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合集下载

5种地图表示法

5种地图表示法

5种地图表示法
地图是一种记录地理信息的重要工具,它表示建筑物、植物、水路等的专业图形,并有助于了解世界地理信息,通常分为5种地图表示法:
一种是概略图,它是地理信息的简单表现,内容比较宏观,加粗的分界线表示
各类地域,不涉及具体街道名称等信息,一般用来突出国界、行政区域、山脉水系和大片植被,对游客和活动安排有一定参考价值。

第二种是平原图,它是地理信息的真实表达,让观众明了大概率省市县乡镇村
庄等行政范围,可以精准查找景点、交通枢纽等地,是旅游安排的重要参考图,也
能帮助旅客明确去向。

第三种是等高线图,它的特点是对景观等高变化有具体细致的记录,通常在绘
制中表现为从细微到测试等高线,从而便于体现出山谷山脉山丘等地形水文,如海拔高度、坡面变化、洼地河流、盐湖等,有助于旅游者安排步行路线。

第四种是河流地形图,它的内容比较复杂,除了对景观的数据分布之外,还包
含浅水湖泊、河道、礁石等水系构成,使观众可以更好地掌握河流的分布范围、状况变化、岸坡演化等细节,一般用于河床构成分析或水文研究。

最后一种是影像图,它是由无人机或卫星等仪器实时采集地理信息,拍摄到的
照片会精准地反映抽象景观,如地表元素构成、植被物种及其分布等,能够准确地
表现出极其宏观的时空变化,从而帮助地图用户更便捷地进行规划。

围绕5种地图表示法,我们可以轻松地掌握全球地理信息及时空变化的细节,
有助于客观地规划旅行行程,期待可以在合适的时间里,凭借它们实现想去的地方,感受生活的美好时刻。

(完整版)第6章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

(完整版)第6章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
13
《地图学》 第6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第2节 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制图数据的概括可采取的两种方式:连续比率方式和分 级比率方式。
连续比率方式:使图中每个符号的大小都与其代表的实际数 值按比率一一对应。 分级比率方式:将制图数据按一定的数值间隔分成多个数组 等级,并将各等级数组分别概括为具代表性的单一数值,依 各数组的代表值按比率确定各等级符号的大小。
(3)绝对分级比率符号
指将制图现象按数量指标进行分级,把属于同一级的不 同数量指标的物体均用同样大小的符号表示,各级符号大小 按绝对连续比率符号方法设计。
16
《地图学》 第6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第2节 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4) 条件分级比率符号
对制图现象按数量指标进行分级,把属于同一级的不 同数量指标的物体均用同样大小的符号表示,但各级符号大 小按条件连续比率符号方法设计。
(1)绝对连续比率符号
指符号面积的大小与其所代表现象的数量指标成绝对正 比关系。
A Ra2 B Rb2
11
《地图学》 第6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Rb Ra
B A
第2节 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以12.5mm半径的圆表示100万人口的城市,由
Rb Ra
B A
可求出表示人口为10、20、30、40、50、60、 70、80、90万城市各圆半径分别为4、5.6、6.8、 7.9、8.8、9.7、10.5、11.2、11.9 mm,
9
《地图学》 第6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第2节 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 ⑤ 比率符号大小设计
绝对连续比率
• 比率关系又可分为绝对比
率和条件比率两种。但无

第八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第八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符号:描述性质 -填绘:描述分布范围
➢ GB 12342-90
海岸的表示:
加拿大温哥华 1:5万地形图
NTS 92G/6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1/50 000 Scale
④岸上地带(沿岸地带):
-等高线 -地貌符号
⑤沿海地带:
-岛礁 -海底地貌:等深线
②说明符号:指在植被分布范围内用符号说明其
种类和性质,如稻田、竹林等
③底 色:是指在森林、幼林等植被分布范围
套印绿色底色
④说明注记:在大面积土质和植被范围内加注文字
和 数字注记以说明其质量和数量特征。
土质和植被的表示
图8-18
GB 12342-90
§8.1.5 居民地的表示
居民地是人类居住和进行各种活动的中 心场所。包括居民点的位置、居民点的类 型、居民点人口数量、行政等级。
种类:直照晕渲,斜照晕渲、综合光照晕渲 优点:a.生动直观
b.立体感强
缺点:a.不能量测其坡度
b.不能明显表示地面高程的分布
四、等高线法
概念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点的连线在
水平面上的投影。用等高线来表现地面起 伏形态的方法叫等高线法。
等高距 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的高程差。在大、
中比例尺地形图上等高距是固定的,根据 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断地形的变化情况
-等高线高程注记:为迅速判断等高线高程而加 注。
说明注记:
说明物体的比高、宽度、性质等。
地貌名称注记:
包括山峰、山脉注记等。
§8.1.4 土质和植被的表示
土质:泛指地表覆盖层的表面性质。 植被:是地表植物覆盖的简称。
表示土质、植被的方法 ①地类界: 是指不同类别的地面覆盖物的界线,

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示坡线

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 线的短线,用以指示 坡度下降的方向。示 坡线从内圈指向外圈, 说明中间高,四周低, 为山丘。示坡线从外 圈指向内圈,说明四 周高,中间低,故为 洼地。
山脊

山脊是沿着一个方向延伸 的高地。山脊的最高棱线 称为山脊线。山脊等高线 表现为一组凸向低处的曲 线。

山脊附近的雨水必然以山 脊线为分界线,分别流向 山脊的两侧,因此,山脊 又界线
境界线包括国界、国内行政境界、其它境界 (地区界、禁区界、保护区界、停火线界等)。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 程相同的点所连接 而成的连续闭合曲 线。
等高线



设有一座位于平静湖水中的 小山,山顶被湖水恰好淹没 时的水面高程为100米。 然后水位下降5m,水面与山 坡就有一条闭合交线,即高 程为95m的等高线。 随后水位又下降5m,山坡与 水面的交线,就是高程为90m 的等高线。 依次类推,得到一组高差为 5m的等高线。 把这组实地上的等高线沿铅 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H上, 并按规定的比例尺缩绘,就 得到该山的等高线图。
普通地图

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面上物体和现象一 般特征的地图,内容包括各种自地理要素 (例如水系、地貌、植被等)和社会经济要 素(例如居民点、行政区划及交通线路等), 但不突出表示其中的某一种要素。
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一) 普通地图的内容
普通地图的基本特征




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制图区域的一 般特征。 具有高精度的可量测性 以描绘人类活动的可见环境为主 印色的习惯性特征
等高线的特性
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等。 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 必在图外闭合。 3.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 或重合。 4.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表示坡 度缓,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 5.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第五章 地图图型与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1)

第五章 地图图型与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1)
定的图式符号、注记加以表示。
图 5-11: 1万地形图样图
(2)地理图
地理图:是指概括程度比较高,以反映要素基本分布规律为主
的一种普通地图。
地理图的地貌要素多以等高线加分层设色表示,有的还配以晕
渲,加强立体感。
特点:地物因地图的概括程度比较高,多以抽象符号表示。
提示:
地理图与地形图不能简单以比例尺划分。因为在实践中,地理
图式图例,统一的测量和编图规范要求,经过实地测绘或根据
遥感资料,配合其他有关资料编绘而成的一种普通地图。
特点:几何精度高,内容详细。
在这种普通地图上,可以提取比较详细的地形信息,如地面的
实际高度、坡度、坡向、起伏状况。切割密度、切割深度、形
态类型等。
§5.1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及其表示方法
§5.1.2独立地物的表示
1.定义:
在实地形体较小,无法按比例表示的一些地物,统称为
独立地物。
2.表示内容:
工业、农业、历史文化、地形等方面的标志,如表3-1所示
表5-1 1:2.5万~ 1:10万地形图独立地物表示
旧碉堡,旧地堡,水塔,塔形建筑物其他标志
独立石,土堆,土坑地形方面的标志
第五章第五章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5.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5.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5.地理图的设计与编绘
§5.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5.专题地图的编制原理
§5.专题地图的设计
§5.地图集的编制
§5.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形图数据库)
海岸的表示
①海岸线:

十专题地图内容表示方法PPT课件

十专题地图内容表示方法PPT课件
3)顺序分级:只表示专题要素的等级概念,分级指标可 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4)间隔分级:用于表示专题要素的定量特征,等级之问 间距是确定的。
5)数值表示:精确地表示要素的数量。 (二)专题地图表示 1.地理底图的作用及表示特点
(1)地理底图是建立专题地图的“骨架” (2)地理底图是转绘专题内容的控制基础 (3)地理底图有助于更深精品入课件地提取专题地图的信息 14
1、定义 专题要素表示等级,指的是专题要素表示的详细程度或
者说是专题要素各方面特征的表示,即每一个专题要素的 一种详细程度规定为一个表示等级。
2、等级划分
1)定性表示:只表示专题要素的性质,而不说明它的类型。
2)分类表示:要求表示专题要素的类型,分类指标可以是
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精品课件
13
专题地图的特点
精品课件
4
专题地图的特点
(二)专题要素分类及特点 1、专题要素分类 ——按空间分布特征的分类 1)呈点状分布的专题要素
(1)精确定位的点状分布要素。 (2)不精确定位的点状分布要素。 2)呈线状分布的专题要素 (1)确定的线状分布要素。 (2)模糊的路径分布要素。
精品课件
5
专题地图的特点
3)呈面状分布的专题要素 (1)零星面状分布要素。 (2)断续面状分布要素。 (3)统计面状分布要素。
精品课件
8
专题地图的特点
(3)其他专题地图 航海图 航空图 宇航地图 环境地图 教学地图 旅游地图
精品课件
9
专题地图的特点
2.按内容的描述方式分类 定性专题地图是指以表示专题要素的分布、质量、类
型为主的专题地图。如矿产资源分布图、旅游地图等。
精品课件

第七章 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

第七章 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

说明注记:
说明物体的比高、宽度、性质等。
地貌名称注记:
包括山峰、山脉注记等。
40
7.4 水系的表示
水系是地理环境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对自然环境及 社会经济活动有很大影响。 海洋要素 陆地水系
41
一、海洋要素
海洋要素
海岸
海底地貌
海流、 海底地质、冰界、 海上航行标志等
表示的重点是海岸线及海底地貌
49
陆地
海洋
大 陆 架 大 陆 斜 坡 大 海 沟 洋
海底高地

50
海底地形的表示
51
2.基本概念
① 深度基准面:
根据长期验潮数据所求得的理论上可能达到 的最低的潮面。
海面上的干出滩和干出礁的高度是从深度基准面向上 计算的。 ②水深:
由深度基准面到海底的深度。
52
③零米等高线: 通过干出滩,接近海岸线。用海岸线表示
烟囱,石油井,盐井,天然气井,油库,煤气库,发电厂,变电所,无 线电杆、塔,矿井,露天矿,采掘场,窖
农业标志 历史文化标志
水库,风车,水轮泵,饲养场,打谷场,贮藏室
革命烈士纪念碑、像,彩门,牌坊,气象台,站,钟楼、鼓楼、城楼, 古关寨,亭,庙,古塔,碑及其他类似物体,独立大坟,坟地
地形方面的标志 其他标志
优点:可以显示地貌起伏的分布范围,而且还可以 表现不同的 地面坡度; 缺点:不能确定地面的高程,绘制工作量大,要求技术水平高, 密集的晕线还会掩盖地图其它内容,立体感不如晕渲法。
16
晕滃法
17
三、晕渲法
平面上显示地貌立体的主要方法之一。
原理:根据假定光源对地面照射所产生的明暗程度,用浓淡不一的墨色
-不依比例宽窄变化河流:

第8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第8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3、湖泊、水库及池塘
①湖泊、水库、池塘
——蓝色水涯线+蓝色水部普染 ②时令湖 ——蓝色虚线+蓝色水部普染 ③湖水性质
淡水:浅蓝色;咸水:浅紫色
④水库 ——依比例尺的真形符号 ——不依比例尺的记号性符号
§8.1 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4、水系的附属物
①水系的附属物包括:
——自然形成的:如瀑布、石滩等 ——附属建筑物:如渡口、码头、拦水坝等 ②表示方法: ——半依比例尺符号
§8.1 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2、表示方法 独立地物由于实地形体较小,无法以真形显示,所以大
都是用侧视的象形符号来表示。
独立地物一般都具有比较明显的方位意义,在地形图上 必须精确定位,所以独立地物符号都规定了定位点。
纪念碑 彩门、牌坊 烟囱
水塔 气象台 站 水磨房 水车
钟楼 鼓楼


旧雕堡 文物碑石 独立大坟
1、写景法 写景法是以绘画写景的形式表示地貌起伏和分布位置 的地貌表示法。 ①古老的写景法
这是15~18世 纪西欧地图上的地
貌透视写景法
§8.1 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②根据等高线素描的地貌写景图
§8.1 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③根据等高线作密集而平行的地形剖面,然后按一定的方 法叠加,获得由剖面线构成的写景图骨架,经艺术加工也可 制成地貌写景图
——不依比例尺符号
——小比例尺地图,多不表示
§8.1 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三、地貌的表示 地貌是地理环境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不仅影响和制
约着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而且极大地影响人文地理要
素的分布和发展。 地貌的表示方法主要有: ①写景法 ②晕滃法
③晕渲法

第八章 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2

第八章 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2
27
28
定量数据的表示方法——定位图表法
一、概念:用定位于现象分布范围内(整个制图区域或 线状分布)某些地点的相同类型的图表,表示区域 周期性现象的数量特征或变化的方法。
二、图表类型: 无方向概念——气温、降水、流量 有方向概念——风频、风速
三、风向频率图表的制作:按风频比例尺,在各方向上 按风向频率制作。
x MXTN
M
XTN
N T X
M
图08-29 组合结构符号
7
8
(二)线状符号法
用于表示呈现线状分布的现象,如河流、海岸 线、交通线、地质构造线、山脊线等。
(1)表示方法 颜色或不同的结构——质量本质特征(分类
) 粗细——重要程度(分级)
(2)要素的定位,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严格定位: 如河流、道路等 、地质结构线等 (中心 )
颜色、形状—质量特征
大小(尺寸)— 数量差别
④ 符号大小与物体数量关系
符号大小的变化有比率符号和非比率符 号。
比率符号:符号的尺度和它代表的数 量有一定比率关系。
非比率符号:符号的比率和它所代表
的数量不存 在比率关系(可表示模糊的数
6
量)。
⑥符号的组合应用
- 组合的结构符号—反映专题现象的内在结构 - 组合的动感符号—反映现象的发展动态
和颜色的符号,表示物体的位置、性质和数量特征 。由于符号定位于物体的实际分布位置上,故称定 点符号法。
②种类:
3
定点符号
几何符号 文字符号
艺术符号
圆形、正方形、 三角形
4
名称缩写 汉语拼英字母
象形符号 透视符号
特点:
简单、区别明显、 便于定位 便于识别、阅读

专题地图内容要素及其符号表达

专题地图内容要素及其符号表达

#
# ##
##
#
##
# ### #
##
## opt = 90000 #
#
#
##
## ##
#
########### ####### ########### ################################# ##########################################################################################################################################################################################################################################################################################################################################################################################################################################################################
lgk = ( lgNmax - lgNmin) / n
2、面状专题内容的表示方法及符号表达 等值线法:用连接各等值点的平滑曲线来表示在全区内
连续且渐变分布现象数量特征差异的方法。
等值线间距为常数最好,可据疏密判断数量变化及趋势
等值线的制图数据是定位点的测量值或派生的数值。例 如高程点、降水量、温度,均是经过野外或室内的量测 仪器测定的数值,因而都是绝对值。由绝对值派生的数 据可以有平均值或比率。

地图学 第六章 地图表示方法

地图学 第六章 地图表示方法

第六章地图表示方法1地图的表示方法:是指地图上表达制图对象特征的基本方法。

目前有个体符号法、线状符号法、运动符号法、范围法、质底法、量底法、等值线法、点值法、网格法、定点统计图表法、分区统计图表法和分区分级统计图法等12种基本表示方法。

2点状符号的二维图形可以扩展为:(1)分割圆饼状或圆状的分割圆是一种常用结构的统计图放映事物总量的内部组成,用扇形表示各成分所占比例。

(2)坐标统计图: A金字塔图表:B三角形图标C玫瑰图(3)立体符号:三位符号使点状符号产生立体感,还可以减少符号在图面上按比例所占的空间面积,常见的三位图形有:球状符号,柱状符号,轴测图符号。

3线状符号的定性表示:线状符号的表示形式包括:单线,平行双线,实线,虚线,渐平线,指向线,对称和非对称划线。

4运动状态的线性表示:动态且呈现为线状延伸的事物存在两种不同状况,一种是事物本身就表现为一维线状或带状。

一种是事物本身可能不是线状,但其运动的轨迹或相互关系可概括为线状。

(1)放映移动的起止点:多数情况下起止点必须明确标注在地图的特定位置上但对于呈现面状移动的现象,只能有概略的定位。

(2)表示前进路线和方向(3)流量:表示两点之间的疏通量(4)流速:在普通地图中,常以带数字的箭头表示河流流速(5)线性指标:放映运动对象的质量特征(6)相互关系:两点间的相互关系常常以动线符号表示走向线的其他方式:沿线用箭头首位相接,细箭头宽箭尾示意等。

5面状地理数据的定性表示:在地图上能以实际空间形态呈现的2维面状现象。

其属性特征符合定名量表数据,通常以色相分量和网纹变量及其组合作为主要的显示手段(1)定性数据的特性:A类型图:类型图无空白区域,图斑互不重叠且类型具排他性。

B区划图:其特征也是无空白区域,图斑互不重叠且类型具排他性。

它的图斑表示了专题的综合性质。

C范围图:范围法采用的分布界限常有精确定域和概略定域之分。

6地图的地理事物的分类和分级:既要以相应学科的分类规则为基本依据,又要符合制图要求。

第八章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第八章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32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二分。
33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二分。
定量数据的表示方法——分区统计图表法
概念:在各分区单元内按统计数据描绘成不同形式的统计 图表,置于相应的区划单元内,以反映各区划单元内现 象的总量、构成和变化的方法。
❖1、对象:表示区划单元的总值。
❖2、是一种概略表示方法:分区愈小愈准确,但受范围 大小的限制。
❖ 适于用等值线表达的是像地形起伏、气温、降水、地表径
流等满布于整个制图区域的均匀渐变的自然现象
❖ 等值线是表达专题要素数值的等值点的连线,如等高线、 等温线、等降水线、等气压线、等磁线等。
等值点:
-同样的观测基准 -同样精度
保持数据 的统一性
15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二分。
16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二分。
在制图区域内按行政区划或自然区划区分出若干制图单元, 根据各单元的统计数据并对他们分级,用不同的色阶或晕 线网纹反映各分区现象的集中程度或发展水平的方法。
分级的指标: -绝对指标:人口数、粮食产量等; -相对指标:人均产值、亩产等。
❖ 1、表示对象:点状分布的(居民点密度);线状分布
(道路、河网密度);布满全区的(地貌切割程度);间 断成片(森林覆盖率);分散分布(人口密度);复杂分 布(收入、教育、产值)
率关系。 非比率符号:符号的比率和它所代表的数量不存
在比率关系(可表示模糊的数量)。 ⑤符号定位:
严格定位,可压盖
6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二分。
⑥符号的组合应用
- 组合的结构符号—反映专题现象的内在结构
- 组合的动感符号—反映现象的发展动态

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境界线涉及国界、国内行政境界、其他境界 (地域界、禁区界、保护区界、停火线界等)。
山丘和 洼地(盆地)
山丘和洼地旳等高线都 是一组闭合曲线。在地 形图上区别山丘或外圈者为洼地。假如 等高线上没有高程注记, 则用示坡线来表达。
示坡线
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 线旳短线,用以指示 坡度下降旳方向。示 坡线从内圈指向外圈, 阐明中间高,四面低, 为山丘。示坡线从外 圈指向内圈,阐明四 面高,中间低,故为 洼地。
3 土质和植被
•土质:地表覆 盖层旳表面性质;
• 植被:地表植物覆盖层。
4 居民地
(1)平面图形
(2)立体构造
5 道路网
道路网是交通网旳陆地交通部分,交通网还 应该涉及水上交通、空中交通和管线运送,其 中,陆地上旳道路网是最主要旳。道路网分为:
(1)铁路
(2)公路
(3)其他道路
6 境界线
几何精度高,内容详细
详细和精确地表达水体、地形、土质植 被、居民地、交通网、各级行政界线旳 分布等。
能详细量算,获取数据。
我国国家基本地形图系列
涉及: 1:5000,1:10000,1:25000,1:50000,
1:100000,1:250000,1:500000, 1:1000000等八种百分比尺。
具有高精度旳可量测性 以描绘人类活动旳可见环境为主 印色旳习惯性特征
地形图
是按一定旳百分 比尺,用要求 旳符号表达地 物、地貌平面 位置和高程旳 正射投影 图。
地形图旳特点
统一旳数学基础 统一旳规范与图式符号 几何精度高,内容详细
统一旳数学基础
统一旳地球椭球体数据 统一旳地图投影 统一旳大地坐标系、高 程系 完整旳地图百分比尺 统一旳地图分幅和编号 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类别
专题地图的应用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1
4.1.1
4.1.2
基本特征
内容广泛
具备地理底图
4.1.3
4.1.4
图型丰富,图面配置多样
新颖图种多,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更密切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3) 表示方法与资料的分配
(4) 图例系统与符号的设计 (5) 制定作业方法与制印工艺流程 (6) 以编辑设计书的形式加以落实
§5 专题地图的编制原理
5.1
5.1.2
专题地图的编制过程
作者原图与编绘原图
作者原图:编图者(多数为专题研究人员)根据对专题内 容的理解,用一定的地图表示方法,将专题内容完整、准 确地定位表示在地理底图上,就成为作者原图,是编绘原 图的基础。 编绘原图:制图人员按编图大纲的要求先制作地理底图,
5.3
地理底图的编制
5.3.1 地理底图的作用
5.3.2 地理底图的内容和类型 5.3.3 地理底图编制
§5 专题地图的编制原理
5.3
地理底图的编制
5.3.1 地理底图的作用 (1) 建立专题地图的框架
(2) 转绘专题内容的控制系统
(3) 更深入的提取专题地图的信息
§5 专题地图的编制原理
5.3
研究各种现象的分布特点与规律
专题地图上的现象可以是单一要素,也可以是多要
素或综合要素。 其分布特点往往用目视分析方法就可概括的了解。
对地图进行分析的结果,可以查明各种现象的分布特征、
界线,了解区域的特点和结构等。
专题现象的分布规律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3
4.3.2
专题地图的应用
研究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
§6 专题地图设计
6.4
6.4.1
色彩与网纹设计
按照专题现象的不同特性, 可以有不同的设色方法与要求
6.4.2
色彩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6 专题地图设计
6.4
6.4.1
色彩与网纹设计
不同的设色方法与要求
(1)表示专题现象的质量差异与类别
(2)表示专题现象的数量差异
(3)表示主体现象的动态变化
§6 专题地图设计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3
专题地图的应用
4.3.7 其他方面的应用 在军事指挥,工程 规划设计、生产管理、 宣传教育、国土资源调 查研究、航天航空活动 等凡是涉及人类活动的 各方面,专题地图都有 十分广泛的应用。
§5
专题地图的编制原理 (自学)
§5 专题地图的编制原理
§1 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及其表示
经济地图 —— 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地图集》
历 史 地 图
选自中华地图网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2.1
(3)
按专题内容分类
环境地图
① 环境背景条件地图
② 环境污染现状地图 ③ 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影响评价地图 ④ 环境预测及区划、规划地图 ⑤ 自然灾害地图
广 州 市 生 态 保 护 规 划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3
专题地图的应用
4.3.4 进行预测预报 通过地图分析进行地理要素的预 测预报是一项综合研究,需要: 准确了解地图上各类事物分布现 状特点; 了解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制约, 了解历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 分析方法不仅需要目视分析,更 得依赖图解分析,数理统计以及数 学——地图模型方法的综合运用。
资料的类型及要求
5.2.2
5.2.3
编图资料的分析评价
编图资料的加工处理
§5 专题地图的编制原理
5.2
5.2.1
专题地图的资料类型及处理
资料的类型及要求
(1)
(2) (3) (4)
地图资料
遥感影像资料 数据资料 文字资料
§5 专题地图的编制原理
5.2
5.2.2
专题地图的资料类型及处理
编图资料的分析评价
§5 专题地图的编制原理5.3地 Nhomakorabea底图的编制
5.3.3 地理底图编制
底图编制必须注意的问题:
(1)专题内容较多或编制时间较紧迫时,可考虑直接选用 相应比例尺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基础底图。 (2)工作底图编制应尽早进行,初稿需经缜密的校审,并 须在正式编制专题图之前将其交付编图人员使用。 (3)底图符号和注记的规格不宜繁杂,在保证精度前提下, 图形综合宜适当加大。颜色宜浅淡,色数要少,工作 底图更以单色(如浅蓝、钢灰、淡棕)为好。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2
4.2.1 4.2.2
类别
按专题内容分类 按专题现象概括程度分类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2.1
(1)
(2) (3) (4)
按专题内容分类
自然地图
社会经济地图 环境地图 其他专题图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2.1
(1)
按专题内容分类
自然地图
① 大气现象地图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3
4.3.1
4.3.2 4.3.3 4.3.4 4.3.5
专题地图的应用
研究各种现象的分布特点与规律
研究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 研究各种现象的动态变化 进行预测预报 进行综合评价
4.3.6
4.3.7
进行区划和规划
其他方面的应用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3
4.3.1
专题地图的应用
§7
运用地图进行专题 现象间相互联系、相互 制约的研究,是地图应 用的优势所在。 同一图幅内,相 关要素分析;不同图 幅间,要素对照分析。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3
4.3.3
专题地图的应用
研究各种现象的动态变化
但借助于一定的表 地图以反映事物的静止状态为主。 示方法,如在点状符号 中,以扩张的形式或不 同的色彩,在线状及面 状符号中以不同色彩的 线条与图斑,都可表示 分布范围在不同时期的 动态特征。
副图——位置示意图
§6 专题地图设计
图名
f
§6 专题地图设计
f
图例
§6 专题地图设计 (7)图廓。 单幅图地图一般都以图框作为制图的区域范围。
专题地图的图面配置,不像普通地图,特别是地形图 那样在很多方面可以执行规范的要求,而必须由编图人员 自行设计。进行图面配置还应考虑地图的使用条件及经济 效益的核算。
采用组合图方法编制地图的目的,是为了更完整,深 入的说明某一明确的主题。
组合图(多部门图)
选自《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2
4.2.2
类别
按专题现象概括程度分类
(3) 综合图(合成图)
通过将几种不同但 互有关联的指标进行综 合与概括,以获取并表 示出某种专题现象或过 程的全部完整特征。各 种类型的区划图,综合 评价图都属此类。
第6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1 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及其表示
§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3 地理图的设计与编制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5 专题地图的编制原理 §6 专题地图设计
§7 地图集编制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1 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及其表示
4.1
基本特征
4.2
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数据从小到大
§6 专题地图设计
6.3 6.3.1 6.3.2
图面内容的安排 良好的图面配置总体效果 图面内容的安排
§6 专题地图设计
6.3
6.3.1
图面内容的安排
良好的图面配置总体效果 (1) 符号及图形的清晰与易读
(2) 整体图面的视觉对比度
(3) 图形与背景 (4) 图形的视觉平衡效果 (5) 图面设计的层次结构
再按一定的编图方法,将作者原图上的内容转绘到地理底
图上。
§5 专题地图的编制原理
5.1
5.1.3
专题地图的编制过程
出版准备 常规专题地图编制工作的出版准备与编制地理图所
使用的方法及步骤基本相同。
(1) 地图设计 (2) 地图编绘 (3) 出版准备
§5 专题地图的编制原理
5.2
5.2.1
专题地图的资料类型及处理
5.1
5.2
专题地图的编制过程
专题地图的资料类型及处理
5.3
地理底图的编制
§5 专题地图的编制原理
5.1
5.1.1
5.1.2
专题地图的编制过程
地图设计
作者原图与编绘原图
5.1.3
出版准备
§5 专题地图的编制原理
5.1
5.1.1
专题地图的编制过程
地图设计
(1) 确定制图区域的范围、地图的主要参数 (2) 图面配置设计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2.1
(4)
按专题内容分类
其他专题地图
指上述类型以外的专题地图,主要有各类航
图及工程技术图等专业地图。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2
4.2.2
类别
按专题现象概括程度分类
(1) 分析图
(2) 组合图 (3) 综合图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2
4.2.2
类别
按专题现象概括程度分类
地理底图的编制
5.3.2 地理底图的内容和类型
地理底图可分为工作底图和出版底图两种。
工作底图: 内容详细,利于专题内容转绘,国家基本比 例尺地形图常作为工作底图。 出版底图:内容简略,主要作用是体现专题内容与有关 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