水改道与汉口镇明朝中叶以前,武汉一直都是武昌、汉阳的地理位置的统称。

那时候,我们现今所熟悉的车船林立,人潮拥挤的汉口只是一个四周芦苇丛生,人烟稀少的荒凉地。

每每到洪水暴发的季节,犹如一片汪洋,看不见陆地,而到了洪水退潮的季节,更是野草丛生。

这样的蛮荒之地怎么会是现在的汉口?这一切,都要感谢“汉水改道”。

汉水发源于山西宁强县大巴山系,自西北向南流入湖北,是长江最大的支流。

如此,就可以理解在洪水时期,犹如一片汪洋的原因了。

大概在明朝成化年间(1465-1470),汉水的下游连年大水,堤防总是决口,而这就使汉水下游的水文形势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其他入江口淤塞,形成了一个主河道入江口,汉水流至汉阳县西排沙口,郭茨口间集中水流,径直而下,经过龟山北麓注入长江,形成今天的景观。

“汉水改道”结束了汉水下游河道飘忽不定的历史。

新的水口的南岸仍称之为汉阳,而北岸,后则成立为汉口镇。

新的水口两岸地域开阔,港湾水域条件良好,再建立坚固的堤坝,很快便成为“占水道之便,擅舟楫之利”的天然良港。

(二)近代港口和码头明确记载的民船码头是在乾隆元年(1736),天宝码头。

从此以后,在汉江沿岸的硚口到龙王庙一带,人们陆陆续续建立起大大小小的码头,像杨家河、老水港、彭家巷、小硚口、五显庙、大王庙、龙王庙等,多达20多处。

武汉码头转型方案策划书3篇

武汉码头转型方案策划书3篇

武汉码头转型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武汉码头转型方案策划书一、引言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拥有丰富的码头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转型,传统的码头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需求。

因此,本策划书旨在探讨武汉码头的转型方案,以实现码头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二、现状分析1. 武汉码头的历史和现状武汉码头历史悠久,曾经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港口之一。

然而,随着航运技术的发展和城市规划的调整,武汉码头的地位逐渐下降。

目前,武汉码头主要承担货物运输和旅游观光的功能。

2. 存在的问题(1)码头设施老化,运营效率低下。

(2)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3)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城市形象。

(4)与城市发展脱节,缺乏互动和融合。

三、转型目标1. 提升码头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打造现代化的物流枢纽。

2. 推动码头产业多元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码头的可持续发展。

4. 促进码头与城市的互动和融合,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四、转型策略1. 设施升级(1)投资建设现代化的码头设施,包括码头泊位、堆场、仓库等。

(2)引入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提高码头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2. 产业转型(1)发展临港产业,如物流配送、加工制造、贸易服务等。

(2)推动码头与旅游业的融合,开发旅游观光项目,如游船观光、水上娱乐等。

(3)培育新兴产业,如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

3. 环境保护(1)加强码头的环境管理,建立健全的环保制度。

(2)推广绿色物流,减少环境污染。

(3)开展生态修复,改善码头周边的生态环境。

4. 城市融合(1)加强码头与城市的交通连接,提高码头的可达性。

(2)打造码头周边的商业和休闲设施,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3)推动码头与城市文化的融合,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名片。

五、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1])(1)完成码头转型的规划和设计。

(2)启动码头设施升级工程。

(3)制定产业转型的政策和措施。

说不尽的武汉码头文化

说不尽的武汉码头文化

1 说不尽的武汉码头文化说码头,必然要说水;说码头文化,自然就离不开因码头而产生的生活习俗与个性特征;说武汉码头,当然也就得说汉水、长江了。

汉水曾经被汉口人称“小河”,可就是这条小河,造就了一个四大商业名镇,就是这条小河诞生的商业文化与物质文明,让西方国家也垂涎三尺,他们在用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后,便迫不及待地把汉口作为了通商口岸的目标之一,由是,汉口有了租借。

武汉码头文化由此有了更多的内容。

漕运与淮盐看标题,可能有人会问,码头文化怎么和漕运与淮盐联系起来了?是的,武汉的码头文化兴盛就是从漕运与淮盐开始的。

什么是漕运?现代人也许不太懂。

漕运是和漕粮联系在一起的。

漕粮,简而言之,就是由水路运往京师供官军食用的粮食;漕运,自然就是运输漕粮的水路了。

长江中游的城陵矶本来是漕粮的转运地,可自汉口形成后,便开始显示自己的非同凡响,取代了城陵矶成为长江中游唯一的漕粮转运地。

虽然汉口形成的时间相比于武昌和汉阳晚了一千多年,但汉水的改道以及汉水唯一的入江口定格在了今天的两江相会处之后,武汉的格局不再是双城相对,而是呈三足鼎立之势了。

由地理形势的变化,转而进行了其他层面上的变化,最后导致汉口成为了漕粮转运之地。

2漕粮运输与交税本身不是商贸活动,但是大规模的漕粮运输却给了汉口水上运输业很大的刺激。

可以想见,自从汉口成为漕粮转运地之后,汉口会引起多少人的关注?又有多少人会在关注的目光中踏上这块新生的土地?汉口又会借漕粮转运之机给自己带来多少发展的良机?所以,清代客居汉口多年的范锴对汉口历史颇有兴趣,他是这样给汉口商业发达的原因下的结论:“汉口之盛,所以由于小河也。

”所以,说码头文化,如果离开了这条小河,就找不到其源头了。

依靠九省通衢的优越的地理位臵,在继漕运归入汉口之后,汉口又成为了淮盐的集散地。

淮盐就是江淮地区生产的食用盐。

湖光地区广大的居民日常生活都可能缺少的盐,虽然价钱低,但数量大,集中起来却也是不可小视的。

时隔500多年后,回头看,这次的汉水改道对于武汉来说,简直就是上天对武汉的垂爱,武汉由此产生的变化是那么的使人意想不到。

浅析武汉码头号子的社会价值

浅析武汉码头号子的社会价值

浅析武汉码头号子的社会价值作者:黄雪晴来源:《黄河之声》2018年第07期摘要:武汉码头号子,可谓是武汉码头文化的一种活的见证。

它是对码头文化的一种阐释,更象征着武汉的码头文化精神,是一笔极为宝贵的历史财富。

它是武汉城市发展历史上的活化石,是我们生活所依托的城市的最原始形态的阐释,深深影响了武汉一代又一代人。

关键词:码头文化;武汉码头号子;社会价值武汉是一座码头城市,流行的是码头文化,传承的也是码头文化。

武汉码头号子是在这浓厚的码头文化背景之下,产生并流传于武汉市的一种由码头工人所演唱的劳动歌曲。

是长江、汉水码头工人在长期的繁重的劳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富有强烈节奏感且粗犷高亢的劳动号子。

深深影响了武汉一代又一代人的武汉码头号子,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文化价值。

一、武汉码头号子的社会文化背景武汉,是一座依水而兴的城市,她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武汉地区文明的发展进程中,随着汉口镇的兴起,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武汉三镇。

明清以来,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武汉成为了全国经济贸易的重要集散地。

据乾隆《汉阳府志》卷十二中记载:“汉口一镇耳,而九州岛之货备至焉,其何故哉?盖以其所处之地势使然耳。

武汉当九州岛之腹心,四方之孔道,贸迁有无者,皆于以相对代焉。

故明盛于江夏之金沙洲,河徙而渐移于汉阳之汉口至本朝而尽徙之,今之盛甲天下矣……势者使然耳。

”地势上的绝对优势,造就了武汉的繁盛,归根结底,就是武汉的河流、码头及其周边的货栈、堆栈造就了这一切。

受到条件的制约,码头工人成为了武汉码头上的主要劳动力。

当商船停靠码头后,就由码头工人将货物由商船上搬运至货栈中堆放。

贸易的繁盛必定会吸引全国各地甚至是外国的商人来投资、建厂或者互通有无,人员、商品在此大量集散,便有了船夫、扁担等一系列的码头工人。

在此长期繁重、单一的劳动中,便产生了一种劳动人民自己的娱乐方式——码头号子。

码头号子,可谓是武汉码头文化的一种活的见证。

港口对武汉市城市形成与影响与作用

港口对武汉市城市形成与影响与作用

目录第一章绪论1.1相关概念1.1.2港口1.1.3码头1.2码头、港口对城市形成的影响第二章武汉港口的历史与沿革2.1汉口的形成与兴起2.1.1独特的地理环境2.1.2“九省通衢”的武汉2.2武汉港口发展历程2.2.1曾经的辉煌:独领风骚,享誉世界2.2.2衰落的隐痛:萧条冷清,无人问津2.2.3武汉港口码头的新发展2.2.4港口码头的发展历程总结第三章以武汉港(俗称杨泗港)为例综合分析3.1区位条件3.1.1地理位置3.1.2自然条件3.1.3经济腹地3.2港口现状及功能3.2.1港口现状3.2.2港口功能分析第四章武汉港发展展望4.1美国渔人码头的做法4.2对武汉港未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港口对武汉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摘要】追溯武汉的历史,上至商代盘龙城的城市萌芽,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商贸繁荣,及至明清时期的商业重镇,近代汉口的开埠,现代的改革开放。

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经济,所蕴含的必是武汉的码头特性。

它既是南货北珍的兼收,也是五湖四海的包容。

这样的集散与流通,促使武汉不断的成长壮大起来。

【关键词】港口城市武汉市汉口第一章绪论1.1相关概念1.1.1港口位于江、河、湖、海沿岸,具有一定设施和条件,供船舶进行作业性的及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生活物料供应等作业的地方。

它的范围包括水域和陆域两部分。

一般设有航道、港池、锚地、码头、仓库货场、后方运输设备、修理设备(包括修理船舶)和必要的管理、服务机构等等。

港口按所在地理位置分,有海港、河口港、河港、湖港、水库港等。

按性质和用途分,有商港、军港、工业港、渔港等。

1.1.2码头码头:海边、江河边专供乘客上下、货物装卸的建筑物。

(通常见于水陆交通发达的商业城市) 。

1.2码头、港口对城市形成的影响长江逶迤东去,孕育了众多码头城市,其中以“天下货物聚买第一大码头”的汉口最为有名。

武汉码头近一个世纪的繁盛,为武汉城市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武汉的码头文化简介

武汉的码头文化简介

武汉的码头文化简介武汉码头文化简介一、码头文化概况1、武汉码头文化早在历史上就得到了繁荣和发展,码头文化也曾是武汉最重要的一种文化之一。

2、码头文化表现在对于当地船员和航行家的祭祀活动中,武汉码头也常常有相应的庆祝仪式来代表这种文化。

3、码头文化在当地的传播也非常明显,码头文化通过当地居民的口头传承以及文字记载,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文化的内涵和形式。

二、特色1、传统的码头文化可以经过历史的考古鉴定和记载,最终确定一种“码头文化”的形成。

2、码头文化也可以体现出一气呵成,武汉码头文化集生活礼仪、建筑风格、旅行相关庆典、河流来源于一体,形成了一个丰富多样的码头文化气息。

3、码头文化的受众更加广泛,普及率也更高。

码头文化往往传播至当地的各个社会阶层,有码头建设处、出海航行家、商贸商家、客运乘客等领域,也涵盖老百姓家庭、熟悉礼仪节日、祭祖典礼等等,都形成了一种千篇一律的独特文化。

三、影响1、码头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当地人民中形成了一种尊重、依赖和珍视码头文化的态度和文化伦理观念。

2、码头文化影响了当地企业投资及发展的方向,因为它的普及,给当地的出海服务以及贸易活动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机会。

3、码头文化也给本地的文化和旅游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例如、利用这种传统文化,本地有能力开发出更多吸引游客的文化旅游项目,以此来增强该地区的文化发展和旅游发展。

四、文化启示1、武汉码头文化启示我们,家族文化的传承可以被传统文化产生不可或缺的影响,可以通过回顾历史经历,为当今的社会以及未来的人们提供把握未来的方向。

2、武汉码头文化也启示我们,动态社会发展中,不断经济社会改革的进程,传统文化也可以得到完善而并不会因此丧失原有文化的精髓和特色,而只会发生不断更新和改变。

3、同时也唤起了地方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虽然传统文化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变动,但是这些变动都是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让当地文化得到更多的改善,更多的发展,从而达到对于当地文化的传承。

话说武汉滚滚长江与武汉码头文化

话说武汉滚滚长江与武汉码头文化

话说武汉滚滚长江与武汉码头文化“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此时此刻,我伫立在汉口江滩边上,手持一枚民国时期的《码头业职业工会》徽章,望着滚滚的江水,想起这句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词。

现在,我端详着手里的徽章,它是铜质上带挂链,由蓝白红三种颜色构成,正面文字“汉口市码头业职业工会第八分事务所”,背面文字是会员证的编号“NO1550”,其直径约3cm,不算太重。

但我此刻感觉它沉甸甸的,我的脑海里浮出了几万码头工人出大力流大汗的宏伟画面,感受到它凝结着丰厚的码头文化。

江面上,那些若隐若现的浪花烘托的英雄中,不仅包括赫赫有名的帝王将相,而且包括了那些默默无闻的码头工人吧?这些数以万计的码头工人们以自己的劳动支撑了武汉水运物流的装卸,造就了这座江城的近代商贸重镇的繁荣,奠定了其“东方芝加哥”的地位,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汉派码头文化。

这种码头文化已经深深植入武汉人的血液之中,深刻地影响着武汉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汉口码头的由来现代考古证明,春秋战国,武汉属楚,楚国多江河湖泊,水陆交通十分发达。

武汉的行政建制,始于汉代,先有武昌、汉阳,再有天下名镇汉口。

千百年来,行政隶制虽分分合合,但城市的主要功能,仍然是水陆交通之枢纽,商品集散之码头。

至明代,汉口成为四大名镇之一。

1858年,汉口成为天津条约中的通商口岸。

汉口随即开埠,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来,划租界,开洋行,设银行,修教堂……其中,殖民主义者抓得最早、最紧的,就是辟航运,建码头。

从此,武汉的沿江两岸,不但密布了自古以来的“土码头”,而且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由洋人控制的“洋码头”。

到了近代,有人曾作了这样一个估计,说汉水两岸所停泊的船只数量大约在二万四、五千艘上下波动。

正是因为数量太大,汉口港的码头作业十分繁忙,甚至通宵达旦地进行。

这也是为什么在没有电灯的社会中,会有“万家灯火彻宵明”这么一说。

按这种说法,清代中晚期的汉口已经是一个不夜城了。

汉口码头工人搬运茶叶汉口开埠后,码头工人大都来自武汉邻县的农民,以黄陂、孝感、鄂城、咸宁等地最多。

码头文化

码头文化
在这主要两点的基础之上,完善社会文化和社区 文化发展中的瑕疵,增加城市文化的厚重感,赋 予其鲜明的特质,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气质。
八、讨论
你对武汉存在的码头文化有哪些观点和看 法?
赋予码头文化新的时代特质有哪些意见和 建议?
城市社区文化对城市发展建设的影响?
九、补充
武汉的文化也包含着荆楚大地的楚文化。从文化 源流而言,武汉文化早期是本地先民土著文化、 华夏文化(尤其是商文化),楚文化的延伸和融 合,三国后又有吴越文化的交融,清代更有满汉 文化的交融,近代以来更多的是中西文化的交融, 当代主要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武汉城 市文化之源头不是单一的楚文化,其发展也不是 单一的楚文化的延伸,而是一条多元交汇、多次 交汇的发展链。总体而言,是华夏文化与楚文化 交融的文化。
六、码头文化的弊端
唯利是图、舍本逐末的价值取向 在浓郁的商业本位意识和强烈的实用价值取向的驱动下, 形成了实用主义大行其道,拜金主义风靡的场所。 急功近利对立竿见影的投机买卖趋之若鹜。
逞强斗狠、睚眦必报 作为带有浓郁江湖色彩的码头,弱肉强食、蛮横粗暴的行 为,成为了一种生活的常态。 时至今日,遇事不冷静,恶语相加、大打出手、赌狠,从 来即可看出码头习性的后遗与影响。 在经济竞争中也有反映。
三、汉口码头文化的经济基础
港埠水运的优势,契合了当时经济发展的 节拍。
“舟中为市” 码头、集市、港埠、商埠
城市围绕着码头而发展,以码头的空间与 功能为转移。水陆码头的遍布,衍生出码 头文化。
四、人文生态
概而言之,就是“九省通衢”、“转输贸 易”、“五方杂处”。
“九省通衢”——自然地理环境的最基本 特征。
七、重构
码头文化置于武汉城市的灵魂深处,剥离 不得,所需要的是传承和摒弃。文化的建 设可以促进对内凝聚力的强化,建立全社 会普遍信守的文化理念。

武汉码头文化

武汉码头文化


武汉商人自强自立,创造了一些家喻户晓的 老字号,文明与海内外,曾经成功打入东南亚市 场。武汉在中国的历史上饰演着重要角色,楚文 化所在地、湖光总督府、首义之区、武汉保卫战 等,都说明武汉在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直至 新中国成立,国家也在设立了大量的重工业项目, 其工业基础雄厚。另外,武汉又是全国公认的三 大科教中心之一,市内名校云集,科教实力领跑 全国。武汉的这一切自然禀赋是得天独厚的,是 令中国许多城市羡慕不已的
武汉历史与文化
------------------武汉码头文化

码头的功能就是集散和流通,而城市也就是 集散和流通的产物。武汉城市的发展变迁,与武 汉码头的兴衰流变息息相关。从古至今,武汉码 头大约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内河经济时代 2大江经济时代 3海洋经济时代



武汉的码头

武汉港务集团有6大港区:沌口港区(以汽车滚 装为主)、左岭港区(以化工、危险品装卸为主)、 杨泗港区(以集装箱、散货装卸中转为主)、汉口 港区(以旅游客运休闲为主)、青山港区(以钢铁、 矿石为主)、阳逻港区(以集装箱、综合物流为主)。

在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 后,作为中部崛起领军城市 的武汉要成为国际大都市, 必将向以物流、金融、高新 技术及服务业等产业为主导 的现代商贸金融经济格局发 展,其航运主业开始由长江 向海洋延伸,并由单一码头 (主要是水运)向立体大码 头(水运、铁路、公路、航 空及信息港等)转型,其码 头文化也正面临从传统向现 代的转型,一个全新的大码 头文化格局正在中国中部重 镇的武汉展开。
大江经济时代

武汉被誉为“东方芝加 哥”。 19世纪60年代汉口开埠 后,武汉码头的发展进入 “大江经济时代”。随着 租界建立和长江近代轮船 运输的日益发展,临长江 沿岸开始相继拓建一批近 代轮运码头。1863年,英 国宝顺洋行在今天津路建 宝顺栈五码头,为汉口港 首座轮船码头。兴旺发达 的港口码头使得武汉成为 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 易口岸之一,

武汉码头文化分析课件

武汉码头文化分析课件

著名码头介绍
介绍武汉著名的码头,如 汉口江滩、武昌码头等, 突显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码头民俗与风情
码头民间信仰
讲述武汉码头地区的民间 信仰和祭祀活动,如妈祖 信仰、龙王庙等。
码头生活习俗
展示武汉码头居民的生活 方式、饮食习惯和婚丧嫁 娶等传统习俗。
码头节庆活动
介绍武汉码头地区的传统 节日和庆祝活动,如龙舟 赛、庙会等,突显其地方 特色。
鼓励设计师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创作具有码头文化特色的作
品。
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与推广
码头文化城市形象塑造
将码头文化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整体规划 和设计。
码头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友好城市和机构的交流合作,推动码头文化走 向世界。
码头文化宣传推广
运用多种渠道和平台,如媒体、网络、展览等,宣传和推 广武汉码头文化。
码头文化活动策划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展览、演出、讲座等,丰富码头文化内涵。
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01
码头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建设
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吸引优秀企业和人才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02
码头文化IP开发
挖掘码头文化元素,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如动漫、影视、音
乐等。
03
码头文化创新设计
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需要加强保护和发掘工作。
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
利用武汉码头文化资源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如设计、动漫、影视等 ,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和 创新发展。
旅游产业开发
挖掘武汉码头文化的旅 游价值,开发相关旅游 产品和线路,吸引游客 前来参观和体验,促进 旅游产业发展。
文化交流合作

武汉文化习俗

武汉文化习俗
旅游有天然亲缘关系,倡导大码头文化有利于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要扩展相 关旅游线路,如长线是将武汉、宜昌、襄樊的长江码头、汉水码头串连一线; 短线则与江滩观光、长江夜游、市内江湖联通游等项目链接,以相对成熟的线 路和项目对接,开发武汉大码头文化旅游。
二是借武汉大码头文化精髓
打造文艺作品。一部电视剧 《闯关东》的热播,给予我们 许多启示,传统的枯燥说教、 僵化灌输模式,只能使人忽略、 漠视,只有借助鲜活生动方式, 才能打动人、感动人。以大江、 大河、大武汉、大码头为背景, 加以大视野、大气魄、大手笔 的创作,打造出具有品牌效应 的文艺精品,如电影、舞台剧、 电视剧、动漫作品、文学作品 等,借此演绎武汉的城市发展 史和江城人民的奋斗史,既提 升武汉大码头文化的品位和吸 引力,又注入时代元素,促进 城市人文精神的丰富和创新, 同时可还推动相关文化产业的 发展,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码头文化积极面十分突出的:团结、鼓劲、大气、容忍、宽厚、创新等:
其一,码头工人团结才有饭吃,扎成一把,喊起“号子”,脚步一致,不 怕负重是其文化特点。码头工人特别能吃苦,非常勤劳勇敢; 其二,码头工人要顶风雪、冒酷暑,不论价钱多少,货物必定上岸下船。 这其中如果没有忍耐宽厚之心很难在码头立足。这又表现了武汉人很强的道德 观; 其三,码头幽默号子往往体现创新精神。不拘泥于传统的儒家文化礼教, 民 国时期武汉开男女混乘一车而不避嫌之先河就证明了这一点。敢于创新使 武汉开创了全国多个第一:辛亥革命第一枪、万里长江第一桥、汉正长街第一 市、全国沿江第一滩的等等。
将武汉大码头文化融入文化产业发展之中
为增强武汉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要把发展文化产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 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 柱型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提升武汉大码头文化 的内涵,弘扬文化精神,并将其融人到文化产业 发展中,提升武汉、湖北的 文化软实力。

武汉港口码头的兴衰史与新发展

武汉港口码头的兴衰史与新发展

武汉港口码头的兴衰史与新发展武汉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长江航运在武汉对外交通的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曾经被冠以“黄金水道”之称。

近代,汉口的港口码头名噪一时,在这一时期,汉口的对外贸易基本上位居第二,仅次于上海,走在了全国开放性城市的前列,使得武汉成为当时的国际化城市,并获得了“东方芝加哥”的美誉。

然而,解放后,随着陆路、航空的迅猛发展,长江航运的风光不再,昔日繁忙的港口码头变的萧条冷清。

到了200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武汉新港”的重大战略部署,显示出了重振武汉港口码头雄风的豪气。

曾经的辉煌:独领风骚,享誉世界。

现代考古证明,远在商代中期,武汉就萌芽了城市。

春秋战国,武汉属楚,楚国多江河湖泊,水陆交通十分发达。

尤其是它统一了南方以后,商品贸易日益繁荣。

其时武汉尚为零散渔村,舟楫除了打鱼,便是运输,停停靠靠,渡口也似集散之码头。

武汉市港航局提供的《湖北水运史》记载,武汉有名可考的最早码头是清乾隆元年(1736年)修建的汉口天宝巷石级码头。

旧时码头多为自然土坡状态,木船泊岸时或以绳系桩,或于土坡扎锚,白搭跳板上下客货。

码头所泊木船最大吨位约900吨。

至咸丰末年(约19世纪50年代末),汉口沿江上起硚口、下至今江汉关有码头60余处,武昌“六门两洲”(即保安门、望山门、文昌门、平湖门、汉阳门、武圣门和白沙洲、金沙洲)及汉阳东门、南门外有码头多处。

汉口开埠后,各国洋行及轮船公司于租界内外相继修筑轮船码头。

1863年,英国宝顺洋行在英租界宝顺街(今天津路)建宝顺栈五码头,为汉口港首座轮船码头。

1871年,俄国顺丰洋行在俄租界列尔宾街(今兰陵路)建顺丰砖茶厂码头,专供汉茶出口外运。

汉埠有企业专用码头自此始。

1907年的汉口码头至辛亥革命前,汉口沿江一带深水港域几乎全为外商码头占据。

江汉关至合作路英租界江岸,设有怡和洋行、太古洋行、鸿安商轮公司、麦边洋行等英商码头。

合作路至黄兴路俄租界江岸,设有日本大阪商船会社、俄国新泰货栈码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 后,作为中部崛起领军城市 的武汉要成为国际大都市, 必将向以物流、金融、高新 技术及服务业等产业为主导 的现代商贸金融经济格局发 展,其航运主业开始由长江 向海洋延伸,并由单一码头 (主要是水运)向立体大码 头(水运、铁路、公路、航 空及信息港等)转型,其码 头文化也正面临从传统向现 代的转型,一个全新的大码 头文化格局正在中国中部重 镇的武汉展开。
码头文化的人文优势

码头的功能就是集散和流通,而城市也就是集 散和流通的产物。武汉城市的发展变迁,与武汉码 头的兴衰流变息息相关。

从古至今---武汉,长江之上的一颗明珠。半城 江色,半城湖光,黄鹤白云,小鸟依人,风景宜人。 武汉是中国地理位置上的中心,得中独厚。完 整的拥抱了整个长江、汉江。
内河经济时代

武汉码头即为“不夜港”。武汉的码头最早起源于内河。 武汉有名可考的最早码头是1736年(清乾隆元年) 武汉码头文化 在汉江上修建的汉口天宝巷码头,码头停泊木船最大吨位 约900吨。但在此以前,武汉就因横跨东西的长江和连通 南北的汉水而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至明末清 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汉口即成为中部地区集散商货 的著名码头。鸦片战争前,汉水口北岸即有“二十里长街 八码头”之称谓。湖北、江西、四川等省及下江商人、徽 商来汉进行贸易的商船,均有停泊的码头。当时汉水两岸 所停泊的船只常在二万四五千艘上下,一派繁忙景象,清 人曾用“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霄明”的诗句将之 喻为“不夜港”。
传统码头文化面临现代转型

从发展阶段和形态演变来看,武汉码头文化经历了长期的 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 传统码头文化是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彼此融合的产物,既蕴涵 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本土荆楚文化的特质,又烙印着近代西洋文 化的痕迹。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武汉大 码头文化体系。传统码头文化面临向现代转型的时代契机。
海洋经济时代



武汉大码头联通世界。 武汉码头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既是地理及其辐 射范围的变迁和扩展,也是武汉逐步由内陆向海洋、 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经济转变的发展轨迹。而相应 而生的码头文化也逐步由保守走向开放,每次转型 都对城市发展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秦尊文分析说,处于“内河经济时代”的武汉 码头文化构建于农耕文明基础之上,随着人口和经 济的积聚,武汉成为名闻天下的商贸重镇;进入 “大江经济时代”,武汉的码头文化转型为具有近 代工业文明特质的城武汉 市文化形态,武汉不仅由此成为中国近代钢铁工业 的发祥地,也成为现代中国举足轻重的工业重镇。

武汉商人自强自立,创造了一些家喻户晓的 老字号,文明与海内外,曾经成功打入东南亚市 场。武汉在中国的历史上饰演着重要角色,楚文 化所在地、湖光总督府、首义之区、武汉保卫战 等,都说明武汉在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直至 新中国成立,国家也在设立了大量的重工业项目, 其工业基础雄厚。另外,武汉又是全国公认的三 大科教中心之一,市内名校云集,科教实力领跑 全国。武汉的这一切自然禀赋是得天独厚的,是 令中国许多城市羡慕不已的


汉口码头的年货物吞吐量仅次于上海,水陆航 线可达海外诸国。武汉被外国人誉为“东方芝加 哥”。至解放前夕,武汉共有水码头243个,码头 工人5万多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武汉码头的航运 依然繁盛。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陆路、航空的迅 猛发展,长江航运业“风光不再”。经历了二十年 的整体萧条后,武汉码头如今显现出“复苏”的势 头。2004年,长江中上游首家内地与港合资的武汉 阳逻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在距汉口约三十公里的 阳逻古镇武矶山建成投产。作为一座丰水期可通行 万吨级巨轮的现代深水码头,其货物可在“48小时” 通江达海。正在“大手笔”打造和建设的武汉新港, 更是打破了行政区划。建成之后,它将成为中国中 西部直达海外的国际港和水水、水陆中转的枢纽港。 武汉的码头正迈入第三大发展阶段——“海洋经 济时代”。
大江经济时代

武汉被誉为“东方芝加 哥”。 19世纪60年代汉口开埠 后,武汉码头的发展进入 “大江经济时代”。随着 租界建立和长江近代轮船 运输的日益发展,临长江 沿岸开始相继拓建一批近 代轮运码头。1863年,英 国宝顺洋行在今天津路建 宝顺栈五码头,为汉口港 首座轮船码头。兴旺发达 的港口码头使得武汉成为 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 易口岸之一,


随着水上航运规模的扩大,汉水两岸港区已 不能满足需要,码头始向武昌江岸发展,人们在 武昌城北武胜门外塘角(今武昌三层楼附近), 开凿了一条人工小河,名下新河,用以专泊来自 下江的盐船,“河中所泊盐船常绵延十余里”, 场景十分壮观。 这是武汉码头发展的第一个大的阶段,被定 义为“内河经济时代”。
武汉历史与文化
------------------武汉码头文化也就是 集散和流通的产物。武汉城市的发展变迁,与武 汉码头的兴衰流变息息相关。从古至今,武汉码 头大约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内河经济时代 2大江经济时代 3海洋经济时代



武汉的码头

武汉港务集团有6大港区:沌口港区(以汽车滚 装为主)、左岭港区(以化工、危险品装卸为主)、 杨泗港区(以集装箱、散货装卸中转为主)、汉口 港区(以旅游客运休闲为主)、青山港区(以钢铁、 矿石为主)、阳逻港区(以集装箱、综合物流为主)。



武汉境内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线密集,交 通发达便利。在中国城市中其交通优势几乎无人 可比,素有“九省通衢”、“货到汉口昌”的说 法。足显其区位优势。武汉腹地广阔,居中以制。 通过武汉,就可以控制整个华中市场。而且,武 汉是生长在中国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江汉平原 之上的,农业基础好,农业、矿业资源丰富。历 史上,汉口就是有名的大都会。中国的各大商号、 世界的各大银行都在武汉设有分店。


传统武汉码头文 化建立于农耕文明基 础之上,与几千年的 自然经济、小商品经 济和几十年的计划经 济相表里,产生了文 化劣根性,如封闭单 向的思维方式、争功 近利的价值观、打码 头的江湖习气等。

武汉码头文化的现代 转型应以“反思与重 构”为关键词,继承 和弘扬武汉码头文化 的优良品质与传统, 剔除其劣根性,重构 适应以专业化分工、 产群化发展、集约化 增长为主要特征的现 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武 汉大码头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